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太陽能電池模塊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配線材料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太陽能電池能夠將純凈且無窮盡供應的太陽光直接轉換為電,因此,作為新能源被人們所期待。一般地,每一個太陽能電池的輸出為數瓦的程度。從而,在使用太陽能電池作為房屋、樓宇等的電源時,能夠使用通過電連接多個太陽能電池而提高輸出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多個太陽能電池沿著排列方向排列。多個太陽能電池通過配線材料相互連接。配線材料接合在形成在太陽能電池的主面上的連接用電極上。連接用電極具有沿著排列方向的長方形的形狀。此處,提出了將在比焊料的熔融溫度低的溫度下熱固化的樹脂粘接劑插入配線材料與連接用電極之間,從而將配線材料粘接在連接用電極上的方法(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7-214533號公報)。根據這樣的方法,與通過焊接將配線材料接合在連接用電極上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小在連接配線材料的工序中的溫度變化對太陽能電池造成的影響。但是在連接配線材料的工序中,樹脂粘接劑隨著溫度上升而膨脹,之后隨著固化而收縮。因此,在粘接配線材料之后,在樹脂粘接劑的內部會殘留應力。此處,樹脂粘接劑和連接用電極同樣,具有沿著排列方向的長方形的形狀。因此,樹脂粘接劑的膨脹和收縮,相比于與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排列方向上更大。即,在樹脂粘接劑的內部,在排列方向上殘留較大的應力。隨著時間的經過,這樣的應力可能會導致在樹脂粘接劑與配線材料的界面上或樹脂粘接劑與連接用電極的界面上產生微觀上的剝離、在樹脂粘接劑的內部產生微小的裂紋。
發明內容本發明是鑒于上述狀況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少在插入配線材料與連接用電極之間的樹脂粘接劑的內部殘留的應力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及其制造方法。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具有沿著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以及用于電連接上述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的配線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太陽能電池具有光電變換部、和在上述光電變換部的第一主面上形成的連接用電極,上述配線材料通過樹脂粘接劑被粘接在上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上述樹脂粘接劑具有在與上述光電變換部的上述第一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通過除去上述樹脂粘接劑而分別形成的多個除去區域。在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中,上述連接用電極可以在上述光電變換部的上述第一主面上沿著上述排列方向形成。在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中,上述多個除去區域可以在上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形成。在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中,上述多個除去區域可以在上述樹脂粘接劑與上述連接用電極相接的界面上形成。在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中,上述多個除去區域可以在與上述排列方向交叉的線上相連。在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中,上述連接用電極可以在上述除去區域與上述配線材料接觸。此外,上述連接用電極具有多個凸部,上述多個凸部各自可以在上述多個除去區域的各個上與上述配線材料接觸。此外,上述配線材料具有形成上述配線材料的表面的導電層,上述多個凸部可以在上述除去區域嵌入上述導電層內。此外,上述樹脂粘接劑可以具有絕緣性填料。在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中,上述樹脂粘接劑可以含有導電性填料和絕緣性填料中的至少一種。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方法是具有沿著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以及用于電連接上述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的配線材料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第一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變換部的第一主面上形成連接用電極的連接用電極形成工序;和在上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通過樹脂粘接劑粘接上述配線材料的配線材料粘接工序,其中,在上述配線材料粘接工序中,通過在與上述光電變換部的上述第一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除去上述樹脂粘接劑,分別形成多個除去區域。