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轉子及使用該轉子的旋轉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轉子及使用該轉子的旋轉連接器,尤指ー種組裝方便,適于大量生產的轉子及旋轉連接器。
技術背景 參考CN00255029. 6所提到的ー種旋轉連接器,其具有一中空轉軸,所述中空轉軸外側套設有ー襯套,四個沿所述中空轉軸軸向均勻分布的滑環固定套設在所述襯套外,所述滑環之間通過絕緣的擋環隔開。四根電線分別接在所述滑環上,并穿過所述中空轉軸開ロ處連出。電刷再安裝在外売上,且對應所述滑環一一設置,讓所述電刷與所述滑環保持接觸。上述旋轉連接器四根電線接在滑環上,并穿過中空轉軸連出,相対的,在絕緣的擋環、襯套以及中空轉軸的側壁必需開設供電線穿過的通孔,組裝時需要將這些通孔一一對應,才能夠將電線穿過這些通孔,從而電線可以從滑環上連接穿入中空轉軸內并由空轉軸開ロ處引出,這種將電線設置在中空轉軸內使得組裝復雜,且不利于大量生產和自動化制造,實際運用效果較差。因此,有必要設計ー種更好的轉子及使用該轉子的旋轉連接器,以克服上述問題。發明內容針對背景技術所面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裝簡單、適于大量生產及自動化制造的轉子及旋轉連接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手段ー種轉子,其包括ー主軸;至少ー導電環套設于所述主軸上;至少ー絕緣環套設于所述主軸上,所述絕緣環位于所述導電環的至少ー側;至少ー線纜分別連接于所述導電環;至少ー凹槽設于所述絕緣環上,所述凹槽容納所述線纜。進ー步,所述導電環與所述絕緣環依序間隔排列。進ー步,所述凹槽是ー缺ロ。進ー步,所述絕緣環包括一套設部和ー隔離部,所述套設部直徑小于所述隔離部直徑。進ー步,所述凹槽僅設于所述隔離部上。進ー步,所述導電環包括一環狀部和ー凸出部,所述線纜連接于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凸出部凸伸于所述凹槽內。進一歩,所述環狀部套于所述套設部上。進ー步,一小孔設于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小孔穿設有所述線纜。選擇的,所述線纜焊接于所述凸出部上。進ー步,一擋止部設于所述主軸的ー側,所述擋止部用于防止所述導電環或所述絕緣環脫落。[0017]ー種旋轉連接器,包括ー轉子,所述轉子具有ー主軸,至少一導電環套設于所述主軸上,每一所述導電環連接ー線纜,以及至少ー絕緣環套設于所述主軸上,所述絕緣環位于所述導電環的至少ー側,每一所述絕緣環上設有ー凹槽,所述凹槽容納所述線纜;一定子,所述定子具有一絕緣基座,至少一端子設于所述絕緣基座內,每ー端子與所述導電環一一對應接觸。進ー步,所述絕緣環包括一套設部和ー隔離部,所述套設部直徑小于所述隔離部直徑。進ー步,所述導電環包括一環狀部和ー凸出部,所述線纜連接于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凸出部凸伸于所述凹槽內。進ー步,所述環狀部套于所述套設部上。進ー步,一小孔設于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小孔穿設有所述線纜。 進ー步,一擋止部設于所述主軸的ー側,所述擋止部用于防止所述導電環或所述絕緣環脫落。進ー步,所述絕緣基座設有ー凹ロ,所述主軸具有ー樞接部,所述樞接部樞接于所述凹口中。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凹槽設于所述絕緣環上,所述凹槽容納所述線纜,使得所述線纜在所述導電環組裝過程中直接容納于所述凹槽內,組裝簡單,適于大量生產及自動化制造。
圖I為本實用新型屏蔽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屏蔽連接器圖I的側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屏蔽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屏蔽連接器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的附圖標號說明旋轉連接器100轉子I主軸11擋止部HO樞接部111螺紋112導電環12環狀部121凸出部122小孔1221絕緣環13套設部131隔離部132凹槽133連接塊14鎖緊塊15螺紋孔151線纜16定子2絕緣基座21中空部210底部211凹ロ 2110端子22接觸部2具體實施方式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結構、特征以及功效等,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如圖I、圖2及圖4,本實用新型旋轉連接器100包括ー轉子I和一定子2。所述轉子I包括ー主軸11,至少ー導電環12套設于所述主軸11上,至少ー線纜16分別連接于所述導電環12,以及至少ー絕緣環13套設于所述主軸11上,且與所述導電環12依序間隔排列。