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交流適配器及其組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流適配器及其組裝方法,尤其涉及在帶有插頭的外殼內裝入 印刷電路板而成的交流適配器及其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這種交流適配器由設有一對插頭的外殼、和裝入該外殼內的印刷電
路板構成。圖9表示該交流適配器的現有例。在該圖中,符號l表示由合成樹 脂構成的外殼,在外殼1內用模制成形一體地固定設有一對插頭(未圖示)。
該插頭的根基側部分向外殼1內面一側突出少許量,在該突出部分上設有 固定接觸片部2、 2。另外,在上述外殼1內裝入了具有電子部件安裝面和布 線圖形面的印刷電路板3。在該印刷電路板3上設有觸點端子4、 4,該觸點端 子4、 4通過電線5、 5與上述插頭一側(外殼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2、 2電 連接。
在上述交流適配器中,在上述外殼1內裝入印刷電路板3時,將各電線5、 5的兩端分別軟釬焊在插頭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2、 2和印刷電路板3 —側的 觸點端子4、 4上,在該外殼1內的規定位置上插入并組裝印刷電路板3。并 且,在組裝之后,進行了電線5、 5的圍繞處理(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的圖 4)。
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平9 - 7723號公報。
上述現有的交流適配器由于利用電線5、 5連接插頭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 2、 2和印刷電路板3—側的觸點端子4、 4,并在上述外殼1內裝入印刷電路 板3,所以不僅該印刷電路板3的組裝作業麻煩,而且電線5、 5的軟釬焊以 及圍繞處理花費較長的時間,存在生產效率降低的問題。
再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考慮過直接壓接插頭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和印 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進行電連接。但是,這種情況下,由于上述固定接觸 片部和觸點端子僅依賴于壓接力進行電連接,所以很難將二者之間的電連接維持為穩定的狀態。
尤其是,在印刷電路板的組裝時或者組裝后,由于該印刷電路板相對外殼 發生位置偏移,因而上述電連接穩定性降低,擔心交流適配器的性能質量降低。
發明內容
于是,為了使印刷電路板的組裝作業變得容易且提高生產率,并且總能確 保插頭 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和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的連接穩定性而產 生了要解決的技術課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該課題。
本發明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提出,方案一記載的發明提供一種交流適配 器,在帶有插頭的外殼內裝入印刷電路板,且電連接設于該印刷電路板的觸點 端子與形成于上述插頭的根基側端部的固定接觸片部而成,上述觸點端子由彈 簧材料形成以便彈性地擠壓接觸在上述固定接觸片部上,在上述外殼一側設有 限制上述印刷電路板相對于該外殼的厚度方向的位置的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 突起、和限制該印刷電路板的寬度方向的位置的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
根據這種結構,在帶有插頭的外殼內組裝印刷電路板時,當在該外殼內將 印刷電路板從該插頭的相反一側插入至組裝位置時,利用上述厚度方向位置限 制用突起和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該印刷電路板相對于上述外殼,固定在 該印刷電路板的厚度方向以及寬度方向上的固定的組裝位置。與此同時,通過 該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彈性地擠壓在上述插頭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上, 從而該觸點端子和固定接觸片部電連接。
方案二記載的發明是在方案一記載的交流適配器的基礎上提供如下交流 適配器,上述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分別配置在上述印刷電路板的寬度方向 兩側,并且,該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形成為軌道形狀,以使上述印刷電路 板的寬度方向兩側部可滑動地進行嵌合。
根據這種結構,由于配設于印刷電路板的寬度方向兩側的寬度方向位置限
制用突起形成為剖面呈倒L形或者3字形等的軌道形狀,所以在外殼內壓入 上述印刷電路板進行組裝時,上述印刷電路板的寬度方向兩側部在被突起引導 的狀態下順利地滑動至組裝位置上。
方案三記載的發明是在方案一或二記載的交流適配器的基礎上提供如下 交流適配器,上述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在上述印刷電路板的寬度方向上具有規定間隔地設置多個。
根據這種結構,通過多個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印刷電路板的厚度方 向的位置用沿著寬度方向的多處被限制。
方案四記載的發明是在方案一、二或三記載的交流適配器的基礎上提供如 下構成的交流適配器,在上述外殼的最里側設有該印刷電路板的插入方向的端 面所抵接的擋塊部,利用該擋塊部能夠在上述印刷電路板的插入方向的組裝位 置上定位上述印刷電路板。
根據這種結構,在組裝時,若將印刷電路板壓入至外殼的最里側,則通過 印刷電路板的插入方向的端面與擋塊部抵接,從而該印刷電路板相對于上述外 殼停止在組裝位置并被固定。
方案五記載的發明是在方案一、二、三或四記載的交流適配器的基礎上提
供如下交流適配器,上述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形成為u字狀以便彈性 地擠壓接觸在上述插頭 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的兩側面上。
