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采用全光學膜體系的垂直結構發光二極管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半導體技術領域,是 一 種采用全光學
膜體系的垂直結構發光二極管制作方法,尤其適用于
垂直結構白支撐襯底的高效發光.二極管的制作。
背景技術:
大功率 GaN基 LED可廣泛應用 源、交通信號顯示、汽車等各類運輸 全色信息顯示、景觀照明、軍用照明、 域,具有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綠色 響應速度快、色彩豐富、全固體化、 是人類照明史上繼愛迪生發明白熾燈 命。2 0世紀9 0年代初期,基于111族氮化物的藍光 發光二極管(LED )研制成功,從而使得LED發光光譜 覆蓋整個可見光范圍,解決了 LED缺色的問題,用于 照明的白光LED研制也因此成為可能。與傳統白熾燈
于移動設備北 冃光
工具照、明、戶外
LCD杯光源等領
環保、壽命長、
體積小等優點、,
之后的又一7欠革
相比,LED具有節能、環保、冷光源、發光效率高、顯 色指數高和工作壽命長等突出優點。然而,目前白光 LED的光效距離通用照明所要求的1 6 0 - 2 0 0 lm/w 的指標還有相當遠的距離,電流分布不均勻、光提取 效率低和散熱能力差是功率型LED發展所面臨的主要 技術瓶頸。垂直結構LED就是基于上述問題提出的一 種新的解決方案,相比傳統的正裝結構和倒裝結構 LED ,采用上下電極的垂直結構可以有效的解決電流分
布不均勻、散熱能力差等問題,但光學特性,即提取 效率改善不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巨的是針對現有的垂直結構發光二豐及管
特點、,采用全光學膜體系制作新型垂直結構發光極
管,提供一種提取效率高、電流分布均勻、散熱能力
優良的發光極管制作方法。
本發明提供種采用全光學膜體系的垂直結構發
光極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利用金屬化學有機氣相沉積方法在襯底
上依次外延生長氮化鎵N型接觸層、多量子阱有源區
和氮化鎵p型接觸層
止 少驟2 采用感應耦合等離子體、電子回旋共振、
反應離子刻蝕干法刻蝕技術進行器件隔離;
步驟3 :在氮化鎵P型接觸層上采用電子束蒸發 技術制作IT0光學膜;
步驟4 :采用離子束濺射技術在I T0光學膜上制 作一層光學高反膜,高反膜采用網狀結構,即IT0光 學膜部分區域被光學高反膜覆蓋,部分區域裸露,該 結構通過光刻剝離技術得到;
步驟5:采用熱蒸發、電子束蒸發技術在光學高 反膜上和裸露的IT0膜區域制作 一 層金屬膜,用作二
次反射鏡和鍵合層,該IT0光學膜、光昂古 子冋反膜與金
屬膜構成器件的P電極;
止 少驟6:P電極制作完成后與硅、銅高熱導率襯底
鍵合 ,
步驟7:采用激光剝離、濕法腐蝕技術將絕緣的
襯底去除,裸露出氮化鎵N型接觸層;
步驟8:采用電子束蒸發技術在氮4七鎵N型接觸
層表面制作IT0導電光學減反膜;
步驟9:采用濕法腐蝕技術對 IT0導電光學減反
膜進行表面粗化處理;
步驟10 :在IT0導電光學減反膜上制作金屬電
極;
驟11:采用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在
心片表面沉積介質膜,以進行表面鈍化保護;
步驟12:將金屬電極區域的介質膜去除,進行
壓焊封裝,完成祖 奮件的制作。
苴 z 、中襯底為耽寶石襯底或者氮化鎵襯底。
苴 z 、中襯底為氮化鎵襯底時步驟6 、步驟7省略。
苴 z 、中光學咼反膜采用剝離技術形成網狀結構,使
得金屬膜與IT0光學膜接觸,實現P電極引線。
中光學高反膜采用離子束濺射技術得到,為高、
低折射率交替的多層介質膜
中金屬膜采用基于咼反射率金屬銀或者鋁的多
層金屬膜體系
為進—步說明本發明的內容及特點,以下結合附
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的描述,其中
圖1是本發明的材料結構;
圖2是本發明的P電極結構剖視圖3是本發明鍵合后的剖視圖4是本發明的制作兀成后結構剖視圖5是本發明圖2的俯視圖6是本發明圖4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閱圖1 一圖4所示,本發明 一 種采用全光學 膜體系的垂直結構發光二極管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 驟
步驟1 :利用金屬化學有機氣相沉積方法在襯底
10上依次外延生長氮化鎵N型接觸層11 、多量子
阱有源區1 2和氮化鎵P型接觸層1 3 ,該襯底1 0 為藍寶石襯底;
