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天線電纜保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天線電纜保護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線電纜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通信天線比如室內吸頂天線的電纜固定結構多種多樣。如,一種天線電纜固定結構通過點膠固定。另一種天線電纜固 定結構是采用銅套壓接電纜的方式實現。將天線電纜相對于天線固定是為了防止在天線設備的生產及施工過程中造成天線的電纜松動、損壞等。縱觀上述各個現有的天線電纜固定結構(或稱為天線電纜保護方式)均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點。簡單地說,這些電纜保護方式也非常容易在天線設備的生產及施工過程中造成天線的電纜松動、損壞等。另外,現有技術在的天線電纜固定結構無法重復使用,因此一旦將電纜固定,則無法通過無破壞地拆除固定結構的方式再次取出電纜或更換電纜。換句話說,必須將整個天線電纜固定結構破壞之后才可以取出或更換電纜。因此提供一種有效的天線電纜保護裝置,以便最大程度地確保天線比如室內吸頂天線的電纜在生產及施工過程中不被損壞,同時提高保護裝置的重復使用次數,降低保護裝置的成本仍是業界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線電纜保護裝置,其能夠有效地確保電纜固定在天線的相關部件上,而不會在天線的生產及施工過程中變得松動或遭到破壞,比如斷裂。為實現該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天線電纜保護裝置,包括電纜夾,其包括表面形成第一外螺紋段的第一柱體部、形成于第一柱體部的端面的凸緣、自凸緣軸向延伸形成且其外表面形成第二外螺紋段的第二柱體部、從第一柱體部的另一個端面延伸形成且直徑逐漸變小的錐形部及軸向貫通錐形部、第一柱體部及第二柱體部的電纜穿孔;連接頭,其包括筒體,筒體內部從一個端面到另一個端面依次形成第一內螺紋段、與第一內螺紋段銜接并且直徑逐漸減小的錐形內壁及與錐形內壁銜接的第二電纜穿孔;及旋入第二柱體部的第二外螺紋段上的鎖緊螺母。錐形部從第一內螺紋段穿過然后與錐形內壁抵靠,第一柱體部容納在第一內螺紋段界定的空間內,第一外螺紋段旋入第一內螺紋段。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天線電纜保護裝置包括電纜夾,其包括表面形成第一外螺紋段的第一柱體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柱體部的一個端面周緣的凸緣、自凸緣在背離第一柱體部的軸向方向延伸形成的卡鉤、從所述第一柱體部的另一個端面延伸形成且在背離所述第一柱體部的軸向上直徑逐漸變小的錐形部及軸向貫通所述錐形部、第一柱體部及第二柱體部的電纜穿孔;及連接頭,其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內部從一個端面到另一個端面依次形成第一內螺紋段、與第一內螺紋段銜接并且直徑逐漸減小的錐形內壁及與錐形內壁銜接的第二電纜穿孔。所述錐形部從第一內螺紋段所界定的空間穿過然后與所述錐形內壁抵靠,第一柱體部容納在所述連接頭的第一內螺紋段所界定的空間內,第一外螺紋段旋入第一內螺紋段。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備如下優點由于在電纜夾上形成錐形部,而在連接頭上形成了與錐形部配合的錐形內壁,因此在第一外螺紋段逐漸旋入第一內螺紋段的過程中,所述錐形部逐漸軸向朝著錐形內壁移動;在移動過程中,錐形部受到錐形內壁的擠壓作用而逐漸徑向收縮,從而導致錐形部將容納在其內的天線電纜徑向壓緊而無法軸向滑動;因此,即使在天線的生產和施工過程中電纜受到較大的拉拽,也不會導致電纜相對于天線松脫或自身遭到破壞或斷裂。因此有效地保護了天線電纜;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天線電纜保護裝置可以重復使用,并且結構簡單、生產成 本低廉,比如,當需要取出電纜或更換電纜時,只需要反向相對于連接頭旋轉電纜夾,即可將電纜夾從連接頭中取出,從而解除錐形內壁對錐形部的擠壓作用,從而可以輕松取出錐形部中的電纜或對電纜進線更換。
