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端子盒以及端子盒固定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端子盒,具有具有底部的盒本體、固定于盒本體的端子部、保持部、和滑動機構,上述底部具有能夠供來自外部的端子插通的開口部,上述端子部能夠通過與上述端子接觸而與該端子導通,上述推壓部能夠自如地切換為在與端子部之間夾持端子而實現端子部與端子的導通的接觸狀態、和從端子部離開的離開狀態,上述保持部形成為將上述推壓部保持為一體并且能夠沿著上述推壓部相對于上述端子部的遠近方向在上述盒本體上滑動,上述滑動機構滑動操作上述保持部而能夠形成接觸狀態。此外,本發明涉及一種端子盒的固定構造,是具有底板、開口部、端子部的端子盒的固定構造,上述底板具有利用粘接劑而被固定于被固定面的底面,上述開口部形成于上述底板而用于外部端子的連接,上述端子部與外部端子電氣地連接,上述外部端子和上述端子部通過上述開口部而連接。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這種端子盒,有下述構造如圖14所示,具有一體地形成于盒本體I的四邊形的金屬制縱筒部件20、和從上方插入該縱筒部件20的中空部的插入部件(相當于保持部)21 (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11-14466號公報)。在該端子盒中,縱筒部件20的四個周面中的一個周面部20a構成為端子部22。此外,鄰接于該端子部22的兩個周面部20b、20c構成為具有將插入部件21向端子部22側引導的功能(滑動機構)的側壁部23。插入部件21由縱配置的槽形部件構成,在三個周面中的相當于槽底的底面部21a上設置有從下端緣部向槽中空部側以折回的狀態彎曲的傾斜面部21b。該傾斜面部21b構成為沿槽深度方向彈性地擺動自如,作為在與縱筒部件20的端子部22之間將端子4夾入并導通的推壓部24而發揮作用。滑動機構S包括以傾斜狀態形成于縱筒部件20的兩側壁部23的上下一對的長孔25、和設置為貫穿插入部件21的兩側面部21c的狀態的上下一對的桿部件21d。長孔25形成為沿越接近端子部22變得越低的方向傾斜。桿部件21d設置為端部從插入部件21的兩側面部21c突出的狀態,其突出端部26構成為能夠內嵌于縱筒部件20的長孔25。因而,在以突出端部26內嵌于長孔25的方式將插入部件21安裝于縱筒部件20的狀態下,如果將插入部件21向縱筒部件20的中空部下端側壓入操作,則與長孔25的內周部25a點接觸的突出端部26沿著長孔25的長度方向被向斜下方引導。從而,利用插入部件21的插入操作,推壓部24向端子部22側移動而作用彈性作用力,能夠在與端子部22之間夾壓端子4從而實現端子部22與端子4的導通連接。根據上述的以往的端子盒,能夠隨著對縱筒部件插入插入部件而發揮基于滑動機構的引導作用,利用推壓部進行端子部和端子的導通連接。但是,滑動機構如上所述地由形成于縱筒部件的側壁部的長孔和插入部件的桿部件構成,所以從桿部件傳遞來的插入力作用于長孔內周部的抵接部分的一點,有可能產生應力集中。其結果,例如有可能長孔內周部的被抵接部發生變形,存在無法順暢地進行插入部件的操作的問題。
因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問題點而提供一種能夠順暢地進行端子的連接操作的端子盒。此外,在以往的端子盒固定構造中,被固定面、以及利用粘接劑而固定于該被固定面的端子盒的底面在整個面的范圍內形成為扁平的扁平面(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11-14466號公報)。因此,當在被固定面或者端子盒的底面上涂敷未硬化的粘接劑而將被固定面與底面粘合時,從被固定面和底面之間被擠出的剩余粘接劑有可能進入到開口部一側。如果進入到開口部一側的粘接劑附著于外部端子或者端子部,則有可能產生外部端子和端子部的電氣連接不良。此外,在端子盒具有能夠將端子部與外部端子切換操作為連接狀態和非連接狀態的可動操作部件時,如果進入開口部一側的粘接劑附著于可動操作部件而硬化,則有可能可動操作部件的操作變得困難。為了解決該問題,例如考慮減少粘接劑的涂敷量,或者將被固定面或者底面的粘接劑的涂敷區域與開口部的周緣的間隔設定為較大而使得從被固定面和底面之間被擠出的粘接劑不會到達開口部。但是,此時有可能粘接強度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鑒于上述情況而提供一種能夠利用足夠量的粘接劑而確保粘接強度并且能夠防止剩余粘接劑向開口部一側進入的端子盒固定構造。本發明的特征構成為,具有具有底部的盒本體、固定于上述盒本體的端子部、推壓部、保持部、和滑動機構,上述底部具有能夠供來自外部的端子插通的開口部,上述端子部與上述端子接觸而能夠與該端子導通,上述推壓部在與上述端子部之間夾持上述端子而實現上述端子部和上述端子的導通的接觸狀態、和從上述端子部離開的離開狀態之間切換自如,上述保持部形成為一體地保持上述推壓部并且能夠沿著上述推壓部相對于上述端子部的遠近方向而在上述盒本體上滑動,上述滑動機構能夠滑動操作上述保持部而形成上述接觸狀態,包括具有傾斜楔面的楔狀部件、和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受壓面,上述楔狀部件向上述盒本體確保反力并且一邊令上述傾斜楔面與上述保持部滑接一邊進入從而將上述保持部引導操作為上述接觸狀態,上述受壓面以面接觸的狀態承接上述傾斜楔面。