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接器結構及使用該連接器結構的信號轉接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連接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連接器結構及使用該連接器結構的信號轉接頭。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液晶顯示器的普及,視頻接口也積極地進行數字化。1999年IT領域提出DVI接口,期待用數字的DVI接口取代傳統PC的VGA接口,2002年消費電子領域(CE,包括電視、DVD播放機等)使用HDMI (高清晰多媒體)接口,期望用數字的HDMI接口取代傳統電視所用的各種視頻端子,接著,VESA (視頻電子標準協會)于2005年提出一種新的數字視頻接口,稱為DisplayPort接口(簡稱DP接口),期望能同時用于IT與CE領域。
2011年2月,英特爾融合了 PCI Express數據傳輸技術和DisplayPort顯示技術兩項成熟的技術,推出了 Thunderbolt超高速接口(又稱雷電接口),該技術主要用于連接PC和其他設備。Thunderbolt接口的物理外觀和原有Mini DsiplayPort接口相同,適用于各種輕型、小型設備,兼容DisplayPort接口,Mini DP接口的顯示器以及Mini DP至HDMI/DVI/VGA等接口的轉接頭都可以在Thunderbolt接口上正常使用。HDMI接口、DP接口、Thunderbolt接口均是基于DVI技術發展而來,與DVI技術相比,這三種接口最大的改變在于集成了視頻和音頻傳輸,并且接口體積小,靈活性和方便性方面較有優勢,成為目前數字顯示領域內被業內普遍看好的接口標準,各自得到了部分設備廠家的支持,但是不同接口之間不能兼容,給消費者造成了不便,例如將支持Thunderbolt接口的電腦與支持HDMI接口的數字電視連接時,需要使用信號轉接頭進行信號轉換。為了進行高速傳輸,上述接口的針腳都相對較多,HDMI接口有19個針腳,DP接口和Thunderbolt接口有20個針腳,而這三種接口的體積都很小,這就導致針腳在焊接時容易出現假焊、斷路、短路等問題,對焊接工藝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現有的各種連接器結構,如HDMI連接器、DP連接器等,由于在使用中經常拔插,連接端子容易沿拔插方向松動而影響設備使用,為了克服該缺陷,人們將連接端子與外殼固定連接的部分加長,從而使得連接端子不易松動,但這也造成了連接器的整體長度變長,增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連接器結構,其結構科學,定位方便,安裝快捷,并且連接可靠,有利于連接器小型化。本發明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連接器結構,包括絕緣本體,絕緣本體包括相互連接的絕緣上蓋、絕緣下蓋,所述絕緣本體端部伸出有連接端子,所述連接端子設置有引腳,所述連接端子側面伸出有凸塊,所述絕緣本體設置有定位板、擋板,所述凸塊位于所述定位板與所述擋板之間,所述擋板與所述凸塊一側抵觸連接,所述定位板與所述凸塊另一側或所述連接端子設置于所述絕緣本體內的一端端部抵觸連接。所述連接端子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一端套接有外殼,所述基座一端伸出有舌板,所述舌板位于所述外殼內,所述引腳與所述舌板連接,所述凸塊設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絕緣本體端口處設置有環形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套接于所述外殼側面,所述擋板中部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支撐連接所述連接端子,所述擋板的兩端部與所述凸塊抵觸連接。所述連接端子為公端端子,所述擋板位于所述絕緣本體端部,所述擋板為套接于所述連接端子側面的環形,所述定位板與所述連接端子設置于所述絕緣本體內的一端端部抵觸連接。所述連接端子包括基座、外殼、插接件,所述基座設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件設置有插接頭、引腳槽,所述插接頭通過所述插接槽與所述基座連接,所述引腳穿設于所述引腳 槽,所述外殼套接于所述基座、插接件外,所述凸塊設置于所述外殼。所述插接槽設置有導塊,所述插接頭設置有導槽,所述導塊通過所述導槽與所述插接頭連接。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絕緣本體的一端設置有卡槽,所述外殼設置有與所述卡槽對應的折板,所述折板抵觸連接所述卡槽。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信號轉接頭,其使用上述的連接器結構,安裝快捷,連接可靠,體積小,生產成本低。為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使用所述連接器結構的信號轉接頭,包括絕緣本體、PCB板,所述絕緣本體兩端分別伸出一連接端子,所述兩個連接端子分別通過引腳與所述PCB板連接,所述PCB板設置有編碼芯片。所述PCB板為雙面電路板,所述引腳為兩排,所述兩排引腳包括上引腳、下引腳,所述上引腳與所述PCB板上側連接,所述下引腳與所述PCB板下側連接。所述兩個連接端子分別為DP連接公端、HDMI連接母端,或Thunderbolt連接公端、HDMI連接母端。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連接器結構,絕緣本體設置有定位板、擋板,連接端子設置有凸塊,凸塊位于定位板與擋板之間,通過定位板、擋板對連接端子進行準確定位,從而安裝方便,提高生產效率,并且定位板、擋板分別從兩個方向抵觸連接端子,使得連接端子與絕緣本體連接可靠,不易松動,有利于連接器小型化;使用該連接器結構的信號轉接頭包括絕緣本體、PCB板,絕緣本體兩端分別伸出一連接端子,兩個連接端子分別通過引腳與PCB板連接,不需要使用數據線,避免信號在傳輸中發生衰減,影響信號傳輸質量,該轉接頭結構緊湊,體積小,生產成本低。
