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更詳細地,涉及在用于接收音 頻信號或視頻信號及其它各種電信號的插座中,當插入所對應的插頭時起到 保持該插頭作用的機構,即、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
技術背景此類插座例如具備殼體和對應通常基本為圓柱形的插頭形狀而大致為圓 筒形的插頭插入孔,且該插頭插入孔具備面對與作為對象的插頭的極數及各 極位置相對應的位置的接觸彈簧及其它。雖然該接觸彈簧基本上是接收電信 號用的機構,但其中的一部分還兼作從一側壓接到插在該插頭插入孔內的插 頭而保持其插入狀態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或者,還可以作為專用而設置它。專利文獻l (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2005-268067號公報)所示的多極插座及 其以外的此類插頭大致構成為這種結構。在專利文獻l的多極插頭中,如圖5(a)所示,第二套簧15作為使其接觸 部15c與插頭p的第二套筒電極接觸從而相互電連接的電信號接收用機構而 發揮作用的同時,還作為通過用規定壓力使該接觸部15c與該插頭p的周緣 側接觸從而保持其插入狀態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而發揮作用。如圖6(a)、 (b)、 (c)所示,該第二套簧15具備板狀基部15a、在其下端 彎曲成直角并向外突出的端子15b、以及從該基部15a的中央附近向該端子 15b的相反側突出呈半圓弧狀的接觸部15c。再有,該接觸部15c是從基部15a 在橫向上如上述般切成帶狀的元件。再有,該第二套簧15處于其兩側部及下部兩側插入在構成于殼體主體 21a的對應部位的切縫中的狀態,并安裝于該殼體主體21a的前側部,如圖 5(a)及(b)所示,其接觸部15c在其長度方向與該插頭插入孔22的軸向一致的 方向上進行配置,且該接觸部15c的半圓弧狀突出部處于向所述插頭插入孔 22內稍微突出的狀態。如圖5(a)及(b)所示,在該狀態下要確保微小變位空間s,在該接觸部15c的背后對殼體主體21a的該部位進行切口 。此類插座在推進多極化的同時有小型化的較強需求,對此需求有必要解決。從這種小型化的觀點出發,以上專利文獻l的第二套簧15還構成為如上所述及如圖5 (b)所示,盡可能縮短接觸部15c的長度方向尺寸L,并通過 在其背后構成變位用空間s,從而將在插頭p插入到插入孔22內時,可使得 被該插頭p的周緣側部擠壓的接觸部15c向背后側(箭頭a的方向)撓曲。如此地、雖然專利文獻1的多極插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小型化而較為 優越,但存在進一步將這種插頭小型化的需求,因對此而應對的宗旨產生以 下問題若進一步縮短所述接觸部15c的長度方向的尺寸L,則撓度越發變 小,而使得在向插頭插入孔插入插頭p時的插入力過強。 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為解決所述現有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存在的問 題,尤其是為了實現插座的小型化而對于與插入到插頭插入孔內的插頭壓接 的接觸部,縮短了與該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的方向尺寸的情況,可提供用 簡單結構就解決了無法使該接觸部撓曲而導致插頭的插入力過強問題的插座 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本發明的第一方案,在殼體的插頭插入孔的一側上并在與其軸方向正交 的方向上配置接觸彈簧,為使中央部向插頭插入孔內鼓出的接觸部壓接到插 入到該插頭插入孔內的插頭的周緣側從而保持該插頭而構成該接觸彈簧的插 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觸彈簧的背后側并在從距所述接觸部靠下方的一定部位到上方 的另一個的一定部位的范圍內構成了變位空間,該變位空間容許該接觸彈簧 向以與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的方向兩端為支撐點的其間的背后方向的變位 以及在與該軸向正交的方向并向以所述范圍的兩端為支撐點的其間的背后方 向的變位。