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攝像機模塊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在將電子設備用的攝像機模塊安裝在電子設備時,預先安裝在印刷電路板上用的連接攝像機模塊和印刷電路板的攝像機模塊插座。
背景技術:
內置有攝像元件的攝像機模塊隨著移動電話等電子設備的小型化,攝像機模塊也要求小型化。目前,攝像機模塊已開發出既具有高攝像功能、又是小型化的產品,因此,為了將攝像機模塊安裝在電子設備等,在攝像機模塊插座的開發中,希望盡量減小該插座的體積。 現有的攝像機模塊和攝像機模塊插座的固定是用如專利文獻CN 101478107B所述的機構進行的。該攝像機模塊的結構如下一種攝像機模塊插座,設有插座外殼,該插座外殼具有可容納在側面設有卡定突起的攝像機模塊的模塊容納空間,并做成一面開口的斗形形狀;設有多個觸點,該觸點支撐在插座外殼上,其一端在插座外殼的內部與攝像機模塊電連接,其另一端做成可在外殼外部進行電連接的連接部;以沿插座外殼內側面向模塊容納空間中央突出的方式設有模塊固定機構;通過將模塊固定機構與在攝像機模塊上設置的卡定突起的上邊緣卡定而可將所插入的攝像機模塊容納卡定;模塊固定機構由外殼固定部、卡定部和連接部構成;該外殼固定部由具有彈力的金屬板形成,并卡緊固定在插座外殼側壁上;該卡定部以與設置在所容納的攝像機模塊上的卡定突起相對的方式在模塊空間內延伸設置而形成自由端;該連接部從外殼固定部的外殼開口一側折彎或彎曲并連接卡定部;連接部可使卡定突起穿過地切開連接部的中間部而形成貫通孔,卡定部的貫通孔一側形成向插座外殼側面一側彎曲而引導卡定突起穿過的引導部,作為與卡定部的貫通孔相反一側的前端側形成向與插座外殼側面相反一側折彎并與卡定突起的上邊緣卡定的擠壓部;當將攝像機模塊插入模塊容納空間時,卡定部受通過貫通孔并被引導部引導的卡定突起擠壓而向插座外殼側面一側位移,擠壓部由于卡定突起越過卡定部而位于卡定突起的上邊緣部并與卡定突起卡定。該攝像機模塊插座存在的問題是一、模塊固定機構的卡定部和連接部的結構復雜,即要進行多次折彎加工,又要在連接部與卡定部之間設置貫通孔,還要設置導引部和擠壓部,加工工序非常多,不利于模具成型,使不良品比例增多。二、模塊固定機構是單獨分開的四片,從而生產時,需要先單獨分開地將各片模塊固定機構零件生產出,再分別進行組裝;并且組裝時,四片模塊固定機構零件也是需要單獨分開地進行,組裝步驟復雜,非常耗時耗力,不利于提高生產效率。三、殼體底面的屏蔽部與殼體是分開單獨成型后再組裝在一起的,生產組裝加工復雜、工序多;且同一個插座上的組裝零部件太多,不可避免地造成各部件之間連接關系不牢靠、容易松動甚至出現散架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攝像機模塊插座,在確保攝像機模塊與攝像機模塊插座卡定所需的額外體積很小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地簡化傳統產品原本復雜的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生產成本低的優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一種攝像機模塊插座,包括一絕緣座,該絕緣座具有一可容置對接之攝像機模塊的插接空間;還包括一包覆于絕緣座外并可與攝像機模塊抵接的模塊固定部件以及安裝在絕緣座上的模塊觸點,所述模塊固定部件的至少兩相對側壁面上設置有彈片,針對彈片,于絕緣座之側壁的相對位置設有可供彈片自由地伸入到插接空間中的讓位缺口 ;并且,該彈片具有與模塊固定部件之側壁一體連接的基部,該基部傾斜向下方延伸設置而形成彈性抵 接部,該彈性抵接部的自由尾端伸入到插接空間內。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模塊固定部件之側壁頂緣對應基部頂端位置向內翻折形成有可加強彈片彈性的翻邊,且于翻邊的內側還設有供攝像機模塊之凸耳穿過的避讓缺□。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模塊固定部件的至少兩相對側壁面上設置有開口,前述彈片從該開口的頂沿一體斜向下延伸出,并且彈片之彈性抵接部的自由尾端向內翻折形成可抵壓在攝像機模塊側壁上的第一抵觸點以及可抵壓在攝像機模塊之凸耳上邊緣的第二抵觸點。