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指一種可傳輸電源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2009年11月25日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CN101587995號公開了一種電源連接器,該電源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在絕緣本體內的多個電源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包括用以與對接電源連接器配合的對接面、用以安裝到外部電路板的安裝面、連接于對接面與安裝面之間的多個側壁、及該等側壁圍設成的收容空間。所述電源端子包括與對接電源連接器配合的對接部及安裝到外部電路板上的安裝部。該電源端子的間距較大,當設計成與線纜連接時,與線纜之間的連接將比較困難。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的電源連接器作進一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匯流片定位穩定。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收容在絕緣本體內的端子、收容在絕緣本體內的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以及安裝在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上的電源匯流片。所述端子包括可與對接連接器配合的對接部、及與對接部相對設置的配合部。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上形成有凸塊, 所述匯流片包括主體部、自主體部向端子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及與所述連接部相連并與端子的配合部連接的接觸部,所述凸塊壓制于所述連接部,所述接觸部卡持于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上。進一步地,所述接觸部上設有定位口,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上設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口與定位塊卡扣配合以將匯流片定位。進一步地,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包括第一基部及與第一基部卡扣配合的第二基部。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基部上設有凹槽,所述第二基部上設有卡扣臂,所述卡扣臂與凹槽卡扣配合以將第一及第二基部固持在一起。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部與主體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接觸部垂直于所述連接部。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基部上設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基部上設有第二收容槽,所述接觸部收容在第一及第二收容槽內。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基部上凹設有安裝部。進一步地,所述安裝部上設有通孔。進一步地,所述主體部上設有與安裝部通孔對應的通孔。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設計有與電源端子連接的電源匯流片,線纜可以連接在電源匯流片上,從而電連接器與線纜之間的連接比較方便。
圖I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圖。圖2為圖I所示的電連接器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圖。圖3為圖I所示的電連接器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分解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另一視角的分解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側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俯視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前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后視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底視圖。圖11為沿圖I所示的A-A方向的剖視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另一方向的側視圖。圖13為沿圖I所示的B-B方向的剖視圖。圖14為沿圖I所示的C-C方向的剖視圖。圖15為沿圖I所示的D-D方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請參閱圖I并結合圖2、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包括絕緣本體10、收容在絕緣本體10內的多個電源端子20、收容在絕緣本體10內的多個信號端子30、收容在絕緣本體10內并與電源端子20電性連接的電源匯流片40、收容在絕緣本體10內并與信號端子30電性連接的信號匯流片50、收容在絕緣本體10內并固定電源匯流片40的電源匯流片固定件60、以及安裝在絕緣本體10上并收容信號匯流片50的信號匯流片固定件70。在本實施方式中,電連接器100具有十個電源端子20、五個電源匯流片40、八個信號端子30 及八個信號匯流片50。所述電源端子20及電源匯流片30在水平方向上排列在所述信號端子20的兩側,其中一側具有七個電源端子20與兩個匯流片40,其中一個電源匯流片40同時連接三個電源端子20,另一個電源匯流片40同時連接四個電源端子20 ;另一側具有三個電源端子20及三個電源匯流片40,每個電源端子20連接一個電源匯流片40。八個信號端子30及信號匯流片50均在垂直水平的方向上排列成兩排,每排具有四個信號端子30及信號匯流片50。惟,以上數量、相對位置等均僅為本實施方式所采用,所述電源端子20、信號端子30、電源匯流片40及信號匯流片50的數量、排列方式、電源端子20與電源匯流片40 之間的連接方式及數量、及信號端子30與信號匯流片50之間的連接方式及數量均不加以局限,可以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而設計為不同數目、不同排列方式及不同的連接方式。