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語音插座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語音插座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堆疊式語音插座連接器的開關端子的結構改良。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人機結合及小型化要求的日益提高,各類電腦接插件的電路設計難度不斷增加。其中,語音插座連接器的電開關及其組件的設計就是這類難題之一。電開關組件常見為常態接觸開關,其開關端子在該開關被驅動時分離;也可以設計為一種常態分離開關,其開關端子在該開關被驅動時接觸。
美國專利公告第6,062,885號揭示了另一種語音插座連接器,其中的電開關組件包括第一開關端子及第二開關端子。第一開關端子設有主體部及懸空設于主體部背部的彈性端子臂。第二開關端子常態下,即沒有對接插頭插入時,與第一開關端子的彈性端子臂達成接觸。隨著彈性端子臂朝向主體部的移動,其與第二開關端子的接觸被斷開,實現了開關功能。該語音插座連接器具有元件相對簡化,結構緊湊等特點,但是,由于對接時第一開關端子直接與對接語音插頭的導電部分接觸,不能應用于對接時開關端子需于語音插頭相絕緣的情形。
美國專利公告第4,937,404號揭示了一種語音插座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信號端子、一由絕緣材料制成的隔離體及兩對葉狀開關端子與板狀開關端子。其中該隔離體包括一“U”狀基體及自該基體延伸而成的兩彈性臂。葉狀開關端子與板狀開關端子成對設于兩彈性臂和絕緣本體內側壁之間。葉狀開關端子較板狀開關端子長,且一端向板狀開關端子延伸至與板狀開關端子相對應的一端達成彈性接觸。當對接語音插頭插入該語音插座連接器時,彈性臂發生向兩側的偏轉位移,并驅動葉狀開關端子與板狀開關端子也發生向兩側的偏轉位移,葉狀開關端子與板狀開關端子斷開彈性接觸,于是實現開關的功能。但是前述語音插座連接器,沿隔離體橫寬方向(亦即隔離體偏轉方向)的體積較大,較大占用橫向空間且結構復雜,不適合于當今的電子產品的應用現狀和小型化的發展趨勢。
因此,確有必要對現有語音插座連接器加以改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前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語音插座連接器,其開關端子上設有絕緣隔離體,可在語音插頭插入時實現與語音插頭的導電部分的信號絕緣。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語音插座連接器,其開關端子上絕緣隔離體的設計結構簡單且不增加連接器的橫向尺寸,有效節省了連接器所占用的橫向空間。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語音插座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分別收容于絕緣本體內的信號端子、第一開關端子及第二開關端子。其中絕緣本體具有用來安裝至電路板上的安裝面,絕緣本體內形成有可供對接語音插頭插入的收容腔。第一開關端子包括固持于絕緣本體內的第一主體部及自第一主體部延伸而成的第一彈性臂,該第一彈性臂上設有絕緣隔離體,該隔離體凸伸入上述收容腔內,其可在對接語音插頭插入收容腔并與之相抵壓時,在垂直于安裝面的平面內運動,并驅動前述第一彈性臂和第二彈性臂相接觸。第二開關端子包括固持于絕緣本體內的第二主體部及自第二主體部延伸而成的第二彈性臂。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語音插座連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開關端子上設有絕緣隔離體,可在語音插頭插入時實現與語音插頭的導電部分的信號絕緣,且開關端子上絕緣隔離體的設計結構簡單且不增加連接器的橫向尺寸,有效節省了連接器所占用的橫向空間。
圖1是本實用新型語音插座連接器的前視立體圖。
