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子設備及其接口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子設備及其接口裝置,克服目前電子設備上與標準連接接頭相配套的接口裝置已無法滿足電子設備整體厚度進一步縮小的不足,該裝置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1)上方的上蓋(2);底座(1)包括底板(11)和位于底板(11)上的下限位部(12),下限位部(12)包含有開口,底板(11)在開口處設置有電連接端子,電連接端子朝向開口處的第一端固定在底板(11)上;上蓋(2)相對于電連接端子設置有卡槽位(21),上蓋(2)可在垂直于底板(11)的方向上移動。本申請的實施例通過縮小未使用狀態下的接口裝置的厚度,來保證電子設備的整體厚度可以進一步縮小。
【專利說明】一種電子設備及其接口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設備及其接口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網絡技術和電子科技的迅猛發展,能夠接入網絡并使用的電子設備越來越普及以及豐富多樣。目前各種電子設備的一種趨勢是輕薄化以提高便攜性能和用戶的使用體驗。
[0003]目前電子設備上使用較多接口裝置包括有RJ系列的連接接口、USB連接接口等。標準的RJ系列連接器或者USB連接接頭等具有確定的厚度,電子設備上所配套的標準接口也同樣具有確定的厚度,這就限制了電子設備在安裝標準接口處部位厚度的進一步縮小。目前的電子設備設計技術,標準接口所在位置的厚度已經成為整個電子設備更加輕薄化設計的瓶頸所在。整個電子設備因應設置標準接口部位的厚度,難以將整體厚度變得更薄,因而難以滿足電子設備整體厚度的進一步縮小。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目前電子設備上與標準連接接頭相配套的接口裝置已無法滿足電子設備整體厚度進一步縮小的不足。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接口裝置,應用于電子設備上,其中,該裝置包括底座(1)和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的上蓋(2 );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1)和位于所述底板(11)上的下限位部(12),所述下限位部(12)包含有開口,所述底板
(11)在所述開口處設置有電連接端子,所述電連接端子朝向所述開口處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上蓋(2 )相對于所述電連接端子設置有卡槽位(21),所述上蓋(2 )可在垂直于所述底板(11)的方向上移動。
[0006]優選地,所述下限位部(12)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11)且互相平行的兩個側方圍擋(121),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之間為所述下限位部(12)的所述開口,所述電連接端子設置在所述底板(11)位于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之間的部位。
[0007]優選地,所述下限位部(12)還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11)以及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的后方圍擋(122),所述后方圍擋(122)與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相連;所述后方圍擋(122)遠離所述電連接端子的第一端。
[0008]優選地,所述上蓋(2)包括與所述下限位部(12)相對的活動限位部(22);所述活動限位部(22)包括與所述底板(11)位于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之間的部位相對且與所述底板(11)平行的蓋板(221 ),所述卡槽位(21)設置在所述蓋板(221)朝向所述底板(11)的表面。
[0009]優選地,所述活動限位部(22)包括與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平行且與所述蓋板(221)垂直并相連的兩個豎向支撐部(222 )。
[0010]優選地,所述底板(11)包括位于所述下限位部(12)兩側且與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垂直的兩個基礎部(13),所述上蓋(2)包括位于所述活動限位部(22)兩側的兩個耳部(23),所述兩個基礎部(13)與所述兩個耳部(23) —對一地相對設置;所述兩個基礎部
(13)與所述兩個耳部(23)之間設置有彈簧。
[0011]優選地,該裝置包括上緣構件(3),所述上緣構件(3)包括有兩個上定位部件
(31),所述上蓋(2)包括位于所述卡槽位(21)兩側的兩個耳部(23),所述兩個耳部(23)上各設置有一個下定位部件(24),兩個所述上定位部件(31)與兩個所述下定位部件(24)一一對應,相對應的一個所述上定位部件(31)與一個所述下定位部件(24)之間各設置有一彈簧(4)。
[0012]優選地,所述上緣構件(3)包括上限位部(32),所述上限位部(32)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11)且相互平行的兩個側方圍擋(321);每個所述側方圍擋(321)在平行于所述底板(11)的方向上,均位于所述卡槽位(21)與其一側的所述耳部(23)之間。
