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自由旋轉的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旋轉的插座,尤指一種可360°自由轉動的插座結構。
背景技術:
按一般可旋轉的插座通常只具有可90°旋轉且方向固定的功能,其目的是用以將該插座斷電。因此于使用插座取電時,因為插座的方向是固定的,所以通常需轉動插頭以遷就插座的方向,此種方向固定的插座在空間狹小或不方便轉動插頭方向的情形下就顯的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申請人本于多年來從事插座設計及產銷的經驗,期能克服前揭插座無法自由旋轉的缺失,經再三實驗與測試,進而發展出本實用新型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具有一上殼體,其具有一殼孔;一插座本體,置于該殼孔中且其上表面具有復數個插孔;一端子組,置于該復數個插孔下方;一第一接觸環,其下方延伸有一環突;一第二接觸環,其下方亦延伸有一環突;一中繼座,其上具有復數個座孔供該端子組、第一接觸環及第二接觸環插置及固持,且其上具有一第一定位榫及一第二定位榫貫穿該中繼座,且于底部形成一第一凹室及一第二凹室;以及一下殼體,其為中空以容置該中繼座,且具有一第一環槽及一第二環槽,該環槽上分別具有一槽缺,且該槽缺下方則進一步具一第一開孔及一第二開孔,其中該第一環槽及第二環槽可分別容置該第一接觸環及第二接觸環,且該環突可由該第一開孔及第二開孔突出于外殼體;組合時,將該插座本體、端子組、第一接觸環、第二接觸環、中繼座及該上殼體組合于該殼體中,該插座本體可于該上、下殼體所形成的空間中自由旋轉取電。
其中該上殼體的周圍進一步具有至少一鎖合孔、鎖合柱及卡合孔,與該下殼體卡合。
其中該插座本體較佳具有三個插孔,且而該端子組則進一步具有一第一端子、一第二端子及一第三端子。
其中該第一端子較佳為一火線端子,其進一步具有一端子座、一弧形臂部及一彈簧,其中該弧形臂部的前端進一步延伸一臂突,以供穿置該彈簧,且該彈簧可容納于該第一凹室中,以提供該第二端子旋轉后的回復力。
其中該第二端子較佳為一中性線端子,其進一步具有一端子座、一弧形臂部及一彈簧,其中該弧形臂部的前端進一步延伸一臂突,以穿置該彈簧,且該彈簧可容納于該第二凹室中,以提供該第三端子旋轉后的回復力。
其中該第三端子較佳為一接地端子,其進一步具有一基座、一端子座及一接觸片,其中該端子座用以容置一插頭的接地端子,而該接觸片則可穿過該第二開孔且具有一線孔,以便與外接電源的接地線連接。
其中該第一環突及第二環突進一步具有一線孔;而該復數個座孔則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座孔及一第二座孔及一第三座孔,其中該第一座孔及該第二座孔分別具有一弧形溝槽。
其中該第一凹室的長度長于該第二凹室。
其中該下殼體的底部進一步具有一第三開孔。
其中該下殼體的四周壁上分別突設有一倒勾,其位置及數量對應于該上殼體的卡合孔,于組合時該倒勾可卡合于該卡合孔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端子組30與中繼座40的組合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接觸環40、第二接觸環45與下殼體60的組合示意圖。
圖4(a)、(b)及(c),其分別繪示本實用新型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于組合后的上側、右側及底側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其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的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包括上殼體10;插座本體20;端子組30;第一接觸環40;第二接觸環45;中繼座50;以及下殼體60所組合而成。其中該上殼體10、插座本體20、中繼座50及下殼體60較佳由絕緣材料,例如但不限于塑料所制成。
其中,該上殼體10具有一殼孔11且其周圍進一步具有至少一鎖合孔12、鎖合柱13及卡合孔14,以供與該下殼體60鎖合,其中該鎖合孔12及鎖合柱13互為貫通。
該插座本體20,置于該殼孔11中且其上表面具有復數個插孔21以供插頭的端子(圖未示)插置,該插孔21的數量可以是兩個或三個,其中插孔21的數量可視端子組30中端子的數量而定。
一端子組30,置于該復數個插孔21的下方,其進一步具有一第一端子31、一第二端子32及一第三端子33;其中該第一端子31較佳為一火線(Power)端子,其進一步具有一端子座311、一弧形臂部312及一彈簧314,其中該弧形臂部312的前端進一步延伸一臂突313,以供穿置該彈簧314,該彈簧可容納于該中繼座50中,以提供該第一端子31旋轉后的回復力。