請一并參閱圖I至圖3所示,所述絕緣本體10包括用以與對接連接器配合的對接面101、與對接面101相對的供電源端子20及信號端子30組入的安裝面102、貫穿對接面 101與安裝面102的、收容電源端子20的多個第一安裝槽103及收容信號端子30的多個第二安裝槽104、連接對接面101與安裝面102的頂壁105及與頂壁105平行間隔設置的底壁 106、連接頂壁105與底壁106的一對側壁107、及向前凸出的一對導向柱108。所述電連接器100還設有安裝在絕緣本體10的蓋板11。進一步而言,底壁106及側壁107延伸超出第一安裝槽103及第二安裝槽104,使蓋板11、底壁106及側壁107界定形成位于第一安裝槽 103及第二安裝槽104后方的容置空間109,電源匯流片40、信號匯流片50、電源匯流片固定件60及信號匯流片固定件70放置于容置空間中,而蓋板11安裝于容置空間的上方,使蓋板11部分地遮蓋電源匯流片40、信號匯流片50、電源匯流片固定件60及信號匯流片固定件70。請一并參閱圖4、圖5及圖11所示,所述電源端子20包括可與對接連接器配合的對接部21及與對接部21相對設置的配合部22。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源端子20為雙片設計,每對雙片電源端子20收容于同一個第一安裝槽103,其包括第一部份201及與第一部份間隔設置的第二部分202。所述第一部份201包括第一對接端210及與第一對接端210 相對的第一配合端220,所述第二部份202包括第二對接端230及與第二對接端230相對的第二配合端240。其中所述第一對接端210及第二對接端230共同形成可夾持對接連接器端子的對接部21,所述第一配合端220及第二配合端240共同形成夾持配合的配合部22。 所述電源端子20大體平行于第一平面設置。所述第一對接端210及第二對接端230呈平板狀,且第一對接端210與第二對接端230平行間隔設置。所述第一配合端220及第二配合端240沿延伸方向呈漸縮的彈臂狀態,即形成所述的配合部22。所述電源匯流片40的接觸部43可設計成單片結構,此時,所述接觸部43被電源端子20的配合部22夾持。所述電源匯流片40的接觸部亦可設計成雙片結構,此時,所述雙片式接觸部43可以分別與第一配合端220及第二配合端240相互接觸配合。很明顯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對接部21由兩個平板狀延伸的第一對接端210、第二對接端230所構成,亦即所述對接部21呈現公端子的形態。同時,所述配合部22由兩個彈性臂狀的第一配合端220、第二配合端240所構成, 亦即所述配合部22呈現母端子的形態。綜上所述,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電源端子20實現了公母雙性端子的設計。進一步而言,用以構成對接部21的第一對接端210及第二對接端 230收容于第一安裝槽103,用以構成配合部22的第一配合端220及第二配合端240由第一安裝槽103的位置往容置空間109的方向延伸,使第一配合端220及第二配合端240凸伸出絕緣本體10的第一安裝槽103。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配合端220及第二配合端240 的末端進一步向后延伸超出絕緣本體10的頂壁105。請一并參閱圖14并結合圖4及圖5所示,所述信號端子30包括平板狀的本體部 33、與本體部33—端相連并可與對接連接器配合的對接部31、及與本體部33相反的另一端連接并與對接部31相對形成的配合部32。所述本體部33固持收容在第二安裝槽104內以將信號端子30固持在絕緣本體10內。所述對接部31包括一對懸伸臂(未標號)從而可以夾持對接連接器的端子。所述配合部32為單一的懸伸臂從而可以插入到信號匯流片50 內被信號匯流片50所夾持。進一步而言,對接部31收容于第二安裝槽104,配合部32由第二安裝槽104的位置往容置空間109的方向延伸,使配合部32凸伸出絕緣本體10的第二安裝槽104。在本實施方式中,配合部32的末端進一步向后延伸超出絕緣本體10的頂壁 105。請參閱圖I至圖10所示并結合參閱圖15,所述電源匯流片40包括主體部41、自主體部41向電源端子20方向延伸的連接部42、及與所述連接部42相連并與電源端子20 的配合部22配合的接觸部43。所述電源匯流片40的主體部41大體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設置,所述電源匯流片40的接觸部43大體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設置,所述連接部42與主體部41位于同一平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部42也可以以其他形式連接所述主體部41。所述電源匯流片40的主體部41上設有通孔411用以安裝線纜(圖未示)。例如,但不局限,以螺絲穿過通孔411將線纜鎖固于電源匯流片40的主體部41,使線纜所產生的電信號藉由電源匯流片40傳輸至電源端子20。所述一個電源匯流片40的主體部41上可以連接有多個間隔設置的連接部42,且每個連接部42上均連接有接觸部43 ;也可以每個主體部41上僅連接一個連接部42,且連接部42上連接有接觸部43。所述電源匯流片40的接觸部43為單片設計,配合時,所述接觸部43插入到電源端子20的配合部22內被配合部22所夾持。所述電源匯流片40的接觸部43也可為雙片設計,配合時,所述每片接觸部43均可以與電源端子的配合部32接觸配合。所述接觸部43上設有定位口 431 (圖 15),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60上設有定位塊612,所述定位口 431與定位塊612卡扣配合以將電源匯流片40定位。進一步而言,電源匯流片40采用插接的方式與雙片式的電源端子20形成電性連接,使電源端子20得以接收外部線纜所提供的電信號,同時方便于組裝、 拆卸。再者,第一對接端210與第二對接端230之間的間隔距離因此縮短,有利于結構上的微型化。請一并參閱圖I至圖7及圖14所示,所述信號匯流片50包括主體部51及自主體部51延伸出、并與信號端子30的配合部32電性配合的接觸部52。所述信號匯流片50的接觸部52包括一對彈性臂521 (圖14),該對彈性臂521夾持信號端子30的配合部32,用以將信號匯流片50插接于信號端子30。所述信號匯流片50主體部51的橫截面呈半圓形用以與線纜配合。因此,信號匯流片50采用插接的方式與信號端子30形成電性連接,使信號端子30得以接收外部線纜所提供的電信號,同時方便于組裝、拆卸。請一并參閱圖4至圖7、圖9以及圖15所示,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60包括第一基部61及與第一基部61卡扣配合的第二基部62。