根據本構成,滑動機構包括楔狀部件,向盒本體確保反力并且一邊令傾斜楔面與保持部滑接一邊進入從而將保持部引導操作為接觸狀態、和受壓面,形成于保持部并且以面接觸狀態承接傾斜楔面,所以能夠在維持楔狀部件的傾斜楔面和保持部的受壓面的面接觸狀態的狀態下令楔狀部件滑動移動而進行端子的連接操作。因而,與以往那樣令滑動機構的動作僅以桿部件和長孔內周部的點接觸來進行時相比,能夠在將操作力分散于較廣的抵接面整體的狀態下進行傳遞。因此,能夠令保持部順暢地滑動移動。其結果,能夠順利地進行端子的連接操作。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具有維持基于推壓部的接觸狀態的維持機構。在本發明中,能夠利用滑動機構將推壓部向接點部推壓,但在該狀態下,針對推壓部的推壓的反力作用于楔狀部件,所以有可能楔狀部件會抽出。在本構成中設置有維持機構,從而能夠防止楔狀部件抽出。因而,能夠維持利用推壓部將端子向端子部推壓的接觸狀態。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上述維持機構具有形成于上述楔狀部件的上述傾斜楔面的終端部的第I縱壁部、和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受壓面的終端部而與第I縱壁部以面接觸的狀態接觸的第2縱壁部。根據本構成,如果令楔狀部件沿著傾斜楔面在保持部的受壓面上滑動,則在終端部彼此互相越過后,楔狀部件的第I縱壁部和保持部的第2縱壁部以在橫方向上對置的狀態接觸。因而,能夠作為兩縱壁部彼此的對置方向的作用力而承接基于推壓部的推壓反力,能夠以簡單的構造維持接觸狀態。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維持機構由實現楔狀部件的防脫的鎖定機構構成。根據本構成,利用鎖定機構所實現的鎖定作用,能夠可靠地防止楔狀部件從接觸狀態抽出。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維持機構由以阻止楔狀部件的抽出的狀態安裝于盒本體的罩部件構成。根據本構成,罩部件能夠一邊發揮覆蓋盒本體而進行遮蔽的本來的功能一邊發揮防止楔狀部件的抽出的功能。從而即便對端子盒施加了強振動或沖擊也能夠利用罩部件防止楔狀部件意外地脫落。此外,由于罩部件具有該功能,所以無需設置特殊構造的維持機構,能夠實現成本降低。進而,在并用其他的維持機構時,能夠進一步提高楔狀部件的防脫的精度。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具備從上述盒本體立設的軌道部件,上述楔狀部件沿著軌道長度方向移動自如地嵌合于上述軌道部件。根據本構成,在移動操作楔狀部件時,能夠令其沿著軌道部件正確地且順暢地移動,因此操作性提高。此外,由于移動姿態穩定,所以能夠更正確地維持基于滑動機構的楔狀部件的傾斜楔面與保持部的受壓面的面接觸狀態,能夠容易地令保持部滑動移動,能夠順暢地進行端子與端子部的連接。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具有防止保持部從盒本體翹起的翹起防止機構。根據本構成,在保持部相對于盒本體滑動時,能夠利用翹起防止機構防止保持部翹起,能夠以更為穩定的姿態令其滑動移動。因而,令保持部的移動姿態穩定,所以能夠正確地且容易地令保持部滑動移動,能夠順暢地進行端子與端子部的連接。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具有與上述盒本體一體地形成且以滑接狀態支承上述保持部的滑動移動的支承壁部,上述翹起防止機構具有形成于上述支承壁部與上述保持部的第I滑接面的沿滑動方向長條的引導凹部、和形成于第2滑接面而能夠嵌合于上述引導凹部的嵌合凸部,上述嵌合凸部具有由借助沖壓而形成的切斷剖面構成的突出周面部。根據本構成,在嵌合凸部內嵌于引導凹部的狀態下,能夠沿著引導凹部的長度方向相對移動。因此,允許保持部在盒本體上滑動移動。另一方面,在引導凹部的覽度方向上,借助引導凹部和嵌合凸部的嵌合作用,移動受到限制,所以能夠防止保持部在盒本體上翹起。此外,嵌合凸部的突出周面部由借助沖壓而形成的切斷剖面構成,所以凸部的角部分變為銳利的狀態。因此,能夠更加強地確保與引導凹部嚙合,能夠更可靠地防止保持部的翹起。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具有對保持部向成為離開狀態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施力機構。根據本構成,在推壓部沒有可靠地變為接觸狀態時,利用施力機構將保持部推回為離開狀態。因此,不會出現不充分的接觸狀態,能夠形成更可靠的連接狀態。