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電連接器,包含一蓋體、至少一端子座,以及至少一對的扣接構造。蓋體包含頂板及連接頂板的兩側邊。至少一端子座與蓋體共同界定了一插槽。至少一端子座包含相對的兩側邊。至少一對的扣接構造分別設置于蓋體的兩側邊與端子座的兩側邊之間。各扣接構造包含一第一扣接部和一第二扣接部。第一扣接部與第二扣接部互相卡扣且余隙配合,使得至少一端子座能于扣接構造處相對于蓋體旋動。
【專利說明】電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移動通訊產品的用戶識別資料是儲存在SIM(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卡中,SM卡要使用SIM電連接器來連接移動通訊產品。圖1顯示了一現有SIM卡連接器I。通常,SIM卡連接器I包含一端子座10及一金屬殼13。金屬殼13與端子座10組裝后共同形成收容SIM卡的空間。端子座10包含一絕緣殼體11和多個端子12。絕緣殼體11通常是以塑料制作,多個端子12是以埋設的方法固定在絕緣殼體11上。
[0003]金屬殼13具有多個焊接點131,各端子12具有一焊接部121。當SIM卡連接器I安裝在電路板上時,焊接點131和焊接部121焊接在相應的電路板焊墊上。
[0004]如圖1所示,端子座10是單片式設計,端子成前后兩排排列,所以端子座10具有相當的長度與寬度。長和寬的端子座10容易翹曲,因此難以確保組裝后的SIM卡連接器1,其金屬殼13的焊接點131和前后兩排的端子12的焊接部121是共平面的。
[0005]再者,由于絕緣殼體11是塑料制作的,故一般在進行回焊(reflow)后,端子座10會產生翹曲,而讓金屬殼13的焊接點131和前后兩排的端子12的焊接部121等不共平面的情況更為惡化。
[0006]此外,絕緣殼體11的側邊形成多個凸出部132和133,多個凸出部132和133可固定式地扣接金屬殼13的側板,而使金屬殼13固定在絕緣殼體11上。然而,此種固定方式限制絕緣殼體11與金屬殼13間不能相對移動,因此會讓部分的焊接點131或焊接部121因焊接點131和焊接部121的不共面而產生懸空在對應的電路板焊墊上的情形,從而導致焊接不良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7]鑒于前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電連接器。
[0008]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包含一蓋體、至少一端子座,以及至少一對的扣接構造。蓋體包含頂板及連接頂板的兩側邊。至少一端子座與蓋體共同界定一插槽。至少一端子座包含相對的兩側邊。至少一對的扣接構造分別設置于蓋體的兩側邊與端子座的兩側邊之間。各扣接構造包含一第一扣接部和一第二扣接部。第一扣接部與第二扣接部互相卡扣且余隙配合,使得至少一端子座能于扣接構造處相對于蓋體旋動。
[0009]上述實施例的端子座與蓋體以余隙配合的方式相互卡扣,使得端子座的端子的焊接部與蓋體上的焊接片各自或相互之間可在多個方向上做相對位置調整,因而可確保端子的焊接部與蓋體上的焊接片均能穩妥合適地焊接在電路板上。此外,余隙配合的設計可讓相同的端子座扣接在具有不同高度的蓋體上,達到端子座可共用并降低制造成本的結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0]圖1顯示了一現有的SM卡連接器;
[0011]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其例示了一電路板、一電子卡及電連接器;
[0012]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0013]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端子座的絕緣本體、金屬框體及端子的立體示意圖;
[0014]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0015]圖6為圖5的部分9的局部放大圖;
[0016]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其顯示了電連接器安裝于電路板上前端子座的狀態;
[0017]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其顯示了電連接器安裝于電路板上后的狀態;
[0018]圖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其顯示了蓋體的擋止部擋止端子座旋動的情形;
