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型電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構成各種電子設備的輸入操作部時等所使用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以通用結構的旋轉型編碼器為例使用附圖在以下說明現有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圖18是現有的旋轉型編碼器的剖面圖,圖19是表示作為其主要部分的軸座和操作軸的組裝狀態的圖。
模鑄制的軸座1結合在樹脂構成的殼體10的上部。同樣模鑄制形成棒狀的操作軸2的圓柱部2A嵌合保持在軸座1的圓形中心孔1A內。操作軸2能夠旋轉并且可向軸線方向移動。操作軸2在上部具有大徑部2E,在中央位置具有細徑部2B。具有比中心孔1A大的外形的C形止動環4裝配在細徑部2B。止動環4防止操作軸2向上方脫出。
如圖19所示,操作軸2從軸座1的上方插入中心孔1A內,從其下端側把止動環4嵌入到細徑部2B的位置,而組裝成圖18所示的狀態。
操作軸2在下方還具有非圓形剖面部2C,編碼部5的旋轉體6卡合在非圓形剖面部2C上。其中,非圓形剖面部2C的旋轉傳遞到旋轉體6上,但并不傳遞軸線方向的移動。操作軸2的端部2D與按壓操作型的開關部7的具有彈性的可動接點體8抵接。因此,操作軸2整體處于被向上方推壓的狀態,止動環4與軸座1的中心孔1A的周圍頂面部分抵接。
彈簧體9裝配在軸座1的下面,向下側延伸的彈性臂與設置于旋轉體6上面的放射狀凹凸部彈性接觸。彈簧體9在旋轉體6旋轉時產生旋轉扭矩并且在規定的操作角度位置產生卡合感。
如上構成的現有的帶按壓開關的旋轉型編碼器,是在操作軸2上方的大徑部2E上裝配旋鈕3來使用的。當用戶旋轉操作旋鈕3而使操作軸2旋轉時,旋轉體6進行旋轉而從編碼部5通過端子10A、10B得到脈沖信號。另一方面,當按壓旋鈕3而把操作軸2按入時,則開關部7的端子8A之間成為導通狀態。這種旋轉型編碼器例如公開在特開平10-64375號公報中。
現有的旋轉型電子部件(旋轉型編碼器)是為了構成各種電子設備的輸入操作部所使用的。然而,該輸入操作部的結構按每個設備有所不同。特別是旋鈕3與裝配有旋轉型電子部件的配線基板之間的高度尺寸隨該輸入操作部的結構不同而不同。因此,需要與其使用方式對應地適當變更操作軸2的長度尺寸。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具有能夠容易應對軸長變更的需求的結構的旋轉型電子部件。本發明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包括功能元件部、收容功能元件部的殼體、用于使功能元件部動作的旋轉軸、軸座、軸長調整軸、卡定部件。軸座被固定在殼體上以保持旋轉軸。軸長調整軸被卡定在從軸座突出的旋轉軸的上部。卡定部件具有沿與旋轉軸的軸線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線狀部,使線狀部介于旋轉軸與軸長調整軸之間而把旋轉軸和軸長調整軸卡定。該結構能夠根據組裝有旋轉型電子部件的設備使用不同軸長的軸長調整軸。因此,能夠容易應對交貨期縮短,并且能夠容易提供軸長不同的各種各樣的旋轉型電子部件。