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上述保持部具有沿著上述楔狀部件的兩側部的一對的側壁部,由分別配備于上述側壁部的一對的傾斜槽和以內嵌于上述傾斜槽的狀態設置于上述楔狀部件的兩側部的一對的突起構成。根據本構成,由于具有側壁部的傾斜槽和楔狀部件的突起,所以在將楔狀部件抽出時,能夠以突起一邊與傾斜槽的周緣部抵接而保持部一邊變為離開狀態的方式令其在盒本體上滑動而回到原來的位置。本發明的端子盒固定構造中,端子盒具有底板、開口部、和端子部,上述底板具有`利用粘接劑被固定于被固定面的底面,上述開口部形成于上述底板,上述端子部與外部端子電氣連接,上述外部端子和上述端子部通過上述開口部連接,上述被固定面和上述底面的至少一個面具有涂敷上述粘接劑的涂敷區域,在上述涂敷區域和上述開口部的周緣之間的部位處形成有階梯差部。在本構成中,在被固定面和底面的至少一個面的涂敷有粘接劑的涂敷區域和開口部的周緣之間的部位處形成有階梯差部。因此,即便涂敷足夠量的粘接劑而將被固定面和底面粘合,也能夠利用階梯差部的存在而阻止剩余粘接劑的向開口部一側的流動。因而,若為本構成的端子盒固定構造,則能夠利用足夠量的粘接劑來確保粘接強度,并且能夠防止剩余的粘接劑向開口部一側進入。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由設置于上述底面的比該底面突出的凸面部構成。在本構成中,能夠利用比端子盒的底面還突出的凸面部來擋住剩余粘接劑的流動,能夠防止剩余粘接劑向開口部一側進入。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上述階梯差部由設置于上述底面的比該底面還凹入的凹面部構成。在本構成中,將剩余粘接劑積存在比端子盒的底面還凹入的凹面部,能夠防止剩余的粘接劑向開口部一側進入。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上述端子盒具有能夠將上述端子部和上述外部端子切換操作為連接狀態和非連接狀態的可動操作部。在本構成中,能夠防止剩余粘接劑附著于可動操作部而硬化導致的該可動操作部的操作變得困難的情況發生。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上述端子部壓接于以沿著上述被固定面的姿態面向上述開口部的上述外部端子,從而能夠與該外部端子連接。在本構成中,能夠防止剩余粘接劑附著于以沿著被固定面的姿態面對開口部的外部端子所導致的端子部和外部端子的電氣連接不良。
圖I是第I實施方式的端子盒的俯視圖。圖2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端子盒的要部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第I實施方式的端子組體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第I實施方式的端子組體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第I實施方式的端子盒的剖視圖。圖6是第2實施方式的端子盒的分解立體圖。圖7是第2實施方式的端子盒的剖視圖。圖8是第3實施方式的端子盒的分解立體圖。圖9是第3實施方式的端子盒的剖視圖。`圖10是第4實施方式的端子盒的分解立體圖。圖11是第4實施方式的端子盒的剖視圖。圖12是另外的實施方式的端子盒的剖視圖。圖13是另外的實施方式的端子盒的剖視圖。圖14是以往例的端子盒的分解立體圖。圖15是表示端子盒的內部的俯視圖。圖16是表示端子盒的內部的分解立體圖。圖17是端子組體的分解立體圖。圖18是端子組體的分解立體圖。圖19 Ca)是表示盒本體的底板的外側底面的俯視圖,(b)是從外側底面一側看盒本體的底板的立體圖。圖20是表示端子盒固定構造的剖視圖,(a)表示固定前的端子盒,(b)表示固定后的端子盒,(C)表示將固定后的端子盒的端子部連接于外部端子的狀態。圖21表示第5實施方式的端子盒固定構造,Ca)是表示盒本體的底板的外側底面的俯視圖,(b)是從外側底面一側看盒本體的底板的立體圖。圖22是表示第6實施方式的端子盒固定構造的剖視圖,(a)表示固定前的端子盒,(b)表不固定后的端子盒。圖23是表示第4實施方式的端子盒固定構造的剖視圖。圖24是表示第4實施方式的端子盒固定構造的盒本體的底板的外側底面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
端子盒的實施方式。另外,在附圖中,對于與現有技術的部分相同或者相當的部分標注與以往例相同的符號。在以下的說明中,上下是載置端子盒的狀態中的上下。〔第I實施方式〕
圖I、圖2、圖5表示作為一例而安裝于太陽能電池模塊的端子盒B。端子盒B具有箱狀的樹脂制盒本體I、和樹脂制蓋體(相當于罩部件)2 (參照圖5)。在盒本體I的內部,具有與太陽能電池模塊(未圖示)電氣地連接的端子部3。此外,盒本體I具有上開口部la,該上開口部Ia被蓋體2堵住。