根據這種結構,由于上述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形成為u字狀,所 以以夾住插頭 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的兩側面的狀態用規定壓接力進行彈性接 觸。
方案六記載的發明提供方案一、二、三、四或五記載的交流適配器的組裝 方法,在將印刷電路板向帶有插頭的外殼內插入至組裝位置上時,利用厚度方 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和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限制上述印刷電路板的厚度方 向以及寬度方向的位置,并且使該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彈性地擠壓接觸 在上述插頭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上進行組裝。
根據該組裝方法,當將印刷電路板向帶有插頭的外殼內插入至組裝位置上 時,利用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和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印刷電路板相 對于上述外殼在厚度方向以及寬度方向進行定位組裝。與此同時,該印刷電路 板一側的觸點端子彈性地壓接接觸在上述插頭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上。
對本發明的效果進行說明。
方案一記載的發明由于利用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和寬度方向位置限 制用突起,在該印刷電路板的厚度方向以及寬度方向進行定位組裝,所以能夠 容易且迅速地進行印刷電路板的組裝,與用電線電連接進行組裝的現有方法相比,印刷電路板的組裝時的生產率顯著提高。
另夕卜,在將印刷電路板組裝到外殼內時,由于該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 子以壓接狀態與插頭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接觸,所以能夠總是穩定地確保二者 的電連接狀態。
在方案二記載的發明中,上述印刷電路板由于利用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 起順利地滑動組裝到外殼內的組裝位置上,所以不僅具有方案一記載的發明的 效果,而且還能夠更容易地進行上述印刷電^各板的組裝作業。
方案三記載的發明由于印刷電路板的厚度方向的位置限制利用厚度方向 位置限制用突起在多處進行,所以不僅具有方案一或二記載的發明的效果,而 且將印刷電路板作為整體能夠用相同的厚度方向位置可靠地保持,進一步提高 觸點端子和固定接觸片部的接觸穩定性。
方案四記載的發明通過將印刷電路板壓入至外殼的最里側,從而印刷電路 板的端面抵接在擋塊部上并能夠固定在規定的組裝位置上,所以不僅具有方案 一、二或三記載的發明的效果,而且還能夠自動進行印刷電路板的插入方向的 定位。
方案五記載的發明由于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壓接接觸在插頭一側 的固定接觸片部的兩側面上,所以不僅具有方案一、二、三或四記載的發明的 效果,而且進一步提高上述觸點端子和固定接觸片部之間的電接觸穩定性。
在方案六記載的發明中,由于印刷電路板僅通過插入到外殼內便在厚度方 向以及寬度方向自動定位進行組裝,所以能夠以良好的精度容易迅速地進行印 刷電路板的組裝。這種場合,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保持為以所需壓接力 與插頭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接觸的狀態,所以能夠總是良好地確保電連接穩定 性。
圖l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例,是表示交流適配器的外殼內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剖視圖。 圖3是圖1的側視剖視圖。
圖4是表示涉及本發明的交流適配器的組裝前狀態的立體圖。 圖5是表示涉及本發明的交流適配器的組裝后狀態的立體圖。圖6是表示涉及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的交流適配器的外殼內的主視圖。 圖7是圖6的俯視剖視圖。 圖8是圖6的側視剖視圖。 圖9表示現有例,是交流適配器的俯視圖。 圖中
10-交流適配器,ll-印刷電路板,12、 12-觸點端子,13-外殼, 14、 14-插頭,15、 15-固定接觸片部, 17、 17、 17A-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 16、 16-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為了達到使印刷電路板的組裝作業變得容易且提高生產率,并且總 能確保插頭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和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的連接穩定性 的目的,通過以下方案實現了上述目的,即、在帶有插頭的外殼內組裝印刷電 路板,且電連接設于該印刷電路板的觸點端子與形成于上述插頭的根基側端部 的固定接觸片部而成的交流適配器中,上述觸點端子由彈簧材料形成以便彈性 地擠壓接觸在上述固定接觸片部上,在上述外殼一側設有限制上述印刷電路板 的相對于該外殼的厚度方向的位置的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和限制該印刷 電路板的寬度方向的位置的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
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1至圖5對本發明的一個最佳實施例進行說明。圖l、圖2 及圖3分別是表示涉及本實施例的交流適配器的主視圖、俯視剖視圖以及左側 視剖視圖。在本實施例中,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和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 起可以分別獨立設置,也可以將二者一體設置。再有,在圖1中箭頭方向A 表示印刷電路板的寬度方向,箭頭方向B表示印刷電路板的厚度方向。另夕卜, 在圖2中,箭頭方向C表示印刷電路板的插入方向。
