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電池及電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例如由堆疊的多個二次電池構成的組電池及使用其的電源裝置。
背景技術:
二次電池不僅在替換一次電池的用途中普及,還作為手機、IT機器等電子機器的電源而廣泛普及。特別是,以鋰離子二次電池為代表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由于是高能量密度,所以正在推進向電動車或工業用大型電子機器上的應用。為此,為了得到更高電壓,還堆疊作為單電池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構成一個組電池。二次電池由于反復充放電,內部的電解液分解而汽化,由此使框體膨脹、變形。尤其在堆疊的組電池中,為了抑制該框體的變形,例如專利文獻I所示,廣泛采用用于抑制該框體的變形的技術(參照專利文獻I的圖1、圖4等)。在該專利文獻I中,在電池堆的兩端配置限制用的板而夾入電池堆,進一步用鐵制的棒狀的連結部件連結該板,在該板間壓接電池堆,由此抑制該框體的變形。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049181號公報在此,在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以下問題。即,在完成電池堆時,在包含于組電池的各電池整列而被板夾入的狀態下,需要對板和連結部件進行結合。但是,為了組電池的調整或穩定地確保板及連結部件的位置,需要專用的夾具、穩重的技巧,從而制造工序變復雜。如此,在現有技術的組電池中,用于限制電池堆的部件的組裝是復雜的工序,存在生產率變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以簡單的結構提高生產率的組電池及使用其的電源裝置。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方式的組電池,其具備:電池堆,其由排列的多個單電池構成;一對夾持板,其夾入所述電池堆的兩側面;緊固部件,其沿所述排列的多個單電池的排列方向配置、被固定于所述一對夾持板而緊固所述多個單電池;以及絕緣部件,其設置在所述緊固部件和所述多個單電池之間,在所述絕緣部件的表面形成有朝向所述緊固部件突起的突起部,該突起部與所述緊固部件的至少一方的側面相鄰,并且沿該側面配置。由此,在組電池中,由于在絕緣部件的表面形成有沿緊固部件的側面配置的突起部,所以可以沿該突起部簡易地配置緊固部件。因此,不需要另外的夾具,可以簡易地配置緊固部件,可以縮短組電池的制作所需的時間,可以提高生產率。
另外,所述絕緣部件可以是保持電氣配線的盤。由此,使用在保持電氣配線的配線盤上形成的突起部,可以配置緊固部件,因此,不需要另外的夾具,能夠以簡易的結構配置緊固部件。另外,可以是所述多個單電池之中的至少一個單電池具有與所述緊固部件對置的對置面以及在所述對置面上設置的電極端子,所述突起部具有第一突起部,在所述對置面被配置成與鉛直方向平行的狀態下,所述第一突起部與所述緊固部件的鉛直方向下側的側面相鄰,并且沿該側面配置。由此,由于以沿著緊固部件的下側的側面的方式形成第一突起部,所以使用該第一突起部可以簡易地配置緊固部件。另外,可以是所述突起部還具有第二突起部,在所述對置面被配置成與鉛直方向平行的狀態下,所述第二突起部與所述緊固部件的鉛直方向上側的側面相鄰,并且沿該側面配置。由此,由于以沿著緊固部件的上側的側面的方式進一步形成第二突起部,所以通過用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夾著緊固部件的上下的側面,由此可以簡易地配置緊固部件。另外,可以是所述一對夾持板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夾持板在緣端具備翼板,所述緊固部件通過與所述翼板固定,從而被固定在所述一對夾持板上。由此,通過使用夾持板的翼板而將緊固部件固定于夾持板,從而使夾持板小型化,可實現組電池的輕量化。另外,可以是所述一對夾持板的各自的緣端由第一梁部件連接,所述一對夾持板及所述第一梁部件作為彎曲的一塊金屬板的各自不同的部位而形成。由此,由于能夠彎曲一塊金屬板而形成一對夾持板及第一梁部件,因此可以容易制造一對夾持板及第一梁部件。另外,可以是所述多個單電池之中的至少一個單電池在與所述緊固部件的對置面上具有安全閥,在所述緊固部件的內部形成有空洞。由此,通過在緊固部件的內部形成的空洞,可將從安全閥釋放的氣體導出向電源裝置的外部,因此,可將該緊固部件活用作氣體排出管。另外,本發明不僅可以作為上述的組電池實現,而且還可以作為電源裝置實現,該電源裝置具備上述的組電池;管理與該組電池的充放電相關的動作的管理電路;以及收納該組電池以及該管理電路的收納容器。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的組電池,能夠以簡單的結構提高生產率。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構成的立體圖。圖2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構成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構成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構成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構成的立體圖。
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的構成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的構成的分解立體圖。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的構成的立體圖。圖9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的立體圖。圖1OA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的立體圖。圖1OB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的立體圖。圖11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2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3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4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5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6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7A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的緊固部件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7B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的緊固部件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8A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的緊固部件的其他構成例的立體圖。圖18B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的緊固部件的其他構成例的立體圖。圖19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管理電路(電氣設備)的配置的立體圖。圖20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管理電路(電氣設備)的配置的立體圖。圖21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控制電路的構成的分解立體圖。圖22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繼電器電路的構成的分解立體圖。圖23A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控制電路的配置的模式圖。圖23B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控制電路的配置的模式圖。圖23C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控制電路的配置的模式圖。圖24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容器主體的構成的立體圖。圖25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容器主體的構成的立體圖。圖26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容器主體的構成的立體圖。圖27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蓋部的構成的立體圖。圖28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蓋部的構成的立體圖。圖29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正極端子附近的構成的主要部分俯視圖。圖30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負極端子附近的構成的主要部分俯視圖。圖31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負極端子附近的構成的主要部分立體圖。圖32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正極端子附近的構成的主要部分立體圖。圖33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蓋部的構成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