[0013]優選地,所述上限位部(32)還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11)以及所述兩個側方圍擋(321)且與所述兩個側方圍擋(321)相連的后方圍擋(322);所述后方圍擋(322)在所述底板(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遠離所述電連接端子的第一端。
[0014]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包括電路以及如上所述的接口裝置,所述電路與所述接口裝置中的所述電連接端子形成有電連接。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實施例通過縮小未使用狀態下的接口裝置的厚度,來保證電子設備的整體厚度可以進一步縮小,并在接口裝置與接頭相連接時通過變大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來實現連接,為電子設備進一步輕薄化設計提供了技術保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17]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的初始狀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實用新型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本申請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各個特征在不相沖突前提下的相互結合,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0020]如圖1所示,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其可以應用于電子設備上,該裝置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1上方且可以活動的上蓋2。底座1包括底板11,以及設置底板11上的下限位部12。下限位部12包含有一開口,便于外部接頭與該接口裝置相連接時插入。底板11在該開口處,設置有多個平行排列的電連接端子(圖中未示出),該些電連接端子比如可以是鍍金銅針。該些電連接端子在不同的應用中,比如可以是8針、4針或者2針等。電連接端子朝向開口處的第一端固定在底板11上,與電子設備中的電路相連接。電連接端子的第二端翹起,便于與外部接頭進行彈性連接。上蓋2相對于電連接端子設置有卡槽位21。該卡槽位21便于外部接頭插入上述開口中時,與該外部接頭形成一定插拔強度的連接。上蓋2可在垂直于底板11的方向上移動,因此上蓋2與底座1的底板11之間的距離,可根據移動進行變化。在需要往開口中插入外部接頭時,通過在垂直于底板11的方向上移動上蓋2而使得上蓋2與底板11之間的距離變大,在上蓋2與底板11之間的距離大于等于外部接頭的厚度時,外部接頭即可插入上述開口中,并在卡槽位21定定位連接下,與電連接端子形成可靠的電連接。上述開口在外部接頭寬度方向上的尺寸保持固定,僅在外部接頭厚度方向上進行變化。
[0021 ] 本申請的實施例由于上蓋2可在垂直于底板11的方向上移動,從而接口在厚度方向上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如圖2所示,在未與外部接頭相連接時,上蓋2的上表面到底板11下表面之間的距離,也即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初始狀態下的厚度,可以小于與上述外部接頭相配套的標準接口的厚度,從而設置本申請實施例的電子設備在該接口裝置處的厚度,可以設計得更薄。對于整個電子設備而言,因設置接口裝置處的厚度可以設計得更薄,因此整個電子設備的厚度就可以設計的更薄,利于電子設備更加輕薄化設計的實現。
[0022]如圖1所示,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中,下限位部12包括垂直于底板11且互相平行的兩個側方圍擋121。兩個側方圍擋121之間,為下限位部12的開口。電連接端子設置在底板11位于兩個側方圍擋121之間的部位。
[0023]如圖1所示,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中,下限位部12還可以包括垂直于底板11以及兩個側方圍擋121的后方圍擋122。后方圍擋122與兩個側方圍擋121相連,且遠離電連接端子的第一端,而靠近電連接端子的第二端。下限位部12的后方圍擋122與兩個側方圍擋121 —起,形成一個半包圍結構,將電連接端子圍在該半包圍結構中,為連接接頭提供相對封閉的連接環境,提高連接接頭與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的連接強度、穩定性以及可靠性。
[0024]如圖1所示,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中,上蓋2可以包括與下限位部12相對的活動限位部22。活動限位部22包括與底板11位于兩個側方圍擋121之間的部位相對的蓋板221,蓋板221與底板11平行,位于底板11的上方。卡槽位21設置在蓋板221朝向底板11的表面。
[0025]如圖1所示,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中,活動限位部22還可以包括與下限位部12的兩個側方圍擋121平行,且與蓋板221垂直的兩個豎向支撐部222。豎向支撐部222還與蓋板221相連。本申請的實施例中,豎向支撐部222的上端與蓋板221相連。
[0026]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活動限位部22的兩個豎向支撐部222之間的距離,可以大于下限位部12的兩個側方圍擋121之間的距離。這種情形下,在上蓋2垂直于底板11進行移動時,下限位部12可部分或全部地位于活動限位部22的兩個豎向支撐部222之間。在下限位部12全部地位于活動限位部22的兩個豎向支撐部222之間時,上蓋2的上表面到底板11下表面之間的距離為最小。
