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尤指一種適用于側向旋轉式子機的蓋體與基殼間的接電改良構造。
請參閱圖5已知側轉式手機的接電構造,其主要在于上、下導電環91,92的軸向(Z軸方向)分別組設一組接電單元93,93’,其中一探針94,94’與一彈簧95,95’是容置于一殼體96,96’內,且探針94,94’由彈簧95,95’做為彈力來源以分別頂抵于上、下導電環91,92并因此達成電連接目的。然而,此種軸向頂抵式接電構造的殼體96,96’,是分別組設于蓋體97與基殼98上,當蓋體97側向旋轉時,常因消費者施力不均或結構設計誤差而導致蓋體97與基殼98間會有相對傾斜現象,且同時探針94,94’的運動又受限于殼體96,96’,因此將造成探針94,94’與上、下導電91,92之間產生一軸向間隙而導致接電不良甚至音訊中斷。此外,接電單元93,93’如上所述是以軸向方向組設于上、下導電環91,92上,因此將造成手機的體積增加、厚度增厚的情況。
創作人爰因于此,本于積極創作的精神,亟思一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的“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幾經研究實驗終至完成此項嘉患世人的創作。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能由徑向延伸的彈片設計以減少手機的厚度。
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主要包括一基殼,包括有一第一旋轉部,該第一旋轉部是定義有一中央轉軸;以及一蓋體,形成有一第二旋轉部以對應樞設于該基殼的第一旋轉部上,使該蓋體能以該中央轉軸為軸心側向旋轉;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旋轉部與該第一旋轉部之間組設有一上導電環、一絕緣環及一下導電環,且該絕緣環是夾設于該上導電環與下導電環之間;并且,該蓋體上組設有一上彈片、及一下彈片分別由該中央轉軸的徑向方向延伸而出,且該上、下彈片并能以其沿該中央轉軸軸向方向的彈力分別頂抵于該上導電環及下導電環形成電連接。
其中該基殼的第一旋轉部上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方向凸設有至少一定位柱,且該上導電環、絕緣環及下導電環亦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孔以對應于該定位柱,當該上導電環、絕緣環及下導電環組設于該第一旋轉部時,能以其定位孔套合于該定位柱上以形成定位。
其中該絕緣環外周的上、下緣面分別凹陷以形成一上凹環及一下凹環。
其中該上彈片凸設一凸點以軸向頂抵于該上導電環形成電連接。
其中該下彈片凸設一凸點以軸向頂抵于該下導電環形成電連接。
其中該基殼內容設有一電路板,且該上、下導電環是分別延伸出一上導電片及一下導電片,由該上、下導電片分別頂抵于該電路板上以形成電連接。
其中該蓋體上容設有一麥克風,且該麥克風延伸出二電極,由該上、下彈片分別電連接于該麥克風的二電極上形成電連接。
其還包括有一罩蓋覆蓋于該第二旋轉部上,以固定該上導電環、絕緣環、及下導電環于該第一旋轉部上。
因此,當本實用新型的蓋體以中央轉軸為軸心作側向旋轉時,上、下彈片可分別以其軸向彈力隨時頂抵于上、下導電環,即使蓋體于旋轉過程中,因結構的細微誤差、或是因使用者施力不均而產生微小的軸向間隙時,蓋體與基殼間的軸向間隙亦容易被上述懸臂式上下彈片的軸向彈力所吸收,故可確保手機不會因軸向間隙而產生接觸不良甚至斷音的問題。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接電構造是使用徑向延伸的彈片與導電環電連接的方式,故于軸向方向并不會如已知般必須因零件配置而增加手機的體積,相對可使手機薄型化。
由于本實用新型構造新穎,能提供產業上利用,且確有增進功效,故依法申請新型專利。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接電構造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接電構造的剖視圖。
圖5是已知接電構造的剖視圖。
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主要是于一基殼1與一蓋體2之間,組設一上導電環3、一絕緣環4以及一下導電環5。其中,基殼1包括有一第一旋轉部11,其軸向(Z軸方向)并凸設有兩只定位柱111;然后,利用絕緣環4設置于上、下導電環3,5之間的排列方式,將上、下導電環3,5及絕緣環4分別組設于基殼1的第一旋轉部11上,且同時由上、下導電環3,5及絕緣環4上所形成的定位孔32,42,52,套合于第一旋轉部11的定位柱111上以形成定位;而蓋體2則形成有一第二旋轉部21,此第二旋轉部21是相對應樞設于基殼1的第一旋轉部11上,因此使上、下導電環3,5及絕緣環4組設于第一及第二旋轉部11,21之間。此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更利用一罩蓋8覆蓋于第二旋轉部21上,以使上導電環3、絕緣環4、及下導電環5緊密固定于第一旋轉部11上。
請同時參閱圖2、圖3、圖4,于本例中,絕緣環4外周的上、下緣面411,412分別凹陷而形成一上凹環43及一下凹環44,當上、下導電環3,5及絕緣環4組設于基殼1的第一旋轉部11后,上凹環43會介于上導電環3與絕緣環4之間,而下凹環44則會介于絕緣環4與下導電環5之間。本實用新型的特色在于,蓋體2沿中央轉軸110的徑向(X軸方向)分別延伸出一上彈片22、及一下彈片23,此上、下彈片22,23是凸出于第二旋轉部21,當蓋體2的第二旋轉部21樞設于基殼1的第一旋轉部11時,上、下彈片22,23可分別延伸伸入于上述的上、下凹環43,44內,請注意于此同時,上、下彈片22,23并會分別以其所凸設的凸點221,231、及由彈片22,23自身的軸向彈力(Z軸方向),而分別頂抵于上導電環3及下導電環5以形成電連接狀態。