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都是表示本發明的優選的一具體例。以下實施方式表示的數值、形狀、材料、構成要素、構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連接方式等是一例,不是限定本發明的意思。另外,在以下的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中,對于未記載在表示本發明的最上位概念的獨立權利要求中的構成要素,作為構成更優選方式的任意的構成要素進行說明。[電源裝置I的整體構成]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I的構成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其內部的構成的立體圖。如圖1所示,電源裝置I具備外形六面體的收納容器,該收納容器具備聚丙烯等合成樹脂制的容器主體2及蓋部3。另外,電源裝置I具有在蓋部3的上表面3x上露出的、用來與未圖示的外部負載連接的正極端子3a及負極端子3b。另外,如圖2所示,電源裝置I在收納容器內部收納電源裝置主體4,電源裝置主體4被插入于在容器主體2的底面開口的貫通孔210中的螺釘211固定在容器主體2上。圖3是從右側面觀察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主體4的立體圖,圖4是從左側面觀察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主體4的立體圖。另外,圖5是從下方觀察電源裝置主體4的立體圖。其中,在電源裝置主體4中,設后述的電極端子的排列的面為正面。如圖3及圖4所示,電源裝置主體4具備:由對齊設有正負的電極端子510的面而排列的多個單電池50構成的電池堆5 ;控制對電源裝置主體4的充放電的控制電路6 ;以及控制電源裝置主體4的充放電的導通的繼電器電路7。多個單電池50之中的至少一個單電池50具有:與后述的緊固部件440對置的對置面、及在該對置面上設置的電極端子510。在此,所有單電池50在該對置面上具有電極端子 510。而且,多個單電池50分別具有以設有電極端子510的該對置面及其相反側的面為上表面及底面的外形方柱的金屬制外裝。另外,多個單電池50以各側面中面積大的面為主面(圖1OA及圖1OB中的主面53),并以該主面彼此對置的方式,形成排列為橫I行縱4列的電池堆5。在電池堆5中,各單電池50呈所謂的橫倒形式,單電池50的上表面對應于電池堆5的正面,單電池50的主面即正面及背面(長邊方向的側面)對應電池堆5的左右側面,單電池50的左右側面(短邊方向的側面)對應電池堆5的上表面及底面。即,上述的與緊固部件440的對置面是單電池50的上表面,并與電池堆5的正面對應。另外,構成電池堆5的多個單電池50所分別具有的電極端子510之中的異極的端子彼此由銅或鋁或者它們的合金或其他導電性的金屬制的母線520連接。通過該母線520的連接,多個單電池50被串聯連接,作為電池堆5整體,形成高電壓的電池。尤其,位于排列的兩端的單電池50所具有的電極端子510之中未被母線520所連接者,分別對應于電池堆5中的正極的電極端子511a及負極的電極端子511b。進而,電池堆5由限制機構保持單電池50的排列狀態。限制機構如圖3及4所示,其具備組電池保持件410、第二梁部件420、第三梁部件430及緊固部件440。
組電池保持件410是具有一對夾持板的部件,并配置成進一步夾持排列的多個單電池50所呈的縱列的最外側的一對的各自的主面。另外,第二梁部件420是位于電池堆5的底面的部件,第三梁部件430是位于電池堆5的上表面的部件。另外,緊固部件440是與電池堆5的正面對置、且被組電池保持件410的一對夾持板夾著的部件。另外,組電池保持件410的一對夾持板如圖5所示,在各自的下端與第二梁部件420連接,另外,如圖3及圖4所示,在各自的上端與第三梁部件430連接。需要說明的是,在第二梁部件420的兩端開口有貫通孔422,圖2所示的螺釘211經該貫通孔422被緊固于第二梁部件420。進而,組電池保持件410的一對夾持板的各自的緣端在未圖示的電池堆5的背面與第一梁部件連接。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包括第一梁部件在內的組電池保持件410的構成,在后面詳述。控制電路6及繼電器電路7是對與電源裝置I的電池主體即后述的組電池470的充放電相關的動作進行管理的管理電路,即是組電池470用于進行充放電的電氣設備,并被配置在組電池470上。具體地說,如圖3所示,控制電路6設置于電源裝置主體4的右側面,并經連接部件610與電池堆5的負極的電極端子511b電連接。另外,如圖4所示,繼電器電路7設置于電源裝置主體4的左側面,并經連接部件710與電池堆5的正極的電極端子511a電連接。進而,如圖4及圖5所示,在緊固部件440的左端形成有吐出端441,在吐出端441連接有合成樹脂制的排出管442。需要說明的是,對這些吐出端441及排出管442的構成,在后面詳述。具有以上那樣的構成的電源裝置I在電源裝置主體4中被限制機構保持電池堆5的外形。因此,由容器主體2及蓋部3構成的收納容器不必是具備用于保持電池堆5的形狀的機械強度的構成。因此,使容器主體由合成樹脂制成,可以實現電源裝置的輕量化。進而,容器主體的外形的加工容易,可適合于既有的蓄電池的規格。尤其,通過以與一直以來使用合成樹脂制的框體的鉛蓄電池相同的形狀制作容器主體,由此可由本實施方式的電源裝置I替換既成品,可容易實現無鉛的車載用蓄電池。作為既有的蓄電池的規格,可適合于日本工業標準或其他世界各國的工業標準,通過適合于德國工業標準(DIN標準),可實現適于車載機器的蓄電池。以下,對于構成上述的電源裝置I的各部分,順著電源裝置I的組裝工序進行說明。[組電池保持件的構成]首先,對構成電源裝置I的電源裝置主體4所含的組電池的組電池保持件進行說明。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410的構成的立體圖。另外,圖7及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410及第二梁部件420的構成的立體圖。如圖6所示,如上所述,組電池保持件410是一種從上表面看的外形為3字狀的部件,并具備:對置的外形矩形狀的一對夾持板41 IR及411L、對夾持板41 IR和41IL的緣端彼此進行連接的第一梁部件417。另外,一對夾持板41 IR及411L及第一梁部件417作為彎曲的一塊金屬板的各自不同的部位而形成。具體地說,組電池保持件410是通過對一塊鋼板進行沖壓加工而制成的。因此,夾持板411R及411L與第一梁部件417作為彎曲成直角的鋼板的互不相同的部分而形成。以下,進行各部分的說明。夾持板411R在位于電源裝置主體4的上表面側的緣端具備翼板414,翼板414以在與電池堆5的上表面平行的面上突出的方式形成,在翼板414上開口有貫通孔414a。另外,夾持板411R在位于電源裝置主體4的底面側的緣端具備翼板411a,翼板41 Ia以在與電池堆5的上表面平行的面上突出的方式形成,在翼板41 Ia上固定有與圖5所示的貫通孔422連通的螺母411al。進而,具有與翼板411a相鄰且向電源裝置主體4的下方延伸的鉤子型的鉤子411b。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翼板414、411a及鉤子411b還設置于夾持板41IL上。進而,在夾持板411R的位于電源裝置主體4的正面側的緣端突出形成有翼板412a,在翼板412a上開口有縱列排列的一對貫通孔413a。另一方面,在夾持板41IL的緣端,也以與翼板412a正對的方式形成翼板412b,在翼板412b上開口有貫通孔413b。需要說明的是,翼板412a具有比翼板412b大的面積,因此,翼板412b僅與翼板412a的一部分對置。另外,在夾持板411R的主面上,在與靠近電源裝置主體4的上表面的緣端相鄰的位置上開口有貫通孔415a及415b,在同一主面上,在與靠近電源裝置主體4的底面的緣端相鄰的位置上開口有貫通孔415c及415d。進而,貫通孔415b及415d位于靠近電源裝置主體4的正面的位置,貫通孔415a及415c位于靠近電源裝置主體4的背面的位置。同樣,在夾持板411L的主面上,在與靠近電源裝置主體4的上表面的緣端相鄰的位置上開口有貫通孔416a及416b。另外,在夾持板411L的主面上,在與靠近翼板412b的緣端相鄰的位置上開口有貫通孔416d,在與第一梁部件417的根部相鄰的位置上開口有貫通孔416c。接著,第一梁部件417由靠近電源裝置主體4的上表面設置的平板狀的梁部件417a及靠近電源裝置主體4的底面設置的平板狀的梁部件417b構成。另外,在梁部件417a及梁部件417b的表面分別形成有沿延伸方向的長圓狀的凸部417al及417bl。需要說明的是,凸部417al及417bl通過鋼板的軋制而形成,因此,未圖示的其背側是作為反轉形狀的凹部。另外,在梁部件417a的中央,以在與電池堆5的上表面平行的面上突出的方式形成翼板418,在翼板418上開口有貫通孔418a。具有以上那樣的構成的組電池保持件410如圖7所示,在底面側與第二梁部件420
