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源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源連接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電源連接器,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可穩定固持中心端子且節省裝配成本的電源連接器。
背景技術:
一種習知的電連接器,尤其是指一種電源連接器,其主要包括絕緣本體和收容于絕緣本體內的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包括自前端面向后延伸的收容腔和自后端面凹設并與收容腔相連通的端子收容槽。所述端子包括一中心端子,該中心端子具有固持于相應端子收容槽內的固持部和延伸并懸置于收容腔內的圓柱狀接觸部。由于該類中心端子的接觸部懸置且需承受來自與該電連接器相匹配的對接連接器較大的作用力,故中心端子的固持部需要牢固固持于絕緣本體內。然而習知電連接器的中心端子要么固持力不夠,要么將中心端子的固持部經過數控車床等設備的多次加工或經過車制和沖壓等多種工藝才能保證其固持力。特別是當中心端子自固持部延伸出的尾部需要連接線纜時,為了保證線纜可靠焊接到尾部上,還需對尾部進行加工,使得加工中心端子的成本增加,不利于產業化和市場需求。基于前述習知技術,確有必要對先前的電連接器進行改進。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具有的中心端子能牢固固持于絕緣本體內,使加工方便,成本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便捷,結構精簡的電源連接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省裝配工序及成本的電連接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易于結合中心端子于絕緣本體的電源連接
ο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源連接器,其包含絕緣本體、殼體、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 絕緣本體一側形成收容腔,另一側形成插接槽。殼體包覆絕緣本體。第一端子設于絕緣本體的插接槽中。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凸塊、第二凸塊及對接部。第二凸塊遠離對接部設置,第一凸塊及第二凸塊間具有固持部,其中固持部的外徑小于第一凸塊或第二凸塊的外徑。第二端子組裝于插接槽內并鄰近于第一端子,以便接收對接連接器。在較佳實施例中,電源連接器另包含框架組裝于形成收容腔的絕緣本體一側上, 其中框架側緣具有兩相對應的扣接片及對應收容腔的開口。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凸塊或第二凸塊的外徑大于或等于對接部的外徑,且對接部與固持的部外觀輪廓包含環狀部分。 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端子另具有第一軸線及第二軸線,第一軸線穿過對接部及第二凸塊, 第二軸線穿過第一凸塊及固持部,第一軸線與第二軸線相互平行且具有間距。在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端子的一側還包含一第一電性連接部,該殼體的一側則包含一第二電性連接部,該第一電性連接部與該第二電性連接部相近并位于該插接槽之
3外。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二端子一側另包含第一電性連接部,殼體一側則包含第二電性連接部。第一電性連接部與第二電性連接部相近并鄰近插接槽,以利焊接。第二端子另包含一對嵌合部、連接部及一對第一彈性臂,嵌合部嵌設于插接槽中,連接部分別連接對嵌合部邊緣,該對第一彈性臂從每一嵌合部一側延伸而出。
在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凸塊具有一預設形狀,該預設形狀包含一平面、兩對應平面、壓花、穿孔、凹槽或其組合。在較佳實施例中,該絕緣本體包覆該固持部、部分該第一凸塊或該第二凸塊,以限制該第一端子的相對位移。在較佳實施例中,該電源連接器還包含一蓋體,該蓋體組裝于該絕緣本體一側上并遮蔽該插接槽,其中該蓋體具有一第二開口,供該第二凸塊穿出。在較佳實施例中,一種電源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電源連接器包含復數纜線,每一該纜線包覆一芯線;一絕緣本體,該絕緣本體的一側形成一收容腔,另一側形成一插接槽;一第一端子,該第一端子設于該絕緣本體的該插接槽中,該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凸塊、一第二凸塊及一對接部,該第二凸塊遠離該對接部設置,該第一凸塊及該第二凸塊之間具有一固持部,其中該固持部的外徑小于該第一凸塊或該第二凸塊的外徑;一第二端子,該第二端子組裝于該插接槽內并鄰近于該第一端子,該第二端子的一側具有一第一電性連接部;及一殼體,該殼體包覆該絕緣本體,該殼體的一側還具有對應于該第一電性連接部的一第二電性連接部,其中該芯線分別電連接于該第二凸塊及該第一電性連接部及該第二電性連接部上。