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電體、電極結構體、非水電解質電池及蓄電零部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可良好地形成使用水性溶劑的活性物質層的可發揮出色的電池性能的集電體、電極結構體、非水電解質電池及蓄電零部件(雙電層電容器,鋰離子電容器等)。本發明的集電體,在其導電性基材的至少一面有樹脂層,所述樹脂層由含有以丙烯酸酯及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類樹脂和密胺或其衍生物和碳粒子的集電體用組合物形成。
【專利說明】集電體、電極結構體、非水電解質電池及蓄電零部件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使用水性溶劑形成活性物質層,且可發揮出色的電池性能的集 電體、電極結構體、非水電解質電池、及蓄電零部件(雙電層電容器、鋰離子電容器等)。
【背景技術】
[0002] 由于鋰離子電池相較于鉛電池或鎳氫電池等,單位重量或單位體積相當的能量 密度高,作為電源使用鋰離子電池可以實現所搭載機器的輕量化、小型化。因此,最近除便 攜電子設備之外,還可以作為EV或HEV等電動汽車的電源使用,預測今后其重要性將越來 越1?。
[0003] 鋰離子電池是以鋰離子移動于正極和負極之間的反應而進行充放電的電池,已知 的鋰離子電池由正極、分隔部(separator)、負極的3層結構構成。
[0004] 一般來講,鋰離子電池的正極用集電體的制造方法為,將正極活性物質、粘合劑、 導電助劑分散于溶劑,并涂布在導電性基材(例如,鋁箔)上,消除溶劑而形成活性物質層。 并且,還有一種方法是為了提高導電性基材與活性物質層之間的密合性,而利用導電樹脂 層覆蓋導電性基材,并在其上形成活性物質層的方法。作為這種導電樹脂層的粘合劑,已知 有使用酚醛樹脂、密胺樹脂、尿素樹脂、乙烯類樹脂,醇酸類樹脂,合成橡膠等,對此添加石 墨,碳黑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的技術。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0005]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特開昭63-12126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6] 以往作為活性物質層用的溶劑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的有機溶劑,但是 為了降低原料成本或環境負荷,日益傾向于使用水性溶劑,特別是水。但是,使用水性溶劑 的活性物質層與導電性基材的密合性差,因此,即使設置了由導電樹脂形成的層,也會導致 電池性能下降。
[0007] 本發明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本發明提供可確實且良好地形成以水性溶劑,特別 是水為溶劑制得的活性物質層,且可發揮出色的電池性能的集電體、電極結構體、非水電解 質電池、蓄電零部件及集電體用組合物。 【為了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
[0008] 通過使用如下所述的集電體,可獲得確實且良好地形成利用水性溶劑制造的活性 物質層,且可發揮出色的電池性能的非水電解質電池或帶電零部件。 艮P,本發明提供一種導電性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樹脂層的集電體,該集電體的特征為: 所述樹脂層由含有以丙烯酸酯及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類樹脂、密胺或 其衍生物、以及碳粒子的集電體用組合物所形成。
