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包括直電弧管的燈,其中燈頭被附接到電弧管兩個端部中的每一端上,每個燈頭具有一對接線端。
背景技術:
直管型熒光燈(下文中被稱作燈)包括直電弧管。兩個燈頭被固定到電弧管的兩個端部上,使得電流通過燈頭加到電弧管上。具有各種長度的燈被制造出用于不同場合和不同目的。燈的亮度隨其長度的變化而變化。同時,隨電弧管變得更長,放電啟動電壓也變得更高。通常,所謂的G13燈頭用在短燈中,而所謂的R17d燈頭用在長燈中。例如在長度為2367毫米的燈中使用R17d燈頭。
圖1是附接有常規型R17d燈頭(下文中被稱作燈頭)的電弧管的頂部平面圖。圖2是圖1所示的電弧管的前剖視圖。如圖2所示,常規型燈頭120包括(i)附接到電弧管110端部上的金屬燈頭體121,和(ii)由合成樹脂制成的并且被固定到燈頭體121上的接線端附接體130。燈頭體121形狀類似一個帽,并且包括圓筒體122和端壁123。燈頭體121具有由端壁123所環繞的圓形開口124。圓筒體122的內表面通過粘合劑125被固定到電弧管110的端部上。
接線端附接體130包括位于燈頭體121內的圓盤形底部131;從所述底部131中在與電弧管110相反的方向上伸出以配合于開口124中的裝配部分132;和從所述裝配部分132中沿電弧管110的管軸在與電弧管110相反的方向上伸出的凸出部分133。
從上面觀察,凸出部分133是橢圓形的并且具有一對沿凸出部分133的長度方向布置在其內側的接線端134。當凸出部分133被插入插座(未示出)的進口時,凸出部分133的接線端134與插座中的接線端電接觸,這樣就將電流加到電弧管上。
接線端附接體130通過以下步驟被固定到燈頭體121上。首先,將接線端附接體130插入燈頭體121的開口124中,使得凸出部分133從開口124中伸出并且底部131與端壁123的內表面相接觸。在接線端附接體130通過這種方式與燈頭體121相接觸時,通過使用壓紋方法將壓力從外側加到接近端壁123的圓筒體122的端部部分上。也就是說,將壓力加到圓筒體122端部部分的周部上,使得該部分被壓紋并被嵌入接線端附接體130中。
在使用常規型燈頭120的燈101中,電弧管110的直徑為38毫米,且開口124直徑為22.76毫米,以在接線端134和燈頭體121之間提供足夠的絕緣性。
同時,最近幾年中,已研制出具有較小直徑(例如25毫米)的電弧管以滿足在改進燈的效率和設計方面的需要。然而,在這種電弧管中存在問題。換言之,難于將燈頭固定到電弧管上。若例如減小燈頭的直徑以與電弧管的直徑(25毫米)相匹配,但是具有與以前相同直徑(22.76毫米)的開口,那么難于將燈頭固定到電弧管的接線端附接體上。
更具體而言,由于在開口和其邊緣之間沿燈頭直徑的端壁的長度非常小,因此燈頭端壁的剛硬性非常低。結果是,若使用壓紋方法試圖將燈頭固定到電弧管上,那么端壁會產生形變。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燈,其中燈頭被固定到小直徑(例如25毫米)電弧管上,所述燈同時提供在接線端附接體和燈頭體之間的電絕緣。
可通過一種燈實現第一個目的,所述燈包括直電弧管;和一對燈頭,每一個所述燈頭具有一對接線端,并被附接到電弧管的端部上,其中每一個燈頭包括形狀類似帽的并且具有在作為燈頭體端面的端壁中央的開口的燈頭體;和附接有所述對接線端的接線端附接體,所述接線端附接體被固定到燈頭體上,且接線端從開口中伸出,并且在開口和其邊緣之間沿燈頭直徑的端壁的長度不小于在用于保持燈頭的電氣安全性的標準中所限定出的絕緣距離,并且所述燈頭具有一個所述端壁長度超過在開口和其邊緣之間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的端壁長度的部分。
采用上述結構,燈頭體中的端壁具有一個在開口和其邊緣之間的端壁長度較大的部分。這會防止端壁例如在壓紋加工過程中產生形變。同時,由于在開口邊緣和接線端附接體之間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的端壁長度足夠大,所以保證接線端和燈頭體之間絕緣。