在盒本體I的底部分形成有來自太陽能電池模塊的端子4 (參照圖5)能夠插通的下開口部(相當于開口部)lb。此外,在盒本體I的內部設置有保持部5以及楔狀部件6。保持部5部分地具有在端子部3之外在與端子部3之間夾持端子4而實現端子部3與端子4的導通的推壓部5a。保持部5借助楔狀部件6而能夠沿著盒本體B滑動。盒本體I構成為能夠以并列狀態收納多個由端子部3和保持部5和楔狀部件6構成的端子組體T。端子組體T向盒本體I的安裝能夠通過將端子部3固定于盒本體I而實施。此外,在盒本體I的相當于端子組體T的平面中央部分的部位一體地立設有上下滑動自如地支承楔狀部件6的軌道部(相當于軌道部件)lc。軌道部Ic形成為截面形狀“T”字形,對于端子組體T的寬度方向、長度方向的彎曲力都能夠發揮很大的耐力。而且,鄰接的端子組體T彼此經由旁通二極管D而相互電氣連接,并且在兩端的端子組體T上連接有與蓄電池等連接的輸出線纜C。以后的說明對于一個端子組體T進行。保持部5為板金制,如圖2、圖3所示具有四個周壁,形成為端面開口為長方形的筒
形狀。保持部5的端面載置在盒本體I的上表面上。保持部5在盒本體I的上方設置為沿著端面開口形狀的長方形的長邊方向滑動自如。四個周壁中,在第I短邊周面部hi上從下緣部設置有由彎曲面部構成的推壓部5a,所述彎曲面部以向中空部側折回的狀態彎曲。該推壓部5a具有彈性,構成為能夠以下緣部作為擺動中心而前后地彈性擺動。能夠令保持部5整體滑動而令推壓部5a向端子部3側接近,令其在夾著端子4的狀態下進一步滑動,從而能夠將推壓部5a推壓于端子部3。由此,能夠將端子4和端子部3導通連接(參照圖5)。這樣一來,能夠利用推壓部5a的滑動移動而切換為將端子I夾持于推壓部5a和端子部3之間而實現端子部3和端子I的導通的接觸狀態、和令保持部5 (推壓部5a)從端子部3離開的離開狀態。此外,在第2短邊周面部h3的上端緣部形成有由傾斜面部構成的受壓面5b,所述傾斜面部沿擴徑方向傾斜(參照圖2)。在本實施方式中,受壓面5b左右地設置一對。該受壓面5b能夠以面接觸的狀態承接楔狀部件6的傾斜楔面6a。此外,在從受壓面5b的下端部朝下方設置有由垂直面構成的第2縱壁部5d。在對置的一對的長邊周面部(相當于側壁部)h2上,在上下中間部分別設置有沿著長邊方向的長孔(相當于引導凹部)5c。該長孔5c構成為能夠與配備在端子部3上的嵌合凸部3a (后述)嵌合。長孔5c允許嵌合凸部3a沿著長孔5c滑動,另一方面,在縱方向上,利用長孔5c和嵌合凸部3a的卡合作用而限制嵌合凸部3a的移動,防止保持部5從盒本體I翹起。利用該長孔5c和嵌合凸部3a構成翹起防止機構U。此外,在長邊周面部h2的上緣部的第2短邊周面部h3側的部分,設置有向筒中空側突出的切起部5e。利用該切起部5e承接后述的楔狀部件6的突出緣部6d,從而防止楔狀部件6的抽出。端子部3為板金制,如圖3所示,具有覆蓋保持部5的三個周面部。周面部具有分別沿著保持部5的一對的長邊周面部h2能夠滑接的一對的周壁部(相當于支承壁部)wl、和在兩周壁部wl的上緣部間將它們連結的頂板部w2。在周壁部wl上形成有能夠內嵌于保持部5的長孔5c的嵌合凸部3a。該嵌合凸部3a借助下述方式形成利用沖裁模而從外方推壓周壁部wl的該部分而在穿透前停止。根據該方法,嵌合凸部3a的突出角部分被形成得較銳利。由此,與例如將突出角部分形成得較圓時相比,不易從長孔5c脫離。根據該沖裁方法,嵌合凸部的外周部由切斷剖面構成。
在周壁部wl的第I側的端部沒有設置頂板部w2。此外,在周壁部wl的第2側的端部,設置有連接輸出線纜C及旁通二極管D的截面“U”字形的輸出接點部《3。在該輸出接點部w3上安裝有彈性地上下夾持輸出接點部w3的夾持體7。利用該夾持體7,能夠將輸出線纜C及旁通二極管D夾壓于輸出接點部w3而令彼此導通連接。在頂板部w2的中央部形成有能夠令楔狀部件6上下地自由通過的開口。此外,在頂板部《2的第I側的端部形成有向下方彎曲的垂下面部《4。該垂下面部《4以對置于推壓部5a的狀態配置,起到借助推壓部5a的接近及抵接而令夾著的端子I和端子部3導通連接的連接端子的作用(參照圖5)。楔狀部件6由合成樹脂形成,如圖3所示,具有長方體塊的一個周面的下端部被傾斜地進行了倒角的形狀。該倒角部分為傾斜楔面6a,能夠在與保持部5的受壓面5b面接觸的狀態下將推壓力傳遞給保持部5。此外,在楔狀部件6上形成有外嵌于盒本體I的軌道部Ic的軌道槽6b。通過一邊令該軌道槽6b與軌道部Ic嵌合一邊將其向下方推入,能夠將力
從傾斜楔面6a傳遞至保持部5的受壓面5b,能夠令保持部5整體向第2側滑動移動。由楔狀部件6和受壓面5b構成滑動機構S。另外,在從傾斜楔面6a的上端部向上方,設置有由垂直面構成的第I縱壁部6c。該第I縱壁部6c如圖5所示,在向下方推入楔狀部件6的過程中,在傾斜楔面6a和受壓面5b抵接后,與保持部5的第2縱壁部5d在面接觸的狀態下抵接。在該狀態下,滑動機構S的作用結束,所以即便進一步推入楔狀部件6也不會發生保持部5的橫向滑動,能夠維持推壓部5a和端子部3的接觸狀態。只要楔狀部件6不脫離就能夠維持該接觸狀態。利用第I縱壁部6c和第2縱壁部5d構成維持機構K。此外,在楔狀部件6的兩側面部分形成有遍及與第I縱壁部6c的角部、與傾斜楔面6a的角部、及與下表面的角部的突出緣部6d。突出緣部6d從下方側抵接于前述的保持部5的切起部5e從而能夠防止楔狀部件6的抽出。如上所述,通過將楔狀部件6向下方推入,并令保持部5滑動而令推壓部5a壓接于端子部3的垂下面部《4,即便不使用焊接等也能夠令夾著的端子4與端子部3導通連接。此外,當向盒本體I安裝蓋體2時,蓋體2的背面以幾乎沒有間隙的狀態位于楔狀部件6的上面,所以能夠利用蓋體2防止楔狀部件6的抽出。該蓋體2也構成維持機構K。〔第2實施方式〕