所述主軸11的一端設有ー樞接部111,一擋止部110鄰近所述樞接部111,所述擋止部Iio擋止所述導電環12和所述絕緣環13,防止所述導電環12或所述絕緣環13脫落,所述主軸11的另一端設有螺紋11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環12有五個,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環12的數目可以是ー個或者多個,每一所述導電環12包括一環狀部121和一凸出部122,所述凸出部122自所述環狀部121的ー側凸伸,所述線纜16連接于所述凸出部122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凸出部122上設有ー小孔1221,所述線纜16穿過所述小孔1221接在所述凸出部122上,在另ー實施例中,所述線纜16可焊接于所述凸出部122上,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線纜16可鉚合于所述凸出部122上,制造簡便者為佳。所述絕緣環13位于所述導電環12的ー側,對應設有五個,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絕緣環13的數目可以是ー個或者多個,每一所述絕緣環13具有一套設部131和一隔離部132,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絕緣環13僅設有所述隔離部132,所述套設部131直徑小于所述隔離部132直徑,使得所述導電環12可套設于所述套設部131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環12直徑小于所述隔離部132直徑,使得所述導電環12可被所述隔離部132隔離,在其它 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環12直徑可與所述隔離部132直徑相等。每一所述絕緣環13設有ー凹槽133,所述凹槽133容納所述凸出部122,所述凹槽133與所述凸出部122配合,使得所述導電環12與所述絕緣環13之間無相對運動,定位結構簡單,所述凹槽133容納所述線纜1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133為ー缺ロ,貫穿所述絕緣環13的整個環壁厚度,在另ー實施例中,所述凹槽133并未貫穿所述環壁,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凹槽133可僅設于所述隔離部132上,其大小足以容置所述線纜16即可。所述轉子I還包括一連接塊14和一鎖緊塊15,所述連接塊14套設于所述主軸11設有所述螺紋112的一端,所述連接塊14既可擋止所述絕緣環13和所述導電環12,亦可與一對接元件(未圖示)結合,還可以將所述線纜16導出至所述轉子I外,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連接塊14可以是軸承。所述鎖緊塊15上設有螺紋孔151,與所述螺紋112配合以將所述主軸11、所述導電環12、所述絕緣環13以及所述連接塊14鎖緊,使得所述主軸11、所述導電環12、所述絕緣環13以及所述連接塊14之間均無相對運動。如圖I和圖3,所述定子2包括一絕緣基座21和多個端子22,所述絕緣基座21呈圓筒狀,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絕緣基座21也可設為其它形狀,所述絕緣基座21具有一中空部210和一底部211,所述中空部210收容所述轉子1,所述底部211設有ー凹ロ 2110,以收容所述樞接部111,所述樞接部111樞接于所述所述凹ロ 2110,使得所述轉子I在所述定子2內轉動,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凹ロ 2110內可裝設軸承(未圖示),使所述樞接部111裝于所述軸承,與所述軸承共同轉動。所述端子22固持于所述絕緣基座21內,每一所述端子22具有一接觸部221伸入所述中空部210與所述導電環12接觸,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端子22有五個,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端子22的數目與所述導電環12的數目相一致即可,當所述轉子I轉動時,所述端子22與所述環狀部121始終保持接觸。如圖I至圖4,組裝時,首先將所述線纜16連接于所述凸出部122,然后將第一個所述導電環12套設于所述主軸11上,使所述環狀部121抵靠于所述擋止部110,再于所述主軸11上套設第一個所述絕緣環13,所述絕緣環13套設于所述主軸11上,且利用所述缺ロ的彈性張力使所述套設部131被套設于所述導電環12內,所述導電環12將所述絕緣環13緊固于所述主軸11上,使得所述導電環12、所述絕緣環13及所述主軸11三者保持相對靜止。所述凸出部122和連接于所述凸出部122的所述線纜16容納于所述凹槽133內,然后再套設第二個所述導電環12,如此間隔的排列所述導電環12和所述絕緣環13,全部裝設完畢后,將所述連接塊14和所述鎖緊塊15套設于所述主軸11的末端,使五根所述線纜16穿過所述連接塊14被導引出去與所述對接元件對接,鎖緊所述鎖緊塊15,使所述主軸11、所述導電環12、所述絕緣環13以及所述連接塊14之間均無相對運動。整個轉子I安裝完畢后,將所述轉子I置于所述中空部210內,使得每一所述導電環12與所述端子22 —一對應接觸,所述樞接部111置于所述凹ロ 2110內,所述轉子I可在所述中空部210內相對于所述定子2轉動,在所述轉子I轉動時,所述導電環12與所述端子22始終保持接觸,從而實現兩裝置的360°旋轉。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轉子I及旋轉連接器100有下列有益效果(I)每一所述絕緣塊上設有ー凹槽133,所述凹槽133用于容納所述線纜16,使得連接于所述導電環12上的線纜16可直接被容置于所述凹槽133內,而不需將所述線纜16穿過所述主軸11及所述絕緣環13而引入所述主軸11內部,組裝簡單,且方便自動機實現該組裝,且所述凹槽133可供所述自動機定位,適于大量生產和自動化制造。 (2)所述絕緣環13套設于所述主軸11上,利用所述缺ロ的彈性張力使所述套設部131被套設于所述導電環12內,所述導電環12將所述絕緣環13緊固于所述主軸11上,使得所述導電環12、所述絕緣環13及所述主軸11三者保持相對靜止,定位結構簡単,且穩定可靠。上詳細說明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說明,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所以,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為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ー種轉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主軸; 至少ー導電環套設于所述主軸上; 至少ー絕緣環套設于所述主軸上,所述絕緣環位于所述導電環的至少ー側; 至少ー線纜分別連接于所述導電環; 至少ー凹槽設于所述絕緣環上,所述凹槽容納所述線纜。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環與所述絕緣環依序間隔排列。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是ー缺ロ。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環包括一套設部和ー隔離部,所述套設部直徑小于所述隔離部直徑。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僅設于所述隔離部上。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環包括一環狀部和ー凸出部,所述線纜連接于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凸出部凸伸于所述凹槽內。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環狀部套于所述套設部上。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一小孔設于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小孔穿設有所述線纜。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焊接于所述凸出部上。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一擋止部設于所述主軸的ー側,所述擋止部用于防止所述導電環或所述絕緣環脫落。
11.ー種旋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轉子,所述轉子具有ー主軸,至少ー導電環套設于所述主軸上,每一所述導電環連接ー線纜,以及至少ー絕緣環套設于所述主軸上,所述絕緣環位于所述導電環的至少ー側,每一所述絕緣環上設有ー凹槽,所述凹槽容納所述線纜; 一定子,所述定子具有一絕緣基座,至少一端子設于所述絕緣基座內,每ー端子與所述導電環一一對應接觸。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環包括一套設部和ー隔離部,所述套設部直徑小于所述隔離部直徑。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環包括一環狀部和ー凸出部,所述線纜連接于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凸出部凸伸于所述凹槽內。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環狀部套于所述套設部上。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一小孔設于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小孔穿設有所述線纜。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一擋止部設于所述主軸的ー側,所述擋止部用于防止所述導電環或所述絕緣環脫落。
17.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轉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基座設有ー凹ロ,所述主軸具有ー樞接部,所述樞接部樞接于所述凹ロ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轉子及使用該轉子的旋轉連接器,該轉子包括一主軸,至少一導電環套設于主軸上,至少一絕緣環套設于主軸上,絕緣環位于導電環的至少一側,至少一線纜分別連接于導電環,至少一凹槽設于絕緣環上,凹槽容納所述線纜。該旋轉連接器還包括一定子,定子具有一絕緣基座,至少一端子設于絕緣基座內,每一端子與導電環一一對應接觸,可實現兩裝置的360°旋轉,且線纜直接容納于凹槽內,使組裝簡單,適于大量生產及自動化制造。
文檔編號H01R39/02GK202602045SQ20122014140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6日
發明者蔡超文, 吳永權 申請人:番禺得意精密電子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