本發明的第二方案是在本發明的第一方案的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 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通過在所述殼體上并在所述接觸彈簧的背后側,在 從距所述接觸部靠下方的一定位置到上方的部位中形成板狀切口空間,再將 該接觸彈簧的下部插入并固定在形成于該板狀切口空間的前面側下部的延長 線上的安裝槽內,并且在該接觸彈簧上部的一部分上構成向背后側突出的小 突起,并使該小突起與該板狀切口空間所相對的面抵接從而確保所述變位空 間。本發明的第三方案是在本發明的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插座中的插頭插 入保持機構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將上述接觸部構成為帶狀,而且使其長 度方向與所述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案的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在將插頭插入到 插頭插入孔內時,接觸部不僅以與該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的方向兩端為支 撐點向背后方向撓曲,而且構成了該接觸部的接觸彈簧還以與該插頭插入孔 的軸向正交的方向的規定范圍的兩端作為支撐點使其間撓曲。而且后者的兩 支撐點之間在其結構上可取得較長的跨度,容易確保其間的彈性。因此,多 數情況下,僅用后者的結構并由與適當的插頭插入力所對應的荷載就可確保 必需的撓度。因此,即使以插座的小型化為宗旨將該接觸部的在與插頭插入 孔的軸向一致方向上的尺寸縮小到低限,也不會輕易失去規定荷載所需的撓 度,并可得到不會使插頭插入力過大的優點。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案的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能夠以簡單結構 在接觸彈簧的背后簡便地確保所述變位空間。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案的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由于所述接觸部 構成為帶狀,且使其長度方向與所述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而構成,因此, 可在保持適當的保持力的同時順利進行插頭向插頭插入孔的插入。
圖1 (a)是適用了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插座的正視圖,(b)是后視圖,(C)是左視圖,(d)是右視圖,(e)是俯視圖,(f)是仰視圖。圖2 (a)是圖1 (e)的A-A線剖視圖,(b)是圖1 (a)的B-B線剖視圖,(c)是圖1 (e)的C-C線剖視圖。圖3 (a)是圖2 (a)的局部放大圖,(b)是圖2 (b)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接觸彈簧的放大立體圖。圖5 (a)是現有例的多極插座的剖視圖,(b)是(a)中用圓圈圍住部分 的放大圖。
圖6 (a)是現有例的多極插座的第二套簧的正視圖,(b)是右側視圖, (c)是仰視圖。圖中l一殼體、la—殼體主體、lal—板狀切口空間、la2—板狀空間、 lb—圓盤狀前端部、2—插頭插入孔、3—帶狀接觸部、4—接觸彈簧、 4a—彈簧主體、4al、 4a2—縱向支撐片狀部分、4a3—彎曲片、 4a4—卡定片、4a5—棘爪突起、4b—端子部、5—變位空間、 6a—安裝槽、6b—卡定階梯部、7—開口部、8—半圓柱形連續空間、 9—小突起、10—芯彈簧、ll一環形彈簧、12—第二環形彈簧、 13—套簧、p—插頭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基本上是一種在殼體的插頭插入孔的一側配置具備了接觸部的接 觸彈簧,而且在該接觸彈簧的背后側(與插頭插入孔相反的一側)具備了變 位空間的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所述接觸部構成為帶狀,并在與該接觸彈簧的朝向正交的方向,即、在 使長度方向與所述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的方向形成于所述接觸彈簧的內 側,是使中央部向插頭插入孔內鼓出的構成元件,為壓接插入到所述插頭插 入孔內的插頭的周緣側并保持它而構成。