以后,對于具有與之前的實施方式不同的構成的端子盒的實施方式,主要說明不同的構成。對于與之前的實施方式相同的構成省略其說明。如圖6、圖7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翹起防止機構U具有形成于保持部5的長邊周面部h2的下緣部的切起爪(相當于嵌合凸部)5f和形成于端子部3的下緣部的切去部(相當于引導凹部)3b,以代替之前的實施方式的形成于保持部5的長孔5c、和形成于端子部3的嵌合凸部3a的構成。切起爪5f將長邊周面部h2的下緣部在滑動方向上的前后兩個部位處向外側切起而形成。切去部3b對應于所卡入的切起爪5f而分別設置在前后的兩個部位處。此外,切去部3b的切去長度考慮切起爪5f的滑動幅度而設定。此外,形成于端子部3的端部的輸出接點部w3構成為縱壁。夾持體7構成為能夠從該輸出接點部w3的表里夾壓輸出線纜C及旁通二極管D。
〔第3實施方式〕
第3實施方式的端子盒B如圖8、圖9所示,與之前的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滑動機構S不同,在保持部5的長邊周面部(相當于側壁部)h2和楔狀部件6的兩側部之間也設置有滑動機構Sa。在長邊周面部h2上形成有在下緣部開口的傾斜槽8。該傾斜槽8的傾斜角度設定為與受壓面5b的傾斜相同的角度。此外,在傾斜槽8的下端部側沒有傾斜,與第2縱壁部5d同樣地沿縱方向形成,構成縱槽8a。在楔狀部件6的兩側部的下端部形成有在內嵌于傾斜槽8的狀態下沿著傾斜槽8滑動自如的突起6e。從突起6e內嵌于傾斜槽8的下端部的狀態,通過將楔狀部件6向上方拉起,從突起6e向傾斜槽8的周緣部傳遞力,保持部5借助橫方向成分的分力而滑動,被引導為非接觸狀態。利用傾斜槽8和突起6e構成滑動機構Sa。此外,在突起6e位于縱槽8a時,保持`部5的滑動消失,維持接觸狀態。利用突起6e和縱槽8a而構成維持機構K。此外,在楔狀部件6上設置有從本體部分的上緣部分向與推壓部5a相反側伸出的伸出部9。在該伸出部9的兩角部分處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彈性變形片9a。彈性變形片9a能夠以上端的基端部為中心而前后地彈性變形。在彈性變形片9a的下端部形成有能夠與盒本體I的卡合凹部Id彈性地卡合的卡合凸部%。因而,通過將楔狀部件6推下到下端部,該卡合凸部9b卡入盒本體I的卡合凹部ld,能夠防止楔狀部件6意外地抽出。由該卡合凸部9b和卡合凹部Id構成鎖定機構R。另外,如果大于既定的力的拉抽力作用于楔狀部件6,則利用彈性變形片9a的彈性擺動而解除鎖定機構R的卡合,能夠將楔狀部件6抽出。〔第4實施方式〕
該實施方式的端子盒B如圖10、圖11所示,與第3實施方式相比端子部3的構成不同。端子部3在位于保持部5的中空部的狀態下固定于盒本體1,形成為四邊筒形狀。伴隨著楔狀部件6的推入操作的保持部5的滑動機理與第3實施方式時相同。此外,翹起防止機構U由形成于盒本體I的立設部分的外表面的突狀部10構成。該突條部10在保持部5的上緣部分的上方伸出,所以能夠阻止保持部5翹起。當然,突條部10無法阻止保持部5在盒本體I的上方沿橫方向滑動。〔端子盒的其他實施方式〕
以下說明其他的實施方式。(I)端子盒B不限定于之前的實施方式中說明的形狀、材料及構造,能夠適宜地進行變更。端子組體T的設置個數也能夠適宜地設定。此外,也可以是不設置蓋體2的盒形狀的構成。(2)在之前的實施方式中說明了楔狀部件6的鎖定機構R,但也可以不同于將楔狀部件6的位置鎖定于嵌合下限位置的機構,如圖12所示那樣,具有在楔狀部件6的位置位于嵌合上限位置的狀態下進行鎖定的防脫機構N。該防脫機構N具有楔狀部件6的卡合凸部%、和能夠與卡合凸部9b卡合的卡合凹部le。卡合凹部Ie形成在比之前的實施方式的卡合凹部Id的位置高的位置。該防脫機構除了單獨地設置之外,也可以與之前的實施方式中的鎖定機構R —起設置。(3)端子盒B也可以設置有對保持部5向變為離開狀態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施力機構11。作為一例可以舉出下述構成如圖13所示,在保持部5的一端部設置板簧部件Ila,并且在盒本體I上設置承接板簧部件Ila的承接部If。根據該構成,當推入楔狀部件6而令保持部5向變為接觸狀態的方向滑動時,如果推入沒有進行到維持機構K發生作用,則借助板簧部件Ila的彈性回復力而被推回。因此,變為離開狀態,促進了可靠的操作。因而能夠實現更可靠的端子4的導通連接。以下基于
端子盒連接構造的實施方式。〔第5實施方式〕
圖15 圖20表示利用本發明的端子盒固定構造而在由太陽能電池模塊(未圖示)的背面等構成的被固定面BA上利用例如環氧樹脂類及硅樹脂類等的樹脂類粘接劑BC進行固定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用的端子盒BB。端子盒BB具有樹脂制盒本體31和樹脂制蓋體32。盒本體31具有上部開口 31a,
