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接器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ー種連接器模組,特別關于ー種具有接地功能的薄型化的連接器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消費性電子不斷朝輕、薄、短、小方向發展,例如在筆記型計算機中,為了相應于移動式產品的小型化和便攜式設計,就要求組裝于NB內部的裝置如光驅或硬盤等,都必須要跟著NB外觀設計一起薄型化,如此使得光驅內部的各個組件的設計,也必需要跟著朝向朝輕薄短小的方向發展。現有光驅包括有機殼、電路板及其上設置的連接器與電子組件、光碟盤與驅動裝置等,機売上設有開ロ可供外接線纜接頭插入并與電路板上的連接器對接,且電路板組裝固定于機殼上。然而,為了節省空間利用以達到薄型化的設計要求,現有將連接器以SMT焊接于電路板上后再組裝于機売上的方式并無法滿足現階段薄型化的需求,因此需要開發出ー種創新的結構以解決現今產品無法薄型化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器模組,其將連接器直接組裝固定于機殼上,有效節省空間利用,達到薄型化的設計要求,可滿足現今市場對薄型化需求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接器,包括—機殼,機殼設有一側壁及一底壁,側壁設有一孔洞;ー連接器,組裝于機売上,連接器包括一本體與設置于本體內的數個端子插槽及導電端子,本體設有ー開ロ,該開ロ對應于孔洞設置,該些導電端子中設有至少ー接地端子;ー軟性傳輸單元,組裝于連接器上,軟性傳輸單元的導電接點連接于該些導電端子;以及一金屬外殼,組裝于連接器上并與機殼接觸,其中金屬外殼上設有至少ー接地彈片,該接地弾片搭接于接地端子,使接地端子的訊號經由金屬外殼傳遞至機売上。更包括一固定機構,該固定機構將該連接器組裝固定于該機殼上,其中該固定機構包括一螺絲以及一體成形于該金屬外殼兩側的ー鎖孔部,該機殼上設有ー螺孔部,該螺絲穿過該鎖孔部以將該金屬外殼鎖固于該機殼的該螺孔部中,該螺絲電性導通于該金屬外殼與該機殼。該本體設有ニ舌板,該ニ舌板位于該開口內,該些導電端子分別設置于該ニ舌板上以形成第一導接部與第二導接部。該本體的前側面對于該側壁設有該開ロ,該本體的下側面對于該底壁設有ー開孔,該開ロ貫通于該開孔并使該本體的前側與下側的交接處鏤空以露出該第一導接部與該
第二導接部。該金屬外殼將該軟性傳輸單元組裝固定于該連接器上,該金屬外殼設有一干渉部,該本體設有ー定位部,該軟性傳輸單元被固持于該干渉部與該定位部之間。該金屬外殼包括一上殼、一下殼及ー連接該上殼與該下殼的后殼,該上殼設有數個上卡合部,該下殼設有數個下卡合部及該干涉部,該后殼上設有該接地弾片。該本體設有一與該些端子插槽相連通的排線插槽,該軟性傳輸單元插入于該排線插槽內與該些導電端子搭接。該接地弾片與該軟性傳輸單元的導電接點分別設置于該些導電端子末段的上下方,該接地弾片由上往下傾斜延伸至抵壓于該接地端子,該接地端子設有ー接觸弾片由上往下傾斜延伸至抵壓于該軟性傳輸單元的導電接點,該接觸弾片提供一向下分力與一向前分力于該軟性傳輸單元上,以使該軟性傳輸單元抵靠于該本體上而不易向后退出脫離于該本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連接器模組,其將連接器直接組裝固定于機殼上,省略掉了電路板的結構并且利用軟性傳輸單元來作為訊號的傳遞,由于軟性傳輸單元較電路板有更好的節省空間利用的效果,如此可以達到薄型化的設計要求,以解決現有將連接器焊接于電路板上再組裝于機売上的方式所容易造成的無法節省空間利用與薄型化的問題。為了能更進一歩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
,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詳細描述,將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顯而易見。附圖中,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模組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I的連接器模組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圖3為圖I的連接器模組去除機殼后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圖3的連接器模組去除機殼后在另一方向的立體示意圖;圖5為圖3的連接器模組去除機殼后的立體分解圖;圖6為圖5的連接器模組的連接器本體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及其附圖進行詳細描述。