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電池組件。
背景技術:
近年來,作為用于解決日益嚴重的全球變暖以及礦物能源耗盡的問題的手段,太陽能電池已經被非常重視了。通常通過將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串聯或并聯地連接在一起來形成太陽能電池。為了提供電力,太陽能電池單元包括平行地布置在其正面(受光面)上并且由Ag形成的多個直線狀的電極(指狀電極)。由Al形成的背面電極被形成為遍及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整個背面。然后,通過將金屬配線構件(TAB線)連接到相鄰的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的受光面,以致金屬配線構件與所有的指狀電極相交,并進一步將TAB線連接到另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的背面電極,來使相鄰的太陽能電池單元被連 接在一起。呈現良好導電性的焊錫通常被用于連接TAB線(日本專利特開第2002-263880號公報)。此外,在某些情況下,考慮環境問題,近來已經使用不包含Pb的Sn-Ag-Cu焊錫(日本專利特開第2002-263880號以及第2004-204256號公報)。但是,當這些焊錫被用于連接TAB線時,太陽能電池單元以大約220°C以上被加熱。因而,連接步驟的成品率可能降低,或者太陽能電池單元可能變彎。為了抑制這個,可以增加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硅的厚度。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生產成本增加。此外,當描述的這種焊錫被用于連接TAB線時,為了確保焊錫的濕潤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由Ag形成的電極(匯流條電極)在TAB線所在的位置被預成形在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和背面上。但是,Ag是昂貴的,因而幫助增加成本。另外,Ag提供高電阻,因而薄的匯流條電極提供高的薄膜電阻(sheet resistance)。這增大了功率損耗,從而降低太陽能電池單元的發電性能。因而,為了抑制匯流條電極的薄膜電阻,匯流條電極需要在寬度上增加到某種程度。這進一步增大了生產成本。因此,近年來,已經提出了一種方法,在該方法中,具有導電粘合層的導電粘合劑被用于代替焊錫來連接TAB線(日本專利特開第8-330615、2003-133570、2005-243935、以及2007-265635號公報)。導電粘合劑是其中諸如Al顆粒的金屬顆粒被混合和分散的熱固性樹脂。金屬顆粒被夾在TAB線和太陽能電池單元的電極之間以實現電連接。如果導電粘合劑被用于連接TAB線,則該連接可以在200°C以下被執行。這抑制了連接步驟的成品率的降低以及太陽能電池單元的變彎。此外,如果導電粘合劑被用于連接TAB線,則不必確保濕潤性。這又消除了對為了確保濕潤性而形成的匯流條電極的需要,因而減少了 Ag的使用。但是,避免匯流條電極形成在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或者背面上妨礙了 TAB線被連接的位置的識別。這可能阻礙了 TAB線被精確地粘到想要的位置上。當TAB線沒能被粘到想要的位置上時,太陽能電池單元的線可能彎曲。那么,殘余應力可能在太陽能電池單元中被廣生,并且制造成品率可能降低。已經做出本實用新型以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單元,該太陽能電池單元使得TAB線能夠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位置,同時允許抑制生產成本上的可能的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根據一個寬泛的概念,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單元,包括布置在光伏基板的受光面上的多個指狀電極,以及指示TAB線將借助導電粘合劑被連接到指狀電極上時的連接位置的對準記號,該對準記號具有沿著線被不連續地設置在受光面上的部分,該線與位于最靠近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中的兩個指狀電極相交。在其一個方面中,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單元,包括布置在受光面上的多個指狀電極以及借助導電粘合劑連接到指狀電極的TAB線,該太陽能電池單元包括指示TAB線被連接到指狀電極的位置的對準記號(在整個說明書中還被稱為對準標記或者標記),該對準標記沿著線被不連續地設置在受光面上,該線與位于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相交,該對準標記使用與指狀電極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以對準標記具有等于或者小于要被 連接到指狀電極的TAB線的線寬的線寬的方式,與指狀電極一體形成。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中,指示TAB線被連接到指狀電極的位置的對準標記沿著線被設置,該線與位于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相交。因此,檢查對準標記允許TAB線的連接位置被可視地識別。因此,TAB線可以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此外,對準標記使用與指狀電極的材料相同于的材料,與指狀電極一體形成。這允許對準標記容易地在指狀電極的形成的同時被形成。另外,對準標記沿著上述線被不連續地形成,并且具有線寬,該線寬等于或者小于要被連接到指狀電極的TAB線的線寬。因此,與在其中形成有連續的匯流條并且具有與TAB線的寬度同樣的寬度的常規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相比,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用來抑制在電極材料的用量上的可能的增加。結果,可以限制生產成本上的可能的增加。這里,對準標記被較佳地成形為虛線狀。這不僅允許電極材料的用量上的可能的增加被抑制,而且確保了目視識別。此外,較佳地,對準標記的各個部分跨越多個指狀電極。然后,當檢查指狀電極的性能時,用于檢查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這能夠減少檢查成本。另外,較佳地,對一條線設置多個對準標記。這允許對準標記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另Ij,允許TAB線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較佳地,對一條線設置的多個對準標記彼此交錯設置。這允許對準標記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較佳地,對一條線設置的多個對準標記在寬度上等于或者大于導電粘合劑。然后,導電粘合劑可以被施加到多個對準標記之間,以致對準標記可以在粘合劑的施加之后被可視地識別。因此,TAB線可以被更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此外,較佳地,對準標記的各個部分在線寬上等于或者小于指狀電極。這使得電極材料的用量上的可能的增加能夠被進一步地抑制。結果,可以限制生產成本上的可能的增加。另外,較佳地,對準標記的各個部分的線寬是至少O. 05_并且至多O. 2mmο這使得電極材料的用量上的可能的增加能夠被進一步地抑制。結果,可以限制生產成本上的可能的增加。此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布置在其中的多個上述的太陽能電池單元,以致相鄰的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指狀電極使用借助導電粘合劑沿著對準標記布置的TAB線,被連接到形成在相鄰的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另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的背面上的背面電極。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中,TAB線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從而允許限制太陽能電池單元的列彎曲。因此,當太陽能電池組件被制造時,可以抑制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可能的殘余應力。因此,可以提高制造成品率。一般地說,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多個如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其中TAB線沿著對準記號被定位在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上,并借助導電粘合劑被連接到該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指狀電極,以及TAB線進一步地被連接到形成在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另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的背面上的背面電極。根據另一個寬泛的概念,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造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方法,包括 設置具有布置在其受光面上的多個指狀電極的光伏基板,受光面具有預定寬度的區域,以容納與該區域具有相同寬度的導電粘合劑,以及在該區域或者鄰近于該區域處,設置指示TAB線將借助導電粘合劑被連接到指狀電極的對準記號,對準記號具有沿著線被不連續地設置在受光面上的部分,該線與位于最靠近所述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中的兩個指狀電極相交,在多個指狀電極被形成在受光面上之前或者之后設置對準記號。各個對準記號部分可以由與指狀電極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各個對準記號部分進一步具有等于或者小于TAB線的線寬的線寬。各個對準記號部分可以由與指狀電極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各個對準記號部分進一步具有等于或者小于TAB線的線寬的線寬。各個對準記號部分與指狀電極中的至少一個相應的指狀電極一體形成。對準記號在大致平行于所述線的方向上可以是不連續的,所述線與指狀電極中的所述兩個指狀電極相交。對準記號在大致垂直于所述線的方向上可以是不連續的,所述線與所述指狀電極中的所述兩個指狀電極相交。對準記號可以是虛線。對準記號的各個部分可以與多個指狀電極交叉。對準記號可以包括沿著單個直線定位的多個細長的直線部分。對準記號可以彼此交錯設置。對準記號部分可以限定區域,該區域具有等于或者大于導電粘合劑的寬度的寬度。對準記號的各個部分具有等于或者小于所述指狀電極中的一個指狀電極的寬度的寬度。對準記號的各個部分具有至少O. 05mm并且至多O. 2mm的寬度。根據另一個寬泛的概念,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造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設置多個所述太陽能電池單元,2)將TAB線沿著對準記號定位在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上,并且借助所述導電粘合劑將TAB線連接到所述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指狀電極,以及3)將TAB線連接到形成在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另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的背面上的背面電極,以任一順序執行步驟2)和3。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單元以及有關的方法,使得TAB線能夠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同時允許抑制生產成本上的可能的增加。