步驟2:采用感應耦合等離子體、電子回旋共振、
反應離子刻蝕干法刻蝕技術進行器件隔離;
步驟3 :在氮化鎵P型接觸層13上采用電子束
蒸發技術制作工T0光學膜2 0 ;
步驟4:采用離子束濺射技術在IT0光學膜2 0 上制作 一 層光學高反膜2 1 ,高反膜采用網狀結構, 即工T0光學膜2 0部分區域被光學高反膜2 1覆蓋, 部分區域裸露,該結構通過光刻剝離技術得到;該光 學高反膜2 1采用剝離技術形成網狀結構,使得金屬 膜2 2與IT0光學膜2 0接觸,實現P電極引線;該 光學高反膜2 1采用離子束濺射技術得到,為高、低 折射率交替的多層介質膜;
步驟5:采用熱蒸發、電子束蒸發技術在光學高 反膜21上和裸露的IT0膜區域制作 一 層金屬膜22 ,
用作二次反射鏡和鍵合層,該IT0光學膜2 0 、光學 高反膜2 1與金屬膜2 2構成器件的P電極;該金屬 膜2 2釆用基于高反射率金屬銀或者鋁的多層金屬膜 體系;
步驟6 : P電極制作完成后與硅、銅高熱導率襯底
30鍵合;
步驟7 :采用激光剝離、濕法腐蝕技術將絕緣的
藍寶石襯底1 0去除,裸露出氮化鎵N型接觸層1 1 ;
步驟8:采用電子束蒸發技術在氮化鎵N型接觸 層1 1表面制作I T0導電光學減反膜4 0 ;
步驟9:采用濕法腐蝕技術對 ITO導電光學減反 膜4 Q進行表面粗化處理;
步驟1 0 :在IT0導電光學減反膜4 0上制作金 屬電極4 1 ;
步驟11 :采用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在
芯片表面沉積介質膜4 2 ,以進行表面鈍化保護;
步驟1 2 :將金屬電極4 1區域的介質膜4 2去 除,進行壓焊封裝,完成器件的制作。
上述的方法是以襯底1 Q為藍寶石襯底時的制作步驟。
若襯底10為氮化鎵襯底時,其基本步驟相同,
其區別是可以省略步驟6和步驟7 。
請再參閱圖l-圖4,圖1-圖4是本發明的發光 二極管的材料結構基本制作流程,其制作過程包括P
電極復合膜系制備、鍵合、襯底剝離、N電極減反膜系 制備。
采用 M0CVD技術依次在襯底1 0上外延生長氮化 鎵N型接觸層1 1 、多量子阱有源區1 2 、氮化鎵P 型接觸層1 3 ,材料結構如圖1所示。襯底1 0采用 藍寶石襯底或者氮化鎵襯底,其中藍寶石襯底為絕緣 襯底,氮化鎵襯底是導電襯底。對材料進行清洗,去 除表面有機物和氧化層。在氮化鎵P型接觸層1 3表 面采用電子束蒸發(EB)技術制作IT0光學膜2 0 , 經5 0 0 °C氧氣氛圍退火,工T0光學膜2 0的透過率可 以達到.9 0 %以上,同時形成良好的歐姆接觸。氮化鎵 折射率為2 . 4 ,與外界空氣或者封裝材料的折射率差 較大,界面反射率高造成大量的光線損失,IT0光學膜 2 0折射率介于氮化鎵與封裝材料之間,可以有效降 低界面反射損失,同時I T0光學膜2 Q對可見光透過 率高,是 一 種難得的光學導電薄膜。IT0光學膜2 0的 厚度設計按照減反膜設計原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提取 效率。IT0光學膜2 0制作完成后,采用離子束濺射技
術在IT0光學膜2 0上制作 一 層光學高反膜2 1 ,高 反膜采用高、低折射率交替的多層介質膜構成,反射
率可以達到9 9 % ,優于通常采用的高反射率金屬反射 鏡。高折射率介質膜可選用氧化鉭(Ta 2 0 5 )、氧化鈦 (Ti02)等,低折射率介質膜可選用二氧化硅(Si02)、 氟化鎂(MgF2 )等。由于該光學高反膜2 1不導電, 所以采用網狀結構,其結構俯視圖如圖5所示,即 ITO光學膜2 0部分區域被光學高反膜2 1覆蓋,部分 區域裸露,以便于制作電極引線。該光學高反膜2 1 網狀結構采用光刻剝離技術得到,光學高反膜2 1覆 蓋的區域面積在器件的電學特性和光學特性之間進行 折中,本實施例采用二分之 一 器件面積。采用熱蒸發、 電子束蒸發(EB)技術在光學高反膜2 l上制作一層 金屬膜2 2 ,結構如圖4 ,該金屬膜2 2采用基于銀
或者鋁的多層金屬膜體系,用作二次反射鏡和鍵合層。 上述ITO光學膜2 0、光學高反膜2 l與金屬膜2 2
構成器件的P電極,該結構綜合考慮光學、電學特性, 有利于提高垂直結構LED的效率。P電極制作完成后, 與硅、銅、鍺等高熱導率襯底3 0鍵合,有利于降低 器件熱阻,提高器件可靠性。采用激光剝離、濕法腐 蝕技術、干法刻蝕技術將襯底1 Q去除,裸露出氮化 鎵N型接觸層1 1 ,實現襯底轉移。釆用電子束蒸發
技術在氮化鎵N型接觸層1 1表面制作IT0導電光學
減反膜4 0 ,該膜層的設計遵循減反膜設計原理,即 有利于提高提取效率,還可以用作電流擴展層,在整
個器件內部實現均勻的電流分布,進 一 步提高效率和
可靠
0進 有效 上制
流分
