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撥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將雙撥盤旋鈕中的每一個撥盤旋鈕的旋轉傳遞至轉輪單元
中的每個轉輪的撥盤裝置。
背景技術:
已提出一種如JP-A-2007-299602中所描述的撥盤裝置。設計部位于該現有撥盤 裝置的中央部。而且,撥盤旋鈕設計成圍繞該設計部,且該撥盤旋鈕被可旋轉地操作。
在該現有撥盤裝置的這一結構中,響應于撥盤旋鈕的旋轉而旋轉的轉輪設置成與 撥盤旋鈕同軸,作為將撥盤旋鈕的旋轉傳遞至設置在距撥盤旋鈕一定距離處的切換裝置的 裝置。轉輪的旋轉通過切換器傳遞至該切換裝置。 同時,本申請的申請人已設計出一種具有雙撥盤旋鈕的撥盤裝置,所述雙撥盤旋 鈕被構造成使得一個撥盤旋鈕被另一個撥盤旋鈕圍繞。然而,轉輪單元是從其他公司而不 是申請人的公司購入的。因此,為了使轉輪單元與雙撥盤旋鈕兼容,需要將每個轉輪單元構 造成使得每個轉輪單元中的兩個轉輪放置在一前一后的位置中。然而,難以將所述雙撥盤 旋鈕分別連接至放置在一前一后的位置中且彼此同軸的兩個轉輪。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形作出本發明。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撥盤裝置,該撥盤裝置能 容易地將雙旋鈕連接到具有彼此同軸布置的兩個轉輪的轉輪單元。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撥盤裝置,包括
本體; 第一撥盤旋鈕,該第一撥盤旋鈕支撐在所述本體上,從而繞預定軸線旋轉; 第二撥盤旋鈕,該第二撥盤旋鈕支撐在所述本體上,從而繞所述預定軸線旋轉,并
且所述第二撥盤旋鈕設置成圍繞所述第一撥盤旋鈕; 齒輪,該齒輪響應于所述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而旋轉,并且該齒輪設置在所述本 體上;以及 轉輪單元,該轉輪單元包括具有連接部的第一轉輪以及具有齒輪部的第二轉輪, 該第二轉輪布置成與所述第一轉輪同軸, 其中,在所述轉輪單元附連至所述本體的狀態下,所述第一轉輪的所述連接部連
接至所述第一撥盤旋鈕,并且所述第二轉輪的所述齒輪部與所述齒輪嚙合。 優選地,所述齒輪與所述第二轉輪的所述齒輪部以減速比1將所述第二撥盤旋鈕
的旋轉傳遞到所述第二轉輪。 根據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撥盤裝置,包括
本體; 第一撥盤旋鈕,該第一撥盤旋鈕支撐在所述本體上,從而繞預定軸線旋轉; 第二撥盤旋鈕,該第二撥盤旋鈕支撐在所述本體上,從而繞所述預定軸線旋轉,并且所述第二撥盤旋鈕設置成圍繞所述第一撥盤旋鈕; 第一齒輪,該第一齒輪響應于所述第一撥盤旋鈕的旋轉而旋轉,并且該第一齒輪 設置在所述本體上; 第二齒輪,該第二齒輪響應于所述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而旋轉,并且該第二齒輪 設置在所述本體上;以及 轉輪單元,該轉輪單元包括具有第一齒輪部的第一轉輪以及具有第二齒輪部的第 二轉輪,該第二轉輪布置成與所述第一轉輪同軸, 其中,在所述轉輪單元附連至所述本體的狀態下,所述第一轉輪的所述第一齒輪
部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且所述第二轉輪的所述第二齒輪部與所述第二齒輪嚙合。 優選地,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一轉輪的所述第一齒輪部以減速比1將所述第一
撥盤旋鈕的旋轉傳遞到所述第一轉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二轉輪的所述第二齒輪部以