[0019]圖10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11為圖10的部分15的局部放大圖;以及
[0021]圖1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端子座相對于扣接構造的旋動后的狀態;
[0022]圖1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其例示了一電路板、一電連接器、一托盤及一電子卡;
[0023]圖1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其例示了端子座與蓋體;
[0024]圖1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其顯示了端子座相對于蓋體旋動后在一擋止位置上;
[0025]圖1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例示了托盤及電子卡;以及
[0026]圖1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例示了托盤的底部件及框部件。
[0027]【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28]I SIM卡連接器
[0029]2電路板
[0030]3電子卡
[0031]4電連接器
[0032]4’ 電連接器
[0033]5方向
[0034]6電連接器
[0035]7托盤
[0036]8電子卡
[0037]10 端子座
[0038]11 絕緣殼體
[0039]12 端子
[0040]13 金屬殼
[0041]21 焊墊
[0042]22 焊墊[0043]41蓋體
[0044]41’蓋體
[0045]42端子座
[0046]42’端子座
[0047]43插槽
[0048]44插接口
[0049]45第一限位構造
[0050]45’第一限位構造
[0051]46第二限位構造
[0052]61蓋體
[0053]62端子座
[0054]63插槽
[0055]71底部件
[0056]72框部件
[0057]121焊接部
[0058]131焊接點
[0059]132凸出部
[0060]133凸出部
[0061]410扣接構造
[0062]411側邊
[0063]411’側邊
[0064]412側板
[0065]413頂板
[0066]414擋片
[0067]415焊接片
[0068]420側邊
[0069]420’側邊
[0070]421絕緣本體
[0071]422金屬框體
[0072]423端子
[0073]424第一端部
[0074]424’第一端部
[0075]425第二端部
[0076]425’第二端部
[0077]426擋片
[0078]427擋片
[0079]610扣接構造
[0080]611頂板
[0081]612側板[0082]613焊接部
[0083]614第一限位構造
[0084]619側邊
[0085]620側邊
[0086]621側板
[0087]622金屬框體
[0088]623絕緣本體
[0089]624端子
[0090]625第一端部
[0091]626第二端部
[0092]711扣片
[0093]721本體部
[0094]722臂部
[0095]723臂部
[0096]4101側端`
[0097]4111第二扣接部
[0098]4113擋止部
[0099]4114擋止部
[0100]4151擋部
[0101]4211第一扣接部
[0102]4231焊接部
[0103]4232接觸部
[0104]6122第二扣接部
[0105]6123扣框
[0106]6211第一扣接部
[0107]6212底緣
[0108]6213凸部
[0109]6214端部
[0110]6241焊接部
[0111]6242接觸部
[0112]7221勾部
[0113]7231勾部
[0114]41111扣框
[0115]42111凸部
[0116]42112主體部。
【具體實施方式】
[0117]以下配合附圖詳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0118]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立體不意圖,其例不了一電路板2、一電子卡3及電連接器4。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4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端子座42的絕緣本體421、金屬框體422及端子423的立體示意圖。如圖2所示,電連接器4可插接一電子卡3。電連接器4可焊接于電路板2上。
