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耦合器繞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信號處理設備,特別是與微波電信號的傳輸有關。
背景技術:
現有的微波耦合器可以采用一多層的高頻電路板制成,其包括設置在頂部的一饋電機構、設置在底部的一地平面以及設置在該饋電機構與該地平面之間的相互耦合的兩個繞線結構。現有的繞線結構,一般為如圖I所示的蛇形線繞線結構,或者,如圖2所示矩形螺旋線繞線結構,或者,如圖3所示的圓形螺旋線繞線結構,這些的繞線結構,會降低電橋 的隔離特性,且插入損耗很大。可見,實有必要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波耦合器,可以提高電橋的隔離特性,減少插入損耗,從而節省空間,有利于產品的小型化。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微波耦合器,包括相互耦合的兩個繞線結構,每個繞線結構為一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該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包括相互反向的一第一矩形螺旋線和一第二矩形螺旋線以及連接于該第一矩形螺旋線和該第二矩形螺旋線之間的一反折線。該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還包括與該第一矩形螺旋線相連的一輸入線和與該第二矩形螺旋線相連的一輸出線,該輸出線與該輸入線位于同一直線上。該第一矩形螺旋線為逆時針的C形繞線,其包括一第一段,由該第一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二段以及由該第二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三段。該第二矩形螺旋線為順時針的C形繞線,其包括一第一段,由該第一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二段以及由該第二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三段。該反折線為S形繞線,其包括由該第一矩形螺旋線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第一段,由該第一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二段以及由該第二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三段,該第三段的末端與該第二矩形螺旋線相連。該微波耦合器是采用一多層的高頻電路板制成。該高頻電路板的介質層為低溫燒結陶瓷材質。該兩個繞線結構是上下疊置的。該微波輻射結構還包括設置在頂部的一饋電機構以及設置在底部的一地平面,該兩個繞線結構是設置在頂部與底部之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微波耦合器,通過采用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可以提聞電橋的隔尚特性,減少插入損耗,從而節省空間,有利于廣品的小型化。
圖I是現有的微波耦合器中的蛇形線繞線結構示意圖。[0015]圖2是現有的微波耦合器中的矩形螺旋線繞線結構示意圖。圖3是現有的微波耦合器中的圓形螺旋線繞線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微波耦合器中的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結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輸入線,2輸出線,3第一矩形螺旋線31第一段32第二段33第三段,4第二矩形螺旋線41第一段42第二段43第三段,5反折線51第一段52第二段53第三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及特點所在,茲舉以下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說明如下。 參見圖4,本實用新型的微波耦合器的繞線結構一實施例,該繞線結構為一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該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包括一輸入線I、與該輸入線I相連的一第一矩形螺旋線3、與該第一矩形螺旋線3相連的一反折線5、與該一反折線相連的一第二矩形螺旋線以及與該第二矩形螺旋線相連的一輸出線2。該輸入線I為一直線段。該第一矩形螺旋線3為逆時針的C形繞線,其包括一第一段31,由該第一段31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二段32以及由該第二段32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三段32。該反折線5為S形繞線,其包括由該第一矩形螺旋線3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第一段51,由該第一段51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二段52以及由該第二段52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三段53,該第三段53的末端與該第二矩形螺旋線4相連。該第二矩形螺旋線4為順時針的C形繞線,其包括一第一段41,由該第一段41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二段42以及由該第二段42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三段43。該輸出線2為一直線段。優選地,該輸出線2與該輸入線I位于同一直線上。該微波耦合器是采用一多層的高頻電路板制成。優選地,該高頻電路板的介質層為低溫燒結陶瓷材質。該微波輻射結構除了包括相互耦合的兩個上述繞線機構之外,還包括設置在頂部的一饋電機構以及設置在底部的一地平面,這兩個繞線結構是上下疊置地設置在該饋電機構與該地平面之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微波耦合器,通過采用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可以提聞電橋的隔尚特性,減少插入損耗,從而節省空間,有利于廣品的小型化。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意在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非對其進行限定。凡根據上述之文字和附圖所公開的內容進行的簡單的替換,都在本專利的權利保護范圍之列。
權利要求1.一種微波耦合器,包括相互耦合的兩個繞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個繞線結構為一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該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包括相互反向的一第一矩形螺旋線和一第二矩形螺旋線以及連接于該第一矩形螺旋線和該第二矩形螺旋線之間的一反折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波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該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還包括與該第一矩形螺旋線相連的一輸入線和與該第二矩形螺旋線相連的一輸出線,該輸出線與該輸入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波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矩形螺旋線為逆時針的C形繞線,其包括一第一段,由該第一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二段以及由該第二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三段。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波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矩形螺旋線為順時針的C形繞線,其包括一第一段,由該第一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二段以及由該第二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三段。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波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該反折線為S形繞線,其包括由該第一矩形螺旋線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第一段,由該第一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二段以及由該第二段的末端垂直延伸出的一第三段,該第三段的末端與該第二矩形螺旋線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波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該微波耦合器是采用一多層的高頻電路板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該高頻電路板的介質層為低溫燒結陶瓷材質。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波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該兩個繞線結構是上下疊置的。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波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該微波輻射結構還包括設置在頂部的一饋電機構以及設置在底部的一地平面,該兩個繞線結構是設置在頂部與底部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微波耦合器,包括相互耦合的兩個繞線結構,每個繞線結構為一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該帶反折的矩形螺旋線繞線包括相互反向的一第一矩形螺旋線和一第二矩形螺旋線以及連接于該第一矩形螺旋線和該第二矩形螺旋線之間的一反折線。本實用新型可以提高電橋的隔離特性,減少插入損耗,從而節省空間,有利于產品的小型化。
文檔編號H01P5/00GK202772250SQ20122049720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張霄鵬, 張英華, 汪杰, 張慧景 申請人:蘇州博海創業微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