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動力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的問題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車成為人類新一代的清潔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車是指使用新型清潔型能源作為動力源的汽車,例如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和太陽能汽車等。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動力汽車的主要動力來源,其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自放電少、使用壽命長及安全性能好等特性。而電池模組作為動力電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安裝是否牢固可靠是評價動力電池的耐振動性能高低的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在安裝電池模組時要在保證高壓安全性能的同時又要滿足耐振動性能的要求。對于一些已加工出固定結構的電池模組,其高壓安全性和振動性能均能滿足要求,但對于一些各個表面均是平面的矩形電池模組,無法利用電池模組本身的結構對其進行固定,同時電池模組又伸出正、負兩個極柱,若要保證電池模組的高壓安全性能和耐振動性能的要求,這時需要單獨加工出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對電池模組進行固定。如圖1-2所示,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包括底部限位結構和限位壓條103,其中底部限位結構包括四個底部限位件104,上述四個底部限位件104首尾固定形成能夠與電池模組101的側邊相配合的底部限位槽,底部限位件104焊接在下箱體102上,兩個限位壓條103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個相對平行的底部限位件104上。在固定電池模組101時,操作人員將電池模組101放置在底部限位槽中,再將限位壓條103的兩端與兩個相對平行的`底部限位件104固定。電池模組101中的極柱位置如圖2所示,雖然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的限位壓條103距極柱的距離較遠,保證了電池模組101的高壓安全性能,但是按照《QC/T413-2002汽車電氣設備基本技術條件》中的3.12條的規定對該固定裝置進行耐振動試驗時,由于限位壓條103上與電池模組101的折角處接觸面積較小,限位壓條103上與電池模組101相接觸的折角位置發生了斷裂,限位壓條103滿足不了電池模組101的耐振動性能的要求。若將限位壓條103的寬度尺寸增大,雖然增大了限位壓條103與電池模組101折角位置的接觸面積,但是限位壓條103上與電池模組101上表面接觸面積也相應增大,增加了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的制造成本。因此,如何使用較低的制造成本加工出滿足電池模組的耐振動性能要求的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能夠滿足電池模組的耐振動性能的要求,且制造成本較低。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包括底部限位結構,還包括第一模組固定件、第二模組固定件和端部固定結構,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的端部與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的端部通過兩個相對平行的所述端部固定結構相連接,所述端部固定結構與所述底部限位結構固定,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和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均與所述電池模組上表面和側面相貼合。優選地,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上開設有便于極柱通過的高壓安全孔。優選地,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上開設有順應銅排走向且延伸至所述高壓安全孔處的高壓安全開口。優選地,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與所述電池模組之間設有緩沖減震墊。優選地,所述端部固定結構包括兩端能夠分別與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的端部固定的端部拉條及固定在所述端部拉條與所述底部限位結構之間的端部固定支架。優選地,所述端部拉條為T形拉條。優選地,所述端部固定支架與所述底部限位結構通過第一螺栓固定。優選地,所述端部拉條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的端部通過第二螺栓固定。優選地,所述端部拉條與所述端部固定支架通過第三螺栓固定。優選地,所 述第一模組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為浸塑固定件。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包括底部限位結構、端部固定結構、第一模組固定件和第二模組固定件。第一模組固定件的端部與第二模組固定件端部通過兩個相對平行的端部固定結構連接,端部固定結構與底部限位結構固定,第一模組固定件和第二模組固定件均與電池模組的上表面和側面相貼合。安裝電池模組時,先將電池模組放置在底部限位結構的底部限位槽內,然后將端部固定結構與底部限位結構固定,再將第一模組固定件和第二模組固定件與端部固定結構固定。通過上述描述可知,相對于上述背景技術,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中,第一模組固定件和第二模組固定件的寬度均延伸至電池模組的兩端,增加了固定裝置與電池模組的轉角位置的接觸面積,固定裝置滿足了電池模組的耐振動性能要求;同時,第一模組固定件與第二模組固定件之間通過端部固定結構連接,固定裝置與電池模組上表面的接觸面積占電池模組上表面的總面積比例較小,相對于背景技術中的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中單將限位壓條寬度尺寸增大,增大了固定裝置與電池模組上表面的接觸面積比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裝置,減少了材料的浪費,制造成本較低。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能夠滿足電池模組的耐振動性能的要求,且制造成本較低。