圖I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受光面的平面圖;[0024]圖2是顯示圖I中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背面的底面圖;圖3是顯示多個圖I中的太陽能電池單元被連接在一起的立體圖;圖4是圖3的示意性的側視圖;以及圖5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6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7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8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9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六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10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七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11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八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12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九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13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14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15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二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16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三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17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四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18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五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19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六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20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七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圖21是顯示虛線形式的受光面對準標記的一個實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具體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以及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方法的較佳實施例。用相同的參考數字指示相同的元件,并且省略重復的描述。圖I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受光面的平面圖。圖2是顯示圖I中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背面的底面圖。圖3是顯示多個圖I中的太陽能電池單元被連接在一起的立體圖。圖4是圖3的示意性的側視圖。如圖I所示,太陽能電池單元100是如此以使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100被串聯或并聯地電連接在一起以形成一個太陽能電池組件。太陽能電池單元100包括基板2。基板2大致是正方形的并且具有四個圓弧狀拐角。基板2的一個表面相當于受光面21。基板2的另一個表面相當于背面22 (參見圖2)。基板2可以由Si的單晶體、Si的多晶體以及Si的非晶體中的至少一個形成。在受光面21側上,基板2可以由η型半導體或P型半導體形成。在基板2上,例如,兩個相對側之間的距離是125mm。多個(例如,48個)直線狀的指狀電極3被彼此平行并彼此遠離地布置在受光面21上。當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100被連接在一起以形成太陽能電池組件時,TAB線4借助各自的導電粘合膜(導電粘合劑)5被連接到指狀電極3(參見圖4)。每個指狀電極3的線寬例如是O. 15mm。相鄰的指狀電極3之間的距離df例如是2. 55mm。每個指狀電極3由提供電導通的已知材料形成。指狀電極3的材料的實例包括,包含銀的玻璃膏;各自包含在其中分散有各種導電顆粒中的一種的粘合劑樹脂的銀膏、金膏、碳膏、鎳膏以及鋁膏;以及通過燃燒或沉積形成的ΙΤ0。在這些材料之中,就耐熱性、導電性、穩定性以及成本而言,較佳地使用包含銀的玻璃膏。 粘合區域SF,SF是施加有各自的導電粘合膜5、5的受光面21的區域。粘合區域SF的寬度wc ( S卩,導電粘合膜5處的寬度)例如是I. 2mm。粘合區域SF、SF之間的距離dc例如是62mm。此外,連接到粘合區域SF的TAB線4的寬度例如是I. 5mm。受光面對準標記6A、6A沿著線L被不連續地設置在受光面21上以便形成虛線;線L與位于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3、3相交。更具體地,各自僅與一個指狀電極3相交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A的部分61A沿線L被連續地設置在每隔一個的指狀電極3上。受光面對準標記6A指示TAB線4被連接到指狀電極3的位置。例如,受光面對準標記6A被布置在粘合區域SF的中心部分。受光面對準標記6A使用與指狀電極3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來與指狀電極3 —體形成。也就是說,受光面對準標記6A由包含銀的玻璃膏形成;由各自包含在其中分散有各種導電顆粒中的一種的粘合劑樹脂的銀膏、金膏、碳膏、鎳膏以及鋁膏形成;或者由通過燃燒或沉積形成的ITO形成。在這些材料之中,就耐熱性、導電性、穩定性以及成本而言,較佳地使用包含銀的玻璃膏。受光面對準標記6A在指狀電極3的形成的同時被形成。受光面對準標記6A的各個部分61A的線寬是至少O. 05mm并且至多O. 2mm,例如,是與根據本實施例的指狀電極3同樣的O. 15_線寬。也就是說,受光面對準標記6A的各個部分61A在線寬上等于或者小于指狀電極3。當受光面對準標記6A的線寬是至少O. 05mm時,確保目視識別,允許受光面對準標記6A用作對準標記。此外,當受光面對準標記6A的線寬是至多O. 2mm時,可以充分地減少電極材料的用量。而且,當受光面對準標記6A在線寬上等于或者小于指狀電極3時,可以進一步地減少電極材料的用量。替代地,受光面對準標記6A的各個部分6IA在線寬上較佳地是TAB線的至多20%,受光面對準標記6A被連接到TAB線。受光面對準標記6A、6A之間的距離是與粘合區域SF、SF之間的距離dc同樣的62mm0如圖2所示,背面電極7被形成為遍及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整個背面22。當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100被連接在一起以形成太陽能電池組件時,TAB線4借助各自的導電粘合膜5被連接到背面電極7 (參見圖4)。例如,通過燃燒鋁膏形成背面電極7。粘合區域SB、SB指示施加有導電粘合膜5的背面22的區域。粘合區域SB、SB的位置對應于受光面21上的粘合區域SF的位置。如同粘合區域SF的寬度wc (參見圖I),粘合區域SB的寬度例如是I. 2mm。如同粘合區域SF、SF之間的距離dc (參見圖1),粘合區域SB、SB之間的距離例如是大約62mm。此外,如同連接到受光面21的TAB線的寬度,連接到相應的粘合區域SB的TAB線4的寬度例如是I. 5mm。背面對準標記71、71沿著各自的粘合區域SB被設置在背面22上,以便連接基板2上的兩個相對側。背面對準標記71指示相應的TAB線4被連接到背面電極7的位置。例如,背面對準標記71被定位在例如粘合區域SB的中心部分中。背面對準標記71被成形為類似凹槽狀。位于背面電極7下面的與背面對準標記71相對應的一部分基板2從背面電極7露出,因而是可見的。當TAB線4借助各自的導電粘合膜5被連接到背面電極7時,導電粘合膜5需要被可靠地與背面電極7接觸。因而,背面 對準標記71的寬度小于TAB線4的寬度,并且例如是大約O. I到O. 9mm。如同粘合區域SB、SB之間的距離,背面對準標記71、71之間的距離例如是62mm。如圖3所示,這種太陽能電池單元100被布置成一排以致受光面對準標記6A形成直線,并且太陽能電池單元100借助于TAB線4被結合在一起,TAB線4借助導電粘合膜5沿著各自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A被布置。