在上述燈中,在開口和其邊緣之間的端壁長度可能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是最短的。
在上述燈中,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的端壁長度可不小于19毫米,且在垂直于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方向的方向上的端壁長度可不小于11毫米且小于19毫米。
在上述燈中,開口可以是橢圓形的且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較長。
采用上述結構,燈頭體中的端壁具有一個在開口和其邊緣之間的端壁長度較大的部分。即便是采用壓紋方法將燈頭體固定到接線端附接體上,這樣也會減少端壁的形變。同時,由于在開口邊緣和接線端附接體之間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的端壁長度足夠大,所以保證接線端和燈頭體之間絕緣。
在上述燈中,接線端附接體可包括在截面圖中呈橢圓形的并且沿電弧管的管軸在電弧管相反方向上伸出的凸出部分,并且所述對接線端在所述凸出部分的上中空部附接到接線端附接體上,使得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大體上與橢圓形凸出部分的長度方向相同。
采用上述結構,開口和凸出部分二者具有相同的形狀,即橢圓形。這樣改進了燈的設計。
在上述燈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可包括連接到所述凸出部分上的圓盤形底部,所述底部與所述凸出部分具有相同的中心,并且所述接線端附接體被固定到燈頭體上,壓力從所述燈頭體的端壁被加到所述底部的邊緣上。
采用上述結構,通過例如對接近端壁的燈頭體的邊緣進行壓紋而容易地將接線端固定到燈頭體上是有可能的。
在上述燈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可包括在所述凸出部分和所述底部之間形成的并且裝配進入所述開口中的裝配部分。
上述結構增大了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和所述燈頭體之間的扭轉剛度。
在上述燈中,兩條引線可從所述電弧管的每一端部部分引出并且可分別電連接到所述對接線端上,且所述接線端附接體進一步包括兩個分別將所述引線引導至所述引線與所述對接線端相連接的位置處的導孔;和兩個放入導孔中并且分別與所述對接線端電連接的金屬構件;以及兩個分別擠壓導孔中的引線貼靠在所述金屬構件上的擠壓構件。
采用上述結構,可靠地將接線端電連接到引線上是有可能的。在此應該注意的是,所述“電連接到所述對接線端上的金屬構件”可以是接線端本身。
在上述燈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可具有兩個分別自所述底部表面向電弧管伸出的環繞所述導孔的凸出的壁部。
上述結構防止灰塵等粘附在引線上。
在上述燈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可包括在所述凸出部分下面的圓盤形底部,所述底部與所述凸出部分具有相同的中心,并且在所述凸出部分一側上的底部表面被固定到燈頭體中端壁的內表面上。
采用上述結構,有可能很容易地使用粘結劑將所述接線端固定到燈頭體上。
在上述燈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可包括在所述凸出部分和所述底部之間形成的并且裝配進入所述開口中的裝配部分。
上述結構增大了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和所述燈頭體之間的扭轉剛度。
在上述燈中,兩條引線可從所述電弧管的每一端部部分引出并且可分別電連接到所述對接線端上,且所述接線端附接體進一步包括兩個分別將所述引線引導至所述引線與所述對接線端相連接的位置處的導孔;和兩個放入導孔中并且分別與所述對接線端電連接的金屬構件;以及兩個分別擠壓導孔中的引線貼靠在所述金屬構件上的擠壓構件。
