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電容引絲整形切斷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整形切斷機構,尤其是一種電容焊絲整形切斷機構,屬于電容制造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電容制造包括電容素子與電容引線的焊接,在現有技術中要對列向輸送電容的焊接引絲切斷主要是采用氣缸帶動切刀實現,以配合與電容素子進行焊接,由于通過氣缸控制切刀動作,此方式不利于精確的與前面素子傳送機構配合,從而導致切斷的焊接引線長短不一,并且由于電容焊接引線沒進行整形動作從而不利于實現焊接。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新型電容引絲整形切斷機構,通過凸輪機構控制實現刀片與凸塊和凹塊結合來對電容焊接引線實現整形、 切斷,通過對切斷的電容焊接引線整形以方便電容素子與電容引線焊接,此機構通過凸輪控制便與精確配合素子傳送機構以自動化實現將電容引線與素子焊接,此整形切斷機構為電容組裝提高了生產效率。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電容引絲整形切斷機構,特征是在機架的上端面安裝有固定座,在機架的下端面固定凸輪擺桿座;在所述凸輪擺桿座上通過銷軸和軸承安裝凸輪擺桿;所述凸輪擺桿的一端固定第一滾子軸,另一端與第二滾子軸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滾子軸的另一端與凸輪連接,第一滾子軸與凹形塊連接;所述凹形塊與楔塊固定,在楔塊的上端安裝有導向板,導向板固定在安裝板上;在所述固定座上固定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在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之間的中部固定連接中間塊,位于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之間的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在第一安裝板的上端設有凹形槽,在凹形槽內分別設有可沿凹形槽移動的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在所述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中部分別設有第一小軸和第二小軸,第一小軸和第二小軸均與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連接,并可相對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轉動,在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下端通過軸承安裝有第五小軸,在第五小軸上固定有滾子,在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上端設有長孔,在長孔內分別架設第三小軸和第四小軸,第三小軸和第四小軸分別與第二滑塊和第一滑塊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上分別固定有模塊,在模塊上固定刀片;在中間塊上固定有模塊隔片,在模塊隔片上固定有用于整形焊接引線的凸塊。在所述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上分別固定有第一螺釘和第二螺釘,第一螺釘和第二螺釘由彈簧連接。在所述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之間的下端形成可放置楔塊的通道。所述凸輪擺桿可以銷軸為中心相對凸輪擺桿座轉動。所述凸輪由螺釘固定在凸輪軸上。[0009]本實用新型在凸輪的控制下能夠精確保證切斷焊接引線長度及整形形狀的一致性,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能,克服了電容焊接引線氣缸切斷的局限,為電容生產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技術。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C向視圖。圖3為圖1的B-B視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 圖4所示電容焊絲整形切斷機構包括模塊1、模塊隔片2、中間塊3、第一杠桿4、第三小軸5、第一安裝板6、第二安裝板7、固定座8、第一小軸9、機架10、第五小軸 11、楔塊12、凹形塊13、凸輪擺桿座14、第一滾子軸15、銷軸16、第二滾子軸17、凸輪18、凸輪軸19、凸輪擺桿20、導向板21、刀片22、凸塊23、焊接引線24、軸承25、第二杠桿26、第一滑塊27、第二滑塊28、彈簧29、第二螺釘30、滾子31、第二小軸32、第四小軸33、第一螺釘 34等。本實用新型在機架10的上端面安裝有固定座8,在機架10的下端面固定凸輪擺桿座14 ;在所述凸輪擺桿座14上通過銷軸16和軸承25安裝凸輪擺桿20,凸輪擺桿20可以銷軸16為中心相對凸輪擺桿座14轉動;所述凸輪擺桿20的一端固定第一滾子軸15,另一端與第二滾子軸17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滾子軸17的另一端與凸輪18連接,凸輪18由螺釘固定在凸輪軸19上,第一滾子軸15與凹形塊13連接;所述凹形塊13與楔塊12固定,在楔塊12的上端安裝有導向板21,導向板21通過螺釘固定在安裝板6上;在所述固定座8上固定第一安裝板6和第二安裝板7,在第一安裝板6和第二安裝板7之間的中部固定連接中間塊3,位于第一安裝板6和第二安裝板7之間的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L”形的第一杠桿4和第二杠桿26,在第一安裝板6的上端設有凹形槽,在凹形槽內分別設有可沿凹形槽移動的第一滑塊27和第二滑塊28 ;在所述第一杠桿4和第二杠桿 26的中部分別設有第一小軸9和第二小軸32,第一小軸9和第二小軸32均與第一安裝板 6和第二安裝板7連接,并可相對第一安裝板6和第二安裝板7轉動,在第一杠桿4和第二杠桿26的下端通過軸承安裝有第五小軸11,在第五小軸11上固定有滾子31,在第一杠桿 