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感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感組件,特別是涉及一種一體成型的電感組件。
背景技術:
一般電感組件的構造設計,會隨所需求的特性與規格如頻率、電流、體積、電感值…等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如圖1及圖2所示的以往電感組件構造,是包含有由導磁材料如鐵合金所制成的一包覆體10,及一被包覆在該包覆體內的線圈13。
該包覆體10包括有可一下一上對應蓋合的一底座11與一頂板12。該底座11具有一由其一頂面往下凹陷的容槽111,及一直立地設立在該容槽111中央處的軸柱110。該容槽111具有二側開口端112。該頂蓋12概略成平板狀,具有二由其一頂面兩相反側往下凹陷的間隔凹槽121,該頂蓋12對應蓋合在該底座11上的制造方式,是采用在頂蓋12與底座11接合處涂部黏膠,而將該二構件黏接成一體。
該線圈13具有一由一長條扁平狀導線等半徑地沿一中心軸線彎繞預定圈數而成的繞圈部131,及二分別由該繞圈部131兩端往外延伸的延伸部132。組裝時該繞圈部131是在頂蓋12黏合于底座11以前,先對應容置在該底座11的容槽111內,并軸裝套合在底座11的軸柱110外部,而該二延伸部132是一高一低地分別對應穿出該容槽111的該等側開口端112,接著便可借由前述頂蓋12黏合在該底座11頂面,而將線圈13固定限位在頂蓋12與底座11間。又,如圖2所示,該二延伸部132的外端,可視需要往上并相向彎折地貼覆在頂蓋12的該二凹槽121內。
上述以往電感組件的制造過程中,除了該包覆體10的底座11與頂蓋12所進行的點膠黏合加工,會造成其作業較為麻煩并增加成本以外,其線圈13套裝在底座11的容槽111內的設置構造,由于線圈13以套合方式容置在底座11與頂蓋12間,難免會存在空隙,而兩側開口端112更是一無法避免的導磁缺隙,因此除了容易產生振動與噪音外,并會造成較大的磁損,且電感的品質因素(Quality Factor,簡稱Q值)會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導磁材料一體成型包覆在線圈外部,使導磁材料與線圈間完全不會存在空隙的電感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種電感組件,包含有一線圈及一包覆在該線圈外部的包覆體。其特征在于該線圈具有一由一導線沿一中心軸線彎繞預定圈數而成的繞圈部,及二分別由該繞圈部兩端往外延伸的延伸部,該包覆體是一體成型地包覆在該線圈的繞圈部外部。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電感組件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一以往電感組件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該以往電感組件的組合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感組件的一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4是一用來制造第一圖中該電感組件的制造模具簡略立體分解圖;圖5是圖4中該制造模具的一組合右側剖視圖,說明一線圈受模具夾持定位在一容置空間內;圖6是一類似于圖5的視圖,說明該線圈被注入該容置空間內的包覆體包覆;及圖7是一類似于圖4之視圖,說明本實用新型電感組件的第二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在較佳實施例被描述以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明書的內容中,類似的組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電感組件2的第一實施例包含有一線圈21,及一包覆在該線圈21外部的包覆體22。該線圈21具有一由一長條扁平狀導線等半徑地沿一中心軸線彎繞預定圈數而成的繞圈部211,及二分別由該繞圈部211兩端往外延伸的延伸部212。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借以制造出該電感組件2的制造模具包含有一下模3,及一用來對應壓合在該下模3頂面的上模4。該下模3呈水平長片狀板體,具有一橫向延伸的下基壁31,及多數相鄰接地由該下基壁31的一頂面往上同體延伸的長方框形下圍壁32,借以界定出多數個開口朝上的下模穴33,為使圖式較為清楚明了,本實施例中只以該下模3具有兩個下模穴33為例作說明,但是設計上并不以此為限。
每一下圍壁32上都可供跨置一前述的線圈21,且每一下圍壁32具有平行的前、后壁段321、322及二連接于前、后壁段321、322兩末端間的側壁段323,前述的下模穴33便是由該下圍壁32與下基壁31所共同界定出,該前、后壁段321、322都具有一前后延伸地由其一頂面往下凹陷的下定位槽324、325,該二下定位槽324、325具有與前述線圈21的延伸部212配合的長方截面,使線圈21可以其繞圈部211的中心軸線直立地垂直于下基板31,令其二延伸部212分別水平跨置在該二下定位槽324、325上,該二側壁段323與前壁段321等高,且設計上該后壁段322的高度較該前壁段321為往上突伸,使該二下定位槽324、325為一低一高,此一設計是為了因應線圈21在跨置時其二延伸部212是呈一低一高水平延伸狀態,以確保線圈21其中心軸線的垂直穩定狀態。