采用上述結構,可靠地將接線端電連接到引線上是有可能的。在此應該注意的是,所述“電連接到所述對接線端上的金屬構件”可以是接線端本身。
在上述燈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可具有兩個分別自所述底部表面向電弧管伸出的環繞所述導孔的凸出的壁部。
上述結構防止灰塵等粘附在引線上。
圖1是常規直管型熒光燈端部部分的頂部平面圖;圖2是常規直管型熒光燈的前剖視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直管型熒光燈的端部部分的透視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直管型熒光燈的端部部分的頂部平面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直管型熒光燈的端部部分的前剖視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直管型熒光燈的端部部分的側剖視圖;圖7是大體上沿圖5中線A-A的并且從圖5中箭頭所示方向觀察的截面圖;圖8示出了對常規型和本實施例中的燈進行的抗扭剛度試驗的測試結果;圖9是作為本發明的一種變型的直管型熒光燈的端部部分的頂部平面圖;和圖10是作為本發明的一種變型的直管型熒光燈的前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結合附圖對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直管型熒光燈進行了描述。
1.直管型熒光燈的結構圖3是根據本發明所述的直管型熒光燈的端部部分的透視圖。
如圖3所示,直管型熒光燈1(下文中被稱作燈1)包括直電弧管10和燈頭20,其中所述燈頭20被固定到電弧管10的端部上。電流通過插座(未示出)和燈頭20被加到電弧管10上。在這里應注意盡管圖3示出燈頭20被固定到電弧管10的一端上,但是所述燈頭也被固定到電弧管10的另一端上。
電弧管10包括圓筒形玻璃管11。玻璃管11的內表面上涂有一層保護膜和一層熒光膜。電弧管10中充有汞蒸汽、稀有氣體等。電極被附接到電弧管10的兩個端面上。若燈電流通過燈頭20被加到電極上,則熱電子從電極中發射出并與汞原子發生碰撞。這種碰撞發射出的紫外線激發熒光膜,使得發射出可見光。電弧管10具有25毫米的外徑。
圖4是燈1的頂部平面圖。圖5是燈1的前剖視圖。圖6是燈1的側剖視圖。
燈頭20被稱作R17d燈頭,如圖3-6所示,包括燈頭體30和接線端附接體40。燈頭體30被固定到電弧管10的端部上。接線端附接體40被固定到燈頭體30上。
接線端附接體40包括從上方觀察呈橢圓形并且沿電弧管10的管軸在與電弧管10相反的方向上伸出的凸出部分43。在凸出部分43內沿凸出部分43的長度方向設置有一對接線端44,所述接線端44間的距離符合JIS(日本工業標準)C-7709。
凸出部分43的形狀滿足JIS C-7709標準中所限定的數值要求。當凸出部分43被插入插座(未示出)進口時,燈1與所述插座電接觸。在此應該注意的是,在以下說明中,圖4中的水平方向被叫做“長度方向”,圖4中的垂直方向被叫做“寬度方向”。
燈頭體30的形狀類似一個帽,并且包括圓筒體31和端壁32。燈頭體30上在端壁32的中央具有開口33。在本實例中,所述開口33不是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燈頭體30由金屬,例如鋁制成。如圖5所示,接線端附接體40的下部被固定到靠近端壁32的燈頭體30的內表面上。同時,圓筒體31的內表面使用粘合劑34被固定到電弧管10的端部部分上。
使用粘合劑34將燈頭體30固定到電弧管10上的原因在于它具有較高的粘結強度。燈頭體30使用鋁的原因在于鋁比樹脂強度更高并且具有較佳的耐候性。
如圖4所示,從上面觀察,開口33是橢圓形的,并且開口33的橢圓形形狀與凸出部分43的橢圓形形狀相對應。開口33在長度方向上測量值為20毫米(L1),并且在寬度方向上測量值為12毫米(L2)。通過切割12毫米×8毫米的矩形邊緣以形成直徑為12毫米的圓弧,進而形成該橢圓形狀。
