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高分辨率多媒體數字傳輸接口的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適用于高分辨率多媒體數字 傳輸接口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科技的蓬勃發展下,相關的電子產品裝置不斷問世,電子產品裝置之間 與周邊裝置的連接需求更為嚴格。目前,為應付高像素下的超大數字數據流量,使得各影 像和音源能清晰傳送到主要處理的電子產品裝置中,這種高新技術現已成為各大生產廠 家開發的主流。高分辨率多媒體數字傳輸接口的連接器(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connector,簡稱HDMI)儼然成為新一代的數字連接器。當周邊裝置的HDMI連接器連接至電子產品裝置的HDMI連接器后,周邊裝置便可 與電子產品裝置相互交換超大數字數據流量。其中HDMI連接器中配置有上下對應的兩排 導電端子集合,各排導電端子集合具有多個導電端子。隨著HDMI連接器走向微小尺寸的趨勢下,業界嘗試降低HDMI連接器的高(厚) 度,以達縮小尺寸的目的。通常而言,業界改變導電端子的外形。然而,由于各導電端子皆 經沖壓技術一起制成,貿然改變導電端子的外形,不僅提高制造過程的復雜性,也增加導電 端子產生短路的機會。有鑒于此,如何研發出一種解決方案,可解決上述情形發生,便是業界人士所欲達 成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用以保持其導電端子的整體高 度,使得導電端子的整體高度不至增大,進而保持此電連接器容置其導電端子的空間以及 此電連接器的整體尺寸,也可避免其導電端子電性接觸其金屬套體。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用以降低制作導電端子的復 雜性。為達成以上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在提出一種電連接器, 適用于高分辨率多媒體數字傳輸接口。電連接器包含一連接器本體、一組合套體及一金屬 套體。連接器本體含有兩對應設置的端子列,各端子列包含多個相互并列的導電端子。各導 電端子一體成型地包含一筆直部及一弧形接觸部,弧形接觸部直接地實體連接筆直部的一 端,用以接觸另一電連接器的一導電端子。這些導電端子分別伸出連接器本體的一端。組 合套體套接于連接器本體伸出導電端子的一端,并容納這些導電端子。金屬套體套接連接 器本體伸出導電端子的一端,并容納該組合套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組合套體的兩相對面分別設有多個相互平行的容置間 隔。這些容置間隔分別一一容納并隔絕該些導電端子。此實施例中,這些容置間隔分別通過一開口而穿過組合套體的表面。這些開口分別一一顯露出弧形接觸部及部分的筆直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組合套體的兩相對側面朝相同方向分別伸出一接合 臂。這些接合臂分別接合至連接器本體的兩相對側,且此些接合臂之間間隔出一容置缺口, 以容納連接器本體的一端。此實施例中,連接器本體的兩相對側面分別具有一第一滑軌部。 這些接合臂的內表面分別設有一第二滑軌部。通過第二滑軌部與第一滑軌部相互結合,接 合臂分別接合至連接器本體的兩相對側。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連接器本體的兩相對面露出容置缺口的位置分別具有 多個凸起部,這些凸起部分別頂靠金屬套體的內表面。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連接器本體包括多個第一結合部。這些第一結合部位 于連接器本體的兩相對面。金屬套體包括多個第二結合部。這些第二結合部分別對應第一 結合部配置于金屬套體的兩相對面,并與這些第一結合部彼此互補。通過第二結合部與第 一結合部相互結合,金屬套體套接至連接器本體的一端。此實施例,第一結合部為一嵌塊或 一嵌槽,第二結合部與第一結合部相反,為一嵌槽或一嵌塊。此外,連接器本體包括可組合拆卸的一第一本體及一第二本體。第一本體的一面 包括一第一組合部,第二本體的一面包括一第二組合部。通過第一組合部與第二組合部相 互配合,第一本體組合至第二本體上。此實施例中,第一組合部為一卡固凸肋,第二組合部 為一卡固凹槽。另外,這些端子列分別使其導電端子彼此交錯設置。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實施例,弧形接觸部呈C字形。同時,組合套體具有一第一貫穿 通道,第一貫穿通道容納伸出連接器本體的導電端子。第一貫穿通道的高度為0. 71 士0. 02 毫米。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實施例,導電端子可為僅經彎折一次的金屬片。綜上所述,由于各導電端子不具增加其整體高度的部件,因此,這些導電端子可保 持其整體高度,進而有效達到縮小此電連接器整體尺寸的目的。