圖2是圖1所示語音插座連接器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3是圖2所示語音插座連接器進一步分解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圖3所示語音插座連接器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圖5是圖3所示語音插座連接器的各端子組的立體分解圖。
圖6是圖4所示語音插座連接器的部分端子安裝于絕緣本體上后的立體組裝圖。
圖7是對接插頭插入圖1所示語音插座連接器前的剖視圖。
圖8是對接插頭插入圖1所示語音插座連接器后的剖視圖。
圖9是圖1所示語音插座連接器的第一開關端子與第二開關端子的立體圖。
圖10是圖9所示第一開關端子與第二開關端子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語音插座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1、收容于絕緣本體1內的若干第一端子系列2、第二端子系列3、第三端子系列4(請參閱圖5)、用以定位端子的定位座6、連接絕緣本體1與定位座6并可使兩者相對固定的固定件5、導引對接插頭9(請參閱圖7及圖8)插入的絕緣對接部7及遮蔽殼體8。
請參閱圖3及圖4所示,絕緣本體1呈長方體構形,其具有用來安裝之電路板(未圖示)上的安裝面19,于其前表面沿豎直方向并列凹設有三個對接口11。每一對接口11包括上、下對稱排布的梯形孔111及連接梯形孔111的中間圓孔112。絕緣本體1內設有與上述對接口11對應連通并貫穿絕緣本體1后表面的三個收容腔12,該三個收容腔12自上而下分別按a、b、c編號。鄰近收容腔12的兩側及底部的絕緣本體1均形成有間隔設置的兩側收容槽13、底部收容槽14及設置于收容腔底部中央位置的收容槽15,這些收容槽13、14與收容腔12相連通。該絕緣本體1后表面于豎直方向上還設有位于每兩個收容腔12間的固持孔16,兩相對外側壁設有若干凹槽17,底部兩側設有相對的卡槽18。
請參閱圖5所示,第一端子系列2包括三個端子組21、22,其中兩個端子組21結構一致,每一個端子組21包括一對信號端子23、一個第一開關端子24及一個第二開關端子25。該對信號端子23包括一對板部231、自該對板部一側延伸出并相向弧形彎折且前后錯向分布的一對接觸部232、設于其上下兩端的卡扣部233及自其下端彎折延伸而成的若干尾部234。
請進一步參閱圖9及圖10所示,第一開關端子24包括固持于絕緣本體內的“n”型第一主體部241、自第一主體部241中部向收容腔12彎折并水平向后延伸而成的第一彈性臂242、設于第一主體部241兩端的若干卡扣部243及自第一主體部241下端彎折延伸而成的若干尾部244。在該第一彈性臂242上靠近其自由端的兩側向內凹設一對缺口而形成固持部249,于第一彈性臂242上鑲埋成型(Insert-molding)有隔離體245。該隔離體245由絕緣材料制成,包括固持于第一彈性臂242上的基部246、自基部246向上凸伸入收容腔12的抵壓部247、傾斜設置于抵壓部247與基部246前端的導引面248及收容第一彈性臂242并與固持部249相配合的固持槽240。當然,該隔離體245與其它實施方式中亦可以是插接組裝于第一彈性臂242的自由端,并不影響本案技術方案的實施。第二開關端子25包括固持于絕緣本體1內的“n”型第二主體部251、自第二主體部251中部向后水平延伸并向第一開關端子24彎折而成的第二彈性臂252、設于第二主體部251兩端的若干卡扣部253、靠近第二彈性臂252自由端設置的凸出部255及自第二主體部251下端彎折延伸而成的若干尾部254。
另一組端子22結構與21基本一致,但是其各個端子尾部263、274、284分別由對應的各個端子26、27、28下端豎直向下延伸而出。
第二端子系列3為一接地端子30,其包括一豎向設置的本體31、由本體31一側的不同位置延伸出的三個接觸部32、固定部33及由本體31底部豎直向下延伸出的尾部34。
第三端子系列4又包括兩組,每組包括四個轉接端子40,每個轉接端子40包括水平部41及垂直于水平部41向下延伸的豎直部42,每組轉接端子40的水平部41與豎直部42的長度各不相同。
請再參閱圖2至圖4所示,每一固定件5包括基部51及由基部51前端兩側向前延伸的一對臂部52、設于靠近基部51兩側貫穿基部51的一對通孔55,自其前端中間位置向后凹設的狹縫53及于其后端凹設形成的若干定位槽54。