進一步組合。第二梁部件420在其兩端具有與組電池保持件410的翼板411a對置的翼板423。而且,與上述的螺母411al連通的貫通孔422在該翼板423上開口。另外,在翼板423上,開口有與組電池保持件410的鉤子411b對應的狹縫424。進而,在第二梁部件420的主面421的表面上,形成有與第一梁部件417的凸部417al及417bl平行的長圓狀的凹部421a。由于凹部421a也通過鋼板的軋制而形成,所以如圖5所示,其背面作為反轉形狀的凸部從表面隆起。
組電池保持件410和第二梁部件420的組合是如以下那樣進行的。即,將組電池保持件410的鉤子411b插入第二梁部件420的狹縫424,以使螺母41 Ial和貫通孔422 —致的方式,使翼板411a與翼板423滑動。由此,鉤子41 Ib的鉤部分嵌合于狹縫424,完成組電池保持件410與第二梁部件420的結合。在此,相鄰的第一梁部件417與第二梁部件420所呈的角是直角。如圖8所示,組電池保持件410與第二梁部件420組合而成的組電池保持件460具有由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L、第一梁部件417及第二梁部件420的主面421形成的內壁。而且,第一梁部件417及第二梁部件420與夾持板411R及411L的相鄰的緣端連接,由此具有相鄰的兩面開放的外形六面體的籠狀的形狀。通過在組電池保持件460的內壁排列單電池50,由此如圖9所示,構成電池堆5。在構成電池堆5的正面的單電池50的上表面51,除了正負的電極端子510外,還設有位于該正負的電極端子510之間的安全閥530。圖9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460的構成的立體圖。在此,圖1OA及IOB表示的是組電池保持件460內的單電池50的配置的樣子。圖1OA及圖1OB是表示在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460內配置的單電池50的立體圖。如圖1OA所示,單電池50按照側面52的一方與第二梁部件420對置、底面與第一梁部件417對置的方式,被載置在組電池保持件460內。由此,設有電極端子510的上表面51整體作為電池堆5的側面露出,而側面52的另一方作為電池堆5的上表面露出。再次參照圖9,當在組電池保持件460內為了排列單電池50而載置時,在沿著其排列方向的朝向(圖中X軸方向)上,設有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L。另外,在下方(圖中Y軸負方向)設有第二梁部件420,在縱深方向(圖中Z軸正方向)設有第一梁部件417。因此,在一對夾持板41 IR及411L、第一梁部件417和第二梁部件420的作用下,單電池50的動作及姿勢在空間內正交的三方向的任一向上都被限制。因此,通過對應于單電池50的尺寸及排列數而設定一對夾持板41 IR及41IL的間隔,組電池保持件460可容易進行單電池50的暫時固定,可簡化電池堆5的制作作業。另外,在構成電池堆5的單電池50之間插入有例如硅橡膠制的具有彈性力的緩沖件5a,防止通過后述的單電池50彼此的緊固而在單電池50上施加過剩的應力。需要說明的是,緩沖件5a還具有如下功能:通過個別地使厚度不同、或者使插入的片數不同,從而調整電池堆5的橫向寬度。由此,能夠吸收組電池保持件460或者單電池50的公差、誤差,從而在組電池保持件460內穩定保持電池堆5。接著,在處于收納電池堆5的狀態的組電池保持件460上,在電池堆5的上表面側安裝第三梁部件430。圖11及圖12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保持件460及第三梁部件430的構成的立體圖。如圖11所示,第三梁部件430是在其兩端具有與組電池保持件460的翼板414對置的翼板431的板狀的部件,在翼板431上開口有貫通孔432。另外,在第三梁部件430的表面,與第一梁部件417及第二梁部件420同樣,形成有長圓狀的凸部430a。凸部430a也是通過鋼板的軋制而形成的,因此,圖11所示的其背面是作為反轉形狀的凹部。第三梁部件430與組電池保持件460的結合是通過重合翼板431和翼板414、經貫通孔432及414a緊固螺栓433而進行的。需要說明的是,在翼板414的未圖示的背面,固定有與貫通孔414a同軸的螺母,由此緊固螺栓433。在此,如圖12所示,第三梁部件430的固定位置是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L的上側的緣端,第二梁部件420的固定位置是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L的下側的緣端。S卩,第二梁部件420與第三梁部件430正對,在其之間夾入電池堆5。由此,構成電池堆5的單電池50的除上表面51以外的所有面被組電池保持件的各部覆蓋,從底面朝向上表面51的直線方向(圖中Z軸負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的移動被限制。因此,電池堆5能夠在保持單電池50的狀態下繞圖中Y軸或者繞Z軸使姿勢變化360°,即便繞圖中X軸,也能夠以單電池50的上表面51朝向Y軸正方向的方式使姿勢變化180°,從而處理自如。尤其,能夠使電池堆5移動,以使單電池50的上表面51、電池堆5的背面以及夾持板411R及411L成為電池堆5的上表面,從而可以容易進行后述的各部件的安裝作業。如以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通過使用順次組裝具有第一梁部件417的組電池保持件410、第二梁部件420及第三梁部件430而構成的組電池保持件460,從而在與排列方向正交的各方向上能夠限制構成電池堆5的單電池50的位置。因此,不需要另外的夾具就能夠保持電池堆5的外形,能夠提高組電池制作時的作業性。另外,由于使用輕量且薄的板狀的金屬板而可以保持電池堆的外形,所以與現有的組電池相比,能夠實現小型化、輕量化。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的構成。例如,組電池保持件460也可以作為組電池保持件410單體實施,或者作為組電池保持件410和第二梁部件420或第三梁部件430的任一方的組合來實施,這種構成也可以保證組電池制作時的作業性。另外,組電池保持件410雖然是通過對一塊金屬板進行軋制而使其彎曲而形成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L和第一梁部件417的結構,但組電池保持件410也可以使夾持板411R和夾持板411L和第一梁部件417為獨立部件,并通過焊接等結合的方式來實現。需要說明的是,只要使一塊金屬板彎曲而形成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L和第一梁部件417,就能夠容易制造一對夾持板41 IR及41IL和第一梁部件417,因此優選。另外,相鄰的第一梁部件417和第二梁部件420所呈的角雖然是直角,但這基于配置在組電池保持件410上的組電池470的形狀為六面體這一情況,第一梁部件417和第二梁部件420所呈的角可以是與配置的組電池的外形對應的任意的角度。另外,凸部417al及417bl、凹部421a及凸部430a都是沿著部件的延伸方向的長圓形狀,但也可以是圓形、矩形等任意的形狀,個數也可以是任意的個數。另外,凸部417al及417bl、凹部421a及凸部430a都是在部件的一面具有凸面,在另一面具有作為其反轉形狀的凹面的結構,但也可以構成為在該一面是凹面,在該另一面是凸面的結構。在與收納容器的內壁接觸的部件的表面為凸面的情況下,可以削減與收納容器的容器主體2的接觸面積,起到能夠緩和容器主體2受到的、伴隨電源裝置主體4的動作的發熱的影響的效果,另一方面,在表面為凹面、背面為凸面的情況下,可以削減電池堆5與組電池保持件的接觸面積,能夠緩和電池堆5的發熱對電源裝置主體4的其他的部分帶來的影響。根據本實施方式,對應于電池堆5的輸出、電源裝置I的用途等,可以區分使用凹凸的配置,更合適。[組電池的構成]
