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開關構造和手術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對手術設備等設備的驅動進行控制的開關構造和具有該開關的手術設備。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作為醫療設備,具有例如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裝置。在該裝置的主體操作部中設置有用于對設備的驅動進行控制的開關。開關包括供使用者按壓的受壓部、在受壓部被按壓的情況下進行工作的動作桿、以及開關接點。在動作桿的一端側設置有受壓部, 在動作桿的另一端側設置有開關接點。當使用者對受壓部進行壓入操作時,動作桿沿軸向移動而按壓開關接點。由此,對設備的驅動進行控制。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2-29174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裝置中,當使用者對開關的受壓部進行壓入操作時,動作桿僅沿軸向筆直地移動。因此,在操作開關時,使用者需要在受壓部的中心位置對受壓部進行壓入操作并使動作桿沿軸向筆直地移動。當使用者在離開受壓部的中心位置的位置對受壓部進行壓入操作時,作用有相對于動作桿的軸向傾斜的負載。在此情況下,對開關整體施加過大的負荷,產生部件變形等,存在不能對設備的驅動正確地進行控制的可能性。如此,當操作開關時,存在使用者除了在受壓部的中心位置使動作桿沿軸向筆直地移動的情況以外不能對設備的驅動正確地進行控制的可能性,因此由使用者進行的操作的可操作性降低。本發明是著眼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種開關構造和手術設備當操作開關時,即使在使用者在自受壓部的中心位置向任意方向偏離的位置進行壓入操作的情況下也能夠按壓開關接點并進行穩定的操作。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提供一種開關構造,其用于控制設備的驅動,該開關構造包括 操作部殼體,其由使用者保持;開關接點,其設置于上述操作部殼體的內部;開關操作部, 其具有由上述使用者按壓的受壓部,并用于在開放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操作上述開關接點;以及支承部,其用于將上述受壓部支承為該受壓部能夠相對于上述操作部殼體以上述操作部殼體的內部的傾動中心為中心傾動,并且將上述受壓部支承為在上述受壓部處于傾動狀態及上述受壓部處于未傾動的中立位置的狀態下上述使用者能夠向上述受壓部的上述傾動中心的方向壓入該受壓部。優選的是,上述開關構造還包括偏置構件,其用于當由上述支承部在以上述開放狀態保持上述開關接點的位置保持上述開關操作部的、上述受壓部未被按壓的非按壓時, 以上述開放狀態保持上述開關接點;以及開關基板,其具有發送信號部,該發送信號部用于當上述受壓部被按壓且由上述支承部以上述開關操作部能夠克服來自上述偏置構件的力向閉合上述開關接點的方向移動的方式保持該開關操作部的、閉合操作上述開關接點的閉合操作時,發送用于驅動上述設備的信號,該開關基板在來自上述開關操作部的按壓下閉合上述開關接點。此外,優選的是,上述開關操作部包括軸部,其配置于上述受壓部和開關接點之間;第一結合部,其配置于上述軸部的位于上述受壓部側的端部,并用于與上述受壓部結合;以及第二結合部,其配置于上述軸部的位于上述開關接點側的端部,并用于與上述操作部殼體結合;上述支承部具有間隙形成部,該間隙形成部用于在上述軸部的位于上述第一結合部側的部分與上述支承部之間形成間隙,使上述受壓部能夠以上述受壓部的上述傾動中心為中心向傾動方向移動。而且,優選的是,上述間隙形成部具有傾斜面,該傾斜面使上述間隙的截面面積自上述開關接點側隨著靠向上述受壓部側逐漸增大。此外,優選的是,上述第二結合部包括第一突起,其向自上述中立位置至少向第一傾動方向和第二傾動方向這兩個方向傾動的上述開關操作部的上述第一傾動方向突出, 并用于當上述開關操作部的上述受壓部向上述第二傾動方向傾動了時,在該第一突起與上述操作部殼體的內表面抵接的抵接部處形成第一傾動支點;第二突起,其向上述開關操作部的上述第二傾動方向突出,并用于當上述受壓部向上述第一傾動方向傾動了時,在該第二突起與上述操作部殼體的內表面抵接的抵接部處形成第二傾動支點;以及開關抵接部, 其與上述開關基板抵接,并用于在上述開關操作部的上述軸部以上述第一傾動支點為中心向上述第二傾動方向傾動的動作下或在上述軸部以上述第二傾動支點為中心向上述第一傾動方向傾動的動作下,向閉合上述開關接點的方向按壓上述開關基板。而且,優選的是, 上述受壓部具有沿上述第一傾動方向和上述第二傾動方向這兩個方向的圓弧狀的按壓面。此外,優選的是,上述第二結合部包括突起,其向能夠自上述中立位置向任意方向傾動的上述開關操作部的外周方向突出,并用于當上述開關操作部的上述受壓部自上述中立位置向任意方向傾動了時,使上述受壓部的位于相對于上述傾動中心與上述受壓部的傾動方向相反的一側的部分在與上述操作部殼體的內表面抵接的抵接部處形成傾動支點; 以及開關抵接部,其與上述開關基板抵接,其用于在上述開關操作部的上述軸部以上述傾動支點為中心向上述受壓部的上述傾動方向傾動的動作下,向閉合上述開關接點的方向按壓上述開關基板。此外,優選的是,上述開關操作部自上述中立位置向上述受壓部的被上述使用者按壓的部位相對于中央位置所在的方向即按壓部位方向傾動。此外,優選的是,上述開關操作部的上述受壓部能夠在使用者的手指能夠活動的范圍內傾動。此外,優選的是,上述開關構造還包括至少一個上述開關操作部,上述操作部殼體具有手指放置部,該手指放置部配置于各上述開關操作部之間,并用于在操作時放置上述使用者的手指。本發明的另一個方式提供一種手術設備,其具有手持件,該手持件具有由使用者保持的操作部殼體,該手術設備具有開關,該開關用于控制設備的驅動,并包括開關接點, 其設置于上述操作部殼體的內部;開關操作部,其具有由上述使用者按壓的受壓部,并用于在開放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操作上述開關接點;以及支承部,其用于將上述受壓部支承為該受壓部能夠相對于上述操作部殼體以上述操作部殼體的內部的傾動中心為中心傾動,并且將上述受壓部支承為在上述受壓部處于傾動狀態及上述受壓部處于未傾動的中立位置的狀態下上述使用者能夠向上述受壓部的上述傾動中心的方向壓入該受壓部。在上述手術設備中,優選的是,上述開關包括偏置構件,其用于當由上述支承部在以上述開放狀態保持上述開關接點的位置保持上述開關操作部的、上述受壓部未被按壓的非按壓時,以上述開放狀態保持上述開關接點;以及開關基板,其具有發送信號部,該發送信號部用于當上述受壓部被按壓且由上述支承部以上述開關操作部能夠克服來自上述偏置構件的力向閉合上述開關接點的方向移動的方式保持該開關操作部的、閉合操作上述開關接點的閉合操作時,發送用于驅動上述設備的信號,該開關基板在來自上述開關操作部的按壓下閉合上述開關接點。此外,在上述手術設備中,優選的是,上述手術設備是超聲波手術裝置,并還包括 電連接部,其用于對上述手持件和生成器進行電連接,該生成器用于生成用來驅動上述手持件的驅動能;超聲波振子,其設置于上述手持件內,并與上述生成器電連接;以及超聲波探針,其連接于上述超聲波振子,并用于傳遞來自上述超聲波振子的超聲波振動。而且,優選的是,上述手術設備還包括護套,其用于覆蓋上述超聲波探針;以及鉗子,其以能夠相對于上述超聲波探針的頂端部轉動的方式安裝于上述護套的頂端部。此外,在上述手術設備中,優選的是,上述手術設備還包括電連接部,其用于對上述手持件和生成器進行電連接,該生成器用于生成用來驅動上述手持件的驅動能;以及導電性的探針,其設置于上述手持件內,并與上述生成器電連接;上述手術設備是高頻手術裝置,該高頻手術裝置能夠利用上述開關控制自上述生成器向上述探針供給的高頻電流。此外,在上述手術設備中,優選的是,上述手術設備還包括電連接部,其用于對上述手持件和生成器進行電連接,該生成器用于生成用來驅動上述手持件的驅動能;超聲波振子,其設置于上述手持件內,并與上述生成器電連接;以及導電性的探針,其連接于上述超聲波振子,并且與上述生成器電連接;上述手術設備是外科手術裝置,該外科手術裝置能夠利用上述開關控制自上述生成器向上述探針供給的高頻電流、及自上述生成器向上述超聲波振子供給的超聲波用驅動電流。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如下一種開關構造和手術設備當操作開關時,即使在使用者在自受壓部的中心位置向任意方向偏離的位置進行壓入操作的情況下也能夠按壓開關接點并進行穩定的操作。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整體的概略結構的立體圖;圖2是第一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的主視圖;圖3是第一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柄單元的側視圖;圖4是表示拆卸第一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組裝單元的連結部分而成的分解狀態的立體圖;圖5是第一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的縱剖面圖;圖6是圖5的VI-VI線剖面8