減速比1將所述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傳遞到所述第二轉輪。 通過上述結構,在其中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彼此同軸設置的轉輪單元附連至本體 時,第一轉輪的連接部連接至第一撥盤旋鈕。于是,在第一撥盤旋鈕旋轉時,第一撥盤旋鈕 的旋轉被直接傳遞到第一轉輪。于是,第一轉輪旋轉。 另一方面,第二轉輪的齒輪部與由于從第二撥盤旋鈕傳遞來的旋轉而旋轉的所述 齒輪嚙合。于是,在第二撥盤旋鈕旋轉時,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經由所述齒輪被傳遞到第二 轉輪。于是,第二轉輪旋轉。
因此,僅僅通過將所述轉輪單元附連至所述本體,就能形成從第一撥盤旋鈕和第 二撥盤旋鈕中的每一個撥盤旋鈕到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中的相應一個轉輪的傳遞路徑。
而且,通過上述結構,能以減速比1將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傳遞到第二轉輪,這類 似于利用齒輪機構將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直接連接到第二轉輪的情形。 而且,通過上述結構,在其中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彼此同軸設置的轉輪單元附連 至本體時,第一轉輪的第一齒輪與由于從第一撥盤旋鈕傳遞來的旋轉而旋轉的第一齒輪嚙
合。于是,在第一撥盤旋鈕旋轉時,第一撥盤旋鈕的旋轉經由所述第一齒輪被傳遞到第一轉 輪。于是,第一轉輪旋轉。 另一方面,在第二轉輪的齒輪與由于從第二撥盤旋鈕傳遞來的旋轉而旋轉的所述 第二齒輪嚙合。于是,在第二撥盤旋鈕旋轉時,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經由所述第二齒輪被傳 遞到第二轉輪。于是,第二轉輪旋轉。
因此,僅僅通過將所述轉輪單元附連至所述本體,就能形成從第一撥盤旋鈕和第 二撥盤旋鈕中的每一個撥盤旋鈕到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中的相應一個轉輪的傳遞路徑。
而且,通過上述結構,能以減速比1將第一和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傳遞到第一和 第二轉輪,這類似于利用齒輪機構將第一和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直接連接到第一和第二轉 輪的情形。
通過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優選示例性實施例,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和優點將 變得更顯而易見,在附圖中 圖1為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撥盤裝置的縱向剖視 圖2為以分解方式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撥盤裝置的透視圖; 圖3是示出了該撥盤裝置的撥盤旋鈕的俯視圖; 圖4為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撥盤裝置的圖; 圖5為以分解方式示出了根據該第二實施例的撥盤裝置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例) 以下將參照圖1至圖3描述第一實施例,在該第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應用于加熱器 控制撥盤。圖l為大體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整個撥盤裝置的縱向剖視圖。圖2 為以分解方式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整個撥盤裝置的透視圖。