圖I展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安裝在天線底板上的天線電纜保護裝置的立體結構圖;圖2展示了圖I所示天線電纜保護裝置的電纜夾的立體圖;圖3展示了圖2所示的電纜夾的另一個角度的立體圖;圖4A展示了圖2所示電纜夾的主視圖;圖4B展示了圖4A所示電纜夾沿著A-A方向的剖視圖;圖5展示了圖I所示天線電纜保護裝置的連接頭的立體圖;圖6展示了圖5所示連接頭的另一個角度的立體圖;圖7A展示了圖6所示連接頭的主視圖;圖7B展示了圖7A所示電纜夾沿著B-B方向的剖視圖;圖8以立體剖視圖的形式展示了設置在吸頂天線上的天線電纜保護裝置;及圖9展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安裝在天線底板上的天線電纜保護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請參閱圖1-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一種天線電纜保護裝置100包括電纜夾23。所述電纜夾23包括表面形成第一外螺紋段2322的第一柱體部232、形成于所述第一柱體部232的一個端面周緣的凸緣236、自凸緣236沿著背離第一柱體部232的軸向方向延伸形成的、并且其外表面形成第二外螺紋段2382的第二柱體部238及從所述第一柱體部232的另一個端面延伸形成的、并且在背離所述第一柱體部232的軸向上直徑逐漸變小的錐形部234。此外,所述電纜夾23進一步包括軸向貫通所述錐形部234、第一柱體部232及第二柱體部238的電纜穿孔231。所述天線電纜保護裝置100進一步包括連接頭25。參考圖5-6及圖7A-7B,所述連接頭25包括筒體252。所述筒體252的內部從一個端面到另一個端面依次形成第一內螺紋段2522、與第一內螺紋段2522銜接并且直徑逐漸減小的錐形內壁2524及與錐形內壁2524銜接的第二電纜穿孔2526。所述天線電纜保護裝置100進一步包括旋入所述第二柱體部238的第二外螺紋段2382上的鎖緊螺母22。所述電纜夾23的第二柱體部238穿過天線10的天線底板24,所述凸緣236抵靠在所述天線底板24的底面,然后借助鎖緊螺母22旋入第二柱體部238的第二外螺紋段2382上而將天線底板24緊緊夾持在凸緣236與鎖緊螺母22之間。換句話說,通過上述鎖緊螺母22將整個電纜夾23固定在天線底板24上。所述電纜夾23的錐形部234從連接頭25的筒體252的第一內螺紋段2522所界定的空間穿過然后與所述錐形內壁2524抵靠;所述電纜夾23的第一柱體部232則容納在所述連接頭25的第一內螺紋段2522所界定的空間內,并且第一外螺紋段2322旋入第一內螺紋段2522。天線電纜21從連接頭25的第二電纜穿孔2526穿過,然后又穿過所述第一電纜穿孔231,最后伸入天線10的內部,并且與相關部件(圖未示)電性連接。如上所述,由于通過上述鎖緊螺母22將整個電纜夾23固定在天線底板24上,并且所述電纜夾23的第一柱體部232容納在所述連接頭25的第一內螺紋段2522所界定的空間內,第一外螺紋段2322旋入第一內螺紋段2522,因此實際上將整個天線電纜保護裝置100固定在了天線底板24上。在所述電纜夾23的第一外螺紋段2322逐漸旋入連接頭25的第一內螺紋段2522的過程中,所述錐形部234逐漸軸向朝著錐形內壁2524移動。在移動過程中,錐形部234受到錐形內壁2524的擠壓作用而逐漸徑向收縮,從而導致錐形部234將容納在其內的天線電纜21徑向壓緊而無法軸向滑動。當第一外螺紋段2322徹底旋入連接頭25的第一內螺紋段2522之后,所述錐形部234也徹底軸向移動到錐形內壁2524的盡頭。此時,錐形部234受至IJ的徑向擠壓力達到最大,因此天線電纜21受到的擠壓作用也達到最大。換句話說,天線電纜21被牢牢地夾持在錐形部234的內壁上。因此,即使在天線10的生產和施工過程中電纜21受到較大的拉拽,也不會導致電纜21相對于天線10松脫或自身遭到破壞或斷裂。因此有效地保護了天線電纜21。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天線電纜保護裝置100可以重復使用,并且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廉。比如,當需要取出電纜21或更換電纜21時,只需要反向相對于連接頭25旋轉電纜夾23,即可將電纜夾23從連接頭25中取出,從而解除錐形內壁2524對錐形部234的擠壓作用,從而可以輕松取出錐形部234中的電纜21或對電纜進線更換。優選地,所述錐形部234上軸向開設凹槽2342,以便使得錐形部234更容易受到連接頭25的錐形內壁2524的擠壓而徑向收縮,從而更容易將天線電纜21夾持在錐形部234的內壁上。圖9展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實施例的天線電纜保護裝置200。該實施例與第一個實施例類似,區別僅在于以下方面。