圖7是圖6的VII-VII線剖面圖;圖8是圖6的VIII-VIII線剖面圖;圖9是圖6的IX-IX線剖面圖;圖10是圖6的X-X線剖面圖;圖11是圖5的XI-XI線剖面圖;圖1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中手動開關的開關基板的電路圖案的俯視圖;圖1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中手動開關的受壓部保持于中立位置的狀態的縱剖面圖;圖14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中手動開關的受壓部在比按壓面的中央位置靠左側的位置被按壓的狀態的縱剖面圖;圖15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中手動開關的受壓部在比按壓面的中央位置靠右側的位置被按壓的狀態的縱剖面圖;圖1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立體圖;圖17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中手動開關的受壓部保持于中立位置的狀態的縱剖面圖;圖18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中手動開關的開關操作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19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的側視圖;圖20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的側視圖;圖21是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圖1至圖15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1整體的概略結構的圖。本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為超聲波凝固切開處理裝置。該超聲波凝固切開處理裝置用于利用超聲波進行生物體組織的切開、切除或凝固等處理,并且用于進行高頻處理。如圖4所示,手持件1包括振子單元2及手柄單元(手柄部)4。振子單元2及手柄單元4以彼此能夠相對拆卸的方式連結。在振子單元2的內部內置有振子6(參照圖幻。振子6用于利用壓電元件產生超聲波振動,該壓電元件用于將電流轉換成超聲波振動。利用圓筒狀的振子罩7覆蓋振子6 的外側。而且,在振子單元2的基端側延伸設置有線纜9,該線纜9用于自電源裝置主體8 供給用來產生超聲波振動的電流。如圖5所示,在振子罩7內的超聲波振子6的頂端部連結有用于對超聲波振動進行振幅放大的變幅桿10的基端側。在變幅桿10的頂端部形成有用于安裝探針的螺紋孔部10a(參照圖6)。超聲波探針11設計成其整體長度為超聲波振動的半個波長的整數倍的狀態。在超聲波探針11的基端部設置有用于與變幅桿10的螺紋孔部IOa螺紋結合的螺紋部12。超聲波探針11的螺紋部12用于與振子單元2的變幅桿10的螺紋孔部IOa螺紋結合。由此, 對超聲波探針11和振子6之間進行組裝。此時,在超聲波振子6和超聲波探針11之間的連結體上形成有供高頻電流傳遞的未圖示的第一高頻電路。在超聲波探針11的頂端部設置有探針頂端11a。探針頂端Ila形成為大致J字形等的彎曲形狀。在超聲波探針11的軸向上最靠基端部側的振動節點位置設置有凸緣部 14。在凸緣部14的外周面上,在周向三處形成有未圖示的鍵槽狀的卡合凹部。而且,探針頂端Ila形成有雙極性電極的一個電極即第一電極部。在超聲波探針 11中,在設置于沿軸向中途的振動節部的多處,沿與軸向垂直的方向截取的截面面積減少, 獲得由探針頂端Ila進行處理所需要的振幅。在設置于超聲波探針11的沿軸向中途的振動節點的多處,安裝有利用彈性構件形成的橡膠環北。利用橡膠環北防止超聲波探針11 和后述的護套主體16之間的干擾。如圖4所述,手柄單元4包括細長的護套主體16、配設在護套主體16的頂端部上的鉗子17、以及配設在護套主體16的基端部上的操作部如。在手柄單元4的操作部如中設置有大致圓筒狀的保持筒21。在保持筒21的基端部形成有振子連接部4b。護套主體16包括外筒即金屬制的外套18、以及內筒(內套)即金屬制的驅動管 (驅動構件)19。驅動管19以沿軸向可移動的方式插入到外套18內。外套18的基端部與后述的轉動操作旋鈕23 —起以能夠沿繞外套18軸線的方向旋轉的狀態安裝于保持筒21 的頂端部。在外套18的頂端部朝向頂端側突出設置有左右一對突片18a、18b。在各突片18a、 18b上借助未圖示的支點銷可轉動地安裝有鉗子17的基端部。鉗子17形成為與例如大致J字形等的超聲波探針11的探針頂端Ila的彎曲形狀對應的彎曲形狀。當組裝超聲波探針11和手柄單元4時,將鉗子17配置在與超聲波探針 11的探針頂端Ila相對的位置。鉗子17包括由金屬等導電性構件形成的鉗子主體(未圖示)、及安裝于鉗子主體的把持構件(未圖示)。把持構件由用于高頻處理的電極構件及用于超聲波處理的板構件構成。電極構件形成雙極性電極的另一電極即第二電極部。板構件是利用例如聚四氟乙烯等樹脂材料形成的絕緣體。而且,在鉗子17上借助未圖示的連結銷連結有驅動管19的頂端部。借助連結銷對鉗子17的鉗子主體和驅動管19之間進行電導通。在外套18的外周面覆蓋有由樹脂等絕緣材料形成的外皮。在驅動管19的內周面側配設有由絕緣材料形成的絕緣管。絕緣管的基端部延伸至護套主體16的基端側。利用絕緣管對驅動管19和超聲波探針11之間進行電絕緣。此外,手柄單元4的操作部如包括固定手柄20、及相對于固定手柄20可轉動的可動手柄22。手柄單元4包括操作部殼體61,該操作部殼體61利用樹脂材料一體地形成保持筒21和固定手柄20。如圖6至圖10所示,操作部殼體61包括以保持筒21的軸線為中心可左右分開的兩個殼體部件(左側殼體部件61a和右側殼體部件61b)。左側殼體部件 61a和右側殼體部件61b以彼此可裝拆的方式連結。在保持筒21的頂端面側設置有用于保持轉動操作旋鈕23的旋鈕保持部62。在旋鈕保持部62上以能夠沿繞外套18軸線的方向旋轉的方式連結有轉動操作旋鈕23。在固定手柄20的基端側面的上側部分形成有供可動手柄22插入的長孔狀的可動手柄插入孔63。如圖5所示,可動手柄22包括上部臂2 和下部臂22b。上部臂2 沿與超聲波探針11的軸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設置。下部臂22b自上部臂22a的下端部向基端方向朝向斜下方彎曲。在下部臂22b的下端部形成有供例如使用者的拇指插入的手指插入環部22c。在手指插入環部22c上,利用橡膠襯砌等安裝有具有彈性的環狀的搭指構件22d。上部臂22a自固定手柄20的可動手柄插入孔63插入到操作部殼體61的內部。如圖8所示,上部臂2 在上端部具有大致U字形的U字形連結部64。U字形連結部64包括兩個臂64a、64b。可動手柄22以后述的操作力傳遞機構70的滑動構件71貫穿于兩個臂 64a、64b之間的狀態安裝于滑動構件71。在各臂64a、64b的上端部形成有支點銷66的銷貫穿孔67。而且,在各臂64a、64b 的銷貫穿孔67的下側部分形成有向內側突出的作用銷68。