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解液充填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
鉛蓄電池被大量使用在行動電話(汽車)、不斷電裝置、攝影機、停電照明裝置的產品上,因此所設計的鉛蓄電池的規格、尺寸大小也多樣化。由于使用于上述產品的鉛蓄電池為密閉式,所以蓄電池內部會具有多個電解槽室供裝置陰、陽極片及隔離織維并注入電解液,以利用電解液(稀硫酸)與陰、陽極板的化學反應來產生電能。較早的鉛蓄電池是利用人工以注射方式將電解液逐一注入蓄電池的電解槽室中。因其所花費的工作時間非常多且耗費人工成本,從而對大量生產以求降低成本的市場競爭力自然減弱,因此有供應電解液的機器問世以替代人工注射方式。密閉式電池電解液真空抽取式自動填注裝置就是早期將活塞式抽真空原理用以充填電解液至蓄電池中去的裝置,但活塞式抽真空器必須高精密度且價格貴,常因壓力的變化產生氣泡而失去充填電解液的準確度。后來,為解決充填電解液量的問題,而設計較復雜的定量電解液充填裝置。更進一步地,可大量充填蓄電池電解液的電解液充填裝置被發明,到近年有另一種直接定量的電解液注入容設槽中,再將電解液分別注入蓄電池中是一較新的設計,但是上述各種電解液充填裝置均為定量充填電解液,而無法對不同的蓄電池規格的電解液充填量作一適當的調整。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使其可根據蓄電池的大小來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的充填量,并且既可手動調整,也能實現自動調整,還能提高生產速度。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在一種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中,包括一裝有電解液的電解液槽、一將電解液充填到蓄電池電解槽室中的充填機構及一分歧管。
所述的充填機構包括至少一容器、至少一柱體、至少一螺桿及一支架本體。在容器的底部設有一注入管,以將電解液注入到電池槽室中,該注入管還設有一第一控制閥。柱體可為耐酸材質柱體,在柱體上具有刻度,柱體可深入到容器中去。螺桿裝置在柱體上,在支架本體上具有若干螺孔與螺桿連接,螺桿可在螺孔中轉動。
所述的分歧管分別連接電解液槽及容器,在電解液槽下方及分歧管上方設有一第三控制閥。分歧管具有若干根支分歧管,在支分歧管上設有一第二控制閥。還包括一可程式控制器,用以控制第一、第二及第三控制閥的啟閉。
支架本體可具有一橫架部分及支撐橫架部分兩端的直架部分,在橫架部分上設有螺孔。可在支架本體上架設一第一螺桿,并與螺桿相配合,由第一螺桿驅動螺桿上下升降,并可設置第一驅動裝置來驅動第一螺桿旋轉。
還可在支架本體具有一平行的上、下橫架部分及支撐上、下橫架部分兩端的直架部分,在橫架部分上設有螺孔,并在螺桿上設有一調整鈕位于上、下橫架部分之間,用以調整螺桿上下升降。并可在支架本體上架設一齒條與螺桿配合,用以驅動螺桿上下升降。并可安置一第二驅動裝置,由該裝置的轉動軸上所設有的齒輪來驅動齒條移動。
在蓄電池的通氣孔上可插置加水槽,用以將電解液注入電解槽中。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積極的效果1、可根據蓄電池的大小來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的充填量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安裝在柱體上的螺桿在螺孔中的轉動,來調整具有刻度的柱體深入在容器中的深淺,并以柱體深入容器內的體積換算成溢出電解液的體積,從而得到與蓄電池內每一電解槽室可容納的相同電解液量,同時通過調整柱體刻度而改變容器的電解液容液,以搭配不同規格的蓄電池的加酸量,從而可根據蓄電池的大小來充填適當定量的電解液,實現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的充填量。
2、可實現手動調整或自動調整本實用新型可實現手動調整,根據不同的設計,該手動操作可以是轉動架設在支架本體上的第一螺桿來驅動螺桿,實現統一上下升降;還可以通過位于上、下橫架部分之間所設的調整鈕來調整螺桿的上下升降。
本實用新型也可實現自動調整,根據不同的設計,該自動操作可以是通過第一驅動裝置來驅動架設在支架本體上的第一螺桿旋轉,從而帶動螺桿升降;也可以由第二驅動裝置帶動齒輪,并驅動齒條移動,從而使調整鈕調整螺桿升降。
