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天線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線,尤其涉及一種多天線系統。
背景技術:
天線作為無線通信產品的重要元件之一,其性能與尺寸的大小直接關系到無線通 信產品的優劣。隨著通信產品對信號強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多天線系統已經成為市場應用 的主流。而多天線之間在通信產品中所形成干擾,則成為了設計上需要解決的問題。常見的設計方法之一是將多天線設計于通信產品的兩端,通過空間距離增加隔離 度以減小干擾,但是適宜的空間距離會使多天線系統的尺寸變大。常見設計方法之二是將 多天線設計成不同的極化方向,通過改變天線的輻射方向以減小干擾,但是會增加天線設 計與組合的難度。而如何設計出一種尺寸較小,又具有良好性能的多天線系統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需要提供一種多天線系統,具有較小的尺寸,又具有良好的性能。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提供的多天線系統,包括設置有凈空區與金屬層的基板以 及設置于凈空區的第一天線、第二天線及隔離單元。隔離單元位于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之 間,隔離單元包括第一隔離部與第二隔離部,皆呈“T”形,并連接于金屬層。優選地,所述隔離單元采用微帶金屬線,與所述金屬層共同形成扼流圈。優選地,所述第一隔離部與所述第二隔離部之間形成第一間隙。優選地,所述第一隔離部與所述第一天線之間形成第二間隙,所述第二隔離部與 所述第二天線之間形成第三間隙。優選地,所述第一隔離部包括第一垂直段與第一水平段,其中所述第一垂直段垂 直連接于所述金屬層,并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中間。優選地,所述第二隔離部包括第二垂直段與第二水平段,其中所述第二垂直段垂 直連接于所述金屬層,并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二水平段的中間。優選地,所述第一隔離部與所述第二隔離部呈直線對稱。優選地,所述第一天線與所述第二天線工作在同一頻段內。優選地,所述第一天線與所述第二天線的形狀不同。優選地,所述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的形狀相同。相較于現有技術,上述多天線系統通過隔離單元實現對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的隔 離,降低耦合度,改善了輻射性能,同時具有較小的尺寸。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多天線系統的示意圖。[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多天線系統的尺寸圖。圖3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設置了隔離單元的多天線系統的隔離度測試圖。圖北是未設置隔離單元的多天線系統的隔離度測試圖。主要元件說明多天線系統100[0023]基板10[0024]凈空區11[0025]金屬層12[0026]第—-天線21[0027]第—-饋入部211[0028]第二天線22[0029]第二饋入部221[0030]隔離單元30[0031]第—-隔離部31[0032]第—-垂直段311[0033]第—-水平段312[0034]第二隔離部32[0035]第二垂直段321[0036]第二水平段322[0037]第—-間隙41[0038]第二間隙42[0039]第三間隙4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多天線系統100的示意圖。在本實施方式中, 多天線系統100包括基板10、第一天線21、第二天線22與隔離單元30。基板10設置有凈空區11與金屬層12。第一天線21與第二天線22設置于凈空區11的兩側,用于增加空間隔離度。在本 實施方式中,第一天線21包括第一饋入部211,用于饋入信號至第一天線21。第二天線22 包括第二饋入部221,用于饋入信號至第二天線22。第一天線21與第二天線22工作于同 一頻段內,分別用于接收與發送電磁波信號。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一天線21與第二 天線22之間設置了隔離單元30,因此第一天線21與第二天線22的形狀、尺寸與極化方向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據多天線系統100的需求,可自由設計。由于當形狀、尺寸與極化 方向皆相同時,天線21、22之間的電磁波信號干擾最大,因此,本實施方式中以此為例,但 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在天線21、22的形狀、尺寸與極化方向部分相同或完全不 同的情況下,隔離單元30的設計也同樣適用。隔離單元30包括第一隔離部31與第二隔離部32。第一隔離部31與第二隔離部 32皆呈“T”形,且直線對稱。第一隔離部31包括第一垂直段311與第一水平段312。第一垂直段311垂直連接于金屬層12與第一水平段312的中部之間。第二隔離部32包括第二垂直段321與第二水 平段322。第二垂直段321垂直連接于金屬層12與第二水平段322的中部之間。第二水平 段322與第一水平段312在同一直線方向上。在本實施方式中,隔離單元30采用微帶金屬線,與金屬層12共同形成扼流圈,用 于降低第一天線21與第二天線22之間的耦合度,避免第一天線21與第二天線22之間的 電磁信號干擾。在本實施方式中,隔離單元30的長度與寬度的設計可根據第一天線21與第二天 線22的改變作適當調整,以調節至隔離度最佳。在本實施方式中,天線21、22的改變包括 形狀、大小與極化方向等。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隔離部31與第二隔離部32之間形成第一間隙41,第一隔離 部31與第一天線21之間形成第二間隙42,第二隔離單元32與第二天線22之間形成第三 間隙43。所述間隙41、42、43可用于增強隔離單元30的隔離的效果,減小天線21、22之間 的電磁信號干擾。請參閱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多天線系統100的尺寸圖。凈空區11 的長度為130毫米(mm),寬度為15mm。第一天線21與第二天線22的長度為40mm,寬度為 1mm。第一水平段312與第二水平段322的長度為觀讓,寬度為6mm,第一垂直段311與第 二垂直段321的長度為4mm,寬度為4mm。第一間隙41的長度為4mm,第二間隙42與第三間 隙43的長度皆為27mm。圖3(a)為本實施方式中設置了隔離單元30的多天線系統100,圖3(b)為未設置 隔離單元30的多天線系統,從對比中可以看出,在頻率2. 4GHz附近的工作頻段,設置了隔 離單元30,多天線系統100的回波損耗由-IldB左右減少到-20dB左右,輻射性能改善明
Mo
權利要求1.一種多天線系統,包括設置有凈空區與金屬層的基板以及設置于所述凈空區的第 一天線、第二天線及隔離單元,所述隔離單元位于所述第一天線與所述第二天線之間,其特 征在于所述隔離單元包括第一隔離部與第二隔離部,所述第一隔離部與第二隔離部皆呈 “T”形并連接于所述金屬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單元采用微帶金屬線,與所 述金屬層共同形成扼流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離部與所述第二隔離部 之間形成第一間隙。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離部與所述第一天線之 間形成第二間隙,所述第二隔離部與所述第二天線之間形成第三間隙。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離部包括第一垂直段與 第一水平段,其中所述第一垂直段垂直連接于所述金屬層與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中部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離部包括第二垂直段與 第二水平段,其中所述第二垂直段垂直連接于所述金屬層與所述第二水平段的中部之間。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離部與所述第二隔離部 呈直線對稱。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線與所述第二天線工作 在同一頻段內。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多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線與所述第二天線的形 狀不同。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多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的形狀相同。
專利摘要一種多天線系統,包括設置有凈空區與金屬層的基板以及設置于凈空區的第一天線、第二天線及隔離單元。隔離單元位于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之間,隔離單元包括第一隔離部與第二隔離部,皆呈“T”形,并連接于金屬層。上述多天線系統通過隔離單元實現對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的隔離,降低耦合度,改善了輻射性能,同時具有較小的尺寸。
文檔編號H01Q1/38GK201893439SQ20092031753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6日
發明者黃小剛, 黎梅 申請人:國基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