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旋轉型編碼器的剖面圖;圖2是圖1所示的作為旋轉型編碼器的主要部分的軸部分的組合前的分解立體圖;圖3A~圖4是說明圖1所示旋轉型編碼器制造方法的分解立體圖;圖5~圖7是說明圖1所示的旋轉型編碼器制造方法的主要部分放大圖;圖8是說明圖1所示的旋轉型編碼器制造方法的分解立體圖;圖9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其它旋轉型編碼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圖;圖10A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另一旋轉型編碼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圖;圖10B是圖10A所示的旋轉型編碼器的卡合槽中所卡合的其它突起的平面圖;圖1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另一旋轉型編碼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圖1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另一旋轉型編碼器的分解立體圖;圖13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旋轉型編碼器的軸部分組合前的分解立體圖;圖14~圖17是說明圖13所示的旋轉型編碼器的制造方法的局部剖切分解立體圖;圖18是現有的旋轉型編碼器的剖面圖;圖19是表示圖18所示的作為旋轉型編碼器的主要部分的軸座和操作軸的組裝狀態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第一實施例)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作為旋轉型電子部件的旋轉型編碼器的剖面圖,圖2是作為其主要部分的軸部分組合前的分解立體圖。
該旋轉型編碼器包括收容作為功能元件部的編碼部55或開關部57的殼體52、被保持在軸座51上的旋轉軸20、軸長調整軸30、卡定部件40。旋轉軸20具有圓柱狀或圓筒狀的棒狀形狀。在旋轉軸20的中間位置設置有環狀突出部20A,在環狀突出部20A的上側形成有圓柱部20B。旋轉軸20從下側插入固定于樹脂制的殼體52上部的模鑄制的軸座51的中心孔51A內。旋轉軸20能夠旋轉和在軸線方向上移動地嵌合保持在軸座51上。
編碼部55和按壓操作型開關部57設置在殼體52上。在旋轉軸20的下方設置有非圓形剖面部20C。編碼部55的旋轉體56卡合在非圓形剖面部20C上。在此,旋轉軸20的旋轉被傳遞到編碼部55上,但并不傳遞軸線方向的移動。
旋轉軸20的端部20D與開關部57的具有彈性的可動接點體58抵接。因此,旋轉軸20整體處于被向上方推壓的狀態。另一方面,環狀突出部20A的上面部與軸座51的中心孔51A的周圍頂面部分抵接。因此,旋轉軸20不能向上方脫出。彈簧體59裝配在軸座51的下面,其彈性臂彈性接觸在設置于旋轉體56上面的放射狀凹凸部上。
在與從軸座51向上方突出的成為旋轉軸20的上部部分側面觸接的外周圓周面上設置有卡合槽25。卡合槽25從側面看是L形狀。卡合槽25由上方槽部26和擴大部27構成。上方槽部26從作為旋轉軸20的與軸長調整軸30卡合的端部的上端沿軸線方向以一定寬度向下方延伸。擴大部27與上方槽部26的下部相連且槽寬度以矩形向側方擴展。即,擴大部27具有從上方槽部26向與旋轉軸20的軸線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區域。在以下的說明中,如圖1或圖2所示,以擴大部27向左周方向側擴展而形成的卡合槽25作為例子。如圖2所示,把擴大部27擴展的方向側定義為左、把其相反的方向側定義為右來進行說明。