圖1為一種傳統的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固定裝置與電池模組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所示固定裝置與電池模組的安裝結構示意圖;[0026]圖5為圖3所示第一模組固定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3所示端部拉條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3所示端部固定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銅排與電池模組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8中:101-電池模組、102-下箱體、103-限位壓條、104-底部限位件;1-電池模組、2-底部限位件、3-第一模組固定件、4-第二模組固定件、5-端部拉條、6-端部固定支架、7-電池承載底板、8-極柱、9-第二螺栓、10-銅排、11-高壓安全孔、12-第一螺檢、13-第二螺檢。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能夠滿足電池模組的耐振動性能的要求,且制造成本較低。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附圖3-8,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包括底部限位結構、端部固定結構、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均為L形模組固定件,底部限位結構包括四個底部限位件2,四個底部限位件2首尾固定形成能夠與電池模組I的側面相貼合的底部限位槽,底部限位件2固定在下箱體或電池承載底板 7上,兩個端部固定結構固定在兩個相對平行的底部限位件2上,同時兩個端部固定結構相對平行,端部固定結構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模組固定件3的端部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端部固定。在固定電池模組I時,先將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均與電池模組I的上表面和側面貼合,再將端部固定結構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模組固定件3的端部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端部固定,然后將端部固定結構與底部限位結構固定。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寬度均延伸至電池模組I的兩端,增加了固定裝置與電池模組I的轉角位置的接觸面積,滿足了電池模組I的耐振動性能的要求;同時,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僅通過端部固定結構連接,固定裝置與電池模組I上表面的接觸面積占電池模組I上表面的總面積比例較小,固定裝置的制造成本較低。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能夠滿足電池模組I的耐振動性能的要求,且制造成本較低。當電池模組I的極柱8位于電池模組I的上表面時,為了提高電池模組I的高壓安全性,第一模組固定件3上開設有高壓安全孔11,極柱8與高壓安全孔11之間存在一定間隙,使得電池模組I在工作時處于安全狀態。作為優選,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均與電池模組I的上表面和相鄰的三個側面貼合,這樣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對電池模組I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均進行了限位,固定裝置能夠對電池模組I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進一步,第一模組固定件3為浸塑固定件,即使第一模組固定件3上未開設高壓安全孔11,僅開設有與極柱8的側面貼合的極柱孔,該固定裝置也能夠保證電池模組I的高壓安全性,當然,在第一模組固定件3為浸塑固定件的基礎上開設高壓安全孔11,固定裝置更能夠保證電池模組I的高壓安全性;另一方面,當電池模組I上與第一模組固定件3的表面發生磨損,該固定裝置也能夠保證電池模組I的高壓安全性。更進一步,第二模組固定件4為浸塑固定件,即使電池模組I上與第二模組固定件4接觸的表面發生磨損,該固定裝置仍能夠保證電池模組I的高壓安全性。為了順應銅排10的走向,第一模組固定件3上開設有延伸至高壓安全孔11處的高壓安全開口,該高壓安全開口保證了銅排10與極柱8連接后,銅排10仍具有良好的導電性,第一模組固定件3同時設有高壓安全孔11,進一步滿足了電池模組I的高壓安全性。為了便于電池模組I的拆卸,端部固定結構通過螺栓與第一模組固定件3、第二模組固定件4和底部限位結構固定。優選地,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或第二模組固定件4與電池模組I之間設有緩沖減震墊,緩沖減震墊安裝在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或第二模組固定件4與電池模組I接觸的內表面上。為了保證緩沖減震墊能夠更好地固定在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或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內表面上,緩沖減震墊可以通過粘接的方式與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或第二模組固定件4固定,同時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或第二模組固定件4與電池模組I接觸的折角處設有間隙。在汽車的行駛的過程中,緩沖減震墊可以起到緩沖壓力,保護電池模組的作用,間接延長的電池模組的使用壽命。同時,由于電池模組I為長方體,其折角的位置容易磨損,緩沖減震墊可以使得電池模組I的折角與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或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折角處隔離,避免了固定裝置在固定電池模組I的同時磨損電池模組1,有效地延長了電池模組I的使用壽命。更為優選地,端部固定結構包括端部拉條5和端部固定支架6,端部拉條5可以為工形拉條或U形拉條等,端部固定支架6為L形固定支架。端部拉條5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模組固定件3的端部和第 二模組固定件4的端部固定,端部固定支架6的一端固定在底部限位結構的上表面上,另一端與端部拉條5固定。