如圖5和圖6所示,接線端附接體40包括位于燈頭體30內的圓盤形底部41;從所述底部41中在與電弧管10相反的方向上伸出以配合于開口33中的裝配部分42;和從所述裝配部分42中在與電弧管10相反的方向上伸出的凸出部分43。凸出部分43的長度方向大體上與裝配部分42的長度方向相一致。
圖7是大體上沿圖5中線A-A的并且從圖5中箭頭所示方向觀察的截面圖。
如圖3-7所示,凸出部分43中具有沿電弧管10的管軸大體上穿過凸出部分43中心的通孔45。在此應該注意的是,通孔45成形以與插座進口相配合。在JIS C-7709標準中對通孔的尺寸進行了限定。
如圖4和圖5所示,沿凸出部分43的長度方向在通孔45的每一側上形成有用于保持接線端44的接線端保持裝置46;沿凸出部分43的長度方向在接線端保持裝置46的外側形成的凹進部47;和引導從電弧管10的端部部分出來進入凹進部47的引線12的導孔48。
接線端保持裝置46包括用于保持接線端44的第一保持裝置46a;和在電弧管10一側上的用于保持接線端44的第二保持裝置46b。
在圖6中,圖中示出第二保持裝置46b從表面45a中伸出進入通孔45中,所述表面45a是沿所述對接線端44相對正的方向形成的。但是,如下文所述,第二保持裝置46b是環繞第二導孔48b的凸出壁部53的一部分,所述部分延伸進入到通孔45中。如圖5所示,在接線端44被附接到第一保持裝置46a上之后,第二保持裝置46b與接線端44的延伸部44b(在下文中進行描述)相接觸。
接線端44是由金屬制成的并成形為可變形的。接線端44包括呈字母C形的部分44a;和沿電弧管10的管軸從呈字母C形的部分44a的下端延伸出的延伸部44b。
如圖5所示,在接線端44被附接到第一保持裝置46a上之后,呈字母C形的部分44a的上端覆蓋凹進部47的底面。同樣如圖5和圖6所示,在第一保持裝置46a和第二保持裝置46b之間形成縫隙46c。在將接線端44附接到接線端保持裝置46上的過程中當延伸部44b被放置在第二保持裝置46b的后部時利用所述縫隙46c。
進行以下步驟以將接線端44附接到接線端保持裝置46上。首先,將延伸部44b插入到在第一保持裝置46a和第二保持裝置46b之間的縫隙46c中,使得延伸部44b的端部接觸第二保持裝置46b的上端,如圖5所示。接下來,通過展寬其開口將呈字母C形的部分44a裝配到第一保持裝置46a上。這樣使得延伸部44b被放置到第二保持裝置46b的后部,從而完成將接線端44附接到接線端保持裝置46上的過程。
凹進部47的底部具有一個將引線12的端部從接線端44引出的孔。與之相似,覆蓋凹進部47底面的接線端44的上部部分具有一個為同樣目的的孔。通過所述孔引出的引線12的端部例如通過熔焊而被連接并被固定到接線端44的表面上。圖4和圖5中示出了引線12被連接到接線端44處的導線連接部分54。
如圖5所示,導孔48包括連接在一起的第一導孔48a和第二導孔48b,其中第一導孔48a在凹進部47的底部下面形成以沿電弧管10的管軸進行延伸,并且第二導孔48b成形以自第一導孔48a向電弧管10進行延伸。
隨著所述孔從凹進部47的底部下面向電弧管10加深,第一導孔48a的截面面積逐漸增大。
如圖5和圖7所示,第二導孔48b最初具有一個開口,第二導孔48b通過所述開口連接至通孔45。但是,在將接線端44附接到接線端保持裝置46上之后,該開口被接線端44的延伸部44b堵塞。
第二導孔48b隨其加深而變寬并且具有在燈頭體30表面的背部上進行延伸的傾斜表面。擠壓構件52被附接到該傾斜表面上,使得它將引線12壓靠在接線端44的延伸部44b上。
擠壓構件52例如是呈字母U形的薄金屬板,并且該金屬板52的一個平面部分被附接到第二導孔48b的傾斜表面上。當將引線12插入導孔48中時,擠壓構件52變形遠離,以幫助引線12朝向凹進部47前進。在另一方面,當被插入的引線12從導孔48下面被拉出時,擠壓構件52朝向引線12產生形變,以防止所述引線從導孔48中脫掉。
如圖5所示,接線端附接體40的底部41具有從底部41向電弧管10伸出的環繞導孔48的凸出壁部53。成形出該凸出壁部53,以防止例如灰塵或金屬粉末粘附在引線12上。這是由于灰塵等在引線12上的這種粘附會造成短路等問題。