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翻邊的翻折延伸方向垂直于模塊固定部件的側壁面。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翻邊的寬度不大于絕緣座的壁厚。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模塊固定部件包括依次連接的左側壁、前側壁、右側壁和后側壁,各側壁通過頂部向內翻折延伸形成的鉤部固定到絕緣座的側壁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模塊固定部件的各側壁頂緣設有至少一個第一鉤部,對應各第一鉤部,于絕緣座的側壁上表面向下設置掛孔,各第一鉤部采用吊掛的方式鉤緊在各自的掛孔中。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模塊固定部件的至少兩相對側壁頂緣還向內折彎延伸形成有第二鉤部,針對該第二鉤部,于絕緣座之側壁的對應位置減薄設置出凹槽,各第二鉤部鉤掛在各自的凹槽中,夾緊在絕緣座的側壁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鉤部的自由尾端向外折彎拱起形成有彈性接觸端,該彈性接觸端伸入到插接空間中。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絕緣座包括前、后、左、右四側壁與一底壁,該前、后、左、右四側壁與一底壁一體注塑成型圍合形成前述插接空間。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第一,使彈片直接在模塊固定部件的側壁面上一體折彎延伸出,一方面,模塊固定部件的各側壁可以制作得很薄,不會增加攝像機模塊與攝像機模塊插座卡定所需的額外體積,另一方面,這種設計結構簡單,有利于簡化生產模具的復雜程度,方便彈片的成型。第二,在與彈片之基部頂端對應的模塊固定部件側壁頂緣向內翻折形成有翻邊,這種翻邊結構可加強彈片彈性,使彈片有足夠的抵壓力可以抵緊在攝像機模塊上;再者,翻邊的內側還設有避讓缺口,以使攝像機模塊之凸耳可以順利地從避讓缺口中穿過;籍此,綜合彈片、翻邊和避讓缺口的設計結構,既能確保攝像機模塊與攝像機模塊插座卡定所需的額外體積很小,又可以有效地簡化產品原本復雜的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生產成本低的優點。第三,所述彈片的彈性抵接部上形成可抵壓在攝像機模塊側壁上的第一抵觸點以及可抵壓在攝像機模塊上之凸耳上邊緣的第二抵觸點,該第一抵觸點和第二抵觸點分別從不同方向壓在攝像機模塊的不同位置,使攝像機模塊的安裝更為可靠,不會存在松動現象。第四,翻邊的翻折延伸方向垂直于模塊固定部件的側壁面,從力學的角度最大程度地增強彈片的彈力。第五,所述模塊固定部件的左側壁、前側壁、右側壁和后側壁是一體連接結構,從·而其可以由一塊金屬板一次性進行沖孔折彎加工而整體形成,加工簡單,能有效減少傳統之分體結構加工的復雜性,并能解決傳統易松動甚至散架的問題。第六,所述絕緣座的前、后、左、右四側壁與底壁是一次性注塑成型在一起的,簡化傳統絕緣座分體成型后再組裝的復雜加工和組裝工序,生產更為容易。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I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圖3是圖2中N-N處的截面圖;圖4是圖2中P-P處的截面圖;圖5是圖I的局部放大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之實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附圖標識說明10、絕緣座11、前側壁12、后側壁13、左側壁14、右側壁15、底壁151、安裝孔16、插接空間17、掛孔18、凹槽19、讓位缺口20、模塊固定部件21、前側壁22、后側壁23、左側壁24、右側壁25、第一鉤部26、第二鉤部261、彈性接觸端27、彈片271、開口[0050]272、基部273、彈性抵接部274、第一抵觸點275、第二抵觸點276、變形空間28、翻邊281、避讓缺口30、模塊觸點31、接觸部32、固持部33、焊腳部40、攝像機模塊41、凸耳。