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附圖詳細 說明如下圖1繪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于一實施例下的分解圖;圖2A繪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連接器本體被組成后的示意圖;圖2B繪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組合套體與連接器本體組合后的示意圖;圖2C繪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金屬套體、組合套體與連接器本體組合后的示 意圖;圖3繪示圖2C朝方向D觀察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正視圖;圖4繪示圖3沿剖面線4-4的剖面圖;圖5繪示圖4的導電端子于接觸另一電連接器的導電端子后,所受擠壓而變形的 狀態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0 電連接器200 連接器本體[0029]210 第一滑軌部220 第一結合部230:凸起部300 第一本體310 第一承載膠體320 第一端子列330 第一組合部400 第二本體410 第二承載膠體420 第二端子列430 第二組合部500:導電端子510:筆直部520 弧形接觸部600 組合套體610 第一貫穿通道630 接合臂640 第二滑軌部650:容置缺口660 容置間隔670:開口671 邊緣700:金屬套體710 第二貫穿通道720 第二結合部T:另一電連接器的端子Hi 弧高H2 高度4-4 剖面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附圖及詳細說明清楚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如熟悉此技術的人員在了 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后,當可由本實用新型所教示的技術,加以改變及修飾,其并不脫離本 實用新型的精神與范圍。本實用新型揭露一種電連接器。電連接器含有兩對應設置的端子列,各端子列包 含多個相互并列的導電端子,各導電端子包含一筆直部及一弧形接觸部,弧形接觸部直接 地實體連接筆直部的一端,用以接觸另一電連接器的一導電端子。導電端子除了弧形接觸 部外,避免設置可增加導電端子整體高度的部件(例如朝外傾斜的部份)。如此,有鑒于各 種連接器皆朝微小化的趨勢發展,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各導電端子可保持其整體高度,進而達到有效縮小電連接器整體尺寸的目的。請參閱圖1、圖2A所示。圖1繪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于一實施例下的分解 圖。圖2A繪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的連接器本體200被組成后的示意圖。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在提出一種電連接器100,適用于高分辨率多媒體數字傳 輸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簡稱 HDMI)。電連接器 100 包含一連接 器本體200、一組合套體600及一金屬套體700。連接器本體200含有多個導電端子500,這些導電端子500分別伸出連接器本體 200的一端。各導電端子500 —體成型地包含一筆直部510及一弧形接觸部520。筆直部 510直接地實體連接弧形接觸部520。筆直部510的一端伸出連接器本體200并直接地實 體連接弧形接觸部520,另一端于連接器本體200中電性連接一周邊裝置的電線(圖中未 示)°在此需定義的是,各導電端子500為經彎折一次的金屬片。筆直部510并不限其 尺寸,但為實質上平行水平線(如X軸)或鉛直線(如Y軸)。組合套體600由不導電的材質(如塑料材料)所制成。組合套體600具一第一貫 穿通道610,是套接于連接器本體200伸出有導電端子500的一端,并使這些導電端子500 穿過第一貫穿通道610,而容納于第一貫穿通道610內。金屬套體700具一第二貫穿通道 710,是套接于組合套體600上、此連接器本體200伸出有導電端子500的一端,并容納第二 貫穿通道710內。具體而言,連接器本體200包括一第一本體300及一第二本體400。第一本體300 包括一第一承載膠體310及一第一端子列320,第一端子列320位于第一承載膠體310上。 第二本體400包括一第二承載膠體410及一第二端子列420,第二端子列420位于第二承載 膠體410上。第一本體300及第二本體400可反復地相互組合或拆卸;當第一本體300與 第二本體400于圖2A中相互疊合而組成連接器本體200時,第一端子列320與第二端子列 420可成上、下相互對應設置,且這些導電端子500并伸出連接器本體200的一端。此外,請參閱圖1、圖2B所示。圖2B繪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的組合套體600 與連接器本體200組合后的示意圖。