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源連接器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源連接器的分解圖;圖3A為本實用新型電源連接器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圖:3B為圖3A的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源連接器另一實施例的分解圖;圖5為圖2或圖4組裝后的剖視圖;圖6A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端子的實施例圖;圖6B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端子的另一實施例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具有蓋體的電源連接器實施例圖;圖8A為本實用新型電源連接器電性連接纜線的立體圖;圖8B為圖8A箭頭方向B的剖視圖;圖9A為本實用新型的施以封膠的電源連接器的立體圖;以及圖9B為圖9B箭頭方向C的剖視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緊實結合中心端子(即第一端子)且加工方便的電源連接器。在此所指的電源連接器較佳為直流電源連接器(DC Power Jack Connector)。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實施例中,電源連接器亦可為聲音/視頻連接器(Audio/Video Connector)、輸入/輸出anput/Outputd/O))連接器或其它類似的連接器。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源連接器100,其較佳包含絕緣本體110、 殼體200、第一端子300及第二端子400。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實施例中,電源連接器100亦可僅包含絕緣本體110、第一端子300及第二端子400。在如圖1及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絕緣本體110 —側形成收容腔130,另一側形成插接槽120。請同時參考圖3A及所示,第一端子300從收容腔130方向組裝于絕緣本體110的插接槽120中,其中插接槽120是供對接的連接器(圖未繪示)插接。在此所述的組裝方式包含鑲件成型或傳統機械組裝法。 插接槽120與收容腔130實質上只是絕緣本體110兩側相連通的空槽,插接槽120供第二端子400嵌設,收容腔130則供對接的連接器(圖未繪示)插設以形成電性連接。絕緣本體110兩側壁另具有凸出的定位塊140,定位塊140兩側亦分別形成導引槽142,供與殼體200的定位夾槽230卡合。換言之,定位塊140兩側形成的導引槽142寬度恰與定位夾槽230寬度相似,使殼體200得以于導引槽142內滑移,并藉由定位塊140定位殼體左右方向的位移。殼體200另具有復數大小不一的定位彈片M0,供與絕緣本體110 上形成對應的定位凹槽170相卡合,如此以定位殼體200于絕緣本體110前后方向的位移。 因此殼體200利用上述機構包覆并定位于整個絕緣本體110,使電源連接器100具有屏蔽噪聲或其它目的的效果。如圖2所示,第一端子300具有第一凸塊310、第二凸塊320及對接部330。第二凸塊320遠離對接部330設置,第一凸塊310及第二凸塊320間具有固持部34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凸塊310、第二凸塊320、對接部330及固持部340外觀輪廓較佳皆為環形或圓形斷面,且固持部340的外徑小于第一凸塊310或第二凸塊320的外徑。然而在如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凸塊310及第二凸塊320亦可為扁平塊狀,其余組件為環形斷面。第一凸塊310更具有預設形狀312,以防止在絕緣本體110上旋轉/位移并增加與絕緣本體110 間的固持效果。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實施例中,預設形狀312亦可形成于與絕緣本體110固持的其它部位上,例如第一凸塊310與對接部300之間、第一凸塊310與固持部340之間、 第二凸塊320與固持部340之間或其它適合部位。如圖2所示,第一凸塊310的預設形狀312較佳為平面或兩對應平面。然而在如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預設形狀312亦可為穿孔,甚至是壓花、不規則形狀、凹槽或其組合等。在如圖2及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對接部330的長度較佳長于第一凸塊310到第二凸塊320的總長度。然而第一端子300的長度及各組件尺寸分配視需要而改變,其中對接部 330與固持部340的外徑關系沒有特別的限制。請同時參考圖5所示,第一端子300較佳固持于絕緣本體110 —側。換言之,絕緣本體110與第一端子300的第一凸塊310、固持部340及部分第二凸塊320相卡合。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實施例中,絕緣本體110亦可僅與固持部340相卡合,即可達到固持第一端子 300的目的。又如圖2及圖4所示,第二端子400組裝于插接槽130內并鄰近于第一端子300。 第二端子400具有一對第一彈性臂410、從該對第一彈性臂410延伸出的嵌合部420及連接該對第一彈性臂410的連接部450。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部450較佳連接每一嵌合部420的一側。嵌合部420分別藉由設于嵌合部420凸出側壁的定位塊422及其側緣具有復數倒刺部4 卡合于絕緣本體110內。該對第一彈性臂410彼此相對并凸伸于相對第一端子300 的對接部330處,如圖5所示。此外,電源連接器100另包含框架500,組裝于形成收容腔120的絕緣本體110 — 側上。