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尤其涉及一種并列設置有多個連接器的線纜連接器組件。背景技術:
與本發明相關的現有技術可參閱于2001年4月3日公告的美國發明專利第US6,210,216 BI號所揭示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包括并列設置的兩個連接器、用以定位兩個連接器的外殼及共同連接于兩個連接器后方的一根線纜。所述外殼設有分別定位兩個連接器的兩個定位槽。每一連接器設有一定位于定位槽內的主體部及突伸出外殼的對接部。所述外殼將對接部后端夾持以防止對接部晃動。該線纜連接器組件通過使兩個連接器共用一根線纜從而可減少各種連接器后方的線纜纏繞而造成消費者的使用不便?!と欢?,該種線纜連接器組件上的兩個連接器的對接部之間的距離以及與其對接的兩個對接連接器之間的距離需要控制得非常精確,才能達到如上效果,如此給連接器制造商造成很大的難題,如果距離偏差較大則不能正常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線纜連接器組件,以克服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造及使用方便的線纜連接器組件。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包括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用以定位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的外殼以及與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后側連接的線纜,所述線纜連接器組件還設有抵持于第一連接器外側以使第一連接器浮動的彈性元件,所述外殼與第一連接器之間設有供第一連接器浮動的間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在第一連接器外側設置可使第一連接器浮動的彈性元件,而外殼與第一連接器之間又設置供第一連接器浮動的間隙,從而可在第一、第二連接器共用一根線纜的情況下,使得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之間的距離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解,從而可降低兩個該種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制造難度,進而不僅方便消費者的使用,而且還可降低連接器制造商的制造難度。
圖I為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組合圖。圖2為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組件將位于上側的第二外殼去掉的立體圖。圖3為圖2另一角度的視圖。圖4為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組件的部分分解圖。圖5為圖4另一角度的視圖。圖6為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圖7為圖6另一角度的視圖。圖8為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組件沿圖I中A-A線方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I至圖8所示,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組件100包括第一連接器I、第二連接器2、用以定位第一連接器I與第二連接器2的外殼3、及連接于第一連接器I及第二連接器2后方的線纜4。第一連接器I與第二連接器2并排布置,并組裝到外殼3上。請參照圖2及圖6所示,第一連接器I是電源連接器,本實施例中,其是用于傳輸直流電源的插頭連接器(DC Plug)。第一連接器I設有大致成矩型塊體狀的第一主體部11,及自第一主體部11前端向前延伸出外殼3以與一第一對接連接器(未圖示)相插接的第一對接部12。所述第一對接部12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圓柱型。當然,對接部12可以是正方形,橢圓形等其他形狀。第一連接器I設有一對分別位于對接部12內外以傳輸正、負電的導電端子131、132。請參照圖2、圖4及圖6所示,第二連接器2是一種光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21,組裝至絕緣本體21以進行電信號傳輸的端子模組22、組裝至絕緣本體21以進行光信號傳輸的光纖模組23、用以鎖扣一第二對接連接器(未圖不)的鎖扣端子24及遮蔽殼體25。所述絕緣本體21設有基座211及自基座211向前延伸的舌板212。所述基座211上側設 有用以收容端子模組22的收容腔216,兩側設有固定鎖扣端子24的固定槽213。所述舌板212下側設有用以收容光纖模組23的凹陷部214及向后延伸貫穿絕緣本體21以定位線纜4上的光纖線41的細槽215。