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線打點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電線打點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化設備,具體是指一種汽車線束制作過程中的電線打點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汽車線束生產過程中,同一個插頭內會出現電線的線色、線徑相同的情況, 此時為了方便作業和保證產品品質,需要將同線色、同線徑的電線進行區分開,在現在 的線束行業內解決方案就是在電線上進行打點加以區分,但是用現在普通的人工打點方 式,容易造成電線的一面打點,而另一面沒有打上,使在后期的SA/FA工程中會出現打 點后的電線看不清楚,造成插錯位,影響品質,同時影響整體的生產效率。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潔、使用方便的電線打點裝置。[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電線打點裝置,包 括基臺及固定在基臺上的主動轉輪及從動轉輪,所述兩轉輪并列設置于一個平面上,轉 輪一邊浸于墨盒之中,兩轉輪采用過盈配合方式相互接觸實現線束打點。[0005]具體的,所述兩轉輪豎直排列,設置于基臺側面;所述兩轉輪外包覆外殼,墨 盒設置于外殼內。一般墨盒設置于下方的主動轉輪的外殼內。[0006]優選的方案為所述的主動轉輪由電機驅動,電機轉速控制為40-60rad/mte ; 所述基臺上設電機控制按鈕。[0007]本實用新型能同時對多條電線進行全面打點,并且適用于各種規格的電線,操 作使用方便,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潔,成本較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0010]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線打點裝置包括兩轉輪2、3,其中,一個 轉輪為主動轉輪,一個轉輪為從動轉輪,兩轉輪設置于基臺8側面,兩轉輪2、3并列設 置在同一平面內,采用過盈配合方式,轉輪的厚度為需要打點的寬度。在兩轉輪外分別 包覆一塑料外殼1、4,外殼中設置墨盒。[0011]具體實施時,兩轉輪均采用質地較軟、吸水性好的材料制作,設于下端的轉輪3 設為主動轉輪。工作時,主動轉輪3吸收墨盒內的涂料,在電機的驅動下作圓周運動, 電機的轉速固定在40-60rad/min,在其接觸處可將涂料傳遞給從動轉輪2,從而實現對電線的雙面打點,兩轉輪外采用塑料盒1、4罩住,可有效防止墨盒內的涂料飛濺。所述的 塑料外殼1、4之間間隔20mm左右,作為電線打點的通道。基臺8邊緣還設有一與轉輪 平面平行的擋板7,主動轉輪3外部的塑料外殼4內設置墨盒6,可將飛濺的涂料回收到 墨盒內;所述的墨盒6內裝有打點涂料,涂料必須浸過主動轉輪3的三分之一,但不可超 過二分之一。[0012] 所述的基臺8上安裝有控制電機起停的按鈕,工作時按下啟動按鈕,電機即可 運轉,出現緊急情況或需要停止時按下停止按鈕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電線打點裝置,包括基臺(8)及固定在基臺上的主動轉輪C3)及從動轉輪 (2),其特征在于所述兩轉輪并列設置于一個平面上,轉輪一邊浸于墨盒之中,兩轉輪 采用過盈配合方式相互接觸實現線束打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線打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動轉輪(3)由電機驅 動,電機轉速控制為40-60rad/mte。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線打點裝置,其特征在于兩轉輪豎直排列,設置于基 臺(8)側面。
4.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電線打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轉輪外分別包覆主 動輪外殼、從動輪外殼(1、4),墨盒設置于主動輪外殼內。
5.根據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電線打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臺(8)上設電機控制 按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汽車線束產品制造過程中使用的電線打點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基臺及固定在基臺上的主動轉輪及從動轉輪,所述兩轉輪并列設置于一個平面上,轉輪一邊浸于墨盒之中,兩轉輪采用過盈配合方式相互接觸實現線束打點;所述兩轉輪豎直排列,設置于基臺側面;所述兩轉輪外包覆外殼,墨盒設置于外殼內。所述的主動轉輪由電機驅動,電機轉速控制為40-60rad/min;所述基臺上設電機控制按鈕。本實用新型能同時對多條電線進行全面打點,并且適用于各種規格的電線,操作使用方便,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潔,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H01B13/012GK201812592SQ20102052920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0日
發明者張偉漢 申請人:惠州住成電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