下面,說明用于緊固由組電池保持件460保持的電池堆5而完成組電池的構成。圖13 圖16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組電池的構成的立體圖。如圖13所示,在保持電池堆5的組電池保持件460的正面重合配線盤450。配線盤450是保持電氣配線的盤,其是外形與電池堆5的正面整體對應的矩形的絕緣部件。具體地說,配線盤450是合成樹脂制的板狀部件,在其表面分別設有窗454及窗451,窗454設于電池堆5的正面,用于使單電池50的電極端子510向外部露出,窗451用于使安全閥530向外部露出。即,對應于多個單電池50的電極端子510分別設有多個窗454,對應于多個單電池50的安全閥530分別設有多個窗451。進而,在配線盤450的表面上,在窗451和窗454之間設有用于限制、固定后述的電氣配線的固定鉤453。在此,固定鉤453在從電池堆5的側面觀察時,是在一部分設有間隙的圓環狀的部件。進而,在相鄰的窗454之間設有從盤主面較大地突出的高棧455a及厚度幾乎與盤主面相同的矮棧455b,高棧455a和矮棧455b的配置對應于構成電池堆5的單電池50的連
接位置。另外,在窗451的下端及上端,分別設有相對于配線盤450直立的作為第一突起部的肋452a及作為第二突起部的肋452b。肋452a及肋452b沿電池堆5的排列方向排列,而形成一對引導件。下面,如圖14所示,在配線盤450重合于電池堆5的正面的狀態下,母線520對相鄰的單電池50的異極的電極端子510彼此進行連接。此時,母線520以跨矮棧455b的方式重合于配線盤450,高棧455a位于相鄰的母線520間,防止母線彼此的短路。另外,在固定鉤453的間隙分別裝配電氣配線8a及Sb。電氣配線8a及Sb是包括控制電路6及繼電器電路7之間的信號線等在內的配線。進而,在重合配線盤450的狀態下,肋452a及肋452b在從電池堆5的側面觀察時,以夾著組電池保持件460的翼板412a、412b那樣的布局配置。下面,如圖15所示,在組電池保持件460的翼板412a及翼板412b之間配置緊固部件440。而且,緊固部件440通過分別與翼板412a及412b固定,從而被固定于一對夾持板41 IR及411L。即,緊固部件440是將鋼板加工成箱狀而成的棒狀的部件,在其端面442a與翼板412a及翼板412b的內側面接觸。另外,在端面442a開口有貫通孔442al,螺栓440a被插入、緊固于貫通孔442al和翼板412a的貫通孔413a。圖中,位于死角的另一方端面也具有同樣的構成。由此,如圖16所示,緊固部件440沿著排列的多個單電池50的排列方向,與該多個單電池50分別對置配置,固定于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L而緊固該多個單電池50。而且,構成電池堆5的單電池50的包括上表面51在內的各面被組電池保持件的各梁部件及緊固部件440覆蓋。進而,組電池保持件460的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L以與螺栓440a的緊固轉矩相應的力壓接電池堆5。由此,電池堆5被一定的緊固壓保持,克服伴隨電源裝置I的經時使用的單電池50的膨脹壓而維持其外形,完成組電池470。另外,配線盤450設置在緊固部件440和多個單電池50之間。而且,在配線盤450的表面形成有作為突起部的肋452a及452b,所述肋452a及452b與緊固部件440的至少一方的側面相鄰,并且沿該側面配置,并且朝向緊固部件440突起。
在此,在單電池50的與緊固部件440的對置面被配置成與鉛直方向平行的狀態下,肋452a與緊固部件440的鉛直方向下側的側面相鄰、并且沿該側面配置。另外,在該對置面被配置成與鉛直方向平行的狀態下,肋452b與緊固部件440的鉛直方向上側的側面相鄰、并且沿該側面配置。具有以上構成的本實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組電池470中,配線盤450具備肋452a及肋452b。S卩,如圖15所示,呈一對列的肋452a和肋452b的在配線盤450上的位置對應于組電池保持件460的翼板412a及翼板412b的位置而確定,肋452a和肋452b的間隔對應于緊固部件440的寬度(沿電池堆5的正面的朝向的尺寸)而確定。因此,如圖16所示,緊固部件440在被固定地定位于肋452a與肋452b之間的狀態下,被緊固于組電池保持件460。如此,通過使用具備肋452a和肋452b的配線盤450,緊固部件440不需要另外的夾具,能夠容易地暫時固定于組電池保持件460的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R上,因此能夠縮短制作組電池470所需時間,使生產率提高。另外,由于以沿著緊固部件440的下側的側面的方式形成第一突起部即肋452a,因此使用肋452a,能夠簡易地配置緊固部件440。另外,由于以沿著緊固部件440的上側的側面的方式進一步形成有第二突起部即肋452b,因此通過用肋452a及452b夾著緊固部件440的上下的側面,從而能夠簡易地配置緊固部件440。另外,完成的組電池470由于能夠由使用輕量且薄的板狀的金屬板的組電池保持件緊固電池堆5,所以與現有的組電池相比能夠實現小型化、輕量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的說明中,作為在配線盤450上配置的肋,說明了由肋452a及肋452b這二列構成的內容,但也可以是僅具備一列任一方的肋的結構。在該情況下,最好使電池堆5橫倒,使配線盤450朝上來進行作業。進而在僅由下側的肋452a構成的情況下,如圖15所示,在電池堆5的正面進行作業的情況下也能夠卡止緊固部件440來防止脫落,更合適。另外,雖然設置成對應于各單電池50,肋452a及肋452b各配置一組的構成,但也可以形成為對應于每個單電池50,將肋452a或者肋452b交替設置的交錯配置。至少相對于配線盤450整體只要有一對肋452a及肋452b就有效果。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結構。組電池保持件410雖然具有從一對夾持板411R及41 IR的緣端突出的翼板412a及412b,緊固部件440在該翼板之間被緊固,但也可以是省略該翼板,在夾持板上直接開設貫通孔,并夾入緊固部件的構成。但是,在形成設有翼板的結構的情況下,使夾持板自身小型化,實現組電池的輕量化,更合適。另外,緊固部件440雖然是將鋼板加工成箱狀而成的棒狀的部件,但也可以由純粹的金屬棒等實現,不受其具體的結構的限定。另外,組電池470以單電池50的上表面51為正面,但也可以是單電池的上表面和組電池的上表面一致的方式。[緊固部件的構成]下面,說明用來對由組電池保持件460保持的電池堆5進行緊固而完成組電池470的緊固部件的結構。圖17A 圖18B是用于說明在實施方式的組電池470中使用的緊固部件440的構成的立體圖。首先,如圖17A及圖17B所示,緊固部件440是將鋼板加工成箱狀而成的棒狀的部件,與圖15所不的一方的端面442a同樣,在另一方的端面442b上開口有貫通孔442bl。另夕卜,在貫通孔442bl的上部,設有端面形成開口的圓筒形狀的吐出端441。另外,如圖17A所示,在緊固部件440的內部形成有空洞,在與電池堆5的正面對置的主面443上,設有與部件內部連通的外形圓形的開口 444。而且,多個單電池50之中的至少一個單電池50在與緊固部件440的對置面上具有安全閥530,開口 444隔著配線盤450的窗451與單電池50的安全閥530正對。在此,所有的單電池50在與緊固部件440的對置面上具有安全閥530,對應于各個安全閥530而形成開口 444。另外,在開口 444的周圍設有由合成橡膠等制成的環狀的襯墊335。該襯墊335在緊固部件440被緊固于組電池保持件460的狀態下,密閉安全閥530的周圍。另外,吐出端441也與緊固部件440的內部連通。需要說明的是,如圖15所示,在緊固部件440的端面442a的背面固定有與貫通孔442al同軸的螺母442a2,由此,緊固螺栓440a。同樣的構成也在另一方端面442b中設置。具有以上構成的本實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緊固部件440是中空的,具有從開口 444連通到吐出端441的空洞。在利用鋰離子二次電池那樣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作為構成組電池470的單電池50的情況下,由于伴隨電源裝置I的使用的過充電等原因,封入單電池50的框體中的電解液分解,在單電池50的框體內產生氣體。另外,收納在框體內的極板也因為活性物質層膨脹而膨脹。在單電池50中,為了防止由于這樣的氣體的產生及極板的膨脹而引起的框體的變形、破損,在框體內部的壓力超過預先設定的規定值的情況下,打開安全閥530,將氣體向框體外部釋放。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形成上述的構成,用于將從該單電池50釋放的氣體向電源裝置I的外部導出的配管與用于緊固電池堆5的緊固部件440形成一體。S卩,從安全閥530釋放的氣體從開口 444向緊固部件440內噴出,并從吐出端441排出。如圖5所示,吐出端441與樹脂制的排出管442連接,氣體進一步通過排出管442向電源裝置I的外部排出。作為與生俱來的功能,緊固部件440具備抑制電池堆5的變形的機械強度,即使作為配管也具備抵抗經時變化的耐久性。進而,在與具有電極端子510的上表面51橫倒而排列的單電池50的上表面51對置來配置緊固部件440的情況下,起到以下效果。即,在單電池50中,當由于電解液的分解而產生氣體,內壓上升,安全閥530開口的情況下,存在同時從安全閥530也吐出電解液的情況。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吐出的電解液也留在緊固部件440內,能夠防止不小心電解液向電池堆5外擴散。如此,根據本實施方式,實現組電池的零件數量的削減、重量的減輕,生產率優越,可提供小型化、高性能的組電池及使用其的電源裝置。