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三維均溫傳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均溫傳熱裝置。
背景技術:
伴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電子產品迅速發展,有著小型化、精致 化的趨勢,但由于對性能要求越來越高,相對使用的功率必定也越來 越高。這樣,體積變小了,功率卻變大了,電子組件表面的發熱密度 將迅猛增加,相應的熱處理問題就變得十分尖銳。電子芯片的散熱系統對保持芯片的正常工作溫度至關重要;當芯片設計、封裝好后,其 熱可靠性主要取決于散熱系統的散熱性能。對于某些特定的電子產品,其散熱端不允許加風扇,只能依靠自 然對流。均溫裝置常用于電子產品的散熱,均溫裝置為一內部真空并含工 質的密封容器,為了增加傳熱效果,可以在密封容器的冷凝端上設置 散熱翅片。但傳統的均溫裝置一般為平板型結構,稱為均溫板或蒸汽 腔,在其散熱端加上與冷凝端垂直或者成一定角度的翅片,其自然對 流效果并不佳。根據有關實驗顯示,如果翅片平面與重力方向平行,且上下方無 阻礙物,其自然對流效果非常好。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自然對流 散熱效果好的三維均溫傳熱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包括均溫板,均溫板彎曲成環體結構。在上述三維均溫傳熱裝置中,環體結構可以閉合成一體,也可以 不閉合,均有良好的自然對流散熱效果。所述環體結構可為圓環體、 橢圓環體或方形環體結構等等。在上述三維均溫傳熱裝置中,根據空間設計的需要,所述環體結 構上可設有延伸部,延伸部與環體結構連通成一體,待散熱的電子產 品可置于延伸部上。在上述三維均溫傳熱裝置中,為了提高散熱效果,所述均溫板環 體結構內表面或外表面上設有若干翅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本發明將現有的平面均溫板設計成環體結構,實現了散熱基 板從傳統的二維傳熱轉變為三維傳熱,使均溫板的散熱效果達到最優 化;(2) 將均溫板設計成環體結構,可以在有限空間內最大程度地增 加散熱面積,形成煙囪效應,強化了自然對流散熱的效果。
圖1為圓環體結構的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圖2為方形環體結構的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圖3為內表面設有翅片的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圖4為未閉合的圓環體結構的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圖5為帶器件的圓環體結構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圖6為器件設于延伸部上的方形環體結構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 一種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包括均溫板l,均溫板l 彎曲成閉合一體的圓環體結構,均溫板1圓環體結構的內表面和外表面上均設有大量的翅片2。均溫板1采用導熱性好的金屬板材料制造, 如銅、鎳、鋁、不銹鋼或其混合物。均溫板1內填充有工質。工作時,電子元件3可設在均溫板1的外表面上,如圖5所示。 電子元件3產生的熱量使均溫板1內與其接觸的部分的工質汽化,汽 化的工質在均溫板1內的其他地方進行冷凝放熱,釋放的熱量再通過 翅片2釋放到周圍的環境,達到了將電子元件3的熱量帶走的目的。 由于均溫板1的形狀突破了現有固定思維的平板式結構,從現有的二 維散熱結構向三維散熱轉變,使均溫板1的散熱效果達到最優化;同 時,在有限空間內最大程度地增加散熱面積,形成煙囪效應,強化了 自然對流效果。本發明的均溫板1可以彎曲成閉合一體的方形環體結構,如圖2 所示。本發明的均溫板1可以在外表面上設置翅片2,也可以在內表面上設置翅片2 (如圖3所示),或者內外表面上同時設置翅片2。本發明的均溫板1彎曲成的環體結構可以是不閉合的,如圖4所示。圖4所示的結構也能形成煙囪效應,強化了自然對流效果。本發明的均溫板1彎曲成環體結構,環體結構上還可以設置延伸部ll,延伸部11與環體結構連通成一體,如圖5所示。電子元件3可設置在延伸部11上。
權利要求
1.一種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包括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溫板彎曲成環體結構。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體結構閉合 成一體或不閉合。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體結構為圓 環體結構。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體結構為橢 圓環體結構。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體結構為方 形環體結構。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體結構上還 設有延伸部,延伸部與環體結構連通成一體。
7. 如權利要求l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均溫板環體結構的內表面或外表面上設有若干翅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維均溫傳熱裝置,包括均溫板,均溫板彎曲成環體結構。環體結構可以閉合成一體,也可以不閉合,均有良好的自然對流散熱效果。環體結構可為圓環體、橢圓環體或方形環體結構等等。本發明將現有的平面均溫板設計成環體結構,實現了散熱基板從傳統的二維傳熱轉變為三維傳熱,使均溫板的散熱效果達到最優化;將均溫板設計成環體結構,可以在有限空間內最大程度地增加散熱面積,形成煙囪效應,強化了自然對流散熱的效果。
文檔編號H01L23/367GK101272674SQ20081002810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15日
發明者呂樹申, 莫冬傳 申請人:中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