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根線繞線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多根線材整齊卷繞于卷芯外周的多根線繞線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將從線材導出件導出的多根線材整齊卷繞于繞軸旋轉的卷芯的外周的技術,眾所周知有以下的繞線裝置,該繞線裝置將與該多根線材的根數對應的多個線嘴作為導出件而使用,并將從這些多個線嘴分別導出的多根線材卷繞于卷芯的外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圖5示出該裝置的概要。在該繞線裝置中,除了使卷芯4旋轉的單元之外,還具備使導出件亦即多個線嘴旋轉的支架1,使該支架I旋轉,并使安裝于該支架I的多個線嘴2、3與支架I 一起如圖5的“ + ”或的箭頭所示的那樣旋轉。而且,實際上將導出線材6、7的線嘴2、3的端部沿與卷芯4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并消除從這些線嘴2、3導出 而朝向卷芯4的多根線材6、7間的間隙,從而使這些多根線材6、7相互緊貼。這樣通過將從導出件亦即從多個線嘴2、3分別導出而相互緊貼的多根線材6、7以該狀態卷繞于如箭頭所示那樣進行旋轉的卷芯4,由此能夠將這些多根線材6、7整齊卷繞于卷芯4。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8-198955號公報(段號
、圖10)在此,由于導出件亦即線嘴2、3將線材6、7引導到卷芯4的預期位置,因此實際導出線材6、7的線嘴2、3的端部到卷芯4的距離M優選盡可能短。但是,在上述現有的繞線裝置中,由于使用與多根線材6、7的根數對應的多個線嘴2、3,并從這些多個線嘴2、3分別導出線材6、7,因此在將多個線嘴2、3沿卷芯4的軸向排列的狀態下,無法使從這些多個線嘴2、3分別導出的線材6、7在其導出的階段相互緊貼。因此在上述現有的繞線裝置中,使支架I旋轉而將線嘴2、3的端部沿與卷芯4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然而,當將線嘴2、3的端部沿與卷芯4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時,即使將一方的線嘴3形成為靠近例如卷芯4,而另一方的線嘴2也必定成為遠離卷芯4的狀態,因此存在實際導出線材6的該另一方的線嘴2的端部到卷芯4的距離M擴大的不良情況。這樣當從導出線材6的線嘴2的端部到卷芯4的距離M擴大時,從該線嘴2導出的線材在到達卷芯4期間在寬度方向上錯開的量也增加。于是,與相鄰的線材7的距離發生變化,存在使恒定地保持該相鄰的線材7之間的距離并且將這些線材6、7卷繞于卷芯4的所謂的整齊卷繞變得困難的問題。特別是,當整齊卷繞的線材的根數不是圖5那樣的兩根,而線材的根數增加為例如三根或三根以上時,線材導出件亦即線嘴的數量也會與該根數成正比地增加。于是,為了避免這些增加的全部線嘴相互干擾,而需將該增加了的線嘴與卷芯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擴大。于是,由于從這些線嘴導出的線材在到達卷芯期間在寬度方向錯開的量也擴大,因此當線材的根數增加時,與該增加了的線材的數量成正比地,產生使這些多根線材全部整齊卷繞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困難的趨勢。為了解決該問題,雖然也考慮使多根線材以相互緊貼的狀態從一個線嘴導出的情況,但當從一個線嘴導出多根線材時,相反在存在想要在該多根線材之間產生間隙等希望的情況下,則存在這些線材之間的間隙的調整變得困難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根線繞線方法,即使線材為多根,也能夠以使導出這些多根線材的導出件的導出端接近卷芯的外周的狀態進行整齊卷繞。本發明的多根線繞線方法是將使線材的中心軸之間沿卷芯的軸向按照規定的間隔并排導出的多根線材卷繞于卷芯的外周,并且以使多根線材每卷繞于卷芯一圈而新導出的多根線材沿卷芯的軸向移動規定量的方式,將多根線材卷繞于卷芯外周的繞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卷繞于卷芯而相鄰的線材在卷芯的軸向上的中心與中心之間形成為預期的間距時,利用規定量和規定的間隔來調整該預期的間距。具體而言,優選為,將多根線材的根數乘以預期的間距后的量作為規定量,將規定量的自然數倍的值加上預期的間距后的間隔作為規定的間隔,來調整該預期的間距。·