上部開口 Ia被蓋體32堵住。此外,在盒本體31上一體地形成有線纜支承部31b。盒本體31 一體地具有底板33,所述底板33具有利用粘接劑BC而被粘接固定于被固定面BA的外側底面33a。在該底板33上形成有外部端子連接用的多個開口部34。在盒本體31中內裝有端子板的端子部36。向背面(被固定面)BA—側延伸出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外部端子35與端子部36連接。此外,在盒本體31上形成有線纜支承部31b。經由該線纜支承部31b與蓄電池等連接的輸出線纜BD被導入至盒本體31的內部而與端子部36電氣連接。盒本體31具有能夠將通過各開口部34而導入的外部端子35與端子部36切換操作為電氣地連接的連接狀態和非連接狀態的可動操作部X。可動操作部X由保持部37和楔部件38構成。保持部37具有將外部端子35向端子部36壓接而電氣連接的推壓部37a。楔部件38能夠令保持部37在沿著底板33的板面的方向上滑動移動。在盒本體31中并列收納多個組裝端子部36和保持部37和楔部件38而成的端子組體BT。各端子組體BT與每個開口部34對應地被收納。各端子組體BT通過將端子部36固定于盒本體31而安裝于盒本體31。相鄰的端子組體BT彼此經由旁通二極管BE而相互電氣連接。在位于兩端的端子組體BT上電氣連接輸出線纜BD。各端子組體BT為相同構成,對其中之一進行說明。保持部37為板金制,如圖16、圖17所示,具有相互對置的兩個長邊周壁部Bh2、和在長邊周壁部Bh2的長度方向兩端側相互對置的兩個短邊周壁部Bhl、Bh3。由這些形成為筒端部開口為長方形的矩形筒狀。保持部37在令各周壁部Bhl Bh3的壁面沿著盒本體31的深度方向的姿態下沿長邊周壁部Bh2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自如地安裝于端子部36。在第I短邊周壁部Bhl上延伸設置有以向筒內側折回的狀態彎曲的推壓部37a。推壓部37a以能夠以彎曲部分作為支點而沿長邊周壁部Bh2的長度方向(保持部37的滑動移動方向)彈性地擺動的方式延伸設置。在第2短邊周壁部Bh3上延伸設置有朝向筒外側方傾斜的一對的傾斜板部37b。這些傾斜板部37b以面接觸的狀態承接楔部件38的傾斜楔面 38a。在各長邊周壁部Bh2上形成有沿著長邊周壁部Bh2的長度方向較長的長孔37c。在長孔37c中嵌合配備于端子部36的嵌合凸部36a,保持部37被安裝為相對于端子部36沿長孔37c的長度方向滑動移動自如。端子部36為板金制,如圖16 圖18所示,具有一對的支承壁部Bwl和連結壁部Bw2。保持部37的一對的長邊周壁部Bh2分別能夠滑接于一對的支承壁部Bwl。連結壁部Bw2連結兩支承壁部Bwl的一側部彼此。在支承壁部Bwl上形成有從保持部外周側嵌入保持部37的長孔37c的嵌合凸部36a。在支承壁部Bwl的第I側部上設置有連接輸出線纜BD及旁通二極管BE的截面U字狀的輸出接點部Bw3。在輸出接點部Bw3上安裝有夾持體39,所述夾持體39將輸出線纜BD及旁通二極管BE夾持于與輸出接點部Bw3之間而與輸出接點部Bw3電氣連接。在連結壁部Bw2上設置有進入一對的支承壁部Bwl之間的連接板部Bw4、和楔部件38所進入的開口 40。保持部37以連接板部Bw4進入一對的長邊周壁部Bh2之間的方式組裝于端子部36。此時,利用推壓部37a推壓外部端子35而使其與連接板部Bw4接觸,從而將外部端子35與端子部36電氣連接。楔部件38由合成樹脂形成,如圖2、圖3所示,形成有傾斜楔面38a和軌道槽38b。保持部37的傾斜板部37b與傾斜楔面38a滑接。一體地形成于底板33的軌道部33b嵌入`軌道槽38b。楔部件38被組裝為沿著軌道部33b在盒本體31的深度方向上滑動移動自如。如圖19所示,在底板33的外側底面33a上設置有涂敷粘接劑的涂敷區域BG。涂敷區域BG設定為沿著外側底面33a的外周緣的大致矩形的連續的環狀。在外側底面33a的俯視中位于涂敷區域BG和開口部34的周緣34b之間的部位處一體地形成有分別與每個開口部34對應的階梯差部41。各階梯差部41在外側底面33a上沿著矩形的開口部34的周緣34b大致口字狀地設置比該外側底面33a突出的凸面部而形成。說明向端子部36連接外部端子35的順序。如圖20 (a)所示,在推壓部37a和連接板部Bw4的間隔擴開的狀態(沒有推入楔部件38的狀態)下,在涂敷區域BG上涂敷未硬化的粘接劑BC。接著,如圖20 (b)所示,令外側底面33a與被固定面BA粘合,使得外部端子35通過開口部34而進入推壓部37a和連接板部Bw4之間。此時,利用凸面部(階梯差部)41阻擋剩余的粘接劑BC的流動,防止粘接劑BC進入開口部34 —側。接著,如圖20 (C)所示,推入楔部件38而令軌道部33b嵌入軌道槽38b。由此,保持部37滑動移動,使得借助傾斜楔面38a和傾斜板部37b的面接觸而推壓部37a將外部端子35朝向連接板部Bw4推壓,將外部端子35夾入推壓部37a和連接板部Bw4之間而令外部端子35和端子部36 (連接板部Bw4)通過開口部34而電氣地連接。因而,能夠利用伴隨著楔部件38的推拉操作的保持部37的滑動移動將端子部36與外部端子35而切換為電氣連接的連接狀態、和外部端子35從端子部36離開的非連接狀態。〔第6實施方式〕