支點銷66在操作部殼體61的內部與操作部殼體61形成為一體。在這里,在左側殼體部件61a中形成有用于構成支點銷66的第一軸部66a。在右側殼體部件61b中形成有供第一軸部66a的頂端插入的用于支承軸的第二軸部66b。當組裝左側殼體部件61a和右側殼體部件61b時,通過將第一軸部66a的頂端插入并嵌合到用于支承軸的第二軸部66b 中,組裝左側殼體部件61a和右側殼體部件61b。在各臂64a、64b的上端部的銷貫穿孔67中插入有支點銷66。由此,可動手柄22 的上端部借助支點銷66可轉動地軸支撐于保持筒21。而且,可動手柄22借助支點銷66轉動,相對于固定手柄20進行可動手柄22的開閉操作。如圖5所示,在保持筒21的內部設置有用于將可動手柄22的操作力傳遞至驅動管19的操作力傳遞機構70。操作力傳遞機構70包括主要由金屬形成的圓筒狀的滑動件支承構件72、及滑動構件71。滑動件支承構件72配置為與保持筒21的中心軸線同軸,向與超聲波探針11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設置。在滑動件支承構件72的外周面配設有止擋件73和彈簧支承件74。止擋件73固定于滑動件支承構件72的基端部的外周面。彈簧支承件74突出設置于滑動件支承構件72 的頂端部側的外周面。在軸向上,在止擋件73和彈簧支承件74之間配設有上述滑動構件 71和螺旋彈簧75。止擋件73用于限制滑動構件71向基端側移動的移動位置,在彈簧支承件74上抵接有螺旋彈簧75的頂端部。螺旋彈簧75以一定的安裝力量安裝于彈簧支承件 74和滑動構件71之間。在滑動構件71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有環狀的卡合槽71a。如圖6及圖8所示,可動手柄22的作用銷68以插入狀態卡合于卡合槽71a中。當握住可動手柄22并相對于固定手柄20閉合操作可動手柄22時,作用銷68伴隨可動手柄22的轉動動作而以支點銷66 為中心轉動。滑動構件71與作用銷68的動作連動而沿超聲波探針11的軸向向頂端方向移動。此時,借助螺旋彈簧75連結于滑動構件71的滑動件支承構件72也與滑動構件71 一起進行進退動作。在滑動件支承構件72的內部以覆蓋超聲波探針11的狀態配設有由絕緣材料形成的管狀的探針折彎器76。探針折彎器76固定于滑動件支承構件72的內周面。探針折彎器76的內周面和超聲波探針11的外周面之間借助未圖示的止轉部固定。止轉部包括例如形成于探針折彎器76的內周面或超聲波探針11的外周面中的一者的鍵槽、及形成于探針折彎器76的內周面或超聲波探針11的外周面中的另一者的鍵。根據這種結構,探針折彎器76被限制成能夠相對于超聲波探針11沿軸向移動并且不能相對于超聲波探針11沿繞軸線方向相對旋轉的狀態。在探針折彎器76的頂端部固定有驅動管19的基端部。由此,可動手柄22的操作力借助滑動構件71、螺旋彈簧75、滑動件支承構件72及探針折彎器76而傳遞至驅動管19, 驅動管19沿軸向移動。在驅動管19的移動的作用下,鉗子17借助支點銷轉動。如上,驅動管19沿軸向進行進退動作,從而驅動管19的驅動力經由連結銷傳遞至鉗子17。由此,以支點銷為中心轉動驅動鉗子17。此時,通過向基端側拽拉操作驅動管19, 以支點銷為中心朝向離開探針頂端Ila的方向(張開位置)驅動鉗子17。相反,通過向前方推出操作驅動管19,以支點銷為中心朝向靠近探針頂端Ila側的方向(閉合位置)驅動鉗子17。通過將鉗子17轉動操作到閉合位置,在鉗子17和超聲波探針11的探針頂端Ila 之間把持生物體組織。在手持件1中,由鉗子17和超聲波探針11的探針頂端Ila形成處理部1A。在處理部IA中,可以選擇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兩個處理功能(第一處理功能和第二處理功能)。例如,第一處理功能設定為同時進行超聲波處理輸出和高頻處理輸出的功能,第二處理功能設定為僅單獨進行上述高頻處理輸出的功能。另外,處理部IA的第一處理功能和第二處理功能不限于上述結構。例如,也可以是,第一處理功能設定為以最大輸出狀態進行超聲波處理輸出的功能,第二處理功能設定為以輸出狀態低于最大輸出狀態的預先設定的設定輸出狀態進行超聲波處理輸出的功能。在轉動操作旋鈕23的內周面配設有圓筒狀的旋鈕支承構件77。轉動操作旋鈕23 的內周面和旋鈕支承構件77的外周面之間借助未圖示的止轉部固定。止轉部包括例如形成于轉動操作旋鈕23的內周面或旋鈕支承構件77的外周面中的一者的鍵槽、及形成于轉動操作旋鈕23的內周面或旋鈕支承構件77的外周面中的另一者的鍵。根據這種結構,轉動操作旋鈕23和旋鈕支承構件77被限制成彼此不能沿繞軸線方向相對旋轉的狀態。旋鈕支承構件77的基端部以能夠沿繞超聲波探針11軸線方向旋轉的方式連結于保持筒21的頂端部的旋鈕保持部62。由此,轉動操作旋鈕23以能夠沿繞超聲波探針11軸線方向旋轉的方式連結于保持筒21的旋鈕保持部62。在旋鈕支承構件77的內側配設有探針折彎器76的頂端部。在旋鈕支承構件77上沿徑向延伸設置有銷貫穿孔77a,在探針折彎器76上沿徑向延伸設置有銷貫穿孔76a。在旋鈕支承構件77的銷貫穿孔77a和探針折彎器76的銷貫穿孔76a中貫穿有連結銷78。旋鈕支承構件77和探針折彎器76之間利用連結銷78固定,被限制成彼此不能沿繞軸線方向相對旋轉的狀態。當旋轉操作轉動操作旋鈕23時,旋鈕支承構件77與轉動操作旋鈕23 —起旋轉。 此時,旋鈕支承構件77的旋轉經由連結銷78傳遞至探針折彎器76。而且,探針折彎器76 的旋轉經由探針折彎器76和超聲波探針11之間的上述止轉部傳遞至超聲波探針11。因此,轉動操作旋鈕23的旋轉依次經由旋鈕支承構件77、連結銷78及探針折彎器76傳遞至超聲波探針11,超聲波探針11與轉動操作旋鈕23 —起旋轉。S卩,由轉動操作旋鈕23、旋鈕支承構件77、連結銷78及探針折彎器76形成有轉矩傳遞部79,該轉矩傳遞部79用于將轉動操作旋鈕23帶來的沿繞超聲波探針11軸線方向的轉矩傳遞至超聲波探針11。而且,當旋轉操作轉動操作旋鈕23時,外套18與轉動操作旋鈕23 —起相對于保持筒21沿繞外套18軸線方向旋轉。由此,當旋轉操作轉動操作旋鈕23時,超聲波探針11
12和護套主體16的外套18同時沿繞外套18軸線方向旋轉。由此,向相同方向同時旋轉操作超聲波探針11的探針頂端Ila和鉗子17。操作部殼體61在固定手柄20的下端部具有供例如使用者的拇指以外的多根手指插入的多指插入環部80。如圖5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固定手柄20在保持筒21和多指插入環部80之間具有開關保持部81。如圖3所示,開關保持部81設置于固定手柄20的頂端面,包括開關安裝面84,該開關安裝面84用于安裝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兩個手動開關(第一開關82和第二開關 83),第一開關82和第二開關83是用于選擇手持件1的處理部IA的處理功能的開關。在開關保持部81中,第一開關82和第二開關83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而且,在第一開關82和第二開關83之間以向頂端側突出的狀態形成有供使用者放置手指的手指放置部85。第一開關82配置于手指放置部85的上側。在第一開關82中設定有用于選擇在多個處理功能中使用頻率較高的第一處理功能的開關。第二開關83配置于手指放置部85的下側。在第二開關83中設定有用于選擇在多個處理功能中與第一處理功能不同的第二處理功能的開關。例如,設定第一開關82為凝固切開用開關按鈕,設定第二開關83為凝固用開關按鈕。手指放置部85自開關安裝面84突出的突出高度設定為比第一開關82及第二開關83分別自安裝面84突出的突出高度大的狀態。手指放置部85包括自固定手柄20的開關安裝面84延伸設置至固定手柄20的左右側面的延伸部85a。圖11是表示手持件1的第一開關82的概略結構的圖。另外,第二開關83為與第一開關82相同的結構。因此,在這里僅說明第一開關82的結構,并省略說明第二開關83 的結構。第一開關82包括開關基板86、開關操作部87及支承部88。開關基板82包括未圖示的發送信號部,該發送信號部用于發送用來驅動設備的信號。如圖12所示,開關基板86 包括由撓性基板等形成的基板薄片89。基板薄片89包括薄片主體89a和彎折部89b。在薄片主體89a中設置有用于第一開關82的第一開關接點90、及用于第二開關83的第二開關接點91。在彎折部89b中設置有用于第一開關82的第一公共接點92、及用于第二開關 83的第二公共接點93。