撥盤裝置1是通過將以下部件組裝到本體2上而構成的。即,從本體2的前表面 將空氣混合(以下稱為"A/M")板3、A/M撥盤旋鈕(對應于第二撥盤旋鈕)4、M0DE轉子5、 MODE框6、M0DE板7和MODE撥盤旋鈕(對應于第一撥盤旋鈕)8附連到本體2上。此外,從 本體2的后表面將齒輪9、蓋10、轉輪單元11以及燈座12附連到本體2上。在A/M撥盤旋 鈕4上附連有A/M指示器透光條13。在MODE撥盤旋鈕8上附連有MODE指示器透光條14。 在燈座12上附連有燈15。 本體2固定在車輛側,并包括柱狀體部2a和與該體部2a成一體地形成在體部2a 的前表面側上的筒狀支撐部2b。在體部2a的后表面上形成有齒輪容納部2c。蓋10附連 在該齒輪容納部2c上,而齒輪9容納在該齒輪容納部2c內。這樣,齒輪9可旋轉地附連到 本體2上。齒輪9包括大齒輪部9a和小齒輪部9b。通過使形成在兩個臂部12a上的接合 凸部12b分別與形成在本體2內的接合孔部2d接合而將燈座12附連到本體2上。
在本體2的支撐部2b的前表面上形成有凸緣式的接納部2e。 A/M板3附連到接 納部2e的前表面上。在接納部2e內形成有多個窗口部2f。這些窗口部2f構成了從燈15 發出的光通向A/M板3的光學路徑。 轉輪單元11是通過從筒狀底座16的后表面側將M0DE轉輪(對應于第一轉輪)17 組裝到轉輪單元11上、并從筒狀底座16的前表面將A/M轉輪(對應于第二轉輪)18組裝 到轉輪單元11上而構成的。在這種情況下,支撐部16a與筒狀底座16的內周部成一體地 形成。轉輪17和18可旋轉地支撐在支撐部16a上。接合軸17a與MODE轉輪17成一體地 形成。該接合軸17a穿過底座16并向前突出。在接合軸17a的前端部內形成有多個接合 孔部(對應于連接部)17b。齒輪部18a與A/M轉輪18成一體地形成。每根纜線19和20 分別巻繞M0DE轉輪17和A/M轉輪18中的相應一個。纜線19和20從底座16引出并連接 到切換裝置(未示出)。 由壓縮巻簧(未示出)推壓的球抵靠著形成于MODE轉輪17前表面上的制動部 (未示出)。在預定的旋轉位置處向MODE轉輪17施加制動。 形成在底座16上的接合爪部16b與形成在本體2上的接合孔部2g接合。于是轉 輪單元11被附連到本體2上。 A/M撥盤旋鈕4具有凸緣部4a,并呈筒形。A/M指示器透光條13固定到A/M撥盤 旋鈕4的內周面上。A/M撥盤旋鈕4被形成在本體2的體部2a的前表面上的卡爪部2h卡 鎖。于是A/M撥盤旋鈕4可旋轉地附連到本體2上。齒輪部4b形成在A/M撥盤旋鈕4的內周表面上。齒輪部4b與附連在本體2上的齒輪9的大齒輪部9a嚙合。
在本體2的體部2a內形成有孔部2i。由容納在孔部2i內的壓縮巻簧21推壓的 球22抵靠著形成于A/M撥盤旋鈕4的后表面上的制動部(未示出)。在預定的旋轉位置處 向A/M撥盤旋鈕4施加制動。 筒形MODE轉子5插入到A/M撥盤旋鈕4的內部。與MODE轉子5成一體地形成的 接合爪部5a與形成在MODE轉輪17的接合軸17a的前端部內的接合孔部17b接合。于是 MODE轉子5被連接到MODE轉輪17。 A/M轉輪18的齒輪部18a在本體2側與齒輪9的小齒 輪部9b接合,從而形成從MODE轉子5到MODE轉輪17的傳遞路徑。 在MODE框6和MODE板7插入到MODE轉子5內的狀態下,形成在MODE撥盤旋鈕 8內的接合孔部8a與形成在MODE轉子5上的接合爪部5b接合。于是MODE撥盤旋鈕8通 過MODE轉子5而連接至MODE轉輪17。在該狀態下,MODE框6的后部與形成在燈座12的 前端部內的接合部12c接合。MODE框6通過燈座12與本體2成一體地形成。