故當蓋體2樞接于基殼1上后,蓋體2以定義于第一旋轉部11的中央轉軸110(Z軸)為軸心作側向旋轉,并且于旋轉過程中,上、下彈片22,23可分別以其軸向彈力隨時頂抵于上、下導電環3,5,即使蓋體2于旋轉過程中,因結構的細微誤差、或是因使用者施力不均而產生微小的軸向間隙時,蓋體2與基殼1間的軸向間隙容易被此種懸臂式上、下彈片22,23的軸向彈力所吸收,而不會影響彈片22,23與導電環3,5的電連接狀態,因此可確保手機不會因操作或軸向間隙問題而產生接觸不良甚至斷音。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接電構造是使用徑向延伸的彈片22,23與導電環3,5電連接的方式,故于軸向方向并不會如已知般必須因零件配置而增加手機的體積,相對可使手機薄型化。
圖2將更加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與手機其它元件相互間的電路連接關是。如圖所示,其中基殼1內容設有一電路板(圖未示),且上、下導電環3,5是分別延伸出一上導電片31及一下導電片51,由上、下導電片31,51分別頂抵于電路板上以形成電連接;此外,蓋體2上容設有一麥克風24,且麥克風24延伸出二電極241,242,由上、下彈片22,23分別電連接于麥克風24的二電極241,242上形成通路。因此,當本實用新型完成組裝后,不論蓋體2的旋轉位置為何,蓋體2上的麥克風24皆可利用上、下彈片22,23、上、下導電環3,5及上、下導電片31,51的連接關是而與基殼1內的電路板完成一完整電連接,并達成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特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均不同于已知技術的特征,為“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的一大突破。惟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僅是為了便于說明而舉例而已,本實用新型所主張的權利范圍自應以申請專利范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于上述實施例。
權利要求1.一種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主要包括一基殼,包括有一第一旋轉部,該第一旋轉部是定義有一中央轉軸;以及一蓋體,形成有一第二旋轉部以對應樞設于該基殼的第一旋轉部上,使該蓋體能以該中央轉軸為軸心側向旋轉;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旋轉部與該第一旋轉部之間組設有一上導電環、一絕緣環及一下導電環,且該絕緣環是夾設于該上導電環與下導電環之間;并且,該蓋體上組設有一上彈片、及一下彈片分別由該中央轉軸的徑向方向延伸而出,且該上、下彈片并能以其沿該中央轉軸軸向方向的彈力分別頂抵于該上導電環及下導電環形成電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基殼的第一旋轉部上沿該中央轉軸的軸向方向凸設有至少一定位柱,且該上導電環、絕緣環及下導電環亦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孔以對應于該定位柱,當該上導電環、絕緣環及下導電環組設于該第一旋轉部時,能以其定位孔套合于該定位柱上以形成定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絕緣環外周的上、下緣面分別凹陷以形成一上凹環及一下凹環。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上彈片凸設一凸點以軸向頂抵于該上導電環形成電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下彈片凸設一凸點以軸向頂抵于該下導電環形成電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基殼內容設有一電路板,且該上、下導電環是分別延伸出一上導電片及一下導電片,由該上、下導電片分別頂抵于該電路板上以形成電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蓋體上容設有一麥克風,且該麥克風延伸出二電極,由該上、下彈片分別電連接于該麥克風的二電極上形成電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轉式手機接電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有一罩蓋覆蓋于該第二旋轉部上,以固定該上導電環、絕緣環、及下導電環于該第一旋轉部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主要在防止蓋體與基殼間因側向旋轉而產生的軸向間隙并導致斷音,主要是于蓋體與基殼間組設有上導電環、絕緣環、及下導電環,并由蓋體上的上下彈片分別沿徑向方向延伸而出,并以其軸向彈力分別頂抵于上下導電環形成電連接。故當蓋體側向旋轉時,上下彈片可分別隨時接觸于上下導電環,因此蓋體與基殼間的軸向間隙容易被上述懸臂式上下彈片的軸向彈力所吸收,故可有效防止斷音問題。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懸臂式上下彈片是由徑向延伸而出,故可減少手機的厚度。
文檔編號H01R39/24GK2565168SQ0225259
公開日2003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11日
發明者洪進國 申請人:洪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