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金屬薄膜包覆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造領域的一種治具,特別涉及一種金屬薄膜包覆治具。
背景技術:
傳統的顯卡連接線制造流程中給連接線接口包裹銅紙是比較困難的,工人需要通過手工作業來完成,而且工人手工包裹后的銅紙由于受力不均和不夠,容易開縫和裂開,這樣就起不到包裹的保護作用,因而會造成接受信號不良的現象,影響了產品質量。此外,工人手工作業效率低,質量不夠,浪費大量生產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所產生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器生產代替手工作業、設備生產率高、穩定性好、加工質量良好、省時省力的金屬薄膜包覆治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金屬薄膜包覆治具,用于連接線制造過程中對連接線接口包裹銅紙,包括治具主體、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均采用氣缸提供動力,給上模提供動力的第一氣缸固定連接于治具主體的頂部,給下模提供動力的第二氣缸在治具主體的外部,在兩個氣缸的動力作用下,上模作垂直方向運動,下模作水平方向運動。更優的,治具主體包括門形框架、第一導向柱、第二導向柱、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 上模與治具主體的上端活動連接,下模與治具主體的內座活動連接。更優的,第一導向柱和第二導向柱位于門形框架的內部,上模通過第一導向柱和第二導向柱作垂直方向運動,所述的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位于治具主體的內座,下模通過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作水平方向運動。更優的,上模包括上模模腔、第一導向孔、第二導向孔和上模螺紋槽,上模通過上模螺紋槽與第一氣缸的第一活塞桿連接,第一導向孔和第一導向柱相匹配,第二導向孔和第二導向柱相匹配,下模包括下模模腔、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下模螺紋槽,下模通過下模螺紋槽與第二氣缸的第二活塞桿連接,第一滑槽和第一導軌相匹配,第二滑槽和第二導軌相匹配。本實用新型利用機器作業代替手工作業,省時省力,提高了生產效率,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另外,機器質量穩定,安全性高,用它加工出來的零件質量遠遠超過手工作業質量,給生產帶來了便利。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主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側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后示意圖圖4是上模和氣缸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3[0014]圖5是上模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下膜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為1、治具主體2、上模 21、上模模腔22、第一導向孔 23、第二導向孔24、上模螺紋槽3、下模31、下模模腔32、第一滑槽33、第二滑槽34、下模螺紋槽4、第一氣缸 44、第一活塞桿 5、第二氣缸 55、第二活塞桿 61、第一導向柱 62、第二導向柱71第一導軌72第二導軌8、門形框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說明。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金屬薄膜包覆治具,用于連接線制造過程中對連接線接口包裹銅紙,包括治具主體1、上模2和下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薄膜包覆治具的上模1 和下模2均采用氣缸提供動力,給上模2提供動力的第一氣缸4固定連接于治具主體1的頂部,給下模3提供動力的第二氣缸5在治具主體1的外部,在兩個氣缸的動力作用下,上模2作垂直方向運動,下模3作水平方向運動。治具主體1包括門形框架8、第一導向柱61、第二導向柱62、第一導軌71和第二導軌72,上模2與治具主體1的上端活動連接,下模3與治具主體1的內座活動連接。第一導向柱61和第二導向柱62位于門形框架8的內部,上模2通過第一導向柱 61和第二導向柱62作垂直方向運動,所述的第一導軌71和第二導軌72位于治具主體1的內座,下模3通過第一導軌71和第二導軌72作水平方向運動。汽缸推動下模先到達指定的沖壓點,上模后到達指定的沖壓點,上模和下模模和,完成金屬薄膜包覆的全過程,最后上下模返回各自指定零點,手工把產品取出,至此,便完成一個工作周期。使用這種機器質量穩定,安全性高,加工零件的質量遠遠超過手工作業質量,給生產帶來了很大便利。如圖4至圖6所示,上模2包括上模模腔21、第一導向孔22、第二導向孔幻和上模螺紋槽24,上模2通過上模螺紋槽幻與第一氣缸4的第一活塞桿44連接,第一導向孔22和第一導向柱61相匹配,第二導向孔幻和第二導向柱62相匹配,下模3包括下模模腔31、第一滑槽32、第二滑槽33和下模螺紋槽;34,下模3通過下模螺紋槽;34與第二氣缸5的第二活塞桿55連接,第一滑槽32和第一導軌71相匹配,第二滑槽33和第二導軌72相匹配。本實用新型由兩個氣壓缸提供動力,氣壓缸產生的氣壓推動活塞桿運動,水平方向活塞桿連接下模作前后運動,另外一個垂直方向活塞桿帶動上模作垂直運動,上下模中均設有對連接線接口包裹銅紙的模腔,下模出來時工人放和取工件,上模上去,下模送進時上模向下運動,與下模對接產生強大的壓力使得銅紙緊固在連接線接口上。這樣就解決了因為手工作業會受力不均和不夠,容易開縫和裂開,從而起不到包裹銅紙的保護作用的缺陷與不足。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金屬薄膜包覆治具質量穩定,安全性高,加工零件的質量遠遠超過手工作業質量,給生產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金屬薄膜包覆治具,用于連接線制造過程中對連接線接口包裹銅紙,包括治具主體(1)、上模( 和下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薄膜包覆治具的上模(1)和下模 (2)均采用氣缸提供動力,給上模( 提供動力的第一氣缸(4)固定連接于治具主體(1)的頂部,給下模C3)提供動力的第二氣缸( 在治具主體(1)的外部,在兩個氣缸的動力作用下,上模(2)作垂直方向運動,下模(3)作水平方向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薄膜包覆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主體(1)包括門形框架(8)、第一導向柱(61)、第二導向柱(62)、第一導軌(71)和第二導軌(72),上模(2) 與治具主體(1)的上端活動連接,下模C3)與治具主體(1)的內座活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薄膜包覆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導向柱(61)和第二導向柱(62)位于門形框架⑶的內部,上模(2)通過第一導向柱(61)和第二導向柱 (62)作垂直方向運動,所述的第一導軌(71)和第二導軌(72)位于治具主體(1)的內座,下模C3)通過第一導軌(71)和第二導軌m作水平方向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屬薄膜包覆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 包括上模模腔(21)、第一導向孔(22)、第二導向孔和上模螺紋槽(M),上模( 通過上模螺紋槽與第一氣缸(4)的第一活塞桿04)連接,第一導向孔0 和第一導向柱(61) 相匹配,第二導向孔和第二導向柱(6 相匹配,所述的下模C3)包括下模模腔(31)、 第一滑槽(32)、第二滑槽(3 和下模螺紋槽(34),下模C3)通過下模螺紋槽(34)與第二氣缸(5)的第二活塞桿(5 連接,第一滑槽(3 和第一導軌(71)相匹配,第二滑槽(33) 和第二導軌(7 相匹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金屬薄膜包覆治具,用于連接線制造過程中對連接線接口包裹銅紙,包括治具主體、上模和下模,所述的金屬薄膜包覆治具的上模和下模均采用氣缸提供動力,給上模提供動力的第一氣缸固定連接于治具主體的頂部,給下模提供動力的第二氣缸在治具主體的外部,在兩個氣缸的動力作用下,上模作垂直方向運動,下模作水平方向運動。本實用新型的主要作用是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作業,設備生產率高,穩定性好,加工質量良好,工人省時省力。
文檔編號H01R43/00GK202145526SQ20112028276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5日
發明者郭宏濤 申請人:貿聯電子(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