[003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電纜夾23’的凸緣236’上在背離第一柱體部232’的軸向方向延伸形成卡鉤233,通過卡鉤233卡在天線底板24的頂面上而將整個電纜夾23’固設在天線底板24上。優選地,所述卡鉤233上縱向形成間隙235,以便有助于卡鉤233工作時產生彈性變形而更容易卡入天線底板24的頂面。因此,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并不僅僅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為等效的置換方式,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天線電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電纜夾,其包括表面形成第一外螺紋段的第一柱體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柱體部的一個端面周緣的凸緣、自凸緣沿著背離第一柱體部的軸向方向延伸形成且其外表面形成第二外螺紋段的第二柱體部、從所述第一柱體部的另一個端面延伸形成且在背離所述第一柱體部的軸向上直徑逐漸變小的錐形部及軸向貫通所述錐形部、第一柱體部及第二柱體部的電纜穿孔; 連接頭,其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內部從一個端面到另一個端面依次形成第一內螺紋段、與第一內螺紋段銜接并且直徑逐漸減小的錐形內壁及與錐形內壁銜接的第二電纜穿孔;及旋入所述第二柱體部的第二外螺紋段上的鎖緊螺母;其中 所述錐形部從第一內螺紋段所界定的空間穿過然后與所述錐形內壁抵靠,第一柱體部容納在所述連接頭的第一內螺紋段所界定的空間內,第一外螺紋段旋入第一內螺紋段。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天線電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錐形部上軸向開設凹槽。
3.一種天線電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電纜夾,其包括表面形成第一外螺紋段的第一柱體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柱體部的一個端面周緣的凸緣、自凸緣在背離第一柱體部的軸向方向延伸形成的卡鉤、從所述第一柱體部的另一個端面延伸形成且在背離所述第一柱體部的軸向上直徑逐漸變小的錐形部及軸向貫通所述錐形部、第一柱體部及第二柱體部的電纜穿孔 '及 連接頭,其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內部從一個端面到另一個端面依次形成第一內螺紋段、與第一內螺紋段銜接并且直徑逐漸減小的錐形內壁及與錐形內壁銜接的第二電纜穿孔;其中 所述錐形部從第一內螺紋段所界定的空間穿過然后與所述錐形內壁抵靠,第一柱體部容納在所述連接頭的第一內螺紋段所界定的空間內,第一外螺紋段旋入第一內螺紋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線電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錐形部上軸向開設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線電纜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鉤上縱向形成間隙。
專利摘要一種天線電纜保護裝置,包括電纜夾,其包括表面形成第一外螺紋段的第一柱體部、形成于第一柱體部的端面的凸緣、自凸緣軸向延伸形成且其外表面形成第二外螺紋段的第二柱體部、從第一柱體部的另一個端面延伸形成且直徑逐漸變小的錐形部及軸向貫通錐形部、第一柱體部及第二柱體部的電纜穿孔;連接頭,其包括筒體,筒體內部從一個端面到另一個端面依次形成第一內螺紋段、與第一內螺紋段銜接并且直徑逐漸減小的錐形內壁及與錐形內壁銜接的第二電纜穿孔;及旋入第二外螺紋段的鎖緊螺母。錐形部與錐形內壁抵靠,第一外螺紋段旋入第一內螺紋段內。
文檔編號H01Q1/00GK202585700SQ201220140209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5日
發明者王欽源, 劉聰, 鐘錦慶, 吳榮廣, 吳寶庭, 吳兵, 林巧新, 劉少聰, 許時彰 申請人: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