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I至圖4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該攝像機模塊插座包括有絕緣座10、包覆于絕緣座10外并與攝像機模塊40抵接的模塊固定部件20、以及安裝在絕緣座10上的模塊觸點30。其中,如圖2所示,該絕緣座10是采用塑膠材料制成,其呈矩形的凹狀箱形形狀,該絕緣座10由前、后、左、右四側壁11、12、13、14與一底壁15 —體注塑成型圍合形成一上部開口的插接空間16,該插接空間16用于容置攝像機模塊40。結合圖I至圖3來看,所述模塊觸點30是由導電性良好的金屬材料制成,該模塊觸點30分成四組,四組模塊觸點分別嵌固在絕緣座10的前、后、左、右四側壁11、12、13、14上。每個模塊觸點30包括依次連接的位于前端的接觸部31、位于中間的固持部32和位于后端的焊腳部33。針對各個模塊觸點30于絕緣座10之四個側壁11、12、13、14與底壁15交接位置整齊地開設有安裝孔151 (見圖I)。如圖3所示,各固持部32折彎成下方敞開的U字形形狀,并卡定在絕緣座10之各側壁11、12、13、14下部的安裝孔151中;各接觸部31自固持部32的前端斜向上折彎翹起,并可彈性壓縮地從安裝孔151中伸出絕緣座10的底壁15面,露出在插接空間16中;各焊腳部33自固持部32的后端向外折彎后,突出在絕緣座10的下方,通過高溫錫膏焊接焊腳部33可將各模塊觸點30連接到電路板上。這樣,四組模塊觸點在絕緣座10底部并列設置成兩排兩列,且各組模塊觸點的接觸部31均露出在插接空間16中,當攝像機模塊40插入到攝像機模塊插座的插接空間16時,各模塊觸點30的接觸部31與攝像機模塊40底部的觸點抵觸連接,實現電性連接。所述模塊固定部件20與絕緣座10的四側壁11、12、13、14嵌合卡定。該模塊固定部件20包括一體依次連接的左側壁23、前側壁21、右側壁24和后側壁22,從而模塊固定部件20可以由一塊金屬板一次性進行沖孔折彎加工而整體形成。該模塊固定部件20的各側壁21、22、23、24包覆在絕緣座10外且與攝像機模塊40實現抵接,以形成接地屏蔽,實現抗干擾效果,并實現將攝像機模塊40定位的效果。具體面言,如圖I和圖2所示,該模塊固定部件20的各側壁21、22、23、24是通過頂部向內翻折延伸形成的鉤部固定到絕緣座10的四側壁11、12、13、14上的。本實施例中,該模塊固定部件20的左側壁23和右側壁24兩側分別均勻地布設有兩第一鉤部25,前側壁21和后側壁22于頂部中間位置分別設置一第一鉤部25,對應各第一鉤部25,于絕緣座10的四側壁11、12、13、14上表面向下設置有掛孔17,各第一鉤部25采用吊掛的方式鉤緊在各自的掛孔17中,即可使模塊固定部件20固定到絕緣座10上。并且,所述模塊固定部件20的左側壁23和右側壁24頂部還向內折彎延伸形成有第二鉤部26,該第二鉤部26也呈掛鉤形狀,第二鉤部26的自由尾端向外折彎拱起形成有彈性接觸端261(見圖3),該彈性接觸端261伸入到插接空間16中,可以與攝像機模塊40抵接。針對該第二鉤部26,于絕緣座10之左側壁13和右側壁14的對應位置通過減薄的方式設置了凹槽18,各第二鉤部26以吊掛的方式直接鉤掛在各自的凹槽18中,夾緊在絕緣座10的側壁13、14上。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模塊固定部件20之前側壁21和后側壁22的壁面上開設有開口 271,開口 271內的金屬向插接空間16內折彎延伸形成彈片27,該彈片27用于卡定容置在插接空間16中的攝像機模塊40。結合圖6來看,所述攝像機模塊40的側壁向外凸設有凸耳41,即前述彈片27卡定在該凸耳41上。本實施例中,該前側壁21和后側壁22之壁面的兩側均設有彈片27,針對該彈片27,于絕緣座10之前側壁11和后側壁12的相對位置設有讓位缺口 19(見圖1),使彈片27可以自由地伸入到插接空間16中。如圖5所示,所述彈片27包括基部272和彈性抵接部273,該基部272連接在側壁21或22的頂端,該彈性抵接部273傾斜向下方延伸設置而形成,使彈性抵接部273的背部形成有變形空間276。