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級結半導體器件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集成電路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超級結半導體器件結構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超級結MOSFET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因其具有超級結結構,即在半導體襯底上具有交替排列的P型和N型硅外延柱層,使得該器件在截止狀態時P型區和N型區的PN結產生耗盡層,從而提高器件的耐壓。超級結結構的一般制造方法為在高摻雜的半導體襯底1上生長具有第一導電類型的第一硅外延層2 (—般為N型,參見圖1);涂光刻膠4,光刻后進行P阱注入和推進,形成P阱5(參見圖2、;3);生長介質膜3 (參見圖幻;深溝槽刻蝕,形成深溝槽7以及光刻標記8(參見圖4);在深溝槽7內填充第二硅外延層9 ( 一般為P型,參見圖幻;化學機械研磨使溝槽表面平坦化(參見圖6);去除介質膜3(參見圖7)。其中,化學機械研磨時介質膜3 作為研磨阻擋層。第二硅外延層9填充溝槽時要做到完美填充,即沒有任何空洞存在溝槽中。這就要求第二硅外延層9在溝槽內生長時,底部側壁的生長速率大于頂部側壁的生長速率,一般通過加入刻蝕性氣體如HCL (氯化氫)來實現。HCL在開始時會對溝槽頂部側壁和介質膜3刻蝕,從而使溝槽頂部側壁和介質膜3的下底面處有一個空洞,此空洞在第二硅外延層9填充完成后被第二硅外延層9填充(參見圖17)從而形成一個小鼓包。如果介質膜3比較厚,此小鼓包在化學機械研磨后保留(參見圖17),如果介質膜3比較薄,此小鼓包在化學機械研磨后被去掉(參見圖18)。所述小鼓包是不希望存在的,因為在介質膜3去除后在硅片表面會是一個突起,容易和柵極發生不希望的連接。因此希望介質膜3不要太厚,但是介質膜3的厚度也不能太薄,否則化學機械研磨會損傷第一硅外延層2的表面;一方面影響器件的性能,另一方面影響光刻標記8的表面形貌,進而影響光刻偏差的測定。所以同時兼顧這兩點就成了難點。過薄的介質膜3還會降低化學機械研磨的窗口,影響產品的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超級結半導體器件結構的制作方法,能夠提高超級結半導體器件的穩定性和化學機械研磨的工藝窗口。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超級結半導體器件結構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在襯底硅片上形成第一硅外延層;步驟二、在第一硅外延層上形成第一介質膜;步驟三、涂光刻膠并形成P阱窗口,刻蝕所述第一介質膜使其在P阱窗口處是斷開的,進行P阱注入;步驟四、去除光刻膠,進行P阱推進,在所述第一硅外延層上端形成P阱;在所述第一介質膜和P阱上方淀積第二介質膜,該第二介質膜是連續的;步驟五、在所述第一硅外延層中形成溝槽;步驟六、在所述溝槽內填充第二硅外延層;步驟七、化學機械研磨對溝槽表面平坦化,去除第二介質膜上面的第二硅外延層;步驟八、去除第一介質膜和第二介質膜。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在P阱形成前先在第一硅外延層上形成第一介質膜,在P阱形成后在第一介質膜上形成第二介質膜,且第一介質膜在P阱窗口處是斷開的,第二介質膜是連續的。這樣在深溝槽刻蝕及第二硅外延層填充后,在溝槽頂部附近(原來小鼓包存在的地方)介質膜薄,在其他地方如遠離溝槽的地方和光刻標記的地方介質膜厚。這樣在化學機械研磨后小鼓包可以被去除(小鼓包能不能被去除主要取決于其附近的介質膜是不是足夠薄);由于光刻標記和遠離溝槽的地方介質膜厚,從而可以保證第一硅外延層的表面和光刻標記不被損傷。因此,采用本發明的方法能夠獲得穩定性能較好的超級結半導體器件,且可以提高化學機械研磨的工藝窗口。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7是現有的超級結結構制作工藝流程示意圖;圖8-15是本發明的超級結結構一實施例制作工藝流程示意圖;圖16是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形成的超級結MOSFET單元結構示意圖;圖17是小鼓包在化學機械研磨后保留的示意圖;圖18是小鼓包在化學機械研磨后被去掉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結合圖8-1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半導體器件結構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A、參見圖8,在半導體硅襯底(即襯底硅片)1上生長第一硅外延層2,第一硅外延層2具有第一導電類型,如N型,厚度可以是幾個微米到幾十微米,如50微米。步驟B、參見圖9,在第一硅外延層2上生長第一介質膜3,例如2000A的氧化硅。步驟C、參見圖10,在第一介質膜3上涂光刻膠4,用光刻膠4做出P阱窗口,用干法刻蝕把P阱窗口內的第一介質膜3去掉,進行P阱注入。步驟D、參見圖11,去除光刻膠,進行P阱推進,在所述第一硅外延層2上端形成P 阱;在所述第一介質膜3和P阱上方淀積第二介質膜6,例如1000A的氧化硅,該第二介質膜 6是連續的。步驟E、參見圖12,在所述第一硅外延層2中通過光刻刻蝕形成深溝槽7和光刻標記8。步驟F、參見圖13,在所述深溝槽7內進行第二硅外延層9填充,用該第二硅外延層9填滿深溝槽7。