[0009] 本發明的發明人發現,當使用水性溶劑在導電性基材或導電性層上形成活性物質 層時,鋁等的導電性基材或導電樹脂層會出現明顯劣化。并且發現這種劣化根據活性物質 的種類的不同而不同。并且發現劣化是因為使用水性溶劑的活性物質進行反應而成為堿 性,而以往構成導電樹脂層的樹脂的耐堿性低所導致。而且,本發明的發明人作為導電樹脂 層的材料,調查了以往的樹脂,特別是以往的丙烯酸類樹脂中的碳粒子的分散性,發現分散 性非常低的事實也是電池性能劣化的原因之一。 為此,為了提高電池性能而進行銳意研討的結果,發現如果在使用以丙烯酸酯及丙烯 酰胺或其衍生物作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類樹脂和含有密胺或其衍生物的樹脂的情況下,可 使用水性溶劑形成成密合性良好且不會使導電性基材或導電樹脂層劣化的活性物質層,因 此可發揮出色的電池性能,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集電體結構的側視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使用集電體形成的電極結構體的結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以下,使用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集電體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集電體1是在導電性基材3的至少一面上形成具有導電性的樹 脂層(集電體用樹脂層)5的集電體1,其中,樹脂層5中含有:丙烯酸酯及丙烯酰胺或其衍 生物作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類樹脂,密胺或其衍生物,以及,碳粒子(未圖示)。 并且,如圖2所示,通過在集電體1的樹脂層5上形成活性物質層或電極材料層9,可形 成適合作為非水電解質電池用、雙電層電容器用或鋰離子電容器用的電極結構體7。本發明 的集電體1中,作為活性物質層或電極材料層9,使用水性溶劑特別是水來制造的活性物質 的反應不會使樹脂層5劣化,因此,樹脂層5與導電性基材3,樹脂層5和活性物質層或電極 材料層9的密合性良好,可發揮出色的電池性能。 以下,對各構成要素進行詳細說明。
[0012] (1)導電性基材 作為本發明的導電性基材3可使用非水電解質電池用、雙電層電容器用、或鋰離子電 容器用的各種導電性基材。具體而言,鋁、鋁合金、作為負極用可使用銅、不銹鋼、鎳等。其 中,從導電性強度和成本平衡的角度考慮,優選的是鋁、鋁合金、銅。作為導電性基材3的 厚度,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優選的是5μπι以上50μπι以下。如果厚度薄于5μπι,則箔的強 度不足而可能會出現樹脂層等的形成變難的情況。另一方面,如果厚度超過50 μ m,則必須 使其他構成要素特別是活性物質層或者電極材料層9相應變薄,特別是作為非水電解質電 池、雙電層電容器或鋰離子電容器等的蓄電零部件使用時,可能會出現不能獲得足夠容量 的情況。
[0013] ⑵樹脂層及集電體用組合物 在本發明中,在導電性基材3上具有由集電體用組合物所形成的樹脂層5。樹脂層5的 形成方法除了由本發明集電體用組合物形成之外,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的是將樹脂的溶 液或分散液、糊劑等涂布于上述導電性基材之后再進行燒結的方法。作為涂布方法,可使用 輥涂、凹版涂布、縫模涂布等方法,但是沒有特別限定。燒結溫度作為導電性基材的到達溫 度優選為140?300°C,燒結時間優選為5?120秒。
[0014] 本發明的樹脂層5的樹脂,需要以丙烯酸酯及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為主要成分的 丙烯酸類樹脂、密胺或其衍生物、以及碳微粒作為必要成分。接下來進行詳細說明。
[0015] <丙烯酸類樹脂> 本發明使用的丙烯酸類樹脂,是由丙烯酸酯及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作為主要成分的由 單體形成的樹脂。丙烯酸類樹脂的單體中的丙烯酸酯及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的總和之比 例,例如為50質量%以上,優選的是70質量%以上。對于上限沒有特別的規定,丙烯酸類 樹脂的單體實質上可以僅由丙烯酸酯及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構成。