[0027]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活動限位部22的兩個豎向支撐部222之間的距離,可以等于下限位部12的兩個側方圍擋121之間的距離。這種情形下,在上蓋2垂直于底板11進行移動時,下限位部12始終位于活動限位部22的上方,在上蓋2移動到距離底板11最近時,活動限位部22的兩個豎向支撐部222的下端,一對一地接觸下限位部12的兩個側方圍擋121的上端。而且,在上蓋2移動到距離底板11最近時,上蓋2的上表面到底板11下表面之間的距離為最小。
[0028]如圖1所示,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中,底板11還包括位于下限位部12兩側,且與兩個側方圍擋121垂直的兩個基礎部13,兩個基礎部13從該下限位部12兩側向外伸出。上蓋2還可以包括位于活動限位部22兩側的兩個耳部23,兩個耳部23從該活動限位部22兩側向外伸出。如圖1所示,兩個基礎部13與兩個耳部23 —對一地相對設置。
[0029]本申請的實施例,在兩個基礎部13與兩個耳部23之間,設置有兩個彈簧(圖中未示出)。每一個基礎部13與相對的耳部23之間,各設置有一個彈簧。這兩個彈簧的設置,保證了上蓋2可在垂直于底板11的方向上進行移動。
[0030]如圖1所示,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還可以包括上緣構件3。上緣構件3包括有兩個上定位部件31。上蓋2包括位于卡槽位21兩側的兩個耳部23,兩個耳部23上各設置有一個下定位部件24。兩個上定位部件31與兩個下定位部件24 —一對應,相對應的一個上定位部件31與一個下定位部件24之間各設置有一彈簧4。彈簧4第一端依靠上定位部件31進行定位,第二端依靠下定位部件24進行定位。上定位部件31和下定位部件24保證了其間的彈簧4不會隨便挪動位置。
[0031 ] 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中,該上緣構件3可以是電子設備的上面板的一部分,或者是設置在上面板中的單獨部件。
[0032]如圖1所示,本申請的實施例中,上定位部件31為凸柱,下定位部件24為凹槽。彈簧4的第一端套在該凸柱的外部,第二端位于該凹槽中。
[0033]本申請的中,彈簧4位于上定位部件31和下定位部件24之間的部位,中心還可以設置導向桿,便于彈簧4在進行形變時,可以沿著該導向桿來進行。本申請的實施例中,導向桿還可以與上定位部件31和/或下定位部件24相連接。保證彈簧4不會脫離上定位部件31和/或下定位部件24的定位。
[0034]如圖1所示,本申請的實施例中,上蓋2上設置有銷釘5,該銷釘5設置在上蓋2的凹槽中并朝向上緣構件3的凸柱。該銷釘5從耳部22朝向底板11的表面上插入,穿過上蓋2的凹槽并套在彈簧4中。該銷釘5還可以與上緣構件3的凸柱通過螺紋等方式相連接,保證彈簧4的第一端不會脫離該凸柱。
[0035]如圖1所示,本申請的實施例中,上緣構件3可以包括上限位部32。上限位部32包括垂直于底板11且相互平行的兩個側方圍擋321,每個側方圍擋321在平行于底板11的方向上,均位于卡槽位21與其一側的耳部23之間。本申請的實施例中,上限位部32的兩個側方圍擋321之間的距離,大于活動限位部22的兩個豎向支撐部222之間的距離。在上蓋2垂直于底板11進行移動時,活動限位部22可部分或全部地位于上限位部32的兩個側方圍擋321之間。
[0036]如圖1所示,本申請的實施例中,上限位部32還可以包括垂直于底板11以及兩個側方圍擋321的后方圍擋322,后方圍擋322還與兩個側方圍擋321相連。后方圍擋322在底板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遠離電連接端子的第一端,而靠近電連接端子的第二端。
[0037]本申請的實施例中,上限位部32的后方圍擋322與兩個側方圍擋321 —起,形成一個半包圍結構。在上蓋2朝著遠離底座1的方向上移動時,可以將上蓋2的活動限位部22圍在該半包圍結構中,為連接接頭提供相對封閉的連接環境,提高連接接頭與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的連接強度、穩定性以及可靠性。
[0038]如圖1所示,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還可以包括位于底座1下方的下緣構件6,該底座1可以與該下緣構件6相連接,保證底座1的位置相對固定。本申請實施例的接口裝置中,該下緣構件6可以是電子設備的下面板的一部分,或者是設置在下面板中的單獨部件。
[0039]本申請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電路以及如上所述的接口裝置。其中的電路與上述接口裝置中的電連接端子形成有電連接,便于電子設備通過與該接口裝置相連的外部接頭,與外部進行通信。本申請實施例的電子設備,在其上的接口裝置在未與外部接頭相連接時,接口裝置的整體厚度可以小于標準接口的厚度,從而可以使得電子設備在該接口裝置處的厚度比其他電子設備設置標準接口位置處更薄,為設計更薄的電子設備打破了技術瓶頸,提供了技術保障,利于電子設備更加輕薄化設計的實現。
