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關節結構,尤其是一種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具體地說是旋轉天線系統中保證射頻信號連續的裝置,也是各類機械掃描雷達系統中的一個關鍵性微波器件,屬于旋轉關節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雷達為了搜索目標、跟蹤目標、測量目標的空間位置,其天線必須隨時旋轉。旋轉關節就是完成天線旋轉時微波信號傳輸任務的。根據旋轉關節的空間轉動作用,可分為俯仰旋轉關節、方位旋轉關節和橫滾旋轉關節;根據旋轉關節的微波傳輸通道,可分為單路旋轉關節、雙路旋轉關節和多路旋轉關節。從結構角度看,按前者劃分的旋轉關節只是外形或安裝接口有差異,而按后者劃分的旋轉關節其內部結構則差異很大,雙路旋轉關節(多路旋轉關節)比單路旋轉關節結構復雜很多。雷達的使用環境不同,如機載雷達和地面雷達,則對旋轉關節結構的要求也不一樣。旋轉關節的基本性能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1)在機械上能夠靈活轉動,可靠性高;(2)在轉動過程中不影響饋線和天線之間的微波傳輸,即在轉動時駐波(甚至相位)沒有變化或變化值限制在允許的范圍內;(3)在工作頻段內,電壓駐波比小,并滿足特定的要求,一般要求電壓駐波比 S < 1. 25或S < 1. 10,或者更高;(4)通過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滿足要求;(5)損耗要小,一般小于0. 5dB ;(6)如果饋線要充氣,則必須有密封結構。以上這些性能直接對旋轉關節結構提出了要求,旋轉關節的電訊性能最終是通過結構設計來實現的。目前國內廣泛采用的關節分系統體積龐大,結構復雜,性能指標落后,已不適應實現現代雷達多功能及雷達結構優化。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結構緊湊合理,安裝使用方便,降低了旋轉關節的體積,提高了旋轉關節的適用范圍,
安全可靠。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包括大外殼體,所述大外殼體的一端設有小外殼體,所述小外殼體的一端伸入大外殼體內并與大外殼體相緊固連接;大外殼體內通過對稱分布的第二軸承安裝有內殼體,小外殼體內設有沿小外殼體軸向長度分布的內軸,內軸能在小外殼體內轉動;內軸對應于位于小外殼體的一端端部與內殼體固定連接,內軸的另一端穿出小外殼體外;內殼體內對應于與內軸相連的一端端部設有固定連接的第一內導體,內殼體內對應于設置第一內導體的另一端設有固定連接的外導體,所述外導體與第一內導體電連接,外導體對應于與第一內導體相連的另一端設有電連接的第二內導體,第一內導體與內軸內的第三內導體電連接;小外殼體上設有長探頭,所述長探頭與伸入小外殼體內的第二半柔電纜電連接。所述小外殼體上設有短探頭,所述短探頭與長探頭對稱分布于小外殼體的外周面上,所述短探頭與第一半柔電纜電連接。所述內軸上套有第一擋塊及第二擋塊,所述第一擋塊鄰近內殼體;所述第一擋塊與第二擋塊間設有第二介質墊圈及第三介質墊圈,所述第三介質墊圈與第二介質墊圈間設有第一內環片,所述第一內環片、第二介質墊圈及第三介質墊圈均套在內軸上,第一半柔電纜的一端穿過第二擋塊、第三介質墊圈后通過第一內環片與短探頭電連接。所述第二擋塊對應于遠離第一擋塊的另一端設有第四介質墊圈及第五介質墊圈, 所述第五介質墊圈與第四介質墊圈間設有第二內環片,所述第二內環片、第四介質墊圈及第五介質墊圈均套在內軸上,第二半柔電纜的一端穿過第五介質墊圈后通過第二內環片與長探頭電連接。所述小外殼體內對應于遠離大外殼體的一端端部通過第一軸承安裝有第二軸套; 第二軸套套在內軸上,第二軸套的一端伸出小外殼體外,并與電纜安裝殼體固定連接;第二半柔電纜固定安裝于電纜安裝殼體上。