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編碼旋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ー種編碼旋鈕及編碼旋鈕。
背景技術:
在消費電子設備、通訊設備等多種設備中均會使用到編碼旋鈕。例如便攜式中轉臺屬于數模兼容的高端產品,其應用場景包含背負、掛墻、車載等多種場合,做為ー款專業無線通訊設備必須要具有優良的三防性能。在其中就會使用到編碼旋鈕。編碼旋鈕包括旋鈕帽和旋鈕軸,旋鈕帽為手持部分,旋鈕軸與旋鈕帽固定連接,旋鈕軸用干與設備的轉軸固定連接,操作人員可以手持旋鈕帽轉動編碼旋鈕,從而帶動旋鈕軸以及設備的轉軸轉動。通常旋鈕帽和旋鈕軸是一體成型的。如圖I所示為編碼旋鈕的ー個示例,該編碼旋鈕采用雙色成型結構(即兩種材料制成),一般可以使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和熱塑性聚氨酯樹脂(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TPU);其中 PC 硬膠為 TPU 為軟膠。如圖 I 中 100 和 300所示位置為硬膠,200所示部分為軟膠。軟膠位于旋鈕帽,可以增強手感并有防滑效果。旋鈕軸300采用硬膠則可以在與設備轉軸固定,在編碼旋鈕轉動時提供足夠的強度帶動設備轉軸轉動。 發明人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現編碼旋鈕受到撞擊時,容易破損并且造成設備的轉軸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ー種編碼旋鈕,可以提升編碼旋鈕抗撞擊性能,并減小設備轉軸受到的沖擊。ー種編碼旋鈕,包括硬膠的旋鈕帽1001和硬膠的旋鈕軸1002,所述旋鈕軸1002內部與器件軸平行方向上具有鏤空部1003,所述鏤空部1003開ロ方向在所述旋鈕帽1001 —側;在所述鏤空部1003填充有軟膠1004。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當旋編碼鈕受到正向沖擊時,編碼旋鈕頂部軟膠先接觸,緩沖一部分沖力,余力可以通過編碼旋鈕外緣硬膠直接傳到面殼上,可以提升編碼旋鈕抗撞擊性能。器件軸頂端與旋鈕帽有足夠的空間,即使旋鈕變形也不會損傷器件軸。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要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現有技術編碼旋鈕結構示意圖;圖2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編碼旋鈕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編碼旋鈕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旋鈕帽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編碼旋鈕安裝后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編碼旋鈕安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地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份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ー種編碼旋鈕,如圖2A和2B所示,包括硬膠的旋鈕帽1001和硬膠的旋鈕軸1002 ;上述旋鈕軸1002內部與器件軸平行方向上具有鏤空部1003,上述鏤空部1003開ロ方向在上述旋鈕帽1001 —側;在上述鏤空部1003填充有軟膠1004。當旋編碼鈕受到正向沖擊時,編碼旋鈕頂部軟膠先接觸,緩沖一部分沖力,余力可以通過編碼旋鈕外緣硬膠直接傳到面売上,可以提升編碼旋鈕抗撞擊性能。器件軸頂端與旋鈕帽有足夠的空間,即使旋鈕變形也不會損傷器件軸。優選地,如圖3所示,上述鏤空部1003將旋鈕軸1002分為外圈和內圈,上述內圈為與器件軸固定連接部,遠離器件軸的ー側為外圈;上述內圈厚度大于上述外圈厚度。編碼旋鈕的外圈設計成薄壁的鏤空結構,外圈起保護功能,內圈起固定器件軸的作用。兩者通過薄壁相連,即可將旋轉的扭カ傳遞到器件上,實現其旋動的方式,又可依靠薄壁可變形的特性,將沖擊力分散緩解,起到保護器件的作用。可選地,上述鏤空部1003截面間隙大于或等于0. 5毫米。為了保證編碼旋鈕作動順暢,與面殼壁預留足夠的間隙。當受到橫向沖擊時,編碼旋鈕會向面殼壁移動。將大部分的沖カ傳導到面売上。由于編碼旋鈕外圈與內圈通過鏤空式薄壁相連,薄壁的變形可吸收外圈的位移量,使沖擊カ不會直接傳遞到器件上。