在此應該注意的是,如圖7所示,接線端保持裝置46中的第二保持裝置46b是凸出壁部53的一部分。
2.組裝方法
(1)燈頭的組裝首先,將接線端44附接到接線端附接體40的凸出部分43上。然后通過先將接線端附接體40插入到燈頭體30中,使得該裝配部分42被裝配到燈頭體30的開口33中,從而將接線端附接體40固定到燈頭體30上,并且底部41的上邊緣與燈頭體30的端壁32內側相接觸。當接線端附接體40和燈頭體30處于該種狀態時,靠近端壁32的圓筒體31的端部部分是有紋的,使得受到擠壓的部分嵌入到接線端附接體40中,并且接線端附接體40被固定到燈頭體30上。
在上述固定過程中,由于裝配部分42裝配進入燈頭體30的開口33,因此易于將接線端附接體40和燈頭體30定位。同樣,由于開口33和裝配部分42二者都是橢圓形的,因此在進行壓紋時,接線端附接體40和燈頭體30不會繞軸線進行旋轉移動。
同樣,由于開口33是橢圓形的,所以接線端附接體40與端壁32相重疊的面積大于具有圓形開口的常規型燈中的所述面積。因此,當燈頭體30在靠近端壁32的邊緣處被壓紋時,接線端附接體40是穩固的并且端壁32不發生變形。
同樣,當從上方進行觀察時開口33和凸出部分43二者都是橢圓形的,這有助于改進燈頭20的設計。
(2)將燈頭附接到電弧管的端部上組裝燈頭20如上所述。下面,對如何將燈頭20附接到電弧管10上進行討論。
第一步,將從電弧管10端部引出的引線12的端部插入接線端附接體40的導孔48,并拉出通過凹進部47和接線端44底部上的孔進入凹進部47。在該步驟中,由于導孔48隨其朝向電弧管10加深而展寬,因此引線12易于被導入凹進部47中。
同時,盡管引線12易于被導入凹進部47中,但是因為將引線12擠壓靠在接線端44上的擠壓構件52已被附接到導孔48的內側,所以很難將插入的引線12從導孔48中清除。換句話說,引導引線進入凹進部的過程包括將引線臨時固定到接線端44上的過程。
下一步,在粘合劑變硬之前,第一粘合劑被施加到燈頭體30中的圓筒體31的內表面上;燈頭體30被放置在電弧管10的頂部上;然后當圓筒體31與電弧管10接觸時加熱圓筒體31以使粘合劑發生硬化。
為了加熱圓筒體31以使粘合劑發生硬化,燈頭20必須相對于電弧管10正確定位。若將用于電弧管110的直徑為38毫米的常規型燈頭120裝到根據本發明所述的直徑為25毫米的電弧管10上,可預期的是由于端壁面積小,因此不存在保持燈頭的燈頭部分,并且可預期的是這樣將易于造成燈頭以二者間存在位置移動的方式被固定到電弧管10上。相比之下,根據本實施例所述的燈頭20在開口33的每一側上沿開口33的寬度方向具有相對較寬的部分。因此,通過將燈頭20保持在這些較寬的部分處而相對于電弧管10容易地且正確地定位燈頭20是有可能的。
最后一步是,將引線12固定到凹進部47中的接線端44上,使得它們相互電連接。例如,通過熔焊或釬焊將引線12的端部固定到接線端44的表面上。在對電弧管10的另一端進行同一步驟之后燈1組裝完成。
在此應注意的是,優選進行熔焊,而不是釬焊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因素(1)近年來鉛焊料已成為一個環境問題;(2)當點亮燈1在燈頭20達到較高溫度之后,電弧管10和燈頭體30之間的粘結強度的可靠性問題;和(3)成本問題。最近,已開發出無鉛焊料。然而,即便消除了上述因素(1),但是在基于以上因素(2)和(3)進行比較時也會認為優選進行熔焊,而不是釬焊。
通過在導孔48的第二導孔48b中的擠壓構件52,引線12被壓靠在接線端44的延伸部44b上。這樣使得引線12可靠地電連接到接線端44上。引線12還通過熔焊在凹進部47中而被電連接到接線端44上。這種雙重連接使得引線12和接線端44之間電連接的可靠性極高。
燈1可如上所述容易地進行組裝,并且燈1還具有電氣安全性和較高的扭轉剛度。
在此,首先對電氣安全性進行討論。在具有如上所述結構的燈頭20中,在接線端44和燈頭體30之間的絕緣爬電距離在所述對接線端44相對正的方向上是最短的。實際測得的在所述對接線端44相對正的方向上的接線端44和燈頭體30之間的絕緣爬電距離數值不少于6毫米。這滿足JIS C7709標準,所述標準限定絕緣爬電距離不應小于6毫米。因此,證明出本發明的燈1具有電氣安全性。