在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配線材料粘接工序中,可以在上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形成上述多個除去區域。在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方法中,可以是,在上述連接用電極形成工序中,在上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形成多個凸部,在上述配線材料粘接工序中,通過相對地按壓上述配線材料和上述第一太陽能電池,使上述多個凸部和上述配線材料接觸。在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配線材料粘接工序中,使上述多個除去區域可以在與上述排列方向交叉的線上相連地形成。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具有沿著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以及用于電連接上述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的配線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太陽能電池具有光電變換部、和在上述光電變換部的第一主面上形成的連接用電極,上述配線材料通過樹脂粘接劑被粘接在上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上述樹脂粘接劑在其與上述配線材料相接的界面上具有通過除去上述樹脂粘接劑而分別形成的多個除去區域。在作為本發明的特征的太陽能電池模塊中,上述樹脂粘接劑可以在上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具有上述多個除去區域。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模塊ioo的側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10的平面圖。圖3是連接用電極40的放大平面圖。圖4是沿圖3的A-A線的放大截面圖。圖5是沿圖3的B-B線的放大截面圖。圖6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串1的平面圖。圖7是沿圖6的C-C線的放大截面圖。圖S是沿圖6的D-D線的放大截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接著,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以下的附圖的記載中,相同或類似的部分標注相同或類似的符號。其中,應該注意的是附圖是示意圖,各尺寸的比率等與現實的實物不同。因此,具體的尺寸等必須參照以下的說明進行判斷。此外,在附圖相互之間,當然也包括相互的尺寸的關系和比率不同的部分。(太陽能電池模塊的概要結構)參照圖1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概要結構。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側面放大圖。太陽能電池模塊100包括太陽能電池串1、受光面側保護材料2、背面側保護材料3和密封材料4。太陽能電池模塊100是通過在受光面側保護材料2與背面側保護材料3之間密封太陽能電池串1而構成的。太陽能電池串1具有多個太陽能電池10、配線材料11和樹脂粘接劑12。太陽能電池串1是通過利用配線材料11使沿著排列方向H排列的多個太陽能電池IO相互連接而構成的。太陽能電池IO具有太陽光入射的受光面、和設置在受光面的相反側的背面。受光面和背面是太陽能電池10的主面。在太陽能電池1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形成有細線電極30和連接用電極40。關于太陽能電池10的結構將在后面敘述。配線材料11使多個太陽能電池10彼此相互電連接。具體地說,配線材料11使在一個太陽能電池10的受光面上形成的連接用電極40與在與該一個太陽能電池鄰接的另一個太陽能電池10的背面上形成的連接用電極40電連接。由此,使一個太陽能電池10與另一個太陽能電池10電連接。配線材料11包括由薄板狀的銅等構成的低電阻層、和在低電阻層的表面上形成的由焊料等構成的導電層。導電層形成配線材料ll的表面。樹脂粘接劑12插入配線材料11與連接用電極40之間。即,配線材料11通過樹脂粘接劑12被連接在連接用電極40上。樹脂粘接劑12優選是在焊料的熔點以下例如約20(TC以下的溫度下固化。作為樹脂粘接劑12,除了例如能夠使用丙烯酸樹脂、柔性高的聚氨脂類等熱固性樹脂粘接劑之外,還能夠使用在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或者聚氨脂樹脂中混合有固化劑的二液反應類粘接劑等。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樹脂粘接劑12,使用以環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帶狀(長方形的形狀)膜片粘接劑。另外,在樹脂粘接劑12中,也可以含有導電性填料或絕緣性填料中的至少一種。作為導電性填料,能夠使用鎳、帶金鍍層的鎳等。受光面側保護材料2配置在密封材料4的受光面側,保護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表面。作為受光面側保護材料2,能夠使用具有透光性和防水性的玻璃、透光性塑料等。背面側保護材料3配置在密封材料4的背面側,保護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背面。作為背面側保護材料3,能夠使用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樹脂膜、具有由樹脂膜夾著Al箔的結構的疊層膜等。密封材料4將太陽能電池串1密封在受光面側保護材料2與背面側保護材料3之間。