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二合一電連接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二合一電連接模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尤指藉由轉換模塊判斷對接插頭屬于其中哪一種并控制改變端子的電信訊號模式,從而轉換輸出不同電信訊號的二合一電連接模塊。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號CN200920000236. X揭示了一種二合一插座,其包括一殼體;一座體, 其前端延伸有一舌片,所述舌片的上下表面上各具有多個第一、第二端子槽,且所述第一端子槽及第二端子槽間是呈上下錯位配置;分別容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及第二端子槽的一第一端子組以及一第二端子組。如此便于組合后,可供一影像顯示埠(Display port,以下簡稱DP)插頭或一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以下簡稱HDMI)插頭插置,且由所述第一端子組及該第二端子組的全部或部分端子而達到電氣連接的目的。上述設計除可增加使用的方便性外,亦可節省顯示裝置上電連接器的空間及成本。然而,仍然存在如下缺陷1.所述二合一插座因可同時供DP插頭或HDMI插頭插置,DP傳輸介面會共享HDMI 傳輸接口的所有19根端子。但由于二者端子屬性、排列規范等差異,其中HDMI傳輸介面中用于傳輸信號的端子依DP傳輸介面規范可能需傳輸電源或接地或其它之用,如此顯著影響HDMI或DP端子的共享而難以實現預期的信號輸出目的。2.當所述DP插頭插入時,所述限位彈片抵擋于其頂面且可朝上移動,當發生插接偏斜或操作者用力過度現象時,由于所述限位彈片系自所述殼體一體延伸而成且其上方沒有設置一擋止結構來對其進行擋止,故容易導致所述限位彈片向上偏轉過度或嚴重扭曲變形,以致其失去限位功能。3.當所述HDMI插頭插入時,所述限位彈片抵擋于其左側面且可朝鄰近的所述殼體左側壁移動。由于所述限位彈片系自所述殼體一體延伸而成,同樣遇插接偏斜或操作者用力過度時,所述限位彈片因受外部較大的力而很有可能偏斜越過鄰近的所述殼體左側壁,使得之后所述限位彈片沒有任何擋止結構來對其進行擋止而容易偏轉過度或嚴重扭曲變形,以致其失去限位功能。因此,有必要對此二合一插座進行改良,以克服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背景技術所面臨的種種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其藉由轉換模塊判斷對接插頭屬于其中哪一種并控制改變端子的電信訊號模式,從而轉換輸出不同的電信訊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在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二合一電連接模塊,用以插接兩種不同電信類型的插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模塊本體;一端子組,其包括多個第一端子及多個第二端子,分別收容于所述模塊本體中,而且供前述兩種插頭導接;一轉換模塊,其包括收容于所述模塊本體中的一第一接觸彈片及一第二接觸彈片,所述第一接觸彈片提供前述兩種插頭的其中之一導接,所述第二接觸彈片位于所述第一接觸彈片的彈性變形路徑上,且所述第二接觸彈片導接一偵測電路, 用以接收來自所述第二接觸彈片的電信訊號,所述偵測電路進一步導接一切換處理電路, 用以依所述電信訊號來控制改變受信端所接收各所述第二端子的電信訊號模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一種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借助第一接觸彈片結合第二接觸彈片與偵測電路及切換處理電路相導接,可根據對接插頭的不同致第一、第二接觸彈片之間呈現斷開或導通的狀態,進而控制改變受信端所接收第二端子的電信訊號模式,達到轉換輸出不同電信訊號的目的。為便于審查員能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形狀、構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現結合實施例與附圖作詳細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與-一插頭結合時的示意圖;[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與-一插頭結合時端子接觸的A-A剖面圖;[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與-一插頭結合時端子接觸的B-B剖面圖;[0018]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與-一另一插頭結合時的示意圖;[0019]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與-一另一插頭結合時端子接觸的A-A剖面圖;[0020]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與-一另一插頭結合時端子接觸的B-B剖面圖。[0021]具體實施方式