而且,在該多根線繞線方法中,優選為,求解規定的間隔的自然數是1,并且優選為,在經由導出件導出多根線材的情況下,通過使該導出件偏轉而對規定的間隔進行微調,其中導出件是將多個導銷以等間隔并排設置于基板所形成的。在此,在本說明書中“整齊卷繞”是指,線材不在卷芯的徑向上重疊而是沿卷芯的軸向成列地卷繞于卷芯的繞線,包括沿卷芯的軸向相鄰的線材相互緊貼而在相鄰的線材之間不產生間隙的繞線、以及在相鄰的線材與線材之間產生預期的間隙的繞線這兩者。在本發明的多根線繞線方法中,雖然對卷繞于卷芯而相鄰的線材在卷芯的軸向上的中心與中心之間的預期的間距進行調整,但由于將多根線材的根數乘以預期的間距后的量設為規定量,將該規定量的自然數倍的值加上預期的間距后的間隔設為多根線材的卷芯的軸向的規定的間隔,因此在該條件下進行繞線時,朝向卷芯導出且從卷繞方向前端側先被導出的線材,在向進行自然數次旋轉的卷芯進行該自然數次卷繞期間沿卷芯軸向錯開規定量。另一方面,由于前面的線材、與位于緊挨該前面的線材的線材之間的間隔是該規定量加上預期的間距后的間隔,因此在前面的線材卷繞了自然數次的階段,接下來的線材被引導到與該前面的線材的已經被卷繞了自然數次的位置分離預期的間距而相鄰的位置。因此,通過卷芯進一步旋轉,接下來的線材在與該已經卷繞的前面的線材分離預期的間距而相鄰的狀態下依次以等間隔卷繞于該卷芯。因此,在本發明的多根線繞線方法中,即使多根線材隔開規定的間隔,接下來的線材也能夠在相對于前面的線材分離預期的間距而相鄰的狀態下卷繞于卷芯,從而進行所謂的整齊卷繞。這樣與整齊卷繞無關,由于能夠在多根線材之間隔開規定的間隔,因此即使導出多根線材的導出件例如是多個線嘴,也能夠不使該多個線嘴相互重復而使這些線嘴的端部接近卷芯。而且,通過使導出件的導出端部接近卷芯,由此能夠防止從該導出件導出的多根線材在到達卷芯期間在寬度方向上錯開,不使該規定的間隔發生變化而將從導出件隔開規定間隔并排導出的多根線材以其排列的狀態直接卷繞于卷芯。因此能夠以預期的間距將多根線材準確地整齊卷繞于卷芯。
圖I是示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多根線繞線的狀態的主視圖。
圖2是示出使該導出件朝一方偏轉的狀態的與圖I對應的主視圖。圖3是示出使該導出件朝另一方偏轉的狀態的與圖I對應的主視圖。圖4是示出其它的多根線繞線的狀態的與圖I對應的主視圖。圖5是示出現有的多根線繞線的狀態的概念圖。附圖標記說明11...卷芯;12 14...線材;T...規定量;P...預期的間距;L...規定的間隔。
具體實施例方式接著,基于附圖對用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方式進行說明。如圖I所示,本發明的多根線繞線方法是將使線材12 14的中心軸之間沿卷芯11的軸向按照規定的間隔L并排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卷繞于該卷芯11的外周,并且以·使多根線材12 14每卷繞于卷芯11 一圈而新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沿卷芯11的軸向移動規定量T的方式,將多根線材12 14整齊卷繞于卷芯11的外周的繞線方法。作為圖I中的卷芯11,示出使用截面為圓形且長度較長的銷或者棒狀的部件的情況。另外,多根線材12 14是從未圖示的線材供給機構供給的截面為圓形的所謂的圓線,圖中示出外徑都相等的三根線材12 14整齊卷繞于卷芯11的外周的情況。此外,卷芯11的截面并不局限于圓形,截面也可以是方形。另外,線材12 14也并不局限于所謂的圓線的情況,線材12 14也可以是截面成為方形的所謂的方線。從未圖示的線材供給機構供給的三根線材12 14被導出件20沿卷芯11的軸向使它們的中心軸之間按照規定的間隔L并排導出。