通過借助于相應的TAB線4,將太陽能電池單元100A的受光面21側上的指狀電極3連接到與太陽能電池單元100A鄰接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B的背面22側上的背面電極7 (參見圖4),進一步地借助于相應的TAB線,將太陽能電池單元100B的受光面21側上的指狀電極3連接到與太陽能電池單元100B鄰接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C的背面22側上的背面電極7,并且重復這種操作,來實現結合。因此,布置成一行的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100被串聯地電連接在一起。設置一個以上的這種列以形成太陽能電池組件。如上所述,在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中,指示各個TAB線4被連接到指狀電極3的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A、6A沿著各自的線L、L被設置,線L、L與位于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3、3相交。因此,檢查受光面對準標記6A、6A允許可視地識別用于TAB線4的連接位置。因此,每個TAB線4可以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0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A在指狀電極3的形成的同時被形成,并且使用與指狀電極3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來與指狀電極3—體形成。因此,受光面對準標記6A可以被容易地形成,允許生產成本上的可能的增加被抑制。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0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A沿著線L被不連續地形成,并且具有等于或者小于TAB線4的線寬的線寬,受光面對準標記6A被連接到TAB線4。因此,與在其中形成有連續的匯流條電極并且具有與TAB線的寬度同樣的寬度的常規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相比,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用來抑制電極材料的用量上的可能的增加。結果,可以限制生產成本上的可能的增加。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0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A被成形為類似虛線。這不僅允許電極材料的用量上的可能的增加被抑制,而且確保了目視識別。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0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A的各個部分61A的線寬是至少O. 05mm并且至多O. 2mm,或者線寬等于或者小于指狀電極3的線寬。這使得電極材料的用量上的可能的增加能夠被進一步地抑制。結果,可以限制生產成本上的可能的增加。此外,在由太陽能電池單元100形成的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100被布置,并且在相鄰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中的一個上的指狀電極3借助于各個TAB線4被連接到形成在另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背面22上的背面電極7,借助相應的導電粘合膜5沿著相應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A布置的各個TAB線4。在這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允許限制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列彎曲。因此,當太陽能電池組件被制造時,可以抑制太陽能電池單元100中的可能的殘余應力,允許提高制造成品率。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本實施例的描述集中在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上。圖5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5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1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太陽能電池單元110包括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布置圖案上與受光面對準標記6A不同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B。受光面對準標記6B具有其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B的部分6IB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B跨越兩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3,以便將指狀電極3、3連接在一起。當然,太陽能電池單元11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1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B的各個部分61B跨越兩個指狀電極3、3。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B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B的各個部分61B跨越的多個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多個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6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6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2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太陽能電池單元120包括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布置圖案上與受光面對準標記6A不同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C。受光面對準標記6C具有其中部分61C和部分62C沿著線L被交替地并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C僅與一個指狀電極3相交,而各個部分62C跨越兩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3,以便將指狀電極3、3連接在一起。此外,部分62C、62C被定位在位于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3、3的外側并且每個僅與一個指狀電極3結合。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2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2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C的各個部分62C跨越兩個指狀電極3、3。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C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C的各個部分62C跨越的多個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多個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20中,部分62C、62C被定位在位于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3、3的外側。因而,當導電粘合膜5被施加到太陽能電池單元120時,受光面對準標記6C的部分62C、62C可以從導電粘合膜5中伸出。結果,可以可視地識別導電粘合膜5是否已經被施加到想要的位置。這允許TAB線4被更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7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7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3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太陽能電池單元130包括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布置圖案上與受光面對準標記6A不同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D。受光面對準標記6D具有其中部分61D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D跨越兩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3,以便將指狀電極3、3連接在一起。此外,部分61D、61D被定位在位于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3、3的外側并且每個僅與一個指狀電極3結合。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3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 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3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D的各個部分61D跨越兩個指狀電極3、3。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D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D的各個部分61D跨越的多個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多個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30中,部分61D、61D被定位在位于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3、3的外側。