定位座6包括豎向設置的一基臺61及由基臺61前端下緣向前延伸出的卡持板62,上述卡持板62上設有貫穿卡持板62的若干通孔63。基臺61呈階梯狀布置,其包括第一臺階65及較第一臺階65為高的第二臺階64。第一臺階65及第二臺階64上均設有若干豎直通道68,用以收容上述第三端子系列4的豎直部42。第一臺階65前端設有豎直狹槽66,用以收容及固持第二端子系列3的本體31。另外,基臺61進一步包括自第一臺階65豎直向上延伸出的一對定位柱67,這些定位柱67插入上述固定件5的通孔55內,用以定位固定件5。
對接部7包括圓形中空的絕緣對接環73及自對接環73后端上緣與下緣向上與向下凸伸出的一對凸塊71,所述凸塊71的相對內側分別凹設有部分延伸入對接環73內的收容通道72。
遮蔽殼體8由金屬板材沖壓制成,并彎折呈一長方體狀,其包括前壁83、頂壁84及相對兩側壁85。于前壁83上設有對應于絕緣本體1的對接口11分布的圓孔81,于側壁85底端延伸出若干定位腳82。
請參閱圖7及圖8所示,對接插頭9的插入一端設有導電部分90。
請配合參閱圖6所示,組裝時,先將第一端子系列2的信號端子23、26與開關端子24、25、27、28分別插入絕緣本體1收容腔12的兩側、底部收容槽13、14內,卡扣部233、243、253與對應收容槽13、14的內壁相配合。第一開關端子24、27置于第二開關端子25、28的上方。收容于收容腔12c的第一端子系列2底端的尾部263、274、284延伸出絕緣本體11的底面。然后將第二端子系列3的接地端子30的接觸部32插入各收容槽15內,其固定部33收容于絕緣本體1的固持孔16內,尾部34延伸出絕緣本體1底部。第三端子系列4的兩組轉接端子40的水平部41分別插入絕緣本體1的收容腔12a、12b的收容槽14內,并分別與第一端子系列2的尾部234、244、254相抵接而達成電性連接,第三端子系列4的豎直部42向下延伸出絕緣本體1的底面。兩個固定件5分別安裝于絕緣本體1的收容腔12a、12b的上方,其臂部52收容于絕緣本體1上的對應凹槽17內,同時第二端子系列3的本體31收容于固定件5的狹縫53內,且收容于收容腔12a、12b內的第三端子系列4的豎直部42延伸穿過固定件5的定位槽54的部分抵靠于定位槽54內。定位座6自下向上組裝至絕緣本體1上,其卡持板62與絕緣本體1的卡槽18相配合,第三端子系列4的豎直部42分別穿過定位座6的第一及第二臺階65、64的豎直通道68,并延伸出定位座6的下表面,第二端子系列3的本體31收容于定位座6的豎直狹槽66內,而定位座6的定位柱67分別組入對應固定件5的通孔53內。如此,固定件5及定位座6被牢固安裝至絕緣本體1上,并予第二、第三端子系列3、4以良好定位。對接部7由絕緣本體1的前表面直接組入絕緣本體1的對接口11內,其中對接部7的凸塊71與相應的對接口11的梯形口111相對齊,對接環73收容于相應的對接口11的圓孔112內,另外,第二端子系列3的接觸部32延伸入對接部7的收容通道72內。最后,將遮蔽殼體8自前向后安裝至絕緣本體1外,對接環73由對應圓孔81凸露于遮蔽殼體8外。
請配合參閱圖7及圖8所示,對接插頭未插入語音插座連接器時,第一開關端子24、27與第二開關端子25、28間沒有接觸。當對接插頭9開始插入該語音插座連接器絕緣本體1的收容腔12時,其導電部分90首先抵壓隔離體245的導引面248,而使第一開關端子24、27的第一彈性臂242向下偏移;隨著對接插頭9的繼續插入,導電部分90沿導引面248向前移動,第一彈性臂242繼續偏移至與第二開關端子25、28的第二彈性臂252的凸出部255開始發生彈性接觸;當對接插頭9完全插入時,導電部分90與隔離體245的抵壓部247相抵壓,進而第一端子臂242亦下壓第二端子臂252,與之充分彈性接觸。隔離體245受到對接插頭9的驅動,在垂直于絕緣本體1的安裝面19的平面內運動,驅動第一開關端子24、27與第二開關端子25、28相接觸,并由此實現開關功能。
本實用新型語音插座連接器中,第一開關端子24上設有絕緣隔離體245,可在對接插頭9插入時實現與其導電部分90的信號絕緣,且該絕緣隔離體245的設計結構簡單且不增加連接器的橫向尺寸,有效節省了連接器所占用的橫向空間。
