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卡等各種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應用越來越廣泛。如圖1所示,現有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包括機殼1、設于機殼1內的電路板、與 電路板電連接的插頭3和天線5,插頭3、天線5分別與機殼1相鉸接或分別可沿機殼1上 的通孔伸出或縮回機殼1或其中一個與機殼1相鉸接,另一個可沿機殼1上的通孔伸出或 縮回機殼1,插頭3與機殼之間還設有通過按鈕24進行控制的彈力機構,插頭3縮回機殼1 時,按動按鈕24可觸發彈力機構使插頭3伸出機殼1,扳動或推動插頭3使插頭3縮回機殼 1時,彈力機構會將插頭3鎖定住。使用該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時,需要先按壓可以使插頭3彈 出機殼1的按鈕24,使 插頭3處于伸出機殼1的狀態,再扳動或拉動天線5,使天線5處于張開狀態,然后再將插頭 3插接在信息處理設備(例如筆記本、電腦主機箱)上與該插頭3相適應的插槽上。插接 好插頭3之后,信息處理設備便可通過插頭3與插槽配合結構與電路板進行通信,并通過天 線5與外界網絡基站以發送、接收無線信號的方式通信,進而實現上網等信息交互功能。使 用完畢之后,為便于攜帶,需要手動再扳動或推動插頭3和天線5,使插頭3、天線5均重新 處于縮回狀態。本發明人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使用現有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時,必須先手動按壓可以使如圖1所示的插頭3 彈出機殼1的按鈕24,使插頭3處于伸出機殼1的狀態,再扳動或拉動天線5,使天線5處 于張開狀態。無論是先使插頭3處于伸出機殼1的狀態,還是先使天線5處于張開狀態均 需要兩次操作才能使得插頭3、天線5的位置達到使用狀態,操作比較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解決了現有的設有插頭的電 子設備操作比較麻煩的技術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包括機殼、設于所述機殼內的電路板、與所述電路板電連 接的插頭和天線以及設于所述插頭、所述天線之間的連動機構,所述插頭伸出所述機殼時, 所述插頭會帶動所述連動機構并通過所述連動結構帶動所述天線,使所述天線張開;或者, 所述天線張開時,所述天線會帶動所述連動機構并通過所述連動結構帶動所述插頭,使所 述插頭伸出所述機殼。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由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插頭、天線之間設有連動機構,插頭伸出機殼時,插頭會 帶動連動機構并通過連動結構帶動天線,使天線張開;或者,天線張開時,天線會帶動連動機構并通過連動結構帶動插頭,使插頭伸出機殼。使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時,無論是先使插頭伸出機殼,還是先使天線張開,均只需要一次操作即可使 得插頭、天線的位置達到使用狀態,與現有技術相比操作更為方便,所以解決了現有的設有 插頭的電子設備操作比較麻煩的技術問題。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 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 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有技術中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插頭從伸出機殼的狀態轉變為縮回機殼 的狀態,天線從張開狀態轉變為縮回狀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所提供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示 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所提供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的又一種實施方式的 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所提供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的再一種實施方式的 