當使用基板薄片89時,相對于薄片主體89a彎折彎折部89b。而且,在開關基板86中,由金屬材料形成的圓頂狀的金屬圓頂(偏置構件)94分別設置于第一開關82和第二開關83。利用金屬圓頂94將開關基板86的開關接點90保持在開放狀態。利用后述的開關操作部87的操作使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從而閉合操作開關接點90。由此,連接第一開關82的第一開關接點90和第一公共接點92,自開關基板86 的第一開關82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在操作部殼體61上設置有用于保持開關基板86的基板保持部95、及用于保持開關操作部87的開關操作部保持部96。利用基板保持部95將開關基板86保持于操作部殼體61內部的分別與第一開關82和第二開關83對應的位置。開關操作部87包括供使用者按壓的受壓部97。受壓部97被支承部88支承為能夠相對于操作部殼體61以操作部殼體61內部的傾動中心0為中心傾動。當使用者按壓受壓部97時,支承部88以能夠克服來自金屬圓頂94的力而向受壓部97的傾動中心0方向壓入的狀態支承受壓部97。另一方面,在未按壓受壓部97時,支承部88在開關接點90保持為開放狀態的位置保持開關操作部87。開關操作部87包括軸部98。在軸部98的一端部(受壓部97側的端部)配置有用于與受壓部97結合的第一結合部99。在軸部98的另一端部(開關接點90側的端部) 配置有用于與操作部殼體61結合的第二結合部100。支承部88包括間隙形成部101,該間隙形成部101用于在開關操作部87的軸部 98的第一結合部99側的部分和支承部88之間形成間隙,利用由間隙形成部101形成的間隙使受壓部97能夠以受壓部97的傾動中心0為中心向傾動方向移動。間隙形成部101具有使間隙的截面面積自開關接點90側隨著靠向受壓部97側逐漸增大的傾斜面101a。圖 13是表示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保持為非按壓狀態、且受壓部97和軸部98保持在未傾動的中立位置的狀態的圖。在這里,受壓部97和軸部98被限制成僅能向自中立位置向圖 13中的左向傾動的第一傾動方向、及向圖13中的右向傾動的第二傾動方向這兩個方向傾動的狀態。如圖5所示,利用與軸部98接觸的操作部殼體61的壁面限制受壓部97及軸部 98向與傾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傾動。因此,受壓部97的傾動方向僅限制在自圖13中的中立位置向左向傾動的第一傾動方向、及向圖13中的右向傾動的第二傾動方向這兩個方向。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是按壓面沿第一傾動方向及第二傾動方向這兩個方向形成為較長的圓弧狀的按鈕。在受壓部97的圓弧狀的按壓面的中央位置配置有其與軸部98 結合的結合部即第一結合部99。受壓部97包括自第一結合部99向圖13中的左向(第一傾動方向)延伸的左向延伸部(第一傾動方向延伸部)97a、及自第一結合部99向圖13中的右向(第二傾動方向)延伸的右向延伸部(第二傾動方向延伸部)97b。上述第二結合部100包括向第一傾動方向突出的第一突起102、向第二傾動方向突出的第二突起103、及用于與開關基板86的金屬圓頂94抵接的開關抵接部104。當自圖13的中立位置筆直地壓入操作了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時,開關抵接部 104按壓開關基板86的金屬圓頂94。由此,第一開關82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 然后,連接第一開關82的第一開關接點90和第一公共接點92,閉合操作第一開關82的開關接點90。如圖15所示,當按壓了受壓部97的右向延伸部(第二傾動方向延伸部)97b時, 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向第二傾動方向傾動。此時,在第一突起102和操作部殼體61的內表面抵接的抵接部處形成第一傾動支點105。通過使軸部98以第一傾動支點105為中心進行傾動動作,使開關抵接部104按壓開關基板86的金屬圓頂94。由此,第一開關82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然后,連接第一開關82的第一開關接點90和第一公共接點 92,閉合操作第一開關82的開關接點90。另一方面,如圖14所示,當按壓了受壓部97的左向延伸部(第一傾動方向延伸部)97a時,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向第一傾動方向傾動。此時,在第二突起103和操作部殼體61的內表面抵接的抵接部處形成第二傾動支點106。通過使軸部98以第二傾動支點106為中心進行傾動動作,使開關抵接部104按壓開關基板86的金屬圓頂94。由此,第一開關82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然后,連接第一開關82的第一開關接點90 和第一公共接點92,閉合操作第一開關82的開關接點90。另外,對第二開關83也進行與第一開關82相同的開關操作。由此,第二開關83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然后,連接第二開關83的第二開關接點91和第二公共接點93,閉合操作第二開關83的開關接點91。由此,自開關基板86的第二開關83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另外,也可以將用于覆蓋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的外周面整體的橡膠罩、及用于覆蓋第二開關83的受壓部97的外周面整體的橡膠罩設置于操作部殼體61。由此,在第一開關82和第二開關83中形成防水性的密封構造。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的作用。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1中,可拆卸地連結有振子單元2和手柄單元4這兩個單元。當使用手持件1時,連結振子單元2和手柄單元4之間。此外,在振子單元2和超聲波探針11之間的連結體上形成有供高頻電流傳遞的第一高頻電路。另一方面,在手持件1中形成有用于向鉗子17的電極構件傳遞高頻電流的第二高頻電路。當高頻電流傳遞至鉗子17的電極構件時,形成雙極性電極的第二電極部。這樣, 進行手持件1的組裝作業。當使用手持件1時,相對于固定手柄20開閉操作可動手柄22。與可動手柄22的操作連動地沿軸向移動驅動管19,與驅動管19的軸向進退動作連動地相對于超聲波探針 11的探針頂端Ila開閉驅動鉗子17。在這里,當相對于固定手柄20開閉操作了可動手柄 22時,與可動手柄22的操作連動地向頂端側推出操作驅動管19。與驅動管19的推出操作連動地朝向靠近超聲波探針11的探針頂端Ila側的方向(閉合位置)驅動鉗子17。通過向閉合位置轉動操作鉗子17,在鉗子17和超聲波探針11的探針頂端Ila之間把持生物體組織。在該狀態下,選擇性地壓入操作固定手柄20的第一開關82和第二開關83中的任意一者。當壓入操作第一開關82時,在通入高頻電流的同時,向超聲波振子6通入驅動電流,驅動超聲波振子6。此時,來自超聲波振子6的超聲波振動經由振動傳遞構件11傳遞至探針頂端11a。由此,能夠在通入高頻電流的同時,利用超聲波進行生物體組織的切開、切除等處理。另外,也可以利用超聲波進行生物體組織的凝固處理。此外,當壓入操作第一開關82時,當自圖13的未傾動的中立位置筆直地壓入操作了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時,開關抵接部104按壓開關基板86的金屬圓頂94。由此,第一開關82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然后,連接第一開關82的第一開關接點90 和第一公共接點92,閉合操作第一開關82的開關接點90。