圖中,符號IO表示將交流電源轉換為直流電源的交流適配器,該交流適 配器10的框體形成為扁平箱狀,在該框體內組裝俯視呈L形的印刷電路板11 。 在該印刷電路板11的表面上安裝電容器等的各種電子部件(未圖示),并且在 印刷電路板11的背面形成布線圖形。另外,在印刷電路板11表面上的電路板插入方向C的前端部附近的兩個
位置上,立設有布線圖形的觸點端子12、 12。這些觸點端子12、 12在寬度方 向A上相互面對地分離,該分離距離對應于后述外殼13 —側的一對插頭(片 部)14、 14的間隔。各觸點端子12、 12由板狀的彈簧材料形成為U字形(包 括朝上的3字形),用所需的壓接力夾住上述插頭14、 14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 15、 15而彈性接觸。
另夕卜,交流適配器10的框體是相互組裝在插入印刷電路板11的一側具有 開口面的合成樹脂制的一側半部的外殼13和另一側半部的外殼(未圖示)而 構成的。如圖2所示,外殼13的俯視形狀形成為具有-字形部D的階梯形狀, 并構成為,將印刷電路板11以從與上述插頭14、 14相反的一側插入該外殼 13內的方式可實現組裝。
在外殼13的3字形部D上通過樹脂模制一體固定設有一對插頭14、 14, 插頭14、 14的根基側端部從外殼13的外側面向電路板插入方向C延長。
該插頭14、 14的根基側端部向外殼13的內面稍稍突出,在各插頭14、 14的突出端設有固定接觸片部15、 15。固定接觸片部15、 15如上所述與印刷 電路板11 一側的觸點端子12、 12電連接。
另外,在外殼13的底面上的上述-字形部D的內面側上, 一體立設有寬 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6、 16。該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6、 16由軌道狀 的肋形成,如圖2所示,在與外殼13的-字形部D的兩側內壁面平行的電路 板插入方向C上延伸。該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6、 16形成為縱剖面呈L 形,并具有垂直部和與該垂直部的上端以直角連接設置的水平部。
在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6、 16的下面側可滑動地嵌合印刷電路板11 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因此,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6、 16在組裝時作為引 導印刷電路板11的向插入方向的移動的引導機構發揮作用。
再有,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6、 16的水平部對于印刷電路板11還兼 備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部件的作用,通過該水平部限制印刷電路板11的向厚 度方向B上方的移動。
再有,在外殼13底面上的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6、 16的內側, 一體 立設有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7、 17。該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7、 17 '的上邊的側;現形狀大致形成為" "字形,并具有上方傾斜面部和與該上方傾斜面的上端連續的水平面部。
在圖示例中,在對應于印刷電路板ll的寬度方向中央部的位置還設有厚
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7A。由此,通過印刷電路板11下面與這些厚度方向 位置限制用突起17、 17、 17A的水平面部抵接,從而限制印刷電路板11向厚 度方向下方的移動。
另外,在外殼13的電路板插入方向C的最里側,設有該印刷電路板11 的插入方向C的端面所抵接的未圖示的擋塊部(例如擋塊面或者肋狀突起), 以便能夠限制上述印刷電路板11的插入方向C的組裝位置。擋塊部的形成之 處不做特別限定,例如能夠設置在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7, 17, 17A的 上側。
在上述結構的交流適配器10中,在帶有插頭14、 14的外殼13內組裝印 刷電路板11時,如圖4所示,在該外殼13內從該插頭14、 14的相反側將印 刷電路板11向插入方向C插入,通過使其滑動至組裝位置從而能夠容易地進 行組裝。
即、使印刷電路板11的寬度方向A兩端部嵌合在一對寬度方向位置限制 用突起16、 16的內側,并壓入至印刷電路板11的插入方向C的端面與擋塊 部抵接的位置上。這樣,該印刷電路板ll相對于上述外殼13,利用厚度方向 位置限制用突起17, 17, 17A限制了該印刷電路板11的厚度方向B的位置, 并且利用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6、 16限制了該印刷電路板11的寬度方向 A的位置。
而且,與此同時,通過該印刷電路板11 一側的觸點端子12、 12彈性地壓 接在上述插頭14、 14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15、 15上,從而如圖5所示,該觸 點端子12、 12和固定接觸片部15、 15直4^接觸而進行電連接。
因此,本發明無需現有技術所必需的電線的軟釬焊作業和該電線的圍繞作 為,能夠以插入方式容易且迅速地進行印刷電路板11的組裝作業,而且印刷 電路板11的組裝精度比現有技術高,且顯著提高交流適配器10的生產率。
另外,在將印刷電路板11組裝到外殼13內之后,該印刷電路板11 一側 的觸點端子12、 12以所需的壓接力與插頭14、 14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15、 15接觸并保持。這樣,總是能穩定地確保該觸點端子12、 12和固定接觸片部 15、 15的電連4矣狀態。再有,由于配置于印刷電路板ll的寬度方向兩側的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
突起16、 16形成為剖^f見呈倒L形的軌道形狀,所以在外殼13內插入印刷電 路板11進行組裝時,該印刷電路板11的寬度方向兩側部以嵌合在寬度方向位 置限制用突起16、 16上的狀態順利地被引導,并移動至組裝位置。