因而,當導電粘合膜5被施加到太陽能電池單元130時,受光面對準標記6D的部分61D、61D可以從導電粘合膜5中伸出。結果,可以可視地識別導電粘合膜5是否已經被施加到想要的位置。這允許TAB線4被更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8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8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4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太陽能電池單元140包括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長度和布置圖案上與受光面對準標記6A不同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E。受光面對準標記6E具有其中部分61E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E跨越一組四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以便將位于該組的兩端的四個指狀電極3到3中的兩個指狀電極連接在一起。與位于受光面的下端的與指狀電極3相交的部分61E僅跨越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此外,沒有與任何部分61E結合的一個指狀電極3被插入在連續的部分61E、61E之間。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4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4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E的各個部分61E跨越四個指狀電極3、3。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E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E的各個部分61E跨越的多個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多個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0086]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六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9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六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9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5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太陽能電池單元150包括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長度和布置圖案上與受光面對準標記6A不同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F。受光面對準標記6F具有其中部分61F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IF跨越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以便將指狀電極3到3連接在一起。此外,沒有與任何部分61F結合的一個指狀電極3被插入在連續的部分61F、61F之間。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5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5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F的各個部分61F跨越三個指狀電極3到3。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F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 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F的各個部分61F跨越的多個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多個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七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10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七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10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6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太陽能電池單元160包括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長度和布置圖案上與受光面對準標記6A不同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G。受光面對準標記6G具有其中部分61G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G跨越一組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以便將位于該組的兩端的三個指狀電極3到3中的兩個指狀電極連接在一起。各個部分61G的下端從這組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突出。此夕卜,沒有與任何部分61G結合的兩個指狀電極3被插入在連續的部分61G、61G之間。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6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6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G的各個部分61G跨越三個指狀電極3到3。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G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G的各個部分61G跨越的多個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多個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八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11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八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11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7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太陽能電池單元170包括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長度和布置圖案上與受光面對準標記6A不同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H。[0098]受光面對準標記6H具有其中部分6IH和部分62H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H跨越一組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以便將位于該組的兩端的三個指狀電極3到3中的兩個指狀電極連接在一起,各個部分6IH的下端從這組三個指狀電極3、3突出,以及各個部分62H跨越一組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以便將位于該組的兩端的三個指狀電極3到3中的兩個指狀電極連接在一起,各個部分62H的上端從這組三個指狀電極3、3突出。此外,沒有與任何部分61H和62H結合的兩個指狀電極3被插入在連續的部分61H和62H之間。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7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70中,受光面對準標 記6H的各個部分61H和62H跨越三個指狀電極3到3。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H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H的各個部分61H和62H跨越的多個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多個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九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12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九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12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8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1。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1。例如,受光面對準標記61被分別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受光面對準標記61和61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粘合區域SF的寬度Wc (即,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受光面對準標記61具有其中僅與一個指狀電極3相交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1的部分611沿著線L被連續地設置在每隔一個的指狀電極3上的圖案。