然后,自開關基板86的第一開關82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如圖15所示,當按壓了受壓部97的右向延伸部(第二傾動方向延伸部)97b時, 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向第二傾動方向傾動。此時,在第一突起102和操作部殼體61的內表面抵接的抵接部處形成第一傾動支點105。通過軸部98以第一傾動支點105為中心傾動的動作,使開關抵接部104按壓開關基板86的金屬圓頂94。由此,第一開關82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然后,連接第一開關82的第一開關接點90和第一公共接點 92,閉合操作第一開關82的開關接點90。然后,自開關基板86的第一開關82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另一方面,如圖14所示,當按壓了受壓部97的左向延伸部(第一傾動方向延伸部)97a時,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向第一傾動方向傾動。此時,在第二突起103和操作部殼體61的內表面抵接的抵接部處形成第二傾動支點106。通過軸部98以第二傾動支點 106為中心傾動的動作,使開關抵接部104按壓開關基板86的金屬圓頂94。由此,第一開關82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然后,連接第一開關82的第一開關接點90和第一公共接點92,閉合操作第一開關82的開關接點90。然后,自開關基板86的第一開關82 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因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使當在圓弧狀的按壓面的任意的位置壓入操作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時,也能夠進行自開關基板86的第一開關82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的這一操作即開關操作。另外,在解除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的壓入操作的情況下,利用第一開關82的金屬圓頂94彈性恢復成原來的圓頂形狀的動作,切斷第一開關82的第一開關接點90和第一公共接點92之間的連接,開放操作第一開關82的開關接點90。當壓入操作第二開關83時,分別對用于向超聲波探針11的探針頂端Ila導通高頻電流的第一高頻電路、及用于向鉗子17的鉗子主體導通高頻電流的第二高頻電路通電。 由此,利用超聲波探針11的探針頂端Ila和鉗子主體構成用于高頻處理的兩個雙極性電極。而且,通過向超聲波探針11的探針頂端Ila和鉗子17這兩個雙極性電極之間通入高頻電流,能夠在鉗子17和超聲波探針11的探針頂端Ila之間對生物體組織進行雙極性的高頻處理。另外,對第二開關83也進行與第一開關82相同的開關操作。由此,第二開關83 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然后,連接第二開關82的第二開關接點91和第二公共接點93,閉合操作第二開關83的開關接點91。而且,自開關基板86的第二開關83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此外,當相對于固定手柄20張開操作可動手柄22時,與可動手柄22的張開操作連動地向基端側拽拉操作驅動管19。與驅動管19的拽拉操作連動地朝向自超聲波探針11 的探針頂端Ila離開的方向(張開位置)驅動鉗子17。因此,在上述結構的手持件1中能夠產生以下效果。即,在本實施方式的手持件1 中,設置有用于將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支承為能夠以操作部殼體61內部的傾動中心0 為中心傾動的支承部88。由此,當按壓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的遠離圓弧狀的按壓面的中央位置的部分時,能夠使受壓部97以操作部殼體61內部的傾動中心0為中心傾動。由于通過使受壓部97相對于操作部殼體61傾動而使第一開關82的受壓部97的按壓面移動, 因此施術者能夠以容易按壓的手指姿勢按壓受壓部97的按壓面。即,受壓部97能夠在使用者手指的可動范圍內傾動。其結果,不需要像以往的醫療設備那樣當施術者按壓開關時, 在向配置有開關的位置移動手指之后,不能采取容易按壓的手指姿勢而仍以原來的手指姿勢向開關的軸向筆直地按壓開關的動作桿。由此,能夠使進行第一開關82的開關操作時的可操作性、按壓感提高。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開關82和第二開關83的受壓部97是按壓面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這兩個方向形成為較長的圓弧狀的按鈕。根據這種結構,在第一開關82和第二開關83的受壓部97中,當在圓弧狀的按壓面的任意位置進行壓入操作時,也能夠進行自開關基板86的第一開關82或第二開關83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這一操作即開關操作。因此,當操作第一開關82或第二開關83時,即使在使用者壓入操作了遠離受壓部97的中心位置的位置的情況下,也能夠進行開關操作。因而,能夠提高使用者的可操作性,從而能夠進行穩定的開關操作。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當壓入操作第一開關82或第二開關83的受壓部97時,通過使第一開關82或第二開關83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產生點擊音。因此,能夠使施術者感到點擊感,能夠可靠地確認第一開關82或第二開關83的開關操作。此外,圖16至圖18為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圖。本實施方式使用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15)的外科手術裝置不同的手術設備111作為設備。手術設備111主要包括超聲波驅動裝置112、高頻驅動裝置113以及手持件114。 超聲波驅動裝置112和高頻驅動裝置113之間利用通信線纜115連接。手持件114利用輸出用連接線纜116及SW用連接線纜117并借助連接器而連接于超聲波驅動裝置112。而且,手持件114利用輸出用連接線纜118并借助連接器而連接于高頻驅動裝置113。在高頻驅動裝置113中,利用連接線纜120并借助連接器而連接有對極板 119。手持件114包括配置于頂端側的護套主體121、及配置于基端側的大致圓筒狀的操作部殼體122。操作部殼體122和護套主體121之間以配合狀態連結。操作部殼體122 具有可左右分開的兩個殼體部件(左側殼體部件12 和右側殼體部件122b)。左側殼體部件12 和右側殼體部件122b之間以可裝拆的方式連結。在操作部殼體122內固定有用于生成超聲波振動的未圖示的超聲波振子(例如, 螺栓緊固郎之萬型振子)。用于超聲波驅動的電力自超聲波驅動裝置112經由輸出用連接線纜116供給至超聲波振子。此外,在超聲波振子的頂端側,利用螺栓緊固連接有用于傳遞超聲波振動的探針 125。在探針125的頂端部設置有用于處理生物體組織的處理部126。而且,在操作部殼體122中設置有第一開關123和第二開關IM作為手動開關。第一開關123和第二開關IM安裝于容納在操作部殼體122內的電路基板即開關基板131。 在開關基板131的連接端子上,利用錫焊等連接有SW用連接線纜117內的導線。SW用連接線纜117自操作部殼體122的基端側向外部延伸,借助連接器連接于超聲波驅動裝置112。 由此,第一開關123和第二開關124的電信號利用SW用連接線纜117傳遞至超聲波驅動裝置 112。圖17是表示手持件114的第一開關123的概略結構的圖。另外,第二開關124的結構與第一開關123相同。因此,在這里僅說明第一開關123的結構,并省略說明第二開關 124的結構。第一開關IM包括開關基板131、開關操作部132及支承部133。