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防雷電設備領域,公開了一種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所述可實現動態避雷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絕緣基臺(1),位于絕緣基臺上方的旋轉底座(2),避雷針(3),接觸端子(4),電動機(5),變向傳動箱(6),絕緣轉軸(7)和避雷導線(8);接觸端子(4)位于絕緣基臺(1)上,并與旋轉底座(2)接觸避雷導線(8)的一段連接接觸端子(4),避雷導線(8)的另一端接地;電動機(5)的轉軸連接變向傳動箱(6),變向傳動箱(6)連接絕緣轉軸(7),絕緣轉軸(7)連接旋轉底座(2),旋轉底座(2)上連接傾斜的避雷針(3)。所述動態避雷設備,配置電動機及傳動部件,使避雷針的尖端在一個圓形軌道上移動,引導圓形軌道周圍的電場對避雷針放電,實現動態避雷效果。相比較于固定的避雷針裝置,所述動態避雷設備的保護范圍更大,避雷效率更高,并且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專利說明】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防雷電設備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
【背景技術】
[0002] 作為最常見的防雷電設備,避雷針是一種用于保護建筑物、高大樹木等避免被雷 擊的裝置。通常避雷針安裝在保護物的頂端,并通過避雷導線接地,構成一個避雷回路。當 雷云放電接近地面時,地面電場發生畸變,通過避雷針的尖端,形成局部電場集中的空間, 從而影響雷電先導放電的發展方向,引導雷電向避雷針放電,再通過接地方式將雷電引起 的超強電流引入大地,從而使被保護物體免遭雷擊。
[0003] 現有避雷針固定垂直向上,其保護空間為一個圓錐體結構,在地面上的保護范圍 為一個圓。為了擴展避雷針的保護范圍,常用的方式是加高避雷針或配置多根避雷針,前者 安全隱患大,存在很大范圍的保護空間浪費,而后者安裝和維護成本較高,避雷效率低。
[0004] 針對上述目前避雷針的局限性,需要提供一種新型的避雷裝置,能夠有效的擴展 避雷裝置在地面上保護范圍,并提高避雷效率。
【發明內容】
[0005] 針對上述目前避雷針的局限性,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能夠 有效的擴展避雷裝置的保護范圍,并可以提高避雷效率,同時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0006]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提供了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絕緣 基臺,位于絕緣基臺上方的旋轉底座,避雷針,接觸端子,電動機,變向傳動箱,絕緣轉軸和 避雷導線;接觸端子位于絕緣基臺上,并與旋轉底座接觸;避雷導線的一段連接接觸端子, 避雷導線的另一端接地;電動機的轉軸連接變向傳動箱,變向傳動箱連接絕緣轉軸,絕緣轉 軸連接旋轉底座,旋轉底座上連接傾斜的避雷針。所述避雷裝置通過電動機帶動旋轉底座 旋轉,進而使傾斜的避雷針旋轉,避雷針的尖端在一個圓形軌道上移動,引導圓形軌道周圍 的電場對避雷針放電,實現動態避雷效果。所述動態避雷設備不但擴展了保護范圍,還提高 了避雷效率。
[0007] 具體的,所述避雷針包括避雷底柱和傾斜的避雷指針;避雷底柱下端連接在旋轉 底座,避雷底柱上端連接避雷指針。所述避雷指針與旋轉底座的軸心線夾角不小于25度且 不大于45度;所述避雷指針長度與避雷底柱的高度比值不小于3。所述避雷針結構可以限 定一個較優的保護范圍。
[0008] 具體的,所述變向傳動箱包括蝸桿、蝸輪;所述蝸桿與電動機的轉軸連接,蝸輪一 側的輪齒與蝸桿的螺紋齒配合,蝸輪的軸心連接絕緣轉軸;蝸桿與蝸輪的軸線夾角為90 度。所述變向傳動箱通過蝸桿和蝸輪的配合,實現旋轉動能的90度轉折傳動,以便通過絕 緣轉軸帶動旋轉底盤旋轉。
[0009] 綜上,采用本發明所述提供的動態避雷設備,配置電動機及傳動部件,使避雷針的 尖端在一個圓形軌道上移動,引導圓形軌道周圍的電場對避雷針放電,實現動態避雷效果。 相比較于固定的避雷針裝置,所述動態避雷設備的保護范圍更大,避雷效率更高,并且結構 簡單,易于實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 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1]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實現動態避雷設備的截面圖。
[0012]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實現動態避雷設備的俯視圖。
[0013]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實現動態避雷設備中變向傳動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4] 圖4是現有避雷針和可實現動態避雷設備的保護效果圖。
[0015] 上述附圖中:1、絕緣基臺2、旋轉底座3、避雷針3a、避雷底柱3b、避雷指針4、 接觸端子5、電動機6、變向傳動箱6a、蝸桿6b、蝸輪7、絕緣轉軸8、避雷導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以下將參照附圖,通過實施例方式詳細地描述本發明提供的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 備。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例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 發明的限定。