框架500側緣具有兩相對應的扣接片510及對應收容腔120的第一開口 520。扣接片510從框架500兩側直接彎折而成,并形成有扣接孔512,供與絕緣本體110的扣接塊150 卡合,以固定于絕緣本體110上。請同時參考圖5所示,框架500于第一開口 520周緣另彎折有復數第二彈性臂530,供與對接連接器(圖未繪示)提早接觸(具接地作用)并能增加與其的保持力。如圖2、圖4及圖5所示,第二端子400的一側另包含第一電性連接部430,殼體 200的一側則包含第二電性連接部220。當第一端子300、第二端子400及殼體200分別設置于絕緣本體Iio后,第一電性連接部430與第二電性連接部220相近并鄰近插接槽130 前方位置處,以利共同與纜線(圖未繪示)電性連接或焊接。如圖6A所示,第一端子300較佳成筆直狀且一體成形制成。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凸塊310或第二凸塊320的外徑較佳大于或等于對接部330的外徑,且第二凸塊320與對接部330較佳具有同一軸心線(即第一軸線350)。也就是說,第一凸塊310與固持部340 可與第二凸塊320及對接部330位于非同一軸線。如圖6A所示,第一凸塊310及固持部 340同樣位在第二軸線360上。因此,第一軸線350穿過對接部330及第二凸塊320,第二軸線360穿過第一凸塊310及固持部340,第一軸線350與第二軸線360相互平行且具有間距D。然而如圖6B所示,第一端子300的第一凸塊310、固持部340亦可與第二凸塊320 及對接部330位于同一軸線。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一凸塊310的外徑較佳與對接部330的外徑相似,且更與第二凸塊320的外徑相似,所述第一凸塊310與對接部330相連接。如圖 6A及圖6B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二凸塊320的一側另形成缺槽322,供與纜線(圖未繪示) 電性連接。此缺槽322較佳是從第二凸塊320的部分頂面向固持部340方向挖設的槽。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實施例中,缺槽322亦可是貫穿第二凸塊320的孔洞。圖7為本實用新型電源連接器另一成型方式的分解圖,亦即第一端子鑲件成型于絕緣本體中的實施例圖。當第一端子300與絕緣本體110鑲件成型時,分別組裝第二端子 400及框架500于絕緣本體110兩側。在如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電源連接器100另包含蓋體600,其組裝于絕緣本體110的一側,并遮蔽第二端子400組裝于插接槽130后所形成的孔隙,以防止在后續制成中有雜物滲入而影響電訊傳輸。在此需說明的是,當蓋體600組裝于絕緣本體110之前,第一電性連接部430與嵌合部420平行。當蓋體600組裝于絕緣本體110之后,第一電性連接器430再折彎以卡固蓋體600。此外,蓋體600形成有與第一端子300對應的第二開口 610及復數孔洞630。第二開口 610供第一端子300穿出于蓋體600之外,上述孔洞630則讓第二端子400的凸出部470卡合并限制蓋體600的相對位移。蓋體600的一側另形成有復數線槽620,以供復數纜線(圖未繪示)定位。當制程需要組裝蓋體600時,最后才將金屬殼體200朝蓋體600方向組裝于絕緣本體110上,之后才進行纜線(圖未繪示)連接作業。反之,若不需組裝蓋體600,即可進行與纜線(圖未繪示)間的電性連接,如圖1所示。當殼體200組裝于絕緣本體110時,殼體 200的第二電性連接部220亦具有限制蓋體600相對位移的功效。如圖8A及8B所示,當蓋體600及殼體200分別組裝完成后,即可進行纜線700的電性連接作業。在此所指的電性連接較佳泛指一切有關焊接工藝的連接法。如圖8A及8B 所示的實施例中,纜線700的芯線710分別抵觸于第一端子300的缺槽322及第一電性連接部430及第二電性連接部220的表面后,進行焊接作業。纜線700的數量較佳為一對纜線;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實施例中,焊接的纜線700數量亦可僅為單一纜線。纜線700材質較佳包含鐵氟龍線、電線或其它耐高溫的電線。圖8B為圖8A箭頭方向B的剖面視圖。在如圖8B所示的實施例中,當焊接芯線710 于第一端子300或第一電性連接部430(及第二電性連接部220)時,為防止焊料或其它雜物滲入插接槽130或收容腔120內,即需設置蓋體600遮蔽組裝上產生的縫隙。此外,當對接連接器(圖未繪示)插接電源連接器100時,對接連接器從框架500的第一開口 520進入收容腔120,并與對接部330與該對第二彈性臂410形成內與外的電性連接。框架500的第二彈性臂530首先具有與對接連接器接地(Ground)且增加與其之間的保持力。為增加纜線700連接/固定在電源連接器100上的力量,更可在纜線700與電源連接器100的連接面上施以低壓熱熔膠800,如圖9A及9B所示。此低壓熱熔膠800材質包含聚酰胺熱熔膠、聚烯烴系或其它類似的熱熔膠封裝于蓋體600上。也就是說,低壓熱熔膠 800乃溫度不高于絕緣本體110、蓋體600或纜線700外皮的熔點,且施加壓力介于1. 5 40巴(bar)之間,以不損傷電源連接器100各組件及其連接關系。在本實施例中,低壓熱熔膠800較佳覆蓋整個焊接部位,亦即纜線700與第一端子300或第一電性連接部430及第二電性連接部220的焊接部分。雖然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如前被介紹和描述,可以預想的是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是在不脫離附加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設計本實用新型不同的修改實施例。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0電源連接器 110絕緣本體120收容腔130插接槽140、422定位塊 142導引槽150扣接塊170定位凹槽200殼體220第二電性連接部230定位夾槽 240定位彈片300第一端子 310第一凸塊312預設形狀 320第二凸塊322缺槽330對接部340固持部350第一軸線360第二軸線D間距400第二端子 410第一彈性臂420嵌合部似6倒刺部430第一電性連接部450連接部[0071]470凸出部500框架[0072]510扣接片512扣接孔[0073]520第一開口530第二彈性臂[0074]600蓋體610第二開口[0075]620線槽630孔洞[0076]700纜線710芯線[0077]800熱熔膠