如上所述,該接觸部使其中央部向 插頭插入孔內鼓出,例如它通過形成為俯視所見的呈半圓弧狀等的部分圓弧 狀,從而可做成這種結構。還有,配置于所述接觸彈簧的背后側的變位空間為了在從距所述接觸部 靠下方的一定部位到上方的另一個一定部位的范圍內,容許該接觸彈簧向以 與該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的方向兩端為支撐點的其間的背后方向的變位以 及在與該軸向正交的方向上向以所述范圍的兩端為支撐點的其間的背后方向 的變位而構成,這是本發明的最大特征。所述變位空間為使接觸彈簧可向背后方向變位而將其寬度(橫向的間隔) 設定為稍微超過接觸彈簧的寬度的尺寸。還有,該變位空間的高度方向間隔應設定為在將其上下兩端附近作為 支撐點時,接觸彈簧向該支撐點之間的背后方向的撓度可用以適當的插入力
插入的插頭所得的荷載來產生。或者,該變位空間的高度方向的間隔應設定 為在將接觸彈簧的左右兩端附近作為支撐點時的其間的撓度和所述上下支撐 點之間的撓度互相作用使得可產生甩適當插入力插入的插頭所得的荷載所必 要的撓度。前者對應用適當的插入力插入的插頭所得的荷載不產生接觸彈簧 的左右兩端附近的支撐點之間的撓度的情況。后者對應多少產生該撓度的情 況。這種變位空間可用各種方式構成于接觸彈簧的背后。例如,該變位空間 是在所述殼體中、且在所述接觸彈簧的背后側在從距所述接觸部靠下方的一 定位置到上方的部位中形成板狀切口空間,另一方面,將該接觸彈簧的下部 插入并固定在形成于該板狀切口空間的前面側下部的延長線上的安裝槽內, 并且在該接觸彈簧上部的一部分上構成向背后側突出的小突起,并使該小突 起與該板狀切口空間所相對的面抵接,從而可確保該變位空間。還有,殼體,作為此類插座殼體利用通常所使用的絕緣樹脂材料而成形, 如上所述,具備開口在其正面上的插頭插入孔,而且除了具備構成插頭插入 保持機構一部分的各部分之外,還構成有用于將根據其用途所需的多種接觸 彈簧安裝在規定部位上的切縫及其它安裝部。作為所述多種接觸彈簧,即、構成插頭插入保持機構的一部分的接觸彈 簧以外的接觸彈簧,如上所述,根據用途決定的多種接觸彈簧安裝于殼體的 規定部位上,但更具體地,對應所插入的插頭的結構,例如利用所述安裝部 將為與其芯片電極接觸而配置的片狀彈簧、為與環形電極接觸而配置的環形 彈簧、為與套筒電極接觸而配置的套簧等配置在殼體的分別所對應的部位上。因此,根據本發明的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即使構成為盡可能縮 短了接觸彈簧的寬度即、接觸部的與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方向的尺寸的結 構,在將插頭插入到該插頭插入孔內時,該接觸部可通過用適當彈力而撓曲。 因此,不會發生插頭插入力變得過大的情況。在將插頭插入到插頭插入孔內時,以與其軸向一致的方向兩端為支撐點 (結合接觸部兩端的接觸彈簧本身的兩端附近),其間部位即接觸部可得到向 其背后方向的彈性變位,再有,將設有該接觸部的接觸彈簧本身的以與所述 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規定范圍兩端為支撐點的其間部位向背后方向彈性變位。
另外,在本發明中,由于通常接觸彈簧的兩側部(與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 的方向兩端)處于在與所述板狀切口空間所相對的面之間空有少許間隙的狀 態并由此發生后者的彈性變位,從而其兩端處于與該板狀切口空間所相對的 面抵接的固定狀態后,可產生前者的彈性變位。如上所述,即使在為了實現小型化而盡可能縮短了接觸彈簧的接觸部的 與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方向的尺寸的情況,利用插頭向插頭插入孔的適當 插入力的插入以使該接觸部可適當地撓曲,不會使插頭插入力過大。還有,所述變位空間其構成為在所述殼體的上述規定部位形成板狀切口 空間,并將所述接觸彈簧的下部插入并固定在所述規定位置的安裝槽內,且 使該接觸彈簧的上部規定部位的小突起與該板狀切口空間所相對的面抵接這 樣極為簡易的結構,因而容易確保。 (實施例)該實施例是將本發明的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應用于電信號接收用 的多極插頭的例子。該實施例的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基本上如圖2(a)、 (b)、 (c)所示, 在殼體1的插頭插入孔2的一側且在與該插頭插入孔2的軸向正交的方向上 配置具備帶狀接觸部3的接觸彈簧4,并在該殼體1的接觸彈簧4的背后側(與 該插頭插入孔2相反的一側)的位置上構成了變位空間5。