同時,由于平面上的直線和沿凹進部47的線之間存在距離差異使得接線端44和燈頭體30之間的絕緣爬電距離增大,所以接線端44在凹進部47中連接到引線12上的結構增加了電氣安全性。
接線端附接體40的底部41具有從底部41向電弧管10伸出,并且防止灰塵等粘附在引線12上的凸出壁部53。然而凸出壁部53還存在另外一個效應。也就是,凸出壁部53增大了燈頭20中的接線端44和燈頭體30之間的絕緣爬電距離。同時,由于成形出凸出壁部53以在電弧管10的一側上環繞導孔48,所以在導孔48中用于容納擠壓構件52的空間增大了。
下面,對扭轉剛度進行討論。
在常規型燈頭20中,燈頭體121的開口124是圓形的,并且接線端附接體130上的裝配部分132也是圓形的。采用這種結構,當接線端附接體130接收到扭轉載荷圍繞電弧管的管軸轉動時,接線端附接體130常常會很容易地與燈頭體121脫開。例如,當常規型燈101為應轉動一次以附接到插座上的這種類型的燈時,使用者可不正確地旋轉燈101并將扭轉載荷加到接線端附接體130上。
為對本實施例中的燈頭20的扭轉剛度和常規型燈頭120的扭轉剛度進行比較,進行扭力試驗。在扭力試驗中,通過在固定燈頭體時將扭轉載荷加到接線端附接體上測定每一個常規型和本實施例燈的測試樣品的扭轉剛度(Nm)。對每一個常規型和本實施例燈進行五次試驗。圖8中示出了實驗結果。
如圖8所示,對本實施例的燈頭20和常規型燈頭120進行的五次試驗的測試結果平均值分別為3.3(Nm)和2.1(Nm)。就是說,已證實本實施例的燈頭在扭轉剛度方面優于常規型燈頭。這是由于在本實施例中,開口33和裝配部分42二者都是橢圓形的并且相互配合。
變型以上已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然而,本發明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例如可發生以下變化。
(1)燈頭體中的開口在以上實施例中,燈頭體中的開口是橢圓形的。不限于此,所述開口可具有其它形狀,以致在該對接線端44對正的方向上的在開口和其邊緣之間的端壁長度小于在沿該燈頭直徑的其它方向上的端壁長度。那么,與具有圓形開口的常規型燈頭相比,該燈頭具有相對較寬的部分。這樣防止端壁產生一定程度的形變。然而,為了可靠地防止端壁產生形變,該開口優選為如本實施例所述和如附圖中所示的橢圓形。
開口可具有如圖9所示的形狀,其中圖中標號92表示開口。開口92形狀類似于結合在一起以在所述對接線端44相對正的方向上重疊的兩個的圓。圖9示出了所述形狀的一個實例,其中構成所述形狀的每個圓直徑為6毫米,而每個圓的圓心大體上與每個接線端的中心相一致。然而該開口的形狀不限于這些尺寸。該開口的形狀給出了與本實施例中的橢圓形形狀相同的效果。在本實施例和該實例中,所述開口中具有彎曲部。然而,該開口中可具有直線部分。
在本實施例中,測得的燈頭體30的開口33的尺寸如下L1=20毫米;L2=12毫米,其中,如圖4所示,L1表示在所述對接線端對正的方向上的開口的長度,并且L2表示在垂直于所述對接線端對正方向的方向上的開口的長度。然而,L1可不小于19毫米,且L2可不小于11毫米并小于19毫米。
在此應該注意的是,確定出本實施例中所述開口具有以上尺寸(L1=20毫米,L2=12毫米),這是由于在電氣安全性方面該尺寸不僅在接線端和燈頭體之間提供了可靠的絕緣,使得易于將接線端固定到燈頭體上,而且是出于燈頭設計的角度。
(2)將接線端附接體固定到燈頭體上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在靠近端壁的燈頭體中的圓筒體的端部部分進行壓紋而將接線端附接體固定到燈頭體上。然而,可使用其它方法進行固定。
圖10示出了不同于壓紋方法的固定方法的一個實例。在該方法中,粘結劑被用于將凸出部分73一側上的接線端附接體70的底部71表面固定到燈頭體60的端壁62的內表面上。與具有圓形開口的常規型燈相比,這種方法對于具有橢圓形開口的燈來說更加有效。這是由于在具有橢圓形開口的燈中接線端附接體重疊端壁的面積更大,從而提供出更大面積以施加粘結劑,由此獲得比常規型燈更大的粘結強度。
