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接線簧片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設備電源的接線領域,特別是涉及ー種接線簧片端子。
技術背景目前接線簧片端子的連接方式分為單面接觸連接方式和雙面接觸連接方式兩種,其中(I)單面接觸連接方式即接線簧片端子同匹配針(插座,方形針)單面接觸連接方式,單面接觸連接方式的接觸電阻大,傳輸電流小,一般不大于3A,并且同匹配針(插座)連接后容易晃動,連接可靠性差。此外,這類接線端子體積大,浪費資源并占用較多的空間,在設備逐步小型化的趨勢下,將會逐步淘汰。(2)雙面接觸連接方式在單面接觸連接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彈性接觸簧片,即接線簧片端子同匹配針(插座,方形針)雙面接觸連接方式,雙面接觸連接方式的接觸電阻比單面接觸連接方式的接觸電阻小,傳輸電流有所提高,一般可達到6A,比單面接觸連接方式相比,雙面接觸連接方式的可靠性稍高,體積減小,占用較少的空間,但是難以傳輸6A以上的電流或者應用于可靠性較高的進ー步集成化設備中。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接線簧片端子,能夠進ー步減小接觸電阻,提高傳輸電流和可靠性,配接匹配針后不易晃動,同時關鍵結構的尺寸兼容雙面接觸連接方式接線簧片端子的尺寸,能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的插頭與插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接線簧片端子,它包括插接針端和帶有兩個折彎面的第一弾性接觸簧片,插接針端呈方形體,所述第一弾性接觸簧片的一個折彎面卡入插接針端的ー個側壁,其余面位于插接針端的方形體內部,所述接線簧片端子還包括帶有兩個折彎面的第ニ弾性接觸簧片,所述第二弾性接觸簧片的一個折彎面插入插接針端另一個側壁與外殼之間的間隙中,其余面位于插接針端的方形體內部。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接線簧片端子還包括壓接板和壓接電纜端,所述壓接板與插接針端的一個側壁固定連接,壓接板的兩條側邊略向上折彎,壓接電纜端位于壓接板的端部。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壓接電纜端的中部設置有向前延伸的矩形塊。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壓接板的兩條側邊上均設置有間隔一定距離的導體壓接片和絕緣壓接片。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導體壓接片呈矩形。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兩個導體壓接片的底邊分別固定于壓接板相対的兩個側邊,兩個導體壓接片的頂邊均略向外傾斜一定角度。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絕緣壓接片包括矩形底板和矩形接觸板,所述接觸板的高度大于底板的高度,接觸板和底板按一定角度連接為一體。[001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兩個絕緣壓接片的底板分別固定于壓接板相対的兩個側邊靠近壓接電纜端處,接觸板向外傾斜,傾斜角度大于導體壓接片向外傾斜的角度。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接線簧片端子采用黃銅片制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I)本實用新型在接線簧片端子同匹配針(插座)雙面接觸的基礎上,在側面再增加一個彈性接觸簧片,使接線簧片端子的四面都能夠同匹配針(插座,方形針)有效接觸,使接觸電阻進ー步減小,傳輸電流相對雙面接觸連接方式提高I倍,可達到12A,且可靠性比雙面接觸連接方式更高。(2)本實用新型的接線簧片端子同匹配針(插座)配接后,不易晃動,同時關鍵結 構的尺寸兼容雙面接觸連接方式接線簧片端子的尺寸,能夠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的插頭與插座。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另ー個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I-插接針端,2-第一弾性接觸簧片,3-第二弾性接觸簧片,4-導體壓接片,5-絕緣壓接片,6-壓接電纜端,7-壓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的詳細描述。參見圖I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線簧片端子,它包括插接針端I、第一弾性接觸簧片2、第二弾性接觸簧片3、壓接板7和壓接電纜端6,插接針端I呈方形體,第一弾性接觸簧片2和第二弾性接觸簧片3均帶有兩個折彎面,第一弾性接觸簧片2的ー個折彎面卡入插接針端I的ー個側壁,其余面位于插接針端I的方形體內部,第二弾性接觸簧片3的一個折彎面插入插接針端I另ー個側壁與外殼之間的間隙中,其余面位于插接針端I的方形體內部。