可選地,上述鏤空部1003為套啤結構的鏤空部1003 ;上述鏤空部1003填充有軟膠1004包括上述硬膠的旋鈕帽1001以及硬膠的旋鈕軸1002與軟膠1004為套啤式連接,軟膠1004填充在上述套啤結構的鏤空部1003。軟硬膠通過套啤的方式相結合防止剝離。進ー步地,上述鏤空部1003具有穿插結構。軟硬膠通過套啤的方式相結合,且相互之間設計為穿插結構防止剝離。可選地,上述硬膠的旋鈕帽1001與硬膠的旋鈕軸1002之間具有凹槽1005,凹槽1005的開ロ方向在上述旋鈕軸1002與器件軸連接的ー側。如圖4所示,設備的面殼2001可以卡在上述凹槽1005,器件軸2002與上述旋鈕軸1002固定連接。優選地,如圖5所示,可一井參閱圖4,上述旋鈕帽1001靠近上述凹槽的一端為圓弧狀。圓弧所在部分如圖5中圓圈部分以及箭頭指向的圓圈放大部分所示。[0030]本實用新型實施提供的編碼旋鈕結構具有以下特點1、間隙大于0.5mm,可以有效的避免受沖擊時候塑性變形;2、編碼旋鈕與上蓋接觸面設計成小圓弧,保證接觸面很小,并且與面殼間的空隙留的足夠大,保證旋鈕帽和面殼的摩擦足夠小,在受沖擊的時候減少傷害。3、編碼旋鈕采用軟硬膠成型。結構方案保證了盡量使軟膠受力,相應減少硬膠受カ及對開關軸的沖擊。4、編碼旋鈕的外圈與內圈之間設計成薄壁鏤空結構。采用軟硬膠注塑エ藝、軟硬膠穿插結構設計、觸點接觸減小摩擦力、硬膠部分設計成薄壁鏤空結構,設計大間隙通過塑性變形緩解應カ的方案保證防跌落損壞,結構件少裝配簡單方便。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編碼旋鈕,包括硬膠的旋鈕帽(1001)和硬膠的旋鈕軸(1002),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鈕軸(1002)內部與器件軸平行方向上具有鏤空部(1003),所述鏤空部(1003)開口方向在所述旋鈕帽(1001) —側; 在所述鏤空部(1003)填充有軟膠(100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編碼旋鈕,其特征在于,所述鏤空部(1003)將旋鈕軸(1002)分為外圈和內圈,所述內圈為與器件軸固定連接部,遠離器件軸的一側為外圈; 所述內圈厚度大于所述外圈厚度。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編碼旋鈕,其特征在于,所述鏤空部(1003)截面間隙大于或等于0. 5暈米。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意一項所述編碼旋鈕,其特征在于,所述鏤空部(1003)為套啤結構的鏤空部(1003); 所述鏤空部(1003)填充有軟膠(1004)包括 所述硬膠的旋鈕帽(1001)以及硬膠的旋鈕軸(1002)與軟膠(1004)為套啤式連接,軟膠(1004)填充在所述套啤結構的鏤空部(100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編碼旋鈕,其特征在于, 所述鏤空部(1003)具有穿插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意一項所述編碼旋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膠的旋鈕帽(1001)與硬膠的旋鈕軸(1002)之間具有凹槽(1005),凹槽(1005)的開口方向在所述旋鈕軸(1002)與器件軸連接的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編碼旋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鈕帽(1001)靠近所述凹槽的一端為圓弧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編碼旋鈕,包括硬膠的旋鈕帽(1001)和硬膠的旋鈕軸(1002),所述旋鈕軸(1002)內部與器件軸平行方向上具有鏤空部(1003),所述鏤空部(1003)開口方向在所述旋鈕帽(1001)一側;在所述鏤空部(1003)填充有軟膠(1004)。旋編碼鈕受到正向沖擊時,編碼旋鈕頂部軟膠先接觸,緩沖一部分沖力,余力可以通過編碼旋鈕外緣硬膠直接傳到面殼上,可以提升編碼旋鈕抗撞擊性能。器件軸頂端與旋鈕帽有足夠的空間,即使旋鈕變形也不會損傷器件軸。
文檔編號H01H19/14GK202523616SQ20122006552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7日
發明者朱泉和, 王光玉, 胡坤映, 馬春海, 黃勇 申請人: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