[0119]參照圖2與圖3所示,電連接器4包含一蓋體41、至少一端子座42,以及設置于蓋體41的兩側邊411與一端子座42的兩側邊420之間的一對扣接構造410。至少一端子座42和蓋體41于該對的扣接構造410松動地扣接,并與蓋體41共同界定了一插槽43,其中電子卡3可從電連接器4的插接口 44由前而后的插接方向5插入插槽43內。
[0120]參照圖2與圖3所示,蓋體41可包含多個焊接片415,焊接片415可焊接于電路板2上對應的焊墊21,其中位于后側方的一焊接片415相對于插接方向5成斜方向設置且具有斜方向的擋部4151以對應擋止電子卡3后側方的一切角。端子座42包含垂直于插接方向5的橫向成一排排列的多個端子423,各端子423包含一焊接部4231,焊接部4231可焊接于對應的焊墊22上。在一實施例中,電連接器4包含多個端子座42及多對的扣接構造410 (如圖示實施例所示為二個端子座42),多個端子座42可沿電子卡3的插接方向5排列,且松動地和蓋體41以對應對的扣接構造410扣接。使用多個端子座42可讓端子座42在插接方向5上尺寸較小且分開不同排的端子423于不同的絕緣本體421上,大幅減少了端子座42在插接方向5上發生翹曲,且增加了蓋體41的焊接片415與端子座42的端子423的焊接部4231間的共面性。此外,制作較短的端子座42所需的模具較小,因此制作成本可降低。在一實施例中,多個端子座42可以相同,如此可使用相同的模具生產,讓制作成本可進一步降低。
[0121]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4的立體示意圖。圖6為圖5的部分9的局部放大圖。參照圖3、圖5與圖6所示,扣接構造410可包含一第一扣接部4211及一第二扣接部4111。第一扣接部4211和第二扣接部4111可相互余隙配合地卡扣,讓蓋體41與端子座42相互可旋動地扣接一起且不易分離。
[0122]第一扣接部4211和第二扣接部4111為余隙配合,使得組裝后的端子座42仍可相對于蓋體41旋動。換言之,通過余隙配合設計,讓端子座42在一范圍內可相對于蓋體41自由旋轉及移動,而不被干涉。如此,組裝后的端子座42可相對于蓋體41調整,以確保蓋體41的焊接片415與端子座42的端子423的焊接部4231在焊接于電路板2上時的共面性。此外,余隙配合的設計也可允許端子座42扣接在不同高度的蓋體上,由此達到共用端子座42及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0123]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扣接部4211可包含至少一凸部42111,而第二扣接部4111可包含一扣框41111,其中至少一凸部42111伸入扣框41111,使得第一扣接部4211與第二扣接部4111可卡扣。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扣接部4211包含兩凸部42111。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扣接部4211包含一主體部42112及兩凸部42111,其中兩凸部42111分別位于主體部42112的相對兩側。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扣接部4211的凸部42111為一配合扣框41111的鉤扣,鉤扣的頂緣為斜緣以利于組入扣框41111內,而鉤扣的底緣為較為平直或內斜以鉤住扣框41111。
[0124]蓋體41包含一頂板413及兩側邊411,兩側邊411分別位于頂板413的相對側,其中插槽43于兩側邊411之間延伸。各對的扣接構造410的部分分別設置于蓋體41的兩側邊411,并設置于對應的位置上。在一實施例中,各側邊411設置有第二扣接部4111。[0125]各端子座42包含相對的兩側邊420。各對的扣接構造410的另一部分設置于對應端子座42的對應側邊420。在一實施例中,各端子座42的各側邊420設置有對應扣接構造410的第一扣接部4211。
[0126]參照圖3和圖5至圖8所不,端子座42包含相對的一第一端部424與一第二端部425。端子座42的端子423的焊接部4231是位于第二端部425處(如圖3所示),如此在第一端部424與第二端部425之間,端子座42的重心較靠近第二端部425。又該扣接構造410位于該第一端部424與端子座42的重心之間且較靠近端子座42的第一端部424。蓋體41與端子座42組裝后,由于第一扣接部4211與對應的第二扣接部4111間是余隙配合且端子座42的重心較靠近第二端部425,使得端子座42能于扣接構造410處以第二端部425遠離蓋體41的方式旋動(如圖7的箭頭50所示)。
[0127]參照圖3與圖8所示,在各端子座42中,扣接構造410位于第一端部424與第二端部425之間。在一實施例中,扣接構造410至第一端部424的距離L1小于扣接構造410至第二端部425的距離L2。