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的說明中,緊固部件440為中空的箱型,但如圖18A所示,關于其內壁,更優選與電池堆5正對而呈平行面的一側的內壁440y的壁厚大于相對于該平行面正交的短邊方向的內壁440x的壁厚。由此,增大在垂直于螺栓440a的緊固方向的方向上的部件的截面面積,確保緊固方向上的強度,并且可以確保空洞的大小而提高作為氣體排出管的性能。另外,如圖18B所示,在緊固部件440的內壁也可以設置沿著長邊部分延伸、且到達端面442a及442b的背面的肋440zl及440z2,與圖18A的構成例同樣,可以提高緊固方向上的耐久性。需要說明的是,在圖中,肋440zl及440z2雖然分別設置于緊固部件440的上下內壁上,但也可以是任一方,另外,也可以設置于緊固部件440的前后內壁的至少任一方。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結構。緊固部件440雖然具有箱狀的外形,但只要是具有與單電池50的安全閥530及蓋部3連通的空洞,則可以是圓筒形狀以外的其他任意的形狀。另外,單電池50的安全閥530的外形及與其對應的緊固部件440的開口 444的形狀除了圓形以外,也可以是矩形等任意形狀。另外,組電池保持件410具有從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R的緣端突出的翼板412a及412b,緊固部件440在該翼板412a及412b之間被緊固,但也可以是省略翼板412a及412b,在夾持板411R及411R上直接開口有貫通孔,夾入緊固部件440的結構。但是,在設有翼板412a及412b的構成的情況下,使夾持板411R及411R自身小型化,實現組電池470的輕量化,更合適。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緊固部件440的端面442b在上方具備吐出端441,在下方具備貫通孔442bl,但也可以將吐出端441設置于緊固部件440的側面,使端面442b的形狀與端面442a相同。在該情況下,可使組電池保持件410的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R的形狀、包括翼板的形狀在內做成左右對稱,可以提高組電池保持件的生產率,另外,可以在緊固部件440的兩端平衡良好地進行電池堆5的緊固。另外,吐出端441與翼板412b相鄰構成,但也可以在翼板412b設置貫通孔或者間隙,通過其突出而構成。端面442b的、吐出端441附近的面也與翼板412b面接觸,在該情況下,也可以在緊固部件440的兩端平衡良好地進行電池堆5的緊固。另外,組電池470以單電池50的上表面51為正面,但也可以是單電池的上表面與組電池的上表面一致的方式。另外,在組電池470中,也可以是省略配線盤450的方式。[管理電路(電氣設備)的配置]下面,說明用于使組電池470作為可充放電的電源裝置起作用的管理機構即管理電路(電氣設備)的配置。圖19及圖20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的管理電路(電氣設備)的配置的立體圖。首先,如圖19所示,在組電池470的右側面即夾持板411R上配置控制電路6。此時,控制電路6與夾持板41 IR的連接如圖19及圖6等所示,是通過設置在夾持板411R上的貫通孔415a、415b、415c及415d進行的。另外,控制電路6與組電池470的電連接是通過經貫通孔610a將連接部件610連接在電池堆5的負極的電極端子511b上而進行的。同樣,如圖20所示,在組電池470的左側面即夾持板411L上配置繼電器電路7。繼電器電路7與夾持板41IL的連接是經圖20及圖6等所示的夾持板41IL的貫通孔416a 416d進行的。另外,繼電器電路7與組電池470的電連接是通過經貫通孔710a將連接部件710連接在電池堆5的正極的電極端子511a上而進行的。在此,如圖19及圖16所示,貫通孔415a 415d在夾持板411R上,在通過沖裁形成的半球狀的突起415al 415dl上開口。另外,在貫通孔415a 415d的周圍,分別設有合成橡膠制的環狀的襯墊415a2 415d2。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對于夾持板41IL的貫通孔416a 416d也具有同樣的構成,因此省略詳細的說明。另外,突起415al 415dl在夾持板411R的背面,在與電池堆5的側面對置的一偵牝具有作為反轉形狀的凹部,在其深處固定有用于緊固控制電路6側的螺栓的螺母。需要說明的是,在圖6中,作為夾持板411L的背面,示出該凹部的構成及對應的螺母416a3 416d3。另一方面,如圖21的分解立體圖所示,控制電路6具有在合成樹脂制的基臺620上裝配安裝有電路元件631的電路基板630的結構。而且,通過設置于基臺620的下端的螺栓640a及640b、以及設置于基臺620上方的螺栓640c及另一個螺栓(圖中由于電路基板630而成為死角,未圖示),能夠與貫通孔415d、415c、415b、及415a分別連接。需要說明的是,圖21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I的控制電路6的構成的分解立體圖。同樣,如圖22的分解立體圖所示,繼電器電路7也具有在合成樹脂制的基臺720上裝配繼電器主體730的結構。而且,通過設置于基臺720的右側面的螺栓740a及740b、以及設置于左側面的螺栓740c及另一個螺栓(圖中由于基臺720而成為死角,未圖示),能夠與貫通孔416b、416d、416c、及416a分別連接。需要說明的是,圖22是表示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I的繼電器電路7的構成的分解立體圖。具有以上構成的本實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的貫通孔,使控制電路6及繼電器電路7的、在組電池470的側面上的固定位置從該側面的中心偏心。以下,以控制電路6與夾持板41 IR的連接為例進行說明。如圖6所示,貫通孔415a及415b與夾持板41 IR的靠近上表面的緣端相鄰并形成橫列。另外,貫通孔415b及415d與夾持板41 IR的靠近翼板412a的緣端相鄰并形成縱列。另外,貫通孔415d及415c與夾持板411R的靠近底面的緣端相鄰并形成橫列。另外,貫通孔415c及415a與夾持板411R的靠近背面的緣端相鄰并形成縱列。對控制電路6,關于這些構成縱列或者橫列的兩個貫通孔,緊固并固定與它們對應的螺栓,對于剩余的兩個貫通孔,省略與它們對應的螺栓的緊固,或者以弱的緊固轉矩緊固,從而基臺620在該緊固位置附近以擺動自如的狀態固定。這起到以下的效果。即,在因過充電等原因而使得單電池50的內壓上升、電池堆5膨脹、在組電池保持件410的外形上產生變形的情況下,認為該變形在從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L上的中央沿著電池堆5的排列方向朝向外側的方向上最大地顯現。外形矩形的夾持板411R的緣端被第一梁部件417、第二梁部件420、第三梁部件430及緊固部件440限制,難以受到變形的影響。而且,在夾持板411R的表面以從中心O突出的方式變形的情況下,在位于夾持板41 IR中央的控制電路6上,施加有伴隨夾持板41 IR的變形的應力。此時,如圖23A的模式圖所示,在控制電路6以跨夾持板411R的中央O的方式被螺栓415a和415d固定的情況下,如圖23B所示,控制電路6因為中央O抬起,存在產生基臺620或電路基板630的變形、破損、或者控制電路6從夾持板411R表面脫落這樣的不良情況的顧慮。需要說明的是,圖23A 圖23C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I的控制電路6的配置的模式圖。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電路6以不跨越夾持板411R表面的中央O的方式,沿上述縱列或者橫列固定,由此,即使在夾持板411R表面產生變形的情況下,基臺620也追隨于該變形而移動。圖23C所不的例子表不由相對于中央O在同側并列的螺栓415a及415b (但螺栓415b未圖示)固定的情況下的狀態。如該例示那樣,控制電路6的呈縱列或者橫列的一對螺栓沒有跨過夾持板41 IR表面的中央0,因此,控制電路6的兩端之中,一端作為所謂的自由端而可以變位。由此,防止夾持板411R變形時的應力施加于控制電路6,實現可靠性高的電源裝置I。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結構。在上述的說明中,控制電路6或者繼電器電路7與夾持板41 IR或者41IL的固定位置未跨越夾持板41 IR或者41IL的中心。在此,所謂該中心,雖然可以基于夾持板411R或者411L的形狀進行定義,但不限于必須由夾持板411R或者411L的形狀確定。例如,該中心也可以作為包括在夾持板411R或者411L上隔開配置的各貫通孔的對角線的交點在內的區域而定義。另外,該中心也可以作為通過事先制作組電池470的樣品的工業試驗或者模擬等而檢測出的、變形最大的部位而定義。另外,控制電路6或者繼電器電路7可以是僅與中心固定的構成。如圖23B所示,當僅在中心O固定的情況下,夾持板411R或者411L變形時的應力也不會施加于控制電路6或者繼電器電路7。另外,在夾持板411R或者411L上配置的電氣設備不限于控制電路6或者繼電器電路7,也可以是進行與電池堆5的充放電無關的動作的電路等。因此,通過上述那樣的布局,適當取舍選擇使用貫通孔415a 415d是更合適的。