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全色顯示方法及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電致發光器件顯示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全色顯示方法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以其形體薄、面積大、全固化、柔性化等優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有機電致白光器件也以其在固態照明光源、液晶背光源等方面的巨大潛力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早在20世紀五十年代,Bernanose. A等人就開始了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的研究。最初研究的材料是蒽單晶片,由于存在單晶片厚度大的問題,所需的驅動電壓很高。直 到1987年美國Eastman Kodak公司的鄧青云(C. ff. Tang)和Vanslyke報道了結構為ITO/Diamine/AlQ3/Mg:Ag的有機小分子電致發光器件,器件在10伏的工作電壓下亮度達1000cd/m2,外量子效率達到1.0 %。電致發光的研究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人們看到了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應用于顯示的可能性。從此揭開了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研究及產業化的序眷。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聞效率、聞売度、聞色穩定性等對于其廣業化有著重要意義。全色顯示是OLED的重要應用領域,人們開發了 RGB三基色、白光加彩色濾色膜(ColorFilter, CF)及藍光加色轉換層(Color Change Materials, CCM)來實現全色顯示技術。目前,第一種已經商品化,但這種技術在面向大尺寸顯示器制備時,需要用到大面積的蒸鍍掩模板,大尺寸精密mask存在加工工藝困難及容易變形的問題。白光加CF的技術是利用顏料的過濾性能,從背光源的白光中過濾出紅、綠、藍三基色。如圖I和圖2所示,在圖I所示實施例中,背光源發出的白光分別經過紅、綠、藍色的濾色膜,得到紅、綠、藍三基色,實現RGB顯示;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增加了白光,實現RGBW顯示。但是,由于這種技術是從白光中過濾出需要顏色的光,其它顏色的光會被過濾掉,其效率低,入射光利用率低,損耗大。藍光加CCM的技術如圖3所示,其是以藍色作為基底光源,經過色彩轉換層轉變成紅光和綠光,這種方法光損耗小,光利用率高,但存在藍光器件效率低及器件壽命短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降低顯示器功耗,且壽命長、顯示色域高的全色顯示方法及顯示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全色顯示方法,包括
利用藍色濾色膜從背光源發出的光中過濾出藍色光;
利用綠光色轉換層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綠色光;
利用紅光色轉換層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紅色光;將所述藍色光、綠色光和紅色光按比例混合得到所需要的顯示顏色。進一步地,所述背光源為白光背光源,所述白光背光源發出的光為白光。進一步地,所述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綠色光后,再經過綠色濾色膜過濾。進一步地,所述背光源為藍綠光背光源,所述藍綠光背光源發出的光為藍光和綠光的混合光。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全色顯示裝置,包括
發光器件,用于發出作為背光源的光;
藍色濾色膜,設于發光器件的光出射側,用于從背光源發出的光中過濾出藍色光; 綠光色轉換層,設于發光器件的光出射側,用于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綠色 光;
紅光色轉換層,設于發光器件的光出射側,用于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紅色光。進一步地,所述發光器件為白光器件,所述白光器件發出的光為白光。進一步地,所述綠光色轉換層的與發光器件相異的一側還設有綠色濾色膜。進一步地,所述發光器件為藍/綠器件,所述藍/綠器件發出的光為藍光和綠光的混合光。本發明通過混合使用彩色濾光膜和色轉換層,結合了彩色濾光膜和色轉換層的優點,提高了光的利用效率、降低了顯示器的功耗,并且延長了顯示器的壽命,同時還可以提聞顯不的色域。
圖I是現有技術中一種利用CF的顯示技術的實施例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中另一種利用CF的顯不技術的實施例不意圖。圖3是現有技術中一種利用CMM的顯示技術的實施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全色顯示裝置的實施例一的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全色顯示裝置的實施例二的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的全色顯示裝置的實施例三的示意圖。圖7是采用白光OLED時的光譜。圖8是采用藍色熒光疊加紅色及綠色的磷光器件時的RGB光譜。圖9是采用藍光加綠光器件得到的光譜。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發明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本發明的全色顯示方法,是利用藍色濾色膜從背光源發出的光中過濾出藍色光,利用綠光色轉換層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綠色光,利用紅光色轉換層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紅色光,然后將藍色光、綠色光和紅色光按比例混合得到所需要的顯示顏色,從而實現全色域的顯示。本發明的全色顯示通過以下實施例予以說明。