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插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器用品的插頭,特別是關于一種旋轉插頭。
背景技術:
一般電器用品的電源線,在電線及插頭的連接處均為固定式接合,由于插頭的材質較硬,插入插座時即固定不動,而電線較軟,會隨外力彎曲,如此一來,除非電器插頭與插座間有較大的空間,否則在多數的使用狀況下,電線與插頭的連接處,常會形成扭曲或彎折現象,對于使用時需要變換位置的電器用品,例如吸塵器、吹風機、電動手工具……等而言,傳統插頭會使得電線靠近插頭的連接處承受多次不同方向的反復扭折,容易發生破損或斷裂的事情,造成電線斷路使得電器用品無法使用,更嚴重的還可能會釀成電氣意外。
美國第5399093及第5775921號專利案均提供了一種可旋轉的插頭,其特點在于,插頭的殼體與插接端之間不是固定的結構,而是可作相對旋轉的樞接結構,因此,將插頭插入插座時,殼體可隨電器用品所在位置的變化而相應偏轉,使電線不會產生扭曲或彎折現象。
上述美國第5399093及第5775921號專利案是將個別插接端子固設在一旋轉蓋上,使各插接端子的外端凸伸在旋轉蓋外,內端則根據不同圓周距離排列凸設在旋轉蓋內,再利用殼體上布設的可與各插接端子內端分別對應接觸(不同圓周徑)的圓環形導電片,使殼體與旋轉蓋相對旋轉,各插接端子內端仍維持觸接在其對應的圓環形導電片上,形成一可旋轉的插頭。然而,在這些專利案的結構設計中,電源連接用的電線須與設在殼體同側的圓環型導電片作電性連接,這種連接設計造成其構件的配合結構過于復雜。例如美國第5399093號專利案是在圓環形導電片上一體增設連結臂與翹部來與電線作連接;另一美國第5775921號專利案則是在圓環形導電片中開設連結部,并在殼體上設置圓環型導電片的翼片上開設多數個開槽,使各電線通過。這種利用電線與圓環型導電片作電性連接的結構,造成零件結構過于復雜,不僅使得制造成本較高且生產效率不佳,有待進一步改進。另外,上述專利案中,還利用彈性件來強化圓環型導電片與插接端子保持觸接的可靠性(如第5399093號專利案及第5775921號專利案),其中的彈性件只具有單一撐張頂持的功能,并無其它的利用功效,由于這種僅具單一功能構件的組合而導致構件數量增加,也是造成零件結構過于復雜的另一因素。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旋轉插頭,其可防止電器用品的電源線在使用時產生扭曲或彎折現象,能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及保障電氣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旋轉插頭,其結構較精簡,使組裝能較為方便快速,并降低生產成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旋轉插頭,其包含有一殼體,由一內側殼蓋及一外側殼蓋對合而成,內側殼蓋具有一透空窗,外側殼體內則設有一基板;殼體設有一電線孔;一旋轉蓋,樞設在殼體內的透空窗處,可相對殼體旋轉;至少二插接端子,設在旋轉蓋上,各插接端子外端凸伸在旋轉蓋外,其中一插接端子內端凸設在旋轉蓋的樞轉軸心,其余各插接端子內端則以不同圓周距離排列凸設在旋轉蓋上;數量上比插接端子少一個的耦接件,各耦接件概呈環狀且位于旋轉蓋背向透空窗的一側,彼此距旋轉蓋樞轉軸心的距離互不相同,并分別與前述位于旋轉蓋樞轉軸心以外的插接端子相對應并為電性連結;以及數量與插接端子相同的導接件,固設在外側殼蓋的基板上,各具有一連接部及一觸接部,各連接部與電線電性連接,其中一導接件的一觸接部與位于旋轉蓋樞轉軸心的插接端子相連接,其余各觸接部具有彈性結構并分別與各耦接件相對應保持觸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另一種旋轉插頭,其包含有一殼體,由一內側殼蓋及一外側殼蓋對合而成,內側殼蓋具有一透空窗,外側殼體內設有一基板;殼體設有一電線孔;一旋轉蓋,樞設在殼體內的透空窗處,可相對殼體旋轉;至少二插接端子,設在旋轉蓋上,各插接端子外端凸伸在旋轉蓋外,內端則以不同圓周距離排列凸設在旋轉蓋上;數量與插接端子數相同的耦接件,各耦接件概呈環狀并位于旋轉蓋背向透空窗的一側,彼此距旋轉蓋樞轉軸心的距離互不相同,各耦接件分別與各插接端子相對應并為電性連結;數量與插接端子相同的導接件,固設在外側殼蓋的基板上,各具有一觸接部及一連接部,各連接部與電線電性連接,各觸接部具有彈性結構可分別與各耦接件相對應保持觸接。