3、可增加生產速度本實用新型中的加水槽的作用是當蓄電池注入電解液時,無論是人工操作還是自動化生產過程中,加水槽可使電解液充填機構所充填的電解液注入,并可立即移開該充填機構,從而迅速將下組待加水的蓄電池移入充填機構進行加水動作。與現有技術相比,加水槽的設置對提高生產速度起到一定作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利用具有刻度且耐酸的柱體以改變其深入容器的深度,來使不同規格尺寸的蓄電池能注入需求定量的電解液,達到調整充填電解液量的目的與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的第一個實施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裝置中的充填機構部分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示意圖圖4為圖3所示裝置中的充填機構部分示意圖圖5為圖3所示裝置中的驅動裝置示意圖圖6A為本實用新型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的加水槽第一個實施例示意圖圖6B為本實用新型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的加水槽第二個實施例示意圖圖6C為本實用新型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的加水槽的第三個實施例示意圖圖中,10.電解液槽11.電解液12.電解液注入口13.液位偵測器20.充填機構21.容器22.柱體23.注入管24.第一控制閥25.螺桿26.調整鈕30.可程式控制器40.分歧管41.支分歧管42.第二控制閥43.第三控制閥50.支架本體51.螺孔52.橫架部分53、54.直架部分55.第一螺桿56.第一驅動裝置57.上橫架部分58.下橫架部分60.承液槽61.管路62.泵70.蓄電池71.電池槽室(電解槽(室))72.通氣孔80.齒條81.第二驅動裝置82.轉動軸83.齒輪90.加水槽91.單筒式加水槽92、95、97.注入元件93.排筒式加水槽94.單筒部分96.單筒加水槽請參閱圖1、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示意圖及充填機構部分示意圖,該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包括一電解液槽10、一充填機構20、一可程式控制器30、一分歧管40、一支架本體50及一承液槽60。電解液槽10內裝有電解液11,其具一電解液注入口12,可隨時補充電解液11,充填機構20用以控制充填電解液11至蓄電池70的電池槽71中,其包括有至少一容器21及至少一具有刻度的柱體22,容器21與柱體22的數量相同,且一一相配合。一般蓄電池70有六個通氣孔72,因此該充填機構20可具有六個容器21(含注入管23)并搭配六個柱體22。上述六個容器21、柱體22為一組,則本實用新型可增加到二組、三組或更多,也便于大量生產。因此本實用新型并未限制充填機構20的數量,完全依生產線而設計。在容器21底部設有一注入管23用以注入電解液11于電池槽室71中,在注入管23上并設有一第一控制閥24,用以控制電解液11注入電解槽室71中,容器21也可為量杯,可裝有定量的電解液11,容器21可依不同規格尺寸的蓄電池70作更換,也就是容器21可依蓄電池規格尺寸大小而拆卸安裝在注入管23上,換句話說,即容器21可更換為不同容器的量杯。具有刻度的柱體22深入上述容器21中,并以柱體22深入容器21內的體積換算成溢出電解液11的體積,而得到與蓄電池70內每一電解槽室71可容納的相同電解液量,以注入電解液11于電解槽室71中。同時,不同規格尺寸的蓄電池70在作生產線的調整時,可通過調整柱體22刻度而改變容器21容納電解液11的容積,以搭配不同規格的蓄電池70的加酸量,這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大特征。當然本實用新型可使用一定量體積的柱體22,提供調整不同容積的電解液11注入電解液槽71中。
由于電解液11為稀硫酸,因此柱體22為耐酸材質柱體為好。在柱體22上均裝設有一螺桿25,且該螺桿25裝設在支架本體50上,而支架本體50具有若干螺孔51與螺桿25連接,螺桿25可在螺孔51中轉動。分歧管40分別連接電解液槽10及容器21,并在電解液槽10下方及分歧管40上方處設有一第三控制閥43。分歧管40具有若干支分歧管41,其數量與容器21數量相同。支分歧管41深入容器21中或支分歧管41端平行于容器21杯緣,在支分歧管41上設有一第二控制閥42,用以控制電解液11注入容器21中。本實用新型利用可程式控制器30來控制第一、第二及第三控制閥24、42、43的啟閉,且第一、第二、控制閥24、42、43均可為電磁閥。
充填機構20還包括有一承液槽60,其底部具有一管路61連接至電解槽10,在管路61上設有一泵62將電解液11從承液槽60送到電解液槽10,承液槽60位于容器21下方,用以當電解液11溢出容器21外時,能承接電解液11而回收。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可為手動模式,即支架本體50具有一橫架部分52及支撐該橫架部分52兩端的直架部分53、54,在橫架部分52上設有螺孔51,用以與螺桿25連接并旋轉。為使螺桿25能夠統一上下升降,以控制每一柱體22能一起在容器21內下下升降,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有一第一螺桿55架設在支架本體50上,并與螺桿25相配合,用以驅動螺桿25一起旋轉。這樣即可以控制每一容器21內的電解液11體積相同,從而注入每一蓄電池70的電解槽室71內的電解液11也相同。如果蓄電池70的規格尺寸大小相差在有限的范圍內,則只有轉動第一螺桿55使柱體22上升或下降,而讓柱體22的刻度對準容器21杯的邊緣,經柱體22深入容器21內的體積換算成溢出電解液11的體積,即可達到調整蓄電池70的電解槽室71的加酸量。如要自動模式,則可利用一第一驅動裝置56以驅動第一螺桿55旋轉。其中第一驅動裝置56為馬達。當然該第一驅動裝置56可由可程式控制器30控制。