壓接板7與插接針端I的一個側壁固定連接,壓接板7的兩條側邊略向上折彎,壓接電纜端6位于壓接板7的端部,壓接電纜端6的中部設置有向前延伸的矩形塊。壓接板7的兩條側邊上均設置有間隔一定距離的導體壓接片4和絕緣壓接片5。導體壓接片4呈矩形,兩個導體壓接片4的底邊分別固定于壓接板7相対的兩個側邊,兩個導體壓接片4的頂邊均略向外傾斜一定角度。絕緣壓接片5包括矩形底板和矩形接觸板,接觸板的高度大于底板的高度,接觸板和底板按一定角度連接為一體。兩個絕緣壓接片5的底板分別固定于壓接板7相對的兩個側邊靠近壓接電纜端6處,接觸板向外傾斜,傾斜角度大于導體壓接片4向外傾斜的角度。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接線簧片端子采用黃銅片制成。在插接針端方形體的側壁上,増加一個彈性接觸簧片,在弾性接觸簧片同連接針(插座)配接時,弾性接觸簧片會發生弾性形變,產生保持接觸的弾力,使弾性接觸簧片始終保持同連接針(插座)有效接觸;同時在彈性力的作用下,弾性接觸簧片相対的金屬壁也會同連接針(插座)的相應面接觸,這樣通過增加接觸面,并在一定弾性保持力的作用下,達到減小接觸電阻的目的。[0025]在實際生產中,可以適當増加接線簧片端子導體壓接片4的高度,保證接線簧片端子能夠360°同電纜導體壓接,減小接觸電阻,提高連接傳輸容量及増大端子拉拔カ;還可以增加接線簧片端子絕緣壓接片5的高度,保證絕緣壓接片5能夠可靠同電纜絕緣層緊密壓接,從而增加接線簧片端子的拉拔力,提高連接的可靠性。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木。
權利要求1.ー種接線簧片端子,它包括插接針端(I)和帶有兩個折彎面的第一弾性接觸簧片(2),插接針端(I)呈方形體,所述第一弾性接觸簧片(2)的一個折彎面卡入插接針端(I)的ー個側壁,其余面位于插接針端(I)的方形體內部,其特征在干所述接線簧片端子還包括帶有兩個折彎面的第二弾性接觸簧片(3),所述第二弾性接觸簧片(3)的ー個折彎面插入插接針端(I)另ー個側壁與外殼之間的間隙中,其余面位于插接針端(I)的方形體內部。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接線簧片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簧片端子還包括壓接板(7)和壓接電纜端出),所述壓接板(7)與插接針端(I)的一個側壁固定連接,壓接板(7)的兩條側邊略向上折彎,壓接電纜端(6)位于壓接板(7)的端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線簧片端子,其特征在干所述壓接電纜端(6)的中部設置有向前延伸的矩形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接線簧片端子,其特征在干所述壓接板(7)的兩條側邊上均設置有間隔一定距離的導體壓接片(4)和絕緣壓接片(5)。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接線簧片端子,其特征在干所述導體壓接片(4)呈矩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接線簧片端子,其特征在干兩個導體壓接片(4)的底邊分別固定于壓接板(7)相對的兩個側邊,兩個導體壓接片(4)的頂邊均向外傾斜一定角度。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接線簧片端子,其特征在干所述絕緣壓接片(5)包括矩形底板和矩形接觸板,所述接觸板的高度大于底板的高度,接觸板和底板按一定角度連接為一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接線簧片端子,其特征在干兩個絕緣壓接片(5)的底板分別固定于壓接板(7)相対的兩個側邊靠近壓接電纜端(6)處,接觸板向外傾斜,傾斜角度大于導體壓接片(4)向外傾斜的角度。
9.如權利要求I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接線簧片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簧片端子采用黃銅片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接線簧片端子,它包括插接針端和帶有兩個折彎面的第一彈性接觸簧片,插接針端呈方形體,所述第一彈性接觸簧片的一個折彎面卡入插接針端的一個側壁,其余面位于插接針端的方形體內部,所述接線簧片端子還包括帶有兩個折彎面的第二彈性接觸簧片,所述第二彈性接觸簧片的一個折彎面插入插接針端另一個側壁與外殼之間的間隙中,其余面位于插接針端的方形體內部。本實用新型能夠進一步減小接觸電阻,提高傳輸電流和可靠性,配接匹配針后不易晃動,同時關鍵結構的尺寸兼容雙面接觸連接方式接線簧片端子的尺寸,能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的插頭與插座。
文檔編號H01R13/02GK202454753SQ20112052780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6日
發明者劉江鋒, 徐向平, 曾祥雨, 游漢濤, 王建甫, 鄒崇振, 陳曉峰 申請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