圖21表示第6實施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外側底面33a的俯視中沿著涂敷區域BG和多個開口部34的周緣34b之間部位而設置連續的凸面部。利用該凹面部一體地形成將多個開口部34圍成一組的階梯差部41。其他的構成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第7實施方式〕圖22表第7實施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代替在第6實施方式中出的利用凸面部形成的階梯差部41,利用設置于外側底面33a的比該外側底面33a還凹入的凹面部來形成階梯差部41。其他的構成與第6實施方式相同。根據本實施方式,如圖22 Ca)所示,當在涂敷區域BG中涂敷未硬化的粘接劑BC而如圖22 (b)所示地將外側底面33a粘合于被固定面BA時,剩余的粘接劑BC積存于凹面部(階梯差部)41。因此,能夠防止粘接劑BC向開口部34—側進入。〔第8實施方式〕
圖23、圖24表示本發明的第8實施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端子盒BB構成為,將內置于盒本體31的金屬制的端子部36相對于以沿著被固定面BA的姿態面向開口部34的外部端子35壓接后進行焊接或者熔接從而能夠與該外部端子35電氣連接。即,多個端子部36的各自的相對于外部端子35的連接部42相對于端子部本體43
經由彈性彎曲部44而連結,通過共用的開口部34而比外側底面33a還向外方突出。而且,如圖23所示,一邊令彈性彎曲部44彈性變形一邊將外側底面33a向被固定面BA側推壓。于是利用彈性彎曲部44的彈性回復力,連接部42壓接于外部端子35。其后利用焊接或者熔接而維持相對于該外部端子35電氣連接的狀態。在底板33的外側底面33a上設定涂敷粘接劑的涂敷區域BG。而且,在外側底面33a的俯視中在涂敷區域BG和開口部34的周緣34b之間的部位一體地形成階梯差部41。在本實施方式中,沿著涂敷區域BG的邊界位置而形成階梯差部41。階梯差部41為,在外側底面33a上將比該外側底面33a還突出的凸面部配置為包圍開口部34的周緣34b的矩形而形成為連續的環狀。〔第9實施方式〕
雖未圖示,也可以在第5、第8實施方式中代替以凸面部形成的階梯差部41而與第7實施方式同樣地利用朝向外側底面33a的比該外側底面33a還凹入的凹面部來形成階梯差部41。〔端子盒固定構造的其他的實施方式〕
(I)本發明的端子盒固定構造也可以在被固定面BA的俯視中涂敷區域BG和開口部34的周緣34b之間的部位形成階梯差部41。(2)本發明的端子盒固定構造也可以在被固定面BA和外側底面33a的雙方的俯視中涂敷區域BG和開口部34的周緣34b之間的部位形成階梯差部41。(3)本發明的端子盒固定構造也可以將由凸面部或凹面部構成的階梯差部41沿著涂敷區域BG和開口部34的周緣34b之間的部位斷斷續續地形成。另外,如上所述,為了便于與附圖對照而標注了符號,但本發明并不利用該標注而限定于附圖的構成。此外,當然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要旨的范圍內以各種方式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端子盒, 具有: 具有底部的盒本體(I)、 固定于上述盒本體(I)的端子部(3)、 推壓部(5a)、 保持部(5)、 滑動機構(S), 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部具有能夠插通來自外部的端子(4)的開口部(lb), 上述端子部(3)能夠與上述端子(4)接觸而與該端子(4)導通, 上述推壓部(5a)在與上述端子部(3)之間夾持上述端子(4)而實現上述端子部(3)和上述端子(4)的導通的接觸狀態、和從上述端子部(3)離開的離開狀態之間切換自如, 上述保持部(5)形成為一體地保持上述推壓部(5a)并且能夠沿著上述推壓部(5a)相對于上述端子部(3)的遠近方向在上述盒本體(I)上滑動, 上述滑動機構(S)能夠滑動操作上述保持部(5)而形成上述接觸狀態,包括具有傾斜楔面(6a)的楔狀部件(6)、和形成于上述保持部(5)的受壓面(5b), 上述楔狀部件(6 )向上述盒本體(I)確保反力并且一邊令上述傾斜楔面(6a)與上述保持部(5)滑接一邊進入從而將上述保持部(5)引導操作為上述接觸狀態, 上述受壓面(5b )以面接觸的狀態承接上述傾斜楔面(6a)。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端子盒,其特征在于, 具有維持基于上述推壓部(5a)的上述接觸狀態的維持機構(K)。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維持機構(K)具有形成于上述楔狀部件(6)的上述傾斜楔面(6a)的終端部的第I縱壁部(6c)、和形成于上述保持部(5)的受壓面(5b)的終端部而與上述第I縱壁部(6c)以面接觸的狀態接觸的第2縱壁部(5d)。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維持機構(K)由實現上述楔狀部件(6)的防脫的鎖定機構(R)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維持機構(K)由以阻止上述楔狀部件(6)的抽出的狀態安裝于上述盒本體(I)的罩部件(2)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的任意一項所述的端子盒,其特征在于, 具備從上述盒本體(I)立設的軌道部件(lc), 上述楔狀部件(6 )沿著軌道長度方向移動自如地嵌合于上述軌道部件(lc)。