[0040]雖然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內容僅為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而采用的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及細節上進行任何的修改與變化,但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仍須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接口裝置,應用于電子設備上,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底座(1)和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的上蓋(2);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1)和位于所述底板(11)上的下限位部(12),所述下限位部(12)包含有開口,所述底板(11)在所述開口處設置有電連接端子,所述電連接端子朝向所述開口處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上蓋(2)相對于所述電連接端子設置有卡槽位(21),所述上蓋(2)可在垂直于所述底板(11)的方向上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部(12)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11)且互相平行的兩個側方圍擋(121),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之間為所述下限位部(12 )的所述開口,所述電連接端子設置在所述底板(11)位于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之間的部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部(12)還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11)以及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的后方圍擋(122),所述后方圍擋(122)與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相連;所述后方圍擋(122)遠離所述電連接端子的第一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包括與所述下限位部(12)相對的活動限位部(22);所述活動限位部(22)包括與所述底板(11)位于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之間的部位相對且與所述底板(11)平行的蓋板(221),所述卡槽位(21)設置在所述蓋板(221)朝向所述底板(11)的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接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限位部(22)包括與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平行且與所述蓋板(221)垂直并相連的兩個豎向支撐部(222)。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接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包括位于所述下限位部(12)兩側且與所述兩個側方圍擋(121)垂直的兩個基礎部(13),所述上蓋(2)包括位于所述活動限位部(22)兩側的兩個耳部(23),所述兩個基礎部(13)與所述兩個耳部(23) —對一地相對設置;所述兩個基礎部(13)與所述兩個耳部(23)之間設置有彈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上緣構件(3),所述上緣構件(3)包括有兩個上定位部件(31),所述上蓋(2)包括位于所述卡槽位(21)兩側的兩個耳部(23),所述兩個耳部(23)上各設置有一個下定位部件(24),兩個所述上定位部件(31)與兩個所述下定位部件(24) —一對應,相對應的一個所述上定位部件(31)與一個所述下定位部件(24 )之間各設置有一彈簧(4 )。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接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緣構件(3)包括上限位部(32),所述上限位部(32)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11)且相互平行的兩個側方圍擋(321);每個所述側方圍擋(321)在平行于所述底板(11)的方向上,均位于所述卡槽位(21)與其一側的所述耳部(23)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接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部(32)還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11)以及所述兩個側方圍擋(321)且與所述兩個側方圍擋(321)相連的后方圍擋(322);所述后方圍擋(322)在所述底板(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遠離所述電連接端子的第一端。
10.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電路以及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接口裝置,所述電路與所述接口裝置中的所述電連接端子形成有電連接。
【文檔編號】H01R13/514GK203521772SQ201320591489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4日
【發明者】羅柏林 申請人:北京元隆雅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