第一本體300 (或第二本體400)的兩相對側面分別具 有一第一滑軌部210 (圖1、圖2A)。組合套體600的兩相對側面朝一相同方向分別伸出一 接合臂630,且這些接合臂630之間可間隔出一容置缺口 650。各接合臂630的內面設有一 第二滑軌部640。當組合套體600套接至連接器本體200伸出有導電端子500的一端時,通過第二 滑軌部640分別與第一滑軌部210相互接合,這些接合臂630分別接合至連接器本體200的 兩相對側,使得此連接器本體200伸出有導電端子500的一端可容納于此容置缺口 650中, 且導電端子500位于第一貫穿通道610內(圖2B)。另外,組合套體600位于第一貫穿通道610的兩相對面分別設有多個相互平行的 容置間隔660。這些容置間隔660分別一一容納這些導電端子500,用以隔絕這些導電端子 500。這些容置間隔660分別還進一步地通過一開口 670而穿過組合套體600的表面,這些 開口 670分別一一顯露出這些弧形接觸部520及部分的筆直部510。(第2B圖)接著,請再參閱圖1及圖2C所示。圖2C繪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的金屬套 體700、組合套體600與連接器本體200組合后的示意圖。[0070] 連接器本體200兩相對面,即第一本體300與第二本體400相互背對的一表面上, 分別排列有多個第一結合部220,例如嵌塊(圖2C)或嵌槽(圖中未示)。金屬套體700的 兩相對面對應這些第一結合部220的位置,例如同一方向的末端邊緣(圖1),配置多個第二 結合部720,例如嵌塊(圖中未示)或嵌槽(圖2C)。這些第二結合部720分別一一對應這 些第一結合部220,并與這些第一結合部220彼此可互補地接合。 如此,當金屬套體700套接于組合套體600及連接器本體200伸出有導電端子500 的一端時,通過這些第二結合部720與第一結合部220相互結合,金屬套體700套接于組合 套體600上,而且固定于連接器本體200上(圖2C)。請再參閱圖2C及圖3所示。圖3繪示圖2C朝方向D觀察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 100的正視圖。當第一本體300與第二本體400于相互疊合而組成連接器本體200,且第一 端子列320與第二端子列420成上、下相互對應設置時,第一端子列320的導電端子500與 第二端子列420的導電端子500分別交錯設置。請再參閱圖2B。此實施例中的一種可選擇的技術手段為,連接器本體200兩相對 面,即第一本體300與第二本體400相互背對的一表面上,對應于容置缺口 650的位置還分 別排列有多個凸起部230。隨著組合套體600套接于連接器本體200伸出有導電端子500 的一端后,這些凸起部230仍可自容置缺口 650顯露出來。如此,請再參閱圖2B及圖4所示。圖4繪示圖3沿剖面線4-4的剖面圖。當金屬 套體700套接于組合套體600及連接器本體200伸出有導電端子500的一端時,這些凸起 部230于第二貫穿通道710內分別頂靠金屬套體700的內表面。如此,由于連接器本體200兩相對面的凸起部230確實地頂靠金屬套體700,使得 組合套體600與連接器本體200便不至于金屬套體700中產生搖晃,進而便利后續與另一 電連接器的連接工作。請再參閱圖1所示。此實施例中的另一可選擇的技術手段為,第一本體300與第 二本體400相互面對的表面上,分別設有至少一第一組合部330及第二組合部430。這些第 一組合部330分別一一對應此些第二組合部430,并與這些第一組合部330彼此可互補地結 合。舉例而言,第一組合部330為一卡固凸肋,第二組合部430為一卡固凹槽。故,通過第 一組合部330與第二組合部430相互配合,第一本體300可組合至第二本體400上。如此,除了組合套體600可使第一本體300與第二本體400相結合為一體,第一組 合部330及第二組合部430亦可強化連接第一本體300與第二本體400的強度。然而,上 述可選擇的各技術手段亦可同時存在于同一電連接器100上。請再參閱圖3及圖5所示。圖5繪示圖4的導電端子500在接觸另一電連接器的 端子T后,所受擠壓而變形的狀態示意圖。當電連接器100電性連接另一電連接器后,另一電連接器的端子T伸入第一貫穿 通道610內,使得本實用新型兩側的導電端子500的弧形接觸部520,于其容置間隔660中 受到另一電連接器的端子T的推擠,而帶動筆直部510朝組合套體600的表面移動(圖5)。然而,由于這些開口 670分別一一顯露出這些弧形接觸部520及部分筆直部510, 使得組合套體600對應各開口 670的邊緣671可對筆直部510產生干涉,進而增加上下列 弧形接觸部520分別對另一電連接器導電端子夾靠的正向力,用以加強信號的傳輸效率。請再參閱圖4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于一實施例下,弧形接觸部520的外形大致接近“C”字形,“C”字形弧形接觸部520具有一弧高&,弧高&例如可為 0. 25士0. 045毫米。由于各導電端子500除了弧形接觸部520外,避免設置可增加導電端 子500的整體高度的部件,使得各導電端子500于實施例下可保持例如0. 25士0. 045毫米 的整體高度。進而使得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第一貫穿通道610的高度H2可僅為例如 0. 