所述端子模組22設有延伸到舌板212上側以與所述第二對接連接器電性連接以傳輸電信號的接觸部221,及位于端子模組22后側以連接線纜4的連接部222。所述第二連接器2還設有用以將光纖模組23定位于絕緣本體21上的定位元件26。所述遮蔽殼體25包括套接于舌板22周圍的第一殼體251及沿上下方向分別扣持于基座211上下方以固定端子模組22的第二殼體252。所述基座211及第二殼體252形成定位于外殼3內的第二連接器2的第二主體部28。所述舌板212、端子接觸部221、光纖模組23及第一殼體251形成突伸出外殼3的第二連接器2的第二對接部29。請參照圖4至圖8所示,所述外殼3包括沿上下方向組合在一起、且結構大致相同的第一外殼31及第二外殼32。所述第一外殼31位于第二外殼32的下側,并均設有并列設置以分別收容第一主體部11及第二主體部28的第一收容槽33及第二收容槽34、自外殼31、32前壁凹陷以分別收容第一對接部12及第二對接部29后側的第一凹槽35及第二凹槽36、及位于第一收容槽33及第二收容槽34后方以定位線纜4的開口 38。所述第一收容槽33與第二收容槽34沿外殼3橫向方向間隔設置,且沿前后方向與開口 38相連通。所述第一外殼31還設有分別位于第一收容槽33兩側的定位槽39。所述定位槽39沿前后方向延伸,而沿橫向方向與第一收容槽33相連通。當第一外殼31與第二外殼32組裝在一起時,所述兩第一凹槽35與所述兩第二凹槽36共同形成的端口分別與第一對接部12及第二對接部29的形狀相對應。所述兩第一凹槽35形成的端口的內部尺寸設置為稍大于第一對接部12的外部尺寸,使得第一凹槽35內壁至第一對接部12外側之間形成有供第一對接部12浮動的間隙30,并且該間隙大小設置為3毫米。請參照圖2至圖8所示,本發明線纜連接器100還設有分別固定于兩個定位槽39內的彈性元件5。本發明中彈性元件5為一對彈性片體,誠然,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種彈性元件5也可選擇設置為彈簧。所述彈性元件5沿前后方向延伸,而沿橫向方向抵持于第一主體部11上以使第一連接器I可沿橫向方向浮動。所述彈性元件5設有定位于定位槽39內的定位片51、自定位片51橫向,即向第一連接器I方向突伸以抵持第一主體部11兩側的第一抵持片52、及自定位片51后端向前彎折并抵持于第一主體部11后端以供第一連接器I前后浮動的第二抵持片53。組裝時,先將線纜4、第一連接器I及第二連接器2組裝好;然后將第一連接器I、第二連接器2及線纜4組裝至第一外殼31上,此時,第一連接器I的第一主體部11收容于第一外殼31的第一收容槽33內,第一對接部12后側收容于第一外殼31的第一凹槽35內并與第一凹槽35內壁之間存在間隙30,第二連接器2的第二主體部28定位于第二收容槽34內,第二對接部29定位于第二凹槽36內而不得晃動;此時,將彈性元件5組裝至第一外殼31的定位槽39內,使得定位片51定位于定位槽39內、第一抵持片52抵持第一主體部11的兩側、第二抵持片53抵持第一主體部11的后端;最后,將第二外殼32蓋合至第一外殼31的上方,使得第一連接器I活動設置于第一外殼31與第二外殼32之間,而第二連接器2夾持固定于第一外殼31與第二外殼32之間而無法晃動。此外,所述第一對接部12前端至外殼3前端面的長度與第二對接部29前端至外殼3前端面的長度不同,并且所述第二對接部29突伸出外殼3的長度大于第一對接部12突伸出外殼3的長度,從而使得第二對接部29可先與第二對接連接器相對接,然后第一對接部12再根據第一對接連接器與第二對接連接器之間的距離進行調整位置,進而與第一對接連接器準確對接。由此可見,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組件100通過在第一連接器I外側設置供第一連接器I浮動的彈性元件5,而外殼3與第一連接器3之間又設置供第一連接器I浮動的間隙30,從而可在第一、第二連接器1,2共用一根線纜的情況下,使得第一連接器I與第二連接器2之間的距離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整,從而可降低兩個該種線纜連接器組件100的制造難度,進而不僅方便消費者的使用,而且還可降低連接器制造商的制造難度。在本發明的線纜連接器組件100中
所述線纜連接器組件100還設有抵持于第一連接器I外側以使第一連接器I浮動的彈性元件5,所述外殼3與第一連接器I之間設有供第一連接器I浮動的間隙30;
所述第一連接器I與第二連接器2并列設置,所述外殼3設有用以收容第一連接器I的第一收容槽33、用以收容第二連接器2的第二收容槽34、及位于第一收容槽33外側以定位彈性元件5的定位槽39 ;
所述線纜連接器組件100設有沿其橫向方向分別位于第一連接器I兩側的兩個所述彈性兀件5,所述外殼3設有沿其橫向方向分別位于第一收容槽33兩側以分別定位所述彈性元件5的兩個所述定位槽39 ;
所述定位槽39沿橫向方向與第一收容槽33相連通,所述彈性兀件5沿橫向方向抵持于第一連接器I上以使第一連接器I可沿橫向方向浮動;
所述定位槽39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彈性元件4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彈性片體,所述彈性片體設有定位于定位槽39內的定位片51及向第一連接器I方向突伸以抵持第一連接器I的第一抵持片52 ;