由于開關基板 131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的開關基板86相同,因此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的開關基板86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而省略其說明。在操作部殼體122上設置有用于保持開關基板131的基板保持部134、及用于保持開關操作部132的開關操作部保持部135。利用基板保持部134在操作部殼體122內部的分別與第一開關123和第二開關IM相對應的位置保持開關基板131。開關操作部132具有供使用者按壓的受壓部136。受壓部132被支承部133支承為能夠相對于操作部殼體122以操作部殼體122內部的傾動中心0為中心傾動。當使用者按壓受壓部136時,支承部133以能夠克服來自金屬圓頂94的力而向受壓部136的傾動中心0方向壓入的狀態支承受壓部136。另一方面,在未按壓受壓部136時,支承部133在使開關接點90保持為開放狀態的位置保持開關操作部132。開關操作部132具有軸部137。 在軸部137的一端部(受壓部136側的端部)配置有用于與受壓部136結合的第一結合部 138。在軸部137的另一端部(開關接點90側的端部)配置有用于與操作部殼體122結合的第二結合部139。支承部133具有間隙形成部140,該間隙形成部140用于在開關操作部132的軸部 137的第一結合部138側的部分和支承部133之間形成間隙,利用由間隙形成部140形成的間隙使受壓部136能夠以受壓部136的傾動中心0為中心向傾動方向移動。間隙形成部 140具有使間隙的截面面積自開關接點90側隨著靠向受壓部136側逐漸增大的圓錐形狀的傾斜面140a。圖17是表示第一開關123的受壓部136保持在非按壓狀態、且受壓部136 的軸部137保持在未傾動的中立位置的狀態的圖。在這里,受壓部136的軸部137以能夠自中立位置向任意方向傾動的狀態保持。第一開關123的受壓部136是按壓面形成為大致圓頂形狀的按鈕。在受壓部136 的圓頂形狀的中央位置配置有其與軸部137結合的第一結合部138。受壓部136具有自第一結合部138向外周方向延伸的外周方向延伸部136a。第二結合部139包括自軸部137向外周方向突出設置的凸緣狀的突起141、及用于與開關基板131的金屬圓頂94抵接的開關抵接部142。而且,當自圖17所示的中央位置筆直地壓入操作第一開關123的受壓部136時, 開關抵接部142按壓開關基板131的金屬圓頂94。由此,第一開關123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然后,連接第一開關123的第一開關接點90和第一公共接點92,閉合操作第一開關123的開關接點90。然后,自開關基板131的第一開關123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此外,當按壓外周方向延伸部136a的自受壓部136的中央位置向任意方向偏離的端緣部時,第一開關123的受壓部136相對于受壓部136的中央位置向位于被按壓的部位的方向(按壓部位方向)傾動。此時,軸部137向受壓部136的傾動方向傾動,在相對于受壓部136的傾動中心0與受壓部136的傾動方向相反的一側的端緣部處,在突起141與操作部殼體122的內表面抵接的抵接部上形成傾動支點。通過軸部137以傾動支點為中心傾動的動作,使開關抵接部142按壓開關基板131的金屬圓頂94。由此,第一開關123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然后,連接第一開關123的第一開關接點90和第一公共接點92,閉合操作第一開關123的開關接點90。然后,自開關基板131的第一開關123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另外,對第二開關124也進行與第一開關123相同的開關操作。由此,第二開關 124的金屬圓頂94彈性變形而被壓扁。然后,連接第二開關124的第二開關接點91和第二公共接點93,閉合操作第二開關124的開關接點91。然后,自開關基板131的第二開關 124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因此,在上述結構的手術設備111中產生以下效果。即,在本實施方式的手術設備 111的手持件114中,設置有用于將第一開關123的受壓部136支承為能夠以操作部殼體 122內部的傾動中心0為中心傾動的支承部133。由此,當按壓第一開關123的受壓部136的自圓頂狀的按壓面的中央位置偏離的部分時,能夠使受壓部136以操作部殼體122內部的傾動中心0為中心傾動。由于通過使受壓部136相對于操作部殼體122傾動而使第一開關123的受壓部136的按壓面移動,因此施術者能夠以容易按壓的手指姿勢按壓受壓部136 的按壓面。即,受壓部136能夠在使用者手指的可動范圍內傾動。其結果,能夠使進行第一開關123的開關操作時的可操作性、按壓感提高。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開關123和第二開關IM的受壓部136是按壓面形成為圓頂狀的按鈕。根據這種結構,在第一開關123和第二開關124的受壓部136中,當在圓頂狀的按壓面(按鈕)的任意位置進行了壓入操作時,也能夠進行自開關基板131的第一開關123或第二開關124的發送信號部發送用于驅動設備的信號這一操作即開關操作。因此,當操作第一開關123或第二開關124時,即使在使用者壓入操作自受壓部136的中心位置偏離的位置的情況下,也能夠進行開關操作。因而,能夠提高使用者的可操作性,從而能夠進行穩定的開關操作。圖1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151的圖。本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151是與第一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1 相同的超聲波凝固切開處理裝置。主要部分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細節處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另外,在圖19中,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而省略其說明。S卩,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振子單元2和手柄單元4之間的組裝部分設置有同種外觀的外部顯示部152、153。在這里,振子單元2的第一外部顯示部152設置于振子罩7的頂端部的外周面,沿周向排列設置有多個點狀的突起154。手柄單元4的第二外部顯示部153配置于保持筒21的振子連接部4b的附近位置。第二外部顯示部153設置于保持筒21的基端部的兩個側面,排列設置有多個點狀的突起155。利用共同的外觀使振子單元2的第一外部顯示部152和手柄單元4的第二外部顯示部153具有統一感。由此,能夠簡單地確認振子單元2和手柄單元4為相同類型的情況。在固定手柄20中,在多指插入環部80的下端部突出設置有爪狀的搭指部156。同樣,在可動手柄22的一端部突出設置有大致三角形形狀的突出部157。圖2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161的圖。本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161是與第一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1 相同的超聲波凝固切開處理裝置。主要部分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細節處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另外,在圖20中,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而省略其說明。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振子單元2和手柄單元4之間的組裝部分設置有同種外觀的外部顯示部162、163。