[0016] 由于同時含有丙烯酸酯和丙烯酰胺的丙烯酸類樹脂具有優異的碳粒子分散性,因 此,可降低樹脂層的電阻。并且,具有優異的耐堿性、以及,基材和活性物質層的密合性出 色,在使用加入水性溶劑的活性物質糊劑形成活性物質層的電池時,也可獲得充分的高速 率特性及電池壽命。丙烯酸酯具有可提高碳粒子的分散性,且降低樹脂層的電阻的作用。對 于其種類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優選的是丙烯酸和碳個數為1?6的乙醇的酯,例如,可以 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丁酯,優選的是丙烯酸丁酯。如果酯部分 的分子量過小,會出現導電材料的分散性降低使樹脂層的電阻變高的情況,如果太大,又可 能會導致密合性降低。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具有提高樹脂層5與導電性基材3的密合性 及樹脂層與活性物質層的密合性的作用。作為丙烯酰胺的衍生物,優選為含有羥甲基、羧乙 基、縮水甘油基中的至少一種成分,進一步提高樹脂層和活性物質層的密合性,從而延長電 池壽命。具體而言,可例示N-羥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羥乙基丙烯酰胺 (N-ethylol Acrylamide)、N,N-雙丙酮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N-縮水甘油基丙烯酰 胺、N-異丙基丙烯酰胺等。相對于丙烯酸酯的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的質量份的比值,沒有 特別限定,例如為〇. 1?10,具體而言,例如為〇. l、〇. 2、0. 5、1、2、3、4、5、6、7、8、9、10,也可 在此示例的任意2個值的范圍內。
[0017] 本發明的丙烯酸類樹脂,優選的是作為單體進一步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腈中 的至少一種。通過并用丙烯酸酯與甲基丙烯酸酯,可提高碳粒子的分散性,進一步降低樹脂 層的電阻。作為甲基丙烯酸酯的種類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的是甲基丙烯酸和碳個數為 1?6的醇的酯,例如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 丁酯,優選的是丙烯酸丁酯。在甲基丙烯酸酯為除甲基丙烯酸和碳個數為1?6的醇的酯 以外的酯的情況下,可能會降低導電材料的分散性而使樹脂層的電阻變高,或者,有可能導 致密合性降低。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腈可提高樹脂層的耐堿性,因此,當涂布水系糊劑而形 成活性物質層時,可抑制樹脂層的劣化,從而防止樹脂層的電阻上升。
[0018] 本發明的丙烯酸類樹脂,可以僅僅包含上述成分,且在不改變物性本質的范圍內, 還可含有這些成分以外的成分。
[0019] 丙烯酸類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例如為3萬?100萬,具體而言,例如為3萬、4 萬、5萬、6萬、7萬、8萬、9萬、10萬、15萬、20萬、30萬、40萬、50萬、60萬、70萬、80萬、90 萬、100萬,也可以為在此例示的任意2個值間的范圍內。如果分子量過小,則樹脂層5的柔 軟性變低,以小曲率半徑卷繞集電體1時樹脂層5可能會發生裂紋,從而出現電池等的容量 下降的情況,如果分子量過大,則會有密合性降低的傾向。相對于數平均分子量的重量平均 分子量的比值,例如為3?10,具體而言,例如為3、4、5、6、7、8、9、10,也可以為在此例示的 任意2個值間的范圍內。重量平均分子量及數平均分子量,可以利用添加碳粒子前的樹脂 液,并使用GPC (凝膠滲透色譜法)進行測量。
[0020] 對于丙烯酸類樹脂的玻璃化轉變溫度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的是10?100°C。如 果玻璃化轉變溫度過低就會導致耐熱性不足,而如果玻璃化轉變溫度過高就會導致樹脂層 變得過硬,有可能出現在適用于卷繞型的電極時發生剝離的情況。玻璃化轉變溫度,具體而 言,例如為 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C,也可以為 在此例示的任意2個值間的范圍內。