此外,在分別被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1和61中,一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1的部分611相對于另一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1的部分611被交錯。因而,受光面對準標記61和61彼此交錯設置。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8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80中,由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1,因此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8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1、61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Wc。因而,導電粘合膜5可以被施加到受光面對準標記61和61之間,以致受光面對準標記61、61可以在導電粘合膜5的施加之后被可視地識別。因此,TAB線4可以被更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8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1和61彼此交錯設置。因而,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13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13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9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 (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J ;各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J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布置圖案上不同于受光面對準標記6A。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J。例如,受光面對準標記6J被分別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受光面對準標記6J和6J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粘合區域SF的寬度Wc ( S卩,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受光面對準標記6J具有其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J的部分61J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J跨越兩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3,以便將指狀電極3、3連接在一起。此外,在分別被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J和6J中,一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J的部分61J相對于另一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J的部分61J被交錯。因而,受光面對準標記6J和6J彼此交錯設置。另外,由于 各自跨越兩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3的部分61J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J、6J被結合在一起。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9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90中,由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J,因此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9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J、6J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Wc。因而,導電粘合膜5可以被施加到受光面對準標記6J和6J之間,以致受光面對準標記6J、6J可以在導電粘合膜5的施加之后被可視地識別。因此,TAB線4可以被更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9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J和6J彼此交錯設置。因而,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190中,由于各自跨越兩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3的部分61J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J、6J被結合在一起。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J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所有的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所有的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i^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14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14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0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 (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K;各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K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布置圖案上不同于受光面對準標記6A。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K。例如,受光面對準標記6K被分別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受光面對準標記6K和6K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粘合區域SF的寬度Wc ( S卩,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受光面對準標記6K具有其中部分6IK和部分62K沿著線L被交替地并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IK僅與一個指狀電極3相交,而各個部分62K跨越兩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3,以便將指狀電極3、3連接在一起。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0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0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K的各個部分62K跨越兩個指狀電極3、3。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K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K的各個部分62K跨越的多個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多個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00中,由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 對準標記6K,因此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0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K、6K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Wc。因而,導電粘合膜5可以被施加到受光面對準標記6K和6K之間,以致受光面對準標記6K、6K可以在導電粘合膜5的施加之后被可視地識別。因此,TAB線4可以被更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二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15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二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15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1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 (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L;各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L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布置圖案上不同于受光面對準標記6Α。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L。例如,受光面對準標記6L被分別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受光面對準標記6L和6L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粘合區域SF的寬度Wc ( S卩,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受光面對準標記6L具有其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L的部分61L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L跨越兩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3,以便將指狀電極3、3連接在一起。