外部顯示部162、163形成為與第三實施方式(參照圖19)的手持件151的外部顯示部152、153不同的形狀。在這里,振子單元2的第一外部顯示部162設置于振子罩7的頂端部的外周面,沿周向排列設置有多個直線狀的突起164。各突起164沿軸向大致平行地延伸設置。手柄單元4的第二外部顯示部163配置于保持筒21的振子連接部4b的附近位置。 第二外部顯示部163設置于保持筒21的基端部的兩個側面,排列設置有多個直線狀的突起 165。利用共同的外觀使振子單元2的第一外部顯示部162和手柄單元4的第二外部顯示部163具有統一感。由此,能夠簡單地確認振子單元2和手柄單元4為相同類型的情況。在固定手柄20中,在多指插入環部80的下端部突出設置有爪狀的搭指部166。同樣,在可動手柄22的一端部突出設置有爪狀的搭指部167。圖21示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171。本實施方式是第三實施方式(參照圖19)的手持件151的變形例。本實施方式的外科手術裝置的手持件 171是與第一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15)相同的超聲波凝固切開處理裝置。主要部分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細節處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另外,在圖21中,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而省略其說明。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振子單元2和手柄單元4之間的組裝部分設置有同種外觀的外部顯示部172、173。在這里,振子單元2的第一外部顯示部172的結構與第三實施方式 (參照圖19)的手持件151的振子單元2的第一外部顯示部152大致相同。振子單元2的第一外部顯示部172設置于振子罩7的頂端部的外周面,沿周向排列設置有多個點狀的突起 174。手柄單元4的第二外部顯示部173配置于保持筒21的振子連接部4b的附近位置。第二外部顯示部173設置于保持筒21的基端部的兩個側面,排列設置有多個點狀的突起175。利用共同的外觀使振子單元2的第一外部顯示部172和手柄單元4的第二外部顯示部173具有統一感。由此,能夠簡單地確認振子單元2和手柄單元4為相同類型的情況。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手持件171的手柄單元4的第二外部顯示部173和第三實施方式的手持件151的手柄單元4的第二外部顯示部153由不同的圖案形成。在本實施方式中,手柄單元4的結構與第三實施方式的手柄單元4不同。S卩,在本實施方式的手柄單元4中,固定手柄176的多指插入環部177位于保持筒21的下側,朝向基端側延伸設置。在多指插入環部80的基端部突出設置有爪狀的搭指部178。在保持筒21的上側延伸設置有可動手柄179。在可動手柄179的一端部突出設置有大致三角形形狀的突出部180。另外,本發明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例如,手術設備也可以是高頻手術裝置。 高頻手術裝置包括電連接部和導電性的探針,該電連接部用于對手持件和生成器進行電連接,該生成器用于生成用來驅動上述手持件的驅動能,該導電性的探針配置于上述手持件內,與上述生成器電連接。而且,利用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15)的外科手術裝置的第一開關82和第二開關83相同的開關形成用于控制自上述生成器向上述探針供給的高頻電流的開關。其他,當然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實施各種變形。
權利要求
1.一種開關構造(82、83、123、124),用于控制設備的驅動,該開關構造(82、83、123、 124)包括操作部殼體(61、122),其由使用者保持; 開關接點(90、91),其設置于上述操作部殼體(61、122)的內部; 開關操作部(87、132),其具有由上述使用者按壓的受壓部(97、136),并用于在開放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操作上述開關接點(90、91);以及支承部(88、133),其用于將上述受壓部(97、136)支承為該受壓部(97、136)能夠相對于上述操作部殼體(61、122)以上述操作部殼體(61、122)的內部的傾動中心(0)為中心傾動,并且將上述受壓部(97、136)支承為在上述受壓部(97、136)處于傾動狀態及上述受壓部(97、12幻處于未傾動的中立位置的狀態下上述使用者能夠向上述受壓部(97、136)的上述傾動中心(0)的方向壓入該受壓部(97、13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構造(82、83、123、124),其中, 上述開關構造(82、83、123、124)還包括偏置構件(94),其用于當由上述支承部(88、133)在以上述開放狀態保持上述開關接點(90、91)的位置保持上述開關操作部(87、132)的、上述受壓部(97、136)未被按壓的非按壓時,以上述開放狀態保持上述開關接點(90、91);以及開關基板(86、131),其具有發送信號部,該發送信號部用于當上述受壓部(97、136)被按壓且由上述支承部(88、133)以上述開關操作部(87、132)能夠克服來自上述偏置構件 (94)的力向閉合上述開關接點(90、91)的方向移動的方式保持該開關操作部(87、132)的、 閉合操作上述開關接點(90、91)的閉合操作時,發送用于驅動上述設備的信號,該開關基板(86、131)在來自上述開關操作部(87、132)的按壓下閉合上述開關接點(90、9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開關構造(82、83、123、124),其中, 上述開關操作部(87、132)包括軸部(98、137),其配置于上述受壓部(97、136)和開關接點(90,91)之間; 第一結合部(99、138),其配置于上述軸部(98、137)的位于上述受壓部(97、136)側的端部,并用于與上述受壓部(97、136)結合;以及第二結合部(100、139),其配置于上述軸部(98、137)的位于上述開關接點(90、91)側的端部,并用于與上述操作部殼體結合;上述支承部(88,133)具有間隙形成部(101、140),該間隙形成部(101,140)用于在上述軸部(98、137)的位于上述第一結合部(99、138)側的部分與上述支承部(88、133)之間形成間隙,使上述受壓部(97、136)能夠以上述受壓部(97、136)的上述傾動中心(0)為中心向傾動方向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開關構造(82、83、123、124),其中,上述間隙形成部(101、140)具有傾斜面(101a、140a),該傾斜面(101a、140a)使上述間隙的截面面積自上述開關接點(90、91)側隨著靠向上述受壓部(97、136)側逐漸增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開關構造(82、83),其中, 上述第二結合部(100)包括第一突起(102),其向自上述中立位置至少向第一傾動方向和第二傾動方向這兩個方向傾動的上述開關操作部(87)的上述第一傾動方向突出,并用于當上述開關操作部(87)的上述受壓部(97)向上述第二傾動方向傾動了時,在該第一突起(10 與上述操作部殼體 (61)的內表面抵接的抵接部處形成第一傾動支點(105);第二突起(103),其向上述開關操作部(87)的上述第二傾動方向突出,并用于當上述受壓部(97)向上述第一傾動方向傾動了時,在該第二突起(10 與上述操作部殼體(61) 的內表面抵接的抵接部處形成第二傾動支點(106);以及開關抵接部(104),其與上述開關基板(86、131)抵接,并用于在上述開關操作部(87) 的上述軸部(98)以上述第一傾動支點(10 為中心向上述第二傾動方向傾動的動作下或在上述軸部(98)以上述第二傾動支點(106)為中心向上述第一傾動方向傾動的動作下,向閉合上述開關接點(90、91)的方向按壓上述開關基板(86、13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開關構造(82、83),其中,上述受壓部(97)具有沿上述第一傾動方向和上述第二傾動方向這兩個方向的圓弧狀的按壓面。