如圖1(a) (f)及圖2(a) (c)所示,所述殼體1由棱柱體狀的殼體主體la和 位于其前端的圓盤狀前端部lb構成,并用絕緣樹脂一體成形。在該殼體l上 開口有從其前端的圓盤狀前端部lb的前面貫通于殼體主體la后面的插頭插 入孔2,在該實施例中,在殼體主體la的前部左側構成有所述接觸彈簧4用 的安裝部。如圖l(e)、 (f)、圖2(a)、 (b)、 (c)及圖3(a)、 (b)所示,該接觸彈簧4用的 安裝部由以下部件構成貫通于殼體主體la下面的安裝槽6a、與構成其上方 的變位空間5的板狀切口空間lal的前面側(所述插頭插入孔2側灘連續的板 狀空間la2、以及最上部的卡定階梯部6b構成。與該前面側相連續的板狀空 間la2,其上部延長到該殼體主體la的上表面并開口 ,如圖2(a)、(b)及圖3(a)、 (b)所示,其前面側在與所述插頭插入孔2對應的部位具有連通于插頭插入孔2
的開口部7,且具有從該開口部7的部位連續到最上部的半圓柱形連續空間8。雖然不作詳細敘述,但如圖l(a)-(f)、圖2(a) (c)及圖3(a)、 (b)所示,在 所述殼體1上構成有用于安裝所述接觸彈簧4以外的接觸彈簧即、本實施例 的芯彈簧IO、環形彈簧ll、第二環形彈簧12、套簧13等的安裝部。另外,尤其是如圖4所示,所述接觸彈簧4由以下部件構成四邊形板 狀的彈簧主體4a;在其內側以連結沿其兩側邊的縱向支撐片狀部分4al、 4a2 間的方式且構成為向與該彈簧主體4a的面正交的方向突出的部分圓弧形的帶 狀接觸部3;在該帶狀接觸部3的上方自縱向支撐片狀部分4a2向與帶狀接觸 部3相同的方向彎曲并突出的彎曲片4a3;使該彈簧主體4a的最上部向與帶 狀接觸部3相同的方向彎曲成直角而構成的卡定片4a4;從該彈簧主體4a的 最下部突出并延長的端子部4b;在該彈簧主體4a的兩側上部即所述縱向支撐 片狀部分4al、 4a2的上部分別向與所述帶狀接觸部3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小突 起9、 9;以及突出于該彈簧主體4a的兩側上部即該縱向支撐片狀部分4al、 4a2的上部兩側并分別限制從上方返回的棘爪突起4a5、 4a5。另外,所述接觸彈簧4的寬度即所述縱向支撐片狀部分4al、 4a2的兩側 部之間的間隔以在將插頭p插入到所述插頭插入孔2內時通過與所述帶狀接 觸部3接觸而產生的該插頭p的插入力不超過適宜值為限度設定為最小尺寸。還有,以具有彈性的導電金屬構成該接觸彈簧4。該接觸彈簧4安裝在所述殼體1的安裝部上。該安裝以如下方式進行 通過與開口在所述殼體主體la前側部上部的板狀切口空間lal的前面側連續 的板狀空間la2及所述半圓柱形連續空間8,從其下部的端子部4b側插入。 若使該端子部4b沿與板狀切口空間lal的前面側連續的板狀空間la2下降, 則鼓出于接觸彈簧4前面側的帶狀接觸部3可經過該半圓柱形連續空間8下 降。當該接觸彈簧4的端子部4b下降到最下部時,則如圖2(a)、 (c)及3 (a) 所示,處于進入貫通于殼體主體la下面的安裝槽6a內,再有,其下部側貫 通該安裝槽6a并處于突出于其下方的狀態。還有,當接觸彈簧4這樣下降 到最下部,直到端子部4b的下部處于從安裝槽6a下端突出的狀態時,如圖 2(a)、 (b)及圖3(a)、 (b)所示,同時,帶狀接觸部3處于進入位于所述插頭插
入孔2所對應部位的開口部7內,且鼓出的其中央附近進入該插頭插入孔2內的狀態。再有,與此同時,如圖l(e)、圖2(a)及圖3 (a)所示,該接觸彈簧 4的最上部的卡定片4a4處于卡定在卡定階梯部6b中,且如圖2(c)所示,接 觸彈簧4兩側的棘爪突起4a5、 4a5處于卡定在與板狀切口空間lal前面側 連續的板狀空間la2的兩側內面的狀態。由此,接觸彈簧4的彈簧主體4a 位于所述板狀空間la2之中。如此地,在接觸彈簧4安裝在殼體主體la的安裝部上的狀態中,如圖2(a)、 (b)、 (c)及圖3(a)、 (b)所示,該帶狀接觸部3其長度方向當然朝向與該插頭 插入孔2的軸向一致的方向,且接觸彈簧4本身朝向與該插頭插入孔2的軸 向正交的方向。還有,通過這樣地安裝接觸彈簧4,如圖2(a)、 (b)及圖3(a)、 (b)所示,便于在接觸彈簧4的背后構成變位空間5。如上所述,如圖2(a)及圖3(a)所示,在安裝槽6a的上方直到彈簧主體4a 的最上部正下方之間形成有與該安裝槽6a的前部側相連續的板狀切口空間 lal,在其下部通過將接觸彈簧4的端子部4b插入并固定于該安裝槽6a內, 從而保持該接觸彈簧4的背面側和該板狀切口空間lal所相對的面之間的間 隔,在上部通過該接觸彈簧4的上部兩側的小突起9、 9的前端和板狀切口空 間lal所相對的面抵接,從而保持其間的間隔。