參照圖I至圖6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接器模組1,其包含有機殼2、連接器3、固定機構4、金屬外殼5及軟性傳輸單兀6。機殼2用于組裝一光碟盤7,其中機殼2設有第一側壁21、第二側壁22、第三側壁23及底壁24,此第一側壁21、第二側壁22與第三側壁23設置于底壁24上以形成一近似“n”字形的容置空間25,此容置空間25可用來容置連接器3、固定機構4、金屬外殼5、軟性傳輸單元6及光碟盤7,并且在第一側壁21上還設有一孔洞210,此孔洞210用以提供給外接連接器接頭(未繪示)插接之用。連接器3組裝于機殼2上,其中連接器3包括一本體31與設置于本體31內的數個端子插槽32及導電端子33,本體31設有ー開ロ 310。在本實施例中,此連接器3為SATA連接器,其本體31設有ニ舌板311,ニ舌板311位于開ロ 310內,數個導電端子33分別設置于ニ舌板3 11上以形成第一導接部331與第二導接部332,本體31的前側面對于第一側壁21且設有該開ロ 310,本體31的下側面對于底壁24且設有ー開孔312,開ロ 310貫通于開孔312并使本體31的前側與下側的交接處鏤空以露出第一導接部331與第二導接部332,如此可使得本體31的外形設計有利于應用在薄型化產品上。固定機構4將連接器3組裝固定于機殼2上,以使開ロ 310對應于孔洞210設置,且金屬外殼5組裝于連接器3上并與機殼2接觸。在本實施例中,金屬外殼5包括ー上殼51、ー下殼52及ー連接上殼51與下殼52的后殼53,上殼51的兩側延伸設有固定機構4,該固定機構4包括螺絲41以及一體成形于金屬外殼5兩側的鎖孔部50,螺絲41穿過鎖孔部50以將金屬外殼5鎖固于機殼2上,底壁24上設有一螺孔部240,螺絲41鎖合于螺孔部240中,且螺絲41可以電性導通于金屬外殼5與機殼2。可以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固定機構4的詳細結構,除了使用螺絲41與鎖孔部50的方式固定外,也可以使用焊接或是卡合干渉等方式來達到固定與電性導通的目的。后殼53上設有數個接地弾片531,該些接地弾片531搭接于數個導電端子33中的接地端子333,以使接地端子333的訊號經由金屬外殼5傳遞至機殼2上。上殼51設有數個上卡合部511,下殼52設有數個下卡合部521,利用上卡合部511與下卡合部521以將金屬外殼5組裝固定于連接器3上。軟性傳輸單元6組裝于連接器3上,且軟性傳輸單元6的導電接點61連接于該些導電端子33,其中軟性傳輸單元6的一端沿著底壁24與光碟盤7的底面之間延伸,如此可有效利用空間且不會阻礙到光碟盤7的移動。在本實施例中,軟性傳輸單元6為軟性排線,然不限于此,其它軟性傳輸組件亦可應用于本實用新型中,且本體31設有與端子插槽32互相連通的排線插槽34,軟性傳輸單元6可插入于排線插槽34內,其導電接點61與導電端子33電性搭接。此外,在本實施例中,下殼52設有ー干涉部522,本體31設有一定位部313,干涉部522與定位部313相對設置耦合干渉,且軟性傳輸單元6可被固持于干涉部522與定位部313之間,如此僅靠著金屬外殼5就可將軟性傳輸單元6組裝固定于連接器3上。值得ー提的是,在下殼52、本體31底部與底壁24之間形成ー間隙523,軟性傳輸単元6自間隙523延伸至底壁24與光碟盤7的底面之間,如此可避免軟性傳輸單元6的存放位置阻礙到光碟盤7的移動空間,并且可以有效利用機殼2的容置空間25,以減少空間浪費的問題。可以理解的是,軟性傳輸單元6從鄰近于金屬外殼5與本體3 I的下緣延伸至底壁24與光碟盤7的底面之間,可以達到較佳的節省空間利用的效果。接地弾片531與軟性傳輸單元6的導電接點61分別設置于該些導電端子33末段的上下方,接地彈片53 I由上往下傾斜延伸至抵壓于接地端子333,該接地端子333設有ー接觸弾片334由上往下傾斜延伸至抵壓于軟性傳輸單元6的導電接點61,接觸弾片334提供一向下分力與一向前分力于軟性傳輸單兀6上,以使軟性傳輸單兀6抵靠于本體31上而且不易向后退出脫離于本體31。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模組,其將連接器直接組裝固定于機殼上,省略掉了電路板的結構并且利用軟性傳輸單元來作為訊號的傳遞,由于軟性傳輸單元較電路板有更好的節省空間利用的效果,如此可以達到薄型化的設計要求,以解決現有將連接器焊接于電路板上再組裝于機売上的方式所容易造成的無法節省空間利用與薄型化的問題。