步驟G、參見圖14,進行化學機械研磨對溝槽表面平坦化,去除第二介質膜6上面的第二硅外延層9。步驟H、參見圖15,去除第一介質膜3和第二介質膜6。結合圖16所示,后續工藝還包括,N阱10注入和推進、柵極介質層11和柵極12淀積、柵極刻蝕、絕緣控制電極13淀積和刻蝕、第一金屬電極14淀積和刻蝕、硅片背面減薄和第二金屬電極15淀積等。實施例2結合圖8-1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半導體器件結構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a、參見圖8,在半導體硅襯底(即襯底硅片)1上生長第一硅外延層2,第一硅外延層2具有第一導電類型,如N型,厚度可以是幾個微米到幾十微米,如50微米。步驟b、參見圖9,在第一硅外延層2上生長第一介質膜3,例如1000A的氧化硅。步驟C、參見圖10,在第一介質膜3上涂光刻膠4,用光刻膠4做出P阱窗口,用干法刻蝕把P阱窗口內的第一介質膜3去掉,進行P阱注入。步驟d、參見圖11,去除光刻膠,進行P阱推進,在所述第一硅外延層2上端形成P 阱;在所述第一介質膜3和P阱上方淀積第二介質膜6,例如500A的氧化硅,該第二介質膜 6是連續的。步驟e、參見圖12,在所述第一硅外延層2中通過光刻刻蝕形成深溝槽7和光刻標記8。步驟f、參見圖13,在所述深溝槽7內進行第二硅外延層9填充,用該第二硅外延層9填滿深溝槽7。步驟g、參見圖14,進行化學機械研磨對溝槽表面平坦化,去除第二介質膜6上面的第二硅外延層9。步驟h、參見圖15,去除第一介質膜3和第二介質膜6。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硅外延層2具有第一導電類型,第二硅外延層9具有第二導電類型。P阱窗口大于深溝槽7的寬度。所述第一介質膜3和第二介質膜6可以為同一物質,也可以是不同物質,且第一介質膜3和第二介質膜6可以作為化學機械研磨時的阻擋層。所述深溝槽的刻蝕包括深溝槽7和光刻標記8的刻蝕。所述P阱推進和第二介質膜6生長可以一步完成。以上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這些并非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做出許多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超級結半導體器件結構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襯底硅片上形成第一硅外延層;步驟二、在第一硅外延層上形成第一介質膜;其特征在于步驟三、涂光刻膠并形成P阱窗口,刻蝕所述第一介質膜使其在P阱窗口處是斷開的, 進行P阱注入;步驟四、去除光刻膠,進行P阱推進,在所述第一硅外延層上端形成P阱;在所述第一介質膜和P阱上方淀積第二介質膜,該第二介質膜是連續的; 步驟五、進行溝槽刻蝕,在所述第一硅外延層中形成溝槽; 步驟六、在所述溝槽內填充第二硅外延層;步驟七、化學機械研磨對溝槽表面平坦化,去除第二介質膜上面的第二硅外延層; 步驟八、去除第一介質膜和第二介質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所述的P阱窗口大于溝槽寬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質膜和第二介質膜可以為同一物質,也可以是不同物質,且第一介質膜和第二介質膜可以作為化學機械研磨時的阻擋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所述的溝槽刻蝕包括溝槽和光刻標記的刻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所述的P阱推進和第二介質膜生長一步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級結半導體器件結構的制作方法,包括第一硅外延層生長、第一介質膜生長、P阱窗口刻蝕和P阱注入、P阱推進和第二介質膜生長、深溝槽刻蝕、第二硅外延層溝槽填充、化學機械研磨、介質膜刻蝕;其中,在溝槽刻蝕前第一硅外延層表面有兩層介質膜,第一介質膜不連續,在溝槽開口處斷開且斷開距離大于溝槽開口,第二介質膜連續。本發明能夠提高超級結半導體器件的穩定性和化學機械研磨的工藝窗口。
文檔編號H01L21/336GK102479699SQ20101055905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5日
發明者劉繼全 申請人: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