的附圖標號[0022]模塊本體10基部11舌片12[0023]端子槽121切換槽122防呆部13[0024]凸部14定位槽141盲孔15[0025]定位元件16端子組20第一端子21[0026]第二端子22第一接觸彈片23本體部[0027]導接部M2彈性抵觸部233第二接觸彈片M[0028]遮蔽殼體30頂面31壓制件311、321[0029]高部312底面32左側面33[0030]固定片331,341擋止部332右側面;34[0031]卡制件;342開口 ;35彈性組件40[0032]固定部41抵靠部42寬部43[0033]遮蔽片50轉換模塊60偵測電路61[0034]切換處理電路62共用處理電路63HDMI插頭70[0035]DP插頭80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一種二合一電連接模塊作進一步說明。請參照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二合一電連接模塊,焊接于其上設有若干導電路徑的一主板(未圖示)上,用以對接兩種不同電信類型的插頭。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兩種不同電信類型的插頭分別為一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以下簡稱HDMI)插頭70,以及一影像顯示埠(Display port,以下簡稱DP)插頭 80。所述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包括一模塊本體10,一端子組20,所述端子組20收容于所述模塊本體10內,一遮蔽殼體30包覆于所述模塊本體10外,一彈性組件40,其部分定位于所述模塊本體10內,一遮蔽片50,所述遮蔽片50設于所述模塊本體10的后端,并與所述遮蔽殼體30相匹配,一轉換模塊60,所述轉換模塊60設于所述模塊本體10的后端。所述模塊本體10是以塑料材料制成,其具有一基部11,以及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形成一舌片12。所述舌片12上下表面間隔設有多個端子槽121,本實施例中所述舌片 12上表面最左側另設有一切換槽122,而且所述切換槽122與對應的所述舌片12下表面最左側的一所述端子槽121相貫通。所述基部11的左側下方向前延伸設有一防呆部13,所述防呆部13的較佳實施例為長柱體。所述基部11的頂面靠近左側向上設有一凸部14,所述凸部14內設有一定位槽141。此外,所述基部11靠近所述舌片12的一側凹設有一盲孔 15,對應嵌置有一定位組件16,所述定位組件16 —端固設于所述模塊本體10內,另一端自所述基部11上的所述盲孔15朝所述舌板12延伸方向突伸。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防呆部13以及所述定位組件16既可以是與所述模塊本體10 —體成型,也可以是獨立成件后再行組配到所述模塊本體10上。請參照圖1、2、4所示,所述端子組20以金屬材料制成,并對應設置于所述舌片12 上下表面的所述端子槽121內。所述端子組20包括有多個第一端子21、多個第二端子 22,以及相互分離的一第一接觸彈片23與一第二接觸彈片24,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觸彈片23、、第二接觸彈片M獨立于所述轉換模塊60而作為供導接用的端子,其它實施例顯然不限于此種形式。其中所述第一端子21屬于共用端子,所述第二端子22屬于轉換端子,所述第一接觸彈片23專用于導接所述DP插頭80。同時,所述第一接觸彈片23設置于所述舌片12的所述切換槽122內,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設置于所述舌片12下表面對應所述切換槽122的所述端子槽121內。所述第一接觸彈片23進一步設有一本體部231,自所述本體部231向下穿過所述舌片12之后再向前彎折伸入容納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的所述端子槽121的一導接部232以與插入的所述DP插頭80相導接,以及自所述導接部232向后延伸有一彈性抵觸部233且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位于所述彈性抵觸部233的彈性變形路徑上。所述多個第一端子21及所述多個第二端子22共同配合用以提供所述HDMI插頭70的導接,所述多個第一端子21、所述多個第二端子22共同配合所述第一接觸彈片23以提供所述DP插頭80的導接。請參照圖2、3所示,所述遮蔽殼體30呈中空狀,具有相對設置的一頂面31和一底面32,以及一左側面33和一右側面34,自所述左側面33和所述右側面34分別向下延伸有若干固定片331、341固設于所述主板(未圖示)上,所述頂面31、所述底面32、所述左側面 33和所述右側面34共同圍設成一容納空間(未標號),所述容納空間具有一開口 35,所述頂面31和所述底面32分別沖壓形成二彈性壓制件311、321,所述壓制件311、321突伸進入所述容納空間(未標號)內,所述左側面33于所述開口 35處彎折設有擋止部332,所述右側面;34向所述左側面33方向切割形成有一彈性卡制件342,所述遮蔽殼體30的所述頂面 31靠近所述左側面33處向上突設有一高部312,所述高部312使得所述左側面33略高于所述右側面34,所述高部312用于收容所述凸部14,且所述模塊本體10套接進入所述容納空間(未標號),所述模塊本體10與所述遮蔽殼體30四周緊密配合。