所述彈性片體4還設有自定位片51后端向前彎折并抵持于第一連接器I后端以使第一連接器I前后浮動的第二抵持片53 ;
所述第一連接器I設有收容于第一收容槽33內的第一主體部11及向前突伸出外殼3以與一第一對接連接器相插接的第一對接部12,所述外殼3設有收容第一對接部12后端的第一凹槽35,所述間隙30沿外殼3橫向方向形成于第一對接部12與第一凹槽35內壁之間;
所述間隙為O. 3毫米;
所述第二連接器2設有收容于第二收容槽36內的第二主體部28及向前突伸出外殼3以與一第二對接連接器相插接的第二對接部29,所述第一對接部12前端至外殼3前端面的長度與第二對接部29前端至外殼3前端面的長度不同;
所述第一連接器I為一電源插頭連接器,所述第二連接器2為一可進行光信號及電信號傳輸的光電連接器。綜上所述,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不應以此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即凡是依本發明權利要求書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包括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用以定位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的外殼以及與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后側連接的線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連接器組件還設有抵持于第一連接器外側以使第一連接器浮動的彈性元件,所述外殼與第一連接器之間設有供第一連接器浮動的間隙。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并列設置,所述外殼設有用以收容第一連接器的第一收容槽、用以收容第二連接器的第二收容槽、及位于第一收容槽外側以定位彈性元件的定位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連接器組件設有沿其橫向方向分別位于第一連接器兩側的兩個所述彈性元件,所述外殼設有沿其橫向方向分別位于第一收容槽兩側以分別定位所述彈性元件的兩個所述定位槽。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沿橫向方向與第一收容槽相連通,所述彈性元件沿橫向方向抵持于第一連接器上以使第一連接器可沿橫向方向浮動。
5.如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彈性元件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彈性片體,所述彈性片體設有定位于定位槽內的定位片及向第一連接器方向突伸以抵持第一連接器的第一抵持片。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片體還設有自定位片后端向前彎折并抵持于第一連接器后端以使第一連接器前后浮動的第二抵持片。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器設有收容于第一收容槽內的第一主體部及向前突伸出外殼以與一第一對接連接器相插接的第一對接部,所述外殼設有收容第一對接部后端的第一凹槽,所述間隙沿外殼橫向方向形成于第一對接部與第一凹槽內壁之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為O.3毫米。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收容于第二收容槽內的第二主體部及向前突伸出外殼以與一第二對接連接器相插接的第二對接部,所述第一對接部前端至外殼前端面的長度與第二對接部前端至外殼前端面的長度不同。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器為一電源插頭連接器,所述第二連接器為一可進行光信號及電信號傳輸的光電連接器。
全文摘要
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包括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用以定位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的外殼以及共同連接于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后側的線纜,所述線纜連接器組件還設有抵持于第一連接器外側以使第一連接器浮動的彈性元件,所述外殼與第一連接器之間設有供第一連接器浮動的間隙。
文檔編號H01R13/46GK102842809SQ20111017327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5日
發明者吳榮發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