該第二端子32較佳為一中性線(Neutral)端子,其進一步具有一端子座321、一弧形臂部322及一彈簧324,其中該弧形臂部322的前端進一步延伸一臂突323(因投影關系故圖未示),以穿置該彈簧324,且該彈簧324可容納于該中繼座50中,以提供該第二端子32旋轉后的回復力。
該第三端子33較佳為一接地(Ground)端子,其進一步具有一基座331、一端子座332及一接觸片333,其中該端子座332用以容置一插頭的接地端子(圖未示),而該接觸片333則可穿過該下殼體60的開孔且具有一線孔334,以便與外接電源的接地線連接。
該第一接觸環40,由金屬材料,例如但不限于銅所制成,其可套置于下殼體60中且下方延伸有一環突41,該環突41中進一步具有一線孔42,以便與外接電源的火線連接。
該第二接觸環45,由金屬材料,例如但不限于銅所制成,其可套置于下殼體60中且較佳位于第一接觸環40的下方,其亦延伸有一環突46,且該環突46的位置較佳與環突41相對向,該環突46中進一步具有一線孔47,以便與外接電源的中性線連接。其中環突41的長度長于環突46。
該中繼座50,其上具有一第一座孔51、一第二座孔52及一第三座孔53分別供該端子組30、第一接觸環40及第二接觸環45插置及固持,且其上具有一第一定位榫54及一第二定位榫55貫穿該中繼座50,且于底部形成一第一凹室56及一第二凹室57(請分別參照圖2)以便分別供該彈簧314及324容置于其中。其中,該第一凹室56的長度長于第二凹室57。此外,該座孔進一步包括,其中該第一座孔51進一步具有一弧形溝槽511以供該第一端子31的弧形臂部312穿置,該第二座孔52進一步亦具有一弧形溝槽521以供該第二端子32的弧形臂部322穿置。
該下殼體60,其為中空以容置該中繼座50,且具有一第一環槽61及一第二環槽65,該環槽61、65上分別具有一槽缺62、66,且該槽缺62、66下方則進一步具一第一開孔63、一第二開孔67(請分別參照圖2)及一第三開孔68,其中該第一環槽61及第二環槽65可分別容置該第一接觸環40及第二接觸環45,且該環突41、46可分別由該第一開孔63及第二開孔67突出于外殼體60。其中,第一環槽61位于第二環槽65的下方側。此外,該下殼體60的四周壁上分別突設有一倒勾69,其位置及數量對應于該上殼體10的卡合孔14,于組合時該倒勾69可卡合于該卡合孔14中。
請參照圖2,其顯示本實用新型的端子組30與中繼座50的組合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端子組30與中繼座50組合時,可將第一端子31的弧形臂部312穿過該第一座孔51的弧形溝槽511,并使其彈簧314固持于第一凹室56中,且其端子座311固持于第一定位榫54中;再將第二端子32的弧形臂部322穿過該第二座孔52的弧形溝槽521,并使其彈簧324固持于第二凹室57中,且其端子座321固持于第二定位榫55中;最后再將第三端子33的基座331固持于第一定位榫54及第二定位榫55間的平面上,使其端子座332向上及接觸片333向下穿過該第三座孔53,如此即完成本實用新型的端子組30與中繼座50的組裝。
請參照圖3,其顯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接觸環40、第二接觸環45與下殼體60的組合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接觸環40、45可分別經由第一環槽61及第二環槽65置于下殼體60中,且第一接觸環40的環突41可穿過槽缺62及第一開孔63外露于下殼體60外,而第二接觸環45的環突46可穿過槽缺66及第二開孔67外露于下殼體60外。該環突41上的線孔42及環突46上的線孔47則可分別與電源的火線及中性線耦接,以供應電源至該端子組30。
請參照圖4(a)、(b)及(c),其分別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于組合后的上側、右側及底側示意圖。如圖2及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端子組30與中繼座50,第一接觸環40、第二接觸環45與下殼體60分別組合完成后,即可將組合后的端子組30與中繼座50置入下殼體60中,使第三端子33的接觸片333的線孔334穿過該第三開孔68外露于外殼體60。此時由第一凹室56及第二凹室57間長度的落差,使第一端子31的弧形臂部312可與第一接觸環40接觸并于第一接觸環40中轉動,以及使第二端子32的弧形臂部322可與第二接觸環45接觸并于第二接觸環45中轉動。接著將插座本體20蓋合于端子組30上,使第一端子31、第二端子32及第三端子33分別定位于插孔21中。最后再將上殼體10蓋合于插座本體20及下殼體60上,使該倒勾69對準該卡合孔14的位置并卡合于該卡合孔14中,即可完成本實用新型的組裝。如圖4(a)、(b)及(c)所示,由上述的結構,可使本實用新型的插座本體20、端子組30及中繼座50于下殼體60中進行360°自由轉動及供電,確可改善公知插座的缺點。