所述第一內導體包括第一介質支撐,所述第一介質支撐的中心區設有垂直分布的第一支桿,所述第一支桿的一端嵌置于第一介質支撐內;第一支桿對應于嵌置于第一介質支撐的端部設有第一壓座。所述外導體包括第二介質支撐,所述第二介質支撐的中心區設有垂直分布的第二支桿,所述第二支桿的一端嵌置于第二介質支撐內;第二支桿對應于嵌置于第二介質支撐內的端部設有第二壓座。所述內殼體包括第一壓配件,所述第一壓配件內設有第二壓配件,所述第二壓配件的一端伸入第一壓配件內;第二壓配件對應于伸入第一壓配件內的端部通過介質筒與第一壓配件相連。所述長探頭包括第一半剛電纜,所述第一半剛電纜的另一端與第一探頭電連接; 第一探頭上安裝有第二襯套,所述第二襯套上設有對稱分布的第一翅片,第二襯套的中心區設有第六內導體,所述第六內導體與第一探頭電連接;第六內導體上設有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與第六內導體電連接。所述第一內導體通過第二外錐體與第三內導體電連接;第二外錐體通過第二內椎體安裝在內軸內;外導體通過第一外錐體與第二內導體相連,第一外錐體通過第一內椎體安裝在大外殼體內的端部。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大外殼體的一端設有小外殼體,大外殼體內通過對稱分布的第二軸承安裝內殼體,小外殼體內設有沿小外殼體軸向長度分布的內軸,內軸的一端與內殼體固定連接,內殼體內對應于與內軸相連的一端設有第一內導體,內殼體的另一端設有外導體,外導體與第一內導體電連接;外導體上與第一接頭內的第二內導體電連接,第一內導體與第三內導體電連接,內軸內形成第三內導體、第四內導體及第五內導體的串聯結構, 形成同軸共轉結構;小外殼體上設有對稱分布的長探頭與短探頭,長探頭與短探頭形成互為備用的詢問支路結構,長探頭與第一半柔電纜電連接,短探頭與第二半柔電纜電連接,形成交叉連接結構;旋轉關節工作于TEM模式,形成直上直下的信號傳輸通道,結構緊湊合理,安裝使用方便,降低了旋轉關節的體積,提高了旋轉關節的適用范圍,安全可靠。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24]圖2為圖1的A-A向結構示意圖。[0025]圖3為圖1的B-B向結構示意圖。[0026]圖4為圖1的C-C向結構示意圖。[0027]圖5為本實用新型長探頭的結構示意圖。[0028]圖6為本實用新型短探頭的結構示意圖。[0029]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擋塊的結構示意圖。[0030]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內導體的結構示意圖。[0031]圖9為本實用新型外導體的結構示意圖。[0032]圖10為本實用新型內殼體的結構示意圖。[0033]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蓋體的結構示意圖。[0034]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半柔電纜的結構示意圖[0035]圖13為雷達主路電氣原理圖。[0036]圖14為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電氣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廣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長探頭1、短探頭2、第一擋塊3、第二擋塊4、 第一內導體5、外導體6、內殼體7、第一半柔電纜8、第二半柔電纜9、第一蓋體10、大外殼體 11、小外殼體12、內軸13、第一介質墊圈14、第一接頭15、第二內導體16、第一外錐體17、 