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開關構造(123、1對),其中,上述第二結合部(139)包括突起(141),其向能夠自上述中立位置向任意方向傾動的上述開關操作部(132)的外周方向突出,并用于當上述開關操作部(132)的上述受壓部(136)自上述中立位置向任意方向傾動了時,使上述受壓部(136)的位于相對于上述傾動中心(0)與上述受壓部(136) 的傾動方向相反的一側的部分在與上述操作部殼體(12 的內表面抵接的抵接部處形成傾動支點;以及開關抵接部(142),其與上述開關基板(86、131)抵接,其用于在上述開關操作部(132) 的上述軸部(137)以上述傾動支點為中心向上述受壓部(136)的上述傾動方向傾動的動作下,向閉合上述開關接點(90、91)的方向按壓上述開關基板(86、13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構造(82、83、123、124),其中,上述開關操作部(87、13幻自上述中立位置向上述受壓部(97、136)的被上述使用者按壓的部位相對于中央位置所在的方向即按壓部位方向傾動。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構造(82、83、123、124),其中,上述開關操作部(87、132)的上述受壓部(97、136)能夠在使用者的手指能夠活動的范圍內傾動。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構造(82、83),其中,上述開關構造(82、83)還包括至少一個上述開關操作部(87),上述操作部殼體(61)具有手指放置部(85),該手指放置部(8 配置于各上述開關操作部(87)之間,并用于在操作時放置上述使用者的手指。
11.一種手術設備,具有手持件(1、114、151、161、171),該手持件(1、114、151、161、 171)具有由使用者保持的操作部殼體陽1、122),該手術設備具有開關(82、83、123、1對),該開關(82、83、123、124)用于控制設備的驅動,并包括開關接點(90、91),其設置于上述操作部殼體(61、122)的內部;開關操作部(87、132),其具有由上述使用者按壓的受壓部(97、136),并用于在開放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操作上述開關接點(90、91);以及支承部(88、133),其用于將上述受壓部(97、136)支承為該受壓部(97、136)能夠相對于上述操作部殼體(61、122)以上述操作部殼體(61、122)的內部的傾動中心(0)為中心傾動,并且將上述受壓部(97、136)支承為在上述受壓部(97、136)處于傾動狀態及上述受壓部(97、12幻處于未傾動的中立位置的狀態下上述使用者能夠向上述受壓部(97、136)的上述傾動中心(0)的方向壓入該受壓部(97、136)。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手術設備,其中,上述開關(82、83、123、124)包括偏置構件(94),其用于當由上述支承部(88、133)在以上述開放狀態保持上述開關接點(90、91)的位置保持上述開關操作部(87、132)的、上述受壓部(97、136)未被按壓的非按壓時,以上述開放狀態保持上述開關接點(90、91);以及開關基板(86、131),其具有發送信號部,該發送信號部用于當上述受壓部(97、136)被按壓且由上述支承部(88、133)以上述開關操作部(87、132)能夠克服來自上述偏置構件 (94)的力向閉合上述開關接點(90、91)的方向移動的方式保持該開關操作部(87、132)的、 閉合操作上述開關接點(90、91)的閉合操作時,發送用于驅動上述設備的信號,該開關基板(86、131)在來自上述開關操作部(87、132)的按壓下閉合上述開關接點(90、91)。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手術設備,其中,上述手術設備是超聲波手術裝置,并還包括電連接部(9、116),其用于對上述手持件(1、114、151、161、171)和生成器(8,112)進行電連接,該生成器(8、112)用于生成用來驅動上述手持件(1、114、151、161、171)的驅動能;超聲波振子(6),其設置于上述手持件(1、114、151、161、171)內,并與上述生成器(8、 112)電連接;以及超聲波探針(11、125),其連接于上述超聲波振子(6),并用于傳遞來自上述超聲波振子(6)的超聲波振動。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手術設備,其中,上述手術設備還包括護套(16),其用于覆蓋上述超聲波探針(11);以及鉗子(17),其以能夠相對于上述超聲波探針(11)的頂端部(Ila)轉動的方式安裝于上述護套(16)的頂端部。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手術設備,其中,上述手術設備還包括電連接部(9、118),其用于對上述手持件(1、114、151、161、171)和生成器(8,113)進行電連接,該生成器(8、113)用于生成用來驅動上述手持件(1、114、151、161、171)的驅動能; 以及導電性的探針(11、125),其設置于上述手持件(1、114、151、161、171)內,并與上述生成器(8、113)電連接;上述手術設備是高頻手術裝置,該高頻手術裝置能夠利用上述開關(82、83、123、124) 控制自上述生成器(8、113)向上述探針(11、12幻供給的高頻電流。
16.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手術設備,其中,上述手術設備還包括電連接部(9、116、118),其用于對上述手持件(1、114、151、161、171)和生成器(8、112、 113)進行電連接,該生成器(8、112、113)用于生成用來驅動上述手持件(1、114、151、161、 171)的驅動能;超聲波振子(6),其設置于上述手持件(1、114、151、161、171)內,并與上述生成器(8、 112)電連接;以及導電性的探針(11、125),其連接于上述超聲波振子(6),并且與上述生成器(8、113)電連接;上述手術設備是外科手術裝置,該外科手術裝置能夠利用上述開關(82、83、123、124) 控制自上述生成器(8、113)向上述探針(11、12幻供給的高頻電流、及自上述生成器(8、 112)向上述超聲波振子(6)供給的超聲波用驅動電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開關構造和手術設備。用于控制設備的驅動的開關構造(82、83、123、124)包括操作部殼體(61、122),其由使用者保持;開關接點(90、91),其設置于上述操作部殼體(61、122)的內部;開關操作部(87、132),其具有由上述使用者按壓的受壓部(97、136),并用于在開放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操作上述開關接點(90、91)。此外,包括支承部(88、133),其用于將上述受壓部(97、136)支承為該受壓部(97、136)能夠相對于上述操作部殼體(61、122)以上述操作部殼體(61、122)的內部的傾動中心(O)為中心傾動,并且將上述受壓部(97、136)支承為在上述受壓部(97、136)處于傾動狀態及上述受壓部(97、122)處于未傾動的中立位置的狀態下上述使用者能夠向上述受壓部(97、136)的上述傾動中心(O)的方向壓入該受壓部(97、136)。
文檔編號H01H25/06GK102405025SQ20108001741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2日
發明者藤井義貴, 谷內千惠 申請人:奧林巴斯醫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