此外,在分別被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L和6L中,一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L的部分6IL相對于另一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L的部分61L被交錯。因而,受光面對準標記6L和6L彼此交錯設置。另外,由于各自跨越兩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3的部分61L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L、6L被結合在一起。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1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10中,由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L、6L,因此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1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L、6L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Wc。因而,導電粘合膜5可以被施加到受光面對準標記6L和6L之間,以致受光面對準標記6L、6L可以在導電粘合膜5的施加之后被可視地識別。因此,TAB線4可以被更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1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L和6L彼此交錯設置。因而,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10中,由于各自跨越兩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3的部分61L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L、6L被結合在一起。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L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所有的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所有的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三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16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三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16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2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兀100 (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對一條線L設置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 ;各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布置圖案上不同于受光面對準標記6A。對一條線L設置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例如,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被分別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粘合區域SF的寬度Wc (即,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受光面對準標記6M具有其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M的部分6IM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IM跨越一組四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以便連接位于該組的兩端的四個指狀電極3中的兩個指狀電極。沒有與任何部分61M連接的一個指狀電極3被插入在連續的部分61M和61M之間。受光面對準標記6N具有其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N的部分6IN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IN跨越一組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以便連接位于該組的兩端的三個指狀電極3中的兩個指狀電極。沒有與任何部分61N連接的兩個指狀電極3被插入在連續的部分61N和61N之間。此外,在分別被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M的部分61M相對于受光面對準標記6N的部分61N被交錯。因而,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彼此交錯設置。另外,由于各自跨越多個指狀電極3、3的部分61M和61N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被結合在一起。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2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20中,由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因此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2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Wc。因而,導電粘合膜5可以被施加到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之間,以致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可以在導電粘合膜5的施加之后被可視地識別。因此,TAB線4可以被更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2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彼此交錯設置。因而,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20中,由于各自跨越多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的部分61M和61N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被結合在一起。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M和6N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所有的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所有的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四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17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四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17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3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 (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0;各個受光面對準 標記60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布置圖案上不同于受光面對準標記6A。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0。例如,受光面對準標記60被分別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受光面對準標記60和60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粘合區域SF的寬度Wc (即,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受光面對準標記60具有其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0的部分610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0跨越一組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以便與指狀電極3到3相交。沒有與任何部分610連接的一個指狀電極3被插入在連續的部分610和610之間。此外,在分別被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0和60中,右側的部分610相對于左側的部分610被交錯,并且受光面對準標記60和60彼此交錯設置。另外,由于各自跨越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的部分610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0、60被結合在一起。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3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30中,由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0,因此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3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0和60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Wc。