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前視角立體組合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后視角立體組合圖;圖4是沿圖2中4-4剖線的剖視圖;圖5是沿圖2中5-5剖線的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除去外側殼蓋的仰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后視角立體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列舉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旋轉插頭1,為三腳式插頭,其主要包含有一殼體10、一旋轉蓋30、三插接端子40a、40b、40c,二耦接件50a、50b及三導接件60a、60b、60c。
如圖1所示,殼體10由一內側殼蓋11及一外側殼蓋12對合而成,二殼蓋11、12均為塑料材質,且二者的輪廓相吻合,上半部均呈圓形,下半部均呈往下窄縮的梯形。另外,內、外側殼蓋11、12的上半部均設有一圓形的透空窗19a、19b,外側殼蓋透空窗19b上還封設有一封蓋20。內側殼蓋11的下半部設有四沉頭孔13,而外側殼蓋12的內側面在對應處凸伸有四螺管14,供螺絲15由內側殼蓋11的內側面穿經各沉頭孔13再螺入螺管14,將二殼蓋11、12鎖合。外側殼蓋12的上半部設有一基板18,基板18與透空窗19b之間有一定的間距,基板18上設有三結合部18a、18b、18c。另外,二殼蓋11、12的底側緣面分別設有一半圓形缺口16a、16b,組合后對合成一圓形電線孔17,供電線70a、70b、70c穿通殼體10內外。
旋轉蓋30由一上隔片31及一下隔片32疊合而成,二隔片31、32均為塑料材質并呈圓盤狀,上隔片31的圓徑小于下隔片32,上隔片31在圓心處設有一圓通孔33,并在圓周緣設有一圓缺口34,下隔片32的圓徑略大于內側殼蓋透空窗19a,如圖1、圖4所示,下隔片32的一側面凸伸一樞塊35并與內側殼蓋透空窗19a相接合,另一側面凸伸一環塊36,使上隔片31可容置在環塊36所圍的區域中,下隔片32上設有三穿通樞塊35至另一側面的通孔37a、37b、37c,其中,第一、第二通孔37a、37b呈扁長矩形,第三通孔37c呈圓形。旋轉蓋30容設在殼體10內,以樞塊35樞接在內側殼蓋11的透空窗19a處,可相對殼體10旋轉而不會脫出。
三插接端子40a、40b、40c(第一、第二及第三插接端子)設在旋轉蓋30上,如圖1~圖5所示,其中,第一插接端子40a與第二插接端子40b形狀相同,均以金屬板片彎折成L形,一折邊較長,另一折邊較短并在其外側面上凸設有一圓柱41a、41b(實際上凸設一圓管也可),二插接端子40a、40b的長邊分別經由下隔片32的矩形通孔37a、37b穿出旋轉蓋30外,其短邊上、下面各貼靠在旋轉蓋30的上隔片31及下隔片32間,且第一插接端子圓柱41a穿出上隔片31的圓通孔33,而第二插接端子圓柱41b穿出上隔片31的圓缺口34。第三插接端子40c為金屬圓桿,其外側面上凸設有一圓柱41c,嵌插在下隔片32的圓形第三通孔37c,大部份凸伸出旋轉蓋30的一側。三插接端子40a、40b、40c為從旋轉蓋30經由透空窗19伸至殼體10外,用于插入三孔插座的“零線”、“火線”及“地線”插孔。
如圖1、圖4及圖5所示,二耦接件50a、50b(第一及第二耦接件)均呈環狀,為金屬所制成,設置在旋轉蓋30上并與其樞轉軸心同心,其中,第一耦接件50a設置在上隔片31朝向外側殼蓋12的面上,并與第二插接端子圓柱41b焊接(同時造成上隔片31與下隔片32相溶接),第二耦接件50b圓徑大于第一耦接件50a,設置在下隔片32朝向外側殼蓋12的面上,并與第三插接端子圓柱41c相焊接。
如圖1、圖4及圖6所示,三導接件60a、60b、60c(第一、第二及第三導接件)皆為金屬所制成,并各具有一呈圓管狀的連接部61a、61b、61c及一觸接部62a、62b、62c,分別通過連接部61a、61b、61c固設在基板18的結合部18a、18b、18c上,其中,第一導接件60a觸接部62a概呈開口圓筒狀,套設在第一插接端子圓柱41a上保持觸接;第二及第三導接件60b、60c的觸接部62b、62c為一彈片結構,分別觸接第二耦接件50b及第一耦接件50a。
由于二耦接件50a、50b與第一插接端子圓柱41a彼此為同心圓結構,無論旋轉蓋30相對旋轉至任何角度,均使第一導接件60a與第一插接端子40a始終保持觸接,同時第二及第三導接件60b、60c的觸接部62b、62c與二耦接件50a、50b也始終保持觸接。