第一內錐體18、第一軸套19、第二外錐體20、第二內錐體21、第三內導體22、第二介質墊圈 23、第一內環片對、第三介質墊圈25、第四介質墊圈沈、第二內環片27、第五介質墊圈觀、 第四內導體四、第六介質墊圈30、第五內導體31、第二軸套32、第一端蓋33、第二端蓋34、 電纜安裝殼體35、第二接頭36、墊圈37、第二蓋體38、第七介質墊圈39、第八介質墊圈40、 調整墊片41、擋圈42、第一襯套43、第一軸承44、第二軸承45、第一半剛電纜46、第一翅片 47、第二翅片48、第六內導體49、第一介質套50、第二襯套51、第三端蓋52、第一探頭53、第二半剛電纜M、排刷55、第三翅片56、排刷固定螺釘57、塊體58、第一支桿59、第一壓座60、 第一介質支撐61、第二支桿62、第二壓座63、第一壓配件64、第二壓配件65、介質筒66、電纜接頭67、半柔電纜線體68、第四端蓋69、橡膠墊70、螺釘71、墊片72、金屬鏈73、第四翅片74、第七內導體75、第二介質套76、第三襯套77、第五端蓋78、第二探頭79、第九介質墊圈80、第十介質墊圈81及第二介質支撐82。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旋轉關節結構包括大外殼體11及位于所述大外殼體U —端的小外殼體12,所述小外殼體12的一端伸入大外殼體11內并與大外殼體11相緊固連接。大外殼體11對應于設置小外殼體12的另一端端部設有第一接頭15。大外殼體 11內通過對稱分布的第二軸承45安裝有內殼體7,所述內殼體7上套有第一軸套19 ;內殼體7上對稱分布的第二軸承45通過第一軸承19相間隔定位。大外殼體11內鄰近第一接頭15的第二軸承45通過墊圈37及調整墊片41安裝在大外殼體11內;大外殼體11內鄰近小外殼體12的第二軸承45通過擋圈42安裝在大外殼體11內,擋圈42套在內殼體7上。 小外殼體12內設有沿小外殼體12軸向長度分布的內軸13,內軸13能夠在小外殼體12內轉動;所述內軸13的一端伸入小外殼體12內,另一端位于小外殼體12外。內軸13對應于伸入小外殼體12內的一端端部通過安裝螺釘固定與內殼體7固定連接。內殼體7內對應于鄰近內軸13的一端端部設有第一內導體5,內殼體7對應于設置第一內導體5的另一端設有外導體6,外導體6位于大外殼體11對應于鄰近第一接頭15 的端部;所述第一內導體5與外導體6電連接。外導體6與位于第一接頭15內的第二內導體16電連接;內軸13內設有第三內導體22,所述第三內導體22與第一內導體5電連接。 具體實施時,外導體6上設有第一外錐體17及第一內錐體18,所述第一外錐體17位于外導體6的中心區,且第一外錐體17的一端嵌置于外導體6內,與外導體6電連接。第一內錐體18位于第一外錐體17的外圈,第一內錐體18的外壁與大外殼體11相應的內壁相連。第一外錐體17的中心區設有電連接的第二內導體16,所述第二內導體16的一端伸入第一外錐體17內,并通過第一介質墊圈14安裝在第一外錐體17上。第一內導體5上設置第二外錐體20及第二內錐體21,所述第二外錐體20位于第一內導體5的中心區,第二外錐體20 的一端伸入第一內導體5內并與第一內導體5電連接。第二內錐體21位于第二外錐體20 的外圈,第二內錐體21的外壁與內軸13的內壁相連。第三內導體22的一端伸入第二外錐體21內,第三內導體22與第二外錐體21電連接,第三內導體22通過第九介質墊圈80安裝在第二外錐體21上,第九介質墊圈80與內軸13、第二內錐體21及第二外錐體20均相接觸。小外殼體12上設有對稱分布的長探頭1與短探頭2,所述長探頭1的一端伸入小外殼體12內,并與伸入小外殼體12內的第二半柔電纜9電連接。短探頭2的一端也伸入小外殼體12內,并與伸入小外殼體12內的第一半柔電纜8電連接。長探頭1與短探頭2 形成旋轉關節的詢問之路,長探頭1與短探頭2間形成互為備用的兩個詢問支路結構。如圖5和圖6所示分別為長探頭1與短探頭2的結構示意圖。