卡合槽25被設置成相對于旋轉軸20的中心軸線全都是相同的深度。即,卡合槽25的底面形成得與旋轉軸20的外周圓周面平行。此外,擴大部27的下側內壁面形成為與軸線方向正交的水平的平坦面。另一方面,擴大部27從上方槽部26向左側擴展的位置的上方內壁面同樣地形成為水平的平坦面或是隨著從上方槽部26向左側離開而上下尺寸變大的傾斜狀態的面。此外,擴大部27與上方槽部26的右側內壁面彼此構成為沒有臺階的同一個面。雖然上述形狀的卡合槽25設置在相對于旋轉軸20的中心軸線線對稱位置的兩個部位,但也可以是一個部位,如果以旋轉軸20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等角度設置,則也可以是三個以上的部位。
軸長調整軸30結合在旋轉軸20的上部而成為一體。即,軸長調整軸30卡定在旋轉軸20從軸座51突出的部分上。軸長調整軸30是筒狀,在其內周面上設置有長方體狀并向內側突出的兩個突起35。與各卡合槽25對應的各突起35位于擴大部27向左側擴展的區域內。突起35的上面形成沿卡合槽25的底面的形狀。
此外,詳細情況后敘,但優選的是突起35保持成壓入在擴大部27向左側擴展區域的上方和下方內壁面之間的壓入狀態。另外,優選的是旋轉軸20和軸長調整軸30由相同材質構成。特別的是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等的尺寸變化少且硬度高的模鑄制形成時,突起35對于擴大部27的壓入保持狀態穩定。
卡定部件40包括蓋部41,其上部形成為中實圓柱狀;一對線狀部45,其從蓋部41沿旋轉軸20的軸線方向平行地向下方成直線狀延伸。各線狀部45從軸長調整軸30的上方,即,從旋轉軸20的相反側插入到各卡合槽25內而進行組裝。各線狀部45以一定寬度構成。線狀部45插入到擴大部27的位置。至少線狀部45的下方位置,線狀部45左側的側端面被壓入以成為壓接在突起35右側的側端面上的狀態,此外,右側的側端面被壓入以成為壓接在擴大部27右側的內壁面上的狀態。這樣,線狀部45卡定了突起35而可靠地限制突起35向側方的移動。這樣,線狀部45介于旋轉軸20與軸長調整軸30之間而卡定旋轉軸20和軸長調整軸30。
除了如上述那樣把線狀部45壓入在旋轉軸20與軸長調整軸30之間以外,也可以通過粘接劑來粘接旋轉軸20和軸長調整軸30。但壓入的方法簡便,與粘接的情況相比操作簡單,所以是優選的。
另外,如果旋轉軸20和軸長調整軸30是模鑄制的,則優選的是卡定部件40采用模鑄制的。即,優選地卡定部件40也是由與旋轉軸20和軸長調整軸30相同的材質構成。卡定部件40至少具有線狀部45便可。即,也可以把具有圓剖面或方剖面的金屬絲狀的金屬制鋼絲彎曲形成U形狀,向每個卡合槽25內壓入不同剖面形狀的線狀部45。
在軸長調整軸30是圓筒狀的情況下,優選的是卡定部件40具有蓋部41。這樣,在卡定部件40組裝在軸長調整軸30上的狀態下,蓋部41下面的外周與軸長調整軸30的內周中間臺階部30A抵接而限制卡定部件40向下方移動。此外,由于蓋部41覆蓋軸長調整軸30的上部,所以塵埃難于進入到軸長調整軸30內。
本實施例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即帶按壓開關的旋轉型編碼器是如上地構成的。該旋轉型編碼器在軸長調整軸30上裝配旋鈕53,在構成各種設備的輸入操作部時等使用。該結構中,旋轉軸20與軸長調整軸30是通過簡單的凹凸部分而被卡合。即,向軸線方向延伸的卡定部件40的線狀部45能可靠地防止旋轉軸20與軸長調整軸30脫出。
下面說明該旋轉型編碼器的操作。當用戶旋轉操作旋鈕53而使與軸長調整軸30成為一體的旋轉軸20旋轉時,則旋轉體56旋轉。通過該旋轉就從編碼部55通過端子52A、52B得到規定的脈沖信號。當用戶按壓旋鈕53而把與軸長調整軸30成為一體的旋轉軸20按入時,則開關部57的端子58A之間成為導通狀態。這樣,旋轉軸20就是用于使功能元件部進行動作而設置的。