請參閱圖3、圖4、圖5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充填機構部分示意圖及驅動裝置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基本上如第一實施例的結構,不同處在于當本實用新型設計為自動模式時,支架本體50具有一平行的上、下橫架部分57、58及支撐該上、下橫架部分57、58兩端的直架部分53、54,在上、下橫架部分57、58上設有螺孔51,螺桿25上設有一調整鈕26位于上、下橫架部分57、58之間,用以調整螺桿25上下升降,為達到上述自動模式的控制,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有一齒條80架設在支架本體50上,并與螺桿25相配合,并且包括有一第二驅動裝置81,其轉動軸82設有一齒輪83用以驅動齒條80移動,而齒條80用以驅動調整鈕26。其中第二驅動裝置81為馬達。
本實用新型的操作過程如下本實用新型利用可程式控制器30來控制整個電解液充填程序,首先可程式控制器30動作,使電解液槽10下方的第三控制閥43及各第二控制閥42打開,電解液槽10內的電解液11便經分歧管40的各支分歧管41而流入該容器21內直至電解液11溢流出容器21外。流出容器21外的電解液11便由容器21下方的承液槽60承接。
此時,如為手動模式,則轉動第一螺桿55驅動螺桿25上升或下降,直至柱體22的刻度與容器21杯緣對準為所需的電解液量。如為自動模式,則可程式控制器30可驅動第一驅動裝置56或第二驅動裝置81以驅動第一螺桿55或齒條80,用以控制螺桿25上升或下降,直至該柱體22的刻度與容器21杯緣對準為所需的電解液量。此時容器21內的滿滿的電解液11液體會因柱體22的深入而向外溢流入承接槽60中。
接著,可程式控制器30控制第一控制閥24打開,而第二及第三控制閥42、43關閉,則定量的電解液11便從容器21中由注入管23注入蓄電池70的電解槽室71中。當電解液11注入完畢,關閉第一控制閥24,啟動泵62將承接槽60中的電解液11送入電解液槽10內回收使用。為確保電解液槽10中有電解液11且超過一定的液位,則最好是在回收電解液11后,經由液位偵測器13偵測電解液槽10中的液位不要過低,當過低時,液位偵測器13會通知可程式控制器30隨時補充電解液11。如此再重新電解液充填程序,以確保充填裝置的運作正常。
請參閱圖6A、圖6B、圖6C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的加水槽第一、第二及第三實施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是在充填機構20與蓄電池70之間設置有一加水槽90,在蓄電池70要充填電解液11前,可以人工或自動化操作事先將加水槽90插置在該蓄電池70的通氣孔72上,用以將電解液11注入電解液槽71中。由于加水槽90提供容納快速從充填機構20充填而至的電解液11,以利于蓄電池70注入電解液11的過程中,能夠提供迅速的加水動作,使不易很快地將電解液11注入到電解液槽71的問題,可以獲得解決。因此,當本實用新型在蓄電池70注入電解液11時,不管是人工操作或自動化生產過程當中,可事先將已加水于加水槽90中的蓄電池70從充填機構20移出,一邊讓加水槽90中的電解液11能完全加入電解液槽71中,一邊可將下組待加水的蓄電池70移入充填機構20進行加水的動作。先前將已加水的蓄電池70移出充填機構20后,由于加有水(電解液)的加水槽90內無法立即將水注入蓄電池70中,而是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將水由加水槽90完全注入充填至蓄電池70的電解液槽71中,因此加水槽的設置對蓄電池70的生產速度的增加有一定的作用。
如圖6A所示,該加水槽90的第一實施例可為單筒式加水槽91,也即具有單一注入元件92,分別將每一單筒式加水槽91插置在蓄電池70的每一通氣孔72上以便進行加水的動作,當然充填機構20的注入管23對應于每一單筒式加水槽91。如圖6B所示,加水槽90的第二實施例是排筒式加水槽93,其具有若干個單筒部分94及若干個注入元件95,換句話說,是將若干個單筒部分94連接一整排一體成型,且每單筒部分94均具有一注入元件95,一般根據電解槽室71的個數而定。排筒式加水槽93是插置在蓄電池70的通氣孔72上,針對每一電解槽室71每一單筒部分94具有一注入元件95將電解液11分別注入各電解液槽71中,如圖6C所示,加水槽90的第三實施例是為單一筒的單筒加水槽96,而具有多個注入元件97,也即可將充填有一定量的電解液11平均地分別注入每一電解液槽71中,當然上述的每一單筒加水槽91、94、96也可設定為定量,或由充填機構20來控制一定的電解液11量進行充填動作。