權利要求1.一種語音插座連接器,可安裝于電路板上,用來供對接語音插頭與之相配接,其包括絕緣本體、分別收容于絕緣本體內的至少一個信號端子、至少一個第一開關端子及至少一個第二開關端子,其中前述絕緣本體具有用來安裝至電路板上的安裝面,絕緣本體內形成有可供對接語音插頭插入的至少一個收容腔,前述第一開關端子包括固持于絕緣本體內的第一主體部及自第一主體部延伸而成的第一彈性臂,前述第二開關端子包括固持于絕緣本體內的第二主體部及自第二主體部延伸而成的第二彈性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臂上還設有絕緣隔離體,該隔離體凸伸入上述收容腔內,其可在對接語音插頭插入收容腔并與之相抵壓時,在垂直于安裝面的平面內運動,并驅動前述第一彈性臂和第二彈性臂相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語音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隔離體包括固持于第一彈性臂的基部及自基部向上凸伸入收容腔的抵壓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語音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隔離體還包括傾斜設置于抵壓部與基部前端的導引面及收容第一彈性臂的固持槽。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語音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前述第一彈性臂自由端的兩側向內凹設一對缺口而形成固持部,其與隔離體的固持槽相配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語音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隔離體是鑲埋成型于第一彈性臂之上的。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語音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絕緣本體于其前表面沿豎直方向并列凹設有至少一個對接口,絕緣本體內設有與前述對接口對應連通并貫穿絕緣本體后表面的至少一個收容腔,鄰近該至少一個收容腔的絕緣本體形成有間隔設置若干收容槽,其中與收容腔相連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語音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及第二開關端子還包括分別設于第一及第二主體部兩端的若干卡扣部及分別自第一及第二主體部下端彎折延伸而成的若干尾部。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語音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信號端子與開關端子分別收容于絕緣本體的對應收容槽內。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語音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開關端子與第二開關端子平行相對的設置于收容腔的一側,且第一開關端子較第二開關端子更靠近收容腔。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語音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至少一個接地端子,該至少一個接地端子包括豎向設置的本體、由本體一側的不同位置延伸出的至少一個接觸部、固定部及由本體底部豎直向下延伸出的尾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語音插座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分別收容于絕緣本體內的信號端子、第一開關端子及第二開關端子。其中絕緣本體具有用來安裝至電路板上的安裝面,絕緣本體內形成有可供對接語音插頭插入的收容腔。第一開關端子包括固持于絕緣本體內的第一主體部及自第一主體部延伸而成的第一彈性臂,該第一彈性臂上設有絕緣隔離體,該隔離體凸伸入上述收容腔內,其可在對接語音插頭插入收容腔并與之相抵壓時,在垂直于安裝面的平面內運動,并驅動前述第一開關端子和第二開關端子相接觸。
文檔編號H01R24/58GK2667738SQ20032011067
公開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31日
發明者薛章蘭, 朱自強, 胡金奎, 張國華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