圖I是本發明的連接器結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連接器結構的分解示意圖。圖3是圖I的連接器結構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連接器結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圖。圖5是圖4的連接器結構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圖。
圖6是圖4中連接端子的分解示意圖。圖7是圖4中連接端子的另一分解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
I-絕緣本體11-絕緣上蓋
111——卡接塊112——定位孔
12——絕緣下蓋121——卡接槽
122——定位銷13——定位板
14——擋板141——凹槽 15——支撐板2——連接端子 21——引腳22——凸塊
23——基座231——插接槽
232-導塊233-卡槽
24-外殼241-折板
25——舌板26——插接件
261——插接頭262——導槽 3——PCB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并不是把本發明的實施范圍限制于此。實施例一。如圖I、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連接器結構,包括絕緣本體1,絕緣本體I包括相互連接的絕緣上蓋11、絕緣下蓋12,絕緣上蓋11、絕緣下蓋12用于容納或固定各元件。絕緣本體I 一端伸出有連接端子2,連接端子2設置有引腳21,連接端子2側面伸出有凸塊22,絕緣本體I設置有定位板13、擋板14,將連接端子2裝入絕緣本體I時,定位板13、擋板14對凸塊22進行定位,凸塊22位于定位板13與擋板14之間,擋板14與凸塊22 —側抵觸連接,定位板13與凸塊22另一側抵觸連接,從而可以方便安裝,提高生產效率,且定位板13、擋板14分別從兩個方向對凸塊22進行定位,使得連接端子2不能左右移動,由于該結構不需要延長連接端子2在絕緣本體I內的長度,因此可以節省材料,縮小連接器的尺寸,降低生產成本。本實施例的絕緣上蓋11、絕緣下蓋12均可設置有定位板13、擋板14,根據絕緣本體I與其他元件的配合關系,絕緣上蓋11、絕緣下蓋12的定位板13、擋板14形狀及位置可以不相同。連接端子2可以為公端,也可以為母端。本實施例的連接端子2為母端端子。具體的,連接端子2包括基座23,基座23 —端套接有外殼24,基座23 —端伸出有舌板25,舌板25位于外殼24內,引腳21與舌板25連接,凸塊22設置于基座23。外殼24與基座23的連接處可以設置有卡接裝置,其實施方式與現有技術相同。進一步的,絕緣本體I端口處設置有環形的支撐板15,支撐板15套接于外殼24側面,支撐板15具有一定厚度,支撐板15也可以起到固定連接端子2的作用。如圖3所示,絕緣上蓋11的擋板14中部設置有凹槽141,凹槽141底面支撐連接連接端子2,擋板14的兩端部與凸塊22抵觸連接,凹槽141可以避免連接端子2與絕緣本體I發生干涉。如圖2、圖3所示,絕緣上蓋11設置有卡接塊111、定位孔112,絕緣下蓋12設置有與卡接塊111對應的卡接槽121、與定位孔112對應的定位銷122,絕緣上蓋11與絕緣下蓋12卡嵌連接。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本實施例的連接端子2為公端端子,如圖4至圖7所示,絕緣本體I的一端伸出一連接端子2,連接端子2側面伸出有凸塊22,絕緣本體I設置有定位板13、擋板14,擋板14位于絕緣本體I 端部,擋板14為套接于連接端子2側面的環形,凸塊22位于定位板13與擋板14之間,擋板14 一凸塊22 —側抵觸連接,定位板13與連接端子2設置于絕緣本體I內的一端端部抵觸連接,本實施例通過定位板13、擋板14分別從兩個方向對凸塊22進行定位,使得連接端子2連接可靠,不能左右移動,可以節省材料,縮小連接器的尺寸,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的,如圖6、圖7所示,連接端子2包括基座23、外殼24、插接件26,基座23設置有插接槽231,插接件26設置有插接頭261、引腳槽,插接頭261通過插接槽231與基座23連接,引腳21穿設于引腳槽,外殼24套接于基座23、插接件26外,凸塊22設置于外殼24,凸塊22為沖壓成型的圓形凸點。為方便將插接件26插入基座23,插接槽231設置有導塊232,插接頭261設置有導槽262,導塊232通過導槽262與插接頭261連接,導塊232可以對插接頭261進行定位和導向。如圖7所不,基座23包括兩部分,該兩部分之間設置有用于導向的銷子。如圖6所示,基座23靠近絕緣本體I的一端設置有卡槽233,外殼24設置有與卡槽233對應的折板241,折板241抵觸連接卡槽233,以圖6為參考,折板241可以避免外殼24相對基座23向右移動。本實施例的其他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實施例三。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使用本發明的連接器結構的信號轉接頭,如圖I至圖7所示,其包括絕緣本體I、PCB板3,絕緣本體I兩端分別伸出一連接端子2,兩個連接端子2分別為實施例一、實施例二中的連接端子2,兩個連接端子2分別通過引腳21與PCB板3連接,PCB板3設置有編碼芯片。該結構的信號轉接頭具有如下好處1、由于連接端子直接通過引腳21與PCB板3連接,而不必使用柔性的數據線,大大降低了焊接的工藝難度。2、由于不需要使用數據線,可以避免信號在傳輸中發生衰減,影響信號傳輸質量。因此,本發明的該轉接頭結構緊湊,體積小,生產成本低。本實施例的兩個連接端子2分別為DP連接公端、HDMI連接母端,或Thunderbolt連接公端、HDMI連接母端。進一步的,為便于焊接,避免由于引腳21的各針腳因過密導致假焊、斷路、短路等問題,本實施例的PCB板3為雙面電路板,引腳21為兩排,兩排引腳包括上引腳、下引腳,DP連接公端(或Thunderbolt連接公端)的上引腳、下引腳分別為10個針腳,HDMI連接母端的上引腳為9個針腳,HDMI連接母端的下引腳為10個針腳,焊接時,上引腳與PCB板3上側連接,下引腳與PCB板3下側連接,PCB板3位于上引腳、下引腳之間,該結構使得連接端子2相對PCB板3不易發生翻轉,容易焊接,且可以減小連接端子2的尺寸。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