所述長探頭1包括第一半剛電纜46,所述第一半剛電纜46的一端與第一探頭53電連接;第一探頭53上設有第二襯套51,所述第二襯套51的中心區嵌置有第一介質套50,所述第一介質套50的中心區設有第六內導體49,所述第六內導體49與第一探頭53電連接,第六內導體49上設有第二翅片48,第二翅片48與第六內導體49電連接。第二襯套51上設有對稱分布的第一翅片47,所述第一翅片47分別位于第一介質套50的兩側。第一探頭53對應于設置第二襯套51另一側的中心區設有第三端蓋52,通過第三端蓋52能夠對第一探頭53進行調試及維修。短探頭2包括第二半剛電纜M,所述第二半剛電纜M的一端與第二探頭79電連接。第二探頭79上設有第三襯套77,所述第三襯套77內的中心區嵌置有第二介質套76, 所述第二介質套76的中心區設有第七內導體75,所述第七內導體75上設有第四翅片74, 所述第四翅片74通過第七內導體75與第二探頭79電連接。第三襯套77上設有對稱分布的第三翅片56,所述第三翅片56分別位于第二介質套76的兩側。第二探頭79上對應于設置第三襯套77的另一側設有第五端蓋78。長探頭1的第一翅片47、第二翅片48及第六內導體49伸入小外殼體12內,且短探頭2的第三翅片56、第四翅片74及第七內導體75也伸入小外殼體12內;長探頭1與短探頭2相對應分布。為了避免長探頭1與短探頭2間的相互影響,且保證長探頭1與第二半柔電纜9、短探頭2與第一半柔電纜8間的有效連接,內軸13上套有第一擋塊3與第二擋塊4,其中,第一擋塊3鄰近內殼體7。所述第一擋塊3與第二擋塊4間設有第二介質墊圈 23與第三介質墊圈25,所述第二介質墊圈23與第三介質墊圈25間設有第一內環片M,所述第一內環片24、第二介質墊圈23及第三介質墊圈25均套在內軸13上,并與內軸13相對應配合。第二擋塊4對應于遠離第一擋塊3的另一側設有第四介質墊圈沈及第五介質墊圈觀,所述第五介質墊圈觀與第四介質墊圈26間設有第二內環片27,所述第二內環片 27、第四介質墊圈沈及第五介質墊圈觀均套在內軸13上,并與內軸13相對應配合。第一半柔電纜8與長探頭1位于同一側,且第二半柔電纜9與短探頭2位于同一側。第一半柔電纜8的一端伸入小外殼體12內,并分別穿過第五介質墊圈28、第二內環片27、第四介質墊圈26、第二擋塊4及第三介質墊圈25后與第一內環片M電連接,且通過第一內環片M 與短探頭2電連接。第二半柔電纜9的一端伸入小外殼體12內,并封閉穿過第五介質墊圈 28后與第二內環片27電連接;且通過第二內環片27與長探頭1電連接;從而形成長探頭 1與第二半柔電纜9、短探頭2與第一半柔電纜8的交叉連接。為了保證內軸13位于小外殼體12內安裝的可靠性,小外殼體12內對應于與大外殼體11相連的另一端端部通過第一軸承44安裝有第二軸套32,所述第二軸套32套在內軸 13上;第二軸套32及第一軸承44通過位于小外殼體12端部的第一端蓋33安裝在小外殼體12內。第二軸套32對應于伸入小外殼體12的另一端伸出小外殼體12外,第二軸套32 位于小外殼體12外的端部設有第二端蓋34,第二端蓋34上設有電纜安裝殼體35,第一半柔電纜8與第二半柔電纜9的接頭均安裝在電纜安裝殼體35上。第一半柔電纜8與第二半柔電纜9的結構,如圖12所示。第一半柔電纜8與第二半柔電纜9均包括電纜接頭67及半柔電纜線體68,第一半柔電纜8與第二半柔9的半柔電纜線體68均需穿過第二軸套32 后才能與第一內環片24、第二內環片27相連。如圖7所示為第一擋塊3與第二擋塊4的結構示意圖。第一擋塊3與第二擋塊 4均包括塊體58,所述塊體58呈環形結構,塊體58上環繞有排刷55,所述排刷55通過排刷固定螺釘57固定安裝于塊體58上。第一擋塊3與第二擋塊4套在內軸13上后,短探頭2 上的第三翅片56分別與第一擋塊3與第二擋塊4相應的端部相接觸。第二介質墊圈23與第三介質墊圈25分別位于第七內導體75的兩側,第七內導體75上的第四翅片74與第一內環片M相電連接,從而將第一半柔電纜8與短探頭2電連接。長探頭1的第一翅片47 分別與第二擋塊4、第二軸套32相應的端部相接觸,第四介質墊圈沈與第五介質墊圈觀位于第二翅片48的兩側,第二翅片48與第二內環片27電連接,從而將第二半柔電纜9與長探頭1電連接。