MODE撥盤旋鈕8通過MODE轉子5連接至MODE轉輪17。于是,MODE轉輪17響應 于MODE撥盤旋鈕8的旋轉而旋轉。另一方面,A/M撥盤旋鈕4通過齒輪機構連接至A/M轉 輪18。于是,A/M轉輪18響應于A/M撥盤旋鈕4的旋轉而旋轉。MODE轉輪17和A/M轉輪 18中的每一個轉輪的旋轉通過纜線19和20被傳遞到切換裝置(未示出)。因此可對汽車 空調器的運行加以控制。 在框6內形成有多個窗口部6a。在MODE轉子5內形成有多個窗口部5c。在本體 2的支撐部2b內形成有多個窗口部2j。形成了從燈15朝向指示器透光條、即A/M指示器 透光條13或MODE指示器透光條14的光學路徑。 通過上述結構,MODE撥盤旋鈕8被可旋轉地設置成圍繞著MODE板7,而且A/M撥 盤旋鈕4被可旋轉布置成圍繞著MODE撥盤旋鈕8,如示出了每個撥盤旋鈕4和8的俯視圖 的圖3所示。A/M撥盤旋鈕4和MODE撥盤旋鈕8中的每一個撥盤旋鈕的旋轉位置由每個指 示器透光條13和14的位置指示。在燈15打開的狀態下,從燈15發出的光照射到每個指 示器透光條13和14的后端面上。這樣,光穿過每個指示器透光條13和14,并從每個指示 器透光條13和14的前端面照射到每個板3和7的標記設計部上。 根據這種實施例,當轉輪單元11附連至本體2時,轉輪單元11中的MODE轉輪17 的接合軸17a連接到與MODE撥盤旋鈕8相連的MODE轉子5上。此外,A/M轉輪18的齒輪 部18a與響應于A/M撥盤旋鈕4的旋轉而轉動的齒輪9嚙合。這樣,盡管該撥盤裝置的構 造采用了其中轉輪17和18同軸設置的轉輪單元11,也能夠形成從M0DE撥盤旋鈕8和A/M 撥盤旋鈕4中的每一個撥盤旋鈕延伸到MODE轉輪17和A/M轉輪18中的相應一個轉輪的 傳遞路徑。因此,能容易地將雙撥盤旋鈕4和8連接到包括兩個轉輪17和18且這兩個轉 輪彼此同軸布置的轉輪單元11。 此外,主要包括齒輪9的齒輪機構被構造成以減速比1將A/M撥盤旋鈕4的旋轉 傳遞到A/M轉輪18。這樣,A/M撥盤旋鈕4的旋轉能夠傳遞到轉輪,這類似于其中A/M撥盤 旋鈕4直接連接至A/M轉輪18的結構。
(第二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4和圖5描述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的特征在于每個撥 盤旋鈕的旋轉均被傳遞到轉輪中的相應一個。
圖4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整個撥盤裝置的縱向剖視圖。圖 5是大體示出了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整個撥盤裝置的分解透視圖。撥盤裝置31是通過將以下 部件組裝到本體上而構成的。即,從本體32的前表面將A/M板33、 A/M撥盤旋鈕34、 MODE 轉子35和MODE撥盤旋鈕36附連到本體32上。此外,從本體32的后表面將MODE齒輪(對 應于第一齒輪)37、A/M齒輪(對應于第二齒輪)38、蓋39、燈單元40以及轉輪單元41附連 到本體32上。A/M指示器透光條42附連至A/M撥盤旋鈕34。 MODE指示器透光條43附連 至MODE撥盤旋鈕36。 本體32具有與體部32a的前表面成一體地形成的大直徑A/M支撐部32b和小直 徑MODE支撐部32c 。在本體32內,MODE齒輪37可旋轉地支撐在位于MODE支撐部32c內 部的位置處。在A/M齒輪38容納在與蓋39成一體地形成的容量部39中的狀態下,A/M齒 輪38被可旋轉地支撐。齒輪37包括大直徑的第一齒輪部37a和小直徑的第二齒輪部37b。 齒輪38包括大直徑的第一齒輪部38a和小直徑的第二齒輪部38b。 MODE齒輪37的第一齒 輪部37a從形成在MODE支撐部32c內的窗口部32d面向外部。第二齒輪部37b從形成在 本體32的A/M支撐部32b內的窗口部32e面向外部。A/M齒輪38的第一齒輪部38a從形 成在蓋39的容納部39a內的窗口部39b面向內部。第二齒輪部38b從窗口部39c面向內 部。 轉輪單元41被構造成使得MODE轉輪45可旋轉地附連至底座44,且A/M轉輪46 可旋轉地附連至底座44從而圍繞MODE轉輪45的支撐軸45a。