[0021] <密胺或其衍生物> 密胺或其衍生物是通過對丙烯酸類樹脂進行交聯而提高耐堿性。作為密胺的衍生物, 例如,通過使密胺和甲醛發生縮合反應而使密胺羥甲基化(或者根據情況進一步進行加成 反應而使其多核化),或者,根據需要接著用醇(例如,甲醇或丁醇)進行烷基化而制造也是 可以的。作為密胺的衍生物,可列舉羥甲基幾乎完全被烷基化了的全烷基型、未被羥甲基化 的氫基大量殘留的亞胺型、未被烷基化的羥甲基的比例更大的羥甲基型等。
[0022] 本發明優選使用完全烷基化密胺。完全烷基化密胺是不含有羥甲基或亞氨基,通 常碳個數為1?4的一元醇,例如,具有被甲醇、η-丁醇、異丁醇等完全醚化的羥甲基,平均 縮合(condensation)率通常在2以下的物質。如果使用完全燒基化密胺,就可以提商樹脂 層5的柔軟性,從而在按壓之后,提高與活性物質層9之間的密合性。
[0023] 〈碳粒子〉 本發明的樹脂層5設置于導電性基材3與活性物質層或電極材料層9之間,并成為在 其之間移動的電子的通道,因此,該樹脂層5也需要具有電子導電性。單獨的樹脂由于絕緣 性高,為了使其具有電子傳導性,必須添加具有導電性的碳粒子。作為本發明的碳粒子,可 以使用乙炔黑、科琴黑、爐黑、碳納米管、各種石墨粒子等。
[0024] 本發明優選的是碳粒子精細均勻地分散。通過精細均勻地分散,可使電流在樹脂 層中均勻地流動,高效地使用更多的活性物質,可以提高電池容量。具體而言,在樹脂層表 面測量的平均粒徑優選為10 μ m以下,作為碳粒子的平均粒徑的上限,例如為10 μ m、6 μ m、 5 μ m,或4 μ m。如果超過10 μ m,則可能會出現碳粒子分散不均勻,使電池容量降低的情況。 并且,碳粒徑雖然沒有下限,但是如果粒徑過小就會很難將其混入到丙烯酸類樹脂中,或 者,由于容易飛散等原因操作起來變得繁瑣,因此,優選為〇. 01 μ m以上。例如為0. 01 μ m、 0. 02 μ m、0. 03 μ m,或0. 05 μ m。樹脂層表面的碳粒徑可通過ΕΡΜΑ (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 FE-EPMA(高解析度場發射電子微探儀)等對幾乎不含碳粒子且含于丙烯酸類樹脂中的元 素(例如為氧)實施映射(mapping),將幾乎檢測不出該元素的部分作為碳粒子,并對其直 徑(非圓形的情況下為長徑與短徑的平均值)進行測量。
[0025] 可利用現有的方法將碳粒子分散于樹脂成分液中,例如,可使用行星攪拌機、球磨 機、均化器等進行分散。但是,即使將涂料中的碳粒子的平均粒徑控制在10 μ m以下,也可 能會在涂布工序中出現碳粒子再凝集而使樹脂層中的碳粒子粗大化的情況。因此,優選采 用使碳粒子難以再凝集的方法將碳粒子分散于樹脂液中。接下來,以使用分散機的情況為 例,對于難以再凝集的分散方法進行說明。如前所述,為了精細且均勻地將碳粒子分散于 樹脂相中,優選的是設定每單位時間的濃度變化。具體而言,優選的是:使得從開始添加 到結束添加為止的碳粒子的添加速度,相對于樹脂(丙烯酸類樹脂和密胺或其衍生物的總 和)100質量份為0. 1?10質量份/分鐘,為此邊添加碳粒子邊進行分散。如果添加速度 過慢,則會出現由于生產率低而不經濟的情況,如果添加速度過快,則樹脂層中的碳粒子容 易出現再凝集,有時會出現樹脂層中的碳粒子變得粗糙且不均勻的情況。碳粒子的添加量, 優選是相對于樹脂層的樹脂100質量份為20?100質量份。如果不滿20質量份,則會使 所形成的樹脂層的電阻變高,而如果超過100質量份,則會使與導電性基材之間的密合性 降低。
[0026] 樹脂層5的厚度優選為0. 3?20 μ m。如果不滿0. 3 μ m,則不能完全覆蓋基材,有 時會出現不能得到充分的電池性能的情況。如果超過20 μ m,則會出現樹脂層的電阻變得過 高,而不能得到充分的電池性能的情況。作為樹脂層5的厚度,具體而言,例如為0. 3、0. 5、 1、2、5、10、15、20μπι,也可以為在此例示的任意2個值的范圍內。
[0027] 對本發明的集電體的制造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在導電性基材上形成樹脂層 時,為提高導電性基材表面的密合性,對導電性基材實施公知的預處理也非常有效。特別是 使用滾軋方式制造的導電性基材時,有時會出現軋制油或磨損粉殘留的情況,此時可通過 進行脫脂等方式將其除去,從而提高密合性。另外,也可通過如電暈放電處理等干式活性化 處理來提高密合性。