所述彈性組件40包括定位于所述模塊本體10內的一固定部41以及一抵靠部42, 所述抵靠部42呈彎曲狀,其自所述固定部41向前并朝下延伸而成,所述固定部41固設于所述定位槽141內,所述抵靠部42的末端進一步設有一寬部43抵靠于所述遮蔽殼體的所述左側面33的內側壁(未標號)上。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抵靠部42也可以不設有所述寬部43。所述彈性組件40插入所述凸部14內所設的所述定位槽141內,使所述固定部41固設于所述定位槽141,所述抵靠部42突伸進入所述容納空間(未標號)內。所述遮蔽片50組設于所述模塊本體10的后端,并與所述遮蔽殼體30相扣合。請參照圖1所示,所述轉換模塊60是用以轉換所述第二端子22電信訊號模式的一組合電路,其設置于所述模塊本體10的后端并通過所述主板(未圖示)上的導電路徑與對應的所述第二端子22 —一導接。所述轉換模塊60包括一偵測電路61,其直接與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導接用以接收來自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的電信訊號;所述偵測電路61進一步導接一切換處理電路62用以依上述電信訊號來控制改變各所述第二端子22的電信訊號模式。所述轉換模塊60進一步包括一共用處理電路63,所述共用處理電路63電性連接于各所述第一端子21。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共用處理電路63也可以獨立出來,單獨焊接在所述主板(未圖示)上。請參照圖1及圖3-5所示,當所述HDMI插頭70插入時,所述第一接觸彈片23未受任何外力而與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保持斷開分離狀態,即所述主板(未圖示)分別傳遞給所述第一、第二接觸彈片23、24的電流未形成一通路,據此可判斷所插入的為所述HDMI插頭70,此時與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相導接的所述切換處理電路62因斷路未啟動而沒有控制改變各所述第二端子22的電信訊號模式,如此各所述第二端子22的功用與一般的HDMI 端子無異,所述多個第一端子21及所述多個第二端子22共19根端子一起完成HDMI信號的輸出。并且,當所述HDMI插頭70插入時,所述彈性組件40的所述抵靠部42抵靠所述遮蔽殼體30的所述左側面33的內側壁(未標號),如此所述HDMI插頭70左側壁會受到所述彈性組件40 —側的抵頂限制,防止其朝所述彈性組件40的方向移動,從而保證所述HDMI 插頭70良好定位于所述遮蔽殼體30的所述容納空間(未標號)內,同時所述壓制件311、 321與所述卡制件342配合所述定位元件16以及所述彈性組件40的限位作用,使得所述 HDMI插頭70定位更加緊密,提升插接效果。請參照圖1及圖6-8所示,當所述DP插頭80插入時,所述第一接觸彈片23的所述彈性抵觸部233會受到插入的所述DP插頭80端子(未標號)向上抵頂的壓力,而使得原先與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斷開的所述第一接觸彈片23藉由所述彈性抵觸部233而與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形成導通。此時,所述主板(未圖示)分別傳遞給所述第一、第二接觸彈片23J4的電流最終形成一個導電回路,據此與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相導接的所述偵測電路61判斷所插入的為所述DP插頭80,導接于所述偵測電路61的所述切換處理電路62也相應地控制改變各所述第二端子22的電信訊號模式,從而結合電信訊號模式改變后的各所述第二端子22、所述多個第一端子21及所述第一接觸彈片23共20根端子一起完成 DP信號的輸出。并且,當所述DP插頭80插入時,所述遮蔽殼體30的所述擋止部332限位所述DP 插頭80防止其過度偏移,所述彈性組件40的所述抵靠部42貼抵所述DP插頭80頂面。當所述抵靠部42向上活動至一定位置時,所述高部312抵擋所述抵靠部42,同時所述壓制件 311、321與所述卡制件342配合所述定位元件16以及所述彈性組件40的限位作用,使得所述DP插頭80定位更加緊密,提升插接效果。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一種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導接所述偵測電路61以及所述切換處理電路62,可設定當其中一種插頭插入時所述第一、第二接觸彈片23、M呈斷開或斷路狀態,當另一種插頭插入時會壓到所述第一接觸彈片23使得其彈性抵觸所述第二接觸彈片M而形成導通狀態,如此所述偵測電路61藉由判斷所述第一、第二接觸彈片23J4導通與否,進而作用于所述切換處理電路62以控制改變各所述第二端子22的電信訊號模式,達到根據對接插頭的不同以切換端子的電信訊號模式,轉換輸出不同電信訊號的目的。2.