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設備的按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設備的按鈕。
背景技術:
以往,現有的電子設備的按鈕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為薄膜按鈕和橡膠按鈕。其中,薄膜按鈕為一體形成,形狀不可變,按鈕的各零件不能進行共用,并且必須與薄膜配套才能進行防水,所以生產成本高。而關于橡膠按鈕,操作人員在操作時,沒有聲音的反饋,也沒有手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上述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的按鈕,能夠通過簡單的結構進行防水,且提高了操作者的操作手感和零件的共用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I為,一種電子設備的按鈕,包括外殼,在所述外殼的側壁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按鍵開關,與所述第一通孔對應地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內側;第一按鍵,具有形成有中空部的基部,粘接固定在所述外殼的側壁的外表面上;以及承接部,從該基部向外側且中空部的中心方向突出,該承接部可在內外方向上彈性變形,在該承接部的中心具有與所述第一通孔對應的第二通孔;第二按鍵,與所述承接部嵌合,該第二按鍵具有頭部、以及從該頭部向內側延伸的軸部,該軸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內并且所述軸部的頂端可與所述按鍵開關接觸或分離,第二按鍵未被按下時,所述第二按鍵的頭部的內側表面離開所述第一按鍵的基部的外側表面一定的距離,所述外殼的第一通孔的孔壁向所述外殼的內側突出,形成對所述軸部進行導向的導向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2為,如技術方案I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在所述頭部的內側表面中的靠近軸部處形成有圍繞軸部的凹槽部,所述承接部的外側端部被壓縮地嵌入所述凹槽部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3為,如技術方案2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第二按鍵未被按下時,所述頭部的內側表面到所述基部的外側表面的距離大于等于所述軸部的頂端到所述按鍵開關的距離和所述按鍵開關的行程之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4為,如技術方案1-3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所述承接部的孔壁的內表面上圍繞所述軸部地形成有向所述第二通孔內突出的突出部,該突出部被壓縮地與所述軸部的周面抵接。本發明的技術方案5為,如技術方案4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所述基部通過夾在其與外殼的側壁之間的、圍繞所述中空部的雙面膠粘接固定在所述外殼的側壁的外表面上。本發明的技術方案6為,如技術方案5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所述第一按鍵由彈性材料制成。本發明的技術方案7為,如技術方案6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所述彈性材料為橡膠。本發明的技術方案8為,如技術方案5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所述第二按鍵由樹脂制成。本發明的技術方案9為,如技術方案I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所述電子設備為溫度控制器。由于本發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所以能夠通過簡單的結構進行防水,且提高了零件的共用性,降低了生產的成本,實現了操作時良好的手感,并且能夠精確地、穩定地對按鍵開關進行開閉。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按鈕和面板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本發明的同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按鈕組裝在面板上的外觀圖。
圖3是本發明的同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按鈕組裝在面板上的剖面圖。圖4是使用本發明的同實施方式的電子設備的按鈕的不同電子設備的外觀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是電子設備的按鈕和面板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該電子設備的按鈕組裝在面板上的外觀圖。圖3是該電子設備的按鈕組裝在面板上的剖面圖。本實施方式中的電子設備為溫度控制器。在本發明的說明中,“內側”是指圖1、圖2中的右上方、圖3中的右方,“外側”是指圖1、圖2中的左下方、圖3中的左方。如圖1-3所示,溫度控制器的按鈕I包括外殼2 ;安裝在外殼2的內側的按鍵開關3 ;安裝在外殼2的外側的第一按鍵4 ;安裝在第一按鍵4的外側的第二按鍵5。面板10位于第二按鍵5的外側。在外殼2的側壁上形成有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的孔壁向外殼2的內側突出,形成導向部22。導向部22的厚度比外殼2的側壁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大。