需要說明的是,貫通孔415a 415d之中,也可以僅將一個貫通孔用于固定用。[管理電路(電氣設備)的構成]下面,對構成電源裝置主體4的管理機構即管理電路(電氣設備)的控制電路6及繼電器電路7的構成進行說明。再次參照圖21的分解立體圖,詳細說明控制電路6的構成。如圖21所示,控制電路6在合成樹脂制(絕緣性材料制)的基臺620上裝配安裝有電路元件631的電路基板630。進而,在電路基板630的周圍設有從基臺620的主面621直立的壁體622a、622b及622c。另外,壁體622a及622c相對于電池堆5的正面正交,壁體622b及622d相對于電池堆5的正面平行。即,壁體622a 622d是絕緣性材料制的,并配置在構成電氣設備即電路基板630的零件的側面。進而,在基臺620的上方設有用于與電源裝置I的電池主體即組電池470連接的、由銅或鋁或者它們的合金或其他導電性的金屬制的板狀的連接部件610、640及650。通過貫通孔610a與組電池470的負極側的電極端子511b連接的連接部件610進一步與連接部件610及650連接。連接部件650是如后述那樣用于與電源裝置主體4整體的負極端子3b連接的部件,在端部固定有緊固用的螺母650a。下面,再次參照圖22的分解立體圖,說明繼電器電路7的結構。如圖22所示,繼電器電路7在合成樹脂制(絕緣性材料制)的基臺720上裝配一對繼電器主體730。在繼電器主體730的周圍,與控制電路6同樣,設有從基臺720的表面直立的壁體。即,該壁體是絕緣性材料制的,并配置在構成電氣設備即繼電器電路7的零件的側面。這些壁體組合有:相對于電池堆5的正面呈平行的面的壁體722a、相對于電池堆5的正面呈正交的面的壁體722b、及相對于電池堆5的正面斜交的壁體722c。進而,一對繼電器主體730具有與連接部件610同一坯料的、用于與組電池470連接的板狀的連接部件710及711。連接部件710是通過貫通孔710a與組電池470的正極側的電極端子511a連接的部件。另外,連接部件711是用于與電源裝置主體4整體的正極端子3a連接的部件,在端部固定有緊固用的螺母711a。另外,連接部件710及711相互與雙方的繼電器主體730連接。具有以上結構的本實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備在電路基板或繼電器主體的周圍設
置的壁體。以控制電路6為例進行說明。如圖21所示,控制電路6具有在控制電路6的周緣形成的壁體622a、622b等、配置于電路基板630的周圍的壁體622a 622c。另外,壁體622a 622c的高度比構成控制電路6的零件的高度高。即,從主面621直立的壁體622a 622c包圍電路基板630,且距離主面621的高度Hl大于包括電路基板630的厚度在內的電路元件631的全高hi。S卩,基臺620具有由主面621和壁體622a 622c構成的斗狀的形狀,電路基板630被收納在其內部。因此,壁體622a 622c起到防止異物從外部侵入等的防壁的作用,在將圖19所示的控制電路6向組電池470上安裝時,或者在圖2或圖24所示的電源裝置主體4向容器主體2中的收納時,可以減少作業者的手指或工具或者夾具直接接觸電路基板630的顧慮,提聞成品率。另外,壁體622a 622d由于是絕緣性的部件,所以能夠對構成電路元件631等電氣設備的零件與其他的部件進行絕緣。尤其,壁體622d起到對流通大電流的連接部件610及640的外部進行覆蓋的絕緣被覆的作用。另外,如圖24所示,在電源裝置主體4被收納在容器主體2內的狀態下,壁體622a 622d的前端與容器主體2的內壁對置。因此,壁體622a 622d起到防止容器主體2的內壁與電路元件631直接接觸的緩沖件的作用。即,即使在由于外力而使得電源裝置主體4在電池堆5的排列方向上振動、擺動的情況下,相比電路元件631,必然是壁體622a 622d的前端先與容器主體2的內壁沖撞,可以保護電路元件631。進而,如圖24 圖26所示,在容器主體2的、除底面外的內壁上,設有從壁面直立、并向容器的中央延伸的合成樹脂制的突起部即肋220a 220c,尤其在右側的側壁設置的肋220b在電源裝置主體4的收納時與控制電路6正對。S卩,在容器主體2的內壁上,形成有與壁體622a 622d對置并延伸的肋220b。需要說明的是,圖24 圖26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I的收納容器的容器主體2的構成的立體圖。肋220b在容器主體2的內壁從開口 2x朝向底面延伸,肋220b的前端與壁體622a或者622c的前端在從對置方向觀察時交叉。具體地說,如圖24所示,肋220b被配置成:在從X軸方向觀察時,前端與壁體622a及622c的前端正交。如此,壁體622a及622c通過配置成與肋220b正交,壁體622a及622c與肋220b至少在擺動時接觸,能夠進一步確保耐沖擊性。需要說明的是,肋220b的前端與壁體622a或者622c的前端不限定于正交,也可以以規定的角度交叉。在該情況下,由于肋220b的前端與壁體622a或者622c的前端也交叉,所以在由于外力而使得電源裝置I振動或擺動的情況下,也可以容易使肋220b的前端與壁體622a或者622c的前端接觸,能夠保護電氣設備的零件即電路元件631。另外,肋220b的前端與壁體622a或者622c的前端只要在從對置方向觀察時配置于重合的位置,也可以配置成平行。在該情況下,肋220b的前端與壁體622a或者622c的前端接觸,從而也可以得到保護電路元件631的效果。在繼電器電路7中,如圖22所示,具有在繼電器電路7的周緣形成的壁體722a 722c,壁體722a 722c的高度比構成繼電器電路7的零件的高度高。即,組合壁體722a 722c而成的壁體的從主面721起算的高度H2大于一對繼電器主體730的高度h2。另外,該壁體的前端與容器主體2的內壁對置。另外,在容器主體2的內壁形成有與該壁體對置并延伸的肋220a。另外,肋220a的前端與該壁體的前端在從對置方向觀察時交叉。因此,在繼電器電路7中,也起到上述的與控制電路6同樣的效果。如此,根據本實施方式,在具有電池的電源裝置中,由于在構成電氣設備的零件的側方配置有比該零件的高度高的壁體,所以可以由該壁體保護該零件。即,即使在將電氣設備收納在收納容器中而保護電氣設備的情況下,當該收納容器變形等時也有電氣設備損傷的顧慮,但通過該壁體可以保護該電氣設備。因此,根據該電源裝置,可以保護管理電路或者構成電氣設備的各電路,可以提高制造時的成品率以及使用時的耐久性。另外,作為電氣設備的控制電路6及繼電器電路7被配置在夾入電池堆5的兩側面的夾持板上。因此,通過在該夾持板上固定該電氣設備,能夠容易地在電源裝置主體4上配置該電氣設備。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結構。壁體622a 622d及壁體722a 722c雖然都作為基臺620或者720的一部分,而以從主面621或者721直立的方式形成,但是,基臺620或者720也可以不具有主面621或者721,僅由壁體構成。在該情況下,電路基板630或者繼電器主體730與夾持板411R或者411L直接相接,但基于壁體的電路元件等的保護及防止與收納容器內壁的沖撞的效果仍然得到維持。另外,壁體622a 622d及壁體722a 722c都設置成包圍電路基板630或者繼電器主體730的周圍,但也可以僅形成于周圍的一部分。在該情況下,也可以充分得到防止與收納容器內壁的沖撞的效果。另外,說明了壁體622a 622d及壁體722a 722c從底面直立,但該壁體也可以是以銳角或者鈍角立起的方式。另外,該壁體的材質除了合成樹脂以外,也可以是金屬或其他任意的材料。但是,在該壁體的材質為合成樹脂制的情況下,該壁體的制作容易,另外與同樣樹脂制的容器主體2的肋220a及220b之間的作為緩沖件的相容性好,更合適。另外,在夾持板411R或者411L上配置的電氣設備不限于控制電路6或者繼電器電路7,可以是進行與電池堆5的充放電無關的動作的電路等。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電源裝置主體4作為電池主體包括具有多個單電池50的組電池470,但也可以包括一個單電池50作為電池主體,在該情況下也起到與上述同樣的效果。[收納容器的構成]下面,對收納電源裝置主體4的收納容器的構成進行說明。以下,再次參照圖24 圖26的立體圖,詳細說明收納容器的容器主體2的構成。如圖25所示,在容器主體2的內壁上,形成有與組電池470的表面對置并突起的突起部即肋220a 220c。而且,該突起部的前端從緊固部件440隔離而配置。具體地說,該突起部形成在容器主體2的內壁的與對置于緊固部件440的面不同的面上。S卩,在容器主體2的內壁設有從壁面直立、且朝向容器的中央延伸的合成樹脂制的肋220a 220c。肋220a 220c是從容器主體2的開口 2x朝向底面延伸的、外形矩形的長條詩箋狀的部件,是通過與容器主體2主體同時注射成形而形成的,且具有與容器主體2無接縫一體化的結構。下面,如圖24所示,肋220a及220b在容器主體2的內壁中,設置于與組電池保持件410的一對夾持板411R或者411L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夾持板對置的面。S卩,在電源裝置主體4被收納于容器主體2的狀態下,肋220a位于電源裝置主體4的左側面,與繼電器電路7正對,肋220b位于電源裝置主體4的右側面,與控制電路6正對。另外,肋220c與電源裝置主體4的背面正對。這些肋220a 220c起到緩沖件的作用,即,當電源裝置I例如作為車載蓄電池等使用而被施加振動、沖擊時,防止內置的電源裝置主體4與容器主體2直接沖撞而使得容器主體2破損。由此,起到提高電源裝置I的耐沖擊性的效果,進而可以提高通用性。