在此應該注意的是,用以將接線端附接體固定到燈頭體上的粘結劑應該是耐熱的。這是由于當將燈頭體60固定到電弧管10上時,接線端附接體70可隨燈頭體60的受熱被加熱。
此外,接線端附接體可與燈頭體一體成形。這提供了如前述方法的相同的效果,其中接線端附接體通過粘結劑被固定到燈頭體上。
(3)接線端附接體在本實施例中,導孔48包括第一導孔48a和第二導孔48b,如圖5所示。然而,該導孔可以是穿過所述凸出部分的通孔,如圖2所示。在這種情況下,要求所述通孔的截面面積隨其朝向電弧管加深而增大,以保持足夠大的空間,以將擠壓構件附接于其中。
(4)接線端在本實施例中,呈字母C形的部分與延伸部一體成形。然而,呈字母C形的部分與延伸部也可分開成形且它門之間可通過引線等相互間電連接。在這種情況下,呈字母C形的部分與接線端相對應,且延伸部與金屬構件相對應。
(5)其它在本實施例中,電弧管具有25毫米大小的外徑。然而,不限于此,電弧管還可具有其它尺寸的直徑。應該考慮接線端與燈頭體之間的絕緣性而確定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的燈頭體中開口的長度,當然,該長度不應超過圓筒體的內徑。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圓筒形電弧管。然而,不限于此,可以使用截面圖中呈橢圓形和多邊形的電弧管。同樣,在本實施例中使用熒光燈,其中熒光燈的內表面上涂有熒光層。然而,也可以使用未涂覆熒光層的具有電弧管的燈,比如黑光燈。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R17d燈頭。然而,通過從接線端附接體上去除凸出部分并提供具有一個向電弧管外面伸出的尾銷的裝配部分,本發明有可能適用于G13燈頭。
工業實用性本發明使接線端附接體在制造燈的過程中即使是燈的電弧管具有小直徑,也能夠被固定到燈頭體上,與此同時,在接線端和燈頭體之間提供可靠的絕緣。
權利要求
1.一種燈,包括直電弧管;和一對燈頭,每一個所述燈頭具有一對接線端,并被附接到電弧管的端部上,其特征在于,每一個燈頭包括形狀類似帽的并且具有在作為燈頭體端面的端壁中央的開口的燈頭體;和附接有所述對接線端的接線端附接體,所述接線端附接體被固定到燈頭體上,且接線端從開口中伸出,并且在開口和其邊緣之間沿燈頭直徑的端壁的長度不小于在用于保持燈頭的電氣安全性的標準中所限定出的絕緣距離,并且所述燈頭具有一個所述端壁長度超過在開口和其邊緣之間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的端壁長度的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其中在開口和其邊緣之間的端壁長度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是最短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其中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的端壁長度不小于19毫米,且在垂直于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方向的方向上的端壁長度不小于11毫米且小于19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燈,其中所述開口是橢圓形的且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較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其中所述開口是橢圓形的且在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上較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燈,其