[0028] 〈電極結構體〉 通過在本發明的集電體的至少一面形成活性物質層或電極材料層9,由此獲得本發明 的電極結構體7。形成有電極材料層的蓄電零部件用電極結構體如后所述。首先,對于形成 有活性物質層的電極結構體而言,可使用該電極結構體和分隔部、非水電解質溶液等來制 造非水電解質電池用,例如,鋰離子二次電池用的電極結構體(包含電池用部件)。在本發 明的非水電解質電池用電極結構體及非水電解質電池中集電體以外的部件,可使用公知的 非水電池用部件。
[0029] 在此,本發明中作為電極結構體所形成的活性物質層可以為以往作為非水電解質 電池用的活性物質層。例如,在作為正極使用鋁的本發明的集電體上,作為活性物質使用 LiC〇02、LiMn02、LiNi02等,作為導電性粒子使用乙炔黑等的碳黑,將這些物質分散于作為粘 合劑的PVDF或水分散型PTFE(聚四氟乙烯)中的糊劑進行涂布、干燥,從而獲得本發明的 正極結構體。 作為負極的電極結構體時,可通過在作為導電性基材使用銅的本發明的集電體上,作 為活性物質例如使用黑鉛、石墨、中間相碳微球(Mesocarbon microbead)等,將這些物質分 散于作為增粘劑的CMC之后,將與作為粘合劑的SBR混合的糊劑作為活性物質層形成用材 料進行涂布、干燥,從而獲得本發明的負極結構體。
[0030] 〈非水電解質電池〉 本發明也可為非水電解質電池。在這種情況下,除使用本發明的集電體以外,沒有特別 限定。例如,可通過將浸漬于具有非水電解質的非水電解質電池用電解液中的分隔部夾在 以本發明集電體作為構成要素的所述正極結構體和負極結構體之間,由此可以構成本發明 的非水電解質電池。作為非水電解質及分隔部可使用現有的非水電解質電池用的物質。電 解液作為溶劑可使用黑金剛石類和內酯類等,例如,可使用將作為電解質的LiPF 6或LiBF4 溶解于EC(碳酸乙烯酯)和EMC(碳酸甲乙酯)的混合液所獲得的物質。作為分隔部例如 可使用由聚烯烴制造的具有微孔的膜。
[0031] 蓄電零部件(雙電層電容器,鋰離子電容器等) 對于本發明的雙電層電容器、鋰離子電容器等而言,可將本發明集電體作為需要以大 電流密度高速充放電的雙電層電容器或鋰離子電容器等的蓄電零部件使用。本發明的蓄電 零部件用電極結構體是以將本發明集電體上形成電極材料層的方式獲得,可通過使用該電 極結構體與分隔部、電解液等來制造雙電層電容器和鋰離子電容器等蓄電零部件。在本發 明的電極結構體及蓄電零部件中,集電體以外的部件可使用公知的雙電層電容器用或鋰離 子電容器用的部件。
[0032] 作為電極材料層,正極和負極均可由電極材料、碳粒子、粘合劑所構成。在本發明 中,可通過在本發明集電體的至少一面形成所述電極材料層作為電極結構體后,獲得蓄電 零部件。在此,作為電極材料可采用現有的作為雙電層電容器用、鋰離子電容器用電極材料 使用的材料。例如,可使用活性炭、黑鉛等的碳粉末或碳纖維。作為碳粒子可使用乙炔黑等 碳黑。作為粘合劑,例如,可使用PVDF(聚偏氟乙烯)、SBR(苯乙烯-丁二烯橡膠)、水分散 型PTFE等。并且,本發明的蓄電零部件,可通過在本發明電極結構體上夾持并固定分隔部, 利用電解液浸透分隔部,以此構成雙電層電容器或鋰離子電容器。作為分隔部,例如,可使 用聚烯烴制造的具有微孔的膜或雙電層電容器用紡織布等。電解液作為溶劑例如可使用碳 酸類或內酯類,電解質作為陽離子可使用四乙銨(tetraethylammonium)鹽,三乙基甲基銨 (triethylmethylammonium)鹽等,作為陰離子可使用六氟化磷酸鹽、四氟化硼酸鹽等。鋰離 子電容器通過組合鋰離子電池的負極和雙電層電容器的正極而獲得。這些制造方法中除使 用本發明的集電體以外,可利用公知的方法進行,沒有特別限定。 【實施例】
[0033] 以下,通過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及比較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定 于下列實施例。
[0034] < 1.集電體的評價> <集電體的制造> 實施如表1所示的各丙烯酸單體的聚合,獲得了各水系丙烯酸乳液。將丙烯酸類樹脂 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調整為20萬?50萬。使用DSC (差示量熱掃描儀)對各丙烯酸類樹脂 的玻璃化轉變溫度進行測量。表1中,丙烯酸類樹脂的單體成份的添加量、交聯劑的添加量 均以質量份表示。