軸長調整軸30與旋轉軸20構成為一體。因此,預先標準性地制作組裝軸長調整軸30前的主要本體部分。另外,與安裝的設備所要求的軸長一致來從事先準備好的多種長度的軸長調整軸30中選擇,且使用與之對應的卡定部件40。然后,通過把它們組裝到旋轉軸20上就能迅速制造軸長的旋轉型編碼器。
下面,使用圖3A~圖8說明旋轉型編碼器的制造方法和軸長調整軸30的組裝方法。為了容易明白而在各圖中省略了殼體52等。圖3A~圖4、圖8是表示軸長調整軸30、卡定部件40、旋轉軸20、軸座51的組裝步驟的立體圖,圖5~圖7是表示突起35在卡合槽25內移動情況的側面看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首先,準備在上部側面的外周圓周面上設置有卡合槽25的功能元件部動作用的旋轉軸20。如圖3A所示,把旋轉軸20插入到中心孔51A內。這時如圖3B所示,把旋轉軸20從軸座51的下方側插入到中心孔51A內以使設置了卡合槽25的上部部分向上方突出。然后,把軸座51與組裝了編碼部55和開關部57的功能元件部的殼體52等組合,制作由旋轉軸20能操作功能元件部的主要本體部分。
另一方面,準備在圓筒部的內周圓周面設置有比卡合槽25的上方槽部26寬度窄的突起35的軸長調整軸30。把軸長調整軸30插入到旋轉軸20的上部部分。這時如圖4的箭頭所示,在使各突起35沿著各卡合槽25的上方槽部26的同時把軸長調整軸30在軸線方向上插入。圖5表示了從側面看突起35向卡合槽25插入的狀態。這樣,就使旋轉軸20和軸長調整軸30能在旋轉軸20的軸線方向上相對移動地把突起35插入到上方槽部26內。
如圖6所示,相當于下方側的突起35的下方側端面抵接到擴大部27的下方側內壁面,則軸長調整軸30的插入被停止。另外,軸長調整軸30是從多個中根據需要選擇對應長度尺寸來使用的。在上述停止狀態下,突起35的上方側端面成為比擴大部27的上方內壁面稍微向上方側突出的狀態。
然后,如圖6的箭頭所示,為了使突起35位于擴大部27向左側擴展的區域內,而使軸長調整軸30旋轉或是使旋轉軸20旋轉。這時,突起35是沿包含向左側擴展區域而平坦形成的擴大部27的下方內壁面而旋轉移動的,并壓入到擴大部27向左側擴展區域的上方與下方內壁面間。即,使軸長調整軸30與旋轉軸20相對地旋轉而把突起35移動到擴大部27內。
然后,進行該旋轉移動直到突起35左側的側端面抵接到擴大部27的左側內壁面為止。在該設置的停止狀態下,突起35右側的側端面是從上方槽部26的左側內壁面稍微突出的狀態。
另外,作為隨著該旋轉移動而壓入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尺寸關系的方式。例如也可以如圖9那樣在擴大部27的上方內壁面上形成壓入用凸部27A,比擴大部27尺寸短的突起35A一邊把壓入用凸部27A壓壞一邊成為壓入狀態等。也可以如圖10A那樣,向構成為三角形形狀的擴大部27B插入突起35,一邊把突起35的角部壓壞一邊壓入。也可以如圖10B那樣,形成沿擴大部27B的斜面那樣的形狀的突起35B。
然后,準備具有與各上方槽部26對應地直線狀向下方延伸的一對線狀部45的卡定部件40。最后,如圖7、圖8的箭頭所示,把各線狀部45從軸長調整軸30的上方插入到各上方槽部26內。這時,線狀部45至少在與突起35位置對應的部分形成為是左右側的側端面能被壓入到突起35右側的側端面與擴大部27的右側內壁面之間的尺寸。通過以該結構把線狀部45插入到上方槽部26內,而使突起35不能向成為脫開方向側的周向旋轉。這樣,通過把突起35相對于擴大部27的端面以壓入狀態卡定,就使軸長調整軸30與旋轉軸20無松動地形成為一體。如圖1所示,通過蓋部41抵接在軸長調整軸30的內周中間臺階部30A上而停止向下方移動。