7.根據權利要求I至6的任意一項所述的端子盒,其特征在于, 具有防止上述保持部(5 )從上述盒本體(I)翹起的翹起防止機構(U)。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盒,其特征在于, 具有與上述盒本體(I) 一體地形成且以滑接狀態支承上述保持部(5)的滑動移動的支承壁部(wl), 其中,上述翹起防止機構(U)具有形成于上述支承壁部(Wl)與上述保持部(5)的第I滑接面的沿滑動方向長條的引導凹部(5c)、和形成于第2滑接面而能夠嵌合于上述引導凹部(5c)的嵌合凸部(3a), 上述嵌合凸部(3a)具有以借助沖壓而形成的切斷剖面構成的突出周面部。
9.根據權利要求I至8的任意一項所述的端子盒,其特征在于, 具有對上述保持部向成為上述離開狀態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施力機構。
10.根據權利要求I至9的任意一項所述的端子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5)具有沿著上述楔狀部件(6)的兩側部的一對的側壁部(h2),由分別配備于上述側壁部(h2)的一對的傾斜槽(8)和以內嵌于上述傾斜槽(8)的狀態設置于上述楔狀部件(6)的兩側部的一對的突起(6e)構成。
11.一種端子盒固定構造, 端子盒(31)具有底板(33)、開口部(34)、和端子部(36), 上述底板(33)具有利用粘接劑(BC)被固定于被固定面(BA)的底面(33a), 上述開口部(34)形成于上述底板(33), 上述端子部(36)與外部端子(35)電氣連接, 上述外部端子(35)和上述端子部(36)通過上述開口部(34)連接, 上述被固定面(BA)和上述底面(33a)的至少一個面具有涂敷上述粘接劑(BC)的涂敷區域(BG), 在上述涂敷區域(BG)和上述開口部(34)的周緣之間的部位處形成有階梯差部(41)。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端子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階梯差部(41)由設置于上述底面(33a)的比該底面(33a)突出的凸面部構成。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端子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階梯差部(41)由設置于上述底面(33a)的比該底面(33a)還凹入的凹面部構成。
14.根據權利要求11至1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端子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盒(31)具有能夠將上述端子部(36 )和上述外部端子(35 )切換操作為連接狀態和非連接狀態的可動操作部(X)。
15.根據權利要求11至1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端子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部(36)壓接于以沿著上述被固定面(BA)的姿態面向上述開口部(34)的上述外部端子(35),從而能夠連接于該外部端子(35)。
全文摘要
一種端子盒,具有具有底部的盒本體、固定于盒本體的端子部、推壓部、保持部、和滑動機構。底部具有能夠插通來自外部的端子的開口部。端子部與端子接觸而能夠與該端子導通。推壓部在與端子部之間夾持端子而實現端子部和端子的導通的接觸狀態、和從端子部離開的離開狀態之間切換自如。保持部形成為一體地保持推壓部并且能夠相對于端子部沿著推壓部的遠近方向在盒本體上滑動。滑動機構能夠滑動操作保持部而形成接觸狀態,包括具有傾斜楔面的楔狀部件和形成于保持部的受壓面。楔狀部件向盒本體確保反力并且一邊令傾斜楔面與保持部滑接一邊進入從而將保持部引導操作為上述接觸狀態。受壓面以面接觸的狀態承受傾斜楔面。
文檔編號H01R4/50GK102881749SQ20121024233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5日
發明者大森康博, 田中稔也 申請人:星電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