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60可以有兩件,該兩件電源匯流片固定件60分別對應電源端子20 —側的三個電源匯流片40及另一側的兩個電源匯流片40,用以將電源匯流片40穩固地固定于絕緣本體10的容置空間中,同時具有絕緣的效果,增加電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兩件電源匯流片固定件60的基本結構相同,主要差別在于長度不同。其中所述第一基部61的兩端分別設有凹槽610, 所述第二基部62的兩端分別設有卡扣臂620,所述卡扣臂620與凹槽610卡扣配合以將第一基部61與第二基部62固持在一起。所述第一基部61上設有第一收容槽611、所述第二基部62上設有與第一收容槽611對應的第二收容槽621,所述電源匯流片40的接觸部43 夾設收容于第一收容槽611及第二收容槽621內。所述第二基部62上設有多個凸塊622, 所述各凸塊622分別壓制電源匯流片40的一個連接部42。所述定位塊612設置在第一基部61上。所述第一基部61上凹設有安裝部613,其中所述安裝部613上設有通孔614 (圖 5),所述主體部41的通孔411與安裝部613的通孔614對應。請參閱圖4及圖5所示,所述信號匯流片固定件70安裝在絕緣本體10上,其包括多個收容信號匯流片50的收容部71及向前延伸的卡扣彈臂72,所述卡扣彈臂72與絕緣本體10的底壁106卡扣配合。藉此,信號匯流片固定件70用以將信號匯流片50穩固地固定于絕緣本體10的容置空間中,同時具有絕緣的效果,增加電信號傳輸的穩定性。組裝時,首先將多個電源端子20及多個信號端子30分別組入絕緣本體10的第一安裝槽103及第二安裝槽104 ;接著,將電源匯流片40組入電源匯流片固定件60的相應部位以形成一個次組合,并將信號匯流片50組入信號匯流片固定件70的相應部位以形成另一個次組合;之后,將多個該些次組合分別組入第一安裝槽103及第二安裝槽104后方的容置空間,使電源端子20的配合部22與電源匯流片40的接觸部43機械地并電性地結合,信號端子30的配合部32與信號匯流片50的接觸部52機械地并電性地結合;最后,將蓋板 11安裝于絕緣本體11的容置空間的上方,使蓋板11部分地遮蓋電源匯流片40、信號匯流片50、電源匯流片固定件60及信號匯流片固定件70。特別需要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藝人員來說,在本實用新型的指導下所作的針對本實用新型的等效變化,仍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主張的范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與收容在絕緣本體內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可與對接連接器配合的對接部、及與對接部相對設置的配合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收容在絕緣本體內的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以及安裝在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上的電源匯流片,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上形成有凸塊,所述匯流片包括主體部、自主體部向端子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及與所述連接部相連并與端子的配合部連接的接觸部,所述凸塊壓制于所述連接部,所述接觸部卡持于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部上設有定位口,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上設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口與定位塊卡扣配合以將匯流片定位。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包括第一基部及與第一基部卡扣配合的第二基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上設有凹槽,所述第二基部上設有卡扣臂,所述卡扣臂與凹槽卡扣配合以將第一及第二基部固持在一起。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與主體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接觸部垂直于所述連接部。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上設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基部上設有第二收容槽,所述接觸部收容在第一及第二收容槽內。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上凹設有安裝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部上設有通孔。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上設有與安裝部通孔對應的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收容在絕緣本體內的端子、收容在絕緣本體內的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以及安裝在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上的電源匯流片。所述端子包括可與對接連接器配合的對接部、及與對接部相對設置的配合部。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上形成有凸塊,所述匯流片包括主體部、自主體部向端子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及與所述連接部相連并與端子的配合部連接的接觸部,所述凸塊壓制于所述連接部,所述接觸部卡持于所述電源匯流片固定件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設計有與電源端子連接的電源匯流片,線纜可以連接在電源匯流片上,從而電連接器與線纜之間的連接比較方便。
文檔編號H01R13/02GK202308418SQ20112040920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5日
發明者劉闊正, 戴宏騏, 游萬益, 王海浪 申請人:凡甲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