該上模4呈可與前述下模3對應蓋合的長片狀板體,具有一橫向延伸的上基壁41,及多數個相鄰接地由該下基壁41的一底面往下同體延伸的長方框形上圍壁42。該上基壁41具有一貫穿其頂、底面用來注入包覆體22的注入孔411。每一上圍壁42具有平行的前、后壁段421、422,及二連接于前、后壁段421、422兩末端間的側壁段423,并由該上圍壁42與上基壁41共同界定出一開口朝下的上模穴43,且上圍壁42的形狀是與前述下模3的下圍壁31成為可對應蓋合的互補形狀,也就是該上圍壁42的該等側壁段423與前壁段421突出程度相同,只有該后壁段422的突出程度較小。
配合圖5所示,當前述下模3的該等下圍壁32上都跨置有線圈21時,可接著將上模4對應蓋合在下模3頂面,此時借上模4的該等上圍壁42,分別密抵壓合在下模3的該等下圍壁32上,而將每一線圈21的二延伸部212分別夾持定位于所對應上、下圍壁42、32的前壁段421、321間與后壁段422、322間,此時并由上、下模4在每一上、下圍壁42、32間,共同界定出一由上、下模穴43、33連通而成的容裝空間5,使線圈21的繞圈部211懸空地容置于該容裝空間5內。
如圖6所示,在各線圈21被夾持定位于上、下模4、3間以后,接著將含有鐵合金粉末所制成的流態包覆用流體,由上模4的注入孔411注入并充滿該容裝空間5內,以凝結成為包覆在該繞圈部211外部的固態包覆體22。此處包覆流體可由鐵合金粉末流體加上助流作用的溶劑所制成,由該等注入孔411注入上、下模4、3間的容裝空間5內,使各線圈21的繞圈部211被事后凝結成固態的包覆體22所包覆。
接著,烘烤該等結合一體的線圈21與包覆體22,使包覆體22硬化定型,如此便可制成所要的電感組件2。
此外,為了整體線圈21定位的需要,可在線圈21置入下模3時,便借由加工機臺上所預設的二擋塊6(可見于圖6),阻擋于下模3的該二下定位槽324、325末端處外側,以使后續作業在注入包覆體22期間,避免線圈21的二延伸部212受包覆體22的流動推擠影響而前后位移。
又,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所制成的電感組件2的二延伸部212末端,可另外進行彎制加工,而往上并相向彎折貼覆至包覆體22的頂面,其彎折狀態與前述圖2所示相同,當然配合使此一需求,另可在上模4的上基板41底面搭配設置往下突出的部位,以便在包覆體22頂面構成對應的凹槽,在此不另以圖式作顯示。
由本實施例電感組件2的制造過程可知,制造時確實不需要進行如以往電感組件所進行的黏合加工組裝作業,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而且所制成的電感組件2,由于其包覆體22是一體成型地包覆在線圈21的繞圈部211外部,繞圈部211與包覆體22間不會存在空隙,因此可避免產生振動與噪音、減少磁損,及提升電感的Q值。而在制造過程中,該線圈21也能被穩定地定位,使其與模具內壁的距離充分隔開而固定,確保導磁體(包覆體22)的規格厚度。
如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電感組件2的線圈21與前述實施例不同,該線圈21是由長條圓線狀導線彎繞而成,而且其二延伸部212是等高水平延伸狀態,而約位在繞圈部211的中間高度處。為了因應線圈21形狀的差異,本實施例的制造模具中,該下模3的下圍壁32的前、后、側壁段321、322、323的突伸程度相同,且前、后壁段321、322的下定位槽324、325是設計成與延伸部212的半邊形狀配合的半圓形截面,使二延伸部212可對應跨置在該二下定位槽324、325上。而該上模4的每一上圍壁42的前、后、側壁段421、422、423的突伸程度也相同,并在前、后壁段421、422都具有一凹陷于其底面且分別對應于前述二下定位槽324、325的上定位槽424、425,而能將呈截面呈圓形的該等延伸部212,夾持定位于上、下模4、3的該等上、下定位槽間。
綜觀上述,本實用新型的電感組件2在制造過程中,該鐵合金粉末所制成的包覆體22是一體成型包覆在線圈21外部,使所制成結合一體的包覆體22與線圈21間,不會存在空隙,而可降低制造成本,并有效提升所制成的電感組件的品質,所以的確非常實用與進步。
權利要求1.一種電感組件,包含有一線圈及一包覆在該線圈外部的包覆體,其特征在于該線圈具有一由一導線沿一中心軸線彎繞預定圈數而成的繞圈部,及二分別由該繞圈部兩端往外延伸的延伸部,該包覆體是一體成型地包覆在該線圈的繞圈部外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感組件,其特征在于該二延伸部是一高一低分別由該繞圈部兩端往外延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感組件,其特征在于該二延伸部是等高地分別由該繞圈部兩端往外延伸。
4.如權利要求1、2、3所述的電感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線圈是由長條扁平狀導線彎繞而成。
5.如權利要求1、2、3所述的電感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線圈是由長條線狀導線彎繞而成。
專利摘要一種電感組件,包含有一線圈及一包覆在該線圈外部的包覆體。該線圈具有一由一導線沿一中心軸線彎繞預定圈數而成的繞圈部,及二分別由該繞圈部兩端往外延伸的延伸部。該包覆體是一體成型地包覆在該線圈的繞圈部外部。
文檔編號H01F17/00GK2591727SQ0229519
公開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31日
發明者王萬勛 申請人:川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