因而,導電粘合膜5可以被施加到受光面對準標記60和60之間,以致受光面對準標記60、60可以在導電粘合膜5的施加之后被可視地識別。因此,TAB線4可以被更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3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0和60彼此交錯設置。因而,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30中,由于各自跨越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的部分610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0、60被結合在一起。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0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所有的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所有的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0147]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五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18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五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18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4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 (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P ;各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P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布置圖案上不同于受光面對準標記6A。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P。例如,受光面對準標記6P被分別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受光面對準標記6P和6P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粘合區域SF的寬度Wc (即,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受光面對準標記6P具有其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P的部分61P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P跨越一組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以便連接位于該組的兩端的三個指狀電極3中的兩個指狀電極。沒有與任何部分61P連接的一個指狀電極3被插入在連續的部分61P和61P之間。此外,在分別被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P和6P中,右側的部分61P相對于左側的部分61P被交錯,并且受光面對準標記6P和6P彼此交錯設置。另外,由于各自跨越三個 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的部分61P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P、6P被結合在一起。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4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40中,由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P,因此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4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例如,兩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P和6P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Wc。因而,導電粘合膜5可以被施加到受光面對準標記6P和6P之間,以致受光面對準標記6P、6P可以在導電粘合膜5的施加之后被可視地識別。因此,TAB線4可以被更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4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P和6P彼此交錯設置。因而,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40中,由于各自跨越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的部分61P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P、6P被結合在一起。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P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所有的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所有的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六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19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六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19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5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兀100 (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對一條線L設置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 ;各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在對準標記的部分的布置圖案上不同于受光面對準標記6A。[0157]對一條線L設置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例如,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被分別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粘合區域SF的寬度Wc ( S卩,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受光面對準標記6Q具有其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Q的部分61Q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Q跨越一組三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以便與指狀電極3到3相交。沒有與任何部分61Q連接的兩個指狀電極3被插入在連續的部分6IQ和6IQ之間。受光面對準標記6R具有其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R的部分6IR沿著線L被連續地布置的圖案;各個部分61R跨越一組四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到3,以便連接位于該組的兩端的四個指狀電極3中的兩個指狀電極。沒有與任何部分61R連接的一個指狀電極3被插入在連續的部分61R和61R之間。此外,在分別被設置在線L的右側和左側上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中,部分61Q相對于部分61R被交錯,并且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彼此交錯設置。另外,由于各自跨越多個指狀電極3到3的部分61Q和61R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被結合在一起。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5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50中,由于對一條線L設置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因此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兀25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之間的寬度Wa等于或者大于導電粘合膜5的寬度Wc。因而,導電粘合膜5可以被施加到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之間,以致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可以在導電粘合膜5的施加之后被可視地識別。因此,TAB線4可以被更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另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兀250中,對一條線L設置的多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彼此交錯設置。因而,對準標記可以更容易地被可視地識別,允許TAB線4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元250中,由于各自跨越多個相鄰的指狀電極3的部分61Q和61R以交錯的方式被布置,因此所有的指狀電極3通過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被結合在一起。如此配置的受光面對準標記6Q和6R有助于簡化對指狀電極3的斷線等等的檢查。也就是說,在這種結構中,所有的指狀電極3形成一個集合。