作為密封材料4,能夠使用EVA、EEA、PVB、硅、聚氨脂、丙烯酸、環氧等透光性的樹脂。另外,在具有以上所述的結構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外周能夠安裝鋁框架(未圖示)。(太陽能電池的結構)接著,參照圖2說明太陽能電池10的結構。圖2是太陽能電池10受光面的平面圖。如圖2所示,太陽能電池10具有光電變換部20、多根細線電極30和連接用電極40。通過在光電變換部20的主面上受光,光電變換部20生成光生載流子。光生載流子是太陽光被光電變換部20吸收而生成的空穴和電子。光電變換部20在內部具有n型區域和p型區域,在n型區域與p型區域的界面上形成半導體結。光電變換部20能夠使用由單晶Si、多晶Si等結晶類半導體材料、GaAs、InP等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等的半導體材料等構成的半導體基板而形成。另外,光電變換部20也可以具有通過在單晶硅基板與非晶硅層之間夾著實質上本征的非晶硅層而改善異質結界面的特性的結構,即所謂的HIT結構。細線電極30是收集來自光電變換部20的光生載流子的電極。如圖2所示,細線電極30在光電變換部20上,沿著與排列方向H交叉的方向形成有多根。細線電極30例如能夠使用以樹脂材料作為粘合劑、以銀粒子等導電性粒子作為填料的樹脂型導電性膏而形成。另外,如圖1所示,細線電極30在光電變換部2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同樣地形成。細線電極30的根數能夠考慮光電變換部20的大小等設定為適當的根數。例如,在光電變換部20的尺寸為約100mm見方的情況下,細線電極30能夠形成50根左右。連接用電極40是連接有配線材料11的電極。如圖2所示,連接用電極40在光電變換部20上沿著排列方向H形成。從而,連接用電極40與多根細線電極30交叉。連接用電極40與細線電極30同樣,例如能夠使用以樹脂材料作為粘合劑、以銀粒子等導電性粒子作為填料的樹脂型導電性膏而形成。另外,如圖1所示,連接用電極40也形成在光電變換部20的背面上。連接用電極40的根數能夠考慮光電變換部20的大小等設定為適當的根數。例如,在光電變換部20的尺寸為約100mm見方的情況下,能夠形成2根寬約1.5mm的連接用電極40。這樣的連接用電極40能夠通過絲網印刷等印刷法形成。在使用于絲網印刷的版中,利用乳劑堵塞絲線(wire)張成格子狀的網的網眼,并且與形成連接用電極40的區域相對應地使乳劑欠缺。上述樹脂型導電性膏從乳劑欠缺的部分通過網眼,被擠出到光電變換部20上。從而,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形成與網眼對應的多個凸部。圖3是圖2所示的連接用電極40的示意放大平面圖。如圖3所示,連接用電極40的連接用電極40被連接的表面上形成有微小的多個凸部。此處,凸部在沿著與排列方向H交叉的交叉方向K的線上相連(在一條線上排列連接)。這是為了在同時對連接用電極40和細線電極30進行絲網印刷的情況下,使得絲網的絲線部分不會與印刷細線電極30的位置重合。在圖3中,交叉方向K設置為從排列方向H偏斜約30度的角度M,但并不限于此值。另外,在不擔心絲網的絲線部分與印刷細線電極30的位置重合等的情況下,偏斜角M也可以為90度。在此情況下,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形成的多個凸部在沿著與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線上相連。圖4是沿圖3的A—A線(沿交叉方向K的線)的放大截面圖。在使用一般的版的情況下,形成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的多個凸部的間距a為30um左右。此外,在使用一般的版的情況下,在與光電變換部2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的凸部的高度P為520"m左右。如圖4所示,沿著交叉方向K連續形成具有相同程度的高度的凸部。圖5是沿圖3的B—B線(沿著排列方向H的線)的放大截面圖。如圖5所示,在排列方向H上,高度不同的凸部相連。具有高度P的凸部的間距Y為100um左右。(太陽能電池串的結構)接著,參照太陽能電池串1的結構。圖6表示在圖2所示的連接用電極40上,通過樹脂粘接劑12粘接有配線材料11的狀態。如圖6所示,配線材料11配置在沿著排列方向H形成為線狀的連接用電極40上。在配線材料11與連接用電極40之間插入樹脂粘接劑12。從而,樹脂粘接劑12在連接用電極40上沿著排列方向H配置。在圖6中,樹脂粘接劑12的寬度大于配線材料11的寬度,但也可以是兩者的寬度以下。圖7是沿圖6的C一C線(沿著交叉方向K的線)的放大截面圖。具體地說,圖7表示在光電變換部20上依次配置有連接用電極40、樹脂粘接劑12和配線材料11的狀況。如該圖所示,樹脂粘接劑12具有在與光電變換部2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通過除去樹脂粘接劑12而分別形成的多個除去區域12a。多個除去區域12a形成在樹脂粘接劑12與配線材料ll相接的界面上。這樣的多個除去區域12a,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在沿著交叉方向K的線上相連地形成。多個的除去區域12a分別是通過形成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的多個凸部嵌入配線材料11的導電層而形成的。從而,多個除去區域12a形成在樹脂粘接劑12與連接用電極40相接的界面上。連接用電極40分別在多個除去區域12a與配線材料11接觸。連接用電極40與配線材料11的接觸面例如是直徑4)320"m的圓形。圖8是沿圖6的D—D線(沿著排列方向H的線)的放大截面圖。如圖8所示,在排列方向H上,除去區域12a以規定的間隔被形成。換言之,樹脂粘接劑12在排列方向H上,以規定的間隔被除去區域12a在微觀上隔斷。