以上的制造方法中,把軸長調整軸30組裝時的各工序,通過部件向軸線方向的直線移動或軸的旋轉移動就能進行。因此,組裝工時少且機械化等也容易。在旋轉軸20上設置防止脫出用的環狀突出部20A,由于把旋轉軸20從軸座51的下方側插入到中心孔51A內,所以不需要現有這樣的另外裝配C形止動環等部件的工序。這樣,還能削減主要本體部分的制作工時。此外,還能夠用向側方側等分離的簡單的兩面分離模具便宜地形成旋轉軸20,因此模具制作期間也短,模具費用也能降低。此外,同樣地卡定部件40也能用向上下側分離的兩面分離模具便宜地形成。由于作為成品的軸長由軸長調整軸30來設定,所以能把旋轉軸20的長度統一化而進行主要本體部分的集中生產。因此,還能減少組裝設備的更換損耗等,能夠進行合理的生產,制品單價也被抑制得低。
進而,還能把裝配旋鈕53的軸長調整軸30的上部部分的直徑設定得大。該直徑越大則旋鈕53的裝配松動等越小。或者,若是把軸長調整軸30自身來代替旋鈕53使用,則不需要旋鈕53。
此外,軸長調整軸30與旋轉軸20的卡合部分還能夠利用上述結構以外的結構來實現。例如,當用軸長調整軸30相對旋轉軸20向軸線方向的插入距離進行管理時,則也可以把擴大部27構成在卡合槽25內的中間位置等處。這時如圖11所示,也可以沿上方槽部26設置多個擴大部27。通過選擇插入突起35的擴大部27,就能改變軸長調整軸30相對旋轉軸20的位置,從而能夠以一種軸長調整軸30改變旋鈕53的高度。另外,更優選把擴大部27左右交替設置。這樣就容易選擇擴大部27。
此外,如圖12所示,即使使用把僅由擴大部構成的卡合槽25A形成在上端位置的旋轉軸50,也能把軸長調整軸30與旋轉軸50卡合。簡單說明該情況的組裝步驟。
首先,準備與旋轉軸50對應的軸長調整軸30。然后,使軸長調整軸30在軸線方向移動而把突起35插入到卡合槽25A內。接著,使軸長調整軸30或旋轉軸50旋轉移動而使突起35在卡合槽25A內移動,使突起35一方的側端面抵接在卡合槽25A的對應一方的內壁面上。然后,從軸長調整軸30的上方,即旋轉軸50的相反側把與卡合槽25A對應的卡定部件40組合。這時線狀部45是以向突起35另一方的側端面與卡合槽25A的另一方的內壁面之間壓入的狀態插入的。通過這種結構,把突起35以壓接狀態壓到卡合槽25A的側方。即,通過使線狀部45位于旋轉軸50與軸長調整軸30之間而使卡定部件40把旋轉軸50與軸長調整軸30卡定。這樣,旋轉軸50的卡合槽25A即使結構簡單也能得到同樣的效果。
在圖12的結構中,為了可靠地限制突起35向上方側移動,也可以在線狀部45上設置臺階部,在卡定狀態下使該臺階部位于突起35的上方側。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的旋轉型編碼器中,把旋轉軸20、50與軸長調整軸30通過簡單的凹凸部分進行卡合。且沿軸線方向平行地直線狀地延伸的卡定部件40的線狀部45能可靠地防止旋轉軸20、50與軸長調整軸30的脫離。進而,這種結構以簡單的工序就能組裝。由于能夠適當變更成組裝設備所需要的軸長來進行制作,所以還能適于多品種少量的生產。
(第二實施例)圖13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旋轉型編碼器的軸部分組合前的分解立體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把旋轉軸與軸長調整軸的卡合部分的凹凸關系設置成相反結構來進行卡合。因此,以作為主要部分的軸結構的部分為主在以下進行說明。另外,對于與第一實施例同樣結構的部分附加同樣的符號而省略說明。圖13中軸長調整軸70是被剖切表示的。
功能元件部動作用的旋轉軸60,插入結合于圖1所示的殼體52上的軸座51的中心孔51A,并保持能進行旋轉操作和按入操作。旋轉軸60在中間位置具有比軸座51的中心孔51A直徑大的環狀突出部60A。旋轉軸60在環狀突出部60A的上方位置具有能夠旋轉地保持在軸座51的中心孔51A中的第一圓柱部60B。進而,在第一圓柱部60B的上方部分設置有比第一圓柱部60B直徑細的第二圓柱部60C。