且彈性抵接部273的自由尾端向開口 271 —側翻折,從而彈性抵接部273的下端形成可抵壓在攝像機模塊40側壁上的第一抵觸點274、以及可抵壓在攝像機模塊40之凸耳41上邊緣 的第二抵觸點275。并且,各彈片27之基部272頂端的側壁21、22頂部向內設有翻邊28,該翻邊28垂直于模塊固定部件20的側壁21、22面,這種垂直設計的方式可以增加彈片27的彈性,使彈片27具有更強的抵壓力及回彈更易于實現。且翻邊28的寬度不超過絕緣座10之側壁11、12的厚度,以確保產品保持較小體積。還有,該翻邊28的內側中部位置還設有避讓缺口 281,以供攝像機模塊40的凸耳41穿過。圖6顯示了本實施例中攝像機模塊40安裝到本實用新型之攝像機模塊插座中的示意圖。攝像機模塊40自上往下插入絕緣座10的插接空間16,由于攝像機模塊40側壁上的凸耳41進入到對應位置的避讓缺口 281,因而不會受到翻邊28的干擾而進入到插接空間16內。并且,隨攝像機模塊40的進一步插入,模塊固定部件20之側壁21、22上的彈片27將與凸耳41抵接,開始時,彈片27之彈性抵接部273的第一抵觸點274抵壓在凸耳41的外側壁,彈片27被擠壓推向變形空間276內,當攝像機模塊40完全進入到插接空間16后,彈片27之彈性抵接部273彈性恢復,其第二抵觸點275抵壓在凸耳41的上邊緣、且第一抵觸點274抵壓在攝像機的側壁上。由此,攝像機I旲塊40固定在攝像機I旲塊插座上從而不能從插接空間16脫離。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彈片27是設置在模塊固定部件20的前側壁21和后側壁22上,但本文只是給出了一個較佳實施例,其設置位置和數量不以此為限。并且所述第一鉤部25和第二鉤部26的分布位置和數量也不以本實施例為限。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第一,使彈片直接在模塊固定部件的側壁面上一體折彎延伸出,一方面,模塊固定部件的各側壁可以制作得很薄,不會增加攝像機模塊與攝像機模塊插座卡定所需的額外體積,另一方面,這種設計結構簡單,有利于簡化生產模具的復雜程度,方便彈片的成型。第二,在與彈片之基部頂端對應的模塊固定部件側壁頂緣向內翻折形成有翻邊,這種翻邊結構可加強彈片彈性,使彈片有足夠的抵壓力可以抵緊在攝像機模塊上;再者,翻邊的內側還設有避讓缺口,以使攝像機模塊之凸耳可以順利地從避讓缺口中穿過;籍此,綜合彈片、翻邊和避讓缺口的設計結構,既能確保攝像機模塊與攝像機模塊插座卡定所需的額外體積很小,又可以有效地簡化產品原本復雜的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生產成本低的優點。第三,所述彈片的彈性抵接部上形成可抵壓在攝像機模塊側壁上的第一抵觸點以及可抵壓在攝像機模塊上之凸耳上邊緣的第二抵觸點,該第一抵觸點和第二抵觸點分別從不同方向壓在攝像機模塊的不同位置,使攝像機模塊的安裝更為可靠,不會存在松動現象。第四,翻邊的翻折延伸方向垂直于模塊固定部件的側壁面,從力學的角度最大程度地增強彈片的彈力。第五,所述模塊固定部件的左側壁、前側壁、右側壁和后側壁是一體連接結構,從而其可以由一塊金屬板一次性進行沖孔折彎加工而整體形成,加工簡單,能有效減少傳統之分體結構加工的復雜性,并能解決傳統易松動甚至散架的問題。第六,所述絕緣座的前、后、左、右四側壁與底壁是一次性注塑成型在一起的,簡化傳統絕緣座分體成型后再組裝的復雜加工和組裝工序,生產更為容易。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攝像機模塊插座,包括一絕緣座,該絕緣座具有一可容置對接之攝像機模塊的插接空間;還包括一包覆于絕緣座外并可與攝像機模塊抵接的模塊固定部件以及安裝在絕緣座上的模塊觸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固定部件的至少兩相對側壁面上設置有彈片,針對彈片,于絕緣座之側壁的相對位置設有可供彈片自由地伸入到插接空間中的讓位缺口;并且,該彈片具有與模塊固定部件之側壁一體連接的基部,該基部傾斜向下方延伸設置而形成彈性抵接部,該彈性抵接部的自由尾端伸入到插接空間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攝像機模塊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固定部件之側壁頂緣對應基部頂端位置向內翻折形成有可加強彈片彈性的翻邊,且于翻邊的內側還設有供攝像機模塊之凸耳穿過的避讓缺口。