在MODE轉輪45的前端外 周部上形成有齒輪部(對應于第一齒輪部)45b。齒輪部45b與MODE齒輪37的第二齒輪 部37b嚙合。在A/M轉輪46的延展部46a的前端外周部上形成有齒輪部(對應于第二齒 輪部)46b。齒輪部46b與A/M齒輪38的第二齒輪部38b嚙合。 A/M撥盤旋鈕34的凸緣部34a與形成在本體32的體部32a上的接合爪部32f接 合。于是,A/M撥盤旋鈕34被附連至本體32,從而圍繞A/M支撐部32b。在此狀態下,形成 在A/M撥盤旋鈕34內周上的齒輪部34b與A/M齒輪38的第一齒輪部38a嚙合。
在本體32的A/M支撐部32b上形成有接合爪部32g。形成在MODE撥盤旋鈕36上 的凸緣部36a與該接合爪部32g接合。于是,MODE撥盤旋鈕36以防滑脫的狀態附連至本 體32,從而圍繞M0DE支撐部32c。在該狀態下,形成在MODE撥盤旋鈕36內周上的齒輪部 36b與MODE齒輪37的第一齒輪部37a嚙合。在此狀態下,每一齒輪的齒輪比被設置成使得 撥盤旋鈕34和36中的每一個撥盤旋鈕的旋轉以減速比1傳遞到轉輪45和46中的相應一 個轉輪。 由附連至本體32的壓縮巻簧49推壓的球50抵靠每個撥盤旋鈕34和36。這樣, 在預定的旋轉位置處向每個撥盤旋鈕34和36施加制動。 纜線49和50中的每根纜線巻繞MODE轉輪45和A/M轉輪46中的相應一個。纜 線49和50從底座44引出并連接到切換裝置(未示出)。 通過上述結構,MODE轉輪45響應于MODE撥盤旋鈕36的旋轉而轉動,這類似于采 用其中MODE撥盤旋鈕36直接連接至MODE轉輪45的結構時的情形。A/M轉輪46響應于 A/M撥盤旋鈕34的旋轉而轉動,這類似于其中A/M撥盤旋鈕34直接連接至A/M轉輪46的 結構的情形。 根據本實施例,當轉輪單元41附連至本體32時,轉輪單元41側的齒輪部45b和46b中的每一個都與本體32側的齒輪37和38中的相應一個嚙合。雖然本實施例采用轉輪 單元41 ,但是能夠形成從MODE撥盤旋鈕36和A/M撥盤旋鈕34中的每一個撥盤旋鈕到MODE 轉輪45和A/M轉輪46中的相應一個轉輪的傳遞路徑。因此,與第一實施例類似,能更容易 地將雙撥盤旋鈕34和36連接到包括兩個轉輪45和46且這兩個轉輪彼此同軸布置的轉輪 單元41。 此外,主要包括齒輪37和38的齒輪機構被構造成以減速比1將撥盤旋鈕34和36 中的每一個撥盤旋鈕的旋轉傳遞到轉輪45和46中的相應一個。這樣,能利用該齒輪機構 將撥盤旋鈕34和36中的每一個撥盤旋鈕的旋轉傳遞到轉輪45和46中的相應一個,這類 似于在其中撥盤旋鈕34和36中的每一個撥盤旋鈕直接與轉輪45和46中的相應一個轉輪 連接的結構下的情形。在撥盤裝置構成為使得齒輪37和38中的一個齒輪與相應旋鈕的齒 輪部先嚙合的情形下,優選地,能在轉輪單元41附連至本體32時防止齒輪37和38中的一 個齒輪由于每個齒輪37和38的后沖而不與相應旋鈕的齒輪部嚙合。即,在其中齒輪37和 38同時分別與旋鈕嚙合的結構的情況下,由于齒輪37和38中的游隙的存在而能使后沖最 小化。優選地,齒輪37和38能分別與旋鈕的齒輪部分次序嚙合。這樣,在齒輪與相應旋鈕 的齒輪部之間的每次接合時,工作者能在檢查它們之間的接合的同時使齒輪與旋鈕的齒輪 部嚙合。(其他實施例) 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而是能如下地進行改變或擴展。 本發明不限于雙撥盤旋鈕,而是可以應用于三個或更多個撥盤旋鈕。 本發明不限于加熱器控制撥盤,而是可應用于各種撥盤。 盡管已針對特定的優選實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但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 明顯的是,能基于本發明的教導進行各種變化和改變。顯然,這樣的變化和改變落入由所附 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明精神、范圍和意圖內。本申請基于2008年10月24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8-274275,該申請的內