此夕卜,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模組的軟性傳輸單元的一端沿著底壁與光碟盤的底面之間延伸,如此可有效利用空間以達到薄型化的目的。再者,金屬外殼上設有接地弾片可搭接 于接地端子,且金屬外殼接觸固定于機殼上,如此可使接地端子的訊號經由金屬外殼傳遞至機殼以達到接地導通的目的。以上所述,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作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連接器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機殼,該機殼設有ー側壁及一底壁,該側壁設有一孔洞; ー連接器,組裝于該機殼上,該連接器包括一本體與設置于該本體內的數個端子插槽及導電端子,該本體設有ー開ロ,該開ロ對應于該孔洞設置,該些導電端子中設有至少ー接地端子; ー軟性傳輸單元,組裝于該連接器上,該軟性傳輸單元的導電接點連接于該些導電端子;以及 一金屬外殼,組裝于該連接器上并與該機殼接觸,其中該金屬外殼上設有至少ー接地弾片,該接地彈片搭接于該接地端子,使該接地端子的訊號經由該金屬外殼傳遞至該機殼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器模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固定機構,該固定機構將該連接器組裝固定于該機売上,其中該固定機構包括ー螺絲以及一體成形于該金屬外殼兩側的ー鎖孔部,該機殼上設有ー螺孔部,該螺絲穿過該鎖孔部以將該金屬外殼鎖固于該機殼的該螺孔部中,該螺絲電性導通于該金屬外殼與該機殼。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模組,其特征在于,該本體設有ニ舌板,該ニ舌板位于該開口內,該些導電端子分別設置于該ニ舌板上以形成第一導接部與第二導接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器模組,其特征在于,該本體的前側面對于該側壁設有該開ロ,該本體的下側面對于該底壁設有ー開孔,該開ロ貫通于該開孔并使該本體的前側與下側的交接處鏤空以露出該第一導接部與該第二導接部。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模組,其特征在干,該金屬外殼將該軟性傳輸單元組裝固定于該連接器上,該金屬外殼設有一干渉部,該本體設有ー定位部,該軟性傳輸單元被固持于該干渉部與該定位部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器模組,其特征在于,該金屬外殼包括ー上殼、一下殼及ー連接該上殼與該下殼的后売,該上殼設有數個上卡合部,該下殼設有數個下卡合部及該干涉部,該后殼上設有該接地彈片。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器模組,其特征在于,該本體設有一與該些端子插槽相連通的排線插槽,該軟性傳輸單元插入于該排線插槽內與該些導電端子搭接。
8.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器模組,其特征在于,該接地弾片與該軟性傳輸單元的導電接點分別設置于該些導電端子末段的上下方,該接地弾片由上往下傾斜延伸至抵壓于該接地端子,該接地端子設有ー接觸弾片由上往下傾斜延伸至抵壓于該軟性傳輸単元的導電接點,該接觸弾片提供一向下分力與一向前分力于該軟性傳輸單元上,以使該軟性傳輸單元抵靠于該本體上而不易向后退出脫離于該本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接器模組,包括機殼、連接器、軟性傳輸單元及金屬外殼,其中機殼設有側壁及底壁,側壁設有孔洞。連接器組裝于機殼上,連接器包括本體、數個端子插槽及導電端子,本體設有對應于孔洞的開口,導電端子中設有接地端子。軟性傳輸單元組裝于連接器上,軟性傳輸單元的導電接點連接于導電端子。金屬外殼組裝于連接器上并與機殼接觸,其中金屬外殼上設有接地彈片,接地彈片搭接于接地端子,使接地端子的訊號經由金屬外殼傳遞至機殼上。
文檔編號H01R13/73GK202395218SQ201120472859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
發明者黃巧云 申請人:禾昌興業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達昌電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