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所提供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的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3所提供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的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4所提供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的一種實施例方式的 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4所提供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的又一種實施例方式 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 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使用比較方便、操作更為簡單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 備。實施例1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包括機殼1、設于 機殼1內的電路板2、與電路板2電連接的插頭3和天線5以及設于插頭3、天線5之間的 連動機構4,插頭3伸出機殼1時,插頭3會帶動連動機構4并通過連動結構帶動天線5,使 天線5張開;或者,天線5張開時,天線5會帶動連動機構4并通過連動結構帶動插頭3,使 插頭3伸出機殼1。由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插頭3、天線5之間設有連動機構4,插頭3伸出機殼1時,插頭3會帶動連動機構4并通過連動結構帶動天線5,使天線5張開;或者,天線5張開時,天線5會帶動連動機構4并通過連動結構帶動插頭3,使插頭3伸出機殼1。使用本實 施例所提供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時,無論是先使插頭3伸出機殼1,還是先使天線5張開, 均只需要一次操作即可使得插頭3、天線5的位置達到使用狀態,與現有技術相比操作更為 方便,所以解決了現有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操作比較麻煩的技術問題。本實施例中插頭3和天線5通過柔性導線26與電路板2電連接。插頭3縮回機 殼1時,插頭3會帶動連動機構4并通過連動結構帶動天線5,使天線5縮回;或者,天線5 縮回時,天線5會帶動連動機構4并通過連動結構帶動插頭3,使插頭3縮回機殼1。為減 少該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所占用的空間,以達到方便攜帶的目的,使用完畢之后,需要使插 頭3、天線5均重新處于縮回狀態,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上述技術方案使得使用完該設有插 頭的電子設備之后,無論是先使插頭3縮回機殼1,還是先使天線5縮回,均僅需要一次操作 便可以使插頭3、天線5均重新處于縮回狀態,進一步使得本實用新型使用更為方便、操作 更為簡單。插頭3包括與電路板2電連接的插頭本體31以及固設于插頭本體31—端且為絕 緣材料的轉動部32,轉動部32鉸接或樞接于機殼1或電路板上,插頭3可隨轉動部32轉動 至縮回或伸出機殼1的狀態。本實施例中轉動部32優選為鉸接于機殼1上。機殼1的強 度優于電路板,所以轉動部32與電路板之間的連接結構更為可靠。轉動部32 —方面對插 頭3的一端起到了保護作用,保證插頭本體31與電路板2之間的電連接比較可靠,另一方 面,在轉動部32上進行鉸接或樞接的操作不僅空間較大、方便設置,而且不易對插頭3與電 路板2之間的電連接性能構成影響。機殼1上開設有通孔6,天線5張開時,延伸出通孔6,天線5縮回時,縮入通孔6。天線5張開時,延伸出通孔6,機殼1對天線5的無線信號接收能力不會構成影響, 從而保證了天線5的接收效果比較好;天線5縮回通孔6之后,機殼1對天線5會起到保護 作用,避免了攜帶時,無意間碰撞到天線5。本實施例中連動機構4包括一端與轉動部32的邊沿鉸接或樞接,另一端與天線5 鉸接或樞接的連接桿7以及設于機殼1內的第一滑道8,天線5嵌于第一滑道8內且可于第 一滑道8滑動至縮回或張開的狀態。由于連接桿7與轉動部32的邊沿鉸接或樞接,當天線 5在第一滑道8內滑動時,轉動部32在連接桿7的拉動之下會繞轉動部32與插頭本體31 的鉸接或樞接處轉動,轉動的同時會帶動插頭本體31轉動,天線5于第一滑道8滑動至縮 回或張開的狀態時,插頭3會在連接桿7的拉動下轉動至縮回或伸出機殼1的狀態。本實施例中轉動部32呈如圖2所示的圓形或如圖3所示的凸輪形,轉動部32上 遠離轉動部32與機殼1鉸接或樞接處的邊沿設有連接部23,連接桿7與連接部23鉸接或 樞接。