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電池制造領域,涉及一種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結構。
背景技術:
太陽能是一種綠色、環保又沒有任何污染的能源,具有理想的應用前景,正在受到廣泛的關注,太陽能電池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尤其是在BIPV (光伏建筑一體化)方面。太陽能幕墻、太陽能玻璃對實現建筑的發電、采光、隔熱等多種功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透明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實現上述功能的情況下還不遮擋室內的視線,使室內的人可以在享受太陽能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可欣賞窗外的風景。目前透光太陽能電池組件結構過于單一,激光劃刻時整個電池均為直線型并列劃亥IJ,形成的子電池也都為并列式的,在BIPV應用時不夠豐富多樣,視覺效果太單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使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結構更加豐富多樣,設計了一種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結構,使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在光伏建筑一體化領域應用更加豐富多樣、應用范圍更廣。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包括在玻璃基板上設置的一組串接的子電池模組,關鍵在于所述的子電池模組由玻璃基板的中心向四周呈螺旋狀首尾相接方式分布,內、外圈之間相鄰的子電池之間設置有絕緣隔離帶,子電池模組中的中心子電池上連接有正極引線,外圍末端子電池與負極引線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使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在光伏建筑一體化領域應用更加豐富多樣、應用范圍更廣,外表更加美觀,填補了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結構單一的空白,視覺效果更強。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I是中心子電池,2是玻璃基板,3是末端子電池,4代表子電池,5是絕緣隔離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包括在玻璃基板2上設置的一組串接的子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電池模組由玻璃基板2的中心向四周呈螺旋狀首尾相接方式分布,內、外圈之間相鄰的子電池之間設置有絕緣隔離帶5,子電池模組中的中心子電池I上連接有正極引線,外圍末端子電池3與負極引線連接。所述的子電池模組的背電極層是含硼的氧化鋅薄膜層。所述的子電池模組中的各個子電池4為方塊結構,且面積相等。[0012]在具體實施時,先在玻璃基板2上沉積TCO導電薄膜,然后用激光對TCO膜進行劃亥IJ,由電池中心劃出一個方形的區域,然后由方形區域的一邊向四周呈方形螺旋狀劃刻,使各子電池的前電極呈螺旋狀向外延伸;沉積PIN,進行第二次激光劃刻,劃刻線緊貼著第一次激光線邊緣。采用波長為532nm的激光,只劃刻PIN層,不對TCO層產生影響;沉積背電極,即含硼的氧化鋅薄膜層,進行第三次激光劃刻,劃刻線緊貼著第二次激光線邊緣。采用波長為532nm的激光,將PIN層和含硼的氧化鋅薄膜層全部劃透;進行第四次激光劃刻,選取波長為1064nm的大功率激光器,將子電池非串聯部分的三個膜層都劃透,使其獨立于其 他子電池;借助激光劃刻工藝最終使得內、外圈之間相鄰的子電池4之間存在有絕緣隔離帶5,在中心子電池I與末端子電池3上分別連接正極引線、負極引線;在背電極層上鋪設PVB膠和背板透明鋼化玻璃,送入層壓機進行壓合。
權利要求1.一種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包括在玻璃基板(2)上設置的一組串接的子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電池模組由玻璃基板(2)的中心向四周呈螺旋狀首尾相接方式分布,內、外圈之間相鄰的子電池之間設置有絕緣隔離帶(5),子電池模組中的中心子電池(I)上連接有正極引線,外圍末端子電池(3 )與負極引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電池模組的背電極層是含硼的氧化鋅薄膜層。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電池模組中的各個子電池(4)為方塊結構,且面積相等。
專利摘要一種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包括在玻璃基板上設置的一組串接的子電池模組,關鍵在于所述的子電池模組由玻璃基板的中心向四周呈螺旋狀首尾相接方式分布,內、外圈之間相鄰的子電池之間設置有絕緣隔離帶,子電池模組中的中心子電池上連接有正極引線,外圍末端子電池與負極引線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使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在光伏建筑一體化領域應用更加豐富多樣、應用范圍更廣,外表更加美觀,填補了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結構單一的空白,視覺效果更強。
文檔編號H01L31/048GK202487629SQ20122013633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日
發明者李兆廷, 李鵬, 林宏達, 王恩忠, 薛泳波 申請人:東旭集團有限公司, 成都泰軼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