按鍵開關3與第一通孔21對應地設置在外殼2的內側。第一按鍵4具有形成有中空部42的基部41,該基部41呈內有圓形中空的方形。在該基部41的內側表面和外殼2的側壁的外表面之間設置有雙面膠6,該雙面膠6與基部41的內側表面的形狀、大小完全一致,也呈內有圓形中空的方形。通過該雙面膠6,基部41粘接固定在外殼2的側壁的外表面上.第一按鍵4還具有承接部43,該承接部43從該基部41向外側且中空部42的中心方向突出。從外側看,承接部43呈圓環形,在該承接部43的中心具有與第一通孔21對應的第二通孔44。S卩,第一通孔21與第二通孔44連通。該承接部43可在內外方向上彈性變形。在承接部43的孔壁形成有向第二通孔44內突出的突出部45。突出部45沿孔壁的整個周向設置,且沿內外方向延伸一定的距離。第一按鍵4整體可以由彈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膠。第二按鍵5與第一按鍵4的承接部43嵌合。該第二按鍵5具有頭部51,該頭部51穿過面板10上的通孔、突出到面板10的外面,供操作者按壓。并且,在頭部51的靠內側的周面形成有向四周延伸的凸緣部55。該第二按鍵5還具有從該頭部51向內側延伸的軸部52,該軸部52插入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44內并且軸部52的頂端可與按鍵開關3接觸或分離。第二按鍵5由樹脂制成。第二按鍵5未被按下時,第二按鍵5的頭部51的內側表面離開第一按鍵4的基部41的外側表面一定的距離。在頭部51的內側表面中的靠近軸部52處形成有圓環形的凹槽部53。承接部43的外側端部被壓縮地嵌入凹槽部53內,以實現第二按鍵5與第一按鍵4的承接部43的嵌合。并且,承接部43的孔壁的內表面上圍繞軸部52地形成有向第二通孔44內突出的突出部45,即該突出部45遍布第二通孔44的孔內的整個周長,該突出部45被壓縮地與軸部52的周面抵接。下面,對按鈕I的動作過程進行說明。當操作人員沒有按壓突出在面板10外的頭部51時,軸部52的頂端離開按鍵開關3 一定的距離,頭部51的內側表面到基部41的外側表面的距離大于等于軸部52的頂端到按鍵開關3的這一距離和按鍵開關3的行程之和。當操作人員按壓突出在面板10外的頭部51時,頭部51帶動軸部52 —起克服承接部43的彈力,向按鍵開關3的方向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軸部52被導向部22導向,準確地移動到按鍵開關3,并接觸、推壓按鍵開關3。當頭部51向按鍵開關3的方向移動了一定的距離、到達基部41時,頭部51與基部41抵接,基部41限制了頭部51進一步向按鍵開關3的方向移動。當頭部51不再受到操作人員的按壓力時,承接部43向按壓前的狀態彈性回復,并帶動頭部51和軸部52也向外側移動。當頭部51的凸緣部55移動到面板10的內側表面時,凸緣部55與面板10的內側表面抵接,面板10的內側表面限制了頭部51進一步向外側移動。 上面,對本發明 的最佳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所述實施形態。關于具體的結構,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的范圍內,可進行適當的改變。下面,對本發明的變化例進行說明。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按鈕I應用在溫度控制器中,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應用在其他的各類控制器、檢測器等電子設備中。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基部41呈內有圓形中空的方形,承接部43、凹槽部53呈圓環形。但本發明不限于此,基部41、承接部43、凹槽部53也可以是其他形狀,例如基部41為圓環形,承接部43、凹槽部53為中空方形、中空三角形等。對于凹槽部53,只要是能夠形成為圍繞軸部52的形狀即可。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該基部41的內側表面和外殼2的側壁的外表面之間設置有雙面膠6,該雙面膠6與基部41的內側表面的形狀、大小完全一致,也呈內有圓形中空的方形。但本發明不限于此,只要雙面膠6形成為圍繞中空部42、防止水分從基部41和外殼2的側壁之間進入第一通孔21內,任何形狀、大小都可以。并且,基部41的內側表面和外殼2的側壁的外表面也可以不用雙面膠6固定在一起,而利用粘接劑等其他的粘接方法進行固定。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通過在頭部51的內側表面形成凹槽部53,使承接部43的頂端壓縮地嵌入凹槽部53內,承接部43的孔壁的內表面上圍繞軸部52地形成有向第二通孔44內突出的突出部45,該突出部45被壓縮地與軸部52的周面抵接。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只在頭部51的內側表面形成凹槽部53,使承接部43的頂端壓縮地嵌入凹槽部53內從而實現第二按鍵5與第一按鍵4的承接部43的嵌合,或者只在承接部43的孔壁的內表面上圍繞軸部52地形成向第二通孔44內突出的突出部45,該突出部45被壓縮地與軸部52的周面抵接。當然,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實現第二按鍵5與第一按鍵4的承接部43的嵌合,例如,在頭部51的靠內側的周面不形成向四周突出的凸緣部55,取而代之形成繞頭部51的全周的凹部,并且在承接部43上相應地形成有用于嵌入該凹部的突部,即通過使承接部43上的突部與頭部51的靠內側的周面上的凹部嵌合,來實現第二按鍵5與第一按鍵4的承接部43的嵌合。同時也利用突部的未嵌入凹部的部分來實現凸緣部55的功能,即在頭部51不再受到操作人員的按壓力時,通過使突部的該部分與面板10的內側表面抵接,限制頭部51進一步向外側的移動。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外殼2的第一通孔21的孔壁向外殼2的內側突出,形成對軸部52進行導向的導向部22。