(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方法)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制造方法的一個例子。首先,通過利用堿性溶液對100mm見方的n型單晶硅基板進行各向異性蝕刻加工,在n型單晶硅基板的受光面上形成微細的多個凸部。接著,在n型單晶硅基板的受光面側,使用CVD(化學氣相沉積)法,依次疊層i型非晶硅層、p型非晶硅層。同樣地,在n型單晶硅基板的背面側,依次疊層i型非晶硅層、n型非晶硅層。接著,使用PVD(物理蒸鍍)法,在p型非晶硅層的受光面側形成ITO膜。同樣,在n型非晶硅層的背面側形成ITO膜。通過以上過程,制作光電變換部20。接著,使用絲網印刷法等印刷法,在光電變換部2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以規定的圖案配置環氧類熱固化型的銀膏。如圖2所示,規定的圖案是指通過沿著排列方向H延伸的2根連接用電極40、和與連接用電極40交叉的多根細線電極30形成的格子形狀。此處,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與用于絲網印刷的網眼的形狀相對應地形成多個凸部。絲線延伸的方向相對于印刷的刮板方向(排列方向H)設有規定的偏斜角。因此,多個凸部在與刮板方向(排列方向H)交叉的方向(交叉方向K)上相連地形成。12接著,在規定條件下加熱銀膏使其固化。通過以上過程,制作太陽能電池IO。接著,在連接用電極40上,利用樹脂粘接劑12粘接配線材料11。由此,使配線材料11和太陽能電池10機械連接且電連接。具體地說,首先,分別在形成在光電變換部20的受光面和背面上的連接用電極40上,依次配置樹脂粘接劑12和配線材料11。接著,對配線材料11和太陽能電池IO進行相對按壓,具體地說,使用被加熱至約20(TC的加熱塊,將配線材料ll向太陽能電池10按壓。此時,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形成的多個凸部嵌入設置在配線材料11的表面上的導電層中。由此,在與光電變換部2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樹脂粘接劑12被除去,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形成多個除去區域12a。多個凸部沿著交叉方向K排列,因此,樹脂粘接劑12在排列方向H上以規定的間隔在微觀上被隔斷。通過以上過程,制作太陽能電池串l。接著,在玻璃基板(受光面側保護材料2)上依次疊層EVA(密封材料4)片、太陽能電池串1、EVA(密封材料4)片、和PET片(背面側保護材料3),形成疊層體。接著,在真空氣氛中對上述疊層體進行加熱壓接,使EVA固化。通過以上過程,制造太陽能電池模塊100。另外,在太陽能電池模塊100上,能夠安裝端子箱、鋁框架等。(作用和效果)在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中,樹脂粘接劑12具有通過在與光電變換部2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除去樹脂粘接劑12而形成的多個除去區域12a。多個除去區域12a在與排列方向H交叉的線上(交叉方向K)相連。這樣,樹脂粘接劑12具有在與排列方向H交叉的線上相連的多個除去區域12a。從而,構成樹脂粘接劑的高分子,在排列方向H上,通過多個除去區域12a在微觀上被隔斷。因此,能夠緩和在樹脂粘接劑12的內部殘留的排列方向H的應力。結果,能夠抑制隨著時間的經過在樹脂粘接劑12與配線材料11的界面上或樹脂粘接劑12與連接用電極40的界面上的微觀上的剝離、樹脂粘接劑12的內部的微小裂紋的產生。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制造方法中,通過對配線材料11和太陽能電池IO進行相對按壓,使多個凸部嵌入配線材料11的導電層。從而能夠形成多個除去區域12a。此外,通過使連接用電極40和配線材料11直接接觸,能夠實現連接用電極40與配線材料ll的電連接。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絲網印刷法形成連接用電極40。因此,利用在版中使用的網的網眼,能夠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形成多個凸部。g卩,沒有必要追加用于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形成多個凸部的工序,從而能夠維持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生產率。(其他實施例)本發明通過上述實施方式進行了敘述,但是不應理解為本發明僅限于構成該公開內容的一部分的論述和附圖。根據該公開內容,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想出各種替代實施方式、實施例和運用技術。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為了形成除去區域12a,借用了由于絲網印刷而形成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的多個凸部,但是也可以通過對連接用電極40進行機械加工而形成多個凸部。此外,也可以通過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多次重復涂敷導電性膏而形成多個凸部。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多個除去區域12a在與排列方向H交叉的線上形成為斷續地連接,但除去區域12a也可以在與排列方向H交叉的線上以規定的高度連續。本發明中,只要能夠在排列方向H上微觀地隔斷樹脂粘接劑12,則除去區域12a的形狀并無限定。從而,除去區域12a也可以不是排列在一條直線上。此外,除去區域12a也可以不是形成在樹脂粘接劑12的整個區域中,只要在交叉方向K上相連就能夠達到本發明的效果。