小外殼體12上套有第二蓋體38,所述第二蓋體38套在小外殼體12對應于設置第二內環片27的外圈;小外殼體12上通過第二蓋體38能夠用于調試。長探頭1的第一半剛電纜46對應于與第一探頭53相連的另一端設有第一蓋體 10 ;第一半剛電纜46與第二半剛電纜M通過第一襯套43及灌膠固定在大外殼體11的外側。第一蓋體10的結構,如圖11所示。第一蓋體10包括第四端蓋69,所述第四端蓋69內設有橡膠墊70,第四端蓋69上通過螺釘71安裝有金屬鏈73,所述金屬鏈73的端部設有墊片72。第四端蓋69套在第一半剛電纜46的端部,第一蓋體10能夠通過金屬鏈73及墊片72進行固定。第一蓋體10對長探頭1具有防塵作用。如圖8和圖9所示分別為第一內導體5及外導體6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第一內導體5包括第一介質支撐61,所述第一介質支撐61的中心區設有垂直分布的第一支桿59, 第一支桿59的一端穿入第一介質支撐61內。第一支桿59對應于穿入第一介質支撐61的端部內設有第一壓座60。外導體6包括第二介質支撐82,所述第二介質支撐82的中心區設有垂直分布的第二支桿62,所述第二支桿62的一端穿入第二介質支撐82內,第二支桿 62對應于穿入第二介質支撐82內的端部設有第二壓座63。如圖10所示為內殼體7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內殼體7包括第一壓配件64,所述第一壓配件64內設有第二壓配件65,第二壓配件65的一端伸入第一壓配件64內,且第二壓配件65對應于伸入第一壓配件64內的端部設有介質筒66 ;第一壓配件64與第二壓配件 65均呈筒狀結構。安裝時,內殼體7的第一壓配件64與第二壓配件65套在大外殼體11的定位柱上,且內殼體7能夠相對定位柱進行轉動。第一內導體5通過第一介質支撐61安裝在內殼體7內,第一介質支撐61與內殼體7的第二壓配件65的內壁相接觸;第一內殼體5 的第一支桿59伸入外導體6的第二支桿62內,第二支桿62上套有第七介質墊圈39,所述第七介質墊圈39與定位柱的內壁相接觸,從而第二支桿62通過第七介質墊圈39可靠地安裝在大外殼體11內。第一支桿59與第二支桿62相接觸,從而能夠使第一內導體5與外導體6電連接。第二外錐體20的一端伸入第一內導體5的第一壓座60內,從而將第二外錐體20安裝在第一內導體5上。第一外錐體17的一端嵌置于外導體6的第二壓座63內,從而將第一外錐體17安裝在外導體6上。為了將內軸13內的第三內導體22向外引出,第三內導體22對應于與第二外錐體 20相連的另一端設有第四內導體四,所述第四內導體四的一端嵌置于第三內導體22內, 且第四內導體四對應于與第三介質墊圈22的結合部設有第六介質墊圈30,第六介質墊圈 30與內軸13的內壁相接觸,從而第三內導體22與第四內導體四通過第六介質墊圈30安裝在內軸13內。第四內導體四對應于與第三內導體22相連的另一端設有第五內導體31, 所述第五內導體31的一端嵌置于第四內導體四內;第五內導體31與第四內導體四的結合部設有第十介質墊圈81,所述第十介質墊圈81與內軸13的內壁相連,從而將第五內導體 31的一端安裝與第四內導體四相連。第五內導體31對應于與第四內導體四相連的另一端伸出內軸13外。內軸13對應于穿出小外殼體12的端部設有第二接頭36,所述內軸13 的一端伸入第二接頭36內,且內軸13與第二接頭36的結合部設有第八介質墊圈40,所述第八介質墊圈40也套在第五內導體31上,確保第五內導體31安裝的可靠性。內軸13伸出小外殼體12的端部及第二接頭36均位于電纜安裝殼體35內。如圖廣圖14所示使用時,旋轉關節的第二接頭36與天線座相連,第一接頭15 與相應的接頭相連,從而將旋轉關節垂直安裝,形成信號傳輸直通上下的TEM模式。長探頭 1與短探頭2形成備用的詢問支路,使用時,可以選擇性的選用其中一個,另一個作為備用。 