該實施方式中的導出件20具備基板21,其沿著卷芯11設置;以及三根導銷22 24,它們在該基板21上使三根導銷的中心軸之間沿卷芯11的軸向按照等間隔N并排設置。該導出件20構成為能夠沿卷芯11而在該卷芯11的軸向上移動,在三根線材12 14沿著該三根導銷22 24被導出之后,該三根線材12 14構成為被引導到卷芯11。而且,三根導銷22 24的間隔N形成為與規定的間隔L相同,由此,被該導出件20導出的三根線材12 14沿卷芯11的軸向按照規定間隔L并排被導出。本發明的多根線繞線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將卷繞于卷芯11而相鄰的線材12 14在卷芯11的軸向上的中心與中心之間形成為預期的間距P時,利用規定量T和規定的間隔L來調整該預期的間距P。具體而言,將多根線材12 14的根數乘以該預期的間距P后的量作為規定量T,將該規定量T的自然數倍的值加上預期的間距P后的間隔作為規定的間隔L。即,在多根線材12 14卷繞于卷芯11 一圈的期間,使多根線材12 14沿該卷芯11的軸向移動的量亦即規定量T,以及從導出件20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在卷芯11的軸向上的規定間隔L,由該線材12 14卷繞于卷芯11之后相鄰的線材12 14之間的預期的間距P決定,并且利用該規定量T和規定的間隔L使預期的間距P以等間隔變化。圖I中示出將線材12 14整齊卷繞之后的相鄰的線材12 14之間的預期的間距P作為線材12 14的外徑,且不在卷繞于卷芯11而相鄰的線材12 14之間產生間隙的情況。向所謂的卷芯11繞線時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將多根線材12 14從導出件20導出并卷繞于卷芯11的外周,并且在該多根線材12 14卷繞于卷芯11 一圈的期間,使該導出件20沿卷芯11的軸向移動規定量T。
而且,本發明中的該規定量T為多根線材12 14的根數乘以該預期的間距P后的量。因此如該實施方式那樣,使用三根線材12 14且不在三根線材12 14之間產生間隙的情況下的規定量T,為預期的間距P亦即線材外徑的3倍。另一方面,從導出件20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在卷芯11的軸向上的規定的間隔L形成為該規定量T的自然數倍的值加上預期的間距P后的間隔。圖I中示出求解該規定得間隔L的自然數是I的情況。S卩,圖I中的規定的間隔L為規定量T加上預期的間距P后的間隔(T+P)。這樣,當決定規定量T和規定的間隔L,向卷芯11卷繞多根 線材12 14并且使導出件20沿圖中箭頭A方向移動時,首先利用卷芯11的最初的一次旋轉而從導出件20導出,位于該導出件20的行進方向前端的第一線材12在卷繞于該卷芯11 一圈期間沿卷芯軸向只錯開規定量T。另一方面,由于該前端的第一線材12、與位于該前端的第一線材12接下來的第二線材13之間的間隔,是該規定量T加上預期的間距P后的間隔L,因此如圖所示在第一線材12被卷繞一圈的階段,第二線材13從該第一線材12的已經卷繞的位置延遲預期的間距P而被引導到相鄰的位置。因此通過卷芯11旋轉,該第二線材13錯開預期的間距P而與該已經卷繞的第一線材12相鄰,并在該狀態下以等間隔依次卷繞于卷芯11。同樣,由于該第二線材13和位于導出件20的行進方向最末尾的第三線材14的間隔為該規定量T加上預期的間距P后的間隔L,因此在第一線材12被卷繞兩圈且第二線材13被卷繞一圈的階段,利用導出件20而使第三線材14從該第二線材13的已經卷繞的位置延遲預期的間距P而被引導到相鄰的位置。而且,通過卷芯11旋轉,錯開預期的間距P而與該已經卷繞的第二線材13相鄰,并以該相鄰狀態將第三線材14卷繞于卷芯11。在此,由于線材12 14在卷繞于卷芯11 一圈的期間,導出件20移動的量亦即規定量T為線材12 14的根數乘以預期的間距P后的量,因此在第三線材14與第二線材13相鄰而卷繞于卷芯11的狀態下,卷繞于卷芯11而相鄰的三根線材12 14處于該規定量T之間。因此,如果該預期的間距P是線材12 14的外徑,則在卷繞于卷芯11的狀態下相鄰的線材12 14之間不會產生間隙,由此得到多根線材12 14相互緊貼且以等間隔整齊卷繞的線圈。如果是這樣的繞線方法,則多根線材12 14與隔開規定間隔L無關,能夠將該多根線材12 14以預期的間距P整齊卷繞于卷芯11。