[0128]參照圖5至圖7所示,電連接器4包含至少一第一限位構造45,其中至少一第一限位構造45對應至少一端子座42。第一限位構造45設置于蓋體41的一側邊411與至少一端子座42的對應側邊420之間。至少一第一限位構造45可限制至少一端子座42在其第二端部425側相對于蓋體41呈相互遠離的旋動。
[0129]參照圖6與圖7所示,第一限位構造45可位于一扣接構造410與對應端子座42的第一端部424之間。第一限位構造45可靠近端子座42的第一端部424設置。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限位構造45包含一擋止部4113及一擋片426,其中擋片426用于擋止擋止部4113。擋止部4113可設置于蓋體41的一側邊411,而擋片426對應于擋止部4113而設置于端子座42上。在一實施例中,扣接構造410具有朝向對應的第一端部424的一側端4101,其中擋止部4113設于該側端4101的底部上。在一實施例中,擋止部4113是自第二扣接部4111延伸。
[0130]參照圖2、圖3、圖7與圖8所示,由于扣接構造410較靠近端子座42的第一端部424且端子座42的重心較靠近第二端部425,因此在電連接器4安裝在電路板2之前,端子座42會旋動(如箭頭50所示),讓其第二端部425與蓋體41會相互遠離,直到端子座42的擋片426接觸擋止部4113為止。在電連接器4放置在電路板2上的過程中,端子423的焊接部4231會先接觸電路板2上對應的焊墊22。之后,端子423的焊接部4231會持續地接觸著電路板2上對應的焊墊22,直到蓋體41的焊接片415接觸電路板2上對應的焊墊21 (如圖8所示)。如此,可確保電連接器4安裝后,端子423的焊接部4231是接觸電路板2上對應的焊墊22且蓋體41的焊接片415是接觸電路板2上對應的焊墊21上。
[0131]參照圖6與圖9所示,電連接器4包含至少一個第二限位構造46,其中至少一個第二限位構造46對應至少一端子座42。第二限位構造46可設置于蓋體41的一側邊411與至少一端子座42的對應側邊420之間。第二限位構造46可限制至少一端子座42在其第二端部425側相對于蓋體41呈相互靠近的旋動(如箭頭60所示)。
[0132]參照圖6與圖9所示,第二限位構造46可位于扣接構造410與對應端子座42的第二端部425之間。第二限位構造46可較靠近端子座42的第二端部425設置。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限位構造46包含一擋止部4114及一擋片427 (如圖3與圖6所示),其中擋片427用于擋止擋止部4114。擋止部4114可設置于蓋體41的一側邊411,而擋片427對應于擋止部4114而設置于至少一端子座42上。在一實施例中,蓋體41具有靠近對應的第二端部425的一側板412,其中擋止部4114設置于該側板412的底部。
[0133]參照圖4所示,端子座42可包含一絕緣本體421、一金屬框體422及多個端子423。金屬框體422可埋設固接在絕緣本體421。多個端子423埋設固接在絕緣本體421。各端子423可另包含一接觸部4232,其中接觸部4232可伸入插槽43 (如圖5所示)。
[0134]圖10至圖12示例出了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圖10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4’的立體示意圖。圖11為圖10的部分15的局部放大圖。參照圖5與圖10所示,圖
10實施例的電連接器4’類似于圖5實施例的電連接器4,兩者主要不同在于扣接構造的部分。參照圖10與圖11所示,電連接器4’的蓋體41’與各端子座42’以一對的扣接構造410相扣接。電連接器4’的蓋體41’的各側邊411’設置有扣接構造410的第一扣接部4211。各端子座42’的各側邊420’設置有扣接構造410的第二扣接部4111。端子座42’組裝于蓋體41’后,扣接構造410允許端子座42’相對于蓋體41’旋動。
[0135]如圖12所示,電連接器4’包含至少一第一限位構造45’,其中至少一第一限位構造45’對應于至少一端子座42’。第一限位構造45’設置于蓋體41’的一側邊411’與至少一端子座42’的對應側邊420’之間。第一限位構造45’可限制至少一端子座42’在其第二端部425’側相對于蓋體41’呈相互遠離的旋動。