第一圓柱部60B的長度尺寸(與旋轉軸平行方向的尺寸)被設定成在進行按入操作時使第一圓柱部60B不會從中心孔51A內脫出。另外,環狀突出部60A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環狀突出部20A相同。但防止旋轉軸60從軸座51向上方脫出的方式沒有特別的限定。
在第二圓柱部60C的上端側面位置的外周圓周面上向側方突出地形成有長方體狀的突起61。突起61在相對于旋轉軸60的旋轉中心軸線對稱的兩個位置處被配置在外周圓周面上,但與第一實施例的突起35同樣地在數量上沒有限制。另外,設置突起61的位置的直徑尺寸被設定成收容在第一圓柱部60B的直徑內的尺寸。
另一方面,與旋轉軸60成為一體的軸長調整軸70的至少與旋轉軸60卡合的一側即下端部是筒狀。在軸長調整軸70上與各突起61對應而分別設置有包含其圓形中心孔的內周面而在上下軸線方向上貫通的卡合槽75。卡合槽75與第一實施例的卡合槽25同樣地形成為L形狀。即,卡合槽25包括比突起61寬度寬且在旋轉軸60的軸線方向上設置成直線狀的下方槽部76、與下方槽部76的上方相連而槽寬度向側方擴展的擴大部77。由于該L形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幾乎相同,所以其詳細說明等省略。在以下的說明中,把圖13所示的卡合槽75的擴大部77擴展的方向側定義為右,把其相反的方向側定義為左。卡定部件40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具有與卡合槽75對應的直線狀的線狀部45。
下面使用圖14~圖17說明把旋轉軸60與軸長調整軸70形成一體時的制造方法。圖14~圖17是用于說明把旋轉軸60與軸長調整軸70形成一體的步驟的局部剖切立體圖。
首先,如圖14所示,把旋轉軸60從下方側插入到軸座51中,而由旋轉軸60使未圖示的功能元件部能夠動作,來組裝成主要本體部分。接著,如箭頭所示,把軸長調整軸70一邊在軸線方向移動一邊插入到從軸座51突出的旋轉軸60的上部部分中。這時,如圖15所示,將各突起61插入各下方槽部76內。即,通過使旋轉軸60與軸長調整軸70在旋轉軸60的軸線方向上相對移動而把突起61插入下方槽部76內。然后,在突起61插入到擴大部77的位置時,使旋轉軸60或軸長調整軸70旋轉,以使突起61位于擴大部77向右側擴展的區域內。即,使軸長調整軸70與旋轉軸60相對旋轉而使突起61移動到擴大部77內。另外,在圖15和以下的圖16中,為了容易明白而僅圖示了旋轉軸60的突起61。
該旋轉移動在突起61右側的側端面抵接到擴大部77向右側擴展區域的右側內壁面時就停止。在該狀態下,突起61左側的側端面是在從下方槽部76右側內壁面稍微突出的位置上。為了形成這種配置,只要使突起61的寬度尺寸比擴大部77向右側擴展的寬度稍大便可。
然后,如圖16所示,把卡定部件40的線狀部45從旋轉軸60的相反側,即從軸長調整軸70的上方側插入到各卡合槽75內。線狀部45是以壓入狀態插入到突起61左側的側端面與擴大部77的左側內壁面之間的。由此,突起61成為被向側方壓接的狀態,從而限制突起61向側方等的移動。即,如圖17所示,軸長調整軸70與旋轉軸60無松動地成為一體。這樣,在本實施例中,也通過使線狀部45介于旋轉軸60與軸長調整軸70之間而卡定旋轉軸60和軸長調整軸70。在該結構中,也通過用簡單的凹凸部分把旋轉軸60和軸長調整軸70卡合,而使在軸線方向延伸的卡定部件40的線狀部45能可靠地防止旋轉軸60與軸長調整軸70脫出。