由此通過將在多根線材12 14之間隔開規定的間隔L的導出件20的導銷22 24的直徑限于線材12 14的外徑左右,就能夠避免該導銷22 24重復,并且使導出件20的導出端部接近卷芯11。而且,當導出件20的導出端部接近卷芯11時,能夠防止從該導出件20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在到達卷芯11期間在寬度方向偏離,從導出件20隔開規定的間隔L并排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的該規定的間隔L不發生變化,而是以該并排的狀態直接卷繞于卷芯11。因此如果該預期的間距P為線材12 14的外徑,則能夠切實地得到多根線材12 14相互緊貼地被整齊卷繞的線圈。另外,如圖I所示,具備導銷的中心軸之間沿卷芯11的軸向按照與規定的間隔L相等的間隔N并排設置的三根導銷22 24的導出件20,如圖2以及圖3所示,當使基板21與該導銷22 24 —起如虛線箭頭所示偏轉時,能夠使被上述多個導銷22 24引導的多根線材12 14之間在卷芯11的軸向上的規定的間隔L略微變動。
S卩,當向卷芯11卷繞多根線材12 14且使新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沿卷芯11的軸向移動時,新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相對于該卷芯11傾斜規定的角度Θ。因此如圖2所示,當使基板21與導銷22 24 —起朝與線材12 14的傾斜相同的方向偏轉時,多根線材12 14之間的卷芯11的軸向的規定的間隔L逐漸擴大。而且,與多根線材12 14的傾斜相同地,在導出件20傾斜了規定的角度Θ的階段,該規定的間隔L為導銷22 24的間隔N除以(cos Θ )后的值,且表示最大值。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當使基板21與該導銷22 24 —起向與線材12 14的傾斜相反的方向偏轉時,多根線材12 14之間在卷芯11的軸向上的規定的間隔L,與導出件20的偏轉角度相應地逐漸減小。因此,在經由在基板21以等間隔N排列設置有多個導銷22 24的導出件20而導出多根線材12 14的情況下,如圖2以及圖3所示,通過使導出件20偏轉,就能夠不使導出件20中的線材12 14的導出端部太遠離卷芯11,能夠略微對規定的間隔L進行變更調整。因此也考慮在繞線前或繞線中途根據需要而略微對規定的間隔L進行變更調整的情況,能夠更準確地將多根線材12 14以預期的間距P整齊卷繞于卷芯11。
圖4示出本發明的其它實施方式。在圖4中,示出在導出三根線材12 14的導出件30由分別導出上述線材12 14的三根線嘴31 33構成的情況下,求解規定得間隔L的自然數是2的情況。規定的間隔L是規定量T的自然數倍的值加上預期的間距P后的間隔,由于將求解該規定得間隔L的自然數設為2,因此規定的間隔L為規定量T的2倍的值加上預期的間距P后的間隔(2T+P)。在該條件下,當開始多根線材12 14的繞線時,多根線材12 14每卷繞于卷芯11 一圈時,不使導出件30亦即三根線嘴31 33相互的間隔L發生變化而是沿圖中箭頭A方向移動,并使從這些線嘴31 33新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沿卷芯11的軸向移動規定量T。于是,首先通過卷芯11的最初一次旋轉而從第一線嘴31導出且位于該導出件30的行進方向前端的第一線材12,在卷繞于卷芯11 一圈期間沿卷芯軸向錯開規定量T。另一方面,由于該前端的第一線材12與位于第一線材12接下來的位置的第二線材13的間隔是該規定量T的2倍的值加上預期的間距P后的間隔L,因此如圖所示在第一線材12被卷繞兩圈的階段,第二線材13被第二線嘴32引導到從第一線材12的被卷繞兩圈的部分延遲間距P分離而相鄰的位置。而且,被引導到該位置的第二線材13,通過卷芯11旋轉而與該已經卷繞的第一線材12以分離預期的間距P的方式相鄰,并以等間隔卷繞于該卷芯11。另外,由于該第二線材13與位于導出件30的行進方向最末尾的第三線材14的間隔為該規定量T的2倍的值加上預期的間距P后的間隔L,因此在第一線材12被卷繞四圈且第二線材13被卷繞兩圈的階段,該第三線材14被第三線嘴33引導到與該第二線材13被卷繞兩圈的部分以延遲預期的間距P分離而相鄰的位置。