一種天線自動折疊液壓集成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天線自動折疊液壓集成裝置,屬于天線【技術領域】。包括框架、橫推油缸、立筋支板、旋轉座套、天線轉動折疊油缸、齒條油缸和天線連接支耳;框架內設有中間立板、右端立板和兩條圓柱導軌;立筋支板有兩個并分別通過其兩側部的導軌孔套在圓柱導軌上;旋轉座套固定在立筋支板內,天線轉動折疊油缸的兩端部分別被套裝在旋轉座套內,天線轉動折疊油缸內設有向右推出的活塞桿,天線轉動折疊油缸的右端部設有上下對稱的支板,齒條油缸有兩個并設有一根共用的活塞軸,活塞軸設有可與齒輪嚙合的齒條;天線連接支耳位于支板之間。該裝置充分利用框架內部空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于維護,滿足了天線自動折疊運動中各種需求。
【專利說明】一種天線自動折疊液壓集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天線【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代車載天線正朝著小型化、通用化、自動化、高機動方向發展,這樣就要求車載天線在不同戰區地理環境下都應該快速展開,快速收藏,對其機動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車載天線如果沒有上述機動性,使用時必然要費時費工費力去拼裝天線。傳統的車載大口徑天線的安裝主要是對天線進行分塊處理,其弊端是:一,天線分塊時中塊和兩側邊塊總是徹底分離,因無共同連接點,在使用時必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去拼裝,這樣就失去了快速反應能力。二,由于沒有對放置天線的空間結構進行精確設計使裝車尺寸過大。三,由于手工拼裝人為操作因素較多,無法保證天線各塊之間準確定位和重復定位。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天線自動折疊液壓集成裝置,具有可使天線分塊后不需拆卸,能實現自動展開或收藏,兩側邊塊的天線可自動折疊的特點。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天線自動折疊液壓集成裝置,包括框架、橫推油缸、立筋支板、旋轉座套、天線轉動折疊油缸、齒條油缸和天線連接支耳;所述框架內設有中間立板和右端立板,在所述中間立板和右端立板之間設有橫向的上下對稱的兩條圓柱導軌;所述立筋支板有兩個并分別通過其兩側部的導軌孔套在圓柱導軌上;所述旋轉座套有兩個并分別固定在立筋支板內,在立筋支板底部設有橫移框架;所述天線轉動折疊油缸的兩端部分別被套裝在旋轉座套內,天線轉動折疊油缸內設有向右推出的活塞桿,天線轉動折疊油缸的右端部設有上下對稱的支板,在天線轉動折疊油缸的左端外頂部連接橫向齒軸,所述橫向齒軸的左端與固定在中間立板上的橫推油缸的活塞柱右端連接,橫向齒軸設有齒輪;所述齒條油缸有兩個并通過螺栓縱向固定在橫移框架的左部,兩個齒條油缸設有一根共用的活塞軸,所述活塞軸設有可與齒輪嚙合的齒條;所述天線連接支耳位于支板之間,天線連接支耳左端設有開口槽并通過鉚釘軸與活塞桿右端部鉸連接,天線連接支耳的中部通過鋼銷與支板鉸連接。
[0005]對本發明所做的進一步改進是:在所述天線轉動折疊油缸的左端外頂部還設有旋轉限位塊。所述橫向齒軸的左端與橫推油缸的活塞柱之間通過卯榫插接并用螺栓連接。
[000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所有驅動機構及液壓缸集成為一體,單獨作為一個液壓驅動單元放置于框架內,該裝置可以對稱安裝在天線車輛的兩偵牝可帶動兩側天線側邊實現自動展開及收藏。該裝置結構簡單,充分利用框架內部空間,減小了體積,操作方便,易于維護,滿足了天線自動折疊運動中各種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08]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圖1的底視圖;
[0010]圖3為沿圖2中A-A線的剖視圖;
[0011]圖4為本發明中的天線轉動折疊油缸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5為圖4的俯視圖;
[0013]圖6為本發明中的旋轉座套位于立筋支板內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7為圖6的左視圖;
[0015]圖8為本發明位于天線車輛的兩側并安裝天線,天線初始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9為本發明位于天線車輛的兩側并安裝天線,天線外伸40_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10本發明位于天線車輛的兩側并安裝天線,天線旋轉180度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11本發明位于天線車輛的兩側并安裝天線,天線回折90度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12本發明位于天線車輛的兩側并安裝天線,天線縮回90_的結構示意圖。
[0020]如圖所示:1框架、2梯形護板、3橫推油缸、4橫向擋板、5中間立板、6圓柱導軌、7齒輪、8齒條油缸、9橫向齒軸、10旋轉限位塊、11旋轉座套、12支板、13天線連接支耳、14鋼銷、15右端立板、16活塞桿、17立筋支板、18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9活塞軸、20齒條、21鉚釘軸、22橫移框架、23導軌孔、24天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對照圖1-12對本發明的操作使用步驟作進一步說明:一種天線自動折疊液壓集成裝置,包括框架1、橫推油缸3、立筋支板17、旋轉座套11、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齒條油缸8和天線連接支耳13 ;所述框架I內設有中間立板5和右端立板15,在所述中間立板5和右端立板15之間設有橫向的上下對稱的兩條圓柱導軌6 ;所述立筋支板17有兩個并分別通過其兩側部的導軌孔23套在圓柱導軌6上;所述旋轉座套11有兩個并分別固定在立筋支板17內,在立筋支板17底部設有橫移框架22 ;所述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的兩端部分別被套裝在旋轉座套11內,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內設有向右推出的活塞桿16,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的右端部設有上下對稱的支板12,在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的左端外頂部連接橫向齒軸9,所述橫向齒軸9的左端與固定在中間立板5上的橫推油缸3的活塞柱右端連接,橫向齒軸9設有齒輪7 ;所述齒條油缸8有兩個并通過螺栓縱向固定在橫移框架22的左部,兩個齒條油缸8設有一根共用的活塞軸19,所述活塞軸19設有可與齒輪7嚙合的齒條20 ;所述天線連接支耳13位于支板12之間,天線連接支耳13左端設有開口槽并通過鉚釘軸21與活塞桿16右端部鉸連接,天線連接支耳13的中部通過鋼銷14與支板12鉸連接。在所述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的左端外頂部還設有旋轉限位塊10。所述橫向齒軸9的左端與橫推油缸3的活塞柱之間通過卯榫插接并用螺栓連接。
[0022]該裝置可以對稱安裝在天線車輛的兩側,可以帶動兩側天線實現自動展開及收藏,該裝置的液壓系統的控制油路,每一路可以單獨動作,分別安裝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流量調節閥和雙向液壓鎖,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控制油缸的兩個方向的運動;流量調節閥可以調節油缸兩個方向運動的速度;雙向液壓鎖在油缸停止時保證油缸的位置不變,在任何位置隨時停止并自鎖。各個動作單獨控制,控制方便,可以按照要求,順序動作,具有雙向可逆、調速、自鎖、掉電保護的功能。
[0023]使用方法:天線收藏動作一,橫推油缸3推動其活塞柱向右移動,使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在圓柱導軌6上帶動橫移框架22向右移動,使天線24外伸40mm(見圖9)。天線收藏動作二,齒條油缸8帶動齒輪7旋轉180度,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帶著天線24的側邊塊旋轉180度,旋轉限位塊10保證天線24旋轉、回旋到位(見圖10)。天線收藏動作三,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向右推動活塞桿16,帶動天線連接支耳13以鋼銷14為中心旋轉,從而帶動天線24旋轉,把天線24向內折疊90度(見圖11)。天線收藏動作四,由于天線24折疊后位于上方的外面86mm,需要縮回,橫推油缸3帶動其活塞柱向左移動90mm,使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向左移動90mm,從而帶動天線回縮90mm(見圖12)。天線24的打開動作與上述四個步驟相反。
【權利要求】
1.一種天線自動折疊液壓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I)、橫推油缸(3)、立筋支板(17)、旋轉座套(11)、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齒條油缸(8)和天線連接支耳(13);所述框架⑴內設有中間立板(5)和右端立板(15),在所述中間立板(5)和右端立板(15)之間設有橫向的上下對稱的兩條圓柱導軌出);所述立筋支板(17)有兩個并分別通過其兩側部的導軌孔(23)套在圓柱導軌(6)上;所述旋轉座套(11)有兩個并分別固定在立筋支板(17)內,在立筋支板(17)底部設有橫移框架(22);所述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的兩端部分別被套裝在旋轉座套(11)內,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內設有向右推出的活塞桿(16),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的右端部設有上下對稱的支板(12),在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的左端外頂部連接橫向齒軸(9),所述橫向齒軸(9)的左端與固定在中間立板(5)上的橫推油缸(3)的活塞柱右端連接,橫向齒軸(9)設有齒輪(7);所述齒條油缸(8)有兩個并通過螺栓縱向固定在橫移框架(22)的左部,兩個齒條油缸(8)設有一根共用的活塞軸(19),所述活塞軸(19)設有可與齒輪(7)嚙合的齒條(20);所述天線連接支耳(13)位于支板(12)之間,天線連接支耳(13)左端設有開口槽并通過鉚釘軸(21)與活塞桿(16)右端部鉸連接,天線連接支耳(13)的中部通過鋼銷(14)與支板(12)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線自動折疊液壓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天線轉動折疊油缸(18)的左端外頂部還設有旋轉限位塊(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天線自動折疊液壓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齒軸(9)的左端與橫推油缸(3)的活塞柱之間通過卯榫插接并用螺栓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天線自動折疊液壓集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I)的左部設有上下對稱的梯形護板(2)。
【文檔編號】H01Q1/32GK104466342SQ201410763190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1日
【發明者】楊兵, 李建軍, 郝會乾, 張立軍, 銀秋華, 楊文寧, 王大為, 武織才, 肖松, 趙航, 馬萬壘 申請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