以上即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組成結構,其可作為一般電器用品的三腳式插頭,與電線組裝時,將電線尾端所岔開的三股支線70a、70b、70c(零線、火線及地線),分別焊接在三導接件60a、60b、60c的連接部61a、61b、61c上,電線70a、70b、70c位于基板18的背面(即基板18與外側殼蓋透空窗19b的間隙中),再分別從電線孔17順延穿出殼體10外。
使用時,將旋轉插頭1的插接端子40a、40b、40c插入三孔式電源插座的插孔內,電源可經由二耦接件50a、50b與三導接件60a、60b、60c,沿著電線傳導供給至電器用品。由于三插接端子40a、40b、40c固定在旋轉蓋30,所以旋轉蓋30相對于電源插座保持固定不動,而旋轉插頭1的殼體10則可相對旋轉蓋30自由旋轉且不影響內部的電源觸接傳導。因此,當電器用品隨意變換位置時,旋轉插頭1的殼體10,即電線與插頭接駁之處可受電器用品對電線牽引而實時偏旋至對應角度,使得電線不會出現扭轉或折曲現象,能延長產品壽命及保障電氣安全。
本實施例的主要特點在于一、三導接件60a、60b、60c與電線分支相連接,使二導接件60b、60c除具有撐張頂持的功能外,同時能提供與二耦接件50a、50b的電性連接,并通過二耦接件50a、50b與第二及第三插接端子40b、40c相焊并固設在旋轉蓋30上,使殼體10的結構比習用插頭精簡、整體組裝程序也比習用插頭便利容易,能降低生產成本。
二、第一及第二插接端子40a、40b的外端常易誤觸硬物,造成插接端子40a、40b朝殼體10內退縮,藉由旋轉蓋30的上、下隔片31、32將插接端子40a、40b的短折邊所共同夾固,使上隔片31成為阻擋插接端子40a、40b退縮的結構,而不象習用插頭因無阻擋插接端子退縮的設計,使其內部彈性件時常受到插接端子的擠壓,造成彈性疲乏或變形,進而使內部電性連接接觸不良,甚至導致習用插頭本身斷路。
三、由于外側殼蓋12上開設有一透空窗19b,并在外側殼蓋12的透空窗19b上封設有一封蓋20,因此可直接檢視基板18上電線的三股支線70a、70b、70c與三導接件60a、60b、60c的連接狀況,便于使用者自行換裝電源線及維修其與三導接件60a、60b、60c的連結狀態。
如圖7、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旋轉插頭1′,與上例的最大區別在于,本實施例為雙腳式插頭,其結構與前例的三腳式插頭相仿,包含有一殼體10′,其結構及組裝方式與上例完全相同,容不贅述;一旋轉蓋30′,形狀及組裝方式與上例中的旋轉蓋30大致相同,只是僅設有二通孔37a′、37b′(為第一及第二導接件);二插接端子40a′、40b′(為第一及第二插接端子),與上例中的第一、第二插接端子40a、40b相同,分別用于插入電源插座的火線孔及零線孔;一耦接件50′,與上例中的第一耦接件50a相同,用于與第二插接端子40b′電性連通;二導接件60a′、60b′分別與第一插接端子40a′、耦接件50′保持觸接。即,本實施例將插接端數目由上例的三腳改為兩腳,主要是變更了旋轉蓋30′的形狀,并對應減去上例中代表“地線”的第三插接端子、第三耦接件及第三導接件。
必須加以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前述二實施例,均將第一插接端子圓柱設在旋轉蓋的樞轉軸心,因此可省略一個耦接組件,而直接與圓筒狀的第一導接件作樞接;但在其實施中,第一插接端子的圓柱可設在旋轉蓋的樞轉軸心外,并類同上述實施例中第二及第三插接端子利用耦接件來跟彈片狀的導接件作連接,因此凡根據本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殼體,由一內側殼蓋及一外側殼蓋對合而成,所述內側殼蓋具有一透空窗,所述外側殼蓋內設有一基板;所述殼體設有一電線孔;一旋轉蓋,樞設在所述殼體內的所述透空窗處,可相對所述殼體旋轉;至少二插接端子,設在所述旋轉蓋上,各所述插接端子外端凸伸在所述旋轉蓋外,其中一插接端子內端凸設在所述旋轉蓋的樞轉軸心,其余各所述插接端子內端則以不同圓周距離排列凸設在所述旋轉蓋上;數量比所述插接端子少一個的耦接件,各所述耦接件概呈環狀位于所述旋轉蓋背向所述透空窗的一側,且彼此距所述旋轉蓋樞轉軸心的距離互不相同,分別與位于所述旋轉蓋樞轉軸心以外的插接端子相對應,并作電性連結;數量與所述插接端子相同的導接件,固設在所述外側殼蓋的基板上,各具有一連接部及一觸接部,所述各連接部與電