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上形成規則排列的多個凸部,但只要能夠形成在與排列方向H交叉的線上相連的除去區域12a,則多個凸部的間距和高度也可以不規則。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連接用電極40是沿著排列方向H連續形成的,但連接用電極40也可以沿著排列方向H隔斷成多個。本發明并不限定連接用電極40的表面形狀。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光電變換部20的背面上形成有多根細線電極30,但也可以以覆蓋整個背面的方式形成。本發明并不限定在光電變換部20的背面上形成的細線電極30的形狀。這樣,本發明當然包括在這里沒有被記載的各種實施方式等。從而,本發明的技術范圍僅由根據上述說明內容的適當的專利權利要求的范圍的發明特定事項所確定。以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下述實施例,在不改變其主旨的范圍內,能夠實施適當的變更。(實施例)首先,使用尺寸為100mm見方的n型單晶硅基板,制作光電變換部。在光電變換部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使用環氧類熱固化型的銀膏,通過絲網印刷法將細線電極和連接用電極形成為格子狀。連接用電極的厚度(高度)設為50um,寬度設為1.5mm。接著,準備已在寬1.5mm的扁平銅箔的表面上進行SnAgCu類焊料的電鍍處理的配線材料。接著,在形成在一個太陽能電池的受光面上的連接用電極、和形成在鄰接的另一個太陽能電池的背面上的連接用電極上,涂敷環氧樹脂類粘接劑。作為環氧樹脂類粘接劑,使用在環氧樹脂lmm3中混煉有約10000個鎳粒子的粘接劑。接著,在環氧樹脂類粘接劑上配置配線材料,利用被加熱至200i:的金屬頭從配線材料的上下方向以2MPa加壓60秒。這樣,在樹脂粘接劑中,利用在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形成的多個凸部,形成在與光電變換部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被除去的除去區域。此外,在除去區域,連接用電極與配線材料接觸。連接用電極和配線材料接觸的部分的面積是,每一個除去區域為約小320um。通過上述過程,制作實施例的太陽能電池串。通過EVA將這樣的太陽能電池串密封在玻璃與PET膜之間,從而制造太陽能電池模塊。(比較例1)接著,制造比較例1的太陽能電池模塊。比較例1與上述實施例的制造方法的不同點在于,金屬頭向配線材料的加壓是在0.25MPa下進行的。其他工序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比較例2)接著,制造比較例2的太陽能電池模塊。比較例2與上述實施例的制造方法的不同點在于,不使用樹脂粘接劑,而將配線材料焊接在連接用電極上。具體地說,將涂敷有有機酸類的熔劑的配線材料配置在連接用電極上,吹送30(TC的熱風,從而使焊料熔融。其他工序與上述實施例相同。(輸出測定)對于實施例和比較例1、2,測定串化之后的太陽能電池的輸出/串化之前的太陽能電池的輸出的值,并將其結果示于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如上表所示,在比較例2中,配線材料的連接工序之后,輸出顯著減少。這是因為,由于被涂敷在配線材料上的熔劑的殘渣,使得配線材料與連接用電極之間的串聯電阻變大。另一方面,在通過樹脂粘接劑連接配線材料的實施例和比較例1中,配線材料的連接工序之后的輸出的減少較小。(溫度循環試驗)對于上述實施例和比較例1、2的太陽能電池模塊,使用恒溫槽進行溫度循環試驗。其中,溫度循環試驗按照JISC8917的規定進行。具體地說,各樣品保存在恒溫槽內,用45分鐘時間從25。C上升到90°C,在此溫度下保持90分鐘,接著,用90分鐘時間下降至一40'C,在此溫度下保持90分鐘,進而,用45分鐘時間上升至25°C。以此作為1個循環(6小時),進行200個循環。測定試驗前后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輸出,并將其結果示于表2。試驗后的輸出/試驗前的輸出(%)實施例99.0比較例197.5比較例298.7如表2所示,在比較例1中,在溫度循環試驗之后,輸出顯著降低。這是因為,形成在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的多個凸部與配線材料接觸的位置極少,幾乎沒有隔斷樹脂粘接劑的地方,除了受到在樹脂粘接劑的內部殘留的應力的影響之外,還受到伴隨溫度循環試驗的溫度變化的應力的影響,在樹脂粘接劑中損傷被累積。另外,在這樣的比較例1中,利用被混煉在環氧樹脂中的鎳粒子達到連接用電極與配線材料的電連接。另一方面,在實施例中,溫度循環試驗前后的輸出的變化較小。這是因為,通過使熱壓接配線材料時的壓力較大,使得在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形成的多個凸部嵌入配線材料,樹脂粘接劑在微觀上被隔斷。即,構成樹脂粘接劑的高分子被多個凸部隔斷,因此能夠減少殘留在樹脂粘接劑的內部的應力。特別是,樹脂粘接劑的微觀上的隔斷是在與樹脂粘接劑的長度方向交叉的線上產生的,因此能夠緩和樹脂粘接劑的長度方向上的應力。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電池模塊,其具有沿著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以及用于電連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的配線材料,該太陽能電池模塊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具有光電變換部;和在所述光電變換部的第一主面上形成的連接用電極,所述配線材料通過樹脂粘接劑被粘接在所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所述樹脂粘接劑具有在與所述光電變換部的所述第一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通過除去所述樹脂粘接劑而分別形成的多個除去區域。