如圖4所不的實施例一,在本實施例中,作為背光源的發光器件為RGB三發光中心的白光器件,器件發出的光為白光。白光器件可以采用疊層也可以采用單發光單元器件,本實施例采用藍色熒光疊加紅色及綠色的磷光器件制備。其中,采用白光OLED時的光譜如圖7所示;采用藍色熒光疊加紅色及綠色的磷光器件時的RGB光譜如圖8所示。在白光器件的光出射側設有藍色濾色膜,用于從背光源發出的光中過濾出藍色光;在白光器件的光出射側還設有綠光色轉換層,用于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綠色光;在白光器件的光出射側還設有紅光色轉換層,用于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紅色光。與白光加CF的結構相比,本實施例在紅光部分充分轉化利用了原有的綠光及藍光能量,同時原有的紅光也可以透過,紅光部分的效率會較高。另外,還可以在綠光色轉換層的與發光器件相異的一側設置綠色濾色膜,背光源發出的RGB白光由綠光色轉換層進行轉換得到綠色光及紅色混合光,再經過綠色濾色膜過濾得到純正的綠色。此過程充分利用了綠光部分的能量。采用本技術,與原有白光加RGB綠色膜相比,進一步利用了藍光及綠光能量,所以對應顯示器功耗低。 如圖5所示的實施例二,本實施是在圖4所示實施例基礎上增加了白光像素,白光像素可以代替一定灰度的白場,相比RGB重新組合的白場效率高,從而可以降低顯示器功耗,提高效率。如圖6所示的實施例三,在本實施例中,作為背光源的發光器件為藍/綠器件,藍/綠器件發出的光為藍光和綠光的混合光。采用藍光加綠光器件得到的光譜如圖9所示。在藍/綠器件的光出射側設有藍色濾色膜,用于從背光源發出的藍綠光中過濾出藍色光;在藍/綠器件的光出射側還設有綠光色轉換層,用于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綠色光;在藍/綠器件的光出射側還設有紅光色轉換層,用于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紅色光。本實施中,采用藍/綠器件為用背光源的發光器件,無需RGB組合的白光,從而大大簡化了背光源器件結構,同時降低了成本和故障率。另外,本實施例通過綠光色轉換層將藍綠光中的藍光轉換成綠光,而藍綠光中原有的綠光也可以通過,對光進行了充分利用,效率高。并且由于本實施例只對藍光進行轉換得到綠光,所得到的綠光純正,無需再在綠光色轉換層后加設綠光濾色膜,進一步簡化了結構和降低了成本。本實施例也不需要加入白光像素,驅動較簡單。下面通過實驗數據本發明的效果進行說明
權利要求
1.一種全色顯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藍色濾色膜從背光源發出的光中過濾出藍色光; 利用綠光色轉換層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綠色光; 利用紅光色轉換層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紅色光; 將所述藍色光、綠色光和紅色光按比例混合得到所需要的顯示顏色。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色顯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為白光背光源,所述白光背光源發出的光為白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色顯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綠色光后,再經過綠色濾色膜過濾。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色顯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為藍綠光背光源,所述藍綠光背光源發出的光為藍光和綠光的混合光。
5.一種全色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發光器件,用于發出作為背光源的光; 藍色濾色膜,設于發光器件的光出射側,用于從背光源發出的光中過濾出藍色光; 綠光色轉換層,設于發光器件的光出射側,用于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綠色光; 紅光色轉換層,設于發光器件的光出射側,用于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紅色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色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器件為白光器件,所述白光器件發出的光為白光。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全色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綠光色轉換層的與發光器件相異的一側還設有綠色濾色膜。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色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器件為藍/綠器件,所述藍/綠器件發出的光為藍光和綠光的混合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色顯示方法及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發光器件、藍色濾色膜、綠光色轉換層及紅光色轉換層。利用藍色濾色膜從作為背光源的發光器件發出的光中過濾出藍色光;利用綠光色轉換層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綠色光;利用紅光色轉換層對背光源發出的光進行轉換得到紅色光;將所述藍色光、綠色光和紅色光按比例混合得到所需要的顯示顏色。本發明通過混合使用彩色濾光膜和色轉換層,結合了彩色濾光膜和色轉換層的優點,提高了光的利用效率、降低了顯示器的功耗,并且延長了顯示器的壽命,同時還可以提高顯示的色域。
文檔編號H01L51/52GK102916138SQ20121042662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明者邱勇, 張國輝, 董艷波, 張嵩, 段煉, 胡永嵐 申請人:昆山維信諾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清華大學, 北京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