另外,電源裝置主體4與肋220a 220c的接觸只限于肋的前端部分,所以能夠減少電源裝置主體4的發熱的影響。進而,本實施方式的電源裝置的特征在于,如圖24及圖26所示,將與電源裝置主體4的正面對置的一側的內壁221作為未設置肋的平面。這基于以下的理由。即,收納在容器主體2中的電源裝置主體4的正面是構成電池堆5的單電池50的配置電極端子510的上表面51,這還是伴隨電源裝置I的使用而發熱最大的部位。另外,在電源裝置主體4上設有緊固部件440,該緊固部件440還作為將由電池堆5內的電解質分解引起的氣體排出的排出管起作用,在其內部流通有高溫的氣體,該緊固部件440還配置在電源裝置主體4的正面,因此,正面是最大的發熱源。進而,在電源裝置I振動、擺動時,作為收納容器的蓋部3及容器主體2也振動,該振動傳遞到肋的前端部分,作出肋的前端部分與電源裝置主體4斷續或者連續接觸的狀態。由此,振動也傳遞給電源裝置主體4,在電源裝置主體4的基于螺栓等的各部件彼此的結合部分,尤其在對直接限制電池堆5的組電池保持件410的一對夾持板411R及411L和緊固部件440進行結合的螺栓440a上產生松動,存在對電池堆5的形狀保持帶來影響的顧慮。由于以上情況,在容器主體2中,通過形成在與電源裝置主體4的正面對置的內壁221上未設置肋的結構,防止樹脂制的容器主體2過熱而變形。另外,使來自電源裝置主體4的正面的熱均勻地向形成于內壁221與電源裝置主體4的正面之間的空間分散,可以提高散熱效率。進而,通過形成未設置肋的結構,可以防止收納容器的振動通過肋而給緊固部件440造成影響,能夠抑制伴隨于經時變化的緊固部件440與組電池保持件410的結合的松動。如此,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電源裝置I,通過在容器主體2的內部側壁具備肋220a 220c,從而可以提高耐沖擊性以及耐熱性,能夠提供通用性優越的電源裝置。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的結構中,說明了肋220a 220c除了圖示的一部分外,相對于容器主體2的內部側面直立,但也可以是相對于內部側面以銳角或者鈍角立起的方式。另外,在上述的結構中,肋220a 220c都是從容器主體2的開口 2x朝向底面延伸的、外形矩形的長條詩箋狀的部件,如圖示那樣,其寬度(從容器主體2的內部側面到緣端的距離)相對于延伸方向大致相同。但是,肋220a 220c也可以構成為:具有隨著從開口 2x朝向底面,其寬度逐漸變大的錐狀的形狀。在該情況下,在將電源裝置主體4收納于容器主體2中時,電源裝置主體4的底面嵌合于成為寬幅的肋,起到可將電源裝置主體4穩定地固定在容器主體2內的效果。 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結構。在上述的說明中,肋僅設置于容器主體2,但也可以是在蓋部3的內壁設置肋的結構。另外,如圖26所示,肋沒有遍及與電源裝置主體4的正面對置的內壁221的整面設置,但只要肋的前端從緊固部件440隔離而配置,則也可以在內壁221配置肋。S卩,可以只在內壁221中發熱最高的與緊固部件440對置的部分不設置肋,也可以以肋的前端從緊固部件440隔離而配置的方式,在內壁221的與緊固部件440對置的部分配置肋。由此,也可以提高電源裝置I的耐沖擊性及耐熱性。[蓋部的結構]下面,對作為收納電源裝置主體4的收納容器的蓋部3的結構及組電池保持件460的結構進行說明。圖27、圖28及圖33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I的蓋部3的結構的立體圖。另外,圖29及圖32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I的正極端子3a附近的結構的主要部分俯視圖。另外,圖30及圖31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源裝置I的負極端子3b附近的結構的主要部分俯視圖。以下,參照圖27及圖28的立體圖,在說明本實施方式的電源裝置I的進一步的制作順序的同時,說明本實施方式的電源裝置I中的、收納容器的蓋部3及組電池保持件460的結構。首先,如圖27所示,對處于收納了電源裝置主體4的狀態的容器主體2,以堵塞開口 2x的方式蓋上蓋部3。蓋部3在上表面3x的四角開口有貫通孔311a,貫通孔311a在嵌合于容器主體2的狀態下與設于容器主體2四角的基部230上所開口的孔230a —致。通過在貫通孔311a中插入并緊固螺釘320,從而將蓋部3和容器主體2結合起來。另外,在蓋部3上,分別與正極端子3a及負極端子3b相鄰而設有窗310a及310b,從窗310a將連接于控制電路6的配線端子632拉出到外部,從窗310b將從緊固部件440延長的排出管442的端部拉出到外部。進而,通過窗310a連接正極端子3a與電源裝置主體4的正極側的電極端子511a,通過窗310b連接負極端子3b與電源裝置主體4的負極側的電極端子511b。具體地說,如圖29的主要部分俯視圖所示,設于蓋部3內側且固定于正極端子3a的連接端子340通過經窗310a的操作,被螺栓341固定于繼電器電路7,由此,完成電連接、機械連接。同樣,如圖30所示,設于蓋部3內側且固定于負極端子3b的連接端子330通過經窗310b的操作,被螺栓331固定于控制電路6,由此,完成電連接、機械連接。在此,圖31表示負極端子3b和電源裝置主體4的連接狀態。一端固定于負極的電極端子511b的連接部件610通過控制電路6的連接部件640以及圖21所示的連接部件650與連接端子330連接。通過將在圖21所示的連接部件650的背面設置的螺母650a和圖31所示的螺栓331緊固,從而完成負極的電極端子511b與負極端子3b的連接。另外,如圖32所示,正極端子3a和電源裝置主體4的連接是如下進行的:一端固定于正極的電極端子511a的連接部件710通過繼電器電路7的繼電器主體730而與連接端子340連接。通過將在圖22所示的連接部件710的背面設置的螺母711a和圖32所示的螺栓341緊固,從而完成正極的電極端子511a和正極端子3a的連接。需要說明的是,在圖31及圖32中,為了說明而省略,但實際上在負極端子3b和連接端子330之間,及實際上在正極端子3a和連接端子340中,夾有蓋部3。接著,進行蓋部3和電源裝置主體4的連接。S卩,如圖28所示,在蓋部3的上表面3x上的、靠近收納容器的背面的部位開口有貫通孔311b。而且,貫通孔311b在蓋部3嵌合于容器主體2的狀態下, 與在收納于容器主體2的電源裝置主體4所具有的翼板418開口的貫通孔418a —致。通過在貫通孔311b及貫通孔418a中插入螺釘320并與螺母緊固,由此結合蓋部3和電源裝置主體4。在此,翼板418是在圖6所示的組電池保持件410的第一梁部件417的上側的梁部件417a的中央設置的翼板,在未圖示的背面固定有與貫通孔418a同軸的螺母。通過該螺母,緊固螺釘320。進而,從圖2所示的容器主體2的底面的貫通孔210插入螺釘211,將電源裝置主體4和容器主體2固定。最后,如圖33所示,在窗310a及310b分別嵌入蓋部件312a及312b,完成電源裝置I。具有以上結構的本實施方式的特征在于,通過使用組電池保持件460而制作,從而在收納容器中收納的電源裝置主體4被固定于蓋部3及容器主體2雙方。S卩,如圖6及圖7所示,組電池保持件460具備:設有用于與蓋部3連接的貫通孔418a的翼板418、及設有用于與容器主體2連接的貫通孔422的翼板423,通過這些翼板,電源裝置主體4被分別固定于蓋部3及容器主體2。由此,能夠在收納容器內穩定地固定電源裝置主體4,能夠提供可靠性優越的電源裝置。另外,不需要另外的現有那樣的用于連接組電池保持件和收納容器的部件,就能夠將電源裝置主體4固定在收納容器內,因此,能夠削減電源裝置I的零件數量,進而還削減制造工序數,可以實現生產率優越的電源裝置。另外,如圖2及圖28所示,本實施方式是通過螺釘緊固而從收納容器的外側固定電源裝置主體4的結構。由此,能夠容易進行收納容器和電源裝置主體4的裝卸,可實現生產率的提高以及維護的容易化。尤其,電源裝置主體4通過將其正面設成具有單電池50的電極端子510的上表面,從而電源裝置主體4自身的上表面及底面通過單電池50的對稱的側面52而構成,與之對應,翼板418和翼板423也相對于電源裝置主體4配置成上下對稱。因此,在固定了蓋部3和容器主體2之后,圖2所示的電源裝置主體4和容器主體2的固定或者圖28所示的電源裝置主體4和蓋部3的固定的作業可順序不同地進行。由此,在電源裝置I的組裝中,能夠帶來進一步的作業性的提高。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結構。在上述的說明中,以蓋部3經第一梁部件417固定于電源裝置主體4、容器主體2經第二梁部件420固定于電源裝置主體4的內容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收納容器內的電源裝置主體4的朝向也可以上下顛倒,因此,也可以是包含于電源裝置主體4的組電池470經第一梁部件417固定于容器主體2、經第二梁部件420固定于蓋部3的構成。總之,電源裝置I只要能夠在收納容器內將組電池470在上表面及下表面固定即可,不受固定的組電池的構成的具體內容的限定。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蓋部3和組電池保持件410的連接是通過第一梁部件417的翼板418進行的,但也可以在一對夾持板41 IR及41IL的翼板414上另外設置貫通孔,由此通過該翼板414來進行。