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連接器結構,包括絕緣本體(I ),絕緣本體(I)包括相互連接的絕緣上蓋(11)、絕緣下蓋(12),所述絕緣本體(I)端部伸出有連接端子(2),所述連接端子(2)設置有引腳(21),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端子(2)側面伸出有凸塊(22),所述絕緣本體(I)設置有定位板(13)、擋板(14),所述凸塊(22)位于所述定位板(13)與所述擋板(14)之間,所述擋板(14)與所述凸塊(22) —側抵觸連接,所述定位板(13)與所述凸塊(22)另一側或所述連接端子(2 )設置于所述絕緣本體(I)內的一端端部抵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端子(2)包括基座(23),所述基座(23 )—端套接有外殼(24),所述基座(23 )—端伸出有舌板(25 ),所述舌板(25 )位于所述外殼(24)內,所述引腳(21)與所述舌板(25)連接,所述凸塊(22)設置于所述基座(2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I)端口處設置有環形的支撐板(15),所述支撐板(15)套接于所述外殼(24)側面,所述擋板(14)中部設置有凹槽(141),所述凹槽(141)底面支撐連接所述連接端子(2),所述擋板(14)的兩端部與所述凸塊(22)抵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端子(2)為公端端子,所述擋板(14)位于所述絕緣本體(I)端部,所述擋板(14)為套接于所述連接端子(2)側面的環形,所述定位板(13 )與所述連接端子(2 )設置于所述絕緣本體(I)內的一端端部抵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端子(2)包括基座(23)、外殼(24)、插接件(26),所述基座(23)設置有插接槽(231),所述插接件(26)設置有插接頭(261)、引腳槽,所述插接頭(261)通過所述插接槽(231)與所述基座(23)連接,所述引腳(21)穿設于所述引腳槽,所述外殼(24)套接于所述基座(23)、插接件(26)外,所述凸塊(22)設置于所述外殼(2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231)設置有導塊(232),所述插接頭(261)設置有導槽(262),所述導塊(232)通過所述導槽(262)與所述插接頭(261)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3)靠近所述絕緣本體(I)的一端設置有卡槽(233),所述外殼(24)設置有與所述卡槽(233)對應的折板(241 ),所述折板(241)抵觸連接所述卡槽(233 )。
8.一種使用權利要求I所述連接器結構的信號轉接頭,其特征在于包括絕緣本體(I)、PCB板(3 ),所述絕緣本體(I)兩端分別伸出一連接端子(2 ),所述兩個連接端子(2 )分別通過引腳(21)與所述PCB板(3)連接,所述PCB板(3)設置有編碼芯片。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信號轉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3)為雙面電路板,所述引腳(21)為兩排,所述兩排引腳(21)包括上引腳、下引腳,所述上引腳與所述PCB板(3)上側連接,所述下引腳與所述PCB板(3)下側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信號轉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連接端子(2)分別為DP連接公端、HDMI連接母端,或Thunderbolt連接公端、HDMI連接母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連接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連接器結構及使用該連接器結構的信號轉接頭,該連接器結構包括絕緣本體、連接端子,連接端子側面有凸塊,絕緣本體設置有定位板、擋板,凸塊位于定位板與擋板之間,通過定位板、擋板對連接端子進行準確定位,從而安裝方便,提高生產效率,并且定位板、擋板分別從兩個方向抵觸連接端子,使得連接端子與絕緣本體連接可靠,不易松動,有利于連接器小型化;使用該連接器結構的信號轉接頭包括絕緣本體、PCB板,絕緣本體兩端分別伸出一連接端子,兩個連接端子分別通過引腳與PCB板連接,不需要使用數據線,避免信號在傳輸中發生衰減,影響信號傳輸質量,該轉接頭結構緊湊,體積小,生產成本低。
文檔編號H01R31/06GK102904096SQ20121028376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
發明者周法勇 申請人:周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