[0017] 本文中描述的各種技術可以用于但不限于防雷電設備領域,還可以用于其它類似 領域。
[0018] 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種 關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單獨存在B,同時存在A和B三種情況,本文 中術語"或/和"是描述另一種關聯對象關系,表示可以存在兩種關系,例如,A或/和B,可 以表示:單獨存在A,單獨存在A和B兩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關聯對 象是一種"或"關系。
[0019] 實施例一,圖1示出了本實施例提供的可實現動態避雷設備的截面圖,圖2示出了 本實施例提供的可實現動態避雷設備的俯視圖,圖3示出了本實施例提供的可實現動態避 雷設備中變向傳動箱的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了現有避雷針和可實現動態避雷設備的保護 效果圖。所述可實現動態避雷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絕緣基臺1,位于絕緣基臺1上方的 旋轉底座2,避雷針3,接觸端子4,電動機5,變向傳動箱6,絕緣轉軸7和避雷導線8 ;接觸 端子4位于絕緣基臺1上,并與旋轉底座2接觸;避雷導線8的一段連接接觸端子4,避雷 導線8的另一端接地;電動機5的轉軸連接變向傳動箱6,變向傳動箱6連接絕緣轉軸7,絕 緣轉軸7連接旋轉底座2,旋轉底座2上連接傾斜的避雷針3。所述避雷裝置中的避雷針3、 旋轉底座2、接觸端子4和避雷導線8構成一個避雷回路,電動機5作為驅動設備,經過轉向 傳動箱6的間接帶動旋轉底座2旋轉,進而使傾斜的避雷針3旋轉,避雷針3的尖端在一個 圓形軌道上移動,引導圓形軌道周圍的電場對避雷針3放電,避雷針3在接收放電后,產生 的電流通過旋轉底座2、接觸端子4和避雷導線8導入大地,實現動態避雷效果。所述絕緣 基臺1和絕緣轉軸7用于隔離避雷回路和電動機5,確保電動機5正常工作。如圖4所示, 現有避雷針的保護空間為一個圓錐體結構,而所述動態避雷設備的保護空間為一個圓錐臺 體結構,相比較于固定的避雷針裝置,所述動態避雷設備的保護范圍更大,避雷效率更高, 并且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0020] 具體的,所述避雷針3包括避雷底柱3a和傾斜的避雷指針3b ;避雷底柱3a下端 連接在旋轉底座2,避雷底柱3a上端連接避雷指針3b。所述避雷指針3b與旋轉底座2的 軸心線夾角不小于25度且不大于45度;所述避雷指針3b長度與避雷底柱3a的高度比值 不小于3。所述避雷針結構可以限定一個較優的保護范圍。
[0021] 結合圖4對本實施例提供的所述動態避雷設備的有益效果予以說明,現有垂直單 避雷針,避雷針的長度為h,相應在地面上的保護半徑為: T1 = 1. 5 氺h 氺p 式中,P為避雷針高度影響系數,當h不大于30米時,p取值為1 ;當,當h大于30米且 5 5 不大于120米時,p取值為# = |;當h大于120米時,p取值為0. 5。
[0022] 本實施例提供的動態避雷設備,避雷底柱3a的長度為hx,避雷指針3b的長度為 h-hx,整個避雷針3的長度仍未h,相應在地面上的保護半徑為:
【權利要求】
1. 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絕緣基臺(1),位于絕緣基臺上方的旋 轉底座(2 ),避雷針(3 ),接觸端子(4),電動機(5 ),變向傳動箱(6 ),絕緣轉軸(7 )和避雷導 線(8); 接觸端子(4)位于絕緣基臺(1)上,并與旋轉底座(2)接觸; 避雷導線(8)的一段連接接觸端子(4),避雷導線(8)的另一端接地; 電動機(5)的轉軸連接變向傳動箱(6),變向傳動箱(6)連接絕緣轉軸(7),絕緣轉軸 (7 )連接旋轉底座(2 ),旋轉底座(2 )上連接傾斜的避雷針(3 )。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避雷針(3 )包括避雷底柱(3a)和傾斜的避雷指針(3b ); 避雷底柱(3a)下端連接在旋轉底座(2 ),避雷底柱(3a)上端連接避雷指針(3b )。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避雷指針(3b)與旋轉底座(2)的軸心線夾角不小于25度且不大于45度; 所述避雷指針(3b)長度與避雷底柱(3a)的高度比值不小于3。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變向傳動箱包括蝸桿(6a)、蝸輪(6b); 所述蝸桿(6a)與電動機(5)的轉軸連接,蝸輪(6b) -側的輪齒與蝸桿(6a)的螺紋齒 配合,蝸輪(6b)的軸心連接絕緣轉軸(7); 蝸桿(6a)與蝸輪(6b)的軸線夾角為90度。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螺桿(6a)為左旋蝸桿或右旋蝸桿。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實現動態避雷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蝸桿(6a)的螺紋升角大于30度且不大于60度。
【文檔編號】H01T4/02GK104319632SQ201410604370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0日
【發明者】劉磊, 李海峰 申請人:成都峰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