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卡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子卡連接器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電子卡連接器,尤指一種可組裝至電子設備的電子卡 連接器。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同時為了滿足電子設備的不同需要,出現了各種新 型電子卡連接器,但人們對電子設備的小型化需求無疑是對各種電子零部件及 其組件的挑戰,當然電子卡連接器也不例外,于是各種減小電子卡連接器體積 的設計應用而生,其中將若干電子卡連接器堆疊的設計即為其中的 一種改進, 同時為了有效提高信號傳輸質量且方便組裝,利用轉接設備將電連接器組件與 電^各板連接的方式也應用而生。與此相關的技術可參閱中國專利公告第2520011號,其揭示了一種由不同 電連接器堆疊而成的電連接器組件,其借助轉接板將電連接器組件的訊號轉接 至相應電氣設備。構成電連接器組件的上下層電連接器的導電端子均插入轉接 板的焊孔,而后再將導電端子與焊接板焊接。然,此種轉接方式較為復雜,因 其涉及各端子之對正,對安裝精度要求較高,不利于大量生產。因此,有必要改善電連接器的轉接方式,利于大量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收容至少兩種不同電子卡的電子卡連 接器,用于降低生產及組裝成本。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電子卡連接器,其包括呈堆 疊設置之第一電子卡連接器與第二電子卡連接器,在第一電子卡連接器上設有 用于退出收容于第一電子卡連接器與第二電子卡連接器的電子卡的第一退卡 機構與第二退卡機構,第一退卡機構與第二退卡機構呈并排排列,第一電子卡 連接器與第二電子卡連接器內分別設有若千第一導電端子與若干第二導電端 子,第一導電端子與第二導電端子的數量與分布方式不相同,且第一導電端子 與第二導電端子均設有接觸部,其中,所述電子卡連接器還包括轉接機構,第 一導電端子的接觸部及第二導電端子的接觸部分別收容于轉接機構的兩側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 器直接通過轉接機構將不同電子卡連接器的信號轉接,從而有效降低了生產及 組裝成本。
圖l是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的另一立體分解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部分的立體分解圖。圖5是如圖4所示電子卡連接器的另一角度部分分解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l與圖3所示,該電子卡連接器100包括第一電子卡連接器1、 與第一電子卡連接器1呈堆疊設置的第二電子卡連接器2、轉接器3及固定部 4,其中,轉接器3與固定部4構成轉接機構5。請參閱圖2至圖3所示,第一電子卡連接器l設有第一遮蔽殼體11、第 一絕緣本體12、若千第一導電端子13。其中,第一遮蔽殼體ll包括基板lll、 由基板111兩側延伸形成的側板112及借助基板與側板界定形成的用于收容第 一電子卡(未圖示)的第一收容空間10,該第一收容空間IO設有供電子卡插 入的開口(未標示),開口所在端為后端,與后端相對一端為前端,在第一收容 空間10內收容有導引部14,其將收容空間分割成較窄的前端與較寬的后端, 第一絕緣本體12設在第一電子卡連接器1的較窄前端,若千第一導電端子13 部分收容于第一絕緣本體12,若千第一導電端子13組合排列后,其寬度小于 第一遮蔽殼體11的前端寬度。第一導電端子13包括沿電子卡插入方向延伸出 第一絕緣本體12形成的第一水平部131及自第一水平部131彎折形成之的第 一接觸部132,該各第一接觸部132之間距為第一間距。另,第一絕緣本體12 與導引部14相連接的一端設有第一長槽120與第二長槽130,其中,第一長 槽120與第二長槽130為并排設置。第二電子卡連接器2包括第二絕緣本體23、第二遮蔽殼體21、塑料殼體 22及收容于第二絕緣本體23的第二導電端子24,上述構件形成一收容第二電 子卡的第二收容空間?0。其中第二導電端子24包括與電子卡接觸部相對應分 為兩排對稱設置的彈性接觸部(未標號),第二導電端子24延伸出第二電子卡連接器2的部分呈一排排布,其形狀與第一導電端子13相似,包括先沿電子 卡插入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水平部241及自第二水平部241垂直電子卡插入方 向彎折形成的第二接觸部242,各第二接觸部232之間距為第二間距。第一接 觸部132與第二接觸部242形狀相同,第一間距與第二間距相等。請參閱圖2、圖3及圖6所示,塑料殼體22的前端設有固定部4,其具 有豎直方向開設的第一固定孔41與第二固定孔42,分別用于收容部分第一接 觸部132與第二接觸部242,固定部4還開設有位于第一,第二固定孔41, 42 之間且與第一,第二固定孔41, 42聯通的收容腔43,收容腔43自固定部4 下底面向上開設,收容腔43用于收容轉接器3。在本實施例中,固定部4與 塑料殼體22為一體成型;在其它實施例中,固定部4也可與塑料殼體22分離 設置。收容腔43包括前內壁431與后內壁432,前內壁431與第一固定孔41 聯通,后內壁432與第二固定孔42聯通。第一接觸部132與第二接觸部242 分別收容于前內壁431與后內壁432的收容通道(未標號)內。請參閱圖3至圖6所示,轉接器3包括第三絕緣本體31、第三導電端子 32與第四導電端子33,其中第三絕緣本體31包括扁平的基體311、自基體311 向上延伸形成的收容體312及用于將轉接器3定位于電路板上的定位部313。 第三導電端子32與第四導電端子33收容于第三絕緣本體31中,均包括與印 刷電路板相焊接的焊接部325, 335及收容于第三絕緣本體31的抵接體326, 336。