[0035] 向各丙烯酸乳液添加如表1所示的交聯劑,用攪拌機(轉速4000rpm)進行攪拌, 使全部乙炔黑的量相對于樹脂(丙烯酸類樹脂及交聯劑)的固體成分100質量份成60質 量份的比例,以表1所示的分散時濃度變化慢慢進行添加而作為涂料。只有比較例5未添 加碳粒子。
[0036] 用涂布機對厚度為20 μ m的鋁箔(JIS A1085)的一面涂布該涂料,在基材到達溫 度190°C的條件下燒結24秒而制得集電體。表1中的組成相關數值表示的是質量份。 [00 37]【表1】
【權利要求】
1. 一種集電體,在導電性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樹脂層,其特征在于: 所述樹脂層由包括以丙烯酸酯及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類樹脂、密 胺或其衍生物、以及碳粒子的集電體用組合物形成。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為丙烯酸丁酯。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酰胺衍生物包括羥甲基、羥 乙基、縮水甘油基中的至少1種。
4. 如權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集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類樹脂進 一步包括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種。
5. 如權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集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類樹脂的 玻璃化轉變溫度為10?l〇〇°C。
6. 如權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集電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丙烯酸類樹脂 中,丙烯酸酯為20?80質量%、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為20?80質量%。
7. 如權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集電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樹脂層表面測 量的碳粒子的平均粒徑為10 μ m以下。
8. -種如權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集電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該方法具備:向含有丙烯酸類樹脂和密胺或其衍生物的樹脂液中添加碳粒子而獲得集 電體用組合物,將該集電體用組合物涂布于所述導電性基材上而形成所述樹脂層的工序, 所述碳粒子以從剛開始添加到添加結束為止的添加速度為相對于樹脂100質量份是 0. 1?10質量份/分鐘,而進行添加。
9. 一種電極結構體,其特征在于:在如權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集電體的 所述樹脂層上具備活性物質層或電極材料層。
10. -種非水電解質電池或蓄電零部件,其具備: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極結構體。
11. 一種集電體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用于形成如權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項所 述的集電體的樹脂層的組合物構成。
【文檔編號】H01G11/66GK104247112SQ201380019416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
【發明者】加藤治, 齊藤聰平, 本川幸翁, 和佐本充幸, 片岡次雄, 山部鄉史 申請人:株式會社Uacj, 株式會社Uacj制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