4和第二杠桿26之間的下端形成可放置楔塊12的通道,在第一杠桿4和第二杠桿26的上端設有長孔,在長孔內分別架設第三小軸5和第四小軸33,第三小軸5和第四小軸33分別與第二滑塊28和第一滑塊27固定;在第一杠桿4和第二杠桿26上分別固定有第一螺釘34和第二螺釘30,第一螺釘 34和第二螺釘30由彈簧29連接;在第一滑塊27和第二滑塊28上分別固定有模塊1,在模塊1上固定刀片22 ;在中間塊3上固定有模塊隔片2,在模塊隔片2上固定有用于整形焊接引線24的凸塊2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在凸輪18的運轉下由導向板21導向使楔塊12做上下直線往復運動,當楔塊12向上運動時推動兩滾子31,從而使第一杠桿4繞著第一小軸9做逆時針旋轉,第二杠桿26繞著第二小軸32做順時針旋轉,因為第一滑塊27、第二滑塊28分別與第四小軸33和第三小軸5固定,并且第一安裝板6上開有凹槽與第一滑塊27和第二滑塊28構成移動副,當楔塊12向上運動時,第一滑塊27在第一安裝板6的導向下向右做直線運動,第二滑塊28在第一安裝板 6的導向下向左做直線運動,第一滑塊27和第二滑塊 28的上端面分別固定著刀片22,中間塊3上固定著用于整形焊接引線24的模塊1,從而實現切斷、整形焊接絲動作,當楔塊12向下運動時,第一杠桿4和第二杠桿26在彈簧29的作用下恢復到原來位置。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電容引絲整形切斷機構,其特征是在機架(10)的上端面安裝有固定座(8),在機架(10)的下端面固定凸輪擺桿座(14);在所述凸輪擺桿座(14)上通過銷軸(16) 和軸承(25)安裝凸輪擺桿(20);所述凸輪擺桿(20)的一端固定第一滾子軸(15),另一端與第二滾子軸(17)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滾子軸(17)的另一端與凸輪(18)連接,第一滾子軸 (15)與凹形塊(13)連接;所述凹形塊(13)與楔塊(12)固定,在楔塊(12)的上端安裝有導向板(21),導向板(21)固定在第一安裝板(6)上;在所述固定座(8)上固定第一安裝板(6) 和第二安裝板(7),在第一安裝板(6)和第二安裝板(7)之間的中部固定連接中間塊(3),位于第一安裝板(6)和第二安裝板(7)之間的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第一杠桿(4)和第二杠桿(26),在第一安裝板(6)的上端設有凹形槽,在凹形槽內分別設有可沿凹形槽移動的第一滑塊(27)和第二滑塊(28);在所述第一杠桿(4)和第二杠桿(26)的中部分別設有第一小軸(9)和第二小軸(32),第一小軸(9)和第二小軸(32)均與第一安裝板(6)和第二安裝板(7) 連接,并可相對第一安裝板(6 )和第二安裝板(7 )轉動,在第一杠桿(4 )和第二杠桿(26 )的下端通過軸承安裝有第五小軸(11),在第五小軸(11)上固定有滾子(31),在第一杠桿(4) 和第二杠桿(26)的上端設有長孔,在長孔內分別架設第三小軸(5)和第四小軸(33),第三小軸(5)和第四小軸(33)分別與第二滑塊(28)和第一滑塊(27)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電容引絲整形切斷機構,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滑塊(27)和第二滑塊(28)上分別固定有模塊(1),在模塊(1)上固定刀片(22);在中間塊(3)上固定有模塊隔片(2),在模塊隔片(2)上固定有用于整形焊接引絲(24)的凸塊(2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電容引絲整形切斷機構,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杠桿 (4)和第二杠桿(26)上分別固定有第一螺釘(34)和第二螺釘(30),第一螺釘(34)和第二螺釘(30)由彈簧(29)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電容引絲整形切斷機構,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杠桿 (4)和第二杠桿(26)之間的下端形成放置楔塊(12)的通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電容引絲整形切斷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凸輪擺桿 (20 )以銷軸(16 )為中心相對凸輪擺桿座(14)轉動。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電容引絲整形切斷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凸輪(18)由螺釘固定在凸輪軸(19)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電容引絲整形切斷機構,在凸輪擺桿座上安裝凸輪擺桿,凸輪擺桿的一端固定第一滾子軸,另一端與第二滾子軸固定連接,第二滾子軸與凸輪連接,第一滾子軸與凹形塊連接,凹形塊與楔塊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之間的兩側設置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在第一安裝板上端設有凹形槽,在凹形槽內設有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中部設有第一小軸和第二小軸,在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上端架設第三小軸和第四小軸,第三小軸和第四小軸與第二滑塊和第一滑塊固定。本實用新型能夠精確保證切斷焊接引絲長度及整形形狀的一致性,提高電容組裝的生產效率,增加產能,克服了電容焊接引線氣缸切斷的局限性。
文檔編號H01G13/00GK202003847SQ20112003776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4日
發明者王燕清 申請人:無錫先導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