由于端部固定支架6為L形固定支架,能夠承受較大的力,當然,如果該端部固定支架6為高硬度固定支架,能夠更好地滿足電池模組I的耐振動性能。另外,端部拉條5還可以為T形拉條,端部拉條5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模組固定件3的端部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端部固定,端部拉條5再與端部固定支架6固定,這樣的端部拉條5受力比較均勻,延長了端部拉條5的使用壽命;同時,減少了制造端部拉條5的材料,制造端部固定支架6的材料也相應減少,進一步降低了固定裝置的制造成本。為了便于拆卸電池模組I,端部拉條5的兩端分別通過兩個第二螺栓9與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固定,端部固定支架6也可以分別通過第三螺栓13和第一螺栓12與端部拉條5固定和底部限位結構固定。當需要更換固定裝置中的某個零部件時,直接將固定裝置拆開,更換所需零部件即可,不需要更換整個固定裝置,避免了材料的浪費,進一步地降低了固定裝置的制造成本。當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裝置,可以在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動力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上使用,并且固定裝置上相應零部件的尺寸可以根據不同規格的電池模組I來改變。在上述固定裝置中,底部限位件2與下箱體或電池承載底板7的固定、端部固定結構與底部限位件2的固定、端部固定結構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模組固定件3的端部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端部的固定、端部拉條5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模組固定件3的端部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端部的固定及端部固定支架6與端部拉條5和底部限位結構的固定,上述固定方式可以為焊接、粘接、鉚接或螺紋連接等多種方式。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 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包括底部限位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模組固定件(3)、第二模組固定件(4)和端部固定結構,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3)的端部與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端部通過兩個相對平行的所述端部固定結構相連接,所述端部固定結構與所述底部限位結構固定,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4)均與所述電池模組(I)上表面和側面相貼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3)上開設有便于極柱(8)通過的高壓安全孔(1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3)上開設有順應銅排(10)走向且延伸至所述高壓安全孔(11)處的高壓安全開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或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4)與所述電池模組(I)之間設有緩沖減震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固定結構包括兩端能夠分別與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3)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端部固定的端部拉條(5)及固定在所述端部拉條(5)與所述底部限位結構之間的端部固定支架(6)。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拉條(5)為T形拉條。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固定支架(6)與所述底部限位結構通過第一螺栓(12)固定。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拉條(5)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3)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端部通過第二螺栓(9)固定。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拉條(5)與所述端部固定支架(6)通過第三螺栓(13)固定。
10.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或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4)為浸塑固定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池模組的固定裝置,包括底部限位結構,還包括第一模組固定件(3)、第二模組固定件(4)和端部固定結構,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3)的端部與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端部通過兩個相對平行的所述端部固定結構相連接,所述端部固定結構與所述底部限位結構固定,所述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所述第二模組固定件(4)均與所述電池模組(1)上表面和側面相貼合。該固定裝置通過將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的寬度均延伸至電池模組(1)的端部,滿足了電池模組(1)的耐振動性能的要求;同時,第一模組固定件(3)和第二模組固定件(4)通過端部固定結構連接,減少了材料的浪費,制造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H01M2/10GK203134883SQ20132007457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7日
發明者魏志強, 劉波, 楊圣, 袁昌榮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