連接部23與轉動部32可以為一體式結構也可以為分體結構組裝、固連而成。連接 部23設于轉動部32上遠離轉動部32與機殼1鉸接或樞接處的邊沿,增大了天線5滑動時 或插頭3轉動時,對連接桿7的拉動距離,使得轉動部32可以帶動尺寸較大的天線5滑動 至張開或縮回的狀態。如圖4所示,作為本實施例的又一種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中天線5上固設有滑動塊 9,連接桿7的一端與轉動部32的邊沿鉸接或樞接,另一端與滑動塊9鉸接或樞接,滑動塊 9嵌于第一滑道8內且可于第一滑道8內滑動,滑動塊9滑動時可帶動天線5縮回或張開。由于滑動塊9與天線5固連,滑動塊9滑動時則必然會帶動天線5滑動,滑動塊9的設置擴 大了天線5與連接桿7之間進行鉸接或樞接操作的空間。如圖2所示,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本實施例中機殼1上開設有凹槽21,插 頭3縮回機殼1時會嵌于凹槽21內且與凹槽21側壁之間存在間隙。插頭3縮回機殼1時 嵌于凹槽21內,凹槽21側壁會對插頭3起到保護作用,插頭3與凹槽21側壁之間所存在 的間隙,方便用戶使用時,通過手指將插頭3摳出,使插頭3處于伸出機殼1的狀態。實施例2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點在于本實施例中連動機構 4包括固設于轉動部32上的第一齒輪11、設于機殼1內的第二滑道10、嵌于第二滑道10內 且與第一齒輪11相嚙合的第一齒條12,第一齒條12與天線5固連,第一齒條12可于第二 滑道10內滑動且第一齒條12滑動時可帶動天線5縮回或張開。由于第一齒輪11與插頭3的轉動部32固連,轉動部32轉動時會帶動第一齒輪11 轉動,第一齒輪11轉動時又會帶動與其相嚙合的第一齒條12在第二滑道10內滑動,這樣, 可通過轉動插頭3、轉動部32,達到控制天線5縮回或張開的目的。反之,通過拉動天線5, 也可以達到控制插頭3縮回或伸出機殼1的目的。實施例3 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點在于本實施例中連動機構 4包括固設于轉動部32上的第二齒輪22、設于機殼1內的第三滑道13和第四滑道14、嵌于 第三滑道13內且與第二齒輪22相嚙合的第二齒條15、嵌于第四滑道14內且與天線5固連 的第三齒條16、鉸接于機殼1內且互相嚙合的第三齒輪17、第四齒輪18,其中第三齒條16可于第四滑道14內滑動,且第三齒條16滑動時可帶動天線5縮回或 張開;第三齒輪17與第二齒條15相嚙合,第四齒輪18與第三齒條16相嚙合。本實施例中將插頭3轉動至伸出或縮回機殼1的狀態時,轉動的轉動部32會帶動 與其固連的第二齒輪22 —同轉動,第二齒輪22會帶動第二齒條15在第三滑道13內滑動, 滑動的第二齒條15又會帶動第三齒條16轉動,并通過第三齒條16帶動第四齒輪18轉動, 轉動的第四齒輪18又會帶動第三齒條16在第四滑道14內滑動,由于第三齒條16與天線 5固連,所以滑動的第三齒條16也會帶動天線5滑動,并滑動至張開或縮回的狀態。實施例4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點在于本實施例中連動機構 4包括一端與轉動部32固連且纏繞轉動部32,另一端與天線5固連的軟帶19以及設于機 殼1內的天線滑道20,天線5可于天線滑道20內滑動至縮回或張開的狀態。插頭3轉動至伸出或縮回機殼1的狀態時,插頭3的轉動部32也會轉動,同時會 拉動軟帶19,由于軟帶19纏繞轉動部32,所以軟帶19被拉動時會帶動天線5于天線滑道 20內滑動至張開或縮回的狀態。反之,天線5于天線滑道20內滑動至張開或縮回的狀態 時,也會拉動軟帶19,并通過軟帶19拉動轉動部32,使插頭3轉動至伸出或縮回機殼1的 狀態。為便于滑動天線5,機殼1可以開設與天線滑道20相平行的槽,手指可穿過該槽撥動 天線5,使天線5在天線滑道20滑動,當然,天線5上也可以固連延伸出槽的撥動部,手指 可通過撥動部撥動天線5在天線滑道20滑動。本實施例中天線5在天線滑道20內滑動至張開的狀態時,插頭3轉動至伸出機殼1的狀態,插頭3轉動至縮回機殼1的狀態時,天線 5在天線滑道20內滑動至縮回的狀態。如圖8所示,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本實施例中連動機構4還包括固設于機 殼1內的吊輪25,與轉動部32固連的軟帶19經過吊輪25后與天線5相固連。吊輪25對 軟帶19可以起到限位、張緊的作用。