性。采用濕法腐蝕技術對IT0導電光學減反膜4 行表面粗化處理,減少界面全反射造成光線損失, 提高器件提取效率。在IT0導電光學減反膜4 0 作金屬電極4 1 ,該電極結構綜合考慮器件的電 布和串聯電阻,結構如圖6所示。采用等離子增
強化學氣相沉積系統在器件表面及邊緣沉積介質膜4
2
圖5所示,進行表面鈍化及器件保護,提高器
件的可靠性。將金屬電極4 1區域的介質膜4 2去除, 進行壓焊封裝。
盡管參照其特定的實施例詳細地展示和描述了本 發明,但還應該指出,對于本專業領域的技術人員來 說,可對其形式和細節進行各種改變,而不脫離所附
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采用全光學膜體系的垂直結構發光二極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利用金屬化學有機氣相沉積方法在襯底上依次外延生長氮化鎵N型接觸層、多量子阱有源區和氮化鎵P型接觸層;步驟2采用感應耦合等離子體、電子回旋共振、反應離子刻蝕干法刻蝕技術進行器件隔離;步驟3在氮化鎵P型接觸層上采用電子束蒸發技術制作ITO光學膜;步驟4采用離子束濺射技術在ITO光學膜上制作一層光學高反膜,高反膜采用網狀結構,即ITO光學膜部分區域被光學高反膜覆蓋,部分區域裸露,該結構通過光刻剝離技術得到;步驟5采用熱蒸發、電子束蒸發技術在光學高反膜上和裸露的ITO膜區域制作一層金屬膜,用作二次反射鏡和鍵合層,該ITO光學膜、光學高反膜與金屬膜構成器件的P電極;步驟6P電極制作完成后與硅、銅高熱導率襯底鍵合;步驟7采用激光剝離、濕法腐蝕技術將絕緣的襯底去除,裸露出氮化鎵N型接觸層;步驟8采用電子束蒸發技術在氮化鎵N型接觸層表面制作ITO導電光學減反膜;步驟9采用濕法腐蝕技術對ITO導電光學減反膜進行表面粗化處理;步驟10在ITO導電光學減反膜上制作金屬電極;步驟11采用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在芯片表面沉積介質膜,以進行表面鈍化保護;步驟12將金屬電極區域的介質膜去除,進行壓焊封裝,完成器件的制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全光學膜體系的垂直結構發光一極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襯底為監寶石襯底或者氮化鎵襯底。
3.根據權利要求l或2所述的采用全光學膜體系的垂直結構發光一極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苴 7 、中襯底為氮化鎵襯底時步驟6 、步驟7省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全光學膜體系的垂直結構發光極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光學咼反膜采用剝離技術形成網狀結構,使得金屬膜與〖IT0光學膜接觸,實現P電極引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全光學膜體系的 垂直結構發光二極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光學 高反膜采用離子束濺射技術得到,為高、低折射率交 替的多層介質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全光學膜體系的 垂直結構發光二極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金屬 膜采用基于高反射率金屬銀或者鋁的多層金屬膜體 系。
全文摘要
一種采用全光學膜體系的垂直結構發光二極管制作方法,包括在襯底上依次外延生長N型接觸層、有源區和P型接觸層;刻蝕,將器件隔離;在P型接觸層上制作ITO光學膜;在ITO光學膜上制作光學高反膜,部分區域裸露;在光學高反膜上和裸露的ITO膜區域制作金屬膜,構成器件的P電極;將絕緣的襯底去除,裸露出氮化鎵N型接觸層;在氮化鎵N型接觸層表面制作ITO導電光學減反膜;對ITO導電光學減反膜進行表面粗化處理;在ITO導電光學減反膜上制作金屬電極;在芯片表面沉積介質膜,以進行表面鈍化保護;將金屬電極區域的介質膜去除,進行壓焊封裝,完成器件的制作。
文檔編號H01L33/00GK101355119SQ20071011947
公開日2009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25日
發明者伊曉燕, 李晉閩, 王國宏, 王良臣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