[0136]參照圖11與圖12所示,第一限位構造45’位于扣接構造410與對應端子座42’的第一端部424’之間。第一限位構造45’可靠近端子座42’的第一端部424’設置。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限位構造45’包含一擋止部4113及一擋片414,其中擋片414用于擋止擋止部4113。擋止部4113可設置于對應端子座42’的一側邊420’,而擋片414對應于擋止部4113設置于蓋體41’的對應側邊411’上。在一實施例中,扣接構造410有朝向對應的第一端部424’的一側端4101,擋止部4113可設置于該側端4101上,其中第一扣接部4211與對應的第二扣接部4111間的余隙配合可讓端子座42’能于扣接構造410處相對于蓋體41’旋動,而擋止部4113可擋止于擋片414,以限制蓋體41’與端子座42’在第二端部425’側呈相互遠離的旋動。在一實施例中,擋止部4113是自第二扣接部4111扣接部延伸。
[0137]參照圖11所示,第一扣接部4211包含至少一凸部42111,第二扣接部4111包含一扣框41111,其中至少一凸部42111伸入扣框41111,使得第一扣接部4211與第二扣接部4111可卡扣。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扣接部4211包含兩凸部42111。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扣接部4211包含一主體部42112及兩凸部42111,其中兩凸部42111分別位于主體部42112的相對兩側。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扣接部4211的凸部42111為配合扣框41111的鉤扣。
[0138]圖13至圖17示例出了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圖1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其例示了一電路板2、一電連接器6、一托盤7及一電子卡8。如圖13所示,電子卡8可安裝于托盤7上。電連接器6可安置在電路板2,并可收容托盤7。
[0139]電連接器6包含一蓋體61、至少一端子座62及至少一對的扣接構造610,其中至少一對的扣接構造610分別設置于蓋體61的兩側邊619與至少一端子座62的兩側邊620之間。至少一端子座42利用至少一對的扣接構造610松動地和蓋體61扣接一起。蓋體61和至少一端子座62可共同界定一插槽63,托盤7可插接入插槽63內。在一實施例中,蓋體61與至少一端子座62均可焊接在電路板2上。[0140]在一實施例中,電連接器6包含多個端子座62及對應的多對的扣接構造610,其中多個端子座62沿托盤7的插接方向排列,各端子座62以對應的一對扣接構造610扣接在蓋體61。
[0141]至少一端子座62包含一第一端部625、一第二端部626、兩側板621及多個端子624。各端子624包含一焊接部6241。端子624的焊接部6241排列在端子座62的第二端部626側。兩側板621分別位于端子座62的兩側邊620。蓋體61包含一頂板611及兩側板612,其中兩側板612連接頂板611。
[0142]在一實施例中,一對的扣接構造610分別設置于蓋體61的兩側板612與端子座62的兩側板621之間。
[0143]端子座62的第一端部625與第二端部626相對,其中至少一端子座62的重心較靠近第二端部626。扣接構造610位于對應端子座62的第一端部625與第二端部626之間,且扣接構造610至第一端部625的距離小于扣接構造610至第二端部626的距離。
[0144]圖1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其顯示了端子座62相對于蓋體61旋動后在一擋止位置上。參照圖15所示,扣接構造610可包含一第一扣接部6211和一第二扣接部6122。扣接構造610的第一扣接部6211與第二扣接部6122互相卡扣且余隙配合,由于扣接構造610靠近端子座62的第一端部625,且端子座62的重心位于扣接構造610與端子座62的第二端部626之間,使得組裝后的端子座62可于扣接構造610處相對于蓋體61旋動或旋轉與移動,如此可確保蓋體61的焊接部613與端子624的焊接部6241在電路板2上的共面性。此外,余隙配合設計,讓端子座62可扣接在不同高度的蓋體上。在一實施例中,扣接構造610的第一扣接部6211包含一凸部,而扣接構造610的第二扣接部6122包含一扣框,其中凸部可伸入扣框,以相互余隙配合地卡扣。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扣接部6211為配合扣框的鉤扣,其中鉤扣的頂緣為斜緣以利于組入扣框,而鉤扣的底緣為較為平直或內斜以鉤住扣框。在一實施例中,扣框位于蓋體61的一側板612上,而凸部位于至少一端子座62的對應側板621上。
[0145]參照圖13至圖15所示,電連接器6可包含至少一第一限位構造614,其中至少一第一限位構造614對應于至少一端子座62。第一限位構造614設置于蓋體61的一側邊619與至少一端子座62的對應側邊620之間,以限制至少一端子座62相對于蓋體61呈相互遠離的旋動。