工作時,信號從第一接頭15與第二接頭36間的通路傳輸,第一接頭15內的第二內導體16 與外導體6電連接,并通過外導體6與第一內導體5電連接,第一內導體5與第三內導體 22、第四內導體四及第五內導體31電連接,從而在大外殼體11與小外殼體12間形成信號傳輸的通路。旋轉時,內軸13與內殼體7固定連接,內殼體7通過對稱分布的第二軸承45 安裝在大外殼體11內,內軸13能在小外殼體12內轉動;當旋轉關節隨天線座轉動時,內軸13帶動內殼體7轉動,實現整個旋轉關節的轉動。當長探頭1作為詢問支路工作時,第一半剛電纜46與第一探頭53電連接,第一探頭53通過第六內導體49上的第二翅片48與第二內環片27電連接,信號通過第二內環片27與第二半柔電纜9的連接傳輸。當短探頭2作為詢問支路時,短探頭2的工作過程與長探頭1的工作過程類似。在關節的旋轉斷面處,外導體6的電接觸采用了半波長高頻扼流圈,第一內導體5采用了四分之一波長耦合段,以保證信號傳輸的連續性。輸入輸出接口統一規定為國軍標N型50Ω標準插頭座,雷達主路電氣原理圖見圖13。詢問支路采用的是電刷直接接觸式旋轉關節,該關節的簡單原理示意圖見圖14所示。其中心軸旋轉帶動兩路中心導體轉動,通過電刷與固定在外殼上的高頻接插件相連。該雙路關節的輸入輸出接口同樣為國軍標N型50 Ω標準插頭座。結構設計實現通道隔離度彡I -70 I dB,結構設計實現高可靠性MTBF彡20000h。
權利要求1.一種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大外殼體(11),所述大外殼體(11)的一端設有小外殼體(12),所述小外殼體(12)的一端伸入大外殼體(11)內并與大外殼體(11) 相緊固連接;大外殼體(11)內通過對稱分布的第二軸承(45)安裝有內殼體(7),小外殼體 (12)內設有沿小外殼體(12)軸向長度分布的內軸(13),內軸(13)能在小外殼體(12)內轉動;內軸(13)對應于位于小外殼體(12)的一端端部與內殼體(7)固定連接,內軸(13)的另一端穿出小外殼體(12)外;內殼體(7)內對應于與內軸(13)相連的一端端部設有固定連接的第一內導體(5),內殼體(7)內對應于設置第一內導體(5)的另一端設有固定連接的外導體(6),所述外導體(6)與第一內導體(5)電連接,外導體(6)對應于與第一內導體(5)相連的另一端設有電連接的第二內導體(16),第一內導體(5)與內軸(13)內的第三內導體(22) 電連接;小外殼體(12)上設有長探頭(1 ),所述長探頭(1)與伸入小外殼體(12)內的第二半柔電纜(9)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小外殼體(12)上設有短探頭(2),所述短探頭(2)與長探頭(1)對稱分布于小外殼體(12)的外周面上,所述短探頭(2)與第一半柔電纜(8)電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內軸(13)上套有第一擋塊(3)及第二擋塊(4),所述第一擋塊(3)鄰近內殼體(7);所述第一擋塊(3)與第二擋塊 (4)間設有第二介質墊圈(23)及第三介質墊圈(25),所述第三介質墊圈(25)與第二介質墊圈(23)間設有第一內環片(24),所述第一內環片(24)、第二介質墊圈(23)及第三介質墊圈(25)均套在內軸(13)上,第一半柔電纜(8)的一端穿過第二擋塊(4)、第三介質墊圈(25) 后通過第一內環片(24)與短探頭(2)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擋塊(4)對應于遠離第一擋塊(3)的另一端設有第四介質墊圈(26)及第五介質墊圈(28),所述第五介質墊圈(28)與第四介質墊圈(26)間設有第二內環片(27),所述第二內環片(27)、第四介質墊圈(26)及第五介質墊圈(28)均套在內軸(13)上,第二半柔電纜(9)的一端穿過第五介質墊圈(28)后通過第二內環片(27)與長探頭(1)電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小外殼體(12)內對應于遠離大外殼體(11)的一端端部通過第一軸承(44)安裝有第二軸套(32);第二軸套(32) 