這樣制造的本實施例的旋轉型編碼器也能得到與第一實施例同樣的效果。即,經過使旋轉軸60或軸長調整軸70等在軸線方向上移動或旋轉移動的工序,使突起61位于擴大部77向側方擴展的區域內。此外,能夠用沿軸線方向平行直線狀地延伸的卡定部件40的線狀部45可靠地防止旋轉軸60與軸長調整軸70的脫出。通過這種一體結構,能夠容易且適當地生產所期望軸長的旋轉型編碼器。另外,通過把旋轉軸60標準化,而能夠把旋轉型編碼器的主要本體部分標準性地進行集中生產等的優點與第一實施例的情況相同。
另外,軸長調整軸70與旋轉軸60的卡合部分并不限定于上述結構。例如,也可以把擴大部77構成在卡合槽75的下端位置或中間位置,而同樣把插入到擴大部77的突起61通過卡定部件40的線狀部45卡定。此外,在擴大部77構成在中間位置時,也可以與第一實施例同樣地通過突起61的旋轉移動而使突起61上下端面的任一個壓入保持在擴大部77向側方擴展的區域的上方和下方內壁面之間。這樣,與第一實施例的卡合槽25同樣,也可以把擴大部77和突起61構成圖9~圖11所示的形狀。例如,也可以沿下方槽部76設置多個擴大部77。
另外,在以上的說明中,雖然作為旋轉型電子部件而以帶按壓開關的旋轉型編碼器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結構也能夠適用于不具有按壓開關的旋轉型編碼器。進而,也能夠適用于可變電阻器或旋轉型開關等其它旋轉型電子部件等。
如上的本發明的旋轉型電子部件,能夠把主要本體部分標準化,并且能夠容易構成軸長不同的各種各樣的結構。因此,具有能夠應對交貨期短等的效果。該旋轉型電子部件作為各種電子設備的輸入操作部等是有用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轉型電子部件,其包括功能元件部;收容所述功能元件部的殼體;用于使所述功能元件部動作的旋轉軸;固定在所述殼體上并保持所述旋轉軸的軸座;卡定在所述旋轉軸從所述軸座突出的部分的軸長調整軸;以及卡定部件,其具有沿所述旋轉軸的軸線方向延伸的線狀部,并使所述線狀部介于所述旋轉軸與所述軸長調整軸之間而把所述旋轉軸和所述軸長調整軸卡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轉軸的側面設置有卡合槽,該卡合槽包括從與所述軸長調整軸卡合的端部向所述軸線方向延伸的上方槽部、以及從所述上方槽部向與所述旋轉軸的軸線方向不同的方向擴展的擴大部,所述軸長調整軸是筒狀,在所述軸長調整軸上設置有突起,所述突起配置在所述軸長調整軸的內周面且位于所述擴大部上,從所述旋轉軸的相反側插入到所述卡合槽內的線狀部限制所述突起向與所述旋轉軸的軸線方向不同的方向的移動,而使所述卡定部件卡定在所述軸長調整軸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相對于所述擴大部的端面以壓入狀態被卡定。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大部是多個擴大部之一,所述多個擴大部沿所述上方槽部設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轉軸的側面設置有從與所述軸長調整軸卡合的端部向所述軸線方向延伸的卡合槽,所述軸長調整軸是筒狀,在所述軸長調整軸上設置有突起,所述突起配置在所述軸長調整軸的內周面且位于所述卡合槽處,從所述旋轉軸的相反側插入到所述卡合槽內的線狀部把所述突起以壓接狀態壓接到所述卡合槽的側壁面上進行卡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軸長調整軸至少與所述旋轉軸卡合的一側是筒狀,并且在所述軸長調整軸上設置有卡合槽,該卡合槽包括包含所述軸長調整軸的內周面并在所述軸線方向上貫通的下方槽部、以及從所述下方槽部向與所述旋轉軸的軸線方向不同的方向擴展的擴大部,在所述旋轉軸的側面設置有位于所述擴大部內的突起,從所述旋轉軸的相反側插入到所述卡合槽內的線狀部限制所述突起向與所述旋轉軸的軸線方向不同的方向的移動,所述卡定部件卡定在所述軸長調整軸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大部是多個擴大部之一,所述多個擴大部沿所述卡合槽的所述下方槽部設置。