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包括在截面圖中呈橢圓形的并且沿電弧管的管軸在電弧管相反方向上伸出的凸出部分,并且所述對接線端在所述凸出部分的上中空部附接到接線端附接體上,使得所述對接線端相對正的方向大體上與橢圓形凸出部分的長度方向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燈,其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包括連接到所述凸出部分上的圓盤形底部,所述底部與所述凸出部分具有相同的中心,并且所述接線端附接體被固定到燈頭體上,壓力從所述燈頭體的端壁被加到所述底部的邊緣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燈,其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包括在所述凸出部分和所述底部之間形成的并且裝配進入所述開口中的裝配部分。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燈,其中兩條引線從所述電弧管的每一端部部分引出并且分別電連接到所述對接線端上,且所述接線端附接體進一步包括兩個分別將所述引線引導至所述引線與所述對接線端相連接的位置處的導孔;和兩個放入導孔中并且分別與所述對接線端電連接的金屬構件;以及兩個分別擠壓導孔中的引線貼靠在所述金屬構件上的擠壓構件。
10.根據權利要求7、8或9所述的燈,其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具有兩個分別自所述底部表面向電弧管伸出的環繞所述導孔的凸出的壁部。
1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燈,其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包括在所述凸出部分下面的圓盤形底部,所述底部與所述凸出部分具有相同的中心,并且在所述凸出部分一側上的底部表面被固定到燈頭體中端壁的內表面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燈,其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包括在所述凸出部分和所述底部之間形成的并且裝配進入所述開口中的裝配部分。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燈,其中兩條引線從所述電弧管的每一端部部分引出并且分別電連接到所述對接線端上,且所述接線端附接體進一步包括兩個分別將所述引線引導至所述引線與所述對接線端相連接的位置處的導孔;和兩個放入導孔中并且分別與所述對接線端電連接的金屬構件;以及兩個分別擠壓導孔中的引線貼靠在所述金屬構件上的擠壓構件。
14.根據權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燈,其中所述接線端附接體具有兩個分別自所述底部表面向電弧管伸出的環繞所述導孔的凸出的壁部。
全文摘要
一種燈(1),包括直電弧管(10);和一對燈頭(20)。每一個燈頭包括固定到電弧管(10)的端部上的燈頭體(30);和固定到燈頭體(30)上的形狀類似帽狀的接線端附接體(40),且包括圓筒體(31)和開口(33)。接線端附接體(40)包括呈橢圓形的并且沿管軸在電弧管相反方向上伸出的凸出部分(43)。在凸出部分(43)通過開口(33)伸出時,通過使用壓紋方法將接線端附接體(40)固定到燈頭體(30)上,其中圓筒體(31)的端部部分的周部被施加壓力,以至被壓紋并被嵌入接線端附接體(40)中。
文檔編號H01R33/05GK1672229SQ0381633
公開日2005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9日
發明者畑誠治, 鳥海英一郎, 松葉徹夫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