因而,當探針接觸到該集合時,每次可以檢查所有的指狀電極3。因此,檢查所需的探針的數目可以被減少,能夠減少檢查成本。現在,將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七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將主要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圖20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十七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正面的平面圖。如圖20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60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 (參見圖I)的不同在于,太陽能電池單元260包括受光面對準標記6S,各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S具有設置在受光面的兩端的部分61S,并且各個受光面對準標記6S連接位于這組所有的指狀電極3的末端的指狀電極3以及與位于該組的末端的指狀電極3鄰接的指狀電極3。當然,如上所述配置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60產生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100的效果同樣的效果。[0166]此外,在太陽能電池單兀260中,受光面對準標記6S包括部分61S,各個部分61S連接位于這組所有的指狀電極3的末端的指狀電極3以及與位于該組末端的指狀電極3鄰接的指狀電極3。因而,可以進一步地抑制電極材料的用量上的可能的增加,使得生產成本上的增加能夠被限制。當理解了上文描述的內容,可以通過一種方法制造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該方法包括設置具有布置在其受光面上的多個指狀電極的光伏基板,受光面具有預定寬度的區域,以容納與該區域具有相同寬度的導電粘合劑;以及在該區域或者鄰近于該區域處,設置指示TAB線將借助導電粘合劑被連接到指狀電極上時的連接位置的對準記號,對準記號具有沿著線被不連續地設置在受光面上的部分,該線與位于最靠近所述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中的兩個指狀電極相交,在多個指狀電極被形成在受光面上之前或者之后設置對準記號。進一步地,可以通過一種方法制造出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該方法包括 I)設置多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2)將TAB線沿著對準記號被定位在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上,并且借助導電粘合劑將TAB線連接到所述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的指狀電極;以及3)將TAB線連接到形成在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中的另一個太陽能電池單元的背面上的背面電極;其中可以以任一順序執行步驟2)和3。已經具體描述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單元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描述的實施例。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背面電極7借助導電粘合膜5被連接到TAB線4。但是,由Ag等形成的匯流條電極可以被設置在背面電極7上的位置,TAB線4將被連接到背面電極7,以致背面電極7和TAB線4可以通過用焊錫將匯流條電極連接到TAB線4而被電連接在一起。此外,上述實施例中,膜狀導電粘合膜5被用作導電粘合劑。但是,可以應用液體的導電粘合劑。在上述實施例中,受光面對準記號可以由與指狀電極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作為用于受光面對準記號的材料,例如,通過采用比用于指狀電極的材料便宜的材料,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應當注意,不同的材料包括含有不同成分或者不同含量比率的相同成分的材料。同樣,在上述實施例中,作為受光面對準記號,例如,可以采用圖21所示的這種形式。圖21所示的受光面對準記號6T是形成圖案的虛線,其中部分61T和部分62T以交替的順序被定位,部分62T沿線L的長度比部分61T短。應當注意,可以連續地定位多個部分61T并且可以連續地定位多個部分62T。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作為太陽能電池單元,特別地,具有單晶硅基板的那些太陽能電池單元、具有多晶硅基板的那些太陽能電池單元、或者具有其中單晶硅與非晶硅層壓的基板(例如,由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生產的HIT系列)的那些太陽能電池單元是較佳的。同樣,在上述實施例中,用于指狀電極的材料,除了上述材料以外,包括諸如包含鋁的玻璃膏、包含銅的玻璃膏、以及包含合金的玻璃膏的材料,合金包括銀、鋁和銅中的至少一個。同樣適合用于上述實施例中的受光面對準記號的材料。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受光面對準記號的各個部分的線寬更佳地是至少O. IOmm和至多O. 18mm。同樣,在上述實施例中,即使粘合區域SF的數目(TAB線的數目)被描述為2個,但是也可以是其他數目(例如,3到5個)。此外,與各個受光面對準記號部分相交的指狀電極的數目較佳地是2個,更佳地是2個以上并且不超過20個,以及最佳地是2個以上并且不超過10個。另外,與受光面對準記號的各個部分相交的指狀電極的數目不必在每個部分都相同,而可以對每個部分是不同的。同樣,指狀電極不必是直線狀的。
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包括布置在光伏基板的受光面上的多個指狀電極,和指示TAB線借助導電粘合劑被連接到所述指狀電極上時的連接位置的對準記號,所述對準記號具有沿著線被不連續地設置在所述受光面上的部分,所述線與位于最靠近所述受光面的兩端的所述指狀電極中的兩個指狀電極相交,其中 所述TAB線沿著所述對準記號被定位在所述多個太陽能電池単元中的ー個太陽能電池単元上,并且借助所述導電粘合劑被連接到所述ー個太陽能電池単元的所述指狀電極,和 所述TAB線被進一步連接到形成在所述多個太陽能電池単元中的另ー個太陽能電池単元的背面上的背面電極。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 各個對準記號部分由與所述指狀電極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各個對準記號部分進ー步具有等于或者小于所述TAB線的線寬的線寬。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 各個對準記號部分由與所述指狀電極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各個對準記號部分進ー步具有等于或者小于所述TAB線的線寬的線寬。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 各個對準記號部分與所述指狀電極中的至少ー個相應的指狀電極一體形成。
5.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準記號在大致平行于所述線的方向上是不連續的,所述線與所述指狀電極中的所述兩個指狀電極相交。
6.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準記號在大致垂直于所述線的方向上是不連續的,所述線與所述指狀電極中的所述兩個指狀電極相交。
7.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準記號包括虛線。
8.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準記號的各個部分與多個所述指狀電極交叉。
9.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干,與所述對準記號的各個部分相交的所述指狀電極的數目是2個以上并且不超過20個。
10.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與所述對準記號的各個部分相交的所述指狀電極的數目是2個以上并且不超過10個。
11.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準記號包括沿著單個直線定位的多個細長的直線部分。
12.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準記號包括彼此交錯設置的部分。
13.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準記號部分限定區域,所述區域具有等于或者大于所述導電粘合劑的寬度的寬度。
14.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準記號的各個部分具有等于或者小于所述指狀電極中的一個指狀電極的寬度的寬度。
15.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準記號的各個部分具有至少0. 05mm并且至多0. 2mm的寬度。
16.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準記號的各個部分具有至少0. IOmm并且至多0. 18mm的寬度。
17.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單晶硅基板、多晶硅基板、或者其中單晶硅與非晶硅層壓的基板被用作所述基板。
18.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AB線的數目是2個。
19.如權利要求I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AB線的數目是3到5個。
專利摘要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使得TAB線能夠被精確地連接到想要的位置,從而允許抑制生產成本上的可能的增加。太陽能電池單元包括布置在光伏基板的受光面上的多個指狀電極,以及指示TAB線將借助導電粘合劑被連接到指狀電極上時的連接位置的對準記號。對準記號具有沿著線不連續地設置在受光面上的部分,該線與位于最靠近受光面的兩端的指狀電極中的兩個指狀電極相交。
文檔編號H01L31/0224GK202513163SQ20122008562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8日
發明者淺川雄介, 竹村賢三, 藤井正規, 鶴岡恭生 申請人:日立化成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