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成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纜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光電復合纜的成纜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往往同時需要傳輸光信號和電力,作為光信號傳輸的光纜和 作為電力傳輸的電纜通常分別敷設。例如,用于傳輸電力的海底電纜和用于傳輸通信信號 的海底光纜一般分別敷設于海底,這種做法不僅給施工帶來困難,也增加了使用及施工成 本。 —種現有的技術的情況(參見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0520101437. O),提
出了一種具傳輸電力和傳輸通信信號雙重功能的光電復合結構海纜,在電力電纜的內護套 層內還包覆有以不銹鋼套管包覆的光纖單元,光纖單元置于芯線間隙,并且芯線和光纖單 元的四周空隙填充有填充物。這種光電復合結構海纜既能傳輸電力,又能傳輸通信信號,大 大節省了制造和敷設的費用。 在生產光電復合海纜的過程中,需要將光纜同填充繩一起填充到電纜的空隙內。 然而,原有的成纜設備僅考慮通過絞線分線盤的轉動達到成纜目的,由于光纜和填充繩在 絞線分線盤與拼線模之間有抖動現象,使成纜后光纜的位置發生變化,即填充繩與光纜之 間發生錯位現象。這樣,將導致成品復合纜在彎曲情況下光纜發生相對滑動,光纜內的光纖 容易斷裂,而且成纜后的圓整度也不好。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纜裝置,以改善現有技術 的缺失。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成纜裝置,用以形成光電復合纜。成纜裝置包括分線板,分線 板具有板體、貫穿部、第一穿孔以及第二穿孔。其中,貫穿部用以通過電纜線芯,第一穿孔用 以通過光纜線芯,第二穿孔用以通過填充線芯,并且貫穿部、第一穿孔與第二穿孔均勻地設 置于板體。 進一步的,所述分線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上述光電復合纜的中心線。 進一步的,所述成纜裝置還包括絞線分線盤與拼線模,其中絞線分線盤用以提供
上述光纜線芯、上述電纜線芯以及上述填充線芯,上述拼線模用以壓緊上述光電復合纜。 進一步的,所述分線板設置于上述絞線分線盤與上述拼線模之間,且靠近上述拼
線模一端。 進一步的,所述板體為圓形。 進一步的,所述貫穿部為扇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穿孔與上述光纜線芯緊密配合,上述第二穿孔與上述填充線 芯緊密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纜裝置,這種成纜裝置可以克服光纜和填充繩在絞線分線盤與拼線模之間的抖動現象,使光纜和填充繩平穩的、位置相對固定地進入拼
線模,這樣光纜就不容易產生位移,光纖安全度提高,同時也提高了產品的圓整度。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
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光電復合纜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成纜裝置示意圖。 圖3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成纜裝置的分線板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特舉具體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說明如下。 圖l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光電復合纜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根據 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成纜裝置示意圖。請一并結合圖1與圖2。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成纜 裝置2用以形成光電復合纜1。 如圖1所示,光電復合纜1包括電纜線芯10、光纜線芯11以及填充線芯12。在本 實施例中,兩根光纜線芯11分別在三根電纜線芯10之間,填充線芯12充填在電纜線芯10 與光纜線芯11四周空隙中。并且,電纜線芯10與光纜線芯11的橫截面均為圓形。在其它 實施例中,電纜線芯10與光纜線芯11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為任意數目,線芯結構也可以 設計為任意形狀,本實用新型對此并不作出限制。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成纜裝置2包括模架20、拼線模21、分線板22以 及絞線分線盤23。其中,絞線分線盤23用以提供電纜線芯10、光纜線芯11以及填充線芯 12。 在本實施例中,拼線模21固定于模架20上,且拼線模21用以壓緊光電復合纜1 。 在其它實施例中,模架20下方還可設置一個拼線模21,用以更好的壓緊光電復合纜1。 具體來說,拼線模21為圓形壓緊裝置,其直徑略大于上述光電復合纜1的直徑,拼 線模21可以使光纜線芯11與填充線芯12準確的充填在電纜線芯10的空隙中。 在本實施例中,分線板22設置于絞線分線盤23與拼線模21之間,并且靠近拼線 模21 —端。由于絞線分線盤23與拼線模21之間的距離較大,光纜線芯11與填充線芯12 在成纜的過程中會出現抖動現象,將分線板22設置于靠近拼線模21 —端,且分線板22所 在的平面垂直于光電復合纜1的中心線,以使得光纜線芯11與填充線芯12平穩的進入拼 線模21。 圖3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成纜裝置的分線板的局部示意圖。請一并 結合圖1與圖2。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成纜裝置2的分線板22具有板體220、貫穿部221、第 一穿孔222以及第二穿孔223。 在本實施例中,貫穿部221、第一穿孔222以及第二穿孔223均勻地設置于板體 220。如圖3所示,分線板22具有三個貫穿部221,三個第一穿孔222以及十八個第二穿孔 223。第一穿孔222分布于靠近板體220中心的區域,第二穿孔223分布于板體220的外圍 區域。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穿孔222與第二穿孔223的分布位置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本實用新型對此并不作出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貫穿部221用以通過電纜線芯10。如圖3所示,貫穿部221為扇 形。具體來說,貫穿部221是由板體220掏空制得。如果貫穿部221做成和電纜線芯10直 徑接近的貫穿孔狀,則在上述成纜裝置2停止工作時,貫穿部221容易劃傷電纜線芯1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穿孔222用以通過光纜線芯11 ,第二穿孔223用以通過填充線 芯12。并且,第一穿孔222與光纜線芯11緊密配合,第二穿孔223與填充線芯12緊密配合。 具體來說,第一穿孔222的直徑略大于光纜線芯11的直徑,第二穿孔223的直徑 略大于填充線芯12的直徑。這樣,當光纜線芯11與填充線芯12分別通過分線板22時,第 一穿孔222與第二穿孔223對光纜線芯11與填充線芯12的運動起到限制作用,可以有效 的防止抖動現象。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 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成纜裝置,用以形成光電復合纜,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線板,具有板體;貫穿部;第一穿孔;以及第二穿孔;其中,上述貫穿部用以通過電纜線芯,上述第一穿孔用以通過光纜線芯,上述第二穿孔用以通過填充線芯,并且上述貫穿部、上述第一穿孔以及上述第二穿孔均勻地設置于上述板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纜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線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上述 光電復合纜的中心線。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纜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成纜裝置還包括絞線分線盤與 拼線模,其中絞線分線盤用以提供上述光纜線芯、上述電纜線芯以及上述填充線芯,上述拼 線模用以壓緊上述光電復合纜。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成纜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線板設置于上述絞線分線盤 與上述拼線模之間,且靠近上述拼線模一端。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纜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板體為圓形。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纜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貫穿部為扇形。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纜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穿孔與上述光纜線芯緊密 配合,上述第二穿孔與上述填充線芯緊密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成纜裝置,用以形成光電復合纜。成纜裝置包括分線板,分線板具有板體、貫穿部、第一穿孔以及第二穿孔。其中,貫穿部用以通過電纜線芯,第一穿孔用以通過光纜線芯,第二穿孔用以通過填充線芯,并且貫穿部、第一穿孔與第二穿孔均勻地設置于板體。本實用新型的成纜裝置可以克服光纜和填充繩在絞線分線盤與拼線模之間的抖動現象,使光纜和填充繩平穩的、位置相對固定地進入拼線模,提高了產品的圓整度。
文檔編號H01B13/02GK201465660SQ200920077968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7日
發明者朱明 , 江壽福, 顧忠偉 申請人:上海上纜藤倉電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