而且,通過卷芯11旋轉,該第三線材14與該已經卷繞的第二線材13分離預期的間距P而相鄰,并卷繞于卷芯11。在此,由于在線材12 14卷繞于卷芯11 一圈期間,導出件30移動的量亦即規定量T是線材12 14的根數乘以預期的間距P后的量,因此在第三線材14與第二線材13相鄰而卷繞于卷芯11的狀態下,卷繞于卷芯11的三根線材12 14處于該規定量T之間。因此,如果該預期的間距P是線材12 14的外徑,則在該繞線的部分的相鄰的線材12 14之間不會產生間隙,從而能夠得到多根線材12 14相互緊貼地被整齊卷繞的線圈。這樣,即使將求解規定得間隔L的自然數設為2,使多根線材12 14在導出件30隔開規定間隔L,也能夠將從該導出件30導出的多根線材以預期的間距P整齊卷繞于卷芯
11。而且,由于能夠在導出件30中的多根線材12 14之間隔開規定間隔L,因此即使導出件30由例如多個線嘴31 33構成,也能夠使該多個線嘴31 33不相互重復,而使由這些線嘴31 33構成的導出件30的導出端部接近卷芯11。在此,線材12 14的根數不是如圖所示的三根,而是增加為例如四根、五根或六根以上,即使線材導出件30亦即線嘴31 33的數量與該根數成正比地增加,只要上述多根線材12 14沿卷芯11的軸向使中心軸之間為規定的間隔L,則能夠不使這些增加的全部線嘴相互干擾而可靠地整齊卷繞該多根線材12 14。而且通過將導出件30中的導出端部接近卷芯11,由此能夠防止從該導出件30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在到達卷芯11期間分別錯開,不使該規定間隔L變化而將從導出件30隔開規定的間隔L并排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以該并排的狀態直接卷繞于卷芯11。特別是,如果形成為在繞線時將由多根線嘴構成的導出件30的線材導出端接近 卷芯11并使導出件30的線材導出端與該卷芯11接觸,就能夠將從該導出件30并排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以該并排的狀態直接卷繞于卷芯11。另外,即使卷芯11是細長的部件,且該卷芯11因其長度而發生彎曲等,只要使導出件30的線材導出端與卷芯11接觸,則利用該進行接觸的導出件30就能夠避免卷芯11被線材12 14拉伸而向導出件30側彎曲的情況。因此根據本發明,即使卷芯11是細長的部件,且該卷芯11因其長度而發生彎曲等,也能夠將多根線材12 14以預期的間距P高精度地整齊卷繞于卷芯11。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圖I示出求解多根線材12 14的卷芯11的軸向的規定間隔L的自然數是I的情況,圖4雖示出求解該規定的間隔L的自然數是2的情況,但求解該規定得間隔L的自然數并不局限于上述I或2的情況,求解該規定的間隔L的自然數也可以是3或4或5以上。這樣當增加求解規定的間隔L的自然數時,能夠使表示多根線材12 14的間隔的規定的間隔L逐漸增加,從而能夠提高將多根線材12 14引導到卷芯11的導出件的設計的自由度。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說明了通過將多根線材12 14卷繞于卷芯11并且使導出件20、30沿箭頭A方向移動,由此使多根線材12 14每卷繞于卷芯11 一圈而新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沿卷芯11的軸向移動規定量T的情況,但也可以不使導出件20、30移動,而是通過將多根線材12 14卷繞于卷芯11并且使該卷芯11本身沿卷芯11的軸向移動,由此使多根線材12 14每卷繞于卷芯11 一圈而新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沿卷芯11的軸向移動規定量T。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例示了整齊卷繞三根線材的情況,但線材的根數并不局限于此,雖未圖示,但可以是整齊卷繞兩根線材的情況,也可以是整齊卷繞四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九根或者十根以上的線材的情況。