線電性連接,其中一導接件的一觸接部與位于所述旋轉蓋樞轉軸心的插接端子相連接,其余各所述觸接部具有彈性結構,可分別與各所述耦接件相對應保持觸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旋轉蓋樞轉軸心的插接端子內端呈圓柱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旋轉蓋樞轉軸心的插接端子內端呈圓管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至少二以金屬板片彎折成L形的插接端子,一折邊較長,另一折邊較短,并在其短折邊外側面上設有一凸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蓋由一下隔片及一上隔片疊接而成,所述下隔片設有數量與所述插接端子相同的通孔并在一側面凸伸一環塊,所述上隔片的圓徑小于所述下隔片并容置在環塊所圍的區域中,所述上隔片設有數量比所述插接端子少一個的通孔,且其中一通孔位于圓心處;至少一所述插接端子的長邊分別經由所述下隔片通孔穿出所述旋轉蓋外,以其短邊的上、下面分別貼靠在所述旋轉蓋的上隔片及下隔片間,其凸體凸出所述上隔片的通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側殼蓋設有一透空窗,所述透空窗距所述基板有一預定間距,并將所述電線設置在所述基板與所述透空窗的間隙中;所述外側殼蓋的透空窗上封設有一封蓋。
7.一種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殼體,由一內側殼蓋及一外側殼蓋對合而成,所述內側殼蓋具有一透空窗,且所述外側殼體內設有一基板;所述殼體設有一電線孔;一旋轉蓋,樞設在所述殼體內的所述透空窗處,可相對所述殼體旋轉;至少二插接端子,設在所述旋轉蓋上,各所述插接端子外端凸伸在所述旋轉蓋外,內端則以不同圓周距離排列凸設在所述旋轉蓋上;數量與所述插接端子相同的耦接件,所述各耦接件概呈環狀位于所述旋轉蓋背向所述透空窗的一側,且彼此距所述旋轉蓋樞轉軸心的距離互不相同,并分別與所述各插接端子相對應而電性連結;數量與所述插接端子相同的導接件,固設在所述外側殼蓋的基板上,各具有一觸接部及一連接部,所述各連接部與電線電性連接,所述各觸接部具有彈性結構可分別與所述各耦接件相對應保持觸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至少二以金屬板片彎折成L形的插接端子,一折邊較長,另一折邊較短,在其短折邊外側面上還設有一凸體。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蓋由一下隔片及一上隔片疊接而成,所述下隔片設有數量與所述插接端子相同的通孔并在一側面凸伸一環塊,所述上隔片的圓徑小于所述下隔片并容置在所述環塊所圍的區域中,所述上隔片設有數量比所述插接端子少一個的通孔;至少一插接端子的長邊分別經由所述下隔片通孔穿出所述旋轉蓋外,以其短邊上、下面分別貼靠在所述旋轉蓋的上隔片及下隔片之間,其凸體凸出所述上隔片通孔。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轉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側殼蓋設有一透空窗,所述透空窗距所述基板有一預定間距,所述電線設置在所述基板與所述透空窗的間隙中;所述外側殼蓋的透空窗上封設有一封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降低電線扭曲彎折的旋轉插頭,包含有一殼體,具有一透空窗及一電線孔;一旋轉蓋,樞設在殼體內的透空窗處;至少二插接端子,設置在旋轉蓋上,其中一插接端子的內端凸設在旋轉蓋的樞轉軸心,其余的內端各以不同圓周距離排列凸設在旋轉蓋上;數量比前述插接端子少一個的耦接件,呈環狀設置在旋轉蓋上并與其樞轉軸心同心,各與前述位于軸心以外的插接端子相對應連結;以及數量與前述端子數量相同的導接件,固設在殼蓋上,各具有一觸接部及一可與電線支線連接的連接部,其中一個的觸接部與位于軸心的插接端子保持觸接,其余的觸接部分別與各耦接件相對應保持接觸。
文檔編號H01R35/00GK2640070SQ0326703
公開日2004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9日
發明者陳蒼意 申請人:瑞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