套在內軸(13)上,第二軸套(32)的一端伸出小外殼體(12)外,并與電纜安裝殼體(35)固定連接;第二半柔電纜(9)固定安裝于電纜安裝殼體(35)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內導體(5)包括第一介質支撐(61),所述第一介質支撐(61)的中心區設有垂直分布的第一支桿(59),所述第一支桿(59)的一端嵌置于第一介質支撐(61)內;第一支桿(59)對應于嵌置于第一介質支撐(61)的端部設有第一壓座(6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外導體(6)包括第二介質支撐(82),所述第二介質支撐(82)的中心區設有垂直分布的第二支桿(62),所述第二支桿(62)的一端嵌置于第二介質支撐(82)內;第二支桿(62)對應于嵌置于第二介質支撐 (82)內的端部設有第二壓座(6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內殼體(7)包括第一壓配件(64),所述第一壓配件(64)內設有第二壓配件(65),所述第二壓配件(65)的一端伸入第一壓配件(64)內;第二壓配件(65)對應于伸入第一壓配件(64)內的端部通過介質筒 (66)與第一壓配件(64)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長探頭(1)包括第一半剛電纜(46),所述第一半剛電纜(46)的另一端與第一探頭(53)電連接;第一探頭(53)上安裝有第二襯套(51),所述第二襯套(51)上設有對稱分布的第一翅片(47),第二襯套(51) 的中心區設有第六內導體(49),所述第六內導體(49)與第一探頭(53)電連接;第六內導體 (49)上設有第二翅片(48),所述第二翅片(48)與第六內導體(49)電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內導體(5)通過第二外錐體(20)與第三內導體(22)電連接;第二外錐體(22)通過第二內椎體(21)安裝在內軸(13)內;外導體(6)通過第一外錐體(17)與第二內導體(16)相連,第一外錐體(17) 通過第一內椎體(18)安裝在大外殼體(11)內的端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緊湊型旋轉關節結構,其包括大外殼體,大外殼體的一端設有小外殼體;大外殼體內通過第二軸承安裝有內殼體,小外殼體內設有內軸,內軸能在小外殼體內轉動;內軸的一端端部與內殼體固定連接;內殼體內對應于與內軸相連的一端端部設有固定連接的第一內導體,內殼體的另一端設有固定連接的外導體,外導體與第一內導體電連接,外導體對應于與第一內導體相連的另一端設有電連接的第二內導體,第一內導體與內軸內的第三內導體電連接;小外殼體上設有長探頭,長探頭與伸入小外殼體內的第二半柔電纜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合理,安裝使用方便,降低了旋轉關節的體積,提高了旋轉關節的適用范圍,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H01Q3/02GK202058859SQ20112006389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1日
發明者何達, 孔令文, 張 雄, 秦如清, 金裕成 申請人:江蘇北方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