其中抵接體326, 336包括突出部324, 334、抵接部323, 333、支撐部 322, 332及彈性部321, 331,突出部324, 334用于和第三絕緣本體31干涉 配合實現第三導電端子32與第四導電端子33穩固收容于第三絕緣本體31, 抵接部323, 333用于和第一、第二導電端子13、 23的接觸部132, 242相電 性接觸,支撐部322, 332與第三絕緣本體31接觸,并通過彈性部321, 331 與抵接部323, 333連接,當抵接部323, 333與第一、第二導電端子13, 23 抵接時,彈性部321, 331產生形變允許抵接部323, 333向收容體312內回縮。 抵接部3", 333可與第一接觸部132及第二接觸部232相接觸,抵接部323, 3!33之間距與第一接觸部132、第二接觸部232相同,因第三導電端子32與第 四導電端子33的形狀與間距相同,故可將轉接器3快速安裝至固定部4,不 必擔心方向錯誤,可節省裝配時間。轉接機構之一側用于收容第一導電端子 13的第一接觸部132,而另一側用于收容第二導電端子24的第二接觸部242。上述第一絕緣本體12的第一長槽120與第二長槽130內分別設置有用于退出第一電子卡的第一退卡機構61與用于退出第二電子卡的第二退卡機構 62,第一退卡機構61與第二退卡機構62均包括滑桿610, 620、滑塊611, 621 以及彈性件612, 622。滑桿610, 620、滑塊611, 621以及彈性件612, 622 令第一退卡機構61與第二退卡機構62構成卡PUSH-PUSH型退卡機構,即只需 推動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間IO與第二收容空間20之電子卡即可完成電子卡之插 卡與退卡過程。上述滑塊611, 621上還設有可與電子卡干涉之退卡片(未標 號),因第一長槽120與第二長槽130呈并排設置,故收容于第一長槽120與 第二長槽130之第一退卡機構61與第二退卡機構62也呈并排設置。在本實施例中,電子卡連接器共包括第一電子卡連接器1及第二電子卡連 接器2,轉接器3為一個板對板轉接器。其中第一電子卡連接器1為express card 連接器,第二電子卡連接器2為smart card連接器。
權利要求1. 一種電子卡連接器,其包括呈堆疊設置之第一電子卡連接器與第二電子卡連接器,在第一電子卡連接器上設有分別用于退出收容于第一電子卡連接器與第二電子卡連接器的電子卡的第一退卡機構與第二退卡機構,第一退卡機構與第二退卡機構呈并排排列,第一電子卡連接器與第二電子卡連接器內分別設有若干第一導電端子與若干第二導電端子,第一導電端子與第二導電端子的數量與分布方式不相同,且第一導電端子與第二導電端子均設有接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卡連接器還包括轉接機構,第一導電端子的接觸部及第二導電端子的接觸部分別收容于轉接機構的兩側面。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子卡連 接器內設有收容電子卡的收容空間及引導電子卡插入的導引部,該導引部占用 收容空間并將其分為較寬及較窄兩部分。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電端子沿 電子卡插入方向設有兩排可與電子卡電性連接的彈性接觸部。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機構包括固 定部與轉接器,固定部用于收容轉接器及固定第一及第二導電端子的接觸部, 固定部和至少一個電子卡連接器一體設置。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設有供 第一、第二接觸部穿過的第一固定孔與第二固定孔,其呈臺階狀設置。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個 收容轉接器的收容腔,該收容腔設有前內壁與后內壁,第一、第二接觸部分別 緊靠收容腔的前內壁及后內壁,轉接器包括基體及設于基體一側并收容于收容 腔之收容體。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體收容有第 三導電端子與第四導電端子,第三導電端子與第四導電端子包括將其與收容體 干涉配合的突出部、與收容體相抵接的抵接部、支撐部以及連接支撐部與抵接部的彈性部。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電端子與 第四導電端子分別與第一導電端子及第二導電端子電性接觸。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子卡連接 器具有第一絕緣本體,第一絕緣本體上設有呈并排設置的第一長槽與第二長 槽,第 一長槽與第二長槽內收容有上述第一退卡機構與第二退卡機構。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卡機構 與第二退卡機構均包括滑桿、滑塊以及彈性件,第一退卡機構與第二退卡機構 為卡PUSH-PUSH型退卡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子卡連接器,其包括堆疊設置的第一電子卡連接器與第二電子卡連接器、轉接機構及呈并排設置之第一退卡機構與第二退卡機構,其中收容于第一電子卡連接器的若干第一導電端子向下延伸,進一步收容于轉接機構的一側,同時收容于第二電子卡連接器的若干第二導電端子向下延伸,進一步收容于轉接機構的另一側,且第一導電端子的數量和在第二電子卡連接器的分布方式均不同第二導電端子,第一及第二退卡機構為并排設置于第一電子卡連接器上,分別用于退出收容于前述第一電子卡連接器與第二電子卡連接器內之電子卡。
文檔編號H01R12/14GK201112612SQ20072004073
公開日2008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2日
發明者丁建仁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