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過使外殼2的第一通孔21的孔壁向外殼2的外側突出,形成對軸部52進行導向的導向部。下面,對本發明的效果進行說明。在本發明中,第一按鍵4的基部41粘接固定在外殼2的側壁的外表面上,并且第二按鍵5與第一按鍵4的承接部43嵌合,所以當水分進入按鈕I內部時,不管是從第二按鍵5的頭部51沿著軸部52向內側的流動,還是從第二按鍵4的基部41向基部41和外殼2的側壁之間的流動,都能被阻止,因而能夠以較為簡單的結構實現防水。在本發明中,通過供操作者按壓的第二按鍵5和可在內外方向上彈性變形的第一按鍵4來對按鍵開關3進行開閉,如圖4所示,當要改變按鈕I的形狀和大小時,不需要改變第一按鍵4,只要改變第二按鍵5的形狀、大小即可。所以可以共用第一按鍵4,從而削減制造成本。在本發明中,在頭部51的內側表面中的靠近軸部52處形成有圍繞軸部52的凹槽部53,承接部43的外側端部被壓縮地嵌入凹槽部53內,以實現第二按鍵5與第一按鍵4的承接部43的嵌合。由此,可以更好地防止水分從第二按鍵5的頭部51沿著軸部52進入外殼2的內部。在本發明中,承接部43的孔壁的內表面上圍繞軸部52地形成有向第二通孔44內突出的突出部45,該突出部45被壓縮地與軸部52的周面抵接。由此,可以更好地防止水分從第一按鍵4的基部41和外殼2的側壁之間進入外殼2的內部。在本發明中,第二按鍵5未被按下時,頭部51的內側表面到基部41的外側表面的距離大于等于軸部52的頂端到按鍵開關3的距離和按鍵開關3的行程之和。由此,可以確保第二按鍵5在被按壓時能對按鍵開關3進行可靠地開閉。在本發明中,第二按鍵5未被按下時,第二按鍵5的頭部51的內側表面離開第一按鍵4的基部41的外側表面一定的距離,外殼2的第一通孔21的孔壁向外殼2的內側突出,形成對軸部52進行導向的導向部22。由此,可以使軸部52的頂端更為準確地與按鍵開關3接觸,可以對按鍵開關3進行更為穩定地開閉,并可以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手感。在本發明中,基部41通過夾在其與外殼2的側壁之間的、圍繞中空部42的雙面膠6粘接固定在外殼2的側壁的外表面上。由此,可以通過簡單的結構防止水分從第一按鍵4的基部41和外殼2的側壁之間進入外殼2的內部。在本發明中,第·二按鍵5由樹脂制成,由此可以提高操作人員的手感。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設備的按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殼,在所述外殼的側壁上形成有第一通孔; 按鍵開關,與所述第一通孔對應地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內側; 第一按鍵,具有形成有中空部的基部,粘接固定在所述外殼的側壁的外表面上;以及承接部,從該基部向外側且中空部的中心方向突出,該承接部可在內外方向上彈性變形,在該承接部的中心具有與所述第一通孔對應的第二通孔; 第二按鍵,與所述承接部嵌合,該第二按鍵具有頭部、以及從該頭部向內側延伸的軸部,該軸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內并且所述軸部的頂端可與所述按鍵開關接觸或分離, 所述第二按鍵未被按下時,所述第二按鍵的頭部的內側表面離開所述第一按鍵的基部的外側表面一定的距離, 所述外殼的第一通孔的孔壁向所述外殼的內側突出,形成對所述軸部進行導向的導向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頭部的內側表面中的靠近軸部處形成有圍繞軸部的凹槽部,所述承接部的外側端部被壓縮地嵌入所述凹槽部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其特征在于,第二按鍵未被按下時,所述頭部的內側表面到所述基部的外側表面的距離大于等于所述軸部的頂端到所述按鍵開關的距離和所述按鍵開關的行程之和。
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的孔壁的內表面上圍繞所述軸部地形成有向所述第二通孔內突出的突出部,該突出部被壓縮地與所述軸部的周面抵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通過夾在其與所述外殼的側壁之間的、圍繞所述中空部的雙面膠粘接固定在所述外殼的側壁的外表面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鍵由彈性材料制成。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材料為橡膠。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鍵由樹脂制成。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為溫度控制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的按鈕,包括外殼,在所述外殼的側壁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按鍵開關,與所述第一通孔對應地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內側;第一按鍵,具有形成有中空部的基部,粘接固定在所述外殼的側壁的外表面上;以及承接部,從該基部向外側且中空部的中心方向突出,該承接部可在內外方向上彈性變形,在該承接部的中心具有與所述第一通孔對應的第二通孔;第二按鍵,與所述承接部嵌合,該第二按鍵具有頭部、以及從該頭部向內側延伸的軸部,該軸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內并且所述軸部的頂端可與所述按鍵開關接觸或分離。能夠通過簡單的結構進行防水,且提高了操作者的操作手感和零件的共用性。
文檔編號H01H13/14GK103035434SQ201110298609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
發明者張楠, 水江孝仁 申請人:歐姆龍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