當所述HDMI插頭70插入時,其一所述外側壁貼于所述遮蔽殼體30的所述右側面34的內側壁(未標號),另一所述外側壁抵靠于所述彈性組件40而使得其朝鄰近的所述遮蔽殼體30的所述左側面33移動。由于所述彈性組件40并非自所述遮蔽殼體30 —體延伸且始終位于所述遮蔽殼體30的所述容納空間(未標號)內,當發生所述HDMI插頭70 插接偏斜或操作者對所述彈性組件40撥動過度現象時,所述彈性組件40的所述抵靠部42 會受到所述遮蔽殼體30的所述擋止部332的抵擋,防止或者避免所述彈性組件40偏轉過度或嚴重扭曲變形,影響其限位功能,妨礙插接效果。3.當所述DP插頭80插入時,遇有所述DP插頭80插接偏斜或操作者對所述彈性組件30撥動過度現象,由于所述彈性組件40并非自所述遮蔽殼體30 —體延伸且始終位于所述遮蔽殼體30的所述容納空間(未標號)內,同時其上方還存在所述高部312這一擋止結構來對其進行擋止,防止或者避免所述彈性組件40向上偏轉過度或嚴重扭曲變形,保持限位功能,提高插接效果。上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專利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二合一電連接模塊,用以插接兩種不同電信類型的插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模塊本體;一端子組,其包括多個第一端子及多個第二端子,分別收容于所述模塊本體中,而且供前述兩種插頭導接;一轉換模塊,其包括收容于所述模塊本體中的一第一接觸彈片及一第二接觸彈片,所述第一接觸彈片提供前述兩種插頭的其中之一導接,所述第二接觸彈片位于所述第一接觸彈片的彈性變形路徑上,且所述第二接觸彈片導接一偵測電路,用以接收來自所述第二接觸彈片的電信訊號,所述偵測電路進一步導接一切換處理電路,用以依所述電信訊號來控制改變受信端所接收各所述第二端子的電信訊號模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種不同電信類型的插頭分別為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插頭以及影像顯示埠插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彈片提供所述影像顯示埠插頭的導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影像顯示埠插頭插入時所述第一接觸彈片與所述第二接觸彈片相抵觸。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插頭插入時,所述第一接觸彈片與所述第二接觸彈片呈斷開狀態。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合一電連接模塊進一步包括一共用處理電路,所述共用處理電路電性連接于各所述第一端子。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模塊進一步設有一共用處理電路,所述共用處理電路電性連接于各所述第一端子。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一端子及所述多個第二端子共同配合用以提供所述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插頭的導接,所述多個第一端子、所述多個第二端子共同配合所述第一接觸彈片用以提供所述影像顯示埠插頭的導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二合一電連接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合一電連接模塊進一步設有一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具有一固定部固設于所述模塊本體內,以及一抵靠部自所述固定部向前延伸設置,當所述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插頭插入時,所述抵靠部抵靠所述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插頭的一側,當所述影像顯示埠插頭插入時,所述抵靠部抵靠所述影像顯示埠插頭的頂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二合一電連接模塊,用以插接兩種不同電信類型的插頭,其包括一模塊本體,分別收容于模塊本體中的多個第一、第二端子以導接前述兩種插頭,一轉換模塊,其包括收容于模塊本體中的第一、第二接觸彈片,第一接觸彈片提供前述兩種插頭的其中之一導接,第二接觸彈片位于第一接觸彈片的彈性變形路徑上,且第二接觸彈片導接一偵測電路,用以接收其電信訊號,偵測電路進一步導接一切換處理電路,用以依電信訊號來控制改變受信端所接收第二端子的電信訊號模式。因此,可根據對接插頭的不同致第一、第二接觸彈片之問呈現斷開或導通的狀態,進而控制改變第二端子的電信訊號模式,達到轉換輸出不同電信訊號的目的。
文檔編號H01R13/02GK201937038SQ20102057945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2日
發明者彭建民, 陳志林, 黃發輝 申請人:番禺得意精密電子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