容并入本文作為參考。
權利要求
一種撥盤裝置,包括本體;第一撥盤旋鈕,所述第一撥盤旋鈕支撐在所述本體上,從而繞預定軸線旋轉;第二撥盤旋鈕,所述第二撥盤旋鈕支撐在所述本體上,從而繞所述預定軸線旋轉,并且所述第二撥盤旋鈕設置成圍繞所述第一撥盤旋鈕;齒輪,所述齒輪響應于所述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而旋轉,并且所述齒輪設置在所述本體上;以及轉輪單元,所述轉輪單元包括具有連接部的第一轉輪以及具有齒輪部的第二轉輪,所述第二轉輪布置成與所述第一轉輪同軸,其中,在所述轉輪單元附連至所述本體的狀態下,所述第一轉輪的所述連接部連接到所述第一撥盤旋鈕,并且所述第二轉輪的所述齒輪部與所述齒輪嚙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盤裝置,其中,所述齒輪與所述第二轉輪的所述齒輪部以 減速比1將所述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傳遞到所述第二轉輪。
3. —種撥盤裝置,包括 本體;第一撥盤旋鈕,所述第一撥盤旋鈕支撐在所述本體上,從而繞預定軸線旋轉; 第二撥盤旋鈕,所述第二撥盤旋鈕支撐在所述本體上,從而繞所述預定軸線旋轉,并且所述第二撥盤旋鈕設置成圍繞所述第一撥盤旋鈕;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響應于所述第一撥盤旋鈕的旋轉而旋轉,并且所述第一齒輪設置在所述本體上;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響應于所述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而旋轉,并且所述第二齒輪 設置在所述本體上;以及轉輪單元,所述轉輪單元包括具有第一齒輪部的第一轉輪以及具有第二齒輪部的第二 轉輪,所述第二轉輪布置成與所述第一轉輪同軸,其中,在所述轉輪單元附連至所述本體的狀態下,所述第一轉輪的所述第一齒輪部與 所述第一齒輪嚙合,且所述第二轉輪的所述第二齒輪部與所述第二齒輪嚙合。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撥盤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一轉輪的所述第一 齒輪部以減速比1將所述第一撥盤旋鈕的旋轉傳遞到所述第一轉輪;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二轉輪的所述第二齒輪部以減速比1將所述第二撥盤旋 鈕的旋轉傳遞到所述第二轉輪。
全文摘要
一種撥盤裝置,包括本體;第一撥盤旋鈕,該第一撥盤旋鈕支撐在所述本體上,從而繞預定軸線旋轉;第二撥盤旋鈕,該第二撥盤旋鈕支撐在所述本體上,從而繞所述預定軸線旋轉,并且該第二撥盤旋鈕設置成圍繞第一撥盤旋鈕;齒輪,該齒輪響應于第二撥盤旋鈕的旋轉而旋轉,并且該齒輪設置在所述本體上;以及轉輪單元,該轉輪單元包括具有連接部的第一轉輪以及具有齒輪部的第二轉輪,該第二轉輪布置成與第一轉輪同軸。在所述轉輪單元附連至所述本體的狀態下,第一轉輪的連接部連接到第一撥盤旋鈕,并且第二轉輪的齒輪部與所述齒輪嚙合。
文檔編號H01H19/14GK101728109SQ20091020735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4日
發明者久田雅人, 小川聰, 西村公一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海理化電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