如以上那樣,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電源裝置1,通過具備組電池保持件460、配線盤450、緊固部件440、由蓋部3及容器主體2構成的收納容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可以提高生產率。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電源裝置I,通過具備由控制電路6及繼電器電路7構成的管理機構、由蓋部3及容器主體2構成的收納容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可以提高耐久性及通用性。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在上述的說明中,如圖9所示,電池堆5以設有電極端子510的上表面51整體作為電池堆5的側面而露出的方式,在組電池保持件460的內壁上排列組電池470。但是,組電池470的構成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以單電池50的上表面與電池堆5的上表面一致的方式排列的結構。在該情況下,雖然需要獨立于緊固部件440另外將來自安全閥530的分解氣體導向外部的排出管,但是能夠以更簡易的構造實現緊固部件440。另外,在上述的結構中,如圖2等所示,電源裝置主體4以單電池50的設有電極端子510的上表面51整體作為電池堆5的正面,從而被收納在收納容器的容器主體2中。但是,電源裝置I也可以是單電池50的上表面與電源裝置主體4的上表面一致的結構。總之,電源裝置I不受在收納容器內的組電池470的姿勢的限定。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電池堆5和控制電路6或者和繼電器電路7的連接、及控制電路6或者繼電器電路7和蓋部3的正極端子3a或者負極端子3b的連接是通過對板狀的連接部件進行螺栓緊固而進行的。但是,這些各部分的連接也可以采用熔接、軟釬焊、基于導電性粘結劑的粘結等任意的技術手段。另外,取代連接部件,也可以采用柔性的電線。同樣,構成組電池保持件460的、組電池保持件410和第二梁部件420及第三梁部件430的連接也是基于螺栓緊固進行的,但也可以是基于部件彼此的嵌合、壓接等其他任意的技術手段來進行。
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單電池50是以鋰離子二次電池為代表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但只要是通過電化學反應而可以充放電的電池,也可以采用鎳氫電池等其他各種的二次電池。另外,單電池50可以是一次電池。進而,單電池50也可以是如雙電荷層電容器那樣將電直接作為電荷蓄積的方式的元件。總之,單電池50是能夠蓄積電的元件的總稱,不受其名稱或具體的形態的限定。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收納容器的外形是六面體,但可以是圓筒形狀等任意的形狀。另外,蓋部3及容器主體2雖然是同種合成樹脂制的,但也可以是由相互不同的材質制造。另外,蓋部3或者容器主體2可由金屬以外的其他材料制作。另外,構成電池堆5的單電池50雖然是金屬制的外形六面體,但也可以是圓筒形狀。另外,電池堆5雖然是由四個單電池50構成的橫I行縱4列的電池堆,但也可以是由橫縱都為任意數量的組合構成的電池堆。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同一電源裝置I作為對象,共通具備電源裝置主體4、組電池470、組電池保持件410及460、配線盤450、緊固部件440、收納容器以及控制電路6及繼電器電路7,但本發明也可以作為只具備一部分上述的這些構成的方式而實現。總之,本發明只要在不脫離其要旨的范圍內,包括以上說明的內容在內,就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施加各種變更而實施。工業實用性以上的本發明具有能夠提高組電池的生產率的效果,例如在使用二次電池的組電池保持件以及使用其的組電池、電源裝置等中有用。符號說明I電源裝置2 容器主體2x 開口3 蓋部3a正極端子3b負極端子3x上表面4 電源裝置主體5 電池堆5a緩沖件6 控制電路7 繼電器電路8a、8b 電氣配線50 單電池51上表面52 側面53 主面210貫通孔211 螺釘
220a 220c 肋221 內壁230 基部230a 孔310a、310b 窗311a、311b 貫通孔312a,312b 蓋部件320 螺釘330、340 連接端子331、341 螺栓410、460組電池保持件411R、411L 夾持板411a、412a、412b、414、418 翼板411al、416a3 416d3 螺母411b 鉤413a、413b、414a、415a 415d、416a 416d、418a 貫通孔415al 415dl 突起415a2 415d2 襯塾417第一梁部件417a、417b 梁部件417al、417bl 凸部420第二梁部件421 主面421a 凹部422貫通孔423 翼板424 狹縫430第三梁部件430a 凸部431 翼板432貫通孔433 螺栓440緊固部件440a 螺栓440x、440y 內壁440zl、440z2 肋441 吐出端442排出管442a、442b 端面
442al、442bl 貫通孔443 主面444 開 口450配線盤451、454 窗452a,452b 肋453 固定鉤455a 高找455b 矮找470組電池510、51 la、51 Ib 電極端子520 母線530安全閥610,640,650 連接部件610a 貫通孔620 基臺621 主面622a 622d 壁體630 電路基板631電路元件632配線端子640a 640c 螺栓650a 螺母710.711 連接部件710a 貫通孔711a 螺母720 基臺721 主面722a 722c 壁體730繼電器主體740a 740c 螺栓
權利要求
1.一種組電池,其具備: 電池堆,其由排列的多個單電池構成; 一對夾持板,其夾入所述電池堆的兩側面; 緊固部件,其沿所述排列的多個單電池的排列方向配置、被固定于所述一對夾持板而緊固所述多個單電池;以及 絕緣部件,其設置在所述緊固部件和所述多個單電池之間, 在所述絕緣部件的表面形成有朝向所述緊固部件突起的突起部,該突起部與所述緊固部件的至少一方的側面相鄰,并且沿該側面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電池,其中, 所述絕緣部件是保持電氣配線的盤。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電池,其中, 所述多個單電池之中的至少一個單電池具有與所述緊固部件對置的對置面以及在所述對置面上設置的電極端子, 所述突起部具有第一突起部,在所述對置面被配置成與鉛直方向平行的狀態下,所述第一突起部與所述緊固部件的鉛直方向下側的側面相鄰,并且沿該側面配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電池,其中, 所述突起部還具有第二突起部,在所述對置面被配置成與鉛直方向平行的狀態下,所述第二突起部與所述緊固部件的鉛直方向上側的側面相鄰,并且沿該側面配置。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組電池,其中, 所述一對夾持板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夾持板在緣端具備翼板, 所述緊固部件通過與所述翼板固定,從而被固定在所述一對夾持板上。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組電池,其中, 所述一對夾持板的各自的緣端由第一梁部件連接, 所述一對夾持板及所述第一梁部件作為彎曲的一塊金屬板的各自不同的部位而形成。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組電池,其中, 所述多個單電池之中的至少一個單電池在與所述緊固部件的對置面上具有安全閥, 在所述緊固部件的內部形成有空洞。
8.一種電源裝置,其具備: 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組電池; 管理與所述組電池的充放電相關的動作的管理電路;以及 收納所述組電池以及所述管理電路的收納容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以簡單的結構提高生產率的組電池。組電池(470)具備由排列的多個單電池(50)構成的電池堆;夾入電池堆的兩側面的一對夾持板(411R、411L);沿排列的多個單電池(50)的排列方向配置、被固定于一對夾持板(411R、411L)而緊固多個單電池(50)的緊固部件(440);在緊固部件(440)和多個單電池(50)之間設置的作為絕緣部件的配線盤(450)。在配線盤(450)的表面形成有作為朝向緊固部件(440)突起的突起部的肋(452a、452b),該肋(452a、452b)與緊固部件(440)的至少一方的側面相鄰,并且沿該側面配置。
文檔編號H01M2/30GK103208600SQ20131001100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6日
發明者吉岡俊樹, 楠壽樹 申請人:鋰能源日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