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圖I示出在基板21設置有三根導銷22 24的導出件20,圖4示出了由三根線嘴31 33構成的導出件30,但只要是能夠將多根線材以其中心軸之間沿卷芯的軸向按照規定的間隔L并排導出,則導出件并不局限于上述構造,也可以是其他構造物。例如,也可以是在基板上設置有引導線材的滑輪。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說明了使用外徑都相等的三根線材12 14,并將預期的間距P作為該線材12 14的外徑,進行整齊繞線后的全部的線材12 14沿該卷芯11的軸向不隔開間隙地被卷繞的情況,但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外徑的線材,且預期的間距P也可以是超過線材12 14的外徑的值。當將預期的間距P設為超過線材12 14的外徑的值時,則能夠在整齊卷繞后相鄰的線材12 14與線材12 14之間產生和預期的間 距P與線材12 14的外徑之差相應的預期的間隙。
權利要求
1.一種多根線繞線方法,是將使線材(12 14)的中心軸之間沿卷芯(11)的軸向按照規定的間隔(L)并排導出的多根線材(12 14)卷繞于所述卷芯(11)的外周,并且以使多根所述線材(12 14)每卷繞于所述卷芯(11)一圈而新導出的多根所述線材(12 14)沿所述卷芯(11)的軸向移動規定量(T)的方式,將多根所述線材(12 14)卷繞于所述卷芯(11)外周的繞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將卷繞于所述卷芯(11)而相鄰的所述線材(12 14)在所述卷芯(11)的軸向上的中心與中心之間形成為預期的間距(P)時,利用所述規定量(T)和所述規定的間隔(L)來調整所述預期的間距(P)。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根線繞線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多根所述線材(12 14)的根數乘以所述預期的間距(P)后的量作為規定量(T),將所述規定量(T)的自然數倍的值加上所述預期的間距(P)后的間隔作為規定的間隔(L),來調整所述預期的間距(P)。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根線繞線方法,其特征在于, 求解所述規定的間隔(L)的自然數是I。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多根線繞線方法,其特征在于, 經由導出件(20)導出多根所述線材(12 14),并通過使所述導出件(20)偏轉而對所述規定的間隔(L)進行微調,其中所述導出件(20)是將多個導銷(22 24)以等間隔(N)并排設置于基板(21)所形成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多根線繞線方法,例如即使線材為多根,也能夠以使導出這些多根線材的導出件的導出端接近卷芯的外周的狀態整齊卷繞。多根線繞線方法是將使線材(12~14)的中心軸之間沿卷芯的軸向按照規定德間隔(L)并排導出的多根線材(12~14)卷繞于卷芯的外周,并以使多根線材每卷繞于卷芯一圈而新導出的多根線材沿卷芯的軸向移動規定量(T)的方式,將多根線材整齊卷繞于卷芯外周的方法。在將整齊卷繞后相鄰的線材在卷芯的軸向上的中心與中心之間形成為預期的間距(P)時,將對多根線材的根數乘以預期的間距(P)后的量設為規定量(T),將規定量(T)的自然數倍的值加上預期的間距P后的間隔設為規定間隔(L)。在此,求解規定間隔(L)的自然數優選為1。
文檔編號H01F41/06GK102891005SQ201210170198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0日
發明者原英男 申請人:日特機械工程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