權利要求1.一種電源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電源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該絕緣本體的一側形成一收容腔,另一側形成一插接槽;一殼體,該殼體包覆所述絕緣本體;一第一端子,該第一端子設于該絕緣本體的該插接槽中,該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凸塊、 一第二凸塊及一對接部,該第二凸塊遠離該對接部設置,該第一凸塊及該第二凸塊之間具有一固持部,其中該固持部外徑小于該第一凸塊或該第二凸塊的外徑;及一第二端子,該第二端子組裝于該插接槽內并鄰近于該第一端子。
2.如權利要求第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電源連接器還包含一框架,該框架組裝于形成該收容腔的該絕緣本體一側上,其中該框架側緣具有兩相對應的扣接片及對應該收容腔的一第一開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凸塊或該第二凸塊的外徑大于或等于該對接部的外徑,且該對接部與該固持部外觀輪廓包含一環狀或圓形斷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端子還具有一第一軸線及一第二軸線,該第一軸線穿過該對接部及該第二凸塊,該第二軸線穿過該第一凸塊及該固持部,該第一軸線與該第二軸線相互平行且具有一間距。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端子的一側還包含一第一電性連接部,該殼體的一側則包含一第二電性連接部,該第一電性連接部與該第二電性連接部相近并位于該插接槽之外。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端子還包含一對嵌合部、一連接部及一對第一彈性臂,該嵌合部嵌設于該插接槽中,該連接部分別連接該對嵌合部邊緣, 該對第一彈性臂從每一該嵌合部的一側延伸而出。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凸塊具有一預設形狀,該預設形狀包含一平面、兩對應平面、壓花、穿孔、凹槽或其組合。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絕緣本體包覆該固持部、部分該第一凸塊或該第二凸塊,以限制該第一端子的相對位移。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電源連接器還包含一蓋體,該蓋體組裝于該絕緣本體一側上并遮蔽該插接槽,其中該蓋體具有一第二開口,供該第二凸塊穿出ο
10.一種電源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電源連接器包含復數纜線,每一該纜線包覆一芯線;一絕緣本體,該絕緣本體的一側形成一收容腔,另一側形成一插接槽;一第一端子,該第一端子設于該絕緣本體的該插接槽中,該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凸塊、 一第二凸塊及一對接部,該第二凸塊遠離該對接部設置,該第一凸塊及該第二凸塊之間具有一固持部,其中該固持部的外徑小于該第一凸塊或該第二凸塊的外徑;一第二端子,該第二端子組裝于該插接槽內并鄰近于該第一端子,該第二端子的一側具有一第一電性連接部;及一殼體,該殼體包覆該絕緣本體,該殼體的一側還具有對應于該第一電性連接部的一第二電性連接部,其中該芯線分別電連接于該第二凸塊及該第一電性連接部及該第二電性連接部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源連接器,該電源連接器包含絕緣本體、殼體、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絕緣本體的一側形成收容腔,另一側形成插接槽。所述殼體包覆所述絕緣本體。所述第一端子設于所述絕緣本體的所述插接槽中。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凸塊、第二凸塊及對接部。所述第二凸塊遠離所述對接部設置,所述第一凸塊及所述第二凸塊之間具有固持部,其中所述固持部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一凸塊或所述第二凸塊的外徑。所述第二端子組裝于所述插接槽內并鄰近于所述第一端子,以便接收對接連接器。
文檔編號H01R13/02GK202127124SQ201120056688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日
發明者薛志煜 申請人:立信杰(東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艾恩特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