2.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用電極在所述光電變換部的所述第一主面上沿著所述排列方向形成。3.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除去區域在所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形成。4.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除去區域在所述樹脂粘接劑與所述連接用電極相接的界面上形成。5.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除去區域在與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線上相連。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用電極在所述除去區域與所述配線材料接觸。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用電極具有多個凸部,所述多個凸部各自在所述多個除去區域的各個上與所述配線材料接觸。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線材料具有形成所述配線材料的表面的導電層,所述多個凸部在所述除去區域嵌入所述導電層內。9.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樹脂粘接劑含有導電性填料和絕緣性填料中的至少一種。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樹脂粘接劑具有絕緣性填料。11.一種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方法,該太陽能電池模塊具有沿著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以及用于電連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的配線材料,該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變換部的第一主面上形成連接用電極的連接用電極形成工序;和在所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通過樹脂粘接劑粘接所述配線材料的配線材料粘接工序,其中在所述配線材料粘接工序中,通過在與所述光電變換部的所述第一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除去所述樹脂粘接劑,分別形成多個除去區域。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線材料粘接工序中,在所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形成所述多個除去區域。13.如權利要求H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連接用電極形成工序中,在所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形成多個凸部,在所述配線材料粘接工序中,通過相對地按壓所述配線材料和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使所述多個凸部與所述配線材料接觸。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線材料粘接工序中,使所述多個除去區域在與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線上相連地形成。15.—種太陽能電池模塊,其具有沿著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以及用于電連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陽能電池的配線材料,該太陽能電池模塊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具有-光電變換部;和在所述光電變換部的第一主面上形成的連接用電極,所述配線材料通過樹脂粘接劑被粘接在所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所述樹脂粘接劑在其與所述配線材料相接的界面上具有通過除去所述樹脂粘接劑而分別形成的多個除去區域。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樹脂粘接劑在所述連接用電極的表面上具有所述除去區域。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太陽能電池模塊及其制造方法。在太陽能電池模塊(100)中,樹脂粘接劑(12)具有在與光電變換部(2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通過除去樹脂粘接劑(12)而形成的多個除去區域(12a)。多個除去區域(12a)在交叉方向(K)上相連。文檔編號H01L31/05GK101483203SQ20081019087公開日2009年7月15日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5日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7日發明者吉嶺幸弘,平茂治,齋田敦,橋本治壽,神野浩申請人:三洋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