[0146]參照圖15所示,第一限位構造614位于扣接構造610與對應端子座62的第二端部626之間。第一限位構造614可較靠近端子座62的第二端部626設置。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限位構造614包含一凸部6213及一扣框6123,其中凸部6213伸入扣框6123,以相互余隙配合地卡扣。當端子座62相對蓋體61旋動至一位置上時,凸部6213可擋止于扣框6123,從而限制端子座62相對于蓋體61的旋動。
[0147]在一實施例中,扣接構造610包含一凸部及一扣框,且第一限位構造614包含一凸部6213及一扣框6123,其中第一限位構造614的扣框6123延伸得更接近側板621的底緣6212。如此,當電連接器6懸置時,端子座62能于扣接構造610處以第二端部626遠離蓋體61的方式旋動,而靠近端子座62的第二端部626的第一限位構造614的凸部6213隨著端子座62旋動而向下移動,直到凸部6213擋止在扣框6123為止。
[0148]在一實施例中,端子座62的各側板621上形成有第一扣接部6211及凸部6213,而蓋體61的對應側板612上對應形成有第二扣接部6122及扣框6123。在另一變化實施例中,端子座62的各側板621上形成有第二扣接部6122及扣框6123,而蓋體61的對應側板612上對應形成有第一扣接部6211及凸部6213。
[0149]參照圖14與圖15所示,端子座62的側板621的一端部6214可靠近端子座62的第一端部625,而且端子座62的側板621的頂緣也接近蓋體61的頂板611,如此端子座62的側板621的端部6214也可擋止在蓋體61的頂板611,以限制端子座62相對蓋體61的旋動。
[0150]在一實施例中,端子座62另包含一金屬框體622及一絕緣本體623,其中金屬框體622可埋設固接在絕緣本體623。多個端子624可埋設固接在絕緣本體623。
[0151 ] 各端子624另包含一接觸部6242,其中端子座62組裝后,接觸部6242可位于插槽63內。
[0152]圖1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例示了托盤7及電子卡8。圖1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例示了托盤7的底部件71及框部件72。參照圖16與圖17所示,托盤7用于承載電子卡8。托盤7可包含一底部件71及一框部件72。在一實施例中,底部件71包含金屬,框部件72包含塑料,框部件72可以通過射出成型的方法來制作,并在制作時與底部件71固接一起。
[0153]框部件72可包含一本體部721及兩側臂部(722和723)。使用者可推送或拉拔本體部721,將托盤7插入或移出電連接器6。兩側臂部(722和723)從本體部721同一側面延伸,并分別靠近本體部721的相對兩側,界定出電子卡8的收容空間。底部件71在收容空間下方延伸。兩側臂部(722或723)的末端略微相向延伸,形成勾部(7221和7231)。底部件71包含一扣片711,扣片711與勾部(7221和7231)相對設置,扣片711與勾部(7221和7231)可共同配合將電子卡8夾固在托盤7。
[0154]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揭示了一電連接器。電連接器包含至少一端子座及一蓋體。端子座與蓋體以余隙配合的方式相互卡扣,使得端子座可連接在蓋體并可相對于蓋體旋動。通過余隙配合的設計,端子座上的端子的焊接部與蓋體上的焊接片各自或相互之間可在多個方向上做相對位置調整,以確保端子的焊接部與蓋體上的焊接片均可接觸電路板上對應的焊墊并穩妥合適地焊接在電路板。此外,余隙配合的設計可讓相同的端子座扣接在具不同高度的蓋體上,達到端子座可共用并降低制造成本的結果。
[0155]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及技術特點已揭示如上,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仍可基于本發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種種不背離本發明精神的替換及修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的內容,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發明的替換及修飾,并為以下的申請專利范圍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電連接器,包含: 一蓋體,包含頂板及連接該頂板的兩側邊; 