本實用新型可適用于其它充填液體裝置,只要調整柱體在容器中的深淺,即可充填適當定量的液體。例如裝水的容器、酸、堿液體容器等的充填,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構思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電解液槽(10)、一充填機構(20)及一分歧管(40);在所述的電解液槽(10)中裝有電解液(11);所述的將電解液(11)充填到蓄電池電解槽室(71)中的充填機構(20)包括至少一容器(21)、至少一柱體(22)、至少一螺桿(25)及一支架本體(5);在容器(21)的底部設有一將電解液(11)注入到電解槽室(71)中的注入管(23),該注入管(23)并設有一第一控制閥(24),柱體(22)可調整地伸入容器(21),螺桿(25)裝置在柱體(22)上,在支架本體(50)上具有若干螺孔(51)與螺桿(25)連接,螺桿(25)可在螺孔(51)中轉動;所述的分歧管(40)分別連接電解液槽(10)及容器(21),并且在電解液槽(10)下方及分歧管(40)上方設有一第三控制閥(43);分歧管(40)具有若干根支分歧管(41),在支分歧管(41)上設有一第二控制閥(42);第一控制閥(24)、第二控制閥(42)及第三控制閥(43)的啟閉均由控制器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本體(50)具有一橫架部分(52)及支撐該橫架部分(52)兩端的直架部分(53)、(54),在橫架部分(52)上設有螺孔(51);還包括有一第一螺桿(55)架設在支架本體(50)上,并與螺桿(25)相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一第一驅動裝置(56)以驅動第一螺桿(55)旋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驅動裝置(56)為馬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填機構(20)還包括有一承液槽(60),該承液槽(60)位于容器(21)下方,在其底部具有一管路(61)連接到電解液槽(10),并且在管路(61)上設有一泵(62),將電解液(11)從承液槽(60)送到電解液槽(1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架本體(50)上具有一平行的上橫架部分(57)和下橫架部分(58),以及支撐上、下橫架部分(57)、(58)兩端的直架部分(53)、(54),在上、下橫架部分(57)、(58)上設有螺孔(51),在螺桿(25)上設有一調整螺桿(25)上下升降的調整鈕(26),調整鈕(26)位于上、下橫架部分(57)、(58)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齒條(80)及一第二驅動裝置(81),齒條(80)架設在支架本體(50)上并與螺桿(25)相配合,第二驅動裝置(81)的轉動軸(82)設有一驅動齒條(80)移動的齒輪(8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驅動裝置(81)為馬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為可程式控制器(30)。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體(22)為耐酸材質柱體;在柱體(22)上具有刻度。
11.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控制閥(24)、第二控制閥(42)及第三控制閥(43)均為電磁閥。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分歧管(41)端與容器(21)杯緣平行或深入容器(21)中。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供充填機構(20)充填電解液的加水槽(90),該加水槽(90)置于蓄電池(70)上方,插置在蓄電池(70)的通氣孔上。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水槽(90)為一單筒式加水槽(91),具有單一注入元件(92)。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水槽(90)為一排筒式加水槽(93),具有若干個單筒部分(94)連接在一起,每一個單筒部分(94)均具有一注入元件(95);或若干個單筒部分(94)一體成型為一整排。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水槽(90)為一單筒加水槽(96),該單筒加水槽(96)具有若干個注入元件(97)。
專利摘要一種可調整鉛蓄電池電解液充填量的裝置,具有將電解液充填到蓄電池電池槽中的充填機構,該機構具有一容器,一具有刻度的柱體深入容器中,柱體上端裝有螺桿,可在支架本體上的螺孔中旋轉。本實用新型設有可手動或自動操作的使螺桿帶動柱體升降的機構,通過調整柱體深入容器的深淺變化來使不同規格尺寸的蓄電池能注入需求定量的電解液,實現可調整充填電解液量,適用于鉛蓄電池的電解液充填及其它充填液體裝置。
文檔編號H01M2/36GK2445447SQ00254650
公開日2001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22日
發明者陳信光, 鄭彩琴 申請人:陳信光, 鄭彩琴