這樣,在該接觸彈簧4的背 后容易且可靠地構成變位空間5。另外,除此之外,雖然不作詳細敘述,但如圖l(a卜(f)、圖2(a) (c)及圖 3(a)、 (b)所示,當然也可在所述殼體1上利用各自所對應的安裝部安裝所述 芯彈簧IO、所述環形彈簧1K所述第二環形彈簧12及所述套簧13等。因此,根據本實施例的插座中的插頭保持機構,在將插頭P插入到插頭 插入孔內時,上述帶狀接觸部3可向其背后方向適當彎曲。如上所述,如圖2(a)及圖3(a)所示,接觸彈簧4,其下部在插入到所述安 裝槽6a內的端子部4b的部位上被固定保持在所述變位空間5的前面側,其 上部在和所述板狀切口空間lal所面對的面抵接的小突起9、 9的前端的部位 上被保持在所述變位空間5的前面側。如上所述,在將插頭p插入到插頭插 入孔2內時,其周緣側與所述帶狀接觸部3接觸,并使其向背后側后退。此 時,構成該帶狀接觸部3的接觸彈簧4通過伴隨插入插頭p的帶狀接觸部3
的所述動作,以保持所述上部及下部的部位為支撐點,其間部分向背后的變 位空間5彈性變位,并產生該帶狀接觸部3向所述背后側的后退動作。還有,這樣,當接觸彈簧4彈性變位直到其兩側部位(縱向支撐片狀部分4al、 4a2的外側部)與構成變位空間5的板狀切口空間lal的與它相對的面抵 接,以其兩側的部位為支撐點,包括其間的帶狀接觸部3的部分向背后的變 位空間5內稍微變形,并以輔助該帶狀接觸部3向背后的變位空間5內的后 退動作的方式而動作。因此,即使在以插座的小型化為宗旨,盡可能縮短了接觸彈簧4的該帶 狀接觸部3的長度方向尺寸的情況,也可簡便地將插頭p的插入力保持為適 當程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在殼體的插頭插入孔的一側上并在與其軸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接觸彈簧,為使中央部向插頭插入孔內鼓出的接觸部壓接到插入到該插頭插入孔內的插頭的周緣側上從而保持該插頭而構成該接觸彈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觸彈簧的背后側并在從距所述接觸部靠下方的一定部位到上方的另一個一定部位的范圍內構成了變位空間,該變位空間容許該接觸彈簧向以與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的方向兩端為支撐點的其間的背后方向的變位以及在與該軸向正交的方向并向以所述范圍的兩端為支撐點的其間的背后方向的變位。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其特征在于, 通過在所述殼體上并在所述接觸彈簧的背后側,在從距所述接觸部靠下方的一定位置到上方的部位中形成板狀切口空間,再將該接觸彈簧的下部插 入并固定在形成于該板狀切口空間的前面側下部的延長線上的安裝槽內,并 且在該接觸彈簧的上部的一部分上構成向背后側突出的小突起,并使該小突 起與該板狀切口空間所相對的面抵接,從而確保了所述變位空間。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其特征在于, 將上述接觸部構成為帶狀,而且使其長度方向與所述插頭插入.孔的軸向一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插座中的插頭插入保持機構,即使縮短了壓接到插入到插頭插入孔內的插頭上的接觸部的長度方向尺寸也可期望足夠的撓度。在殼體(1)的插頭插入孔(2)的一側并在與插頭插入孔(2)正交的方向上配置接觸彈簧(4)。在將接觸彈簧(4)下部的端子部(4b)插入到安裝槽(6a)內并使最上部的卡定片(4a4)卡定在殼體主體(1a)最上部的卡定階梯部(6b)上時,在與接觸彈簧(4)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構成的帶狀接觸部(3)位于開口部(7)中,且其長度方向為與插頭插入孔(2)的軸向一致的方向,開口部(7)處于與插頭插入孔(2)對應部位的位置上。在該狀態下,接觸彈簧(4)本身構成與插頭插入孔(2)正交的方向。還有,在接觸彈簧(4)的背后形成有變位空間(5)。
文檔編號H01R24/00GK101119000SQ20071000701
公開日2008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31日
發明者小林司, 鈴木洋 申請人:Smk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