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攝像機模塊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固定部件的至少兩相對側壁面上設置有開口,前述彈片從該開口的頂沿一體斜向下延伸出,并且彈片之彈性抵接部的自由尾端向內翻折形成可抵壓在攝像機模塊側壁上的第一抵觸點以及可抵壓在攝像機模塊之凸耳上邊緣的第二抵觸點。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攝像機模塊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的翻折延伸方向垂直于模塊固定部件的側壁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攝像機模塊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的寬度不大于絕緣座的壁厚。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攝像機模塊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固定部件包括依次連接的左側壁、前側壁、右側壁和后側壁,各側壁通過頂部向內翻折延伸形成的鉤部固定到絕緣座的側壁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攝像機模塊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固定部件的各側壁頂緣設有至少一個第一鉤部,對應各第一鉤部,于絕緣座的側壁上表面向下設置掛孔,各第一鉤部采用吊掛的方式鉤緊在各自的掛孔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攝像機模塊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固定部件的至少兩相對側壁頂緣還向內折彎延伸形成有第二鉤部,針對該第二鉤部,于絕緣座之側壁的對應位置減薄設置出凹槽,各第二鉤部鉤掛在各自的凹槽中,夾緊在絕緣座的側壁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攝像機模塊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鉤部的自由尾端向外折彎拱起形成有彈性接觸端,該彈性接觸端伸入到插接空間中。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攝像機模塊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座包括前、后、左、右四側壁與一底壁,該前、后、左、右四側壁與一底壁一體注塑成型圍合形成前述插接空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攝像機模塊插座,包括一絕緣座,該絕緣座具有一可容置對接之攝像機模塊的插接空間;還包括一包覆于絕緣座外并可與攝像機模塊抵接的模塊固定部件以及安裝在絕緣座上的模塊觸點,所述模塊固定部件的至少兩相對側壁面上設置有彈片,針對彈片,于絕緣座之側壁的相對位置設有可供彈片自由地伸入到插接空間中的讓位缺口;并且,該彈片具有與模塊固定部件之側壁一體連接的基部,該基部傾斜向下方延伸設置而形成彈性抵接部,該彈性抵接部的自由尾端伸入到插接空間內。本實用新型既可確保攝像機模塊與攝像機模塊插座卡定所需的額外體積很小,又可以有效地簡化傳統產品原本復雜的結構,具有加工方便,生產成本低的優點。
文檔編號H01R13/46GK202678687SQ20122015716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6日
發明者孫鴻運, 李胡彬 申請人:東莞市泰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