所以,經由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其由一種接觸環的結構,可使插座本體20、端子組30及中繼座50于下殼體60中進行360°自由轉動及供電,確可改善公知插座結構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只是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舉凡局部的變更或修飾而源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而為熟習該技藝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脫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權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上殼體,其具有一殼孔;一插座本體,置于該殼孔中且其上表面具有復數個插孔;一端子組,置于該復數個插孔下方;一第一接觸環,其下方延伸有一環突;一第二接觸環,其下方亦延伸有一環突;一中繼座,其上具有復數個座孔供該端子組、第一接觸環及第二接觸環插置及固持,且其上具有一第一定位榫及一第二定位榫貫穿該中繼座,且于底部形成一第一凹室及一第二凹室;以及一下殼體,其為中空以容置該中繼座,且具有一第一環槽及一第二環槽,該環槽上分別具有一槽缺,且該槽缺下方則進一步具一第一開孔及一第二開孔,其中該第一環槽及第二環槽可分別容置該第一接觸環及第二接觸環,且該環突可由該第一開孔及第二開孔突出于外殼體;組合時,該插座本體、端子組、第一接觸環、第二接觸環、中繼座及該上殼體組合于該殼體中,該插座本體于該上、下殼體所形成的空間中自由旋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上殼體的周圍進一步具有至少一鎖合孔、鎖合柱及卡合孔,與該下殼體卡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插座本體具有三個插孔,且而該端子組則進一步具有一第一端子、一第二端子及一第三端子。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端子為一火線端子,其進一步具有一端子座、一弧形臂部及一彈簧,其中該弧形臂部的前端進一步延伸一臂突,供穿置該彈簧,且該彈簧可容納于該第一凹室中,提供該第二端子旋轉后的回復力。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二端子為一中性線端子,其進一步具有一端子座、一弧形臂部及一彈簧,其中該弧形臂部的前端進一步延伸一臂突,穿置該彈簧,且該彈簧可容納于該第二凹室中,提供該第三端子旋轉后的回復力。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三端子為一接地端子,其進一步具有一基座、一端子座及一接觸片,其中該端子座容置一插頭的接地端子,而該接觸片穿過該第二開孔且具有一線孔,與外接電源的接地線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環突及第二環突進一步具有一線孔;而該復數個座孔則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座孔及一第二座孔及一第三座孔,其中該第一座孔及該第二座孔分別具有一弧形溝槽。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凹室的長度長于該第二凹室。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下殼體的底部進一步具有一第三開孔。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下殼體的四周壁上分別突設有一倒勾,其位置及數量對應于該上殼體的卡合孔,于組合時該倒勾可卡合于該卡合孔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自由旋轉的插座,其具有一上殼體,其具有一殼孔;插座本體;端子組;第一接觸環;第二接觸環;中繼座;以及下殼體;組合時,可將該插座本體、端子組、接觸環、中繼座及該上殼體組合于該下殼體中,使該插座本體可于該上、下殼體所形成的空間中自由旋轉取電。
文檔編號H01R35/00GK2777803SQ200520002649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19日
發明者許榮輝 申請人:勝德國際研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