8.一種旋轉型電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A)在固定于收容功能元件部的殼體上的軸座上,把用于使所述功能元件部動作的旋轉軸以使所述旋轉軸的端部突出并能夠旋轉地進行保持的步驟;B)把軸長調整軸卡定在所述旋轉軸的所述端部上的步驟;C)使具有沿所述旋轉軸的軸線方向延伸的線狀部的卡定部件的所述線狀部介于所述旋轉軸與所述軸長調整軸之間,而把所述旋轉軸和所述軸長調整軸卡定的步驟。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轉軸的側面設置有卡合槽,該卡合槽包括從與所述軸長調整軸卡合的端部向所述軸線方向延伸的上方槽部、以及從所述上方槽部向與所述旋轉軸的軸線方向不同的方向擴展的擴大部,所述軸長調整軸是筒狀,在所述軸長調整軸的內周面設置有突起,在所述步驟B中,使所述旋轉軸與所述軸長調整軸在所述軸線方向上相對移動而把所述突起插入所述上方槽部,進而使所述軸長調整軸與所述旋轉軸相對旋轉而使所述突起移動到所述擴大部內,在所述步驟C中,把所述線狀部從所述旋轉軸的相反側插入到所述卡合槽內,利用所述線狀部來限制所述突起向與所述旋轉軸的軸線方向不同的方向的移動。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轉軸的側面設置有從與所述軸長調整軸卡合的端部向所述軸線方向延伸的卡合槽,所述軸長調整軸是筒狀,在所述軸長調整軸的內周面設置有突起,在所述步驟B中,使所述旋轉軸與所述軸長調整軸在所述軸線方向上移動而把所述突起插入所述卡合槽內,在所述步驟C中,把所述線狀部從所述旋轉軸的相反側插入所述卡合槽,并利用所述線狀部把所述突起以壓接狀態壓接到所述卡合槽的側壁面上進行卡定。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軸長調整軸至少與所述旋轉軸卡合的一側是筒狀,并且設置有卡合槽,該卡合槽包括包含所述軸長調整軸的內周面并在所述軸線方向上貫通的下方槽部、以及從所述下方槽部向與所述旋轉軸的軸線方向不同的方向擴展的擴大部,在所述旋轉軸的側面設置有突起,在所述步驟B中,使所述旋轉軸與所述軸長調整軸在所述軸線方向上相對移動而把所述突起插入所述下方槽部內,進而使所述軸長調整軸與所述旋轉軸相對旋轉而使所述突起移動到所述擴大部內,在所述步驟C中,把所述線狀部從所述旋轉軸的相反側插入所述卡合槽,利用所述線狀部來限制所述突起向與所述旋轉軸的軸線方向不同的方向的移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旋轉型電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該旋轉型電子部件具有收容功能元件部的殼體、由軸座保持而向上方突出的功能元件部動作用的旋轉軸、卡定在該旋轉軸上部的軸長調整軸。而且,具有沿軸線方向延伸的線狀部的卡定部件通過使線狀部介于旋轉軸與軸長調整軸之間而把旋轉軸和軸長調整軸形成為一體。
文檔編號H01H11/00GK1949427SQ20061015430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14日
發明者小谷隆視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