至少一端子座,與該蓋體共同界定了一插槽,該端子座包含相對的兩側邊;以及 至少一對的扣接構造,分別設置于該蓋體的該兩側邊與該端子座的該兩側邊之間,各該扣接構造包含一第一扣接部和一第二扣接部,其中該第一扣接部與該第二扣接部互相卡扣且余隙配合,使得該端子座能于該對的扣接構造處相對于該蓋體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端子座包含相對的一第一端部與一第二端部,而該端子座的重心較靠近該第二端部,該扣接構造位于該第一端部與該重心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扣接構造位于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且該扣接構造至該第一端部的距離小于該扣接構造至該第二端部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更包含至少一第一限位構造,該第一限位構造設置于該蓋體的一該側邊與該端子座的一該側邊之間,以限制該端子座在該第二端部側相對于該蓋體呈相互遠離的旋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限位構造包含一擋止部及用于擋止該擋止部的一擋片,其中該擋止部設置在一該扣接構造上朝向該第一端部的一側,而該擋片設置在該端子座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限位構造包含一擋止部及用于擋止該擋止部的一擋片,其中該擋止部設置在一該扣接構造上朝向該第一端部的一側,而該擋片設置于該蓋體。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蓋體包含兩側板,而該端子座包含兩側板,該第一限位構造設置于 該蓋體的一該側板與該端子座的一該側板之間,該第一限位構造包含一扣框與伸入該扣框的一凸部,其中該凸部位于該端子座的一該側板上,該扣框位于該蓋體的一該側板上。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更包含至少一第二限位構造,該第二限位構造設置于該蓋體的一該側邊與該端子座的一該側邊之間,以限制該端子座在該第二端部側相對于該蓋體呈相互靠近的旋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二限位構造位于該扣接構造與該端子座的該第二端部之間,并包含一擋止部及用于擋止該擋止部的一擋片,其中該擋止部設置于該蓋體,而該擋片設置于該端子座上。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扣接部包含至少一凸部,該第二扣接部包含一扣框,其中該凸部伸入該扣框。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扣接部包含一主體部及兩凸部,其中該兩凸部為位于該主體部的相對兩側的鉤扣。
1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蓋體包含兩側板,而該端子座包含兩側板,其中該對的扣接構造分別設置于該蓋體的該兩側板與該端子座的該兩側板之間。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扣接部包含一凸部,該第二扣接部包含一扣框,該凸部伸入該扣框,其中該扣框設置于該蓋體上對應的該側板上,該凸部設置于該端子座上對應的該側板上,該凸部伸入該扣框。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連接器,更包含至少一第一限位構造,該第一限位構造設置于該蓋體的一該側板與該端子座的一該側板之間,以限制該端子座在該第二端部側相對于該蓋體呈相互遠離的旋動。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限位構造包含一扣框與伸入該扣框的一凸部,其中該凸部位于該端子座的一該側板上,該扣框位于該蓋體的一該側板上。
16.根據權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端子座包含: 一絕緣本體; 一金屬框體,埋設固接在該絕緣本體;以及 多個端子,埋設固接在該絕緣本體且成一排排列,各該端子包含一接觸部與一焊接部,其中該接觸部伸入該 插槽,該焊接部位于該第二端部。
【文檔編號】H01R12/52GK103855507SQ201210499941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明者】陳漢源, 林健興 申請人:美國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