另外,利用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7, 17, 17A,印刷電路板ll的厚 度方向B的位置限制在印刷電路板11的寬度方向A兩側部和中央部的三處進 行,所以印刷電路板11的厚度方向B的定位精度進一步提高。
在圖示例中,通過在外殼13的最里側設置了擋塊,從而在將印刷電路4反 11壓入至外殼13的最里側時,印刷電路板11的插入方向C的端面抵接在擋 塊上,并準確地停止在外殼13內的組裝位置上,所以自動地完成印刷電i 各板 11的纟翁入方向的定^立。
另外,觸點端子12、 12通過彈簧部件形成為U字狀。由此,由于以觸點 端子12、 12夾住插頭14、 14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15、 15兩側面的狀態可靠 地進行面接觸,所以觸點端子12、 12和固定接觸片部15、 15的電接觸穩定性 進一步提高。
涉及本發明的圖6至圖8表示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本實施例的特征是, 使固定接觸片部15、 15以及觸點端子12、 12的形成位置向上述寬度方向A 兩側移位,且插頭14、 14形成為銷形狀。再有,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部件標 注了與其相同的符號,省略詳細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也能夠得到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即、在帶有插 頭14、 14的外殼13內組裝印刷電路板11時,當在該外殼13內將印刷電路板 11從與該插頭14、 14相反的一側插入至組裝位置時,利用厚度方向位置限制 用突起17, 17, 17A和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6、 16,該印刷電路板ll相 對外殼13,在上述寬度方向A以及厚度方向B上自動固定在規定的組裝位置 上。
同時,該印刷電路板11 一側的觸點端子12、 12以所需彈性力壓接在上述 插頭14、 14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15、 15上,從而良好地確保二者的電連接穩 定性。
再有,本發明只要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能夠進行各種改變,并且本發明 當然涵蓋該改變的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交流適配器,在帶有插頭的外殼內組裝印刷電路板,且電連接設于該印刷電路板的觸點端子與形成于上述插頭的根基側端部的固定接觸片部而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觸點端子由彈簧材料形成以便彈性地擠壓接觸在上述固定接觸片部上,在上述外殼一側設有限制上述印刷電路板相對于該外殼的厚度方向的位置的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和限制該印刷電路板的寬度方向的位置的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適配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分別配置在上述印刷電路板的寬度方向兩側,并且該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形成為軌道形狀,以使上述印刷電路板的 寬度方向兩側部可滑動地嵌合。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適配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在上述印刷電路板的寬度方向上具有規定間隔地設置多個。
4. 根據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交流適配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殼的最里側設有上述印刷電路板的插入方向的端面所抵接的擋 塊部,并構成為利用該擋塊部能夠在上述印刷電路板的插入方向的組裝位置上 定位上述印刷電路板。
5. 根據權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交流適配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形成為U字狀以便彈性地擠壓接觸在上述插頭 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的兩側面上。
6. —種交流適配器的組裝方法,上述交流適配器是權利要求1、 2、 3、 4 或5所述的交流適配器,其特征在于,在將印刷電路板向帶有插頭的外殼內插入到了組裝位置上時,利用厚度方 向位置限制用突起和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限制上述印刷電路板的厚度方 向以及寬度方向的位置,并且使該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彈性地擠壓接觸 在上述插頭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上進行組裝。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交流適配器使印刷電路板的組裝作業變得容易且提高生產率,并且總能確保外殼一側的固定接觸片部與印刷電路板一側的觸點端子的連接穩定性。在帶有插頭(14、14)的外殼(13)內組裝印刷電路板(11),電連接設于印刷電路板(11)的觸點端子(12、12)與形成于插頭(14、14)的根基側端部的固定接觸片部(15、15)。觸點端子(12、12)由彈簧材料形成以便壓接接觸在固定接觸片部(15、15),在外殼(13)一側設有限制印刷電路板(11)相對于外殼(13)的厚度方向位置的厚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7、17、17A)、和限制印刷電路板(11)的寬度方向位置的寬度方向位置限制用突起(16、16)。
文檔編號H01R12/55GK101515690SQ20081018684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19日
發明者花田成史, 野上和洋 申請人:三美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