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 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 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殼、設于所述機殼內的電路板、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的插頭和天線以及設于所述插頭、所述天線之間的連動機構,所述插頭伸出所述機殼時,所述插頭會帶動所述連動機構并通過所述連動結構帶動所述天線,使所述天線張開;或者,所述天線張開時,所述天線會帶動所述連動機構并通過所述連動結構帶動所述插頭,使所述插頭伸出所述機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縮回所述機殼 時,所述插頭會帶動所述連動機構并通過所述連動結構帶動所述天線,使所述天線縮回;或 者,所述天線縮回時,所述天線會帶動所述連動機構并通過所述連動結構帶動所述插頭,使 所述插頭縮回所述機殼。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包括與所 述電路板電連接的插頭本體以及固設于所述插頭本體一端且為絕緣材料的轉動部,所述轉 動部鉸接或樞接于所述機殼或所述電路板上,所述插頭可隨所述轉動部轉動至縮回或伸出 所述機殼的狀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上開設有通孔, 所述天線張開時,延伸出所述通孔,所述天線縮回時,縮入所述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機構包括一端 與所述轉動部的邊沿鉸接或樞接,另一端與所述天線鉸接或樞接的連接桿以及設于所述機 殼內的第一滑道,所述天線嵌于所述第一滑道內且可于所述第一滑道滑動至縮回或張開的 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上固設有滑動 塊,所述連動機構包括一端與所述轉動部的邊沿鉸接或樞接,另一端與所述滑動塊鉸接或 樞接的連接桿,所述滑動塊嵌于所述第一滑道內且可于所述第一滑道內滑動,所述滑動塊 滑動時可帶動所述天線縮回或張開。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機構包括固設 于所述轉動部上的第一齒輪、設于所述機殼內的第二滑道、嵌于所述第二滑道內且與所述 第一齒輪相嚙合的第一齒條,所述第一齒條與所述天線固連,所述第一齒條可于所述第二 滑道內滑動且所述第一齒條滑動時可帶動所述天線縮回或張開。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機構包括固設 于所述轉動部上的第二齒輪、設于所述機殼內的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嵌于所述第三滑道 內且與所述第二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齒條、嵌于所述第四滑道內且與所述天線固連的第三齒 條、鉸接于所述機殼內且互相嚙合的第三齒輪、第四齒輪,其中所述第三齒條可于所述第四滑道內滑動,且所述第三齒條滑動時可帶動所述天線縮回 或張開;所述第三齒輪與所述第二齒條相嚙合,所述第四齒輪與所述第三齒條相嚙合。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機構包括一端 與所述轉動部固連且纏繞所述轉動部,另一端與所述天線相固連的軟帶以及設于所述機殼 內的天線滑道,所述天線可于所述天線滑道內滑動至縮回或張開的狀態。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上開設有 凹槽,所述插頭縮回所述機殼時會嵌于所述凹槽內且與所述凹槽側壁之間存在間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涉及電子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的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操作比較麻煩的技術問題。該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包括機殼、設于所述機殼內的電路板、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的插頭和天線以及設于所述插頭、所述天線之間的連動機構,所述插頭伸出所述機殼時,所述插頭會帶動所述連動機構并通過所述連動結構帶動所述天線,使所述天線張開;或者,所述天線張開時,所述天線會帶動所述連動機構并通過所述連動結構帶動所述插頭,使所述插頭伸出所述機殼。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改進設有插頭的電子設備。
文檔編號H01Q1/22GK201562778SQ20092025396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9日
發明者陳琴娜 申請人:華為終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