71 士0. 02 毫米。此外,由于弧形接觸部520弧高&設計,使得受到推擠而朝組合套體600表面移動 的弧形接觸部520仍不致觸碰至組合套體600外的金屬套體700,進而避免產生電性短路。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可朝微小化的趨勢發展,通過避免設置可增加導 電端子整體高度的部件,用以保持其導電端子的整體高度,使得導電端子的整體高度不至 增大,進而保持此電連接器容置其導電端子的空間以及此電連接器的整體尺寸,也可避免 其導電端子電性接觸其金屬套體。同時,由于各導電端子設計為彎折一次的金屬片,導電端 子設計亦可降低制作導電端子的復雜性。最后,上述所揭露的各實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藝者, 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皆可被保護于本實用新型 中。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電連接器,適用于一高分辨率多媒體數字傳輸接口,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連接器本體,含有兩對應設置的端子列,每一該些端子列包含多個相互并列的導電端子,且該些端子列的該些導電端子分別伸出該連接器本體的一端;一組合套體,套接于該連接器本體的該端,并容納該些導電端子;以及一金屬套體,套接該連接器本體的該端,并容納該組合套體,其中每一該些導電端子一體成型地包含一筆直部及一弧形接觸部,該弧形接觸部直接地實體連接該筆直部的一端,用以接觸另一電連接器的一導電端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組合套體的兩相對面分別設有多 個相互平行的容置間隔,該些容置間隔分別一一容納并隔絕該些導電端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些容置間隔分別通過一開口而穿 過該組合套體的表面,該些開口分別一一顯露出該些弧形接觸部及部分筆直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組合套體的兩相對側面朝相同方 向分別伸出一接合臂,該些接合臂分別接合至該連接器本體的兩相對側,該些接合臂之間 間隔出一容置缺口,以容納該連接器本體的該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連接器本體的兩相對面露出該容 置缺口的位置分別具有多個凸起部,該些凸起部分別頂靠該金屬套體的內表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連接器本體包括多個第一結合部, 該些第一結合部位于該連接器本體的兩相對面;以及該金屬套體包括多個第二結合部,該些第二結合部分別對應該些第一結合部配置于該 金屬套體的兩相對面,并與該些第一結合部彼此互補,通過該些第二結合部與該些第一結合部相互結合,該金屬套體套接至該連接器本體的 該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結合部為一嵌塊與一嵌槽的 其中之一,該第二結合部為一嵌塊與一嵌槽的其中的另一。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連接器本體包括可組合拆卸的一 第一本體及一第二本體,該第一本體的一面包括一第一組合部,該第二本體的一面包括一第二組合部,通過該第一組合部與該第二組合部相互配合,該第一本體組合至該第二本體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組合部為一卡固凸肋,該第二 組合部為一卡固凹槽。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弧形接觸部呈C字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露一種電連接器,適用于高分辨率多媒體數字傳輸接口,其包含一連接器本體、一組合套體及一金屬套體。連接器本體具兩端子列,各端子列包含多個導電端子。導電端子分別伸出該連接器本體的一端。組合套體套接于連接器本體上,并容納導電端子。金屬套體套接連接器本體并容納組合套體。各導電端子一體成型地包含一筆直部及一弧形接觸部,且弧形接觸部直接地實體連接筆直部的一端。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用以保持其導電端子的整體高度,使得導電端子的整體高度不至增大,進而保持此電連接器容置其導電端子的空間以及此電連接器的整體尺寸,也可避免其導電端子電性接觸其金屬套體。
文檔編號H01R13/02GK201758205SQ20102027924
公開日2011年3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9日
發明者蘇奕豪, 顏銘輝 申請人:詮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